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一体化
搜索文档
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注入强大动力
经济日报· 2025-09-23 07:31
放眼全球,中国与东盟经贸关系展现出强大韧性,是推动世界经济稳定发展的积极力量。当前,全球化 遭遇逆风,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不断升温。在这一背景下,中国与东盟坚守全球化和自由贸易原则,坚 定维护供应链、产业链稳定,共同推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实施,推动高质量共 建"一带一路",全面完成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为实现互利共赢的国际合作树立了良好示范。 9月17日至21日,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暨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在广西南宁举行。本届东博会 集中展示了中国与东盟开放合作的新成果,推动中国与东盟国家在新兴经济领域进一步深化务实合作, 释放更大发展潜力,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注入了强大动力,也为世界经济注入了更多确定性和稳定性。 作为推动中国与东盟友好交往、深化区域发展合作的重要平台,东博会展现了中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的 坚定决心,也见证了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的跨越式增长。近年来,中国与东盟国家坚持以合作促发展, 货物贸易日益畅旺,双向投资持续增长,一大批园区以及互联互通项目陆续落地。目前,中国已连续16 年稳居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也已连续5年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今年1月至8月,中国与东盟 ...
印尼工商会副主席答21:跟中国保持合作有助抵御不确定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9 19:36
中国-东盟贸易关系 - 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暨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于9月17日至21日在广西南宁举行,企业致力于深化合作以保障供应链安全[2] - 今年前8个月中国对东盟进出口总值4.93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7%,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占中国进出口总值的16.7%[2] - 中国与东盟贸易额从2004年的8700多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4年的近7万亿元人民币,增长7倍,且连续9年保持增长[2] 产业互补性与投资 - 东盟国家向中国出口电子元器件、能源和农产品等大宗商品,中国向东盟国家提供机械、科学技术和消费品,体现强劲产业互补性[3] - 中国是东盟最重要的外商直接投资来源国之一,投资集中在基础设施、能源和制造业领域[3] - 合作项目包括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相关的雅万高铁、中印尼"两国双园"等[3] 合作前景与共识 - 东盟贸易商看好与中国保持合作的前景,认为合作有助于应对美国贸易政策带来的不确定性[3] - 印尼工商会副主席表示中国和印尼贸易关系良好,目前处于贸易平衡状态,并寻求更多合作机会[3]
推动可持续发展 东盟—中日韩产业链供应链对接大会在南宁举行
中国新闻网· 2025-09-19 18:54
会议背景与主题 - 东盟—中日韩产业链供应链对接大会于9月18日在广西南宁举行 主题为"加强区域协同 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可持续发展" [1] - 参会方包括中国 东盟 日本 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官员 工商界领袖 专家学者及知名企业代表 [1] 区域经济数据 - 东盟与中日韩地区人口和经济总量均占全球30% [3] - 2025年前8个月中国与东盟及日韩贸易总额达1.1万亿美元 同比增长6% 占中国外贸总额26.8% [3] - 中国与东盟及日韩双向投资累计超7000亿美元 [3] - 预计2025年东盟—中日韩地区经济增长3.8% [3] 合作倡议与措施 - 中方提出携手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和国际经贸规则 保持市场开放 为企业贸易投资提供便利 [3] - 计划帮助最不发达国家和中小企业融入区域产供链体系 [3] - 柬埔寨代表强调需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应对经济不确定性 [4] - 中国工商银行提出以金融服务支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共建基于比较优势的区域体系 [4] 大会成果与聚焦领域 - 大会由商务部 广西政府和中国工商银行共同主办 [4] - 聚焦先进制造 绿色农业 数字科技等重点产业 [4] - 举办66场云端和线下专题活动 为超2000家中外企业提供对接服务 [4] - 以经贸园区 交通物流和新兴产业发展为主要抓手 [4]
第22届东博会在南宁举行——促进中国东盟往来 深化区域发展合作
人民日报· 2025-09-19 10:08
9月17日至21日,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暨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在广西南宁举行,吸引全球60 个国家和地区的3200余家企业参展。 本届东博会的主题是"数智赋能发展,创新引领未来——以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新机遇助建命运共同 体",集中展示中国同东盟国家在新兴产业合作、贸易投资往来、人文交流互鉴等领域的最新发展成 果,搭建了推动中国东盟友好交往、深化区域发展合作的重要平台。 人工智能合作机遇广阔 今年东博会首次创设的1万平方米人工智能专馆和新质生产力专馆格外引人瞩目。在这里,机器人秀 出"十八般武艺":有的同现场观众切磋拳技,有的跳起活力四射的街舞。今年的东博会让人工智能"唱 主角",首次举办中国—东盟人工智能部长论坛,发布面向东盟的中国AI出海未来独角兽企业榜单,人 工智能或人工智能赋能展品在中国展区占比超过50%。 印度尼西亚人工智能初创企业AiSensum今年首次参加东博会。该企业总经理维韦卡对记者表示,人工 智能专馆设置的AI+东盟企业主题展区为东盟国家人工智能企业对接中国市场、拓展合作提供了重要平 台。"中国人工智能技术处于领先地位,我们学习借鉴了不少中国企业的经验,期待东盟和中国的人工 智 ...
