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

搜索文档
农林牧渔行业2025年中期投资策略:政策加码产能调控,重视粮食安全
招商证券· 2025-06-30 11:33
报告核心观点 - 政策端调控能繁母猪产能或抬升25 - 26年猪价中枢,禽板块及后周期有望受益,看好龙头饲企出海前景,极端气候和贸易摩擦下关注粮食安全 [1] 生猪养殖 - 25H1猪价表现坚挺,受24年母猪产能恢复慢和节前出栏积极影响,25H2猪价或可期,政策调控产能或抬升后市猪价中枢,“低成本 +”猪企估值有望修复,推荐牧原股份、温氏股份等 [6][12][15][31][38] 禽养殖 白羽鸡 - 饲料成本下降驱动毛鸡羽均盈利改善,受海外引种大幅下降影响,2025年下半年父母代鸡苗供给偏紧,看好种禽端景气,推荐圣农发展 [40][41][58] 黄羽鸡 - 毛鸡出栏增量致鸡价承压,当前父母代种鸡存栏降至历史低位,供给收缩,养殖成本回落,旺季鸡价回暖有望释放盈利弹性,推荐立华股份、德康农牧 [40][52][58] 后周期 饲料 - 2024年饲料产量稳中有降,25Q1产量同比增长,水产品价格回暖或拉动水产料需求,饲料需求向好,推荐海大集团 [60][65][70] 动保 - 动保需求和下游养殖端景气度密切相关,下游养殖端有盈利,预计动保需求呈修复趋势,推荐科前生物 [71][72] 种业 水稻种业 - 政策层面最低收购价提升、知识产权保护趋严,2024年进入去库存阶段,供需格局改善,行业迎来景气向上拐点 [73][74][82] 玉米种业 - 玉米价格触底回升,农户种植热情不减,杂交玉米种子库存高企但优质品种紧缺,转基因玉米产业化扩面提速,推荐隆平高科、大北农、登海种业 [6][73][90]
资金“活水”润沃野,山东建行首笔高标准农田项目贷款落地鱼台
齐鲁晚报网· 2025-06-30 09:37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 建设银行济宁鱼台支行成功为鱼台县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项目审批投放固定资产贷款7400万元 这是全省建设银行系统投放的首笔高标准农田项目贷款 [1] - 贷款发放对象为鱼台县一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该企业通过科学规划和综合施策对项目区4万亩高标准农田进行改造提升 [1] - 改造内容包括灌溉与排水工程 田间道路工程 土地平整工程 农田防护工程及农机器械购置 [1] - 项目建成后将形成田成方 林成网 路相同 渠相连 旱能灌 涝能排的高效格局 [1] - 预计可实现地力提升三成 亩均提升100kg左右 同时实现高效节水 节肥 节药 提升机械化率 [1] 项目效益与规划 - 项目推动农业增长方式转变 是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 [1] - 鱼台县深入落实国家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 努力实现高标准农田全覆盖 [1] - 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区良种覆盖率达100% [1] -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75万亩以上 总产量稳定在7亿斤以上 [1] 银行服务与支持 - 建设银行济宁鱼台支行积极对接鱼台县农业农村局 财政局等主管部门获取高标准农田建设承办公司名单 [2] - 通过省 市 县三级行联动为企业量身定制服务方案 及时解决项目资金难题 [2] - 未来将继续坚持因地制宜 精准施策 做好融资融智服务 [2] - 持续为护航粮食安全 助力乡村振兴 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优质金融服务 [2]
农发行章丘区支行:金融护航,助力夏粮收购稳行致远
齐鲁晚报· 2025-06-29 17:56
核心观点 - 农发行章丘区支行积极服务国家粮食安全,为夏粮收购提供金融保障 [1] - 公司通过精准调研、高效办贷和风险防控三方面措施确保夏粮收购顺利进行 [3][4][5] 精准调研 - 公司在夏粮收获前深入粮食收购企业及储备库点,与农户、企业负责人等进行面对面交流 [3] - 调研内容包括夏粮种植面积、预计产量、质量情况以及收购企业的收购计划、仓储能力和资金需求 [3] - 通过细致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为后续金融支持工作提供依据 [3] 高效办贷 - 根据调研结果提前谋划,开辟绿色审批通道,优先办理,提高效率 [4] - 已为济南臻金粮食有限公司授信1000万元并全额实现投放 [4] - 确保收购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实现"钱等粮" [4] 风险防控 - 在支持夏粮收购的同时强化风险防控意识 [5] - 加强对贷款资金的监管,严格监控资金流向,确保专款专用 [5] - 建立健全粮食库存监管机制,定期与不定期核查企业库存粮食 [5] - 通过实地测量、账实核对等方式确保粮食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存安全 [5]
研判2025!中国高标准农田行业建设现状、运行模式及未来趋势分析:我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模持续扩大、布局不断优化[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6-29 09:18
