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命科学
icon
搜索文档
于生命长河照见“我是谁”
人民日报· 2025-05-23 06:02
生命科学行业研究 - 合成生物学正在重塑工业体系,基因技术改写疾病治疗规则,人工智能深度解析生命密码[2] - 生物技术快速发展,合成生物学研究方兴未艾,基因编辑和克隆技术不断突破[5] 生命演化研究 - 生命演化从单细胞生物到复杂生命形式,涵盖生命起源、物种形成、化石标本、人类演化等科学命题[2] - 书中介绍进化论发展、表型与行为演化、基因与染色体演化等核心理论[2] - 通过谚语和名言警句连接生命故事,如"淮南为橘,淮北为枳"解码物种地理隔离[3] 人类活动影响 - 人类活动导致物种灭绝速度是人类出现前的1000倍,约75%物种已灭绝[4] - 预计到2050年,目前1/4以上物种可能灭绝或濒临灭绝[4] 人工智能与生命科学 - 人工智能在给人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在影响人类演化进程[4] - 生命伦理成为科技发展中不可忽视的方面,书中探讨器官移植技术等问题[5] 科普与文化结合 - 书中通过科幻电影《流浪地球2》《弗兰肯斯坦》等案例探讨生命伦理问题[5] - 表达方式打破科技术语壁垒,如用诗词比喻基因突变类型[3]
“科技力”玩出来!广州执信教育集团举办科技游园
南方都市报· 2025-05-15 09:42
科技学术节活动概况 - 广州执信教育集团科技学术节以"体验启科学智,创新领未来风"为主题,聚焦实践与创新,旨在提升学生科学素养与工程素养 [1] - 活动设有三个专场:科技游园活动、科技学术节竞技以及走近诺贝尔奖巡展专场 [1] - 科技游园环节共设置27个摊位,其中9个来自大学,7个源自科研院所,4个由企业搭建,6个由校内科组组织 [1] - 外校参展摊位数量与本校科技竞赛场次均创历史新高 [1] - 实验学科组织了6场科学年级科技竞赛,集实践性与创新性于一身 [1] 科技游园活动亮点 - 游园活动涵盖AI、生命科学、地球科学、XR等前沿热门学科领域 [2] - 20所大学、科研院所与高新技术企业携科学实验及最新科技产品走进校园 [2] - 学生通过亲手实践沉浸式感受前沿黑科技,拓宽科技视野并激发创新思维 [2] 年级科技竞赛特色 - 高一年级"自制化学电池 - 新能源小车竞速赛"将化学知识与工程实践巧妙融合 [2] - 高二年级"基因工程实验技能大赛"以规范性、准确性为评判核心,考验学生专业素养与实践能力 [2] 教育成果与荣誉 - 广州市执信中学在五位一体科技教育体制与汉诺塔早期拔尖创新人才选拔与培育模式下成果显著 [3] - 2025年获评"首批广东省中小学科学教育示范校" [3] - 《汉诺塔式早期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课程体系》入选广东省普通高中特色课程建设优秀成果 [3] - 《初高贯通显成效科技创新育英才》项目获评2024年广州科技活动周校园科技教育成果一等奖 [3]
石化行业如何向“新”向“绿”
搜狐财经· 2025-05-12 13:13
行业地位与现状 - 石化行业在国民经济中保持支柱地位 2024年营收达16 28万亿元 连续3年稳定在16万亿元规模 占全国规模工业营收12% [1] - 行业规模居世界前列 主要化学原料产能全球首位 重大装备实现自主可控 专用化学品产能快速增长 [1] - 面临国际市场低迷和国内需求不足 2023年全行业利润下降20 79% 2024年再降8 8% 产品价格持续下行 [2] 发展挑战 - 三大核心压力:行业稳定增长难度上升 绿色低碳转型任务艰巨 国际贸易不确定性增加 [2] - 能源结构问题突出 原料偏重/能源偏煤 2023年全行业能耗8 05亿吨标煤 碳排放14 8亿吨 占工业碳排放1/5 [3] - 结构性矛盾凸显 供过于求导致效益下滑 