宋周莺: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迈出新步伐
经济日报· 2025-09-19 08:05
中俄蒙三国元首会晤与战略合作 - 习近平主席同俄罗斯总统普京、蒙古国总统呼日勒苏赫在北京举行中俄蒙三国元首第七次会晤 强调坚守合作初心 排除外部干扰 推动三方合作高质量发展 [1] - 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取得新进展 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 深化经贸务实合作 为区域繁荣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1] 贸易规模与结构优化 - 中俄贸易额自2016年695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2448亿美元 年均增速达17% [1] - 2024年中蒙贸易额达186.2亿美元 同比增长10.1% 创历史新高 超出中国外贸总体增幅5个百分点 [1] - 中国作为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 2024年中俄贸易额占俄外贸总额超三成 [1] - 中国作为蒙古国最重要贸易伙伴 中蒙贸易额占蒙古国外贸总额近七成 [1] 投资领域与结构 - 中国对俄直接投资存量维持在百亿美元规模 覆盖采矿业、农林牧渔业、制造业、金融业等传统领域 科研和技术服务领域投资增长明显 [2] - 蒙古国吸收中国外资存量达54.4亿美元 占蒙古国吸引外资总额16.3% [2] - 对蒙投资主要集中在采矿业 同时拓展贸易、服务、建筑业等合作 [2]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 中蒙俄经济走廊沿线建成国家级一类口岸约占全国总数三分之一 形成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立体化网络 [2] - 2024年满洲里和二连浩特口岸货运量合计超4500万吨 中欧班列通行量合计超7700列 [2] 开放平台建设 - 中蒙二连浩特—扎门乌德经济合作区实施"两国一区、境内关外、封闭运行"模式 [3] - 沿线布局30多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 包括16个综合保税区和14个保税物流中心 2024年进出口表现亮眼 [3] - 6个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及自贸试验区、边境经济合作区构建多层次合作平台体系 [3] 未来合作潜力 - 三方在基础设施、能源开发、现代农业、跨境旅游、数字经济等领域合作潜力巨大 [3] - 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为沿线地区融入国际物流体系创造新机遇 [3] - 需加强战略对接和政策沟通 提升基础设施"硬联通"和规则标准"软联通" 拓展绿色、创新、数字、健康等新兴领域合作 [3]
美关税压力下,东盟贸易商看好与中国合作
环球时报· 2025-09-19 06:40
中国与东盟合作背景与动力 - 在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冲击全球供应链的背景下,中国与东盟国家企业致力于深化合作以保障供应链安全并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注入新活力 [1] - 美国政府的关税政策正在重塑全球贸易格局,促使印尼棕榈油等企业寻求扩大与中国的贸易合作并拓展非洲、中亚和中东等新出口市场 [1] 东盟国家合作意向与行动 - 印尼希望扩大棕榈油与中国的贸易合作,中国是印尼除印度外的第二大海外市场,拥有巨大市场潜力和稳定供应链 [1] - 泰国贸易团体因关税不确定性而更迫切希望链接多元市场,今年参展产品种类更丰富,涵盖食物饮品、服饰珠宝、家居用品等多个领域 [2] - 马来西亚借助广西物流优势和其东盟枢纽角色,共同打造更具弹性的供应链体系以降低运营成本和提高效率,双方已开通连接关丹港与广西北部湾港的冷链精品航线 [2] 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影响 - 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已全面完成,涵盖数字经济、绿色经济、供应链互联互通等九大领域,覆盖全球产业链变革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议题 [3] - 自贸区3.0版将带来区域内贸易和投资的持续扩大,提升区域竞争力,特别是在数字经济和低碳经济领域,并保持供应链和生产链的韧性 [3] - 印尼与中国的合作领域将进一步拓宽,印尼优质的农产品、海鲜产品等可通过稳定且有弹性的供应链更好更快进入中国市场 [3]
促进中国东盟往来 深化区域发展合作
人民日报· 2025-09-19 06:12
9月17日至21日,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暨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在广西南宁举行,吸引全球60 个国家和地区的3200余家企业参展。 本届东博会的主题是"数智赋能发展,创新引领未来——以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新机遇助建命运共同 体",集中展示中国同东盟国家在新兴产业合作、贸易投资往来、人文交流互鉴等领域的最新发展成 果,搭建了推动中国东盟友好交往、深化区域发展合作的重要平台。 人工智能合作机遇广阔 今年东博会首次创设的1万平方米人工智能专馆和新质生产力专馆格外引人瞩目。在这里,机器人秀 出"十八般武艺":有的同现场观众切磋拳技,有的跳起活力四射的街舞。今年的东博会让人工智能"唱 主角",首次举办中国—东盟人工智能部长论坛,发布面向东盟的中国AI出海未来独角兽企业榜单,人 工智能或人工智能赋能展品在中国展区占比超过50%。 印度尼西亚人工智能初创企业AiSensum今年首次参加东博会。该企业总经理维韦卡对记者表示,人工 智能专馆设置的AI+东盟企业主题展区为东盟国家人工智能企业对接中国市场、拓展合作提供了重要平 台。"中国人工智能技术处于领先地位,我们学习借鉴了不少中国企业的经验,期待东盟和中国的人工 智 ...
