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

搜索文档
大行科工更新招股书:营收净利大幅增长,两名董事83岁高龄
搜狐财经· 2025-07-24 15:15
| 的 编纂 數目 : 编纂 股日股(强季[編纂]行使與否 | | | --- | --- | | 向定) | | | ■纂 敷目 . | 编纂 股H股(可予 编纂]) | | 编纂 數月 : | 【编纂]股H股(視乎 编纂 行使與否而定及 | | 可夫 瑞豪 ) | | | 最高 编纂 : | 每股[編纂]編纂]港元,另加1.0%經紀佣金、 | | 0.0027%證監會交易複費、0.00015%會財局 | | | 交易微費及0.00565%聯交所交易費(須於申 | | | 請時以港元繳足,多繳款項可予還還) | | | 面值 : | 每股H股人民幣1.00元 | | 编纂 : | 编纂 | | 家保薦人、[編纂]、[編纂]、 | | 大行科工是一家折叠自行车公司,由韩德玮于1982年创立。根据灼识谘询的资料,按2023年零售量计,大行科工在中国内地及全球折叠自行车行业均排行第 一,市场份额分别为21.1%及5.6%。 瑞财经 严明会7月22日,大行科工(深圳)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行科工)再度提交IPO招股书。 据更新后的招股书,大行科工的销量由截至2024年4月30日止四个月的63,758辆增至截至2 ...
正扬科技IPO退卷:曾多次大额分红,拟募资金额下调3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7-24 13:22
又一公司IPO退卷。 近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披露的信息显示,广东正扬传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正扬科技")及其保荐人华泰联合证券撤回上市申请文件。因此,深圳证券 交易所决定终止对该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主板上市的审核。 据贝多财经了解,正扬科技于2023年6月递交招股书,报考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本次报考上市,正扬科技原计划募资15亿元,将用于搬迁、技改及 信息化升级项目、新能源产品建设项目技术研发中心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而根据正扬科技2024年6月更新的招股书,经公司第一届董事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正扬科技对募集资金金额进行调整,调整后拟募资总额变更为12亿 元,其中"补充流动资金"项目由早前的4.5亿元变更为1.5亿元。 与之对应的是,正扬科技曾在2022年进行了两次大额分红。一是,该公司于2022年4月将2010-2017年未分配利润中的1.05亿元分配给股东西方商贸有限公司 (下称"西方商贸"),西方商贸将所享有的分红款项用于投资东莞正昇。 根据介绍,相关款项由正扬有限(即"正扬科技")直接支付给东莞正昇,东莞正昇将其中1.02亿元用于向正扬有限增资。另外在2022年5月,正扬科技将 2 ...
大行科工二闯港交所:毛利率最低的经销商渠道贡献近七成营收,超65%自行车依赖代工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4 12:20
IPO申请与募资计划 - 公司于7月22日再次向港交所递交IPO申请 独家保荐人为中信建投国际 此为2025年1月20日递表失效后的第二次申请 [1] - 拟发行不超过910万股港股 未披露募资总额及股份数量 募集资金拟用于生产系统现代化 扩大运营规模 强化经销网络 品牌发展战略 研发及营运资金 [1] - 更新了2024年全年及2025年1~4月财务数据 [1] 市场地位与产品组合 - 按2024年零售量及零售额计 公司在中国内地折叠自行车行业市场份额分别为26 3%和36 5% [2] - 产品组合覆盖超过70款车型 包括折叠自行车 公路自行车 山地自行车 儿童自行车和电助力自行车 [2] - 折叠自行车按售价分为高端(5000元以上 占比10 4%) 中端(2500~5000元 占比68 