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算法
icon
搜索文档
柏楚电子(688188):高功率需求持续,智能焊接放量可期
华泰证券· 2025-08-22 15:51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价人民币187.68元 [1][5]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H1实现营收11.03亿元(yoy+24.89%) 归母净利6.40亿元(yoy+30.32%) 其中Q2营收6.08亿元(yoy+20.92% qoq+22.55%) 归母净利3.85亿元(yoy+29.24% qoq+50.58%) [1] - 长期看好高功率切割市场技术优势 智能焊接业务快速发展带来新机遇 [1] - 受益于国内高功率厚板切割需求增加 海外业务拓展及智能焊接业务多行业交付应用 [2] - 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4.74%/5.54%/10.73%(yoy-0.08/+0.32/-1.10pct) [2]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12.1/15.5/19.2亿元 对应EPS 4.18/5.37/6.65元 [5] 激光切割业务 - 通过"软硬件协同 智能化控制"实现高级自动化功能 包括异形件U肋扫描和二次开坡口系统 [3] - 2025年5月推出BLT6智能切割头 寻边速度提升217% 综合效率提升150% [3] - 推动产品组合销售战略 高功率切割市场持续拓展 切割头配比率有望提高 [3] 智能焊接业务 - 研发智能焊接机器人控制系统 结合AI深度学习算法 推出高端视觉寻缝器 [4] - 已适配发那科等十余种机器人品牌 向钢构 船舶 锂电 光伏等多行业渗透 [4] - 凭借工艺数据与免示教算法优势 产品落地有望加速 [4] 财务数据与估值 - 当前市值414.74亿元人民币 收盘价143.81元(截至8月21日) [8] - 预测2025年营收22.37亿元(yoy+28.87%) 2026年28.62亿元(yoy+27.97%) [11] - 2025年预测PE 34.41倍 低于可比公司44.9倍均值 [5][12] - ROE预计从2024年16.87%提升至2027年22.89% [11]
万马股份(002276.SZ):上半年度公司新能源板块完成全液冷系统交付
格隆汇· 2025-08-22 15:41
新能源板块产品进展 - 2025年上半年度完成全液冷系统交付 [1] - 600A液冷终端和400A风冷终端相继投放市场 [1] - 基于AI算法的电池智能检测平台上线 [1] 技术研发与产品布局 - 160kW一拖四产品落地 [1] - 完成多功率全场景产品布局 [1] - 技术实力和产品使用体验获得良好市场反馈 [1]
专家解读丨虚拟电厂如何乘势而上?
国家能源局· 2025-08-20 16:25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规则体系对虚拟电厂的影响 -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1+6"基础规则体系初步建成 为虚拟电厂提供规范化市场化环境 确立统一度量衡和规则遵循 [2][3] - 规则体系明确虚拟电厂市场经营主体地位 纳入计量结算体系 提供清晰准入路径和公平市场地位 可能带来经营主体爆发式增长 [4] - 规则体系打破市场分割和省间壁垒 高效整合风光储充换等分布式资源 通过市场交易产品组合优化资源配置 提升整体调节能力 [4] 虚拟电厂资源整合与调节能力提升路径 - 以用户体验为核心深度挖掘资源潜力 借鉴互联网模式 通过提升服务智能化和精细化水平激活分散资源调节意愿 扩大聚合范围 [4] - 借助AI算法深度耦合光伏发电 储能系统 用户负荷与实时电价四条关键曲线 构建横向多能互补纵向源网荷储协调的互动型聚合资源池 [5] - 建立从气象预测到负荷预测的实时交互体系 整合风控设置竞价模式偏差分析等多维度管理模块 实现统一数据接入和可视化运营 [6] - 未来3到5年重点聚合储能和电动车V2G资源 逐步向用户侧负荷调节渗透 延伸至工业分支和企业能源终端 [6] 商业模式创新与收入多元化 - 从依赖政策补贴转向依托电力现货市场 辅助服务市场等多元化交易场景 通过捕捉价格信号实现收益最大化 [4] - 上海需求侧快速响应 电力现货 调频等七种机制帮助虚拟电厂快速立项 拓宽收入来源 通过辅助服务容量补贴等形成稳定收益 [8] - 推动用户侧对电力市场信号感知度提升 高耗能企业主动成立售电和虚拟电厂团队 采购新能源发电降低成本 为虚拟电厂创造更多服务场景 [8] 市场机遇与协同发展 - 电力市场价格波动更趋灵活 提高储能企业参与现货调频等市场积极性 虚拟电厂可通过高效聚合储能分布式光伏等资源提升规模化调节能力 [8] - 统一大电力市场提供规模化聚合资源基础 虚拟电厂可挖掘工商业用户调节潜力和用能习惯 整合海量分布式资源形成灵活调节能力 [9] - 虚拟电厂可参与跨区域辅助服务 碳电协同等领域探索创新商业模式 实现从单一服务向综合能源服务商升级 [9] - 部分运营商可聚焦中小企业 提升多类型调节偏差考核管理能力 填补市场空白形成差异化竞争力 [9]
武汉“定向音响”让声音“指哪儿响哪儿”
长江日报· 2025-08-18 08:39
据悉,在武汉音乐学院编钟博物馆,由帝东科技供应的10套定向声设备,实现"人至声 起,人离声息"的智能解说。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会哈萨克斯坦馆内,5组定向声阵列与数字 屏幕联动,创造出"声画同步追踪"的沉浸式体验。截至目前,帝东科技已在全国落地300余 个声学改造项目。 "我们正将该技术拓展至公共服务等更多领域。"余梓豪称,公司已获得43项发明专利, 正携手武汉大学等机构,筹备成立"城市声景与噪声治理创新中心",为打造宜居、宁静的城 市声环境贡献力量。 编辑:胡之澜 8月13日下午,武汉大学科技园一间约60平方米的会议室内,武汉帝东科技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帝东科技)工程师正为访客演示"无感麦"系统:一枚仅拇指大小的领夹式麦克 风,配合扩声音响,将讲解者的声音始终均匀覆盖于会议室每一寸空间。 "坐在第一排与最后一排,听到的音量几乎是一样的。"帝东科技总经理余梓豪说,这看 似"魔法"的效果,源自自主研发的波束成形技术与AI算法融合的声场定向控制系统。 余梓豪介绍,帝东科技成立9年来一直专注于声学技术创新突破,其研发的波束成形技 术,能够将声波精准投送至目标区域,实现声音的定向传播;能够精准识别人声(目标声 音)与 ...
一图看懂港华智慧能源2025年中期业绩
格隆汇· 2025-08-15 21:52
2025年上半年工作亮点 - 燃气业务气量保持平稳,价差提升0 01人民币/方,优化人员结构降低营运费用,加强成本优势 [3] - "三桶油"长约落地总量150亿方(15亿方/年),LNG资源池150万吨/年(21亿方/年) [3] - 光伏发电量增长44%至11 8亿度电,储能累计签约775MWh [3] - 类REITs两期共融资人民币10亿元 [3] - 燃气业务盈利持续增长同比+5%,可再生能源净利润同比增长6% [3][20] 2025年中期业绩 - 首次派发中期股息5港仙/股 [4] - 业务核心利润719百万港元同比增长+2% [4] - 营业额10,437百万港元同比减少-1% [4] - 经营利润1,024百万港元 [4] - 归属于股东净利润758百万港元同比增长+2% [5] 财务状况 - 信贷评级:MOODY'S Baa1,STANDARD & POOR'S BBB+,中诚信国际AAA [6] - 资本支出:2025年上半年14亿港元(燃气业务7亿,可再生能源7亿),同比减少30% [7] 燃气业务运营 - 售气量87 5亿方持平,用户数1,802万户同比增长38万户 [8] - 城燃价差0 57人民币/方同比提升0 01人民币 [9][10] - 新开发55个大客户年用气规模2亿方,"燃气+"业务能源销量6 9亿kWh [10] - 江苏浙江纺织企业天然气替代蒸汽,医院能源托管 [11] 气源供应链 - "三桶油"长约总量150亿方,锁定LNG资源池150万吨/年(21亿方) [18] - 自有气源:山西港华2 5亿方/年,四川威远1 7亿方/年 [18] - 集团统筹气量60亿方/年,自主气源比重从17%提升至23% [18] - 2030年目标统筹气量100亿方 [19] 可再生能源运营 - 光伏发电量11 8亿度电同比+44%,累计并网2 6GW新增0 3GW [20] - 电力交易量36 4亿度电同比+14% [20] - 光伏业务收益168 9百万人民币同比+11%,但度电毛利下降0 04元/度 [21] - 储能累计签约775MWh,并网260MWh,全年目标签约1GWh并网800MWh [24] - 马鞍山储能电站100MWh总投资1 3亿元,IRR超15% [22][24] 售电与AuM业务 - 电力交易售电量36 4亿度电,工业客户数约1,500个 [27] - 与城市燃气协同推进燃气客户售电签约 [27] - AuM累计规模560MW,类REITs融资10亿元,累计融资19亿元 [28] 2025年发展指引 - 燃气业务目标:用户数1,827万户(+63万),售气量173亿方(+1%),城燃价差0 57人民币/方 [37] - 可再生能源目标:光伏并网2 9GW(+0 6GW),发电量25 8亿度电(+40%),电力交易量88亿度电(+5%) [37] - 2030年目标:管理光伏12GW+储能6GWh,成为全球领先智能能源聚合服务商 [30] ESG表现 - ESG评级:FTSE Russell AA,MSCI A,恒生可持续发展企业指数AA [32] - 连续三年入选《可持续发展年鉴(中国版)》 [32] - 主办第四届智慧能源创新大赛,2024年参赛项目785个来自76国 [33][36]
中航协发布自律公约:民航的“反内卷”指向机票销售
第一财经· 2025-08-14 22:13
行业自律公约发布 - 中国航协牵头发布《中国航空运输协会航空客运自律公约》,多家航司及专家参与制定,涵盖安全、服务、效率、市场规范等七大提升维度 [3] - 公约旨在维护公平有序的航空客运市场环境,保障消费者及经营者权益 [3] 机票销售乱象整治 - 公约明确禁止低于成本价倾销、虚假宣传等恶意竞争行为,剑指国内航线"价格战" [5][6] - 民航局指出部分市场主体过度低价导致行业"旺丁不旺财",OTA平台通过算法和大数据影响定价加剧恶性竞争 [7] - 票代违规行为频发,包括积分票倒卖、加价销售、开具0元行程单等灰色操作 [7] OTA平台监管强化 - 公约要求加强对平台及代理人的监管,确保运价、退改规则与航司一致,禁止捆绑销售和价外加价 [8] - 建立代理人信用评价机制及备案公示制度,航协将定期评估履约情况并督促整改 [10] - OTA平台现有抽查式监管存在漏洞,难以全面覆盖海量票代 [8] 行业反内卷行动 - 三大航等支持"民航版12306"直销平台,强调其价格透明、无大数据杀熟,获监管部门认可 [11] - 2025年上半年行业票价持续下行,暑运期间经济舱均价仍低于2024年及2019年水平 [11] - 业内人士建议通过差异化产品供给解决运力过剩问题,应对高铁分流挑战 [11]
矩子科技:AI算法已全面导入包括AOI、SPI、AXI、点胶等产品
证券日报网· 2025-08-14 20:17
技术应用 - 公司AI算法已全面导入包括AOI、SPI、AXI、点胶等产品 [1] - AI算法广泛应用于元件定位、缺陷检测及自动编程等多个环节 [1] - 在运动控制层面,公司结合深度学习算法开发了MCB控制板的自适应传送系统 [1] - 实现了针对不同PCB基板停板状态的精确控制 [1]
