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备覆盖率
搜索文档
经营区域分散,不良上升,息差下降,厦门国际银行需要一场“改革”
数说者· 2025-08-11 07:30
公司背景与股权结构 - 厦门国际银行成立于1985年,是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银行,2013年改制为中资城市商业银行[2] - 第一大股东为福建省福投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持股11.82%),前十大股东中福建省国企合计持股比例达31.62%[3] - 公司在香港和澳门分别控股澳门国际银行(持股56.2%)和集友银行(持股64.31%),形成"以内地为主体、以港澳为两翼"的战略布局[3][4] 财务表现 - 2024年末合并总资产1.14万亿元,本部总资产7,984.84亿元,但增速显著放缓至1.84%和4.93%[5][6] - 2024年合并营收155.79亿元(本部120.18亿元),净利润15.04亿元(本部23.61亿元),澳门国际银行亏损7.91亿元[5] - 近五年合并报表有2年营收负增长(2023年下降26.95%),3年净利润负增长(2023年下降81.39%)[10][14] 业务结构 - 净息差跌破1%至0.90%,利息净收入占比仅42%(本部37.65%),低于投资净收益[15][17] - 呈现"主业不主"特征,在万亿级城商行中较为罕见[20] 资产质量 - 不良贷款率持续攀升至2.12%,拨备覆盖率降至105.47%接近监管红线[21] - 逾期贷款率3.29%和关注贷款率4.99%均高于不良率且呈上升趋势[23][24] 区域分布 - 合并口径福建地区贷款占比仅31.27%(本部41.15%),低于典型城商行水平[23][26] - 贷款区域分散覆盖港澳台(18.01%)、广东(17.46%)、江浙沪(14.12%)等七大区域[25] - 经营区域分散导致成本收入比高达46.71%(合并)和38.45%(本部)[26]
长安银行VS西安银行:陕西两大城商行的PK
数说者· 2025-08-07 07:32
核心观点 - 文章对陕西两家头部城商行(长安银行与西安银行)进行全方位对比分析,涵盖股权结构、经营指标、区域布局、资产质量等维度,揭示两者差异化竞争格局[2][3][4][5][6][7][8][9][11][13][15][17][18][20][22][23][26][28][30][31][33] 股权结构与行政级别 - **长安银行**:2009年由陕西5市城商行合并设立,省国资持股超50%(前三大股东为延长石油19.04%、陕煤集团18.71%、陕西有色11.22%),属省属国企,行政级别推测为厅级[2][3] - **西安银行**:1997年由西安41家信用社合并成立,2019年上市(600928 SH),外资股东加拿大丰业银行持股18.11%,实际控制人为西安市政府,属市属国企,行政级别推测为副厅级[3][4] 经营规模与区域布局 - **总资产**:2024年末长安银行5422.91亿元,西安银行4803.70亿元,长安银行自2019年起规模反超并持续扩大差距[7][9] - **网点分布**:长安银行260个网点覆盖陕西10市,西安地区贷款占比50.63%;西安银行178个网点,97.9%营收来自西安,外埠利润贡献为负[5][6] - **子公司**:长安银行拥有4家村镇银行和长银消金公司,西安银行控股2家村镇银行并参股比亚迪汽车金融[6] 财务指标对比 - **营收利润**:2024年长安银行营收94.61亿元(利息收入占比95.3%),净利润21.76亿元;西安银行营收81.90亿元(利息收入占比67.44%),净利润25.59亿元[7][15] - **净息差**:长安银行1.82%显著高于西安银行1.36%,但长安银行息差波动较大(2020年曾达2.6%)[7][17][18] - **资产结构**:长安银行贷款占比58.01%且持续上升,西安银行降至47.94%[7][20] 资产质量与效率 - **不良率**:2024年长安银行1.85%,西安银行1.72%,均高于行业均值1.5%[7][23] - **拨备覆盖率**:西安银行184.06%优于长安银行173.44%,但西安银行拨备近年快速下降[7][26] - **逾期率**:长安银行3.64%、西安银行2.36%,均显著高于不良率显示潜在风险[7][28] 长期趋势 - **规模增长**:2015-2024年长安银行总资产增速持续高于西安银行,两者差距从-501亿元扩大到+619亿元[9] - **利润波动**:西安银行净利润长期领先但差距缩小,2022年曾出现13.55%负增长,长安银行除2024年外保持稳定增长[13] - **业务转型**:西安银行降低贷款依赖转向投资收益,长安银行仍高度依赖利息收入[15][20][22] 人力资源 - **员工规模**:2024年长安银行员工5076人,西安银行3284人(含子公司144人)[6] - **薪酬水平**:长安银行人均薪酬约38万元(总支出19.24亿元),西安银行约33万元(总支出11.26亿元)[31]
远东宏信(03360):2025年中期业绩点评:发力普惠,追寻更好风险收益比