高标准农田概述 - 高标准农田具备"四高"特征:农田质量高、产出能力高、抗灾能力高、资源利用效率高 [1][2] - 截至2024年底全国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超10亿亩,建成灌排渠道1000多万公里、小型水利设施2700多万处 [1][13] - 2024年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超8000万亩,发展高效节水灌溉超1000万亩 [1][13] 区域建设进展 - 黑龙江省累计建成1.2亿亩居全国首位,河南省建成8808万亩(占全省耕地78%),山东省建成7759万亩 [1][15] - 建成后亩均粮食产能提升10%-20%,平均每亩节本增效约500元 [4] 政策支持体系 - 中央政策:2035年目标为将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2030年阶段性目标为累计建成13.5亿亩 [8][10] - 地方政策:湖北计划2035年建成5950万亩,山东规划2021-2030年新增建设529万亩+改造提升1450万亩 [12] - 中央财政补贴标准:主产省新建/改造项目分别为2400元/亩、2200元/亩,其他地区2200元/亩、2000元/亩 [19] 商业模式分析 - 运作流程:县级申报→组建项目法人→土地流转→建设验收 [17] - 资金来源:财政补助占主导,另含社会资本、土地指标交易收益等9类渠道 [19] - 收入构成:粮食种植收益(含补贴)、土地二次流转收入、占补平衡指标交易等 [21] 行业发展趋势 - 技术应用:数字化技术加速渗透,推动精准农业管理 [23] - 生态导向:强化水土保持与面源污染防控,实现"藏粮于地"与"护绿于地"协同 [1][23] - 产业升级:特色农业基地建设与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将成为重点 [23] 粮食安全背景 - 2024年全国粮食产量7.06亿吨,人均501.68kg,耕地资源面临非农化/非粮化压力 [6] - 高标准农田可解决耕地碎片化问题,推动农业规模化经营和机械化升级 [4]
陈刚:坚决扭转三种错误倾向,努力闯出广西“三农”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广西日报· 2025-06-28 11:00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 强调2024年是5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 需从战略高度认识巩固脱贫成果和乡村振兴的政治重要性 要求扭转"就三农说三农"等三种错误倾向 [2] - 提出"一书一单一盘棋"工作法:制定整改方案书梳理国家考核问题 制定乡村振兴任务清单落实中央部署 形成条块联动工作机制强化党建引领 [3] - 要求守住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 通过产业融合、品牌建设、现代物流和新技术应用构建现代农业体系 [2][3] 县域经济发展策略 - 将县域经济作为巩固脱贫成果的基础 重点发展县域产业园区 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化 带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4] - 提出"五链融合"发展路径:优化资源链、延长产品链、扩大销售链、做强品牌链、融合数智链 目标打造千亿级百亿级农业产业集群 [4] - 扩大对内对外开放 推动广西优质农产品出山出海 提升"桂字号"品牌影响力 [4] 粮食安全与生态保护 - 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 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 重点保障水果、糖料、蔬菜等农产品供给 [5] - 严格执行田长制林长制 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 加强红树林等生态资源保护 提升林草资源管理质效 [5] 工作落实机制 - 强化"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 加强一产经济调度和基层干部培训 编制"十五五"农业农村规划 [6] - 会议覆盖全区各级政府部门 开展业务培训并组织地市及部门交流经验 [6]
陕西宝鸡:以秋补夏提产能 打好粮食生产主动仗
陕西日报· 2025-06-27 21:41
粮食生产措施 - 陕西省宝鸡市采取以秋补夏策略应对高温干旱,已完成夏播120.67万亩,较去年扩种32.29万亩 [1] - 建立"三级联动"工作机制,将扩种任务纳入专项督导考核,全程跟踪问效 [1] - 逐级分解任务,建立地块、品种、主体"三位一体"清单,在光热水源条件优越地区压茬种植玉米、大豆等秋粮作物 [1] 扩种路径 - 村集体兜底种秋粮扩种13万亩,种粮大户实施差异化补贴政策,小农户通过项目资金补贴扩种4万亩 [1] - 累计投入3000余万元用于种子、农机等补贴 [1] 单产提升技术 - 推广耐密、抗倒、适合机收的优良品种,良种覆盖率在97%以上 [1] - 引进指夹式、气吸式等先进播种机械,配备北斗导航系统,全市已有高性能玉米播种机近5000台 [1] - 推广贴茬精播、水肥一体化、增密种植等关键技术,同步推进田管措施 [1] 服务保障 - 财政安排不少于5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粮食生产,支持打造20个吨粮镇、41个吨粮村 [2] - 组建32个技术指导组,派出技术骨干6700人次深入一线精准指导 [2] - 借助新媒体平台培训群众6万人次以上 [2]
国家发改委: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 加强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
快讯· 2025-06-27 06:59
