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航天
搜索文档
新的万亿级增长极来了?空天产业迎来价值重估时刻
券商中国· 2025-10-31 07:28
中国空天产业发展历程与现状 - 中国航空事业始于1909年冯如成功试飞首架自制飞机,航天事业则于1956年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后起步[3][4] - 1970年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2003年神舟五号实现载人航天,2022年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标志着航天事业迅猛发展[4] - 探月工程稳步推进,嫦娥六号于2024年完成人类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天问系列任务已铺开小行星探测和火星采样计划[4][5] - 产业链十分完备,上游涵盖材料、燃料、元器件研制,中游包括空天器运营和数据处理,下游涉及地面和太空应用[5] 神舟二十一号任务的技术突破与产业链参与 - 任务瞄准北京时间10月31日23时44分发射,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技术,仅用约3.5小时与空间站对接,创下中国载人航天最快纪录[2][6] - 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进行16项技术改进,包括光学导航系统升级和惯性测量组合冗余度提升,增强了可靠性和安全性[6] - 多家上市公司参与任务保障:烽火电子控股子公司提供航天服通信终端,航天科技供应石英挠性加速度计,航天电子提供光学惯组与抗辐射器件,中国卫星的中继终端实现天链卫星高速数据传输[6] 顶层政策支持与战略定位 - “航天强国”目标首次写入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并被纳入“十五五”规划建设目标,产业地位获得顶层设计抬升[2][7] - 全会提出加快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预计催生数个万亿元级市场[7] - 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表示这些产业未来10年新增规模相当于再造一个中国高技术产业,为经济注入新动能[7] 商业航天发展态势与市场前景 - 商业航天作为“新增长引擎”首次写入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和2025年报告均提及推动其发展[2][9] - 中国商业航天企业数量已超600家,广义产业规模年均增长超20%[9] - 8家商业航天企业正在进行IPO辅导备案,涵盖星际荣耀、蓝箭航天等火箭领域公司,以及微纳星空等卫星领域公司,反映产业进入关键转折点[9] - 国海证券预测2024至2030年商业航天卫星通信产业链整体增量约6536亿元至7655亿元,国泰君安指出国内市场规模有望达万亿级[10] 军工产业协同与投资机遇 - 2025年处于军队建设“十四五”规划能力集成交付关键期,订单需求加速释放,同时“十五五”规划编制推进,军工板块超额收益具规律性[12] - 中国制造如翼龙无人机、枭龙战机成为国际军贸市场“新势力”,与国内军机换代需求共振,构建军工产业“双循环”格局[13] - 航空航天ETF(159227)紧密跟踪国证航天指数,成份股包括光启技术、中航沈飞、航发动力等全产业链龙头,截至10月29日规模达16.73亿元,位居同类产品首位[2][13][14]
在轨期间将新开展27项科学与应用项目 神舟二十一号航天员乘组10月31日出征太空
人民日报· 2025-10-31 06:36
任务核心信息 - 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计划于北京时间10月31日23时44分发射 [1] - 飞行乘组由指令长张陆、航天员武飞和载荷专家张洪章组成,涵盖航天驾驶员、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三种类型 [1] - 航天员计划在空间站驻留约6个月,与神舟二十号乘组完成在轨轮换 [2] 任务主要目标与计划 - 任务主要目的包括开展空间科学与应用工作、实施航天员出舱活动及货物进出舱等 [2] - 飞船入轨后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约3.5小时后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 [2] - 在轨期间将迎来天舟十号货运飞船和神舟二十二号载人飞船的来访 [2] 空间科学实验项目 - 神舟二十一号乘组将新开展27项科学与应用项目,涉及空间生命科学、航天医学、空间材料科学等多个领域 [3] - 将首次在轨实施国内啮齿类哺乳动物空间科学实验,选用4只小鼠研究空间条件对行为模式的影响 [3] - 上行项目包括锂离子电池电化学光学原位研究、空间站在轨智能算力平台试验等 [3] 国际合作与航天员选拔 - 