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补政策
icon
搜索文档
vivo带着“果味十足”的中端机杀入618
华尔街见闻· 2025-05-30 19:07
市场竞争格局 - 2024年vivo以17.2%市场份额位居国内出货量第一,华为以16.6%份额紧随其后且出货量同比增长超50% [5] - 2024年Q1小米以18.6%份额重返国内市场第一,华为、OPPO、vivo分列第二至四位 [5] - vivo在200-300美元中端市场保持份额第一,Q1出货量同比增长2.3% [6] - Counterpoint数据显示vivo Q1以17%市场份额位列销量第二,较2024Q4提升0.7个百分点 [7] 产品策略与创新 - vivo S30系列首次在中端机型引入小屏版本S30 Pro mini,采用6.31英寸屏与X200 Pro mini同款尺寸,定价3499元(国补后2999元) [2][3] - S30 Pro mini搭载6500mAh蓝海电池、旗舰潜望长焦镜头及行业首发希区柯克变焦实况功能 [3] - 影像系统升级包括索尼IMX921主摄、自研OIS防抖技术,以及覆盖5个黄金焦段的全场景人像功能 [3][4] - 提供5款多巴胺配色,创S系列最多色彩选择记录 [4] 行业趋势与挑战 - 1500-2500元价格区间成为厂商核心竞争战场,因消费者购买力下滑与成本压力上升 [7] - 华为全产品线回归显著改变市场竞争格局,vivo需通过技术下沉巩固中端市场优势 [5][8] - 厂商需摆脱单纯降价策略,通过产品力创新(如小屏差异化)争夺618促销窗口 [2] 公司战略部署 - vivo通过Q1清理渠道库存轻装上阵,为多价位新品集中上市做准备 [6] - 中端市场是技术下沉与高端跃迁的战略支点,S30系列肩负份额保卫战使命 [8] - Y系列中端机型持续贡献主要销量,同时高端市场取得进展 [7]
一季度合同负债大幅增加,欧派家居称受益于“国补”
中国基金报· 2025-05-30 00:41
核心观点 - 欧派家居2024年首次出现收入、利润双下滑,但一季度合同负债大增47%显示回暖迹象,主要受益于"国补"政策[1][3][6] - 公司针对新房市场走弱和年轻消费群体推出三大应对策略:社区店布局、多渠道获客、一站式服务[7][8]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189.25亿元(同比-16.93%),归母净利润25.99亿元(同比-14.38%),为成立30年来首次双降[3] - 2025年一季度合同负债余额28.97亿元,较年初19.64亿元增长47%,主要来自"国补"政策带来的预收款[5][6] - 历史数据显示2016-2023年收入复合增速约20%,但2024年增速首次转负[4] 行业政策影响 - 国务院2024年3月发布《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2025年3月追加《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明确支持家装消费升级[4][5] - 政策刺激下社会消费品零售家具类产品增长明显,公司确认感受到消费回暖迹象[4] 业务战略调整 - 存量市场应对:一二线城市旧房业务占比超50%,通过社区店(覆盖成熟社区)、中介合作、旧改营销方案获取流量[7] - 年轻化战略:增加产品风格多样性、拓展电商/自媒体获客渠道、强化一站式服务匹配"90后""00后"需求[8] 公司背景 - 创立于1994年,中国定制家居行业首家千亿市值上市公司,当前市值378.3亿元(截至5月29日)[8] - 已建立覆盖多层次消费群体的品牌矩阵,"大家居"战略与年轻消费者需求高度契合[8]
弘则匠心- 两轮电动车汽车经销商调研
2025-05-29 23:25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行业:两轮电动车、燃油摩托车、汽车行业 公司:吉利汽车、9 号、小牛、台铃、春风动力、豪爵、隆鑫(无极)、钱江、本田、凯旋、KTM、比亚迪、小鹏、领克、长安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两轮电动车市场 - **销量情况**:2025 年 5 月整体销量较 4 月略有下降,但同比去年增长显著,全年预计同比增长 60%;吉利 5 月销量同比增长约 27%,负责区域整体销量 14 - 15 万台;9 号 5 月销量接近 8000 辆,同比增长 70% - 80%,小牛约 6000 辆,同比增长 10% - 20% [1][2][3][4] - **增长原因**:主要受国补政策影响,部分地区国补余热仍在释放 [1][5] - **国补政策**:由地方政府主导,各地执行力度和发放周期不一,如湖北发放周期约 90 天,安徽已消耗 6 