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3D打印技术
icon
搜索文档
海外需求+潮玩经济加持,消费级3D打印应用有望加速
华泰证券· 2025-06-18 12:5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消费电子行业投资评级为增持(维持)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出海需求和潮玩经济双重加持下消费级3D打印有望加速破圈 海外个性化制造需求叠加潮玩经济热潮或带动需求增长 随着上游核心材料及零组件国产化程度提升 3D打印机价格仍有下降空间 市场有望进一步扩容 [1] - 国产3D打印机海外持续热销 爆款潮玩有望刺激国内市场需求 [2] - 伴随技术迭代与供应链降本 未来3D打印技术有望释放更大潜力 [3] - 3D打印产业未来空间可期 关注3D打印零组件环节及3D扫描环节投资机会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消费级3D打印发展现状 - 3D打印早期因价格高昂、使用/调试难度大 只在极少数创客群体中流行 近年来受益于技术突破、成本下探、DIY场景突破 加速在消费端拓展 逐渐从小众走向大众视野 [1] 国产3D打印机海外销售情况 - 国外创客运动兴起 个性化制造需求增长 国产消费级3D打印机凭借高性价比在海外持续热销 拓竹、创想三维等企业发展迅速 2024/1Q25国产3D打印设备出口377.8/96.5万台 同增7.2%/24.7% 其中消费级(塑料/橡胶材质)占绝对主力 [2] 潮玩经济对3D打印的影响 - 潮玩经济掀起IP创作热潮 国内3D打印社区已形成完整响应机制 3D打印凭借生产周期短、节省开模成本、高度定制化特点 成为IP衍生创作的头号选择 以泡泡玛特为例 截至2025/6/17国内最大的开源模型平台MakerWorld上LABUBU相关模型达806个 热门模型下载量近2.4万次 [2] 3D打印技术的应用前景 - 长期来看 3D打印技术有望在C端个性化制造、B端加速产品研发流程、工业端成为核心高端生产工艺 [3] 3D打印成本下降因素 - 上游核心原材料/零组件国产化以及中游3D打印厂商规模化 将共同促进3D打印机生产成本下行 进而带动销售均价下探 以金属3D打印设备为例 激光器和振镜是最核心零组件 成本占设备整体30%且国产化程度低 有望通过国产化突破实现降本 [3] 3D打印产业链相关公司 - 消费级3D打印机整机环节(未上市):拓竹科技、创想三维、纵维立方、智能派科技 [4] - 3D打印核心零组件环节(激光器/振镜):杰普特、锐科激光、英诺激光、金运激光、金橙子 [4] - 3D扫描环节:奥比中光、思看科技 [4]
爱康医疗盘中最高价触及6.520港元,创近一年新高
金融界· 2025-06-17 16:59
股价表现 - 截至6月17日收盘报6 170港元 较上个交易日下跌2 99% [1] - 当日盘中最高价触及6 520港元 创近一年新高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231 81万港元 [1] 公司概况 - 成立于2003年 2017年在香港主板上市 [2] - 业务涵盖骨科前沿技术研究 创新产品开发 规模化制造和专业化营销 [2] - 全球最早将3D打印技术商业化应用于关节置换 脊柱 创伤修复等植入物的企业之一 [2] 技术平台 - 拥有3D打印精确构建技术平台(3DAccurateConstructiveTechnology) [2] - 拥有Supravit真空等离子喷涂技术平台 [2] - 拥有导航/机器人智能技术平台(VTS/IBot) [2] - 拥有医工交互个性化定制平台(InnovativeCustomOrthopedicSolution) [2] 市场地位 - 中国人工关节领域领军企业 中国市场占有率第一 [2] - 全球髋关节市场占有率前十 [2] - 产品在40多个国家和地区7500余家医疗机构应用 [2] 研发与制造 - 在中国北京 上海和英国建立研发中心 [2] - 在北京昌平 江苏常州 英国谢菲尔德设有制造基地 [2] - 平均每二分钟就有一例假体被植入 [2]
