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舆情管理
icon
搜索文档
同星科技: 舆情管理制度(2025年6月)
证券之星· 2025-06-22 16:30
舆情管理制度总则 - 公司制定舆情管理制度旨在提高应对各类舆情能力,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机制,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1] - 舆情定义包括媒体负面报道、社会不良传言、影响股价波动的信息及其他重大事件信息 [1] - 舆情分为重大舆情(传播范围广、影响公司形象和股价)和一般舆情 [1] 舆情管理组织体系 - 公司成立舆情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董事长任组长,董事会秘书任副组长,其他高管及部门负责人组成 [2] - 舆情工作组负责决策舆情处理方案、协调对外信息发布、对接媒体及监管机构沟通 [2] - 董事会办公室负责舆情监测、采集、分析及上报董事会秘书 [2] 舆情信息采集范围与职责 - 采集范围涵盖官网、微信公众号、网络媒体、报刊、社交平台及投资者互动平台等 [3] - 公司各部门需配合舆情采集工作,及时报告日常经营中发现的舆情信息 [3] - 舆情报告要求及时、客观、真实,禁止迟报、谎报、瞒报、漏报 [3] 舆情处理原则与措施 - 处理原则包括快速反应、协调宣传、真诚沟通、主动承担及系统运作 [4] - 一般舆情由董事会秘书和董事会办公室灵活处置 [4] - 重大舆情需召开工作组会议决策,措施包括调查事件、沟通媒体、澄清公告及追究侵权责任 [5] 责任追究机制 - 内部人员违反保密义务将面临通报批评、处罚或法律追责 [6] - 外部顾问或中介擅自披露信息导致公司损失将追究法律责任 [6] - 媒体编造虚假信息损害公司形象或利益将保留法律追诉权 [6][7] 附则 - 制度未尽事宜按国家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执行 [8] - 制度由董事会解释并自审议通过之日起生效 [8]
久盛电气: 舆情管理制度
证券之星· 2025-06-19 16:22
舆情管理制度总则 - 公司为建立健全舆情处置机制制定本制度,旨在提升舆情应对能力,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1] - 舆情定义包括媒体负面报道、社会不良传言、影响股价波动的信息及其他重大事件信息 [1] - 制度依据包括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及公司章程 [1] 舆情管理组织架构 - 实行统一领导、快速反应的工作机制,由董事长任工作组组长,董事会秘书任副组长 [2][4] - 舆情管理工作组为决策机构,职责涵盖启动处置方案、评估影响范围、协调对外宣传及监管沟通 [2][5] - 证券部负责舆情监测与档案管理,需记录标题、原发媒体、刊载时间等关键信息 [2][6][7] 舆情信息采集与报告 - 采集范围覆盖官网、社交媒体、股吧等全渠道,包括控股子公司官方平台 [3][8] - 各部门及分子公司需配合采集,明确责任人并确保信息及时、真实上报 [3][9][10] - 舆情分为重大舆情(影响股价或经营)和一般舆情两类 [3][11] 舆情处理原则与流程 - 处理原则包括快速反应、保持沟通一致性、积极核查并消除误解 [4][12] - 报告流程要求证券部人员第一时间上报董事会秘书,重大舆情需立即报组长 [4][13] - 重大舆情处置措施包括调查真相、媒体沟通、投资者疏导及法律手段维权 [4][14] - 一般舆情由董事会秘书与证券部灵活处理 [4][15] 保密与法律责任 - 内部人员及中介机构需履行保密义务,禁止内幕交易或擅自披露信息 [5][6][16][17] - 对编造虚假信息的媒体保留法律追责权利 [6][18] 制度附则 - 制度未尽事宜按证监会、交易所规定及公司章程执行 [7][19] - 解释与修订权归董事会所有,自审议通过之日起生效 [7][20][21]
华塑控股: 舆情管理制度
证券之星· 2025-06-18 21:23
舆情管理制度总则 - 公司制定本制度旨在提高应对各类舆情的能力,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机制,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1] - 舆情定义包括媒体不实报道、社会不良传言、影响投资者取向的信息及其他可能影响股价的事件信息 [1] - 舆情分为重大舆情(传播广、影响深、可能造成股价波动)和一般舆情 [1] 舆情管理组织体系 - 设立舆情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董事长任组长,总经理及董事会秘书任副组长,成员包括高管及职能部门负责人 [2] - 舆情工作组职责包括启动/终止处理程序、评估影响范围、拟定方案、协调对外宣传及监管沟通 [2] - 董事会办公室负责日常舆情监测,借助第三方系统采集微信公众号、网络媒体、股吧等全渠道信息 [2][3] 舆情处理原则与流程 - 