将择机安排1名巴基斯坦航天员以载荷专家身份执行短期飞行任务 [4] - 巴基斯坦航天员选拔工作分为初选、复选、定选三个阶段,目前已同步开展复选阶段准备工作 [4] - 第四批航天员队伍中有2名港澳航天员,已完成基础理论知识学习和多项基础训练 [5] 技术装备更新与验证 - 随天舟九号货运飞船上行2套新舱外航天服,在热舒适性、人机操作界面等方面进行优化改进 [6] - 在轨的1套舱外航天服已使用超过20次,在3年15次的设计指标基础上实现在轨延寿 [6] 载人登月计划进展 - 锚定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登陆月球的目标,各项研制建设工作总体进展顺利 [7] - 长征十号运载火箭、梦舟载人飞船、揽月着陆器等飞行产品已完成初样阶段主要工作 [7] - 今年已完成长征十号火箭二级动力系统试车、梦舟飞船零高度逃逸试验等多项关键试验 [7] 商业航天参与模式 - 在空间站低成本货物运输、载人月球车、月面遥感卫星等方面采用商业竞争模式 [8] - 商业航天参与工程任务规模比例较以往大幅增加,促进工程加速发展效果显著 [8] - 后续将在月面科学探测器平台等科学载荷研制中进一步推动商业航天力量参与 [8] 航天员团队构成与特点 - 指令长张陆为70后,曾执行神舟十五号任务,具有丰富的飞天经验与统筹协调能力 [9][12] - 飞行工程师武飞为90后,是我国执行任务最年轻的航天员,理论与操作能力突出 [14][16] - 载荷专家张洪章为80后,长期从事电化学储能技术研究,性格沉稳博学 [13][18]
山东勾勒商业航天发展地图 多措并举培育产业生态
证券时报· 2025-10-31 03:23
产业目标与规模 - 山东目标用三年时间打造“百箭”“百星”制造能力,剑指500亿元产业规模 [1] - 到2027年,山东计划具备年产100发运载火箭、150颗商业卫星的能力,商业航天产业规模达到500亿元 [6] 核心企业技术与能力 - 东方空间引力一号近地轨道运载能力6.5吨,发射成本比国内主流火箭降低30%–40% [2] - 引力一号将进入常态化商业运营,明年计划以每个季度一发的频率执行发射任务 [2] - 济钢集团卫星AIT总装基地具备年产100颗500公斤级卫星的能力 [4] - 山东商业火箭发动机试验设施规模与能力居全国首位,拥有9个试车台、12个试验工位,累计安全组织10型火箭发动机试车 [7] 产业布局与模式创新 - 山东重点打造烟台、济南、青岛“三极联动”的商业航天产业格局 [3] - 海阳实现“前店后厂”发射模式,火箭可在5公里内完成总装、测试、发射全流程,海上发射效率最高可实现“一周一箭” [2][3] - 济钢集团通过“北京研发设计—济南制造测试—烟台组装发射”的布局发展商业航天 [4] - 山东以海上发射为核心牵引,今年已累计保障19次海上火箭发射,将127颗卫星送入轨道 [5] 政策支持与资源投入 - 山东发布《山东省加快推动商业航天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对卫星数据算力交易场景和卫星应用大模型产品分别给予每个不超过500万元和100万元奖补 [7] - 每年培育遴选10家左右商业航天配套企业,给予每家不超过100万元奖补 [7] - “十四五”以来,山东已布局10余项商业航天重大科技攻关,省级经费累计资助1.52亿元 [7] - 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基金设立3只商业航天专项基金,累计投资90个项目,超80亿元 [7] 资本市场与行业趋势 - 2024年全国商业航天领域披露融资事件138起,融资金额202.39亿元;2025年截至10月,融资事件超120起,融资总额超220亿元 [8] - 商业航天投资逻辑从“押注技术突破”转向“验证商业化能力”,资本更关注订单规模、成本控制与场景落地 [8] - 资本构成从“早期财务投资为主”转向“产业资本主导、多元资本协同” [8]
鸿远电子的前世今生:2025年三季度营收行业十六,净利润居前十,双指标优于行业均值
新浪证券· 2025-10-30 23:45
资产负债率低于同业平均,毛利率高于同业平均 偿债能力方面,2025年三季度鸿远电子资产负债率为18.88%,去年同期为16.01%,低于行业平均的 32.84%,显示公司偿债压力较小。从盈利能力看,2025年三季度毛利率为45.49%,去年同期为36.35%,高 于行业平均的34.84%,表明公司盈利能力较强。 董事长郑红薪酬同比减少33.37万元 鸿远电子成立于2001年12月6日,于2019年5月15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注册地址和办公地址均位于北 京市。该公司是国内领先的电子元器件制造商,在瓷介电容器、滤波器等领域技术领先,产品广泛应用于 军工、航天等高端领域。 鸿远电子的主营业务是以瓷介电容器、滤波器为主的电子元器件的技术研发、产品生产和销售,涵盖自产 业务和代理业务两大类,所属申万行业为国防军工 - 军工电子Ⅱ - 军工电子Ⅲ,涉及军工电子、商业航天 (航天航空)、军民融合核聚变、超导概念、核电等概念板块。 经营业绩:营收行业十六,净利润第十 2025年三季度,鸿远电子营业收入为14.27亿元,行业排名16/64,远低于第一名中航成飞的482.86亿元和第 二名中航光电的158.38亿元,低于行业 ...
