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宽松
搜索文档
美国疫情严重时,还到处暴乱打砸烧,为什么当时道琼斯指数却不跌反涨?
搜狐财经· 2025-10-12 00:45
当时美股反弹,仅仅说明市场的底部与估值的底部相互脱节,结束了市场的恐慌性动荡。 第一,经过了恐慌性的下跌,美股当中泡沫已经充分挤出,距离真实估值较为接近。 第二,美联储大量的刺激计划,促进了美股反弹。 美联储在美股下跌之后,迅速将利率水平降低为0,并且开启了7000亿美元的量化宽松,无限量的量化 宽松都帮助美股筑底。虽然宽松的货币政策在疫情的冲击面前对经济几乎没有帮助,但这些货币流动性 的释放显然有助于股市的反弹。 资本市场的底部与估值底部并不一定完全同步,因此美国股市在强烈的刺激计划之下,出现反弹是正常 的,但由于经济未来仍然有下行空间,美股未来还有持续动荡的风险。 美股一度达到了18,000点以下,按照此前美股达到高点时的测算,美国股市中泡沫大约存在百分之35以 上,而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迅速下跌,也就是说泡沫与高估基本挤出的差不多了,这与美股的真实价值相 对接近,所以在经济基本面没有遭受严重冲击之前,美股非常可能出现反弹。 ...
当美联储遇上量化交易:一场不对称战争
搜狐财经· 2025-10-11 18:08
美联储主席候选人分析 - 候选人背景复杂,包括代表政策延续性的鲍曼、传统货币政策专家沃勒、带有华尔街烙印的里德以及可能意味着政治力量渗透的白宫经济顾问哈西特 [2] - 每次美联储权力交接都伴随货币政策重大转向,例如2006年伯南克开启QE、2014年耶伦启动加息、2018年鲍威尔暴力加息 [7] - 候选人对量化宽松态度存在分歧,沃什曾公开批评QE扭曲市场,而里德作为资管巨头高管更理解流动性的重要性 [7] A股市场行情特征 - 2025年4月以来上证指数上涨超过700点,但超过40%的个股跑输指数,呈现“双面耳光”行情 [2] - 行情本质是流动性驱动的“注水牛”,大资金占据最佳位置,散户最后进场可能成为“站岗者” [3] - 市场存在信息严重不对称,普通投资者关注K线形态,而机构资金关注资金流向 [5][7] 量化交易与资金分析 - 机构资金的持续性至关重要,通过“机构库存”数据可判断大资金是否在下跌中持续布局 [5] - 量化数据能透视资金流动的微妙变化,帮助捕捉市场真实动向,而非仅依赖传统技术分析 [5][7] - 建立数据雷达系统是关键,优质量化工具可帮助投资者过滤市场噪音,识别资金持续流入的方向 [7] 投资策略建议 - 投资者应建立应对任何政策结果的交易系统,而非预测具体人选 [7] - 需保持对流动性的敬畏,关注美联储政策转向和国内资金面变化,这些最终体现在流动性指标上 [7] - 资金流向决定一切,“水往低处流”是金融市场永恒真理,低处即资金持续流入的方向 [7][8]
美联储主席遴选进入关键阶段 五人短名单进入最终评估阶段(附候选人观点)
搜狐财经· 2025-10-11 10:28
转自:新华财经 新华财经北京10月11日电(崔凯)据美国财政部高级官员透露,财政部长贝森特已将美联储主席候选人名单由最初的11人 缩减至5人。最终人选最早可能于2026年1月获得总统特朗普提名,但其初始职位不一定是主席,而可能首先被提名为美联 储理事。 目前进入最终轮评估的五位候选人包括两名现任美联储官员:负责监管事务的副主席米歇尔·鲍曼(Michelle Bowman)和 理事克里斯托弗·沃勒(Christopher Waller);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凯文·哈塞特(Kevin Hassett);前美联储理事凯文·沃什 (Kevin Warsh);以及贝莱德固定收益首席投资官里克·里德尔(Rick Rieder)。 | 姓名 | 背景 | 特点 | | --- | --- | --- | | 米歇尔·鮑曼(Michelle Bowman) | 现任美联储负责监管的副主席 | 现任官员,熟悉监管事务 | | 克里斯托弗·沃勒(Christopher Waller) | 现任美联储理事 | 货币政策鹰派,学术背景强 | | 凯文·哈塞特 (Kevin Hassett) | 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 | 前白宫经济顾问, ...
