海上风电

搜索文档
日月股份(603218):收入规模大幅增长,稳步推进产品的多元化布局
平安证券· 2025-08-31 09:42
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1]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32.26亿元,同比增长80.41%,归母净利润2.84亿元,同比减少32.74%,扣非后净利润2.59亿元,同比增长69.98%[4] - 收入规模大幅增长主要受益于国内风电抢装,风电铸件出货量较快增长[7] - 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主要因去年同期有大额投资收益(转让酒泉浙新能风力发电有限公司80%股权确认投资收益约2.73亿元税前),今年同期无此类收益[7] - 公司在大型风电铸件领域具备竞争优势,拥有70万吨铸造产能和42万吨精加工能力,大型码头配套和便利运输条件有助于把握风机大型化和海上风电发展机遇[7] - 稳步推进产品多元化布局,包括核废料储存罐产品试生产和性能测试得到客户认可,合金钢领域成功研发低合金钢、洛钼钢等特殊铸钢产品并实现批量出货[7] 财务数据总结 收入与利润 - 2025年上半年营收32.26亿元(+80.41% YoY),归母净利润2.84亿元(-32.74% YoY),扣非净利润2.59亿元(+69.98% YoY)[4]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70.36亿元、68.20亿元、79.07亿元,同比增长49.8%、-3.1%、15.9%[6]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69亿元、6.78亿元、8.66亿元,同比增长7.2%、1.4%、27.8%[6][8] - 2025年上半年综合毛利率15.74%,同比下降3.4个百分点,销售、管理、研发等合计费用率7.8%,同比下降2个百分点[7] 盈利能力指标 - 预计2025-2027年毛利率分别为16.8%、17.1%、18.4%,净利率分别为9.5%、9.9%、11.0%[6] - 预计2025-2027年ROE分别为6.4%、6.3%、7.8%,EPS分别为0.65元、0.66元、0.84元[6] 估值指标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动态PE分别为19.9倍、19.6倍、15.4倍,PB分别为1.3倍、1.2倍、1.2倍[6][8] 资产负债情况 - 2024年总资产136.79亿元,资产负债率27.9%[1] - 预计2025-2027年资产负债率分别为25.6%、24.2%、25.5%[9] 业务发展 风电业务 - 全资子公司日星铸业位于宁波市象山县临港工业区,具备大型码头配套和便利的大型风电铸件运输交付条件[7] - 大型铸件产能包括年产18万吨海装关键铸件项目、年产13.2万吨大型化铸造产能项目、甘肃日月年产20万吨(一期10万吨)风力发电关键部件项目[7] - 大型铸件加工产能包括年产12万吨海装核心铸件精加工项目、年产22万吨大型铸件精加工项目(已建成10万吨)[7] 多元化布局 - 积极推进新产品和新业务,优化和丰富产品线,增强抗风险能力[7] - 完成核废料储存罐产品试生产和性能测试并得到客户认可,完成样机生产和交付,2025年继续参与项目深度发展[7] - 在合金钢领域成功研发低合金钢、洛钼钢等特殊铸钢产品,实现批量出货[7]
一问到底丨26兆瓦级海上风电机组完成安装 “大风车”有何大本领?
央视新闻· 2025-08-31 07:21
曾经,我们在大地上建起风车,利用风能提水灌溉、碾磨谷物,而今,我们在海中也树起了"大风车",将海风中蕴含的能量转化成电能。8月29日,我国拥 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全球最大26兆瓦级海上风力发电机组在山东东营完成吊装。随着长达153米的叶片与轮毂精准对接,也意味着刷新叶片长度、单机容 量、机舱重量等多项世界纪录的海上风电机组完成了首次安装。 26兆瓦风机的"超大容量"究竟多大?600吨级机舱如何在百米高空"穿针引线"?超大风机矗立海上,如何抵御大风大浪的袭击?一起来了解↓↓↓ 600吨级机舱 如何在百米高空"穿针引线"? 600吨级机舱如何在百米高空实现毫米级精准对接,这台发电能力可媲美传统小型风电场的风机,取得了一系列技术突破。 此次安装的最大挑战,在于"高空精准作业"与"复杂场地限制"的双重考验。要在近200米高空完成200多根连接螺栓的毫米级对接,同时需应对滩涂地基承载 力不足、施工场地狭小的问题。为此,施工团队创新采用"桩基加固法"强化地基稳定性,同时调用全球最大的4000吨级履带式起重机承担吊装任务,通 过"地面预调平+高空精准协同"的方案,确保机舱平稳就位。 26兆瓦级的海上"大风车" 发电能力有多 ...