4%)和大众市场(2500元以下 占比21 2%) [3] 销售渠道与营收结构 - 与38家经销商合作 覆盖30个省级行政区680个零售点 线上渠道包括京东 天猫 抖音及拼多多 [2] - 2022~2025年前4个月 经销商渠道收入占比分别为61 3% 70 5% 68 2%和69 5% 但该渠道毛利率(26 9%~28 7%)显著低于线上直销 [4] - 大行自行车业务线营收占比逐年提升 从2022年93 4%增至2025年前4个月98 3% [2]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2 54亿元 3亿元 4 51亿元 2025年前4个月为1 85亿元 [4] - 同期年度利润分别为3143 4万元 3485万元 5229 9万元 2025年前4个月为2152 8万元 [4] 生产与供应链依赖 - 外包生产占比逐年上升 从2022年29 5%增至2025年前4个月65 5% [6] - 外包生产成本占销售成本比例从2022年20 2%升至2024年48 3% 2025年前4个月为47 1% [6] - 向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占比从2022年32 7%升至2025年前4个月52 1% 最大供应商采购额占比同期从15 6%增至17 6% [7] 海外市场与股权结构 - 海外销售占比逐年下滑 从2022年22 1%降至2025年前4个月5 6% [8] - 创始人韩德玮通过直接持股88 56%及员工平台控制总计90 16%股权 董事会含两名83岁高龄董事 [8] - 2016~2020年存在股权代持历史 证监会要求说明代持原因及合规性 [9] 分红与创始人收益 - 2022年底派息2350万元 2024年两次派息合计1800万元 创始人按持股比例获约4320万元 [8]
40多家公司改道再战IPO 投行人士:业绩波动较大或规范性不足企业会在审核问询阶段“撤单”
上海证券报· 2025-07-24 12:12
IPO市场整体升温 - 今年以来已有40多家公司在前期IPO"撤单"终止后选择再度冲刺A股上市 [1] - 大部分公司在首次申报沪深板块失利后再度冲刺均将目光投向北交所 [1] - 少数公司从科创板转向主板或创业板 [1] - 不少公司再度申报上市均下调了募资规模或缩减了募投项目 [1] 公司改道北交所案例 - 中科仪2020年12月申报科创板上市获受理但在2021年5月主动"撤单" 2024年6月30日现身北交所上市 [2] - 中科仪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98亿元、8.52亿元和10.82亿元 净利润分别为4.98亿元、6.00亿元和1.93亿元 [2] - 百英生物从创业板"改道"北交所 拟募资额由10.5亿元调整为4.91亿元 [2][3] - 百英生物2022年到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60亿元、3.38亿元和4.02亿元 净利润分别为5765.29万元、8402.11万元和1.24亿元 [3] - 晨泰科技2020年11月冲刺科创板 2022年投身创业板 2024年6月向北交所发起第三次上市冲击 [3] 募资规模调整 - 尚水智能从科创板转战创业板 拟募集资金从10.02亿元下调至5.87亿元 [5] - 惠科股份从创业板转战深主板 拟募资金额从95亿元下调至85亿元 [5] - 惠科股份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贷款金额从28.5亿元大幅缩减至10亿元 [5] - 惠科股份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71.34亿元、357.97亿元和403.10亿元 净利润分别为-20.97亿元、28.26亿元和36.73亿元 [6] 板块定位差异 - 科创板更强调技术而非财务指标 [3] - 主板关注规模和行业代表性 [3] - 创业板对技术门槛和财务均有一定要求 [3] - 北交所对成长型中小企业更加包容 [3]
Bullish Us Aims For IPO On Growth And Profit Swings
Seeking Alpha· 2025-07-23 23:45