东北证券· 2025-08-03 19:42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0 1亿元 42 3亿元和44 8亿元 对应同比增长3 8% 5 5%和5 9% [4] 财务表现 - 1H25实现营业收入173 36亿元 同比下降3 9% 归母净利润21 64亿元 同比增长3 8% 平均权益收益率8 66% 同比提升0 17个百分点 [1] - 金融及咨询业务收入110 90亿元(yoy+2 1%) 毛利率57 5%(+1 7pct) 设备运营收入43 50亿元(yoy-10 7%) 毛利率21 6%(-10 4pct) 产业运营收入17 97亿元(yoy-15 5%) 毛利率18 0%(-3 9pct) [1] - 2024年 1H25现金派息率分别为56%和50% 未来派息率有稳定基础和提升空间 [4] 资产与收益 - 生息资产规模2666 26亿元 环比增长2 3% 城市公用行业占比下降3 1pct至30 7% 机械制造行业规模196 98亿元 环比增长20 7% [2] - 生息资产平均收益率8 08%(+0 02pct) 计息负债成本率4 02%(-0 04pct) 净利息收益率4 51%(+0 03pct) [2] - 金融资产与负债久期匹配良好 资产久期超过负债久期且环比提高 [29][30] 普惠金融业务 - 普惠金融生息资产规模221 92亿元 环比增长28 7% 收入14 51亿元(yoy+124 1%) 收益率14 72% 显著高于金融业务整体的8 1% [3][34][35] - 普惠业务关注率5 8% 略高于金融业务整体水平 但公司已建立优秀风控程序 [3][40] 资产质量 - 不良率1 05% 关注率5 51% 分别环比下降0 02和0 07个百分点 拨备覆盖率227 33% 环比持平 [3][36][37] 行业分布与结构 - 金融及咨询业务收入占比提升至64 0%(+3 7pct) 设备运营占比25 1%(-1 9pct) 产业运营占比10 4%(-1 4pct) [1][13] - 城市公用行业在生息资产中占比30 7%(-3 1pct) 仍为最大行业 机械制造行业规模增速最快(+20 7%) [2][24]
上市银行财务总监盘点:招商银行彭佳文年薪最高为276万元个人薪酬增加公司营收下滑
新浪财经· 2025-07-31 12:34
行业薪酬概况 - A股上市公司财务总监CFO群体薪酬规模合计达42.70亿元 [1] - 银行业11家公布财务总监信息的公司中招商银行彭家文年薪最高为276.08万元 较2023年增加35.56万元 [1] - 非银行业中美的集团钟铮年薪946万元 比亚迪周亚琳896万元 [1] 招商银行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3374.88亿元同比下降0.48% [2] - 归母净利润1483.91亿元同比增长1.22% [2] - 不良贷款余额656.10亿元 较2023年末增加40.31亿元 同比增长6.55% [2] - 信用减值损失399.76亿元 同比减少13亿元 降幅3.15% [2] 银行资产质量指标 - 拨备覆盖率连续三年下降 从2021年483.87%降至2024年411.98% [2] - 净息差1.86% 较2023年下降17个基点 [3] 高管个人信息 - 银行业财务总监年龄最大为宁波银行罗维开60岁 最小为张家港行朱宇峰48岁 [1]
上市银行财务总监盘点:招商银行彭佳文年薪最高为276万元 个人薪酬增加公司营收下滑
新浪证券· 2025-07-31 10:33
A股CFO薪酬概况 - 2024年A股上市公司财务总监CFO群体薪酬规模合计42.70亿元 平均年薪81.48万元[1] - 美的集团钟铮年薪946万元 比亚迪周亚琳年薪896万元[1] 银行业CFO信息披露情况 - 银行业42家A股上市公司中仅11家公布财务总监完整信息[1] - 公布信息的银行包括招商银行 宁波银行 杭州银行 华夏银行 瑞丰银行 苏州银行 张家港行 江阴银行 南京银行 中信银行[1] - 银行财务总监年龄最大为宁波银行罗维开60岁 年龄最小为张家港行朱宇峰48岁[1] 招商银行财务总监薪酬表现 - 招商银行财务总监彭家文2024年年薪276.08万元 较2023年增加35.56万元[2] - 薪酬增长同时公司营收同比下降0.48%至3374.88亿元[2] 招商银行盈利能力指标 - 2024年归母净利润1483.91亿元 同比增长1.22%[2] - 净息差1.86% 较2023年下降17个基点[2] 招商银行资产质量变化 - 不良贷款余额656.10亿元 较2023年末增加40.31亿元 同比增长6.55%[2] - 新生成不良贷款667.04亿元 同比增加57.07亿元 不良贷款生成率1.05%[2] 招商银行风险拨备状况 - 信用减值损失399.76亿元 同比减少13亿元 降幅3.15%[2] - 拨备覆盖率连续三年下降 从2021年483.87%降至2024年411.98%[2]
常熟银行(601128):2025 年半年度业绩快报点评:规模降速夯实发展根基,业绩韧性较强