消费级3D打印产业链分析与行业展望 - 专家会议
2025-06-16 23:20
消费级3D打印产业链分析与行业展望 - 专家会议纪要总结 行业概况 - 消费级3D打印行业在疫情期间达到顶峰,头部品牌营收达10亿级别[1] - 2024年行业呈上升趋势,拓竹入场带动产品形态和用户群提升[1][3] - 未来行业增长动力来自热门IP、个人制作能力提升和小商业模式发展[1][3] - 主流3D打印技术为FDM(熔融沉积成型),近三年出现新产品形态但核心技术无重大更新[13] - FDM适用于大众消费品(手办、生活用品),光固化(SLA)适用于专业领域(牙科模型、3D打印鞋)[14][17] 市场竞争格局 - 主流玩家包括拓竹(50-60亿营收)、创想3D(20亿)、中维立方等(10-15亿)[1][4] - 传统FDM打印机赛道拓竹一家独大,未来机会在细分赛道或新产品形态[4] - FDM 3D打印市场规模约300亿元,拓竹预计占5%份额[26] - 拓竹2025年销量目标60-80亿或90亿,增长率50%-60%,低于2024年的100%[24] - 拓竹DIY产品出口单价200-300美元,旗舰整机1000-1500美元[25] 产品与技术 - 拓竹成功因素:核心团队人才密度、大疆产品方法论、精准营销策略[18] - 拓竹产品力领先:高速多色打印机、开箱即用整机设计[19] - 消费级FDM打印机核心部件已基本实现国产化[11] - 设备生命周期:高强度使用1年需更换,个人用户3-5年[9] - 打印精度已达较高水平,难以实现跃进式提高[29] 商业模式与财务 - 设备毛利率50%左右,耗材毛利率35%-40%[5] - 设备与耗材营收比例大致为4:1[6] - 国内市场占比15%-20%,有逐步增长趋势[7] - 海外市场为重点,美国是最大单一市场[7] - 拓竹主要通过独立站销售,积极布局线下渠道[20] 用户与需求 - 入门级机器价格约1000元,耗材成本PLA每克约1分钱[7][8] - 60%-70%产品用于打印手办和玩具[37] - 学习曲线短,零基础用户1-2周可熟练操作[7] - 3D打印农场多选择太尔时代或创想3D设备,进行程序并联改造[16] 其他重要信息 - 3D打印设备基本无异味或化学危险[9] - 主流材料PLA和ABS可直接使用,品牌耗材加入RFID等智能化技术[30] - 使用第三方耗材不影响设备保修[32] - 设备故障率低,售后问题多与耗材质量有关[33] - UV打印机是泛3D打印领域小品类,年销售额约6亿[21][22]
3D打印Labubu模型获利可能违法
快讯· 2025-06-16 14:52
泡泡玛特Labubu产品市场表现 - Labubu二手市场价格已上千元 [1] - 有爱好者通过3D打印Labubu模型获利十多万 [1] 3D打印技术应用 - Labubu产品迭代中大量采用3D打印技术 [1] - 3D打印技术大幅缩减产品迭代成本 [1] - 3D打印爱好者在多个平台分享打印Labubu模型 [1] 知识产权风险警示 - 未经授权模仿易触碰著作权、商标侵权及不正当竞争法律红线 [1] - 侵权行为可能导致赔偿及产品下架后果 [1]
文脉华章丨“让中华文明瑰宝永续留存、泽惠后人”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6-14 20:01