IPO投资服务 - 提供成长股的可操作信息 包括首次公开募股(IPO)文件的抢先预览 即将进行IPO的预览 以及用于跟踪未来IPO的日历 [1] - 拥有美国IPO数据库 提供涵盖整个IPO生命周期的投资指南 从申请上市到正式挂牌 再到静默期和锁定期到期日 [1] 注:文档2和文档3内容均为披露声明和免责条款 根据任务要求不予总结
大行科工上市前分红超6000万,“折叠车之父”分了多少?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7-23 21:47
行业背景 - 全球健康意识和环保理念提升推动骑行运动热潮,折叠自行车因便携性优势受城市通勤者和户外运动爱好者青睐[1] - 全球折叠自行车市场规模从2018年83亿元增长至2023年168亿元,复合年增长率15.2%,零售量从190万辆增至280万辆,复合年增长率7.9%[11] - 2024年折叠自行车零售额占全球自行车市场5.3%,零售量占2.1%,显示行业天花板较低[12] 公司IPO进展 - 大行科工正在推进港股IPO,2025年7月17日通过中国证监会备案,7月22日更新招股书二次递表港交所[1] - 公司计划通过IPO募资建设新厂扩大产能,预计2027年投产[10] 财务与分红 - 2022年12月至2025年4月30日累计分红6150万元,其中2025年4月派发2000万元股息[3] - 创始人韩德玮直接持股88.56%,通过员工持股平台控制1.6%股份,合计控制90.16%股份,分红大部分进入实控人腰包[3] - 2024年末现金及等价物1.02亿元,2025年4月30日降至5902.4万元,期间因宣派股息支出2000万元[7] 产能与外包 - 惠州工厂年产能9万辆,2024年前三季度销量17.52万辆,近六成产能依赖代工[4] - 2022-2024年产能利用率持续超100%,2022年达117.2%,代工比例从29.5%升至55.5%[14] - 2024年代工成本1.39亿元,2023年6860万元,2025年前4个月已达5830万元[13] 研发与竞争 - 2022-2025年4月研发开支分别为900万元、1070万元、1760万元及650万元,远少于同期分红[6] - 2024年中国内地折叠自行车市场五大公司份额60.4%,大行科工占26.3%[14] - 全球折叠自行车市场竞争激烈,五大公司占19.4%市场份额[14] 海外市场 - 2023年海外销售从2022年5620万元大跌至2030万元,2024年回升至2980万元[14] - 中国内地、美国和欧洲是三大销售区域,2024年零售量分别占全球22.1%、9.0%和8.6%[15] 质量问题与毛利率 - 2024年代工产品退换货率升至3.2%,较2022年1.8%翻倍[16] - 自有产品毛利率高于OEM产品,OEM供应商收取5%-6%原材料成本作为管理费用[16]
【IPO前哨】焦点国际冲刺港股:业绩稳增,99%股权在夫妻手中
搜狐财经· 2025-07-23 19:17
公司上市计划 - 焦点国际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计划登陆港交所主板 [2] - 港股近期有两家同类公司冲刺港交所,其中舒宝国际(02569HK)上市后股价累计涨超130%,乐舒适仍在等待聆讯 [2] - 在国内行业竞争加剧和出生率下滑背景下,这些企业均在海外市场有深度布局且表现显著 [2] 业务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14年,最初为国际品牌代加工商,后开发自有品牌 [3] - 产品分为婴儿护理、女性护理及成人失禁产品三类,同时涉足卫生产品材料业务 [3] - 2024年8月停止成人失禁产品线运营,以优化资源配置 [3] - 保留代加工业务,覆盖中国及国际市场,客户以东南亚(马来西亚、越南)为主 [4] - 自有品牌包括婴儿护理产品"全棉小时光"、"焦点宝贝"、"贝姆乐",女性护理产品"薇月"、"蓝棉花" [5]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181亿元、372亿元、447亿元 [5] - 同期毛利分别为35116万元、87593万元、122783万元 [5][6] - 净利润分别为12265万元、39467万元、65605万元 [6] - 毛利率呈上升趋势,分别为194%、235%、275% [6] - 财务增长驱动因素:中国品牌业务扩张、代加工业务持续增长、卫生产品材料业务规模效应 [7] 行业对比 - 2024年同行企业(恒安国际、豪悦护理、舒宝国际)毛利率均超过30%,高于焦点国际的275% [7] 公司治理 - 创始人周航现年35岁,2014年创办公司时24岁,现任执行董事、董事会主席及CEO [7] - 其配偶何姗姗(36岁)任执行董事,负责公司日常运营 [7] - 周航持股594%,何姗姗持股396%,两人合计持股99% [8] - 剩余1%股权由投资人洪波持有,洪波为世邦魏理仕前副董事,2024年9月投资191万元获得该股权 [10]