国信证券· 2025-07-22 13:1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3][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业绩韧性较强维持较好增长,2025年上半年营收60.6亿元同比增长10.1%,归母净利润19.7亿元同比增长13.5% [1] - 零售信贷需求疲软且公司主动降速,期末资产总额近4013亿元,贷款总额2515亿元,较年初分别增长9.5%和4.4%,上半年新增信贷较去年同期少增约59亿元 [1] - 公司加强存款成本管控,压降长期储蓄存款比例,期末存款余额3108亿元,较年初增长8.5%,低于去年同期增速,存款成本下降或能对冲贷款收益率下行,净息差趋于平稳 [2] - 不良率和拨备覆盖率维持平稳,期末不良率0.76%与3月末持平,较年初下降1bp,拨备覆盖率490%与3月末持平,较年初下降约11个百分点,不良处置压力预期改善 [2] - 维持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对应同比增速为15.7%/18.1%/18.4%,当前股价对应2025 - 2027年PB值为0.75x/0.66x/0.58x,公司微贷承压但市场有预期,小微模式竞争力强,中长期成长性好于同业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盈利预测和财务指标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9,870|10,909|11,996|13,477|15,365| |(+/-%)|12.1%|10.5%|10.0%|12.3%|14.0%| |净利润(百万元)|3,282|3,813|4,410|5,209|6,168| |(+/-%)|19.6%|16.2%|15.7%|18.1%|18.4%| |摊薄每股收益(元)|1.09|1.26|1.46|1.73|2.05| |总资产收益率|1.11%|1.13%|1.21%|1.29%|1.36%| |净资产收益率|14.7%|15.2%|20.8%|16.1%|16.8%| |市盈率(PE)|7.4|6.4|5.5|4.7|3.9| |股息率|2.8%|3.1%|3.6%|4.2%|5.0%| |市净率(PB)|0.96|0.85|0.75|0.66|0.58|[4] 财务预测与估值 - 每股指标:EPS为1.20/1.26/1.46/1.73/2.05元,BVPS为9.25/9.50/10.71/12.15/13.86元,DPS为0.25/0.25/0.29/0.34/0.40元 [9] - 利润表:营业收入分别为9,870.3/10,909.2/11,995.6/13,476.7/15,364.8百万元等多项数据 [9] - 资产负债表:总资产分别为334,456/366,582/406,906/453,700/512,681百万元等多项数据 [9] - 资产质量指标:不良贷款率为0.75%/0.77%/0.77%/0.77%/0.75%,拨备覆盖率为538%/501%/490%/481%/473%等 [9] - 资本与盈利指标:ROA为1.11%/1.13%/1.21%/1.29%/1.36%,ROE为14.7%/15.2%/20.8%/16.1%/16.8%等 [9] - 业绩增长归因:生息资产规模增速为16.6%/12.6%/-19.1%/48.0%/12.3%,净息差增速为 - 4.9%/-5.0%/26.6%/-36.3%/0.9%等 [9]
北京农商行总行组织架构及2024年经营情况分析
数说者· 2025-06-25 19:59
发展历史和组织架构 - 公司前身为1951年创立的北京市农村信用合作社,2005年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 [2] - 截至2025年3月末,股东总数27796户,其中法人股东280户(持股77.35%),自然人股东27516户(持股22.65%)[3] - 最大股东为北京金融控股集团,持股9.9996%,前十大股东多为北京市属国有企业 [3] - 公司行政级别为正局级,与华夏银行、北京银行同级 [4] - 2024年末在岗员工9447人,所有营业机构均位于北京地区 [4] 经营情况 主营业务与投资收益 - 2024年末总资产1.27万亿元,同比增长2.10%,增速放缓 [7] - 2024年营业收入180.63亿元(同比+18.09%),但低于2018年峰值195.30亿元 [9] - 收入增长主要依赖投资收益(+79.40%),利息净收入仅增0.37亿元,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样仅增0.37亿元 [9] - 归母净利润79.73亿元(同比+0.71%),与收入增速不匹配,主因计提信息减值损失19.93亿元(2022-2023年均不足1亿元)[12] 贷款结构与净息差 - 2024年净息差1.00%,较2023年下降5BP,2020年以来持续探底 [14] - 2025年3月末总资产1.31万亿元,Q1营收39.70亿元(同比-12.63%),净利润23.59亿元(同比+1.39%)[15] - 贷款余额4802.59亿元(占总资产37.96%),低于金融投资余额4912.67亿元(占38.83%)[20] - 贷款占比低或源于北京银行业竞争激烈及城镇化率高达88.22%,农业拓展空间有限 [20] 资产质量 - 2024年末不良贷款率0.96%,近五年保持低位 [21] - 拨备覆盖率322.71%(2024年末)升至336.25%(2025年3月末),风险偏好审慎 [21]