亿额度的百分之六七十;商家需先行垫资,面临资金压力 [1][6][7][8] - **库存情况**:市场基本维持进出平衡,一季度为应对国补已提升库存至高位 [1][10] - **电池市场**:比亚迪进入两轮车和三轮车电池市场,短期不颠覆行业格局,宁德时代等头部企业仍主导;锂电未来份额有望扩大,但受价格和安全性限制;比亚迪新型电池具通用性,台铃将搭载其锂电池 [1][11][12][13][14] 燃油摩托车市场 - **竞争格局**:竞争激烈,主要竞争对手有国内豪爵、隆鑫(无极)、钱江等品牌,以及进口本田、凯旋、KTM 等;春风动力通过差异化策略和精品车型在存量市场增长,尤其在仿赛和 ADV 车型领域突出,抢占外资品牌份额 [36][39][41] - **客户群体**:春风品牌客户基本在 30 岁以下,00 后居多 [33] 汽车市场 - **比亚迪**:5 月共售出 210 多台车,主销车型有宋 PLUS、海豹 06、海狮 05 和海鸥,海豚销量下滑;因销量未达预期进行促销,厂家承担大部分降价成本,但实现全年目标仍困难;未来促销不确定,可能八九月份针对海鸥等车型;吉利、领克、小鹏等品牌跟进降价策略,高端车型如 07EV 仍有调价空间 [60][63][66][67][68][69][70] - **其他品牌**:2025 年 5 月销量与上月基本持平,经营利润略低;主销车型价格呈下降趋势;比亚迪促销对市场影响有限,短期内促销对销量无明显影响 [71][74][75][78]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9 号新推出针对女性用户的 Q 系列车型,部分型号 6 月上市,具体销售数据待观察 [48] - 上海地区换非原厂电池视为改装,除非主机厂自带比亚迪电池,否则需研发新车型匹配 [59] - 约一半客户关注价格而非智能驾驶技术,智能驾驶对购车决策影响有限 [61] - 武汉华中车展期间经销商杀价致利润下降 [71]
欧派家居管理层:“国补”促进合同负债增长,继续拓展存量房业务
第一财经· 2025-05-28 16:54
公司业绩与财务表现 - 2024年一季度公司收入34.5亿元,同比降低4.8%,净利润3.08亿元,同比增长41.3%,扣非净利润2.66亿元,同比增长86.2% [1] - 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189.25亿元,同比下降16.93%,净利润25.99亿元,同比下降14.38%,为公司成立三十年来首次收入利润双下滑 [2] - 2024年毛利率从2023年的34.16%提升至35.91% [2] - 截至2024年3月底合同负债28.96亿元,较2023年底19.64亿元增长47.4% [1] 业务发展策略 - 公司计划拓展存量房业务,措施包括在成熟社区开设门店、与当地中介机构合作、推出更新方案、增加产品风格满足年轻消费者需求 [1] - 目前新房业务继续萎缩,一、二线城市客户中非新房业务占比已超过一半 [1] - 海外业务收入占比约2%,主要布局中国大陆周边地区及澳大利亚、东南亚、中东等地,欧美市场拓展难度较大 [3] - 海外业务非公司核心战略,目前仍以国内市场为主 [3] 政策影响与订单情况 - "国补"政策自2024年10月持续实施,促进消费并带来大量订单 [1] - 合同负债将在未来逐步转为收入,存在时间差,部分订单可能延后至二、三季度甚至更晚体现 [2] - 各地补贴政策存在差异和额度限制,企业加大营销力度争取有限补贴 [2]
国补“点火”,小米起飞 | 看财报
钛媒体APP· 2025-05-28 12:46
5月27日晚,小米发布了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 财报显示,小米营收同比增长47.4%至1113亿元,继2024年Q4后再破千亿;经调整净利润首次突破百 亿,达到107亿元,同比增幅高达64.5%。 有小米内部人士曾向作者表示,小米几乎是国内手机厂商中,对国补政策响应最快、行动最快的厂商。 以直营为主的销售模式,让小米的铺货和价格调控节奏能够更快抢占国补的窗口期。 此外,研究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发布报告称,国补政策之下,预计3000元-5000元价位段机型受益 最大,在补贴刺激下,一部分原计划在2025年晚些时候购机的用户可能会选择提前换机。而小米在中国 大陆地区4000元–5000元价位段的手机市场,市占率排名第一,能够享受补贴的产品范围最大。 从各个细分业务来看,小米包括手机、IoT与生活消费产品(含大家电)业务以及汽车三个核心业务均 实现了可观的增长: 虽然雷军此前称,过去一个多月,是他创办小米以来最艰难的一段时间。但从一季度的各项关键指标来 看,小米正在进入创立以来的最好时期。手机、家电、汽车,已经成为了小米的"三驾马车",并且每匹 马都跑得很快。 国补"点火",小米手机 ...
