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舆情管理
icon
搜索文档
国机通用: 《国机通用舆情管理制度》(2025年5月)
证券之星· 2025-05-29 19:14
舆情管理制度总则 - 公司制定舆情管理制度旨在加强应对各类舆情能力,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机制,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1] - 制度适用于公司各部门及合并报表范围内的子公司 [1] - 舆情定义包括媒体负面报道、社会不良传言、影响股价波动的信息及其他重大事件信息 [1] - 舆情管理坚持"科学应对、注重实效"原则,维护公司利益和形象 [1] 组织体系与职责 - 舆情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董事长担任组长,成员包括高管及职能部门负责人,办公室设在证券部 [2] - 领导小组职责包括启动/终止舆情处理、评估影响范围、协调对外宣传及监管部门沟通等 [2] - 证券部负责资本市场舆情监控及股价变动分析,党群部门负责官方自媒体渠道舆情收集 [3] - 各事业部及子公司需配合舆情采集工作,及时通报发现的舆情情况 [3] 舆情分类与处理原则 - 舆情分为重大舆情(严重影响形象或股价)和一般舆情 [4] - 处理原则包括快速反应、协调宣传、真诚沟通、主动承担及系统运作化解危机 [4] - 重大舆情需迅速调查真相、沟通媒体、加强投资者沟通、通过官网澄清或发布公告 [5] 信息报告流程 - 发现舆情后需第一时间汇总至党群部门和证券部,重大舆情须立即报告领导小组 [4] - 需进一步核实的内容也须快速响应,涉及不稳定因素的重大舆情需上报监管部门 [4] 责任追究机制 - 内部人员违反保密义务将面临通报批评至开除处分,构成犯罪者追究法律责任 [6] - 外部顾问或中介泄露信息导致损失,公司保留追责权利 [6] - 媒体传播虚假信息造成损失的,公司可依法追究责任 [7] 制度附则 - 制度未尽事宜按国家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执行 [9] - 制度经董事会审议后生效,解释权及修订权归董事会 [9]
宁夏辖区上市公司投资者集体接待日暨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成功举办
证券时报网· 2025-05-29 09:25
宁夏上市公司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 - 宁夏第18年举办集体接待日活动 百位高管与投资者贴身交流 [1] - 16家上市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623 38亿元 同比增长4 40% [1] - 净利润64 77亿元 同比增长5 43% [1] - 9家公司现金分红36 89亿元 同比增长41 85% 数量与金额均创历史新高 [1] - 11家次公司回购增持超5亿元 3家使用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工具 占比18 75% 超全国平均水平 [1] 宁夏证监局政策导向 - 强化上市公司监管 从严打击财务造假等违法违规行为 [2] - 推动引导上市公司开展市值管理 增强投资价值 [2] - 要求上市公司聚焦"发展核心" 利用再融资 并购重组等工具做优做强 [2] - 强调守好不造假底线 筑牢诚信经营防线 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2] - 促进信息披露 内部治理等方面与投资者良性互动 [2] 全景网与宁夏资本市场合作 - 宁夏统筹推进"六新六特六优+N"产业 协调传统产业提升 新兴产业壮大 未来产业培育 [2] - 全景网将继续搭建便捷高效渠道 助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2] 上市公司与投资者互动情况 - 16家上市公司高管与投资者实时线上互动 [3] - 直播累计在线观看近20万人次 [3] - 投资者提问718项 上市公司答复681项 整体答复率94 85% [3] 舆情管理专题培训 - 会议组织"舆情管理赋能投关服务"专题培训 [3] - 围绕资本市场舆情特点 重要作用 对投资者关系影响等进行案例分析 [3] - 详细阐述舆情监测体系构建 应对策略等 [3]
亚香股份: 舆情管理制度
证券之星· 2025-05-27 20:19
舆情管理制度总则 - 公司制定舆情管理制度旨在提高应对各类舆情的能力,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机制,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2] - 制度适用于对公司股价、商业信誉及正常生产经营活动造成影响的各类舆情 [2] - 舆情定义包括媒体负面报道、社会不良传言、影响股价波动的信息及其他重大事件信息 [2] 舆情管理组织体系 - 成立舆情工作组,由董事长任组长,总经理和董事会秘书任副组长,成员包括其他高管及职能部门负责人 [3] - 工作组职责包括启动/终止舆情处理、评估影响范围、协调对外宣传、向监管机构上报信息等 [3] - 证券部负责舆情信息采集,覆盖官网、社交媒体、股吧等互联网平台,其他部门需配合信息通报 [4][7] 舆情分类与处理原则 - 舆情分为重大舆情(影响股价或经营)和一般舆情 [5] - 处理原则包括快速反应、真诚沟通、主动承担责任、系统运作化危机为商机 [5] - 报告流程要求知情人立即上报董事会秘书,重大舆情需同步报告监管机构 [5] 舆情处置措施 - 一般舆情由董事会秘书和证券部灵活处置 [6] - 重大舆情需工作组会议决策,措施包括调查真相、媒体沟通、投资者关系维护、信息披露澄清及法律维权 [6] - 强调通过投资者热线、互动易平台保持沟通畅通,必要时向交易所提交自查报告 [6] 责任追究机制 - 内部人员违反保密义务将面临警告至开除处分,公司保留法律追责权利 [7] - 外部顾问或媒体传播虚假信息导致损失,公司可追究法律责任 [8] 制度生效与修订 - 制度自董事会通过之日起执行,未尽事宜按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执行 [9] - 若与未来法律冲突需立即修订并报董事会审议 [9]