联创光电20251030
2025-10-30 23:21
联创光电2025年前三季度电话会议纪要关键要点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公司主营业务涉及激光产业、背光源业务、智能通讯器械、高温超导及核聚变业务 [2][7] * 子公司包括中久光电(激光业务)和联创超导(超导业务) [2][4] * 业务拓展至商业航天、可控核聚变、单晶硅制造等新兴和高科技领域 [4][6][14] 整体经营与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总营收25.03亿元,同比增长2.85% [3] * 归母净利润首次突破4亿元,同比增长19.37% [3] * 产品综合毛利率19.73%,较去年同期增长0.73个百分点 [3] * 单三季度归母净利润1.37亿元,同比增长28.31%,毛利率20.29% [2][3] 各业务板块收入与利润 * 激光系列产品收入12.75亿元,同比小幅下滑10% [2][7] * 背光源系列产品收入8.6亿元,同比增长约15% [2][7] * 智能通讯器械(华微电子)受海外市场影响波动,但整体稳定 [7] * 子公司中久光电前三季度营收1.97亿元,同比大幅提升455.76%,实现利润接近3,000万元,同比增长700%以上 [2][7] 激光业务进展 * 中久光电业绩亮眼,得益于高功率泵浦源核心技术突破和多元化市场拓展 [2][5] * 完成从上游零部件到下游激光器集成及装备的全产业链布局 [5] * 通过军贸合作和国内外展会(如阿布扎比军事防务展、九三阅兵展示)加速海内外市场开拓 [5] * 万瓦级光纤激光器和千瓦级宽谱偏光激光器技术已完成中试,与多个客户建立合作 [9] 超导与核聚变业务进展 * 联创超导的高温超导磁控单晶硅生长炉技术达全球领先水平,通过下游客户验证 [4][6] * 获得中核工业集团4,180万元高温超导磁体验证订单,并完成相关设计工艺验证 [2][6] * 成功进入商业航天领域,中标资阳商经商业航天发射技术研究院项目,并设立合资公司 [2][6][15] * 超导订单集中在感应加热设备(与中铝等合作)、可控硅单晶生长炉(与宁夏旭盈签三年框架协议)、可控核聚变用地字形磁体(中标中核工业集团4,800万元订单) [4][16] 背光源业务改善 * 2024年对背光源部分(特别是手机端)进行大幅度一次性减值计提 [9] * 2025年经营情况显著改善,经营性亏损同比大幅收窄 [2][9] * 2025年减值压力显著降低,手机端存货存在一定冲回可能性 [2][9] 重点项目进展与规划 * **星火一号项目(可控核聚变)**:已完成设计方案论证,进入实体化运营阶段,计划2030年前实现演示发电,2032-33年实现连续稳态发电 [4][12][13] * **电弹射项目**:与资阳国资及资阳商业航天合作,拓展新兴市场 [4][14] * **发射技术研究院合资公司**:致力于提供电磁发射技术装备和服务,运营基于超导的测试平台,目标为商业航天企业提供测试服务 [14][15] 技术优势与市场前景 * 高温超导技术能显著提升可控核聚变装置输出功率(提升16倍),在装置中价值量占比最高可达40% [4][10] * 公司与下游客户(如中核工业集团、安徽某科研院所)对接,获得订单,表明技术具备广阔商业化潜力 [4][10] * 上游高温超导带材产能过去两年供不应求,但随着下游应用推动带材产能扩张,制约将得到缓解 [11] 其他重要内容 * 公司中标浙江商联技术发展研究院关于高效磁体的1,980万元订单,正在设计制造中 [15] * 激光业务的反无人机和激光武器装备应用场景预计将加速发展,带动上游批量化订单 [9]
泰嘉股份的前世今生:2025年三季度营收11.44亿行业排32,净利润5763.44万行业排37
新浪财经· 2025-10-30 21:35