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董事长张传卫:扎根海南再造一个“新明阳”
海南日报· 2025-08-31 00:35
公司战略布局 - 明阳集团2020年开始在海南进行产业布局 计划扎根海南并再造一个"新明阳" [2] - 公司充分发挥全球领先的装备技术、应用场景和供应链协同优势 目标实现从技术研发到生产制造的全产业链集群 [2] - 在三亚布局深远海国家深蓝科创中心和国际总部 打造世界一流海洋能源研究院 [2] - 携手巴斯夫、道达尔等国际能源化工巨头及央国企 打造海洋智能装备和绿色化工能源全球科创高地 [2] 产业项目进展 - 全球最大风轮292米叶片在东方市成功下线 [2] - 在临高打造海上漂浮式风电母港 [2] - 建设全球首个百万吨级绿色电氢氨醇基地 [2] - 在东方市布局10兆瓦至30兆瓦全球化超级灯塔工厂 [3] - 在文昌市布局商业航天新产业 建设40条产线并实施垂直产业链整合 [3] 市场拓展规划 - 通过推进海洋能源、海上风电等产业集群化 借助海南自贸港优势拓展国内外市场 [3] - 计划2027年为国家级星网工程提供1000颗卫星深空电源系统 [3] - 推动海洋技术高端化 将海南打造为国家海洋领域新质生产力的实践地和策源地 [2]
山东:全球最大2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完成安装
央视网· 2025-08-30 13:28
技术突破 - 全球最大26兆瓦级海上风电机组完成吊装 实现完全自主知识产权[1] - 机组采用600吨级机舱 在百米高空实现毫米级精准对接[1] - 机组由超过3万个零部件构成 轮毂中心高度相当于50多层居民楼[1] 产品规格 - 风轮扫风面积达7.7万平方米 为全球最大单机容量海上风电机组[1] - 叶轮直径长度创全球纪录 实现全国产化设计制造[1] - 机组在山东东营完成安装 标志着海上风电装备制造能力提升[1]
全球最大26兆瓦、毫米级精准对接……我国海上风电走向“深蓝”
央视网· 2025-08-30 13:21
技术突破与项目进展 - 中国完成全球最大26兆瓦级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海上风电机组吊装 单机容量和叶轮直径均为全球第一[1] - 机组由超过3万个零部件构成 轮毂中心高度相当于50多层楼 风轮扫风面积达7.7万平方米[1] - 采用全密封结构防盐雾腐蚀方案 保障风机25年使用寿命 每旋转一圈发电62度[5] 发电效能与运营规划 - 单机年发电量达1亿度 可满足5.5万户家庭年用电需求[3] - 机组即将进入静态和动态调试阶段 后续将实现并网发电[3] - 单机发电能力相当于传统小型风电场规模[5] 行业发展现状与前景 - 中国海上风电累计装机达4420万千瓦 占全球总装机量50%以上[7] - 预计2030年海上风电发电量将占东部沿海地区用电量约10%[7]
单机年发电量1亿度!全球最大海上风电机组完成吊装
央视新闻· 2025-08-29 21:55
技术突破 - 全球最大26兆瓦级海上风力发电机组完成吊装 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轮毂中心高度相当于50多层居民楼 风轮扫风面积达7.7万平方米 为全球单机容量最大且叶轮直径最长的海上风电机组 [1] - 机组采用全密封结构防盐雾腐蚀方案 配置软硬件结合的双重抗台风技术 可抵御17级超强台风 满足25年使用寿命需求 [2] - 新技术在提升可靠性同时大幅压缩整机体积与重量 与18兆瓦机组相比整体尺寸基本相当 重量仅增加10% 每旋转一圈可发出62度电 [2] 发电效能 - 单机每年输出1亿度电 可满足5.5万户家庭一年用电需求 发电能力媲美传统小型风电场 [1][2] - 机组设计覆盖20兆瓦至26兆瓦容量区间 能适配不同风区与海域的开发需求 [2] 工程实施 - 吊装需在近200米高空完成200多根连接螺栓的毫米级对接 创新采用桩基加固法强化地基稳定性 调用全球最大4000吨级履带式起重机 通过地面预调平与高空精准协同方案确保机舱平稳就位 [2] 产业规模 - 上半年中国海上风电累计并网装机容量达4420万千瓦 占全球海上风电总装机量一半以上 [3] - 预计2030年中国海上风电装机将达到1.5亿千瓦 海上风电发电量占东部沿海地区用电量比重约10% [3] 产业链布局 - 依托江苏 山东 浙江 广东等地的全产业链布局 海上风电产业加速从近海开发向深远海迈进 [3]
中闽能源(600163):福建风电业绩稳定 拟投资建设福建海风长乐B
新浪财经· 2025-08-29 21:21