运机集团: 第五届董事会第二十次会议决议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5-26 16:16
董事会会议召开情况 - 第五届董事会第二十次会议于2025年5月26日上午10点以现场及视频通讯相结合方式召开,董事长吴友华主持,应出席董事9人,实际出席9人,监事及部分高管列席 [1] - 会议召集及召开程序符合《公司法》等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规定 [1] 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解除限售 - 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第一期解除限售条件即将成就,涉及105名激励对象,主体资格合法有效 [1] - 解除限售股票数量为1,241,184股(经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调整后),占公司当前股本总额的0.5282% [1] - 关联董事吴正华、许俊杰、熊炜回避表决,议案以6票赞成通过 [2] 限制性股票回购注销 - 因18名激励对象第一期个人业绩未达标及1名激励对象离职,公司拟回购注销其已获授未解除限售股票 [3] - 回购数量调整为45,136股,回购价格调整为7.6786元/股(经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调整) [3] - 关联董事回避表决,议案以6票赞成通过,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5] 舆情管理制度 - 公司制定《舆情管理制度》以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应对舆情对股票及生产经营的影响 [5] - 议案获全体董事一致通过(9票赞成) [5] 临时股东大会安排 - 公司拟于2025年6月16日下午3点召开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 [6] - 议案获全体董事一致通过(9票赞成) [6]
华森制药: 舆情管理制度(2025年4月)
证券之星· 2025-05-21 19:49
舆情管理制度总则 - 公司制定舆情管理制度旨在提高应对各类舆情能力,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机制,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并维护正常经营活动 [1] - 舆情定义包括媒体负面报道、社会不良传言、影响股价波动的信息及其他可能对股票交易价格产生较大影响的事件 [1] - 制度适用范围涵盖公司及合并报表范围内的子公司 [1] - 舆情分为重大舆情(传播广、影响深、已造成损失或股价波动)和一般舆情两类 [1] 舆情管理组织体系 - 舆情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董事长任组长,董事会秘书任副组长,成员包括其他高管及职能部门负责人 [2] - 领导小组职责包括启动/终止舆情处理、评估影响范围、协调对外宣传、向监管机构上报信息等 [2] - 董事会办公室作为信息采集核心部门,负责媒体信息管理、股价变动跟踪及风险研判 [3] - 子公司及各部门需配合信息采集,及时通报日常发现的舆情并协助核实 [3][4] 舆情处理原则与流程 - 处理原则强调快速反应、对外宣传一致性、主动承担责任及系统运作意识 [4] - 信息报告流程要求董事会办公室在知悉舆情后立即汇报董事会秘书,重大舆情需同步报告监管机构 [4][5] - 一般舆情由领导小组组长和董秘灵活处置,重大舆情需召开专项会议决策 [5] - 重大舆情应对措施包括调查事件真相、沟通媒体、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发布澄清公告及法律维权等 [5] 责任追究机制 - 内部人员及知情方需履行保密义务,违规泄露信息将面临内部处理及法律追责 [6][7] - 媒体传播虚假信息导致公司损失时,公司保留法律追诉权 [7] 制度附则 - 制度未尽事项按国家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执行,冲突时以上位规定为准 [9] - 制度经董事会批准后生效,解释权及修订权归属董事会 [9]
英威腾: 舆情管理制度
证券之星· 2025-05-20 19:23