需破解大而不强瓶颈 淘汰落后产能 [2][3] 转型方向 - 聚焦新能源 新材料 绿色化工 生命科学 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 推动差异化高端化发展 [4] - 推进数智化转型 建设智能工厂 融合AI 5G 大数据 数字孪生技术提升经营管理效能 [4] - 发展循环经济 推广绿色技术 建立碳排放标准体系 实现能源资源梯级利用 [4] 创新机制 - 通过"揭榜挂帅""赛马"机制推动企业协同创新 加快国产材料装备研发 [4] - 完善技术对接平台 强化诊断服务 促进上下游联合创新 [4] - 遏制产能无序扩张 引导大中石化产品有序发展 走出价格内卷困境 [3]
海尔生物收盘下跌1.09%,滚动市盈率29.90倍,总市值101.43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5-09 20:00
公司股价与估值 - 5月9日收盘价31 9元 下跌1 09% 总市值101 43亿元 [1] - 滚动市盈率PE 29 90倍 静态PE 27 66倍 市净率2 28倍 [1][3] - 行业平均PE 48 98倍 行业中值PE 36 16倍 公司PE排名第70位 [1][3] 机构持仓情况 - 14家机构持仓 包括5家基金和9家其他机构 [1] - 合计持股20017 01万股 持股市值69 22亿元 [1] 主营业务与产品 - 主营业务为生命科学和医疗创新两大板块 提供数字场景综合解决方案 [2] - 主要产品包括低温保存箱 自动化生物样本存储库 生物安全柜等30余种医疗器械 [2] - 产品应用于全球130余个国家和地区 与WHO UNICEF等40余个国际组织合作 [2] 研发实力与荣誉 - 2022年获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中国工业大奖等多项奖项 [2] - 获批山东省工业领域优秀数据安全解决方案 [2] - 获得CTEAS售后服务体系七星级认证等多项认证 [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6 89亿元 同比增长0 30% [3] - 净利润1 10亿元 同比下降19 88% [3] - 销售毛利率48 35% [3] 行业对比 - 行业平均市净率4 56倍 行业中值2 34倍 [3] - 行业平均总市值104 17亿元 行业中值46 18亿元 [3] - 可比公司中华大智造市值最高达320 38亿元 [3]
管理300亿美元的穆巴达拉投资公司:五年年化回报率10.1%
36氪· 2025-05-08 21:43
36氪获悉,总部位于阿布扎比的主权投资机构穆巴达拉投资公司今日公布2024年财务业绩:截至2024年 末,公司资产管理规模同比增长9.1%达1.2万亿迪拉姆,过去五年年化回报率达10.1%。 另外,阿联酋环球铝业公司(EGA)收购了美国Spectro Alloys Corporation 80%的股份,收购欧洲 Leichtmetall公司,并持续建设阿联酋最大铝回收工厂,将EGA全球铝回收产能提升至14万吨,另有22.5 万吨产能在建。穆巴达拉还与阿尔达(Aldar)深化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开发和管理总价值超 过300亿迪拉姆(约82亿美元)的高端住宅、商业、零售和物流资产,助力阿布扎比实现可持续经济增 长与转型。 除此之外,其资本部署同比增长33.7%,达到1190亿迪拉姆;资金回笼总额(包括资产变现)同比增长 10%,达到1090亿迪拉姆。投资组合结构与去年基本保持一致:私募股权占比40%,公开市场占比 23%,基础设施与房地产占比17%。 通过多元资本市场工具筹集了305亿迪拉姆,包括: 全球首个AA评级的主权伊斯兰债券(Sukuk) 、新 兴市场中发行信用利差最窄的债券、穆巴达拉首个以迪拉姆计 ...