小米:一手汽车、一手国补,这次真要 “赢麻” 了?
海豚投研· 2025-05-28 11:46
整体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总收入1113亿元,同比增长47%,超市场预期1090亿元,主要受IoT业务带动[1][10] - 核心利润100亿元,调整后净利润109亿元,实现翻倍增长[3][53] - 整体毛利率22.8%,超市场预期21.4%,主要得益于IoT和汽车业务毛利率提升[14][15] 手机业务 - 收入506亿元,低于市场预期513亿元,同比增长8.9%[1][25] - 全球出货量4180万台,同比增长3%,其中国内增长40%,海外市场拖累明显[27] - 手机均价1211元,同比增长10.5%,毛利率12.4%,同比下滑[31][33] IoT业务 - 收入323亿元,同比增长58.7%,连续两个季度增速超50%[1][37] - 毛利率25.2%,同比提升5.3个百分点,主要受益于国补政策带动大家电等高毛利产品增长[15][39] - 平板业务收入环比增长40%,智能大家电收入同比增长113%[37][39] 汽车业务 - 收入186亿元,符合预期,出货量7.6万台,单车均价23.9万元[2][19] - 毛利率23.2%,超市场预期20.8%,主要因产能利用率达200%和SU7 Ultra车型推出[16][22] - 一期工厂年产能15万台,实际年化产能已达36万台,全年销量目标或上调至40万台[22] 互联网服务 - 收入91亿元,同比增长12.8%,增速放缓[41] - 广告收入66亿元,同比增长20%,增值服务25亿元,基本无增长[41] - MIUI用户数同比增长9%,ARPU值仅增3%[2] 海外市场 - 海外收入382亿元,同比增长0.9%,占比降至33%[43] - 海外手机出货量同比下滑8.9%,IoT业务弥补手机下滑[46] - 海外互联网收入27.1亿元,同比增长8.2%[45] 经营费用 - 三项费用合计154亿元,费用率环比下降1.4个百分点[47] - 研发费用67亿元保持稳定,营销费用环比减少5亿元[48][50] - 核心业务经营利润率9%,创历史新高[53] 未来展望 - 汽车业务关注YU7新车表现和二期工厂投产,预计下半年量产[22][24] - IoT业务增长依赖国补政策持续性[6][39] - 手机业务需关注海外市场恢复和自研芯片进展[36]
“国补”携手618,大消费攻势再起!贯穿全年的投资主线?
格隆汇· 2025-05-27 15:39
市场热点快速切换,今天轮到大消费这条主线。 周二,A股食品饮料、白酒、乳业、互联网电商、宠物经济等大消费领衔上攻,IP经济、珠宝等新兴消费迎强势上涨。 个股方面,科拓生物、均瑶健康、保龄宝、会稽山、有友食品、创源股份、广博股份等一批个股涨停。 | ● 热力图 ○列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Wind热门概念指数 | | | | | Wind中国行业指数 | | | | 培育钻石 3.89% | 乳业 3.10% | 超硬材料 2.51% | 三胎 2.41% | 饮料制造 1.59% | 办公用品 3.40% | 休闲用品 1.50% | 软饮料 2.54% | 纺织服装 1.31% | 电信 0.88% | | 人造肉 | 谷子经济 | 首发经济 | 合成生物 | 动物保健 | 生物科技 | 农业 | 制药 | 银行 | 机场 | | 2.10% | 0.95% | 1.36% | 1.50% | 2.75% | 1.18% | 0.92% | 1.21% ...