舆情管理制度总则 - 公司制定舆情管理制度旨在提高应对各类舆情的能力,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机制,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1] - 舆情定义涵盖媒体负面报道、社会不良传言、影响股价波动的信息及其他重大事件信息 [1] - 制度依据包括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及公司章程 [1] 组织体系与职责 - 舆情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董事长任组长,总裁和董事会秘书任副组长,成员包括财务负责人及其他高管 [1] - 舆情工作组是舆情处理的最高决策机构,负责启动/终止处理程序、拟定应对方案、协调对外宣传及监管沟通 [2] - 证券与投资部负责日常舆情监测,覆盖官网、社交媒体、股吧等全渠道信息,并建立重大舆情档案 [2] - 分子公司及职能部门需配合信息采集,确保报送及时性、客观性 [3] 舆情分类与处理原则 - 重大舆情标准:传播范围广、损害公司形象/经营、导致股价异常波动 [3] - 处理原则强调快速反应、客观沟通(如通过媒体澄清)、系统化引导(如掌握调查主导权) [3][4] - 一般舆情由董事会秘书直接处置,重大舆情需工作组会议决策并同步监控 [4] 信息报告与处置流程 - 证券与投资部发现舆情后须立即上报董事会秘书,后者判断是否属于重大舆情并上报工作组 [4] - 重大舆情应对措施包括:事件调查、媒体沟通、投资者关系维护(热线/互动易平台)、官网澄清公告及法律手段(如发律师函) [4] 保密与追责机制 - 内部人员不得泄露未公开舆情信息,违规将面临内部处理或法律追责 [5] - 媒体传播虚假信息导致公司损失时,公司保留法律追诉权 [5] 制度实施与修订 - 制度未尽事宜按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执行 [6] - 解释权和修订权归属董事会,自审议通过日起生效 [7]
消费舆警指数|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回应被指缺乏诚意,盒马何以保住口碑?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0 07:45
盒马食品安全问题 - 核心观点:盒马近期频发食品安全问题,包括无抗鸡蛋兽药超标、库尔勒香梨乙螨唑超标、猕猴桃膨大剂超标等,但公司回应缺乏诚意,加剧消费者不满 [2][3] - 事件回顾: - 青岛盒马销售的无抗鸡蛋被检出地美硝唑和甲氧苄啶超标,售价高于普通鸡蛋但未达"0抗生素"标准 [3] - 合肥盒马库尔勒香梨乙螨唑指标超标 [3] - 南京盒马即食猕猴桃氯吡脲超标 [3] - 企业回应: - 无抗鸡蛋事件中,盒马援引供应商小町蛋业的第三方复检合格报告,解释因新店经验不足未及时提交复检申请 [6] - 其他事件未在官方渠道正面回应,仅通过客服或媒体零星回应 [6] - 行业点评: - 食品安全是食品企业底线,盒马作为高端定位品牌更需加强质量监管和消费者反馈渠道 [7] - 当前回应方式缺乏真诚,需系统性解决问题并重塑责任企业形象 [7] 娃哈哈代工事件 - 核心观点:娃哈哈因代工方今麦郎产品抽查不合格终止合作,并通过快速、强硬的公开回应稳住品牌形象 [8][11] - 事件回顾: - 网友发现娃哈哈纯净水由今麦郎代工且定价更高,引发质疑 [8] - 娃哈哈承认代工事实,但强调4月已因抽样检测不合格停止合作,在售产品均符合标准 [8] - 企业回应: - 娃哈哈官方微博声明简洁直接,未回避问题并突出品质管控,被评"宗馥莉范儿" [11] - 今麦郎总裁转移焦点至成本战略,未回应质量问题 [8] - 行业背景: - 饮料行业代工模式普遍(如康师傅代工百事可乐、健力宝外协生产) [12] - 宗馥莉上任后娃哈哈面临工厂停工、商标转让等舆论压力,需平衡改革与维稳 [12]
从“强制披露”到“主动沟通”,上市公司投关管理嬗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5 22:08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雷晨 北京报道 在资本市场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IRM)正从合规导向向价值共创深刻转 型。 5月15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下称"中上协")获悉,为推动上市公司提升投资 价值、提振投资者信心,更好服务高质量发展,中上协连续两年开展投资者关系管理最佳实践活动。 总体来看,2024年,上市公司在投资者关系制度建设、数字化沟通、自愿披露等关键指标上均实现两位 数增长,一个以"制度筑基、数字赋能、价值共享"为特征的新生态正在形成。 一个值得关注的趋势是,在信息披露方面,上市公司正从"要披露"向"愿披露"转变,自愿性信披意愿不 断增强。"部分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占比提升至近三分之一。"中上协指出。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指出,企业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增 加,是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体现,亦是政策驱动下的监管升级、投资者保护的制度需求和国际接 轨的必然选择,能够回应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诉求。 搭建专业投关人才梯队 投资者关系管理的有效开展,离不开完善的制度体系和专业的人才队伍。 据中上协统计,本年度披露投资者关系管理制度、 ...
