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型储能
icon
搜索文档
发新品!富士康储能放大招
行家说储能· 2025-10-21 20:30
公司战略与市场定位 - 富士康正式发布全新储能品牌“富储科能”,并推出多款储能产品,包括已发布的AIO-261/522 kWh、组串分布式-4320 kWh,以及计划明年面市的AIO-488kWh、集装箱6250kWh和“能量巨兽”-9370 kWh [2] - 储能业务是富士康集团“3+3+3”战略的核心产业板块,是公司面向未来打造新业务增长极的重要支柱 [7] - 公司计划用5年左右时间进入全球储能行业TOP阵营,业务战略节奏为“广积粮”、“基本功”、“缓称王”,将2025年定调为“打磨年”、2026年为“产品大年” [7][8] 行业趋势与公司观点 - 全球新型储能新增装机量突破140GWh,年度复合增长率达41%,行业进入高速发展的黄金赛道 [3] - 行业面临国际贸易环境复杂、竞争加剧、技术迭代加速的挑战,同时全球储能安全事故持续攀升,数量由2018年的18件升至2024年10月的106件 [2][3] - 公司认为储能决策逻辑已发生变化,储能电站从成本项转变为收益项,回报依赖于兜底的技术和企业的长期主义 [7] 产品技术与性能特点 - 产品强调“三高一长”标准,即长寿命、高效率、高可靠、高安全,并具备极简运维的特点 [2] - “能量巨兽”-9370 kWh采用CTR+巧叠技术,使标准20尺集装箱电量达9.37MWh,容量相比行业标准提升87% [4] - AIO-261/522 kWh产品综合效率达91%,占地面积仅1.38㎡,组串分布式系统可实现一簇一管理,电芯温差控制在2.5℃以内 [4] - 公司提出“系统级安全”理念,覆盖研发、设计、制造、运输与运维全流程,并以“全生命周期不热扩散”为研发目标 [3][5] 研发与制造能力 - 在研发端,公司投入数千万元建设CNAS实验室,参与41项DVP美标测试,BMS算法支持38项诊断为国标两倍 [5] - 在生产端,公司导入OCT焊接质量在线检测,实现激光焊接良率100%,并通过268项EOL出厂检测确保高可靠性 [5] - 公司采用2mm厚气凝胶,隔热性能达行业两倍,并引入EIS在线检测与虚拟电极技术检测等先进手段 [5] 客户价值与服务承诺 - 公司依托深厚技术积累、稳健财务实力和全球化视野,致力于避免“孤儿电站”出现,为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稳定运营的确定性 [8] - 公司强调坚持做客户真正的朋友,围绕真实客户痛点打造未来具备现象级影响力的储能解决方案 [8] - 富士康将电子代工行业的“精工基因”制造能力迁移到储能资产,以服务能源交易为宗旨 [7]
权益类理财三季度平均涨16%,榜首新能源产品涨52%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1 17:37
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A股市场表现强劲,创业板指大涨超50%,上证指数和深证成指分别累计上涨12.73%和29.25%,创下自2019年4月以来最高单季度涨幅 [4] - 市场交易量大幅活跃,三季度A股总成交金额达139.24万亿元,前三季度累计成交金额301.92万亿元,超过2021年全年257.28万亿元的纪录 [6] - 分行业看,TMT相关行业表现亮眼,通信、电子、电力设备、有色金属四个行业涨幅居前,均超过40% [6] 权益类理财产品表现 - 理财公司权益类公募理财产品在三季度净值增长率均值为16.02%,其中12只产品净值增长率超过20% [7] - 在40只样本产品中,仅光大理财的“阳光红300红利增强”产品录得负收益,净值增长率为-1.6% [7] - 本期榜单中,华夏理财和招银理财各有3只产品上榜,信银理财有2只产品上榜 [7] 高收益产品分析 - 三季度收益领先的产品具有强行业属性,押注新能源、AI算力、新型储能的产品位列榜单前三,涨幅均超40% [8] - 具体来看,阳光红新能源主题A、华夏理财天工日开理财产品5号(AI算力指数)、华夏理财天工日开理财产品4号(新型储能指数)的净值增长率分别为51.78%、46.55%和43.99% [8] - 华夏理财“天工日开理财产品5号(AI算力指数)”为PR5级高风险产品,年化波动率超过31%,其权益类投资穿透后占资产比例为94.33% [8] - 该产品前五大重仓股为海光信息、中芯国际、长电科技、芯原股份、通富微电,占总资产比例均超过6%,这些个股三季度均涨超30%,其中芯原股份大涨近90% [8] 特定产品配置策略 - “百宝象股票优选周开1号”产品配置相对分散,其资产配置包括权益类资产(52.60%)、公募基金、现金(32.27%)及银行存款(14.62%) [9] - 该产品前十项资产包括IP经济龙头泡泡玛特(5.11%)、A股游戏龙头巨人网络(4%)以及投资于数字经济、黄金、金融科技、银行等方向的基金 [9]