美联储官员释放谨慎宽松信号 主席候选名单缩减至五人
智通财经网· 2025-10-11 07:33
财政部高级官员透露,最终入围的五人包括:现任美联储监管副主席米歇尔·鲍曼、理事克里斯托弗·沃 勒、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凯文·哈西特、前美联储理事凯文·沃什,以及贝莱德全球固定收益首席投 资官里克·里德。其中,里德虽未在美联储任职,却以对债券市场的深刻见解和媒体曝光度赢得青睐。 贝森特近期公开批评美联储"臃肿低效",主张重新评估其政策框架与职能边界。他希望新任主席能推动 央行"瘦身",减少对量化宽松等非常规工具的依赖。 据财政部消息人士透露,第二轮面试预计在感恩节后展开,最终提名最早可能于2026年1月提交。现任 主席鲍威尔的任期将于明年5月到期。 在9月的政策会议上,美联储自2024年12月以来首次下调基准利率25个基点,并在点阵图中暗示年内或 再降两次。沃勒表示,他对这一节奏感到满意,但反对更大幅度的调整。他的新任同僚、由特朗普总统 任命的理事米兰,则主张一次性降息50个基点,并希望到年底累计降息1.25个百分点。 据悉,沃勒目前也是五位美联储主席候选人之一。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近期与沃勒进行了长时间会面, 并将在完成第二轮面试后向特朗普递交最终候选名单。贝森特在挑选人选时,强调候选人需对货币政策 保持开放 ...
五选一!美联储主席人选终极名单曝光,一匹“黑马”跑出
金十数据· 2025-10-10 20:14
遴选流程与时间表 -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已将美联储主席候选人从11人缩减至5人,最终人选最早可能在明年1月获得提名 [1] - 面试过程可能要到感恩节之后才能结束,因为贝森特下周将专注于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议,随后将随总统特朗普访问亚洲 [1] - 贝森特计划在未来几周和几个月内对五位候选人进行新一轮面试,面试将由其主导,并包括两名财政部高级官员和两名白宫高级官员 [1] - 最终获胜者很可能首先被提名为美联储理事,然后再被提名为美联储主席,原因是现任主席鲍威尔的理事席位任期还剩两年,而另一个理事席位(现由米兰占据)的任期将于明年1月结束,可为新主席提供完整的14年任期 [1] 候选人名单与背景 - 剩余五位候选人包括两名现任美联储官员:负责监管的副主席鲍曼和理事沃勒,以及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哈塞特、前美联储理事沃什和贝莱德固定收益首席投资官里克·里德尔 [1] - 里克·里德尔是唯一一位从未在美联储工作过的候选人,这一点可能被视为加分项 [3] - 里德尔是华尔街知名人物,其固定收益市场与美联储的分析被广泛阅读,并在贝莱德管理庞大部门 [3] 遴选标准与政策倾向 - 财政部长贝森特正在寻找对美联储运作和货币政策新理念持开放态度,并在经济学、货币政策、银行监管和管理方面有经验的候选人 [2] - 贝森特曾撰文尖锐批评美联储,呼吁对其政策、结构和使命进行审查,批评美联储过于庞大并出现“使命蔓延”,表明其倾向于一位愿意缩减美联储规模并削减某些工具(如量化宽松)使用的候选人 [3] - 特朗普政府一直对美联储政策持高度批评态度,反复敦促大幅降息,并曾威胁罢免鲍威尔及试图解雇理事库克,引发对政府是否致力于维护美联储独立性的担忧 [2] 当前遴选动态 - 目前没有哪位候选人处于领先地位,但官员证实里克·里德尔给贝森特留下了深刻印象 [3] - 与前几届政府相比,特朗普政府采用了更加“开放”的遴选流程,不断公布候选人名单的增减变化 [2] - 最终决定将由总统特朗普在贝森特提交的更精简名单中做出 [1]
