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搜索文档
支持青年科研人员挑大梁!科技部:我国高水平论文数量等世界第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8 17:49
研发投入与强度 - 2024年全社会研发投入超3.6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48% [1] - 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68%,超过欧盟国家平均水平 [1] - 研发人员总量世界第一 [1] 基础研究与原创成果 - 基础研究经费达2497亿元,较2020年增长超过70% [1] - 在量子科技、生命科学、物质科学、空间科学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原创性成果 [1] - 高水平国际期刊论文数量和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5年世界第一 [1] 青年科研人员支持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参研人员中45岁以下占比超过80% [1]
我国综合创新能力升至世界第十位
北京商报· 2025-09-18 17:33
科技创新能力提升 - 国家综合创新能力排名从2020年第14位升至2024年第10位 [1] - 研发人员总量位居世界第一 [1] - 高水平国际期刊论文数量和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5年世界第一 [1] 研发投入与基础研究 - 2024年全社会研发投入超3.6万亿元 较2020年增长48% [1] - 研发投入强度达2.68% 超过欧盟国家平均水平 [1] - 基础研究经费达2497亿元 较2020年增长超70% [1] 重大科技成果与领域突破 - 在量子科技、生命科学、物质科学、空间科学等领域取得重大原创性成果 [1] - 国家实验室体系建设稳步推进 [1] - 科技领军企业加快培育成长 [1] 区域科技创新发展 - 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支撑引领作用增强 [1] - 深圳—香港—广州跃居全球百强创新集群榜首 [1] - 成渝、武汉、西安区域科创中心建设加快推进 [1]
天纺标:将检测触角深入“衣食住行”,加大培育生命科学板块
新京报· 2025-09-15 22:15
公司发展战略 - 公司未来战略聚焦做大做强专业检测业务 不断扩展检测领域范围 检测服务将覆盖"衣、食、住、行"各个方面 [2] - 公司将加大培育生命科学板块 实现创新发展、转型发展和跨越发展 [2]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14年 由八家检测及科研单位重组建立 形成集检测、科研、标准化制定、信息媒体为一体的综合性检测集团公司 [2] - 总部位于天津市空港经济区 在上海、佛山、深圳等产业聚集地设有子公司 并配备独立实验室 [2] 财务表现 - 截至6月末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6亿元 归母净利润1240万元 [2] - 上半年研发费用投入870.71万元 同比增长28.92% 研发费用占收入比重达8.21% [2]
现场:多图直看JASIS2025展会,440余家仪器展商齐亮相
仪器信息网· 2025-09-05 11:58
展会概况 - 日本最大规模的分析仪器及科学仪器展览会JASIS 2025于2025年9月3日在千叶县幕张国际会展中心开幕[3] - 该展会被誉为全球分析仪器行业四大展会之一 与美国Pittcon、德国analytica和中国BCEIA齐名[3] - 自1962年首次举办以来 已成为业内不可或缺的交流平台[3] 参展规模 - 共有444家仪器制造及相关企业参展 包括多家世界500强科学仪器企业[12] - 现场展位超过1200个[12] - 预计三天展期参会规模将超过24000人次[5] - 日本本土以外的海外参展商数量达到35家 其中10余家来自中国[14] 展会内容 - 展示最新科研成果和产品 涵盖光谱、色谱、质谱、实验室设备、生命科学等多个领域[12] - 汇聚分析仪器、电子设备、能源相关设备、自动化设备、生物相关仪器、分析仪器零部件、环境测量仪器、科学仪器、信息软件/服务等多类产品[13] - 重点关注先进材料、食品科学、环境、生命科学、LabDX以及量子等多个热门主题[13] 活动安排 - 主办方精心策划了309项展商研讨会及特色活动和技术研讨会[12] - 举办一系列基础和应用领域的发表会、学术会议和新技术发表会[13] - 研讨会内容包括半导体封装技术、食品异味分析、PFAS、单细胞代谢组学、数智化实验室与量子计算等前沿科学进展[13] - JASIS官网在线webinar主页围绕钢铁、有色金属、电子材料/半导体、食品等领域发布系列视频[14] 中国参与 - 10余家中国科学仪器厂商参展 展示创新仪器产品技术及多样化应用解决方案[18] - 仪器信息网作为战略合作媒体全程参与报道 分享技术报告并进行企业视频访谈[14][16][19]
杜飞进:习近平经济思想对唯物辩证法的创造性运用
经济日报· 2025-09-05 08:04