中华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 龙门石窟被誉为中国石刻艺术最高峰 拥有1500多年历史 是世界文化遗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地寻溯中华文明的重要性 [5] - 敦煌莫高窟现存735个洞窟 4.5万平方米壁画 2000多身彩塑 是国内首批世界文化遗产 运用多场耦合实验室和数字技术加强保护 [7] - 殷墟遗址是首个被考古证实的商代都城遗址 2024年新馆开放 全景式展示商文明考古成果 运用AI和多媒体技术增强沉浸体验 [8][12] 文化遗产数字化创新 - 敦煌研究院推出"数字藏经洞"项目 用户可沉浸式体验晚唐至清末的洞窟营造场景 [7] - 麦积山石窟通过3D打印技术复制代表性龛像 打造"云上麦积"线上全景漫游平台 实现异地展览 [12] - 殷墟博物馆新馆采用人工智能技术 创新文物文献的时代表达方式 [12] 考古研究与文明实证 - 三星堆遗址代表古蜀文明最高水平 出土文物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提供考古实证 习近平总书记鼓励持续深化研究 [10][12] - 殷墟考古持续近百年 出土青铜器 玉器 甲骨文等文物 新馆集中展示考古成果 [8][11] - 云梦县博物馆获习近平总书记指示 需加强考古研究提升保护水平 为文化自信提供支撑 [13] 文化遗产活化利用 - 国家博物馆推出"华彩万象"石窟艺术沉浸体验展 创新传统文化呈现形式 [14] - 敦煌 殷墟等遗址通过科技手段实现保护与传播并重 推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 [7][12] - 文化遗产成为民族复兴精神力量 增强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自信 [13]
爱迪特(301580) - 301580爱迪特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614
2025-06-14 08:06
产品销售 - 氧化锆产品售价由产品力、供应商信誉和服务决定,产品需匹配临床需求,保证稳定性和安全性,公司口碑良好且提供解决方案 [1] 市场驱动 - 海外市场有庞大消费群体和多样需求,为公司提供发展空间,公司凭借领先技术拓展海外市场 [2] - 成熟市场对产品稳定性、标准化和美学修复要求高,对高端产品支付能力和意愿强 [2] - 新兴市场数字化进度处于初始阶段,有极大渗透空间和结构性机会 [2] 毛利率提升 - 口腔修复材料产品毛利率提升得益于产品结构调整、研发竞争力强的产品以及成本优势和规模效应增强 [3] 技术优势 - 3D 打印技术相比传统数字化加工方式,具有原材料利用率高、生产精确性高、减少手工操作步骤等优势 [4]
对标SpaceX,中国商业航天走到哪一步了
第一财经· 2025-06-12 19:55
中国商业航天发展现状 - 中国商业航天行业正迎来转折点 材料轻量化、研发迭代提速和卫星成本下降是主要驱动因素 [1] - SpaceX成为国内从业者频繁提及的对标对象 技术差距正在缩小但依然存在 [1][6] 材料与制造技术突破 - 火箭储油箱采用铝合金替代不锈钢 密度从7 9g/cm³降至2 7g/cm³ 每减重1公斤可节省数万元燃料成本 [6] - 3D打印技术将航天零部件制造周期从2-3个月缩短至1周 支持小批量定制和快速迭代 [7] - 国内供应链反馈速度比海外快1倍以上 火箭交付后1周内即可完成调整 [7] 卫星与火箭发展数据 - 2024年全球卫星制造收入达2993亿美元 中国占132亿元 头部企业卫星制造成本较2020年下降60% [8] - 2024年全球火箭发射265次(美国154次/中国68次) 入轨航天器2795颗(SpaceX星链占美国2399颗中的大部分) [8] - 中国火箭回收技术仍处试验阶段 计划2025年底实现可回收火箭发射 相当于SpaceX 2015年水平 [9] 产业链协同与未来展望 - 商业航天零部件呈现定制化趋势 需要"链主"企业下达确定性订单以推动供应商研发投入 [9] - 国产替代研发周期约5年(如风机产品) 未来规模化放量将加速供应链响应和技术迭代 [9] - 行业预测中国商业航天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时间可能比预期更短 [9]
阿博格:3D打印驱动PEEK进入医疗植入新纪元!