为炒房减税1.7万亿,2年降息13次,曾全民炒房的美国为啥没了动静
搜狐财经· 2025-10-10 17:30
当前次级汽车贷款市场事件 - 次级汽车贷款公司Tricolor宣布破产清算,负债规模在100亿至1000亿美元之间,涉及债权人2.5万名[1][41] - 摩根大通、五三银行预计损失至少2亿美元,巴克莱银行也遭受损失[3][44] - 该公司被指控存在“用同一资产申请多笔贷款”的行为,司法部已介入调查[41] 2008年次贷危机背景与成因 - 为应对互联网泡沫破裂和911事件(造成直接损失超600亿美元,GDP损失2%)对经济的冲击,美国政府推出总规模1.7万亿美元的减税计划,美联储在2001年至2003年间连续降息13次,将联邦基金利率从6.5%降至1%[7][9][11][13] - 宽松政策刺激房地产市场,2002年起房价年涨幅超10%,2005年达17%,2006年房产自有率创69%的纪录[16][18] - 金融机构将房贷打包成证券化产品出售,部分高风险债券利息高达14%,由房利美和房地美等机构兜底,形成借贷循环[18][20] 2008年次贷危机的爆发与影响 - 2007年2月,汇丰银行宣布北美住房贷款业务亏损108亿美元,随后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公司新世纪金融破产[22][24] - 2008年9月,雷曼兄弟破产引发全球流动性危机,成为自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24][26] - 危机导致美国房价暴跌,曼哈顿房价较峰值下跌20%-25%,佛罗里达、拉斯维加斯等地部分房价下跌60%-70%,出现大量负资产[28][30] - 美联储将利率降至近零水平并维持7年,并推出三轮量化宽松,购买近4万亿美元资产,其资产规模占GDP比例从6.1%升至25.3%[34] 当前市场与历史危机的对比分析 - 汽车贷款市场规模仅为房贷市场的八分之一,且未出现类似房贷的高杠杆炒作[45] - 车贷机构风险控制手段更强,如在车辆安装GPS以便回收,部分可远程关闭引擎,资产回收比房产更容易[47] - 市场对次级车贷需求旺盛,部分放贷机构标准宽松,Tricolor破产可能仅是“冰山一角”[49] - 特朗普政府的反移民政策影响了Tricolor核心客户(无证移民)的还款能力,增加了业务风险[51] - 当前美联储在通胀率达3.7%时因就业数据疲软而降息25个基点,与2007年危机前的政策路径相似[51][53] 行业现状与潜在风险 - 后次贷危机时代,银行放贷标准趋严,房产持有成本高昂(例如纽约60平米公寓每月物业费及地产税为1700美元),全民炒房热情消退[36] - 金融市场投机性从房地产转向汽车贷款等领域,存在因过度投机和监管不到位而再次引发泡沫的风险[53][55]
和中财办原副主任尹艳林聊了两小时:反内卷、房价、股市、“十五五”和改革
经济观察网· 2025-10-10 16:58
反内卷政策解读 - 政策并非针对所有行业,而是有明确的行业和行为指向,主要聚焦于光伏、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出现的不合理价格战[6][7] - 要防止政策被曲解为“反平台经济”或针对民营企业,避免损害中小企业利益和阻碍技术进步[7][9] - 关键在于依法依规,严格按照《反不正当竞争法》《价格法》《反垄断法》等法律规范行为,避免重走行政化控制的老路[7] - 行政干预产能与价格的效果往往不佳,特别是在技术进步频发的新兴行业,可能很快显现负面后果[9][10] - 