能源体系建设 - 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 [1] - 加强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 [1] - 有序实施煤炭产能储备制度 [1] - 持续增强煤炭生产供应能力 [1] - 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1] - 加快支撑性调节性电源、跨省跨区输电通道和灵活互济工程建设 [1] 粮食安全 - 严守耕地保护红线 [1] - 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 [1] - 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 [1] - 实施种业振兴行动 [1] - 加快构建多元化进口格局 [1] 产业链供应链安全 - 建立完善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风险评估和应对机制 [1] - 统筹推进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和产业基础再造工程 [1] - 不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1]
“坐”电梯、“穿”新衣、“住”楼房 “大国粮仓”里藏着多少“科技密码”↓
央视网· 2025-06-26 15:44
现代粮仓技术 - 河南新郑中储粮新港直属库使用10个高度超过30米的浅圆仓 每个仓可装9800吨小麦 占地面积仅为传统平房仓的1/4 [3] - 浅圆仓通过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一人管理3-4个仓 可线上实时监控粮食状态 [3] - 浅圆仓配套工作塔设计产能200吨/小时 3-4天可完成1万吨粮食入库 出库效率达200吨/小时 [6] - 湖南长沙望城区建设5个9000吨级气膜粮仓 设计装粮高度26.6米 内径24米 [7] - 气膜仓采用三层一体化结构 气密性达国家高标准粮仓要求的6倍以上 解决南方高温高湿储粮难题 [9] - 鹤壁浚县楼房仓总仓容2.8万吨 采用混凝土框架结构 配备智能集控系统实现高效转运 [11] 传统粮仓技术 - 河南鹤壁浚县黎阳仓遗址发现152个古代粮仓 可储粮3000多万斤 保存期限达10年 [13] - 浚县50年代建造的土圆粮仓共14座 总容量280万公斤 现存4座完整 [15][17] - 平房仓配备14根测温线监测420个点位 数据实时回传至电子粮情监测系统 [19] 粮仓类型比较 - 筒仓(浅圆仓/立筒仓)结构受力均匀 空间利用率高 但建造成本较高 [21][23] - 房式仓(平房仓/楼房仓)内部空间规整 便于管理 建造成本较低但空间利用率相对较低 [21][23] - 粮仓选择需综合考虑布局 结构安全 投资成本和管理成本等因素 [23]
麦浪滚滚,昌平区杂交小麦亩产达673.5公斤
新京报· 2025-06-26 12:09
杂交小麦新品种"京麦189" - 杂交小麦新品种"京麦189"进入收获高峰期 亩产达到6735公斤 刷新昌平区小麦单产历史纪录 [1] - "京麦189"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选育 具有高产 抗逆等优势 根系发达 固水能力强 抗旱能力好 分蘖力强 成穗率高 [1] - 该品种植株个体大 生物产量高 大穗大粒 每穗40到50粒 千粒重稳定在43至46克之间 [1] 杂交小麦示范推广 - 昌平区在2024-2025年度成功示范推广2个高产抗逆杂交小麦新品种 建立7个高标准示范点 [2] - 示范工作围绕精量播种 冬前镇压保墒 返青期"一喷三防"控旺防病等方面 提供小麦全生育期技术服务支撑 [2] - 去年10月首次开展杂交麦高产样板田示范工作 种植优新杂交小麦1700余亩 目前收获进度过半 [2]
2025年中国进口粮食行业市场政策、产业链图谱、供需现状、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研判:豆类依然是占比最大的进口品种,占比高达66.67%[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6-26 09:38
粮食供需现状 - 2024年我国粮食需求量达86177万吨,同年产量仅70650万吨,存在15527万吨缺口需通过进口弥补 [1][9] - 人口总量增长及饮食结构升级推动饲料用粮需求大幅增长(玉米、大豆等)[1][9] - 工业用粮需求随酒精、淀粉、生物燃料等产业发展持续上升 [1][9] 进口粮食市场政策 - 国家通过《关于拓展跨境电商出口推进海外仓建设的意见》等政策优化进口节奏,强化质量安全监管 [4] - 2024年6月-2025年3月期间密集出台跨境电商、服务贸易、外贸金融支持等配套政策 [6] 进口规模与结构 - 2024年累计进口粮食15753万吨,同比减少2.3%,进口依存度降至18.28% [11] - 豆类占比最高达66.67%,玉米和小麦分别占8.66%和2.74%,薯类及稻谷占比较小 [11] 产业链构成 - 上游:境外种植、远洋运输、冷链物流 [7] - 下游:油脂压榨(食用油/豆粕)、面粉加工(面包/面条)、饲料生产、食品深加工(淀粉/糖果)[7] 行业竞争格局 - 中粮集团年农粮经营规模1.7亿吨,拥有1146万吨小麦进口配额(占样本企业总量42%)[14][22][23] - 2025年玉米进口配额申请企业达1453家,小麦/大米企业分别为344家/335家 [14][15][17][19] 代表企业分析 - 中粮集团构建全球产业链,覆盖40国市场,投资港口、船队及加工基地 [22] - 金健米业2024年农产品贸易收入12.55亿元,占营收27.12%,采用FOB/CNF/CIF多元采购模式 [24] 未来发展趋势 - 进口品类多元化:高端食用油原料、优质大米、特色杂粮需求增长 [26] - 拓展"一带一路"新兴粮源国,降低对美/巴/加等传统市场的依赖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