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协同

搜索文档
计算机行业点评:海光拟吸收合并曙光,关注中科系上市公司隐含价值和协同价值
德邦证券· 2025-05-26 16:2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计算机行业投资评级为优于大市(维持)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海光拟吸收合并曙光,国产算力航母启航,科技型国有资产相互协同、做大做强是必然趋势,中科系上市公司具备隐含价值和稀缺性,且中科星图和海光、曙光存在协同效应,建议关注中科星图、星图测控、海光信息、中科曙光、曙光数创等公司 [4][5][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海光拟吸收合并曙光情况 - 海光信息5月25日公告与中科曙光筹划通过换股方式吸收合并中科曙光,发行A股股票募集配套资金,5月26日开市起停牌,预计不超10个交易日 [4] 科技型国有资产协同趋势 - 党的十八大以来,强调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要加快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强与各类企业协同发展 [5] 中科系上市公司情况 - 海光信息背靠中科院计算所,是高端处理器国家队领军,中科曙光持股27.96%,DCU有生态兼容优势,CPU供应向好迈向三千亿x86商用市场 [5] - 中科曙光是AI算力全产业链自主可控龙头,中科算源持股14.68%,形成从芯片到终端的服务器全产业链国产化布局 [5] - 曙光数创牵头编制首个液冷国家标准,IDC液冷市占率第一,中科曙光持股62.07%,2023年度液冷基础设施市场份额达61.3%,连续3年行业榜首 [6] - 中科星图是中科院空天信息产业龙头,中科曙光持股15.7%,总经理履历丰富,基于数字地球系统产业化应用,构建十圈层数据能力,为多产业提供数据基座 [6] - 星图测控是航天测控管理“小巨人”,核心团队能承担国家战略级航天任务,中科星图持股33.52%,掌握卫星测控领域核心技术 [6] 中科星图和海光、曙光协同效应 - 对于中科星图,海光、曙光是重要算力支撑,其所处空天信息产业需超算算力,星图云平台依赖超算 [6] - 对于海光、曙光,下游中科星图应用爆发有望带来上游算力大规模调用,中科星图数据分析能力应用将带动算力需求 [7] - 中科系公司跨学科有机结合,在新交叉领域协同,有望打开业务和市值天花板,如商业航天和低空经济领域,各公司可获不同市场份额 [7]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中科星图、星图测控、海光信息、中科曙光、曙光数创等公司 [7]
香港中华煤气香港业务营运总裁郑晓光主持WGC2025氢能分论坛 共探全球氢能发展机遇与挑战
格隆汇· 2025-05-23 19:13
氢能产业发展现状与机遇 - 氢能正从技术探索迈向规模化应用的关键阶段,是推动能源转型的重要载体 [3] - 香港拥有逾160年运营富氢燃气的经验,目前正依托粤港澳大湾区优势打造氢能示范项目 [3] - 氢能在重工业脱碳中具备不可替代性,例如德国炼油厂的绿氢应用项目 [5] - 当前绿氢面临成本高、储运技术不成熟等挑战,需各国政策协同推动技术落地 [5] 企业战略与投资布局 - bp建议以氨作为氢能载体,利用现有贸易网络加速氢能推广 [5] - 埃克森美孚计划未来5年投资300亿美元建设低碳氢氨工厂,通过碳捕集技术降低氢的碳强度 [7] - 澳德赛能源认为中国与澳大利亚在氢能领域互补优势明显,可在氢能炼钢、绿氨贸易等领域深化合作 [7] 香港氢能发展路径 - 香港作为高密度城市,安全是氢能推广的核心,已制定氢能车辆及加氢站操作规范 [6] - 香港已完成海底隧道氢燃料电池车通行风险评估,未来将借助内地技术打造氢能试验平台 [6] - 香港中华煤气将推动氢能与燃气管网融合发展,为城市能源结构升级提供探索经验 [3][9] 国际合作与技术突破 - 全球需通过技术标准互通、产业链协同及政策创新加速突破氢能储运与成本瓶颈 [9] - 香港可作为技术展示窗口,促进中国与澳大利亚等国的氢能技术合作与国际订单落地 [7] - 香港中华煤气将继续发挥桥梁作用,推动氢能技术研发、拓展应用场景、扩大国际合作 [9]
中远海控全资子公司多措并举稳外贸保畅通
证券时报网· 2025-05-22 13:00