处理原则强调快速反应(制定方案避免失实报道)、真诚沟通(合规前提下解答媒体疑问)、主动承担(核查信息低调处理)、系统运作(建立预警机制化危机为商机) [3][4] - 发现舆情后需立即向董事会办公室报告,重大舆情由工作组组长决策并可能上报监管机构 [4] - 一般舆情由董事会秘书处协调处置,重大舆情需召开工作组会议并采取实时监控、媒体联系、投资者沟通、澄清公告等六项措施 [4][5] 责任追究机制 - 未执行制度造成损失将追究当事人责任,包括内部处罚及法律追责 [6] - 严禁内幕交易,违反保密义务导致股价异常波动或公司损失将依法处理 [6] - 外部机构/个人编造虚假信息损害公司形象或利益的,保留法律追责权利 [6] 制度执行与修订 - 制度未尽事宜按国家法规及公司章程执行,冲突时以最新法律和章程为准 [7][8] - 制度由董事会负责制定、解释及修订,自董事会审议通过后生效 [8]
强瑞技术: 舆情管理制度(2025年6月)
证券之星· 2025-06-05 19:19
舆情管理制度总则 - 公司制定舆情管理制度旨在提高应对各类舆情能力,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机制,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1] - 舆情定义包括媒体负面报道、社会不良传言、影响股价波动的信息及其他重大事件信息 [1] - 制度依据包括相关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 [1] 舆情管理组织体系 - 舆情工作组由董事长任组长,副董事长和董事会秘书任副组长,其他高管及部门负责人组成成员 [1] - 工作组职责包括启动/终止舆情处理、评估影响范围、协调对外宣传、向监管机构上报信息等 [2] - 董事会办公室负责舆情信息收集、分析及向董事会秘书汇报,其他部门需配合信息采集工作 [2][3] 舆情分类与处理原则 - 舆情分为重大舆情(影响公司形象/股价)和一般舆情 [3] - 处理原则包括快速反应、真诚沟通、主动承担责任、系统化运作 [4] - 信息报告流程要求部门负责人第一时间传递信息至董事会办公室,董事会秘书需及时向工作组报告 [4] 舆情处置措施 - 一般舆情由董事会秘书和工作组灵活处置 [5] - 重大舆情需工作组会议决策,措施包括调查事件真相、媒体沟通、投资者关系维护、发布澄清公告或法律维权 [5] - 需实时监控舆情变化,通过官网/公告等渠道控制传播范围 [5] 责任追究机制 - 内部人员泄露舆情信息将面临降级、开除等处分,构成犯罪的追究法律责任 [6] - 关联方或中介机构违反保密义务导致损失,公司保留追责权利 [6] - 媒体传播虚假信息造成损失,公司可依法追究责任 [6] 制度执行与修订 - 制度自董事会审议通过后生效,未尽事宜按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执行 [7] - 制度与国家新法规冲突时需立即修订并报总经理办公会审议 [7] - 最终解释权归公司董事会所有 [7]
信凯科技: 舆情管理制度
证券之星· 2025-06-04 20:06
舆情管理制度总则 - 公司制定舆情管理制度旨在提高应对各类舆情的能力,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机制,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1] - 舆情定义包括媒体负面报道、社会传言、影响股价波动的信息及其他可能影响投资者决策的信息 [1] - 舆情管理实行统一领导、快速反应、协同应对的方针,注重职能部门协作 [3] 舆情管理组织体系 - 董事会统一领导舆情管理工作,董事长负责领导处理工作,必要时成立由董事长任组长的工作小组 [2] - 董事长或工作小组负责启动/终止舆情处理、评估影响范围、协调对外宣传、沟通监管部门等职责 [2] - 董事会办公室为日常职能部门,负责舆情监控、信息收集、风险研判及上报,由董事会秘书直接领导 [2] - 分子公司及其他部门需配合舆情信息采集,及时通报证券事务部 [3] 舆情处理原则与措施 - 处理原则包括快速反应、协调宣传、真诚沟通、主动承担及系统运作 [3][5] - 报告流程要求董事会办公室知悉舆情后立即汇报至董事会秘书,后者向董事长报告并推进调查核实 [5] - 处理措施涵盖事前监测(实时监控、自查及中介核查)、事中处置(投资者沟通、及时发声)、事后评估(总结经验) [5] 责任追究机制 - 内部人员及知情者需履行保密义务,违规将面临通报批评、处罚直至移送司法机关 [7] - 外部顾问或中介机构泄露未公开信息导致损失的,公司将追究法律责任 [7] 附则 - 制度未尽事宜按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执行,冲突时以后者为准 [9] - 董事会拥有制度制定、修改及解释权,制度自董事会审议通过生效 [9]
国机通用: 《国机通用舆情管理制度》(2025年5月)
证券之星· 2025-05-29 19:14