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方法论体系 - 创造性运用唯物辩证法构建经济工作科学方法论 体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为前瞻性思考和全局性谋划提供思想指南 [2] - 包含六大核心方法:辩证把握国内外大势 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系统观念 问题导向 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 钉钉子精神抓落实 [3][5][7][10][12][14] - 方法论体系覆盖把握大势 遵循规律 发现问题 研究问题 解决问题 狠抓落实全过程 包含量变到质变全要素 [15] 辩证把握国内外大势 - 要求用全面辩证长远眼光分析经济形势 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 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 [3] - 当前面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历史机遇 同时外部环境存在打压遏制和不确定因素增多挑战 [4] - 在此基础上提出经济发展新常态 新发展理念 新质生产力等重要原创性概念和创新举措 [4] 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 稳是主基调和大局 重点稳住经济运行 进是方向和目标 重点调整经济结构和深化改革开放 [5] - 要求把握稳和进的辩证法 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 推动经济发展提质增效 [5] - 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守住金融风险等底线 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积极进取 [6] 坚持系统观念 - 作为基础性思想和工作方法 要求用普遍联系全面系统发展变化观点观察事物 [8] - 体现在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统筹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9] - 具体应用包括城市工作统筹三大结构三大环节三大动力三大布局三大主体 [9] 坚持问题导向 - 运用马克思主义矛盾分析法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 把问题作为创新起点和动力源 [11] - 针对发展突出矛盾问题提出新发展理念 市场决定性作用等重大理论创新 [11] - 通过研究解决重大紧迫问题把握历史脉络找到发展规律创新工作方法 [11] 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 - 应对风险挑战关键是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基点上 多从内因着眼着手着力 [12][13] - 面对外部挑战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构建新发展格局 扩大内需作为长期战略 [13] - 面对技术卡脖子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13] 钉钉子精神抓落实 - 要求遵循客观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 抓铁有痕踏石留印 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迈进 [14] -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脱贫攻坚 科技强国 绿色转型等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 [15] - 通过驰而不息抓落实推动许多领域实现系统性重塑和整体性重构 [15] 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关系 - 需要正确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 战略与策略 守正与创新等六大关系 [16] - 守正与创新关系体现稳和进的辩证法 守正确保正确方向 创新做大增量 [18] - 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关系体现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的方法 两者并不矛盾 [19] 经济工作的五个必须统筹 - 统筹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 总供给和总需求 培育新动能和更新旧动能等重大关系 [20] - 统筹总供给和总需求关系是关键 取决于供给需求两端动力强劲总体匹配动态平衡 [21] - 统筹提升质量和做大总量关系 坚持以质取胜和规模效应统一 实现质效提升和量增统一 [23] 实践应用要求 - 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 全面准确领会思想精髓和核心要义 掌握重要观点和重大举措 [25] -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 以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26] - 坚持主观符合客观 形成理论指导实践探索认识深化实践提升的互动循环 [27] - 坚持胸怀天下 提高开放条件下工作本领 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28]
创投月报 | 启明创投:设苏州启辰收购天迈科技股权 全周期布局主攻医疗健康、人工智能
新浪证券· 2025-09-04 15:33