全球航线网络优化 - 公司依托海洋联盟优化主干航线布局 加密核心市场班次 开辟新兴市场通道 持续扩充全球运力供给 [3] - 北美市场推出差异化产品:美西南10条航线覆盖中国及东南亚日韩港口 优化AAC航线加挂洋浦港形成中转通道 美西北5条航线覆盖中国港口 美东美湾10条航线构建多元服务 [3] - 开通南沙港直达南美西港口航线 助力构建"新时代亚拉陆海新通道" 加深粤港澳大湾区与拉美地区连接 [3] - 针对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等高时效需求 以印尼CSE/YIX快航协同南沙港升级干线运力 实现"当日截单、次日开航" [3] 海铁联运与数智化建设 - 布局内陆节点推动港口功能延伸 构建"海上枢纽港+内陆无水港"立体化物流网络 [4] - 东北及华北地区开通"章古台站—锦州港""赤峰大板站—锦州港"等特色班列 将化肥、钢材等纳入全链物流体系 大连集运实现公铁无缝衔接 [4] - 长三角地区采用"包舱制+天天班"模式 8小时直达上海芦潮港 较传统运输效率提升显著 创新"一口价"计费方式使物流成本较公路降低20%-30% [4] - SynCon Hub平台提供一站式全链条物流服务 实现全程在线化操作与可视化追踪 [4] 产业链协同生态构建 - 立足"集装箱航运+港口+物流"一体化优势 与物流供应链板块深度协同打造全产业链服务生态系统 [5] - 共建5个海内外供应链平台覆盖东南亚、中东、欧洲、北美等节点 提升供应链韧性 [5] - 针对化工、冷箱等高附加值货物协同打造专业方案 建立危险品全流程管控和全程温控服务 [5] - 深化拖车、仓储、关务等领域协同 实现系统功能复用 减少信息壁垒与重复作业 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5]
逸豪新材(301176) - 301176逸豪新材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21
2025-05-21 18:54
公司基本信息 - 投资者关系活动为业绩说明会,于2025年5月21日下午14:30 - 17:00通过网络远程方式召开,接待人员有董事会秘书刘磊和财务总监曾小娥 [1] - 公司股票发行价23.88元,目前股价17元,长期低于发行价 [1] 股价与市值管理 - 投资者质疑公司管理层对股价低于发行价的举措及大股东减持问题,公司表示二级市场股价受多重因素影响,生产经营正常,会按要求披露信息,持续优化主营业务,强化产业链协同优势提升公司价值 [1] - 公司高度重视市值管理,若有回购股份计划将依规披露 [4] - 已公告减持的大股东是赣州逸源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非控股股东等,减持符合规定 [4][5] 业绩情况与改善措施 - 投资者认为公司上市多年业绩令人失望,询问扭亏可能性及募投项目效益,公司称2024年电解铜箔行业竞争激烈,加工费低,铜箔业务毛利率下降,业绩与同行趋势一致;PCB业务单面产品毛利率提升,但双多层产品规模效益不足,整体未盈利;募投项目稳步推进,进度符合预期 [2][3] - 公司未来将巩固扩大高端电子电路铜箔市场份额,提升产品质量和良率,补充高频高速及超薄高抗拉锂电铜箔产能;发挥产业链协同效应,拓展铝基覆铜板高端应用领域,调整PCB产品结构,优化产能配置,提高高附加值产品比重,提升产能利用率 [2]
轴承行业集中度或再提升 光洋股份拟收购银球科技100%股权
新浪财经· 2025-05-19 07:11
公司动态 - 光洋股份正在筹划重大资产重组,计划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银球科技100%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已签署《投资意向协议》[1] - 银球科技创立于1995年,拥有258亩生产基地,下辖2个制造基地和4家生产工厂,年产11亿套轴承[1] - 银球科技2024年营收超6.5亿元,同比增长30%,高转速轴承国内市场占有率超80%,全球市场占有率约28%[2] - 银球科技2025年新建2.5亿套精密轴承技改项目,重点布局高端家电和汽车市场[2] - 光洋股份2024年营收23.10亿元,同比增长26.69%,归母净利润5101.12万元,实现扭亏为盈[2] - 光洋股份2025年Q1营收6.06亿元,同比增长6.33%,归母净利润2544.22万元,同比增长6.67%[2] 产能与技术 - 光洋股份截至2024年底轴承产能1.39亿件套/年,在建产能729万件套/年[2] - 公司通过技术研发和产品结构调整,加速向新能源汽车和数智化方向转型[2] - 收购银球科技有望强化光洋股份在轴承领域的市场规模,拓展家电与汽车客户资源,形成产业链协同[2] 交易进展 - 交易方案仍在商讨论证中,需经监管机构批准,存在不确定性[3] - 公司股票自5月19日起停牌不超过10个交易日,若6月3日前未披露方案将终止重组[3]
放大“苏南研发、苏北生产”共赢效应
新华日报· 2025-05-19 04:13