舆情管理制度总则 - 公司制定舆情管理制度旨在加强应对各类舆情能力,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机制,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1] - 制度适用于公司各部门及合并报表范围内的子公司 [1] - 舆情定义包括媒体负面报道、社会不良传言、影响股价波动的信息及其他重大事件信息 [1] - 舆情管理坚持"科学应对、注重实效"原则,维护公司利益和形象 [1] 组织体系与职责 - 舆情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董事长担任组长,成员包括高管及职能部门负责人,办公室设在证券部 [2] - 领导小组职责包括启动/终止舆情处理、评估影响范围、协调对外宣传及监管部门沟通等 [2] - 证券部负责资本市场舆情监控及股价变动分析,党群部门负责官方自媒体渠道舆情收集 [3] - 各事业部及子公司需配合舆情采集工作,及时通报发现的舆情情况 [3] 舆情分类与处理原则 - 舆情分为重大舆情(严重影响形象或股价)和一般舆情 [4] - 处理原则包括快速反应、协调宣传、真诚沟通、主动承担及系统运作化解危机 [4] - 重大舆情需迅速调查真相、沟通媒体、加强投资者沟通、通过官网澄清或发布公告 [5] 信息报告流程 - 发现舆情后需第一时间汇总至党群部门和证券部,重大舆情须立即报告领导小组 [4] - 需进一步核实的内容也须快速响应,涉及不稳定因素的重大舆情需上报监管部门 [4] 责任追究机制 - 内部人员违反保密义务将面临通报批评至开除处分,构成犯罪者追究法律责任 [6] - 外部顾问或中介泄露信息导致损失,公司保留追责权利 [6] - 媒体传播虚假信息造成损失的,公司可依法追究责任 [7] 制度附则 - 制度未尽事宜按国家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执行 [9] - 制度经董事会审议后生效,解释权及修订权归董事会 [9]
宁夏辖区上市公司投资者集体接待日暨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成功举办
证券时报网· 2025-05-29 09:25
宁夏上市公司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 - 宁夏第18年举办集体接待日活动 百位高管与投资者贴身交流 [1] - 16家上市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623 38亿元 同比增长4 40% [1] - 净利润64 77亿元 同比增长5 43% [1] - 9家公司现金分红36 89亿元 同比增长41 85% 数量与金额均创历史新高 [1] - 11家次公司回购增持超5亿元 3家使用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工具 占比18 75% 超全国平均水平 [1] 宁夏证监局政策导向 - 强化上市公司监管 从严打击财务造假等违法违规行为 [2] - 推动引导上市公司开展市值管理 增强投资价值 [2] - 要求上市公司聚焦"发展核心" 利用再融资 并购重组等工具做优做强 [2] - 强调守好不造假底线 筑牢诚信经营防线 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2] - 促进信息披露 内部治理等方面与投资者良性互动 [2] 全景网与宁夏资本市场合作 - 宁夏统筹推进"六新六特六优+N"产业 协调传统产业提升 新兴产业壮大 未来产业培育 [2] - 全景网将继续搭建便捷高效渠道 助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2] 上市公司与投资者互动情况 - 16家上市公司高管与投资者实时线上互动 [3] - 直播累计在线观看近20万人次 [3] - 投资者提问718项 上市公司答复681项 整体答复率94 85% [3] 舆情管理专题培训 - 会议组织"舆情管理赋能投关服务"专题培训 [3] - 围绕资本市场舆情特点 重要作用 对投资者关系影响等进行案例分析 [3] - 详细阐述舆情监测体系构建 应对策略等 [3]
亚香股份: 舆情管理制度
证券之星· 2025-05-27 20:19
舆情管理制度总则 - 公司制定舆情管理制度旨在提高应对各类舆情的能力,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机制,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2] - 制度适用于对公司股价、商业信誉及正常生产经营活动造成影响的各类舆情 [2] - 舆情定义包括媒体负面报道、社会不良传言、影响股价波动的信息及其他重大事件信息 [2] 舆情管理组织体系 - 成立舆情工作组,由董事长任组长,总经理和董事会秘书任副组长,成员包括其他高管及职能部门负责人 [3] - 工作组职责包括启动/终止舆情处理、评估影响范围、协调对外宣传、向监管机构上报信息等 [3] - 证券部负责舆情信息采集,覆盖官网、社交媒体、股吧等互联网平台,其他部门需配合信息通报 [4][7] 舆情分类与处理原则 - 舆情分为重大舆情(影响股价或经营)和一般舆情 [5] - 处理原则包括快速反应、真诚沟通、主动承担责任、系统运作化危机为商机 [5] - 报告流程要求知情人立即上报董事会秘书,重大舆情需同步报告监管机构 [5] 舆情处置措施 - 一般舆情由董事会秘书和证券部灵活处置 [6] - 重大舆情需工作组会议决策,措施包括调查真相、媒体沟通、投资者关系维护、信息披露澄清及法律维权 [6] - 强调通过投资者热线、互动易平台保持沟通畅通,必要时向交易所提交自查报告 [6] 责任追究机制 - 内部人员违反保密义务将面临警告至开除处分,公司保留法律追责权利 [7] - 外部顾问或媒体传播虚假信息导致损失,公司可追究法律责任 [8] 制度生效与修订 - 制度自董事会通过之日起执行,未尽事宜按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执行 [9] - 若与未来法律冲突需立即修订并报董事会审议 [9]