私募股权与创业投资市场概况 - 2025年8月新增登记私募股权及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仅5家 环比骤降近70% 同比减少64.3% [1] - 新增备案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合计368只 同比增长25.2% 环比微降1.9% [1] - 一级市场发生565起融资事件 同比增长28.4% 环比增长2.4% 披露融资总额351.78亿元 同比提高32.8% 环比下降约50% [1] - 剔除7月国网新源365亿元巨额融资后 8月融资总额环比基本持平 平均单笔融资额6336.16万元 同比小幅提升3.4% [1] 启明创投基金运营与战略布局 - 管理11只美元基金和7只人民币基金 管理资本总量95亿美元(约690亿元人民币) 累计投资530余家企业 通过上市退出超70家 并购等其他方式退出超130家 [2] - 2025年截至8月末仅备案1只基金——苏州启辰 注册出资额4.60亿元 出资方包括元禾辰坤和昆山创控集团 [2] - 通过苏州启辰基金以4.52亿元收购天迈科技26.1%股份 对应交易市值17.32亿元 成为控股股东 [2] - 天迈科技为智能公共交通解决方案提供商 因客流量下滑及财政补贴减少导致业绩欠佳 收购可打造平台企业并扭转经营颓势 [3] 启明创投投资动态与策略特征 - 8月公开披露股权投资事件8起 同比增长60.0% 环比增长8倍 投资活跃度呈脉冲式特征 在市场趋冷时调整节奏 在窗口期加大投入 [3] - 采取全周期覆盖策略:成长阶段(A轮/B轮/E轮)占比50% 早期阶段(种子轮/天使轮/Pre-A轮)各占12.5% Pre-IPO布局明慧医药以实现短期退出 [6] - 超60%获投项目为医疗健康企业 涵盖生物制药、医疗器械和药物零售 体现对核心赛道忠诚度及行业刚性需求优势 [9] - 在人工智能赛道投资惠每科技和原力灵机 推动硬科技赋能产业升级 [9] 区域分布与产业协同 - 投资最集中区域为北京 占比约25% 因医疗健康与人工智能头部企业及科研机构密集 [11] - 长三角地区项目合计占比37.5% 西南和中部地区亦有布局 这些区域在高端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具备产业基础 [11] 三一氢能融资与业务进展 - 领投三一氢能数亿元A轮融资 跟投方包括涌铧投资和广州新兴基金 资金用于研发制造、产品迭代及绿氢项目落地 [13] - 三一氢能为三一集团氢能战略平台 依托集团技术积累与全球渠道 形成圆形槽、方形槽、PEM槽、BOP的"3+1"产品矩阵 单体电解槽覆盖200-3000Nm³/h [13] - 2025年1-7月中标央国企标杆项目总量123MW 稳居行业前列 满足风光耦合制氢及多元下游场景需求 [13]
深圳科学技术馆开馆100天,累计接待观众超160万人次
南方都市报· 2025-08-30 19:27
场馆运营数据 - 深圳科学技术馆开馆100天累计接待观众超160万人次 [1] - 场馆总建筑面积12.83万平方米并设有38米超高中庭 [3] - 常设展厅共陈列950个展项分布于2至5层 [3] 战略定位与功能 - 场馆定位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一流科学探索中心 [3] - 致力于发挥科普教育终身学校、科技成果发布厅和科技交流会客厅三大核心功能 [3] - 聚焦人工智能、生命科学、航空航天等前沿领域开展科普活动 [3] 教育合作与技术创新 - 通过馆校结合计划打造沉浸式数字学习场景 [3] - 运用数字技术助力青少年在科技场景中探索未知 [3] - 联动腾讯、华为等科创企业举办开放日活动 [3] 未来活动规划 - 9月将启动广东省首届"全国科普月"深圳分会场活动 [3] - 推出科普研学成果展、科学盲盒季及科学家精神展示等多元活动 [3] - 开展青少年科普阅读行动强化全民科学趣味体验 [3]
以提升产业发展质量维护产业安全
人民日报· 2025-08-29 12:10
产业安全重要性 - 产业安全是经济安全的核心 国家高度重视产业安全并将其作为重中之重[1] - 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 大国博弈长期化 全球产业布局重构 导致产业发展面临复杂挑战[1] 产业规模扩张 - 产业规模稳步扩大是产业安全的压舱石 保持较大规模工业和制造业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条件[2] - 制造业总体规模连续15年居全球第一 是全球唯一拥有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2] - 高速动车组实现自主知识产权用时13年 大飞机等装备制造实现重大突破 集成电路 人工智能 量子通信等领域取得新成果[2] - 未来需要继续扩大产业规模 保持工业和制造业占国民经济比重基本稳定[2] 产业结构升级 - 低水平重复投资会导致产能利用率不足和内卷式竞争 反而危害产业安全[3] - 提升产业发展数字化水平 把数字产业培育为新支柱产业 加强数字技术在传统产业渗透[3] - 2024年深圳市制造业增加值约占地区生产总值1/3 明显高于其他发达城市和全国平均水平 2023年末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实现营业收入近5万亿元[3] - 推动产业绿色低碳化 提高清洁能源占比 建设零碳工厂 零碳园区 零碳产业 壮大绿色产品和服务供给[3] - 推动先进产业集群化 围绕人工智能 生命科学等布局世界级产业集群 已分批建成80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实现重点产业链全覆盖[3] 产业韧性建设 - 提升产业韧性是维护产业安全的必要条件 产业发展质量表现为超强产业韧性[4] - 加强重大科技攻关增强技术韧性 构建多元供应体系增强供应链韧性 推广链长+链主+隐形冠军体系增强组织韧性 监测预警风险增强治理韧性[4] 科技创新突破 - 科技自立自强是产业发展质量集中表现 需着力解决技术卡脖子问题 重点支持从0到1原始创新[4] - 加强传统基础领域技术沉淀保障研发投入长期稳定 围绕量子计算 类脑智能 可控核聚变等领域建设重大创新基础设施[4] - 结合技术优势和产业优势推动从1到100科技成果转化[4] 对外开放深化 - 提升产业发展质量需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实现从被动嵌入全球产业链向主动构建转变[5] - 对外投资和全球产能布局步伐加快 与一带一路国家产业链关联更加紧密 构建全球产业分工新秩序能力增强[5] - 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 在数据跨境流动 政府采购 知识产权等领域开展压力测试 压缩外商投资负面清单 优化新兴产业监管[5] - 加强国际产业合作 共建新能源 新能源汽车 机器人 人工智能跨国创新和产能合作平台 推动风险共担和安全共享[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