出口修复+国补助力,家电迎布局机会?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6 08:59
家电行业 - 家电行业一季报利润同比增长28.64%,在中信一级行业中利润增长率和ROE指标均居前列,基本面表现亮眼 [1][3] - 国内受益于国补政策推动,业绩边际持续改善,政策覆盖面扩大有望持续刺激家电需求 [1][3] - 出口端在美关税阶段性缓解背景下,新兴市场景气度较高,5月排产显著回升,家电出口链对美关税为30%-55%,FOB模式代工企业预期重新具备议价空间 [1][3] - 家电板块获得显著净流入,体现市场对其低估值、高分红、安全边际高的认可 [1][3] - 家电行业25Q1财务状况在中信一级行业中排名第五 [3] 影石创新 - 影石Insta360旗下主打产品全景相机在全球市占率达到67.2%,排名第一,在运动相机领域排名第二 [2] - 公司6年营收、净利润CAGR分别达到68%、126%,是国内国外市场双优的细分行业龙头 [2]
2025年4月财政数据点评:积极财政:加快节奏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5-23 19:50
财政收支情况 - 2025年1 - 4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0616亿元,同比降0.4%,4月增速1.9%,较3月0.3%回升[6] - 2025年1 - 4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3581亿元,同比增4.6%,4月增速5.8%,较3月5.7%略微抬升[9] - 2025年1 - 4月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2586亿元,同比降6.7%,4月增速8.1%,较3月 - 11.7%明显回升[17] - 2025年1 - 4月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26136亿元,同比增17.7%,4月增速44.7%,较3月27.9%明显提升[17] 财政分项表现 - 2025年1 - 4月全国税收收入65556亿元,同比降2.1%,4月增速1.9%,较3月 - 2.2%回升;非税收入15060亿元,同比增7.7%,4月增速1.7%,较3月5.9%回落[8] - 2025年1 - 4月社会保障和就业、教育支出延续较高增速,4月交通运输、城乡社区支出增速边际回升[11] 财政政策展望 - 面对外部冲击,或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超长期特别国债等发行使用[22] - 扩投资关注城市更新进展,促销费关注国补政策力度[22] - 二季度主要加快落实存量政策,后续根据需要或继续加码[22] 风险提示 - 海外需求仍面临不确定性[23]
小家电行业跟踪报告:国补刺激加码,Q2拐点可期
华创证券· 2025-05-23 15:4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国补政策延续且品类扩围,小家电有望加速回暖,国补刺激厨房小家电行业销额增速,价盘贡献大于量盘,各小家电公司收入增速拐点显现,利润端低基数效应明显,叠加抖音渠道降费,后续有望释放利润弹性,板块估值水平较低,Q2有望迎来景气拐点[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国补政策延续,覆盖厨小力度提升 - 2025国补政策延续,将微波炉、净水器、洗碗机、电饭煲4类家电产品纳入中央规定补贴范围,部分地区在此基础上拓展至更多小家电品类,京东覆盖补贴小家电品类及地区最广泛[8][11][13] - 补贴政策刺激下,叠加厨房小家电更新换代,需求端释放带动量增,国补拉动产品结构升级,推动厨小向高端化、节能化发展,带动价增[11] 政策驱动均价提升,厨小行业景气上行 - 国补显著刺激厨房小家电行业销额增速,价盘贡献大于量盘,24Q4国补扩大至小家电品类后,厨小销额增速12%,25Q1延续增长趋势,25Q1厨小行业销额、销量、均价同比分别+6%、-6%、+14%,均价同比明显上行[8][15] - 25年4月,厨小行业销额、均价增速分别为8%、15%,环比25Q1分别+2pct、+1pct,国补脉冲效应仍在边际加速,预计进入Q2大促后,边际增长效应将更加明显[18] - 主要厨小品类24Q4后销额增速幅度加大,各小家电公司收入增速拐点显现,25Q1小熊、新宝系、北鼎线上增速分别为21%、6%、83%,环比24Q4继续加速,25Q2进入线上大促季后,预计增速将持续边际改善[22] - 利润端九阳、新宝、小熊、北鼎24Q2低基数效应明显,预计25Q2国补叠加618大促将释放盈利弹性[23] - 抖音渠道降费后续预计拓展至小家电品类,多维度九大举措降低商家平台成本,预计后续将刺激小家电公司利润弹性,25Q1苏泊尔、北鼎和新宝系抖音渠道占比超15%[30] - 九阳和小熊内销占比超80%,北鼎和新宝系品牌定价中高端,预计国内收入占比高、品牌定位更偏中高端的公司,将更加受益Q2低基数下的利润增长[37] 板块估值水平较低,Q2有望迎来景气拐点 - 从估值分位数来看,2019年以来新宝、苏泊尔和小熊估值分位数低于50%,静态估值水平新宝、小熊和苏泊尔较低,从2025年PEG来看九阳、小熊和新宝较低[39] - 新宝、苏泊尔和小熊处于历史估值低位,2019年至今苏泊尔、九阳、小熊、新宝、北鼎静态估值分位数分别为27%、99%、46%、6%、68%[42] - 新宝和小熊静态估值水平及PEG均较低,截至2025年5月16日,新宝、小熊和苏泊尔2025年静态估值分别为11.4、25.9、19.9倍,2025年PEG九阳、小熊、新宝分别为1.4、1.5、0.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