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PO
icon
搜索文档
IPO动态丨本周美股预告:Exzeo等6家公司即将上市
搜狐财经· 2025-11-03 14:18
上周新股上市回顾 - 上周共有8只新股上市,其中包含1家直接上市公司Nomadar (NOMA) [3] - MapLight Therapeutics (MPLT) 以每股17美元发行1475万股,募集资金2.51亿美元 [1] - Navan (NAVN) 以每股25美元发行3692万股,募集资金9.23亿美元 [1] - Boyd Group Services (BGSI) 以每股141美元发行550万股,募集资金7.8亿美元 [2] - 4家SPAC公司完成上市:Apex Treasury (APXTU) 募集3亿美元、Insight Digital Partners (DYORU) 募集1.5亿美元、Dynamix III (DNMXU) 募集1.75亿美元、Viking Acquisition I (VACIU) 募集2亿美元 [3] - 另有3家公司递交招股书,其中1家为中国公司的空白招股书 [3] 本周计划上市公司概览 - 本周截至目前有6家公司计划上市 [3] BETA Technologies, Inc. 上市详情 - 公司为电动垂直起降飞机(eVTOL)研发制造商,提供电力推进系统、充电系统及零部件服务 [4][6] - 计划于2025年11月4日在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上市,股票代码BETA [3][4] - 发行价格区间为每股27至33美元,计划发行2500万股,最高募资额约8.25亿美元 [6]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557万美元,上年同期为759万美元 [6] - 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1.59亿美元,上年同期净亏损为1.24亿美元 [6] Exzeo Group, Inc. 上市详情 - 公司为财产和意外保险(P&C)科技公司,为保险公司及代理人提供承保分析和技术解决方案 [6][8] - 计划于2025年11月5日在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上市,股票代码XZO [6] - 发行价格区间为每股20至22美元,计划发行800万股,最高募资额约1.76亿美元 [8] - 2025年上半年未经审计营收为1.09亿美元,上年同期为6031万美元 [8]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3961万美元,上年同期为911万美元 [8] Evommune, Inc. 上市详情 - 公司为慢性炎症生物技术公司,致力于开发针对免疫介导的炎症机制的创新疗法 [8][10] - 计划于2025年11月6日在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上市,股票代码EVMN [8] - 发行价格区间为每股15至17美元,计划发行938万股,最高募资额约1.59亿美元 [10] - 2025年上半年营收300万美元,上年同期为700万美元 [10] - 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2812万美元,上年同期净亏损为3017万美元 [10] Grupo Aeromexico, S.A.B. de C.V. 上市详情 - 公司为墨西哥航空公司,提供国内及国际航线服务,覆盖22个国家及43个国际城市 [10][12] - 计划于2025年11月6日在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上市,股票代码AERO [10][11] - 发行价格区间为每股18至20美元,计划发行1173万股,最高募资额约2.35亿美元 [12] - 2025年上半年营收24.98亿美元,上年同期为26.95亿美元 [12]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8997万美元,上年同期为3.47亿美元 [12] BillionToOne, Inc. 上市详情 - 公司为分子诊断公司,通过其单分子下一代测序(smNGS)平台开发产前与肿瘤诊断产品 [12][14] - 计划于2025年11月6日在纳斯达克(NASDAQ)上市,股票代码BLLN [12] - 发行价格区间为每股49至55美元,计划发行385万股,最高募资额约2.12亿美元 [15]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26亿美元,上年同期为6909万美元 [15] - 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423万美元,上年同期净亏损为1519万美元 [15] Off The Hook YS Inc. 上市详情 - 公司为游艇零售商,销售游艇和船只,并提供船舶服务与维修,拥有8个线下实体店和1家线上店 [15][16] - 计划于2025年11月7日在纽约证券交易所MKT(NYSE MKT)上市,股票代码OTH [15] - 发行价格区间为每股4至6美元,计划发行500万股,最高募资额约3000万美元 [16] - 2025年上半年营收5859万美元,上年同期为5185万美元 [16]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84万美元,上年同期为71万美元 [16]