常熟银行:公司简评报告:非息收入表现亮眼,资产质量管理审慎-20250528
东海证券· 2025-05-28 20: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Q1常熟银行营收和净利润双增,资产规模增长放缓,不良率下降,拨备覆盖率有所降低,非息收入表现亮眼但利息收入低于预期,新一轮降息下负债端或更受益,维持“买入”评级[4][5][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投资要点 - 2025年Q1常熟银行营业收入29.71亿元(+10.04%,YoY),归母净利润10.84亿元(+13.81%,YoY),季末总资产3890.15亿元(+6.67%,YoY),不良贷款率0.76%(-1BP,QoQ),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489.56%(-10.95PCT,QoQ),单季度净息差2.61%,同比降22BPs[4] 银行 - 对公信贷发力弥补部分信贷缺口,金融投资平衡业务发展与监管要求,2025年Q1资产规模增长放缓,个贷新增弱于同期,公司向对公领域发力,金融投资新增规模改善,Q2债市震荡公司投资端受监管影响或弱化,Q1吸收存款规模回落[5] - 息差在资产端影响下继续收窄,存款成本管控强化有望缓冲后续压力,2025年Q1生息资产收益率同比下行45BPs至4.47%,计息负债平均成本率同比降29BPs至2.02%,单季度净息差2.61%,同比降22BPs,预计中小银行将下调存款挂牌利率,常熟银行仍有下调空间,息差压力将随行业放缓[5] - 投资收益表现亮眼,代理贵金属与保险收入驱动手续费佣金收入快速增长,Q1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4.71亿元,同比增9.06%,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0.71亿元,同比增495.23%[5] - 公司坚持审慎原则,计提力度较大,整体资产质量保持稳定,2025年Q1末不良率0.76%,环比降1BP,个贷风险出清中,公司加大计提力度,预计不良核销力度大,拨备覆盖率下降但仍有优势[5] 盈利预测与估值简表 |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收入(亿元)|109.09|117.12|122.25|135.70| |同比增速|10.53%|7.36%|4.38%|11.00%| |归母净利润(亿元)|38.13|42.38|46.87|52.14| |同比增速|19.60%|16.20%|11.13%|10.61%| |净息差(测算值)|2.79%|2.64%|2.50%|2.51%| |不良贷款率|0.75%|0.77%|0.77%|0.78%| |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537.88%|500.51%|464.63%|448.74%| |ROE|13.69%|14.08%|13.96%|13.80%| |每股盈利(元)|1.20|1.26|1.41|1.55| |PE(倍)|6.52|6.18|5.56|5.02| |每股净资产(元)|9.25|9.50|10.64|11.88| |PB(倍)|0.84|0.82|0.73|0.66|[6] 投资建议 - 产业股东与中长期投资基金增持彰显对公司价值的认可,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升0.47%至3.55%,第四大股东增持0.10%至2.82%,社保基金406组合、利安人寿新进前十大股东[8]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17.12、122.25、138.5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2.38、46.87、52.14亿元,期末每股净资产分别为9.50、10.64、11.88元,对应PB分别为0.82、0.73、0.66倍,维持“买入”评级[8] 附录:三大报表预测值 |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EPS (摊薄)(元)|1.26|1.41|1.55|1.73| |BVPS (元)|9.50|10.64|11.88|13.27| |P/E (倍)|6.18|5.56|5.02|4.52| |P/B (倍)|0.82|0.73|0.66|0.59| |ROAA|1.16%|1.19%|1.21%|1.23%| |ROAE|14.08%|13.96%|13.80%|13.75%| |净利差(SPREAD)|2.50%|2.39%|2.41%|2.45%| |净息差(NIM)|2.64%|2.50%|2.51%|2.55%| |信贷成本|0.84%|0.82%|0.68%|0.77%| |成本收入比|36.62%|35.74%|35.30%|33.38%| |所得税有效税率|15.93%|15.75%|15.74%|15.72%|[29][30]