泰凯英IPO:夫妻持股近八成,要募资3.9亿,曾分红超5000万
搜狐财经· 2025-07-23 18:33
公司概况 - 青岛泰凯英专用轮胎股份有限公司将于北交所上会,保荐机构为招商证券,专业从事矿山及建筑轮胎的设计、研发、销售与服务,产品包括工程子午线轮胎和全钢卡车轮胎 [1] - 2023年公司工程子午线轮胎位列中国品牌第3名、全球品牌第8名 [1] - 公司采用代工模式生产,无自主产线,角色聚焦研发与市场开拓 [9] 股权结构 - 实际控制人为王传铸、郭永芳夫妻,合计持股79.71%,其中通过泰凯英控股间接控制72.94%股份 [3] - 王传铸任董事长兼总经理,郭永芳任董事兼党委书记,两人均为技术出身,分别拥有橡胶与高分子材料专业背景 [5]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8.03亿元、20.81亿元、22.95亿元,同比增速21.18%、12.64%、12.99%,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8亿元、1.38亿元、1.57亿元,增速81%、22.84%、13.58%,增速持续放缓 [17] - 2024年Q1收入5.94亿元(+26.09%),净利润0.34亿元(+16.08%) [18] - 2022-2024年现金分红合计5,163万元,其中2022年1,800万元、2023年3,363万元 [16] 募资与项目 - 拟募资3.9亿元,较首版招股书缩减3.8亿元,原计划募资7.7亿元 [7] - 募投项目包括轮胎升级项目(2.53亿元)、研发中心项目(1.09亿元)、智能化管理系统项目(0.29亿元) [8] - 轮胎升级项目遭北交所问询,涉及无自主产线背景下规模合理性与经济性 [9] 研发与销售 - 2022-2024年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78%、2.06%、2.1%,低于行业均值(3.13%、3%、3.15%),发明专利28项,显著少于同行(如赛轮轮胎177项、玲珑轮胎148项) [9][12] - 同期销售费用率分别为5.34%、5.16%、5.21%,远超行业均值(3.28%、3.36%、3.44%) [13][14] 资产负债与供应链 - 2022-2024年资产负债率分别为52.8%、55.81%、57.9%,高于行业均值(51.77%、50.43%、50.07%) [20][21] - 前五大供应商采购占比近八成(2024年79.85%),其中兴达轮胎相关贸易商占较大份额,但兴达轮胎存在债务违约,涉案金额14.22亿元 [22][23] 行业对比 - 2024年收入规模22.95亿元远低于同行(如赛轮轮胎318.02亿元、玲珑轮胎220.58亿元),净利润1.57亿元仅为同行的3.9%-55.9% [19] - 可比同行平均研发投入超3%,销售费用率低于3.5%,显示公司在研发效率和销售成本控制上存在差距 [10][14]
IPO雷达|“卡壳”问询关两年!元创股份募投项目近乎完工,毛利率大幅下滑
搜狐财经· 2025-07-23 15:01
公司概况 - 元创股份成立于2006年6月9日,主营业务为橡胶履带类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产品应用于农业生产、工程施工等领域 [3] - 公司于2021年12月23日首次申报沪市主板上市,但在2022年11月2日上会前主动撤回申请,首次IPO失败 [3] - 公司实际控制人王文杰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控制95.24%股份,具有显著家族企业特征,多名亲属担任高管 [15]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2.61亿元、11.41亿元和13.49亿元,呈现波动 [5] - 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9亿元、1.78亿元和1.55亿元,2024年同比下降12.9% [5][6] - 