复制一个自己“对话”了解数字孪生
南方都市报· 2025-05-08 07:10
深圳科学技术馆开馆盛况 - 5月1日正式开馆,现场人气爆棚,1万多张门票早早售罄,开馆前已排起长队 [4][5] - 15名建设"突出贡献者"代表获颁荣誉证书 [2] - "五一"假期期间推出950个创新展项、4大特效影院、80余场活动及2场特别展览,形成"科技狂欢"盛宴 [5] 场馆定位与主题特色 - 全球首家以"数字文明、创新未来"为主题的数字文明创新科技馆,展示主线为"通信科技" [3][4] - 作为深圳市"新时代十大文化设施"之一,定位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一流科学探索中心 [2][10] - 融合科普教育、文化旅游与深圳特色,打破传统学科边界,提供科技、艺术与文化交融的沉浸式体验 [2][6] 建筑与空间设计 - 坐落于光明科学城核心区,建设用地6.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2.83万平方米 [2] - 扎哈·哈迪德事务所设计,深灰色金属外衣形成"大飞船"造型,U型布局融合未来设计与自然生态 [9][10] - 采用9万多块异形多曲面不锈钢面板和巨型拉索玻璃,借助BIM技术实现智能建造 [10] 展区与展项亮点 - 设四大常设展厅:一层"科技影视体验区"、二层"你好,世界!"、三层"美好生活"、四层"智慧产业"、五层"宇宙探源" [4] - 包含950个国内领先的创新展项,如VR地标游览、AI人形机器人互动、数字孪生对话、超级大脑模拟等 [4][7][8] - 科技影视体验区运用LED虚拟技术搭建拍摄场景,观众可实时生成个性化影片 [7] 运营模式与教育功能 - 首创"事业单位+运营公司"的"1+1"运营模式,兼顾战略规划与市场效能 [10] - 以AI大模型为核心驱动引擎,5G+物联网构建全域感知网络,智慧化赋能运营 [6] - 推出馆校结合计划、7类特色研学活动及"少年科学家"培育计划,覆盖科普表演、深度观展等多元需求 [6]
蓝晓科技(300487):2024年年报、2025年一季报点评:业绩稳步增长,吸附材料多板块齐发力
光大证券· 2025-04-28 17:1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1][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蓝晓科技业绩稳步增长,吸附材料多板块齐发力,基础业务底盘稳健,多元化业务布局夯实发展底盘,高附加值产品占比持续提升,看好2025年全年业绩表现 [1][5][6] - 公司战略布局生命科学板块,产能升级推动业务快速发展,有望成为业绩增长的核心引擎 [7] - 国际化战略深入推进,海外业务迎来跨越式增长,有望继续保持高速增长趋势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数据 - 总股本5.08亿股,总市值223.93亿元,一年最低/最高股价为36.39/67.85元,近3月换手率为45.94% [1] 收益表现 - 1M相对收益-3.86%,绝对收益-7.14%;3M相对收益-8.33%,绝对收益-8.54%;1Y相对收益-10.93%,绝对收益-6.43% [4] 事件要点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54亿元,同比+3%;归母净利润7.87亿元,同比+10%。Q4单季度营业收入6.62亿元,同比-27%,环比+11%;归母净利润1.91亿元,同比-4%,环比-1% [4] - 2025年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77亿元,同比-9%,环比-13%;归母净利润1.93亿元,同比+14%,环比+1% [4] 点评要点 - 2024年公司基础业务营收24.6亿元,同比+25%,占总营收96%;盐湖提锂项目营收1亿元,同比-81%,占总营收4%。吸附材料营收19.9亿元,占比80.9%;装置营收3.7亿元,占比15.1% [5] - 2024年吸附材料中多板块业务营收保持高增长,金属资源营收2.56亿元,同比+30%;生命科学营收5.68亿元,同比+28%;水处理与超纯化营收6.88亿元,同比+34% [5] - 2025年Q1剔除盐湖提锂业务后,基础业务收入5.77亿元,同比增长9%。生命科学、水处理和超纯化、金属资源业务板块保持较快增速 [6] 战略布局要点 - 公司持续投入资源进行生命科学业务产能的扩产和升级,固相载体车间、琼脂糖/葡聚糖车间产能分别达到120t和70000L,计划新建GMP高等级生产车间及独立的生命科学园区 [7] - 2024年公司海外业务实现销售收入6.5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5.1%,以子公司为基础搭建海外营销和技术服务网络,业务覆盖主要地区 [8]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要点 - 下调2025 - 2026年盈利预测,新增2027年盈利预测,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55(下调8%)/12.53(下调12%)/14.95亿元,折合EPS分别为2.08/2.47/2.94元 [9] 财务报表与盈利预测要点 - 给出2023 - 2027E年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相关数据 [11][12] 主要指标要点 - 给出2023 - 2027E年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费用率、每股指标、估值指标相关数据 [13][14]