文创产业链布局 - 文创企业构建完整产业链 形成"苏州研发设计 苏北生产制造"的发展布局 在苏北沭阳经济开发区和淮安经济开发区建有共计30万平方米自有产业园区 [1] - 该企业年销售额增长30% 国内外市场销售额几乎持平 [1] - 该布局降低生产成本 带动苏北地区产业发展 为江苏南北产业联动提供可复制经验 [1] 区域产业协同发展 - 苏南有先进管理理念 良好产业基础 优秀人才团队 苏北有丰富自然资源禀赋 相对低成本劳动力 两相结合为区域协调发展注入新动能 [2] - 盐常宿淮光伏集群入围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实现苏北三市集群数量零的突破 [2] - "总部 研发在苏州 生产 制造在宿迁"成为苏州宿迁创新产业培育发展模式 格烁光电材料 昇利扬材料等项目生产基地落地苏宿工业园区 研发总部入驻苏州宿迁"科创飞地" [2] 跨区域合作机制 - 打破行政区划限制 通过苏宿工业园区等南北共建载体 实现资源优势互补 经济协调发展 [2] - 苏南与苏北产业链协同进展显著 南北挂钩合作机制日益成熟 产业联系紧密 合作领域全面拓展 要素流动加速 资源配置效率提升 [2] - 完善区域一体化发展机制 构建跨行政区合作发展新机制 推进统一市场准入和公平竞争制度 促进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 [3]
关税冲击下 东莞的底气是什么?
央视新闻· 2025-05-15 08:47
政府支持与企业应对策略 - 广东省商务厅出台政策鼓励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包括补贴境外展会费用等措施 [4][5] - 政府带领企业参加巴西 俄罗斯等海外展会 报销80%展位费 [7] - 企业通过境外参展开发新客户 对发展前景表示乐观 [4][7] 企业技术优势与产品竞争力 - 电路板钻针企业全球销量占比30% 产品直径仅0 01毫米 订单未受关税影响 [8] - 企业凭借产品升级速度和自研设备优势 全球销量规模行业第一 [10] - 智能裁切机企业实现丝米级精准切割 技术优势使海外客商难以找到替代方案 [12] - 厨具公司精准温控燃气炉系统满足多种烹饪需求 产品受海外客户青睐 [15][18] 产业链协同效应 - 东莞厚街镇家具产业集聚 5公里范围内有2000多家企业 形成完整配套市场 [19] - 家具企业外贸占比超80% 销往61个国家 供应商集中在周边地区 [19] - 产业链体系实现配件服务半日达 快速响应个性化需求 [21] - 完整产业链支持定制自动化生产线 推动制造向智造升级 [21] 行业整体表现 - 企业通过技术突破 市场拓展和产业链协同增强抗风险能力 [23] - 政策支持 技术创新和产业链协同共同展现中国制造韧性和活力 [23]
研判2025!中国氢化丁晴橡胶行业产业链、产量及重点企业分析:技术突破与市场扩张并进,产能缺口与进口依赖待解[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5-13 09:40
行业概述 - 氢化丁腈橡胶(HNBR)是通过丁腈橡胶分子链加氢饱和反应制得的特种弹性体,具有耐油、耐磨、耐热(150-180℃)、耐氧化等优异性能,可部分替代氟橡胶、硅橡胶 [2] - HNBR按丙烯腈含量分为标准型、高腈型和低腈型三大类,广泛应用于汽车、石油开采、航空航天等领域 [2] 行业发展历程 - 1980-2010年为起步阶段,国内研究由北京化工大学与台湾南帝化学合作引入,兰州石化建成30吨/年中试装置,但需求主要依赖进口 [4] - 2010-2020年为技术突破阶段,赞南科技自主研发钌系"詹氏催化剂"实现产业化,道恩集团与北京化工大学合作开发铑钌双金属催化剂,国内产能达5000吨/年 [5] - 2021年至今为高质量发展阶段,2024年国内产能达1万吨/年,规划产能超5万吨/年,HNBR被列入国家"十四五"重点研发计划 [6][7] 行业现状 - 2024年中国HNBR产量为311吨,同比增长17.36%,消费量占全球20.6%,但需求缺口达3982吨,进口依赖度高 [15] - 国内企业如山东道恩、浙江赞昇形成1万吨/年产能,占全球29%,但装置开工率不足40% [15] - 技术突破显著,北京化工大学铑钌双金属催化剂和赞南科技"詹氏催化剂"打破国外30年垄断,部分产品性能达国际领先 [15] 重点企业经营情况 - 第一梯队企业山东道恩、赞南科技、齐鲁石化产能占比超80%,道恩股份实现3000吨/年规模化生产,产品加氢度突破99% [17] - 第二梯队企业如彬州凯泰、山东京博差异化竞争,凯立新材向上游催化剂领域延伸 [17] - 外资企业阿朗新科在常州建设5000吨/年工厂,一期2500吨/年产能将于2025年投产 [17] 行业发展趋势 - 