常熟银行(601128):公司简评报告:非息收入表现亮眼,资产质量管理审慎
东海证券· 2025-05-28 18:5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Q1常熟银行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增长,资产规模增长放缓,不良贷款率下降,拨备覆盖率降低,净息差收窄,非息收入表现亮眼,产业股东与中长期投资基金增持彰显对公司价值的认可,维持“买入”投资评级[4][5][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投资要点 - 2025年Q1,常熟银行实现营业收入29.71亿元,同比增长10.0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0.84亿元,同比增长13.81%,季末总资产规模为3890.15亿元,同比增长6.67%,不良贷款率为0.76%,环比下降1BP,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为489.56%,环比下降10.95PCT,单季度净息差为2.61%,同比下降22BPs[4] 银行 - 对公信贷发力弥补部分信贷缺口,金融投资寻求业务发展与监管要求之间的平衡,2025年Q1资产规模增长放缓,个贷新增规模弱于近年同期,公司向对公领域发力,金融投资新增规模改善,Q2债市震荡,公司投资端受监管影响有望弱化,Q1吸收存款规模回落[5] - 息差在资产端影响下继续收窄,存款成本管控强化有望缓冲后续压力,2025年Q1生息资产收益率同比下行45BPs,计息负债平均成本率同比下降29BPs,单季度净息差为2.61%,同比下降22BPs,预计中小银行将跟随大型银行开启新一轮存款挂牌利率调降,常熟银行仍具备下调空间,随着存款重定价展开,息差压力将随行业放缓[5] - 投资收益表现亮眼,代理贵金属与保险收入驱动手续费佣金收入快速增长,Q1公司实现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4.71亿元,同比增长9.06%,实现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0.71亿元,同比增长495.23%[5] - 公司坚持审慎原则,计提力度较大,整体资产质量保持稳定,2025年Q1末不良率为0.76%,环比下降1BP,个贷风险处于出清途中,公司加大计提力度,预计同步对不良资保持较大的不良核销力度,不良率得以保持低位,拨备覆盖率有所下降,公司当前拨备仍有优势[5] 盈利预测与估值简表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17.12、122.25、138.57亿元,归属于普通股股东净利润分别为42.38、46.87、52.14亿元,期末每股净资产分别为9.50、10.64、11.88元,对应5月27日收盘价的PB分别为0.82、0.73、0.66倍[8] 附录:三大报表预测值 - 给出了2024A - 2027E每股指标与估值、盈利能力、资产负债表、利润表、规模指标、资产质量、资本等相关数据预测[29][30]
聚焦10家A股农商行一季报:沪农商行营收降超7%,紫金银行净息差仅1.23%
新浪财经· 2025-05-23 08:34
业绩表现 - 10家A股上市农商行一季度均实现净利润正增长,常熟银行以13.81%增速领跑 [1][7] - 8家农商行营收同比增长,2家负增长(沪农商行-7.41%、紫金银行-4.82%)[1][5][6] - 渝农商行和沪农商行归母净利润超30亿元(37.45亿、35.64亿),常熟银行10.84亿元 [6][7] - 青农商行、瑞丰银行等4家银行净利润增速超6% [7] 资产规模 - 渝农商行总资产1.61万亿元居首,增速6.3% [9][11] - 沪农商行总资产1.54万亿元,与渝农商行差距扩大至704亿元 [9][11] - 青农商行总资产5115.75亿元排名第三,常熟银行3890.15亿元 [11][12] - 江阴银行资产规模最小(2070.58亿元)[9][12] 资产质量 - 7家农商行不良率低于1%,常熟银行0.76%最优 [1][14] - 青农商行不良率1.77%最高,次级类贷款金额增长25.66% [14][15] - 常熟银行拨备覆盖率489.56%居首,紫金银行202.52%最低 [14][15] - 瑞丰银行拨备覆盖率提升5.21个百分点至326.08% [15] 净息差 - 紫金银行净息差1.23%低于行业均值1.52% [7] - 江阴银行净息差下降0.25个百分点至1.51% [7] - 张家港行净息差下降0.19个百分点至1.43%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