深交所三季度审核动态:再融资成主力 IPO受理仅2家
环球网· 2025-11-03 13:39
市场受理与注册趋势 - 2025年第三季度深交所受理再融资项目37家,远超IPO的2家,再融资成为受理环节绝对主力 [1] - 同期重大资产重组受理11家,注册生效环节再融资以17家占据主导,IPO与重大资产重组各有2家完成注册 [1] - 2025年前三季度深交所累计受理IPO 34家,而再融资受理数量高达75家,再融资主导地位进一步巩固 [1] - 第三季度终止审核案例主要集中在IPO领域,共有5家IPO项目终止 [1] 监管关注与违规案例 - 深交所披露两起因研发投入违规被予以口头警示的现场督导案例,问题涉及研发内控执行缺陷和费用核算不准确 [3] - 具体违规问题包括外部实验材料管理不规范、研发日报记录缺失、将应计入成本的支出计入研发费用、研发人员工时核算不准确 [3] - 监管机构对相关主体予以口头警示并发出《监管工作函》,因违规金额及情节较轻微且扣除后仍符合研发指标要求 [3] 申报规范与常见问题 - 深交所汇总近期受理环节5项常见补正事项,为市场参与者提供明确申报指引 [3] - 常见问题包括申报文件内容不齐全、未按最新要求提交文件、签名盖章不齐全、地域表述不规范及文件格式问题 [3]
IPO月报|第一创业投行前十月承销“颗粒无收” 持续督导未勤勉尽责遭立案
新浪证券· 2025-11-03 11:57
2025年10月A股IPO市场概况 - 10月份共有10家A股IPO企业上会接受审核,全部过会,包括二次上会的厦门优迅芯片股份有限公司和西安泰金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 - 10月份仅有2家企业终止IPO进程,终止数量创下年内新低,连续四个月为个位数 [2] - 10月份共有9家企业成功IPO,合计募资128.69亿元 [1] - 2025年1-10月份,共有87家企业成功在A股IPO,合计募资901.72亿元,34家券商瓜分承销额 [1] 10月IPO终止案例分析 - 10月份终止IPO的两家企业分别是北京昆仑联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和株洲科能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保荐券商分别为东方证券和申港证券 [2] - 昆仑联通主营业务为IT基础架构解决方案等,曾于2023年6月递交主板IPO申请并于2024年3月撤回,此次是二次IPO折戟 [2] - 交易所对昆仑联通业绩真实性发出重点问询,包括收入增长真实合理性等,其大客户FORTUNE GLOBAL存在疑点 [3] - 昆仑联通及保荐券商东方证券因信披违规和未勤勉尽责收到警示函 [4] - 株洲科能拟科创板上市,主营稀散金属元素及其氧化物,其科创属性备受质疑,研发投入累计8,496.15万元,刚满足新规要求 [5] - 株洲科能原保荐券商招商证券因辅导工作安排与公司上市计划存在分歧而终止合作,后变更为申港证券 [5] 10月IPO发行情况 - 10月份9家IPO企业中,西安奕材-U实际募资金额最高,为46.36亿元;长江能科实际募资最低,为1.84亿元 [7] - 募资额超10亿元的企业还包括禾元生物-U(25.99亿元)、马可波罗(16.43亿元)和必贝特-U(16亿元) [8] - 西安奕材-U、禾元生物-U、必贝特-U等3家公司皆未盈利,为科创板科创成长层首批上市公司 [8] - 道生天合发行费用率为12.89%,高于募资额相近的超颖电子(10.43%),其审计及验资费为1,920万元,费用率达2.43% [8][9] - 道生天合发行市盈率为29.05倍,高于行业市盈率均值27.9倍,是10月唯一发行市盈率超行业均值的公司 [9] - 道生天合在IPO前有"清仓式分红"争议,2021-2023年现金分红合计2.5亿元,占同期扣非净利润之和的81.17%,后通过调整报告期规避审核红线 [10] 券商承销业务表现 - 2025年1-10月,中信证券以128.27亿元承销额位居榜首,承销12家;若合并计算,国泰海通以131.91亿元排名第一,承销13家 [12][14] - 从承销保荐收入看,中信证券以6.44亿元排名第一,合并后的国泰海通以6.11亿元紧随其后 [14] - 第一创业、东莞证券、东吴证券在2025年前10个月IPO承销额皆为0,而2024年同期表现良好 [1][15] - 东莞证券2024年1-10月承销3家IPO项目,累计承销额6.7亿元;东吴证券承销2家,累计承销额5.74亿元 [15] - 一创投行2024年1-10月承销3家IPO项目,累计承销额10.71亿元,但2025年未开张,且因在鸿达兴业可转债项目中涉嫌未勤勉尽责被立案 [15] - 鸿达兴业存在擅自改变16.91亿元募集资金用途、虚增营业收入35.05亿元、虚增利润总额40.78亿元及未及时披露重大诉讼等问题 [16][17] - 一创投行作为鸿达兴业持续督导券商,未发现其违规使用募资、财务造假等问题,持续督导有形同虚设之嫌 [17]
17年IPO长跑又中止,东莞银行苦追上市何时圆梦?