财务表现 - 2025H1营业收入7.94亿元 同比下降2.95% 归母净利润3.14亿元 同比下降8.07% 扣非归母净利润3.02亿元 同比下降7.05% [1] - 所得税费用0.97亿元 同比增加64.31% 主要因部分下属公司全额征收企业所得税 [1] - 福建陆风净利润1.83亿元 同比增长11.7% 福建海风净利润2.22亿元 同比下降3.5% 黑龙江陆风亏损87万元 同比扩大131.2% 黑龙江生物质亏损0.15亿元 新疆光伏亏损256万元 [2] 发电量情况 - 2025H1总上网电量13.7亿千瓦时 同比下降0.7% 其中福建风电12.5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2.7% 黑龙江风电0.9亿千瓦时 同比下降28.9% 黑龙江生物质0.2亿千瓦时 同比下降11.5% 新疆光伏0.1亿千瓦时 同比下降35.7% [2] - 25Q2上网电量4.90亿千瓦时 同比下降18% 福建风电4.32亿千瓦时 同比下降19% 黑龙江风电0.41亿千瓦时 同比下降20% 黑龙江生物质0.13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63% 新疆光伏357万千瓦时 同比下降55% [2] 项目投资与扩张 - 投资建设长乐B区海上风电场项目 总装机容量114MW 总投资估算11.77亿元 预计年上网电量456.542GWh 年等效满负荷小时数4004.8h 资本金内部收益率5.03% [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控股装机容量95.73万千瓦 其中风电90.73万千瓦(陆风61.13万千瓦 海风29.6万千瓦)规模同比持平 [4] 资产注入与未来发展 - 控股股东承诺在闽投海电(莆田平海湾海上风电场三期项目)宁德闽投(宁德霞浦海上风电场A C区项目)霞浦闽东(宁德霞浦海上风电场B区项目)等海电资产符合条件后启动资产注入程序 [4] - 维持2025-2027年预测归母净利润9.2亿元/10.0亿元/10.4亿元 对应PE为11.2倍/10.3倍/9.9倍(截至2025年8月27日) [4]
中闽能源(600163):电量下降及所得税增加影响业绩,海上风电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国信证券· 2025-08-29 20:33
投资评级 - 优于大市(维持)[3][5][24] 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95%至7.94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8.07%至3.14亿元,主要因限电率上升导致发电量下降及个别项目电价补贴到期[1][8] - 2025年第二季度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0.58%至2.80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51.62%至0.63亿元,主要因所得税费用同比增长64.41%至0.97亿元[1][8] - 下调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85亿元(+5.3%)、7.40亿元(+8.0%)、8.15亿元(+10.2%),对应EPS为0.36元、0.39元、0.43元[3][2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57.51%(同比减少1.15个百分点),净利率41.71%(同比减少2.71个百分点)[17] - 2025年上半年ROE为4.56%(同比减少0.76个百分点),经营性净现金流同比下降13.88%至2.40亿元[20] - 2025年第二季度发电量5.07亿千瓦时(-18.08%),上网电量4.90亿千瓦时(-18.30%),福建区域风电发电量4.45亿千瓦时(-18.75%)[2][11] 业务发展 - 长乐B区海上风电场项目(装机容量114MW)于2025年8月启动建设,投运后装机容量将增长[2][22] - 公司积极拓展福建省内海上风电及光伏项目,并计划在省外新能源资源丰富区域开拓市场[2][22] - 2025年上半年福建区域风电上网电量12.50亿千瓦时(+2.70%),黑龙江区域上网电量0.85亿千瓦时(-28.92%)[11]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8.06亿元(+3.7%)、19.27亿元(+6.7%)、21.65亿元(+12.3%)[4] - 当前股价对应PE为15.0倍(2025E)、13.9倍(2026E)、12.6倍(2027E),PB为1.38倍(2025E)、1.29倍(2026E)[4][24] - EBIT Margin预计从2025年的53.1%逐步降至2027年的49.7%,ROE稳定在9.5%-9.8%区间[4]