中上协这份年度报告显示:筑牢投资者信任,越来越多上市公司在行动
搜狐财经· 2025-05-15 19:36
健全投资者关系管理制度体系 2024年度披露投资者关系管理制度、投资者档案管理制度及投资者接待和推广制度的公司占比分别提升14.67%、20.97%和21.22%。制度保障方面,披露 为中小投资者提供便利及平等对待方面的公司占比上升较为显著(26.58%)。上市公司重视打造专业投关人才梯队。多数公司要求投关队伍构成人员具 备良好的专业知识结构,熟悉公司治理、财务会计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证券市场的运作机制。 5月15日,记者从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简称"中上协")获悉,中上协发布2024年度关于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情况的报告。总体来看,上市公司投资者 关系管理工具箱持续完善。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主动深化价值传递、做好价值共享,强化市值管理,筑牢投资者信任防线,努力构筑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 管理新生态。 新媒体渠道使用率超70% 此外,现金分红、特别分红、股权激励、员工持股计划、并购重组等工具正在成为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重要工具。通过真金白银的回报,向市场释放积极 信号,上市公司逐步增强市场信心,夯实投资者信任基础。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马燕 校对 潘政 上市公司积极强化自愿性信息披露,主动拓展信息披露广度与深度,为投 ...
江南新材: 舆情管理制度(2025年5月)
证券之星· 2025-05-13 18:32
舆情管理制度总则 - 公司制定舆情管理制度旨在提高应对各类舆情能力并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机制以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1] - 舆情定义包括媒体负面报道、社会不良传言、影响投资者取向及股价波动的信息或其他可能影响公司股价的事件信息 [1] - 舆情分类为重大舆情(传播范围广且严重影响公司形象或经营)和一般舆情(除重大之外的其他类型) [1] 舆情管理组织体系 - 公司实行舆情统一领导、统一组织和快速反应协同应对机制 [2] - 舆情工作组由总经理任组长和董事会秘书任副组长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和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 [2] - 工作组职责包括决定启动终止舆情处理、制定处理方案、协调对外宣传及处理其他事项 [2] 信息采集与报告职责 - 董事会办公室负责舆情信息采集包括收集分析核实舆情并跟踪股价变动及风险评估 [2] - 其他职能部门需配合信息采集工作并及时通报经营合规审查中发现的舆情情况 [2] - 相关人员报告舆情需及时客观真实不得迟报谎报瞒报或漏报 [3] 舆情处理原则 - 处理原则包括快速反应迅速行动、协调宣传真诚沟通、勇敢面对主动承担及系统运作化险为夷 [3][4] - 报告流程要求知悉舆情后立即报告董事会秘书后者根据一般或重大舆情向组长或工作组及监管部门报告 [4] - 一般舆情由工作组组长和副组长灵活处置而重大舆情需召集会议决策部署并实时监控控制传播 [4][5] 重大舆情处置措施 - 措施包括迅速调查事件真相、及时与媒体沟通防止事态发酵、加强投资者沟通保证渠道畅通 [5] - 公司需通过官网澄清或按交易所规定信息披露必要时对编造虚假信息的媒体采取法律行动 [5] - 责任追究规定内部人员需保密未公开信息违反者将受处分和经济处罚或追究法律责任 [5][6] 附则与制度执行 - 制度未尽事宜按法律法规监管规定和公司章程执行 [7] - 制度经董事会审议生效并由董事会负责制定修订和解释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