搜狐财经· 2025-11-03 09:08
IPO进程受阻 - 东莞银行IPO申请因财务资料过有效期被深交所中止审查[2] - 2024年以来公司IPO进程已四度被中止,最近一次为2025年9月30日因财务资料再次过期,截至10月尚未恢复[4][5] - 公司自2008年首次递交上市材料,IPO之路已持续17年但仍未完成上市[6][7] 资本充足率压力 -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持续下降:2024年6月末9.55%,2024年末9.31%,2025年6月末进一步降至9.24%[8] - 公司主要通过利润留存、发行资本债券以及定向增资的方式补充资本,2025年7-8月分别发行金融债30亿元和15亿元[10] - 招股说明书披露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补充资本金,上市融资目标为增强核心资本充足率[12] 经营业绩下滑 - 2025年上半年营收约50亿元同比下降8%,归母净利润约24亿元同比下降超过1%[15] - 利息净收入作为核心收入来源同比减少近6%至34亿元,成为拖累营收的主因[16]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和汇兑收益出现较大波动,2025年上半年两项损失合计超过5亿元[18] - 2024年营收同比减少近4%,归母净利润减少8%[15] 资产质量与合规风险 - 2024年末不良贷款率升至1.01%,拨备覆盖率下降超过40个百分点[19] - 报告期内共受到14宗行政处罚,罚款总额达1170多万元,2024年一年内发生4宗[22][23] - 近期因"股东股权管理不到位、未穿透认定主要股东关联方"被罚款,东莞分行因"贷款三查不严"被罚款[22] 公司治理结构 - 股东总数达5190户,自然人股东占比超98%,机构股东仅79户,形成"无实际控制人"格局[24][25] - 2023-2024年高管团队调整,董事长和行长均发生变更[26] - 关联交易授信余额大幅增加,2024年末约87亿元,一年内增加37亿元,增幅高达约75%[26] 业务结构与区域集中度 - 资产总额约6770亿元,营业网点和业务主要集中于东莞地区[6] - 非利息收入占比虽低但有所增长,其中投资收益增长21%至1.48亿元,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增长29%至约6亿元[17] - 信贷业务高度依赖东莞本地市场,利息净收入下滑与区域内实体经济复苏节奏、重点产业信贷需求变化相关[20]
ET Startup Awards 2025: Maturing startups celebrate being the stock of the town
The Economic Times· 2025-11-03 08:30
政府与市场环境 - 印度联邦工商部长Piyush Goyal表示在印度上市比在世界任何地方都更有利可图且令人兴奋许多印度人正寻求重新参与印度市场这是14亿人口创造的巨大需求[1][9] - 政府对该生态系统表现出浓厚兴趣例如部长办公室曾接待Chakr Innovation团队以展示其空气污染控制技术[9] 首次公开募股的意义与市场情绪 - IPO被视为一个重要里程碑但只是更长旅程中的一个中途站[3][9] - 公开市场的价值发现方式优于私人市场数百万人用他们的金钱而非意见来投票是更好的价值发现方式[3][9] - 目前有数十家公司在印度上市其强劲的上市首秀反映了零售和机构投资者对这些IPO的巨大需求[8][9] 创业生态与市场机会 - 随着已上市初创公司规模化运营市场上总会出现新的颠覆者使现有企业保持警惕创业者必须不断前进[4][9] - 印度市场机会巨大例如时尚领域是一个价值1200亿美元的市场并且拥有4亿Z世代消费者这些消费者正在重新定义时尚[5][9] - 部分创业者不将市场视为双头垄断或旨在颠覆而是看到巨大的市场机会并相信自身能更好地服务该市场[5][9] 奖项与行业认可 - Urban Company荣获2025年度初创公司奖其于2024年9月上市[6][9] - 其他重要奖项包括Peak XV Partners董事总经理Ashish Agrawal因早期投资预计以70亿美元估值上市的Groww而获得Midas Touch奖Qureai获得顶级创新者奖Minfy Technologies以91.3亿卢比收入获得Bootstrap Champ奖Capillary Technologies获得Comeback Kid奖[9] - 此类认可对创业者至关重要能为他们提供在充满质疑的孤独世界中所需要的周期性验证并庆祝初创公司达到的规模[7][9] - 设立校园初创公司、自筹资金、东山再起、女性企业家和社会企业等类别有助于关注常被忽视的草根创业精神[7][9] - 此类平台汇聚了创业者、投资者和政策制定者通过认可新人才和促进对话对于巩固印度作为包容性增长和全球创新中心的地位至关重要[7][9]