运机集团: 第五届董事会第二十次会议决议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5-26 16:16
董事会会议召开情况 - 第五届董事会第二十次会议于2025年5月26日上午10点以现场及视频通讯相结合方式召开,董事长吴友华主持,应出席董事9人,实际出席9人,监事及部分高管列席 [1] - 会议召集及召开程序符合《公司法》等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规定 [1] 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解除限售 - 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第一期解除限售条件即将成就,涉及105名激励对象,主体资格合法有效 [1] - 解除限售股票数量为1,241,184股(经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调整后),占公司当前股本总额的0.5282% [1] - 关联董事吴正华、许俊杰、熊炜回避表决,议案以6票赞成通过 [2] 限制性股票回购注销 - 因18名激励对象第一期个人业绩未达标及1名激励对象离职,公司拟回购注销其已获授未解除限售股票 [3] - 回购数量调整为45,136股,回购价格调整为7.6786元/股(经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调整) [3] - 关联董事回避表决,议案以6票赞成通过,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5] 舆情管理制度 - 公司制定《舆情管理制度》以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应对舆情对股票及生产经营的影响 [5] - 议案获全体董事一致通过(9票赞成) [5] 临时股东大会安排 - 公司拟于2025年6月16日下午3点召开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 [6] - 议案获全体董事一致通过(9票赞成) [6]
华森制药: 舆情管理制度(2025年4月)
证券之星· 2025-05-21 19:49
舆情管理制度总则 - 公司制定舆情管理制度旨在提高应对各类舆情能力,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机制,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并维护正常经营活动 [1] - 舆情定义包括媒体负面报道、社会不良传言、影响股价波动的信息及其他可能对股票交易价格产生较大影响的事件 [1] - 制度适用范围涵盖公司及合并报表范围内的子公司 [1] - 舆情分为重大舆情(传播广、影响深、已造成损失或股价波动)和一般舆情两类 [1] 舆情管理组织体系 - 舆情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董事长任组长,董事会秘书任副组长,成员包括其他高管及职能部门负责人 [2] - 领导小组职责包括启动/终止舆情处理、评估影响范围、协调对外宣传、向监管机构上报信息等 [2] - 董事会办公室作为信息采集核心部门,负责媒体信息管理、股价变动跟踪及风险研判 [3] - 子公司及各部门需配合信息采集,及时通报日常发现的舆情并协助核实 [3][4] 舆情处理原则与流程 - 处理原则强调快速反应、对外宣传一致性、主动承担责任及系统运作意识 [4] - 信息报告流程要求董事会办公室在知悉舆情后立即汇报董事会秘书,重大舆情需同步报告监管机构 [4][5] - 一般舆情由领导小组组长和董秘灵活处置,重大舆情需召开专项会议决策 [5] - 重大舆情应对措施包括调查事件真相、沟通媒体、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发布澄清公告及法律维权等 [5] 责任追究机制 - 内部人员及知情方需履行保密义务,违规泄露信息将面临内部处理及法律追责 [6][7] - 媒体传播虚假信息导致公司损失时,公司保留法律追诉权 [7] 制度附则 - 制度未尽事项按国家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执行,冲突时以上位规定为准 [9] - 制度经董事会批准后生效,解释权及修订权归属董事会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