当前经济的主要矛盾是需求不足,“内卷”是次要的结构性问题,政策主次不能混淆[12] 房地产市场与政策 - 房地产行业对投资、消费的带动效应更强更直接,应成为增量政策的突破口以提振需求[3][26] - 当前房地产调控思路需从“抑制房价上涨”转变为“支持房价上涨”,扭转市场单边下跌预期[20][26] - 商品房销售面积从顶峰期的18亿平方米降至8-9亿平方米,但考虑到抑制投机和人口因素,年销售面积常态应在10亿平方米以上[21] - 构建房地产新发展模式需减少行政干预,厘清政府与市场角色,并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特别是调整超大城市住房政策[23][29] - 成立中央收储公司稳房价的方案操作难度大,因资金需求量大且价格难以谈拢[24] 宏观经济与增量政策 - 尽管上半年GDP实际增长达5.3%,但受物价低迷影响,名义增长率未达预期,微观主体感受不佳[15] - 需求不足是当前经济主要问题,释放居民近70万亿元存款的10%即可形成7万亿元需求规模,效果显著[16] - 推动“新一轮大规模投资计划”仍很重要,需形成投资与消费的良性循环,抓手包括城镇化和稳定房地产[17] - “十五五”时期GDP年均增速有望达到5%以上,关键在于通过宏观政策和结构性改革解决需求不足问题[5][30] 深化改革方向 - 收入分配改革方面,建议调整个税税率、增加专项抵扣、降低社保缴费费率,最高档45%的税率有下降空间[5][35] - 投资体制改革需推动民营企业“敢投资、有回报”,国有资本应更集中于三大领域,将其他领域更多留给民营资本[5][41] - 财税体制改革需理顺中央与地方政府事权财权关系,为地方政府提供更稳定财源,如推进消费税改革[5][44] - 社保制度面临可持续性挑战,可考虑通过发行特别国债或国有企业划转权益资本一次性填补万亿元级历史缺口[36][37] 城镇化与产业发展 - 城镇化率有望突破70%,城镇化进程将持续为经济发展注入动力,带动传统产业和服务业发展[28] - 传统产业占制造业比重依然保持在80%左右,城镇化建设能有效带动其发展[28] - 推动城镇化需保障农民农村权益,建立与进城落户的促进机制,并推动大城市基本公共服务与户籍脱钩[29] - 民营企业是科技创新的核心力量,如杭州“六小龙”的出现对政府管理理念产生冲击,说明创新需要市场和民营企业[14]
美股屡创新高背后:金融幻象、资本游戏与残酷民生
搜狐财经· 2025-10-09 21:52
美股再创新高:繁荣的假象与残酷的现实 2025年10月8日,纽约股市再次刷新历史纪录——标普500指数上涨0.58%,收于6753.72点;纳斯达克指 数上涨1.12%,收于23043.38点。 这已经是美股在过去十八年里无数次"创新高"中的一次,以至于不少 中国股民羡慕不已,甚至有人将其视为"美国国力蒸蒸日上"的铁证。 然而, 股市的繁荣真的等于经济的繁荣吗? 如果美国经济真的如股市表现那般强劲,为何民粹主义会席卷全美?为何特朗普这样的极右翼政客能卷 土重来?为何美国社会的撕裂程度比冷战时期还要严重? 答案很简单:美股的繁荣,只是一场精心包 装的金融幻象,而非实体经济的真实写照。 一、美股的"疯牛"从何而来? 要理解美股为何能持续上涨,我们必须回到2008年。 那一年,次贷危机爆发,华尔街濒临崩溃,美国政府慌了神,美联储随即祭出"量化宽松"(QE)这一 大招。 所谓QE,本质就是印钞机开足马力,让美联储凭空创造数万亿美元,再用来购买国债和金融资 产,向市场疯狂注水。 2020年疫情爆发后,美联储更是变本加厉,直接开启第四轮QE,至今其资产负债表仍高达7万亿美元。 这些钱,并没有流入实体经济,而是像洪水一样涌 ...