康瑞新材IPO前朱卫夫妇套现1.2亿 依赖大客户应收账款及存货达10.44亿
长江商报· 2025-11-03 07:19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徐佳 资料显示,康瑞新材成立至今已有24年。2021年10月,康瑞新材完成股份制改制。2025年6月末,深交 所正式受理了公司的首发申请。 IPO申请被受理仅数日,康瑞新材就被抽中现场检查。到目前,由于IPO申请文件中记录的财务资料已 过有效期,需要补充提交,康瑞新材的审核状态为"中止"。 深耕精密金属材料20余年,康瑞新材专注于高精度、高性能及特定结构精密金属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 售,产品主要应用于消费电子、工业装备、汽车零部件等领域,且以消费电子领域为主。 被抽中现场检查已有数月,江苏康瑞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瑞新材")IPO按下暂停 键。 按照计划,康瑞新材拟在深市主板上市,募资规模11.05亿元。当前,康瑞新材的审核状态为"中止"。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本次发行前,康瑞新材的实控人朱卫、LI LI(李莉)夫妇二人合计控制公司超 七成股权。IPO前,包括现金分红及转让股权变现在内,朱卫夫妇合计套现约1.2亿元。而康瑞新材本次 拟使用2亿元募资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其合理性与必要性必将成为监管层关注的重点。 作为一家精密金属材料企业,康瑞新材的产品主要应用于消费电子 ...
10月新股上市及基金收益月度跟踪-20251102
华福证券· 2025-11-02 21:12
核心观点 - 2025年10月A股IPO市场活跃度显著下降,融资总规模为57.07亿元,环比大幅下降72% [4] - 新股发行对中小规模基金的收益贡献更为显著,2-3亿元规模基金的打新贡献度达到+0.166% [22] - 基金打新参与度保持高位,共有3346只基金参与,总规模达7.55万亿元,其中偏股混合型基金数量最多 [24] IPO发行规模与节奏 - 2025年10月A股市场IPO融资总规模为57.07亿元,环比下降72% [4] - 主板融资规模为32.48亿元,北交所融资规模为8.58亿元 [4] - A股市场共发行新股10只,其中主板3只,北交所4只,科创板2只,创业板1只 [5] - 从历史数据看,2025年10月IPO数量为10只,融资规模57亿元,均处于近期较低水平 [7][9] 项目储备与审核进展 - 截至10月末,A股审核通过尚未发行的IPO项目共计32个,拟募资规模合计399.6亿元 [11] - 数量分布:创业板占比5%(3家),主板占比33%,科创板占比52% [11][13] - 规模分布:主板拟募资133.7亿元(占比33%),创业板拟募资18.9亿元(占比5%),科创板拟募资208.9亿元(占比52%) [13] - 科创板项目平均拟募集资金最高,达23.2亿元,北交所最低为3.2亿元 [13] 网下申购与询价情况 - 近三月各板块新股网下申购上限金额多数分布在[5,10)亿元区间 [12] - 主板新股网下申购上限44%分布在[5,10)亿元区间,创业板80%分布在[1,2)亿元区间 [14] - 10月主板网下询价对象家数达1675家,环比下降37%,创业板为0家,科创板为203家 [16] - 主板A类账户平均中签率为0.0112%,B类账户为0.0106%,环比分别下降12%和14% [18] 打新收益贡献度分析 - 10月新股对2-3亿元规模基金贡献度最高,达+0.166% [22] - 对3-5亿元规模基金贡献度为+0.147%,对8-9亿元规模基金增厚为0.135% [22] - 打新策略年化收益率为1.629% [22] 基金参与情况 - 2025年10月共有3346只基金参与打新,规模合计7.55万亿元 [24] - 偏股混合型基金参与数量最多,达1280只,被动指数型基金785只,灵活配置型基金605只 [24][26] - 各类型基金打新参与度分布不均,偏股混合型基金参与度较高 [29]