利安隆(300596):业绩符合预期 积极布局海外产能建设
新浪财经· 2025-04-22 20:43
财务业绩 - 2024年收入56.87亿元同比增长7.7% 归母净利润4.26亿元同比增长17.6% 每股盈利1.86元[1] - 扣非净利润4.11亿元同比增长20%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4.64亿元同比增长169%[1] - 第四季度营收14.2亿元同比持平环比下降1.6% 归母净利润1.12亿元同比增41.3%环比增19.8%[1] 产品表现 - 抗氧剂营收17.3亿元增8% 毛利率19.4%升2.3个百分点 光稳定剂营收20.9亿元增11.3% 毛利率33.2%升1.3个百分点[1] - U-pack营收6.1亿元降3.8% 毛利率8.4%升1.2个百分点 润滑油添加剂营收10.6亿元增15.4% 毛利率10%降1.9个百分点[1] - 抗老化助剂销量12.4万吨增6.4% 润滑油添加剂销量5.8万吨增23.2%[1] 产能状况 - 抗老化助剂产能24.07万吨 2024年产能利用率55.7% 润滑油添加剂产能13.3万吨 产能利用率50.3%[2] - 第四季度毛利率21.6%环比升1个百分点 主要受产能利用率提升带动[1] 战略布局 - 拟在马来西亚投资不超过3亿美元建设研发生产基地 生产高分子材料抗老化添加剂和润滑油功能添加剂[2] - 2021年设立生命科学事业部 2023年通过并购韩国IPI公司布局高端电子级PI材料[2] - 已掌握YPI和TPI技术 柔性显示材料/柔性线路板材料/半导体先进封装材料实现量产销售[2] 盈利预测 - 维持2025年盈利预测5.5亿元 引入2026年盈利预测6.5亿元[3] - 当前股价对应11.5倍2025年市盈率和9.8倍2026年市盈率[3]
市委党校(市行政学院) 2025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举行
西安日报· 2025-03-24 14:23
核心观点 - 市委副书记李婧在市委党校2025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强调扎实推进"深化六个改革"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并聚焦科技创新 产业发展和城市发展等维度 [1] 科技创新行业 - 加强人工智能 量子技术 生命科学等科技前沿知识的学习 [1] - 了解西安在发展商业航天 低空经济 6G技术等产业中的独特优势和现状 [1] 产业发展 - 聚焦产业发展维度以精准把握高质量发展的丰富内涵 [1] - 掌握特大城市转型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以找准推动西安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 [1] 改革政策 - "深化六个改革"是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全会精神的重要抓手 [1] - "深化六个改革"是以改革促发展促创新促稳定的实际举措 需深刻把握目标任务并结合实际抓好落实 [1] 学习要求 - 学员需珍惜在党校的学习机会 端正学习态度 严守纪律规矩以确保学习培训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2]
晚点对话王小川丨不是文本创作、不是物理模型,AGI 的尽头是生命科学
晚点LatePost· 2025-02-10 17:50
公司战略与定位 - 百川智能聚焦医疗领域,认为医疗是大模型皇冠上的明珠,而非垂直场景,因医疗需求不会被超级模型覆盖[7][19] - 公司提出"造医生等价于AGI",将医生职业复杂度作为AGI标尺,计划2025年实现AI医生助理覆盖海淀居民[7][9][61] - 采取"水涨船高"策略而非"沿途下蛋",医疗场景天花板高,模型能力提升会持续增强应用价值[19] 技术路线与产品进展 - 发布首个全场景推理大模型Baichuan-M1-preview,具备复杂病症诊断能力,案例显示其诊断水平达市一级医院之上[6][12] - 医疗模型采用强化学习技术,2024年7月后明确医疗增强方向,计划2025年Q1推出超级医生模型并落地北京儿童医院[11][24][62] - 坚持语言是智能主轴的观点,认为多模态主要用于交互增强而非智力提升,技术重点在AI使用工具和制造工具的能力[69][75] 商业化与落地规划 - 已与北京儿童医院、海淀卫健委等机构合作,推出"一大四小"产品矩阵,涵盖居家至医院多场景[61][62] - 商业模式设计包含G端(政府)、H端(医院)和C端三层,AI辅助诊断已进入国家医保局服务项目立项指南[63] - 中国年就诊84亿人次,百度日健康搜索请求超5000万人,公司认为医疗具备超级应用潜力[48][49] 行业竞争与差异化 - 避开通用模型红海竞争,选择医疗赛道定位"在大厂射程之外",观察到百度腾讯等减少医疗投入[53][8] - 累计融资超50亿元但未大规模烧钱,被部分投资人评价为"最稳的大模型独角兽之一"[5][27] - 开源14B医疗增强模型促进产学研合作,医疗评测得分超过72B版本,可用消费级GPU部署[34] 创始人理念与长期愿景 - 创始人王小川从2000年基因测序研究起持续关注生命科学,提出"把生命变数学"的技术理想[5][39][30] - 认为AI将推动从科学时代到智能时代的范式迁移,医疗数据未来可支持生命科学研究突破[45][38] - 长期目标是实现"生物自由",通过AI医生解决医疗资源不可能三角,并推动新医学科研范式[87][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