DT新材料· 2025-06-11 00:29
3D打印技术在PEEK医疗应用中的变革 - 聚醚醚酮(PEEK)作为高端特种工程塑料,正通过3D打印技术推动医疗植入领域的变革,替代传统钛合金材料 [1] - PEEK具有耐辐照性、绝缘性稳定、耐水解、抗压、耐腐蚀等特性,适合替代人体内大部分骨头 [1] - 传统钛合金存在弹性模量高、不耐人体体液腐蚀、长期释放金属离子等问题,PEEK成为理想替代材料 [1] 3D打印技术对PEEK产业链的赋能 - 3D打印技术加速PEEK在异形且强度要求不高部位的替代,提供有效的个性化产品定制方案 [2] - 3D打印通过数字化模型直接制造,将PEEK植入物设计优化周期从数月缩短至数天,极大加速临床验证与改进流程 [2] - 阿博格的Freeformer系列打印机采用无模成型技术(APF),支持多种工程塑料和生物可降解材料的3D打印 [2] 阿博格在PEEK增材制造领域的参与 - 阿博格将出席2025高分子3D打印材料高峰论坛,分享"推动颗粒料PEEK在医疗方向的增材制造的发展" [1][5] - 阿博格展示了基于VICTREX威格斯的PAEK 103GRA和EMS艾曼斯的PA12 Grilamid TR90等材料的3D打印产品 [2] - 阿博格增材制造经理季仲恺将在论坛上探讨PEEK医用材料的重要性、高性能专用料开发及批量制造突破等议题 [5] 2025高分子3D打印材料高峰论坛概况 - 论坛将于2025年7月18-20日在浙江杭州召开,聚焦航空航天、汽车、无人机、人形机器人、生物医疗等高端应用场景 [11] - 论坛旨在搭建材料科学、尖端技术、先进装备于一体的综合性交流平台,推动增材制造产业上下游深度合作 [11] - 核心议题包括增材制造的机遇与挑战、工业领域3D打印技术创新、生物医疗领域3D打印技术前沿热点等 [15][16][17] 增材制造技术的行业应用与挑战 - 增材制造技术凭借高度设计自由度、卓越材料利用率及强大定制化能力,成为驱动航空航天、生物医疗等领域发展的重要技术 [10] - 在"人工智能+"赋能下,增材制造技术为产业智能化升级带来新机遇,但仍面临多品种、大批量、难加工等挑战 [10][11] - 生物医疗领域议题涵盖生物墨水研发、个性化医疗植入物应用、组织工程异质结构设计等前沿方向 [17]
3D技术助力!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开展个性定制化全踝关节置换术
齐鲁晚报网· 2025-06-09 13:26
医疗技术创新 - 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手外科足踝外科团队成功完成鲁西南第一例全踝关节置换术并持续创新 [1] - 团队率先运用3D打印定制技术 人工智能术前规划与关节置换技术攻克传统手术难题 [1] - 3D打印全踝关节置换手术比传统手术时间减少90分钟 术后踝关节活动度增加30度 [1] 手术案例详情 - 77岁患者因严重右侧踝关节骨性关节炎接受3D打印全踝关节置换手术 [1] - 患者术前仅能行走100米 术后肢体畸形明显纠正 假体位置及力线良好 [1][2] - 手术采用术前设计的3D模具精准截骨 成功纠正距骨外翻力线 [2] 技术突破意义 - 该手术填补鲁西南地区在数字骨科领域的医疗技术空白 [2] - 人工智能辅助的3D建模技术缩短2/3手术时间 提高截骨精准度 [2] - 标志着足踝外科进入"个体化精准修复"新阶段 为患者提供新治疗选择 [1][2]
济医附院手足外科成功完成首例3D打印部分距骨假体植入术
齐鲁晚报网· 2025-06-09 13:23
医疗技术创新 - 济医附院手足外科成功完成首例3D打印部分距骨假体植入手术 标志着该院在骨科领域的数字化、精准化治疗取得重要突破 [1] - 该技术填补了区域内3D打印距骨假体植入技术的空白 为复杂骨病患者提供全新治疗方案 [1][4] 手术实施细节 - 患者因距骨骨折导致部分破坏 传统治疗方式难以满足需求 团队采用3D打印技术定制个性化假体 [3] - 术前通过CT扫描数据三维重建病变部位 使用生物相容性材料打印出解剖结构高度匹配的假体 实现完美契合 [3] - 手术耗时不足两小时 出血量少 术后患者恢复良好 各项指标正常 [3] 技术应用价值 - 3D打印技术显著提升手术精准度 缩短手术时间 降低手术风险 [3][4] - 该技术可提高复杂骨科手术成功率 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代表骨科治疗向个性化、精准化方向发展 [4] - 医院将持续加强多学科协作 探索新技术应用 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