10月IPO终止数为近年来最低值 金叶国际集团上市首日上涨330%,刷新港股年内纪录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2 20:46
A股IPO市场概况 - 10月份共有10家公司首发上会且全部通过 过会率为100% 包括沐曦股份和昂瑞微两家未盈利企业 [1][2] - 首发上会公司涵盖多个板块 包括沪深主板、创业板、科创板和北交所 预计募集资金总额超过137亿元 其中沐曦股份拟募资39.04亿元为最高 [2][3] - 过会后的注册环节节奏加快 沐曦股份等多家公司在首发过会当天即进入提交注册环节 优迅股份等已注册生效 [4][5] 科创板科创成长层表现 - 10月份A股市场有9家新股上市 上市首日全部收涨 其中8家涨幅超过100% [5] - 超颖电子上市首日涨幅达397.60% 为当月最高 [5] - 首批上市科创板科创成长层的3家公司中 C禾元-U和C奕材-U上市首日涨幅均在2倍左右 [1][5] IPO终止与审核动态 - 10月份仅有2家公司终止A股IPO 为2020年9月份以来的月度最低值 [6] - 终止IPO的公司为拟上市科创板的株洲科能和拟上市北交所的昆仑联通 [6][7] - 10月份新受理5家公司IPO申请 包括拟上市科创板的盛合晶微和好盈科技 [10] 个股深度分析(株洲科能) - 株洲科能2024年末存货大幅增长至6.35亿元 较2023年末的2.17亿元猛增 存货占资产总额比例达52.74% [8] - 公司2024年计提存货跌价准备658.52万元 低于2023年的1205.84万元 [8] - 一家成立于2023年12月的公司众旺达在2024年成为其第二大供应商 采购金额1.07亿元 并成为第一大预付对象 预付款3117.45万元 [9] 港股市场动态 - 10月份港股市场有12家新股上市 其中11家在上市首日上涨 5家涨幅超过1倍 [12] - 金叶国际集团上市首日涨幅达330% 刷新年内港股新股首日涨幅纪录 [13] - 10月份有57家公司递表港交所 包括东鹏特饮、阳光电源等多家A股上市公司 [11] 企业境外上市备案 - 截至10月31日 共有290家企业进行境外发行证券备案 其中233家拟赴港交所上市 [11] - 10月份有17家公司获得境外上市备案批文 数量较9月有所下降 [11] - 10月份有18家A股公司首次公告拟赴港IPO 数量连续两个月下降 为7月以来最低值 [12]
IPO月报|10月IPO终止数为近年来最低值 金叶国际集团上市首日上涨330%,刷新港股年内纪录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2 20:37
A股IPO市场上会与过会情况 - 10月份A股市场共有10家公司首发上会,全部通过,过会率达到100% [1][2] - 10家上会公司覆盖多个板块,包括沪深主板、创业板、科创板和北交所 [2] - 首发上会公司数量较9月有所下降 [2] - 沐曦股份和昂瑞微两家未盈利企业成功过会,沐曦股份拟募资39.04亿元并计划登陆科创板科创成长层 [1][2] A股IPO公司募资与审核进展 - 10家过会公司预计募集资金总额超过130亿元,其中沐曦股份募资额最高,达39.04亿元 [3] - 过会后的注册环节节奏加快,沐曦股份、健信超导、泰金新能、昂瑞微四家科创板公司在首发过会当天即进入提交注册环节 [5] - 优迅股份、昂瑞微以及天溯计量已经注册生效 [6] - 2025年之前首发过会的IPO公司中,仅有5家尚未提交注册,全部来自深交所 [6] A股新股上市表现 - 10月份A股市场共有9家新股上市,上市首日全部收涨 [6] - 涨幅最低的C必贝特-U收涨74.41%,其余8家新股首日涨幅均超过100% [6] - 超颖电子以397.60%的涨幅成为当月涨幅最高的新股 [6] - 包含C必贝特-U、C禾元-U和C奕材-U在内的首批3家科创板科创成长层公司上市,其中两家首日涨幅在2倍左右 [1][6] A股IPO终止与中止情况 - 10月份仅有2家公司终止A股IPO,创下2020年9月以来的月度最低值 [1][6] - 终止IPO的公司为拟上市科创板的株洲科能和拟上市北交所的昆仑联通 [6][7] - 另有2家公司中止IPO,均来自北交所 [10] 株洲科能财务与经营异常 - 