欧洲央行9月利率决议会议纪要:利率维持不变 资产负债表有序缩减 通胀与增长前景趋于平衡
新华财经· 2025-10-09 21:31
货币政策决议 - 欧洲央行维持三大关键利率稳定,存款便利利率2.00%,主要再融资操作利率2.15%,边际贷款便利利率2.40% [2] - 决策依据是当前通胀水平与前景评估基本符合中期目标导向 [2] - 明确资产购买计划与新冠疫情大流行紧急购买计划将不再进行到期证券的本金再投资,将以可衡量且可预测的速度缩减 [3] 通胀状况与预测 - 8月欧元区整体通胀率小幅回升至2.1%,核心通胀稳定在2.3% [2] - 能源价格降幅收窄至-1.9%,食品价格温和回落至3.2%,服务与商品通胀分别稳定在3.1%和0.8% [2] - 欧洲央行预测2025-2027年整体通胀将分别达到2.1%、1.7%、1.9%,核心通胀分别为2.4%、1.9%、1.8% [2] - 二季度员工人均薪酬同比增长3.9%,较一季度4.0%及去年同期4.8%持续回落 [2] 经济增长前景 - 欧洲央行将2025年经济增速上调0.3个百分点至1.2%,2026年微调至1.0%,2027年维持1.3% [4] - 上半年欧元区经济累计增长0.7%,季度走势呈现前强后弱 [4] - 7月失业率稳定在6.2%的低位,劳动力市场为经济提供支撑 [4] - 短期经济压力预计在2026年逐步消退,届时经济将回归稳定增长轨道 [4] 资产负债表与流动性管理 - 7月企业新贷款平均利率降至3.5%,企业贷款增速小幅回升至2.8% [3] - 居民房贷利率稳定在3.3%,房贷增速升至2.4% [3] - 缩减过程将避免引发市场无序波动,并保留传导保护工具的使用空间以应对不合理、无序的市场动态 [3] 政策协同与制度建设 - 呼吁财政政策聚焦增长友好型投资,优先支持基础设施、绿色转型与国防领域 [6] - 需加速推进结构性改革,提升劳动力市场灵活性与产业竞争力 [6] - 强调加快完成储蓄投资联盟与银行业联盟,并推动数字欧元立法框架落地 [6] 未来政策导向 - 后续货币政策重申数据依赖、逐会决定的核心原则,不预设任何利率路径 [7] - 利率调整将基于通胀前景、经济数据、核心通胀动态及货币政策传导效果综合判断 [7] - 管委会将随时准备调整所有政策工具,确保欧元区通胀中期稳定在2%目标 [7]
美联储“三把手”力挺进一步降息:宁保就业,不惧通胀!
金十数据· 2025-10-09 20:24
美联储政策立场 - 纽约联储主席威廉姆斯支持今年进一步降息,以应对劳动力市场出现的裂痕,并防止其加深[1] - 威廉姆斯认为美联储政策设定为适度限制性,当前利率区间为4%至4.25%,足以抑制经济活动但不会导致崩溃[2] - 美联储致力于将通胀率恢复到2%的目标水平,同时平衡劳动力市场降温的风险[5] 劳动力市场状况 - 月度就业增长放缓,企业在招聘方面更加犹豫,但并未处于衰退边缘[1] - 劳动力市场进一步放缓的风险是重点关注问题,若失业率略高于当前4.3%且通胀升至3%左右,将支持降息[1] - 企业未大量招聘但也未解雇工人,有助于维持失业率相对稳定[3] 通胀前景与影响因素 - 近几个月通胀偏离美联储2%的目标,特朗普关税推高部分消费品价格,但预计影响会随时间减弱[1] - 威廉姆斯未看到任何放大关税对通胀影响的第二轮效应,劳动力市场下行风险减轻了通胀上行风险[3] - 服务业价格压力居高不下,但劳动力市场疲软将有助于抑制通胀[3] 利率政策路径 - 将利率恢复到中性水平是合适的,大多数官员估计中性利率约为3%(经通胀调整后为1%)[4] - 美联储新理事米兰估计中性利率接近0.5%,支持将利率降至比当前水平低约两个百分点[4] - 美联储上个月将利率下调25个基点,定性为风险管理,官员正在争论降息速度[2] 经济数据与评估 - 政府关门导致非农报告和CPI报告延迟,但私营部门数据及调查提供了有益信息[2] - 消费支出占23万亿美元经济的70%,整体保持相对韧性,但富裕美国人消费弹性远高于低收入家庭[3] - 美股飙升至新高,政府和公司债券收益率下降,但股市表现可能反映现实世界因素而非利率限制性[3] 美联储独立性与政治压力 - 威廉姆斯强调美联储独立于白宫的重要性,央行非政治生物,焦点在于分析数据[6][7] - 特朗普试图通过安插认同其政策观点的人来直接影响美联储,并指责美联储职权范围扩大和扭曲金融市场[6] - 威廉姆斯为量化宽松等工具辩护,称其为货币政策的延伸,若无这些工具经济状况会更糟[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