中闽能源(600163):2025年半年报点评:福建风电业绩稳定,拟投资建设福建海风长乐B
东吴证券· 2025-08-29 19:03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8] 核心观点 - 福建省外电量下滑导致2025H1业绩承压 营业收入7.94亿元同比下降2.95% 归母净利润3.14亿元同比下降8.07% [8] - 福建风电表现稳定 2025H1上网电量12.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7% 陆风净利润1.83亿元同比增长11.7% [8] - 拟投资11.77亿元建设长乐B区海上风电场项目 装机容量114MW 预计年上网电量456.542GWh 资本金内部收益率5.03% [8] - 控股股东承诺注入优质海电资产 包括莆田平海湾三期、宁德霞浦海上风电场等项目 [8] - 盈利预测显示增长态势 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计为9.23/9.99/10.41亿元 同比增长41.72%/8.22%/4.20% [1][8] 财务表现 - 2025H1财务数据: 营业收入7.94亿元 归母净利润3.14亿元 扣非净利润3.02亿元 [8] - 盈利能力指标: 2024年毛利率57.64% 归母净利率37.40% 预计2025年毛利率54.35% 归母净利率37.76% [9] - 资产负债表: 2024年资产负债率40.65% 预计2025年升至51.94% 2024年每股净资产3.56元 [9] - 估值水平: 当前股价对应2025年PE 11.16倍 PB 1.39倍 [1][9] 业务运营 - 装机规模: 截至2025年6月底控股装机容量95.73万千瓦 其中风电90.73万千瓦(陆风61.13万千瓦 海风29.6万千瓦) [8] - 发电量分布: 2025H1福建风电12.5亿千瓦时 黑龙江风电0.9亿千瓦时(-28.9%) 黑龙江生物质0.2亿千瓦时(-11.5%) 新疆光伏0.1亿千瓦时(-35.7%) [8] - 区域业绩: 福建海风净利润2.22亿元(-3.5%) 黑龙江陆风净利润-87万元(-131.2%) 黑龙江生物质净利润-0.15亿元 新疆光伏净利润-256万元 [8] 发展计划 - 推进福建省内在建海上风电项目、光伏项目和集中统一送出工程项目前期工作 [8] - 稳步推进老旧风场设备改造工作 [8] - 长乐B区海上风电场项目建设将提升海上风电装机规模 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 [8]
振江股份上半年实现营收18.34亿元 在手订单达29.03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8-29 19:0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8.34亿元 净利润1569.34万元 [1] - 报告期末在手订单总额29.03亿元 其中风电设备产品24.31亿元 光伏设备产品2.06亿元 紧固件产品1.18亿元 其他1.48亿元 [1] - 到2030年在手框架订单约154亿元 [1][3] 业务布局与产能建设 - 主营业务涵盖风电设备 光伏/光热设备零部件 紧固件设计加工销售及海上风电安装运维服务 [2] - 江阴工厂投资3亿元扩产大兆瓦海上风电定转子产品 南通基地计划投资50亿元建设海上风电产品生产基地 [3] - 南通一期项目2025年三季度已批量生产 二期项目2025年底部分产能投产 [3] - 南通项目产能爬坡阶段固定摊销费用高 对利润空间形成挤压 [3] 行业发展趋势 - 海上风电向深远海发展 2025年后百万千瓦级项目将集中于深远海区域 [2] - 预计2050年漂浮式海上风电成本下降近80% 逐步具备平价商业化条件 [2] - 外骨骼机器人全球市场规模2030年预计达146.7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42.2% [5] - 中国外骨骼机器人市场2025年预计达42亿元 2023-2028年复合增长率50% [5] 技术创新与战略延伸 - 成为西门子歌美飒全球唯一虚拟工厂总装供应商 并与其他主机商洽谈总装业务 [2] - 紧固件业务采用差异化竞争策略 加快进口替代进程并向风电光伏市场渗透 [4] - 成立机器人公司研发外骨骼机器人 2024年申报4项专利涉及上肢与腰部助力技术 [6] - 外骨骼机器人预计2026年实现批量生产 应用于工业物流及医疗康复领域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