主营业务毛利率波动剧烈,分别为21.58%、28.28%和22.75%,2024年同比下滑5.53个百分点 [7] - 2024年净利润下降主因原材料价格上涨及产品售价下调,但较2022年仍增长9.53% [6] 资产与负债 - 2024年末资产总额19.90亿元,较2023年增长24.6% [6] - 资产负债率从2022年44.06%降至2024年38.09%,负债结构改善 [6] - 应收账款余额持续攀升,2024年达4.80亿元占营收35.56%,逾期金额6483万元占比13.52% [7] 产能与募投项目 - 橡胶履带产能利用率从2022年88.32%降至2023年71.90%后回升至2024年91.41%,履带板利用率连续下滑至63.88% [9][10] - 计划募资4.85亿元中4亿元用于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建成后橡胶履带/履带板产能将较2021年增长16.5%/29.8% [10][11] - 生产基地项目已通过先行验收,2024年7月竣工规划核实显示年产60万条履带技改项目完成 [11][12] - 履带板产能已达募投目标的80%以上,项目主体工程和环保设施已于2024年4月建成运行 [12][13] 公司治理风险 - 实控人王文杰曾于2011-2012年向公务人员董某赠送现金33万元,虽未被追责但存在历史污点 [16]
Bowen Coking Coal (6NG) Conference Transcript
2025-07-23 14:50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行业:资源行业,包括贵金属(黄金、白银)、LME金属、能源矿产、技术矿产(锂、稀土、石墨等)、石油、煤炭、铜、天然气、钴等[8][9][10][14][15][16] 公司:CMM、RMS、EVN、PRU、AWJ等[21][23]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行业现状 - 勘探支出下降,从超10亿美元降至上个季度的6.35亿美元,导致钻探活动减少,市场机会减少,但2025年2 - 6月数据显示情况开始好转[2][3] - IPO情况改善,本月有5个新的IPO项目,且都是优质项目和公司[3][4] - 项目从成功勘探到投产阶段耗时过长,可达10年甚至更久,导致市场失去兴趣[5][6] - 不同矿产领域的生产占比差异大,贵金属为15.6%,LME金属为12.1%,能源矿产较高,技术矿产仅3.2%[8][10] - 小型矿产市场与石油、煤炭市场规模差异巨大,且很多小型矿产被中国主导,项目融资和销售困难[10][11] - 勘探公司平均现金持有量在2021年达到峰值后下降,资本筹集自2021年总体下降,上季度为9.8亿美元,但低于1000万美元的筹资较为稳定[12][13] 行业挑战 - 项目推进面临许可、环境法庭挑战等问题,项目融资和销售受矿产种类影响[7] - 通胀导致成本上升,勘探公司需合理分配资金,控制间接费用[13] 市场机会 - 对比过去12个月商品价格和股价变化,黄金和白银商品价格分别上涨41%和25%,股价上涨58%;铅锌、稀土股价涨幅高于商品价格;铜商品价格上涨26%,股价下跌3.6%;天然气商品价格上涨50%,股价下跌16.5%;钴商品价格上涨22%,股价下跌31%;锂商品价格和股价均下跌约29%[14][15][16][17] - 大部分商品股价从4月开始上涨,黄金股价从去年12月或今年1月开始上涨且仍在上升[18][19] - 黄金生产公司内部成本低于金价,部分大公司如CMM、RMS等处于低成本生产者四分位数,有投资和扩张机会,过去12个月平均成本上升20%[20][21] - 西澳大利亚黄金勘探有机会,部分小资源项目可将5万盎司黄金转化为4000 - 5000万美元收益[22][23] - 铜商品价格上涨但股价下跌,部分生产商市值高,勘探公司成本低,有投资机会[24]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过去很长时间几乎没有IPO,本月突然有5个新IPO,且其中两个项目在本次会议,一个确定参会[3][4] - 市场对勘探公司过于兴奋,忽略了生产商,且稀土和重矿物市场情况复杂,需谨慎考虑产品销售去向[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