株洲科能2024年末存货大幅增长至6.35亿元,而2022年末和2023年末分别为1.51亿元和2.17亿元 [9] - 2024年末存货占资产总额比例高达52.74%,2022年末和2023年末该比例分别为22.69%和30.95% [9] - 公司2024年计提存货跌价准备658.52万元,明显低于2023年的1205.84万元 [9] - 成立于2023年12月的众旺达在2024年成为公司第二大供应商,采购金额达1.07亿元,占当期采购额的10.34% [10] - 众旺达同时也是株洲科能2024年末第一大预付对象,预付款金额为3117.45万元,占预付款余额的31.31% [10] 港股IPO市场动态 - 截至10月31日,共有290家境内企业进行境外发行证券备案,其中233家拟赴港交所上市 [11] - 10月份有17家公司获得境外上市备案批文,数量较9月有所下降 [11] - 当月有57家公司向港交所递表,较9月的71家有所回落,其中包括多家A股上市公司 [11] - 10月份仅有18家A股公司首次公告拟赴港IPO,数量连续两个月下降,为7月以来最低值 [12] 港股新股上市表现 - 10月份港股市场有12家新股上市,其中11家在上市首日上涨 [12] - 5家新股上市首日涨幅超过1倍,使得年内首日涨幅超1倍的新股数量达到12家 [12] - 金叶国际集团以330%的涨幅刷新年内港股新股上市首日涨幅纪录,此前的纪录由9月上市的西普尼保持(258.11%) [1][12]
IPO周报:摩尔线程获得注册批文,盛合晶微IPO申请获受理
第一财经· 2025-11-02 17:57
科创板动态与新股表现 - 科创板科创成长层于10月28日迎来禾元生物-U、西安奕材-U、必贝特-U三家未盈利公司作为首批新注册企业上市 [1] - 截至10月31日,禾元生物-U、西安奕材-U、必贝特-U收盘价相较发行价分别上涨3.25倍、2.33倍、92% [1] - 摩尔线程智能科技于10月30日获得IPO注册批文,从申请获受理到注册生效用时4个月,后续有望进入科创成长层 [1] 摩尔线程IPO募资用途 - 摩尔线程主要从事GPU及相关产品的研发、设计和销售,此次IPO拟募资80亿元 [2] - 募集资金将用于新一代自主可控AI训推一体芯片研发项目、新一代自主可控图形芯片研发项目、新一代自主可控AI SoC芯片研发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2] 天溯计量业务与风险 - 天溯计量是一家从事计量校准、检测、认证等专业技术服务的企业,已获得创业板IPO注册批文 [2] - 2022年度至2025年上半年,该公司计量校准业务收入占主营业务比重从91.11%降至84.05% [2] - 同期,计量校准服务业务自主模式下的证书单价从142.01元降至119.43元,电池检测主要项目报价也呈下降趋势 [2] 盛合晶微财务与客户集中度 - 盛合晶微是集成电路晶圆级先进封测企业,其科创板IPO申请于10月30日获受理,拟融资48亿元 [3] - 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从16.33亿元增长至31.78亿元,归母净利润从亏损3.29亿元转为盈利4.35亿元 [3] - 报告期内,公司对前五大客户的销售收入占比从72.83%升至90.87%,其中对第一大客户的销售收入占比从40.56%升至74.40% [3] 株洲科能终止审核与经营状况 - 株洲科能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IPO审核于2025年10月31日终止,其申请于2023年6月21日获受理 [4][5] - 公司2022年至2024年累计研发投入金额为8866.06万元,刚好满足科创板“不低于8000万元”的属性指标要求 [5]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收从6.79亿元增至7.87亿元,归母净利润从5089.57万元增至7082.31万元,但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从2896.91万元恶化至-3.29亿元 [5] - 公司主要从事4N以上镓、铟、铋、碲等稀散金属元素及其氧化物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绩受出口政策影响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