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竞争

搜索文档
英国竞争和市场管理局(CMA)对谷歌对安卓操作系统的控制表示担忧。CMA希望应用开发者能以公平的条款获得客户访问权限。
快讯· 2025-07-23 18:42
英国竞争和市场管理局(CMA)对谷歌对安卓操作系统的控制表示担忧。CMA希望应用开发者能以公 平的条款获得客户访问权限。 ...
角落里的“商标须知”不是“免罪金牌”
环球网· 2025-07-18 20:27
商标使用与消费者权益 - 某款洗发水产品正面标注"三分钟奇迹"但背面小字表明其为注册商标而非功效宣称 引发社会热议 [1] - 社会公众对商标关注意识大幅提升 对商家合理使用注册商标提出更高要求 [3] - 2023年执法指南进一步细化和规范"国家级""最高级"等绝对化用语 [3] 商标注册现状与问题 - 部分企业注册描述性词汇商标 将商标与商品特性强行绑定以规避广告法限制 例如"千禾0"酱油、"德子土"鸡 [3] - 商标法第九条规定注册商标需有显著特征且不与他人在先权利冲突 商家需避让已注册商标并突出自身特殊性 [4] - 商标法禁止带有欺骗性或易产生误认的标志注册 已注册商标使用需遵守诚实信用原则 [5] 商标监管建议 - 需构建从审查到监管的全链条体系 严把注册审查关 要求申请人说明商标含义与商品特性关联性 [6] - 运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搭建智能监测平台 监督商标使用场景并识别误导行为 [6] - 完善法规衔接 厘清"商标合理使用"与"虚假宣传"界限 建立跨部门协同执法机制 [6] 市场竞争层面 - 市场竞争包含技术竞争 品质较量 品牌竞争三个层面 品牌在开拓市场早期阶段发挥重要作用 [3] - 不当商标使用可能促使企业获取不正当竞争优势 破坏市场规则 对其他企业造成不公平 [5]
丰乐种业: 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
证券之星· 2025-07-18 19:09
业绩预告 - 公司预计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2500万元至3000万元,上年同期亏损2234.22万元,亏损同比扩大11.9%至34.3%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亏损3000万元至3500万元,上年同期亏损2734.73万元,亏损同比扩大9.7%至28% [1] - 基本每股收益预计亏损0.0407元至0.0488元,上年同期亏损0.0364元 [1] 业绩变动原因 - 水稻种子业务表现优异,乐优系列及祥两优系列品种因产量高、抗病性强且毛利高,拉升平均单价,带动销售收入同比增长 [1] - 玉米种子销售收入同比下降,主要受国内玉米种子市场供大于求、行业去库存压力增大、市场竞争加剧影响,转基因品种铁391K市场维权不及预期导致退货量增加 [1] - 公司主动调整业务结构,减少低毛利产品销售,同时为提升安全环保水平减少原药及中间体产量,影响销售收入 [1] - 原药市场价格整体下滑,部分产品价格同比下降,在建工程转固折旧增加及环保支出增加进一步拖累利润 [1] - 复合肥收入因种植季节推迟导致用肥需求延后而同比下滑,但高毛利新特肥销量提升及精矿粉业务扭亏为盈对利润产生正向贡献 [2] 财务数据说明 - 本次业绩预告相关财务数据未经注册会计师预审计,具体数据将在2025年半年度报告中详细披露 [1][2]
广菲克之死(二)
虎嗅· 2025-07-16 21:26
销量下滑与质量事件 - 2018年JEEP自由光因漏机油等质量问题导致销量急剧下滑 该事件成为广菲克整体衰败的导火索 [2][3] - 经销商借质量问题事件拒绝继续批售 反映出长期积累的高库存压力已达到临界点 [2] - 质量问题未得到有效解决 公司内部存在推诿扯皮现象 同时市场将质量问题视为缓解销量压力的借口 [3] 产品决策与市场脱节 - JEEP过度依赖北美市场(占全球销量75%以上) 产品开发以美国需求为主导 忽视中国消费者对内饰等本土化需求 [4] - 产品迭代和配置调整由底特律主导 中国团队的市场调研建议未被采纳 导致产品与中国主流SUV市场需求严重错配 [4] - 美国产品规划者无法理解中国SUV市场特性 如不强调越野性能的SUV需求 形成销量下滑与产品改进的恶性循环 [6] 市场竞争格局变化 - 2018-2019年主流合资品牌密集推出SUV车型(探歌/皓影/荣放等) 迅速挤占JEEP原有市场空间 [7] - 竞争对手凭借规模优势在渠道/成本/服务等领域全面压制 JEEP在细分市场全面失守 [7] - 公司产能利用率不足导致成本劣势 品牌溢价能力在核心指标(客流量/复购率等)上均落后竞品 [7] 品牌定位困境 - 进口时代高端品牌形象(50万+认知)与国产后10万+实际售价形成巨大落差 阻碍主流消费者接受 [8] - 国产后刻意淡化越野标签 尝试融入节油等非核心卖点 导致品牌辨识度模糊 [9] - 2019年重新聚焦硬派越野定位 但市场话语权已丧失 SUV品类红利被竞品瓜分 [11] 战略失误总结 - 未及时适应中国市场变化 产品本土化程度不足 决策权过度集中在美国总部 [4][6] - 品牌定位摇摆不定 在高端小众与主流大众市场间反复调整 丧失核心用户群体 [9][11] - 忽视品牌资产稳定性 试图通过传播快速改变消费者心智 但缺乏产品/服务等体系支撑 [14][15] 行业启示 - 国际品牌需建立本土化产品规划体系 不能简单复制母国市场经验 [12] - 品牌迁移需研究新旧目标人群价值公约数 非此即彼的二元选择往往失败 [12] - 汽车品牌建设需产品/服务/终端协同 仅靠传播无法建立可持续竞争优势 [15]
卫龙CEO和CFO接连请辞,刘氏家族收权能否破局?