20cm速递|电芯短缺,创业板新能源ETF华夏(159368)上涨1.63%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1 14:56
储能行业供需与政策 - 2025年第三季度储能电芯平均交货周期从去年同期的30天延长至75天[1] - 38.7%的中小储能企业因电芯短缺被迫减产 其中15.2%的企业一度停产[1] - 政策规划到2027年新型储能装机规模需达到1.8亿KW以上 催热万亿规模市场[1] - 需求维持强劲 国内产业链价格竞争接近尾声 看好产业链企业量价齐升[1] 创业板新能源ETF华夏(159368)产品特征 - 该ETF是全市场跟踪创业板新能源指数规模最大的基金 规模达10.85亿元[2] - 基金费率最低 管理费和托管费合计仅为0.2% 近一月日均成交8576万元[2] - 基金储能含量达51% 固态电池含量达30% 高度契合当下市场热点[2] - 基金弹性最大涨幅可达20cm 且是同类中唯一拥有场外联接的基金[2] 相关市场表现 - 10月21日创业板新能源ETF华夏上涨1.63%[1] - 其持仓股德福科技 中科电气当日涨超3% 宁德时代 亿纬锂能涨超2%[1]
国家能源集团全力保障能源安稳供应
中国化工报· 2025-10-21 12:29
公司三季度运营业绩 - 自产煤连续48个月保持5000万吨峰值水平 [1] - 商品煤销售量创单月历史新高,同比增幅12.4% [1] - 非煤运输量达到月均253万吨,同比增长8.7% [1] - 化工高附加值聚烯烃产品销量占比达48.3%,同比提高7% [1] - 聚烯烃出口同比增长97% [1] - 榆林化工高压聚乙烯装置刷新国内长周期运行纪录 [1] 公司项目与技术进展 - 召开榆林循环经济煤炭综合利用项目开工推进会 [1] - 煤直接液化二代技术方案完成优化改造并产出合格产品 [1] - 集团党组通过加快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一个目标、双链驱动、三大场景、四个基地”发展思路 [1] 公司四季度战略重点 - 深入贯彻“稳经营、谋创新、优投资、强管理、保安全”工作主线 [2] - 细化完善生产能力、清洁能源装机、碳排放总量等重点指标 [2] - 在优质资源获取、新能源大基地开发、氢基产业、新型储能、电算协同等领域加强谋划 [2] 公司新能源发展举措 - 聚焦煤炭重大资源布局和战略接续,高质量投产清洁高效煤电机组 [2] - 规模质量并重发展清洁能源,加快推进第二、三批“沙戈荒”基地及外送通道配套电源基地建设 [2] - 加快水电项目开发,大渡河流域五座水电站同步投产,助力四川水电装机突破1亿千瓦 [2]
戈壁滩上建起“电力粮仓”
科技日报· 2025-10-21 09:21
宁夏中宁,晌午的戈壁滩上,1076个灰白相间的储能机柜整齐排列,在阳光下泛着金属光泽,宛如一座 庞大的"电力粮仓"。这是科技日报记者近日在全球最大的分布式模块化电网侧储能电站——华严第一储 能电站看到的场景。运行近22个月来,这座电站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容量保持率达98%,在线率 达99.9%。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日前联合印发《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为 像华严第一储能电站这样的储能项目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该方案明确提出,2027年,全国新型储能装 机规模达到1.8亿千瓦以上,带动项目直接投资约2500亿元。 年可储绿电超1亿千瓦时 华严第一储能电站的规模令人震撼:装机容量200兆瓦/400兆瓦时,每年可储存1亿—1.2亿千瓦时绿 电。按照一个普通家庭年用电2400千瓦时计算,相当于这座电站在充满后可满足5万户家庭1年用电需 求。 "从2023年底投运至今,电站累计充电量已超过2.1亿千瓦时,放电量达1.9亿千瓦时,整体系统转化效率 达到了89.94%,各项指标均超过宁夏电网储能电站平均水平。"华严第一储能电站工程总监殷永军告诉 记者。 储能技术创新也在全国开花结 ...
常州,一个靠谱的“制造搭子”是怎样炼成的?