技术升级与高端化突破:企业通过自主研发推动HNBR在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等高端领域应用,产品加氢度突破99% [23] - 产业链协同与绿色转型:西安凯立形成"催化剂-HNBR生产"闭环产业链,齐鲁石化探索二氧化碳转化为生产溶剂 [24][25] - 国际化竞争与市场重构:外资企业与本土企业同台竞技,本土企业加速布局印度、东南亚等海外市场 [26] 相关上市企业 - 道恩股份(002838)、齐翔腾达(002408)、长鸿高科(605008)、凯立新材(688269) [2] - 道恩股份2025年一季度营收12.86亿元(+6.58%),净利润0.44亿元(+25.44%) [19] - 凯立新材2025年一季度营收6.26亿元(+105.25%),净利润0.22亿元(+90.48%) [21]
饲料销量增速放缓 天康生物2024年靠生猪养殖逆势翻盘
犀牛财经· 2025-05-12 11:07
在行业周期波动与市场结构性调整的双重考验下,天康生物(002100.SZ)2024年交出了一份营收与净利润走势分化的成绩单。这家以饲料、养殖、疫苗为 主业的农牧企业,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71.76亿元,同比下滑9.72%,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却同比激增144.38%至6.05亿元。 天康生物"减收增利"的业绩表现,既折射出畜牧产业链上下游的冷暖分化,也揭示了企业主动调整业务重心的战略抉择。 饲料业务作为天康生物的传统支柱,2024年销售收入同比下降17.67%至53.45亿元,占总营收比重收缩至31.12%。天康生物坦言,过去5年饲料销量从130万 吨增至280万吨的翻倍增长主要依赖西北市场拓展,但当前养殖行业盈利水平走低导致饲料需求疲软,叠加原料价格波动加剧,使得这一板块增长遭遇瓶 颈。 相较于饲料业务的承压,2024年,天康生物生猪养殖及食品加工板块则以61.57亿元的销售收入、11.11%的同比增速,跃升为营收贡献最大的业务单元。通 过优化种群结构、导入丹系种猪提升生产效率,天康生物全年出栏生猪302.85万头,且完全成本从年初的15.99元/公斤降至年末13.12元/公斤,叠加猪价回升 带 ...
签约、发布投资机会清单102项!这场高端能源装备专题对接活动干货满满
搜狐财经· 2025-05-10 00:02
高端能源装备产业对接活动 - 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四川)高端能源装备专题对接活动在成都举行,旨在搭建政企研深度合作平台 [1] - 现场发布投资机会清单102项,涵盖设备采购、创新平台打造、智改数转、园区建设、投融资五个方面 [1] - 川开电气、金星、东方氢能等高端能源装备企业进行合作订单签约 [1][5] 成都高端能源装备产业基础 - 成都已培育形成两个万亿级和10个千亿级产业集群,聚集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54家,高新技术企业1.45万家 [3] - 2024年一季度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1%,完成工业投资306.3亿元、增长93% [3] - 362家规上企业2024年产值突破1400亿元,稳居全国第一方阵 [13] 产业集群发展方案 - 成都市、德阳市经信局联合发布《2025年度高端能源装备集群培育提升工作方案》,推动产业集群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5] - 依托"1个国家实验室+4个天府实验室+10个大科学装置+4个国家创新中心"的高能级创新体系,攻克400多项关键核心技术 [15] - 集群已具备全球领先的能源装备试验验证体系,实现技术共享与跨区域转化 [15] 企业合作与投资案例 - 中国华电集团计划2027年再投产新能源1000万吨,助力四川打造能源产业创新高地 [6] - 金星清洁能源装备集团眉山、金牛区氢能产业园将于今年建成投产,带动上下游企业来蓉投资 [8] - 特锐德在川累计投资超25亿元,其中充电网投资超10亿元,运营3.7万个充电终端,充电量超35.2亿度 [12] 产业生态与支持政策 - 成都设立总规模超百亿元的产业基金,推出"积分贷""研发贷""成果贷"等特色金融产品 [15] - 全市试点投运的"氢马儿"年内预计将新增2万辆,开放重大赛事应急发电装备、轨道交通氢能化等场景 [15] - 特锐德智能电气设备研发制造基地未来可支撑70亿元产能规模,目标2027年全产业链营收突破200亿元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