搜狐财经· 2025-07-14 16:00
高管变动 - 四个月内CEO孙亦农和CFO彭宏志接连辞职,彭宏志将于2025年8月31日正式离职,由执行董事余风接任CFO [1][4] - 彭宏志2010年加入公司,任职15年,2024年总薪酬达1821.5万元(含564.1万元酌情花红和1044.7万元股份支付) [2][3] - 现任核心管理层均为创始人亲属:董事长刘卫平与副董事长刘福平为兄弟,执行董事刘忠思、余风分别为堂弟和表弟 [7] 股权结构 - 刘卫平及刘福平兄弟合计控制公司78.33%股权,彭宏志/刘忠思/余风分别持股0.25%/0.28%/0.22% [7] - 彭宏志在离职前曾减持23.66万股套现超300万港元 [4] 财务表现 - 2024年总收入突破60亿元(62.66亿元),年内利润超10亿元 [7] - 核心产品结构显著变化:调味面制品收入占比从52.3%降至42.6%,蔬菜制品占比从43.5%升至53.8% [8][9] - 蔬菜制品收入同比大增59.1%至33.71亿元,调味面制品仅增长4.6% [8] 产品与市场 - 魔芋爽成为明星产品但面临激烈竞争,盐津铺子、良品铺子等品牌均布局同类产品 [10] - 2024年5月魔芋爽陷入"缺斤短两"风波,实际净含量仅为标注值(15克)的59.3% [10] - 行业分析师指出质量问题反映生产管理体系存在纰漏 [10] 股价表现 - 高管变动公告次日股价单日下跌13%,收盘价12.62港元/股,总市值306.81亿港元 [4]
一财社论:外卖大战硝烟四起,市场竞争要规范更要包容
第一财经· 2025-07-07 21:17
外卖平台竞争 - 淘宝闪购与美团在7月5日掀起外卖大战,大量发放外卖红包,部分商品可“零元购”[2] - 平台通过补贴争夺即时配送和新零售业务的流量入口,本质是变相价格战[2] - 补贴大战提升了平台的数字资产价值和供应链整合能力,商家获得更多选择,骑手业务量增加[2] - 竞争背后是平台供应链管理能力和数字资产贴现能力的系统性升级[2] 反内卷与市场竞争 - 内卷式竞争存在违法违规和侵权现象,破坏市场公平竞争秩序[3] - 正常市场竞争不存在受损者和侵权行为,需与内卷式竞争区分[3] - 监管部门需监控变相“二选一”行为和跨平台翘单等侵权行为[3] - 反不正当竞争法应作为度量商业行为的工具,降低不正当竞争发现成本[3] 监管与市场治理 - 监管部门介入需以存在具体受损者和侵权行为为前提,遵循不告不理原则[4] - 需构建矫正机制和事后补偿机制,防范有偿执法和功利执法[4] - 清理扭曲市场的政策和制度,强化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力度[1][4] - 监管需避免以管代治、以罚代管,确保权力不缺位、不越位、不错位[4]
动力电池双雄争霸:宁德时代与中创新航引领中国新能源产业崛起
搜狐财经· 2025-07-05 10:17
行业竞争格局 - 宁德时代以36.8%的全球市场份额稳居动力电池行业第一,每三块动力电池中就有一块来自该公司 [1] - 中创新航从2018年国内第九名跃升至2021年第三名,2024年跻身全球前四,成为中国第三方动力电池领军企业 [1] - 两家企业的竞争不仅关乎企业自身发展,更影响中国新能源产业全球布局 [1] 技术专利争夺 - 宁德时代2021年7月起诉中创新航侵犯五项专利技术,索赔6.47亿元,一审胜诉但部分专利后被宣告无效 [2] - 中创新航2024年10月反诉宁德时代侵犯四项专利,索赔10.07亿元,专利战持续升级 [2] - 专利战凸显技术壁垒在电池企业竞争中的核心地位 [2] 产品与市场策略 - 中创新航调整产品方向,从磷酸铁锂转向高压三元锂电池,迎合政策与市场需求 [4] - 中创新航实现从商用车到乘用车的市场重心转移,成功挖角宁德时代合作伙伴广汽埃安,并突破长安汽车等头部车企 [4] - 中创新航采取低于宁德时代的平均售价策略,2024年上半年毛利率达15.6%,同比增长6个百分点,利润大增56.6% [4] 企业应对措施 - 宁德时代2024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达130.7亿元,持续巩固技术壁垒 [4] - 宁德时代通过专利诉讼维护优势,对包括中创新航在内的多个竞争对手发起诉讼 [4] - 中创新航在储能领域和船舶电动化市场取得突破,并成功拿下国际巨头订单 [5] 行业发展趋势 - 两家企业的竞争推动行业技术更迭加速、成本下降、应用场景拓宽 [7] - 中国新能源产业在全球绿色能源革命中保持领先地位 [7] - 企业间的专利交锋、技术突破和客户争夺持续增强中国动力电池全球竞争力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