泰嘉股份的主营业务为双金属带锯条及其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所属申万行业为机械设备 - 通用 设备 - 金属制品,所属概念板块包括IDC电源、消费电子、商业航天(航天航空)核聚变、超导概念、核 电等。 泰嘉股份控股股东为长沙正元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方鸿。董事长方鸿出生于1964年,本科学 历,有丰富的从业经历,2024年薪酬112.52万元,较2023年的119.24万元减少6.72万元。总裁谢映波出生于 1972年,本科学历,注册会计师,2024年薪酬96.07万元,较2023年的101.24万元减少5.17万元。 经营业绩:营收行业32,净利润行业37 2025年三季度,泰嘉股份营业收入为11.44亿元,在82家企业中排名第32,行业第一名中集集团为1170.61 亿元,第二名利欧股份为144.54亿元,行业平均数为27.49亿元,中位数为8.67亿元。主营业务构成中,锯 切 - 双金属带锯条3.38亿元占比44.58%,电源 - 消费电子电源3.31亿元占比43.69%等。当期净利润为 5763.44万元,行业排名37/82,行业第一名中集集团23.95亿元,第二名纽威股份11.26亿元, ...
中国经济样本观察·企业样本篇丨向天图强 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的破局密码
新华社· 2025-10-30 20:11
新华社海口10月30日电 题:向天图强 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的破局密码 新华社记者陈凯姿 发射塔架拔地而起、耸入天幕。在海南文昌,一座商业航天发射场从开工到建成并成功实现首发,用时 仅878天。 在荒芜之地上短时间建造一项国家级航天重大基础设施,一度被认为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没有先 例可循的情况下,海南国际商业航天发射有限公司打响人才团队、技术创新、效率质量突围战,建成我 国首个商业航天"母港"——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并开启高密度常态化发射。这不但填补了我国商业航 天的空白,也成为全球低纬度发射场建设的标志性案例。 时间回溯到2022年。彼时,商业航天的迅猛发展,催生了旺盛的发射需求,我国急需建设"专门对口"的 商业航天发射场。而文昌具有低纬度、可海运、射向范围广、落区安全等天然地理优势。 "两年完成项目建设",这是2022年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获批建设时接到的"硬指标",这意味着"刚起步 就是冲刺"。 被任命为海南商发董事长的杨天梁,初到工地颇感不知所措:面对一条土路、一处围挡、一台打桩机的 现场,项目怎么建、人从哪里来? "一边抢工期,一边建队伍,可从来没干过这事啊!"杨天梁回忆,那时最先需要解决的 ...
尹志尧,三届连任!魏少军增选!
是说芯语· 2025-10-30 19:44
上海证券交易所第三届科技创新咨询委员会组成 - 上交所聘任60人为第三届科技创新咨询委员会委员 包括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和中微半导体董事长尹志尧等[1] - 委员会成员主要来自科研院所 链主企业 国家部委机关等领域 来源广泛且代表性强[1] - 委员会以连任委员为主体 新增集成电路 人工智能 机器人 商业航天 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领域专家[1] - 委员将就企业科创属性 业务与技术相关事项提供咨询意见 为板块建设和规则制定提供政策建议[1] 委员尹志尧个人背景与成就 - 尹志尧被誉为中国刻蚀机之父 拥有86项美国专利和200多项国际专利[3] - 2004年60岁时放弃美国百万年薪 带领15人团队回国创办中微半导体[4] - 公司成功研发首台国产CCP刻蚀机 效率比国外同类产品高30%[4] - 产品覆盖5纳米及以下先进制程 进入台积电 三星等国际大厂生产线[4] - 2024年放弃美国国籍恢复中国国籍 践行对中国半导体产业的承诺[5] 委员魏少军专业背景 - 魏少军主要从事超深亚微米集成电路设计方法学等研究 担任多项国家级专项技术负责人[7] - 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等荣誉 是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7] 委员会历届规模变化 - 第一届委员会由48名委员组成[8] - 第二届委员会扩大至58名委员[8] - 第三届委员会进一步增至60名委员[9] 集成电路行业技术会议议程 - 会议主题涵盖新一代可编程智算基座芯片 RISC-V算力新范式 高算力芯片在座舱AI的应用等[12] - 演讲嘉宾来自中微亿芯 元视芯 芯来科技 康盈半导体 博泰车联网等行业企业[12]