36氪· 2025-10-20 16:27
常州城市品牌与产业营销 - 城市将“精工”特质深度融入产业发展,利用足球赛事看台打造“先进制造博览馆”进行创意营销[1] - 文旅与外事部门联动,通过主题活动吸引20国超250位外企高管,将看台转化为招商前台,促成新能源项目落地[3] - 城市应对舆情时侧重展示制造业实力而非传统公关,凸显其“工业智造明星城”的定位[1][3] 区域经济与制造业地位 - 2024年江苏省GDP达137,008亿元,增量6,084亿元全国第一,常州GDP为10,813.6亿元,增速6.1%居苏南首位[4][5] - 常州税收占比84.1%,连续两年全省第一,全国城市排名跃升至第25位[4] - 制造业增加值占比稳定在40.8%,工业经济总规模突破2.2万亿元,居中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第17位[6] 产业体系与企业实力 - 工业体系覆盖国家41个大类中的33个,培育超40个产业集群,新能源汽车产量占全省1/2[6] - 全国前六大电池企业有3家布局常州,产能超230GWh全省第一[6] - 2025年9家企业入围中国民企500强(全省第三),11家入围制造业500强,涵盖新能源、高端制造等领域[6] 制造业主体增长与结构 - 2024年上半年新设制造业主体3,046户,同比增6%,通用设备制造业占比40.5%[7] - 截至2024年6月末实有制造业主体11.16万户,同比增1.2%,通用设备、金属制品、电气机械为前三大行业[7] - 五年间制造业企业数量近翻倍(2020年近6万家),覆盖机械、电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多元领域[7][8] 产业发展策略与历史根基 - 城市发展模式具前瞻性:20世纪80年代兴起苏南模式,通过“老厂办小厂”链式扩张形成工业基础[9] - 新能源产业布局领先半步:80年代发展输变电,90年代培育光伏,2010年布局电池,2019年下线首台新能源整车[11] - 2013年明确十大产业链并推进“建链、补链、强链”,2016年后重点转向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14] 企业引进与资本运作案例 - 理想汽车2016年落户,看中本地智能装备集群与人才优势;宁德时代同年落户溧阳,推动动力电池布局[11][13] - 2018年资本运作抄底中航锂电,将其从央企子公司转为地方国企,并引入小米、红杉等投资者,后于2022年上市[14] - 政府基金矩阵总规模超400亿元(63支子基金),联合高投集团设10亿元科创基金,带动社会创新投入2,000亿元[17][18][24] 营商环境与政策支持 - 2020-2021年江苏省营商环境评价居第一方阵,“政务服务”指标连续两年全省第一[19] - 政策导向强调“懂得产业、舍得投入、等得花开”,构建全流程“双创”支撑体系[17][20] - 吸引深创投、松禾资本等机构落地,形成“项目孵化—资金投入—产业链培育”闭环[18] 未来产业规划与基础设施 - 2024年发布未来产业方案,目标2030年总产值超4,000亿元,划定13个先导区锁定人工智能、新型储能等赛道[22][24] - 预留屋顶光伏、储能接口,绿电比例写入土地出让条件;建设算力中心,计划2027年5G基站2.7万座、智算规模1,000PFLOPS[24] - 推动动力电池、光伏企业跨链发展,落地宁德时代储能事业部、天合光能钙钛矿等项目,强化产业协同[24]
逐光驭风 澎湃绿能点亮万家灯火
经济观察报· 2025-10-20 15:22
(原标题:逐光驭风 澎湃绿能点亮万家灯火) 经济观察网 据央视网报道,荒无人烟的沙漠、戈壁与荒滩,变身巨大的发电场;横跨千里,清洁能源 毫秒之间东西"闪送"。"十四五"以来,中国逐光驭风,在广袤山河间铺展能源绿色变革的壮阔图景,神 州大地上能源生产与消费格局正在改写。 这是沙海日出的一瞬间,2.7万面定日镜被同步唤醒,两座吸热塔被同时点亮。这里每年的发电量相当 于替代56万吨燃煤。 "十四五"规划中的特高压"能源动脉",也在冲破地理屏障、加速生长。五年间,19条特高压开工建设, 织成了一张电力输送的超级网络,这张网的总里程已突破5万公里,可以绕赤道一周还多。 如今,在中国的中西部,风电光伏累计并网容量扩大到原来的三倍;从西到东跨区域输送清洁能源电量 增长了70%,来自西部的绿电支撑了东中部地区五分之一的用电需求。 新型储能第一次出现在"五年规划"中。这5年,规模增长了将近30倍,达到9500万千瓦。靠锂电驱动、 靠压缩空气,各种"巨型充电宝"加速化解新能源"靠天吃饭"的难题。今年夏天的极端高温天气中,这 些"巨型充电宝"大规模参与"迎峰度夏"战役,全国10多个省份开展了大规模新型储能集中调用,用电波 谷时段蓄 ...