在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暨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开幕式上的致辞
人民日报· 2025-09-18 06:22
尊敬的各国领导人, 各位嘉宾,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很高兴与各位新老朋友共同出席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 首先,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对这次博览会和峰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对出席会议的各国领导人和嘉宾 表示诚挚欢迎! 中国与东盟国家山水相连、人文相通,友好交往源远流长。2021年,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和平、安宁、 繁荣、美丽、友好"五大家园",为中国东盟合作擘画崭新蓝图、指明前进方向。在双方领导人战略引领 下,近年来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持续深化。中国视东盟为周边外交优先方向,始终坚定支持东盟 在区域架构中的中心地位,不断深化与东盟国家战略互信,推动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 体。中国—东盟关系已成为亚太区域合作中最为成功和最具活力的典范,成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的生动例证。 我们高质量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全面完成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持续推进区 域经济一体化和经贸合作。2024年中国东盟双边货物贸易额接近1万亿美元,连续5年互为第一大贸易伙 伴,双向投资额累计突破4500亿美元。 我们持续拓宽合作领域,携手打造数字经济合作伙伴关系,积 ...
3200多家企业将亮相第22届东博会
新华社· 2025-09-16 23:23
展会规模与参与情况 - 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共有60个国家3200余家企业参展 [1] - 展览总面积达16万平方米 设南宁主会场和桂林旅游展区 [1] - 国外企业展览面积占比约30% 覆盖制造、能源、航运、智慧农业、零售等领域 [1] 展区设置与展示重点 - 主会场新设人工智能专馆、新质生产力专馆和蓝色经济、外贸优品等展区 [1] - 东盟国家展品结构从传统产业向高新科技转型 产业层次与质量提升 [1] - "一带一路"国际展区有巴基斯坦、韩国等33个国家参展 [1] 展会活动安排 - 博览会于9月17日至21日在广西南宁举办 [1] - 将围绕贸易投资便利化、区域经济一体化、跨境产供链合作、制度型开放等议题举办经贸促进活动 [1]
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为区域繁荣注入新动力
新华社· 2025-09-16 18:07
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完成 - 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于2024年10月实质性结束 双方经贸部长于2024年5月20日共同宣布全面完成谈判 [1] - 自贸区1.0版于2010年建成 2.0版于2015年达成升级协议并于2019年全面实施 [1] - 中国连续16年保持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 东盟连续5年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1] 自贸区升级背景与原因 - 2010至2023年间中国与东盟贸易额年均增长11.54% 超过中国年均进出口增速约3.5个百分点 [3] - 中国—东盟进出口占全国比重从9.85%上升至15.36% [3] - 升级旨在应对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 提升经济合作韧性和稳定性 拓展合作领域与深度 [2][3] 自贸区3.0版核心特点 - 涵盖数字经济 绿色经济 供应链互联互通 标准技术法规 卫生措施 海关程序 竞争保护 中小微企业 经济技术合作等9大领域 [4] - 新增数字经济和绿色经济合作内容 从互降关税转向共建标准规制 新增产供链规则 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4] - 数字经济领域促进数字基础设施"硬联通"和电子支付等"软联通" 纳入数字贸易标准与网络安全规则 [4] - 绿色经济领域明确以全球发展倡议为合作原则 聚焦绿色贸易 绿色投资等8个优先领域 [4] 供应链与互联互通机制 - 发布新互联互通总体规划 提升供应链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5] - 加快供应链数字化与绿色化建设 提升透明度与可追溯性 [5] - 建立应急响应机制和风险预警系统 加强供应链风险管理 [5] 竞争政策与消费者保护 - 首次设立竞争和消费者保护单独章节 成立专门委员会 [6] - 纳入在线消费者保护 旅游消费者保护等新规则条款 [6] - 强化竞争立法和执法合作 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 [6] 对企业与民众的益处 - 简化高新技术产品市场准入流程 提高企业市场响应速度 [7] - 专设中小微企业章节 推进信用数据互通和通关程序简化 [7] - 环保标准互认将形成统一绿色贸易平台 增强产品国际竞争力 [7] - 消费者获得更多优质产品选择 数字技术和绿色经济领域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7] 数字经济合作与东博会平台 - 3.0版助力破解东盟国家"数字鸿沟"难题 柬埔寨已实现跨境支付等数字合作应用 [8] - 中国—东盟博览会平台持续推动企业开拓市场 促进重大机制和项目落地 [8] - 第22届东博会将发布《中国—东盟经贸合作展望报告(2025—2026)》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