「焦点复盘」沪指冲高回落终结7连阳,AI硬件端遭重挫,锂矿股逆势爆发
搜狐财经· 2025-10-30 17:47
市场整体表现 - 市场震荡调整,三大指数均下跌,创业板指跌近2%,沪指跌0.73%失守4000点,深成指跌1.16% [1] - 沪深两市成交额达2.42万亿元,较上一交易日放量1656亿元 [1] - 全市场超4100只个股下跌,市场热点杂乱,能源金属、钢铁、量子科技、电池板块涨幅居前,CPO、游戏、煤炭板块跌幅居前 [1] 连板股与人气股分析 - 连板晋级率降至41.66%,高标股时空科技7连板,亚士创能5连板 [3] - 3板以上高标股表现分化,平潭发展未能实现5进6,世龙实业遭遇二连跌停 [3] - 1进2晋级率为14%,2进3晋级率为33% [4] 储能与锂电池产业链 - 阳光电源预计明年国内储能新增装机有望增至150GWh-200GWh [5] - 10月电池排产继续环比增超10%,鹏辉能源因三季报业绩超预期20%涨停 [5] - 六氟磷酸锂市场报价已超过11万元/吨,天际股份、石大胜华等相关概念股涨停 [15][16] - 锂矿方向迎来补涨,永兴材料、江特电机等多股涨停 [5][17] 科技主线与相关概念 - 量子科技概念受首期510亿元央企战新基金启动提振延续强势,格尔软件、神州信息等多股涨停 [6][12][14] - 商业航天、6G概念表现不俗,新雷能、广哈通信等盘中涨超10% [6] - 海外科技利好对国内映射弱化,光模块龙头新易盛、天孚通信因三季报营收环比下降拖累板块,工业富联、中际旭创等翻绿 [7] 机器人概念 - 机器人概念股活跃,亚士创能5连板,方正电机3天2板,宇树科技即将发布新品 [20][21] 其他热点板块 - 固态电池概念因相关论坛召开受关注,振华股份2连板,多只个股上涨 [18][19] - 液冷IDC概念受英伟达新架构全液冷设计影响,康盛股份2连板 [26][27] - 福建板块受政策支持,瑞尔特3连板,福建金森涨停 [28][29] - 高股息及红利股表现抗跌,新华保险盘中创历史新高,宝钢股份、中国神华逆势涨超2% [3]
陕西华达(301517) - 301517陕西华达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1030
2025-10-30 17:44
战略规划与业务发展 - 强化科技创新与产业协同,加大光模块等领域研发投入,开拓有源及无源微波产业新赛道,并在商业航天、6G、数据中心等新兴技术方向深化布局 [3] - 深耕重点项目与国产替代,依托电连接器全链路关键技术,持续参与星网、千帆星座等国家重大航天项目,开展小型化、高集成创新性研究,扩充商业卫星配套产品种类,提升单星价值量 [3] - 丰富产品种类与产能提升,从单一元器件供应商向互联系统方案提供商转变,做好产能储备,提高市场份额,为构建自主可控产业链贡献力量 [3] 财务表现与运营管理 - 公司单个三季度收入实现同比、环比增长 [3] - 前三季度利润下滑主要系减值计提影响,金、铜等价格持续上涨对毛利产生一定影响 [3] - 公司持续加大市场开拓力度,与重点客户紧密协作,坚持降本增效、精益管理,提升运营效率 [3] 资本运作与市值管理 - 公司制定了市值管理制度及方案,正在开展发行股份收购华经微电子相关工作 [4] - 收购完成后,公司将关注国家政策与行业动态,审慎决策,发挥资本市场平台作用,拓展延伸产业布局,实现协同共赢 [4] 人才战略与组织发展 - 人才引进方面,通过优化人才发展战略、拓宽引进渠道、提升薪酬竞争力等策略加大吸引力度,建立校企合作机制,引进高层次人才 [4] - 人才培养方面,围绕发展战略和业务需求,持续优化培训体系,健全分层分类培训体系 [4] - 未来将建立健全中长期激励机制,优化人才结构,创新引进政策,完善培养体制机制,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