硬核“十四五” | 我国“绿电答卷”成绩亮眼:每3度电就有1度绿电
央视网· 2025-10-20 13:09
央视网消息:荒无人烟的沙漠、戈壁与荒滩变身巨大的发电场;横跨千里,清洁能源毫秒之间东西"闪送"。"十四五"以来,中国 逐光驭风,在广袤山河间铺展能源绿色变革的壮阔图景,能源生产与消费格局正在改写。 这是沙海日出的一瞬间,2.7万面定日镜被同步唤醒,这里每年的发电量相当于替代56万吨燃煤。高原起风的瞬间,93米长的叶 片加速转动,每转一圈发出的电足够三口之家用上2天。 "十四五"规划中的特高压"能源动脉"也在冲破地理屏障,加速生长。五年间,19条特高压开工建设,织成了一张电力输送的超级 网络。如今,从西到东跨区域输送清洁能源电量增长了70%,来自西部的绿电支撑了东中部地区五分之一的用电需求。 新型储能第一次出现在"五年规划"中。靠重力储能、靠压缩空气,今年夏天,这些"巨型充电宝"大规模参与"迎峰度夏"战役。今 天,我国已建成了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20% 的"十四五"目标如期完成。 今天的中国,一年发电超10万亿千瓦时,占全球1/3。全社会用电中,每3度就有1度来自风吹日晒水流的馈赠,这是全球规模最 大、影响最深远的绿色奇迹。 长江干流上,六座大型水电站拦江而立,串联成世界最大的清洁 ...
硬核“十四五”丨逐光驭风 澎湃绿能点亮万家灯火
国家能源局· 2025-10-20 10:55
能源绿色变革总体图景 - 中国在“十四五”期间大力推进能源绿色变革,能源生产与消费格局正在深刻改写[2] - 中国一年发电量超过10万亿千瓦时,占全球总发电量的三分之一[8] - 全社会用电量中,每3度电就有1度来自风能、太阳能和水力等可再生能源[8] 清洁能源发电项目与规模 - 沙漠光热电站拥有2.7万面定日镜,年发电量可替代56万吨燃煤[4] - 单台高原风电机组叶片每转动一圈所发电量,可满足一个三口之家2天的用电需求[6] - “十四五”期间全国新增光伏板总面积可覆盖53万座足球场,新增风机叶片连接长度相当于中国东西跨度[10] - 长江干流上六座大型水电站串联成世界最大的清洁能源走廊[10] 特高压输电网络建设 - “十四五”期间有19条特高压线路开工建设,形成电力输送超级网络[12] - 特高压电网总里程已突破5万公里,可绕地球赤道一周以上[12] - 中西部风电光伏累计并网容量扩大到原来的三倍[12] - 西电东送清洁能源电量增长70%,支撑东中部地区约20%的用电需求[12] 新型储能发展与应用 - 新型储能首次被纳入“五年规划”,五年间规模增长近30倍,达到9500万千瓦[14] - 重力储能等“巨型充电宝”技术可充放电10万度,用于应对用电高峰[8][14] - 在极端高温天气中,新型储能通过谷时段蓄电、峰时段放电,成为电网应对尖峰负荷的关键工具[14] 新能源产业链与消费结构 - 中国建成了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16] - 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20%,如期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16]
数读“十四五”·产业新答卷 新型储能5年增30倍!这些“未来产业”引擎轰鸣
人民网· 2025-10-18 11:23
产业规模与增长 - 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在2024年突破7000亿元,连续多年保持增长 [6] - 中国生物制造产业总规模已接近1万亿元 [21] - 预计2025年中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亿元,到2035年有望达到3.5万亿元 [24] 人工智能与智能机器人 - 截至2025年上半年,中国大模型备案总量达439款,覆盖医疗健康、农业、教育等30余个行业 [7] - 2024年底全国共有45.17万家智能机器人产业企业,企业数量较2020年底增长206.73% [17] - 智能机器人产业企业注册资本共计64445.57亿元 [17] 量子科技与商业航天 - 中国在超导量子计算机、光量子计算机领域实现量子优越性验证,量子计算研究牢固确立国际第一方阵地位 [10] - 合肥、上海、北京、广州等16个重点城市已建成量子城域网 [10] - 中国商业航天企业数量已增至500多家,市场规模在2025年有望突破2.5万亿元 [12] 新兴赛道与前沿技术 - 卫星互联网进入商业化拐点,预计2025年中国市场规模将达到450亿元 [12] - 2024年中国脑机接口市场规模为32.0亿元,预计到2028年将达61.4亿元 [14] - 脑机接口技术已实现帮助截瘫患者站立行走、盲人恢复光感等应用 [14] 新能源与生物制造 - 截至2025年上半年,中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约9500万千瓦,5年增长近30倍,占全球总装机比重超过40% [27] - 2024年中国氢能生产消费规模超过3600万吨,位列世界第一,其中可再生能源制氢产能超过全球一半 [27] - 中国发酵产能占全球70%以上,一批有竞争力的生物制造产业集聚区逐步成长壮大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