中航协发布自律公约:民航反内卷指向机票销售
第一财经· 2025-08-14 19:43
民航局长还提到,在部分航线市场,网络销售平台依靠庞大的用户流量和便捷的预订渠道,借助AI算 法、大数据等技术影响机票定价,航司被迫低价销售以争夺客源。 就在不久前,民航局专门召开了一次电视电话会,部署民航领域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工作。民航局局 长在会上提到,在民航领域,内卷的本质是部分市场主体为追求短期收益,过度低价,导致我国航空市 场尽管保持增长,但"旺丁不旺财,增利不增收"的现象突出。 第一财经记者梳理《公约》内容发现,对机票销售价格和航空销售网络平台的相关要求,是《公约》条 款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要求各企业严格遵守价格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相关法律规定,杜绝以排挤竞 争对手为目的的恶意竞争行为(如低于成本价倾销、虚假宣传等)。 【#中航协发布自律公约#:#民航反内卷指向机票销售#】#中航协整顿机票低价倾销#8月14日,由中国 航空运输协会(下称"中国航协")牵头编制的《中国航空运输协会航空客运自律公约》(下称《公 约》)正式发布。 这里所说的"低于成本价倾销",主要是指国内航线目前存在的"价格战"。 《公约》由国内多家主要运输航空公司及行业专家共同参与制定,倡议各公司从航空安全、服务质量、 运营效率、规 ...
独家丨追觅进军电视赛道,已成立“智显”事业群
新浪科技· 2025-08-12 16:47
公司战略布局 - 追觅成立追觅智显事业群 整合AI算法和精工设计资源正式进军电视、投影仪及音响市场[1] - 追觅智显新品将于今年9月初首次亮相[1] - 采用全球化品牌运作方式 与母品牌"追觅"保持一致的品牌及市场运营思路[1]
全球500余台人形机器人下周竞技“冰丝带”
中国经营报· 2025-08-10 11:33
赛事概况 - 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将于8月14日至17日在国家速滑馆("冰丝带")举行,这是全球首个以人形机器人为主题的综合性盛会,涵盖26个赛项、538个比赛项目,500余台人形机器人同台竞技 [1][2][3] - 赛事包括全球首创5V5全自主人形机器人足球对抗赛,全程由AI算法控制且无人工干预,标志着群体智能与协同决策技术的重大突破 [2][3] - 赛事周期为3天(8月15日至17日),每日分为上下两个竞赛单元,每个单元时长约3小时,兼顾展示与互动需求 [4] 场馆与基地建设 - 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足球赛专业场馆"熊猫眼"赛训基地坐落于国家速滑馆西广场下沉庭院,其设计融合熊猫元素(高12米、直径32米的测地线穹顶),未来将承载顶尖机器人战队的技术测试和赛前备战 [1][2] - "北京人形机器人赛训基地"正式挂牌,集训练、测试、数据采集、技术验证和科普功能于一体,旨在增强对全球创新资源的"磁吸力" [2] - ROBOLAND机器人营地以"人机共融"为核心理念设计,有望成为人形机器人产业聚集区,促进国内外合作交流 [1] 参赛阵容与技术亮点 - 参赛规模创纪录:280支队伍(192支高校赛队+88支企业赛队)来自16个国家,覆盖127个品牌,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及天工、宇树科技等国内头部人形机器人企业 [3] - 国际队伍来自美国、德国、日本等15个国家,企业赛队涵盖整机研发领域,如加速进化、松延动力等 [3] - 赛事预演"RCAP亚太机器人世界杯北京大师赛"将首次展示10台全自主人形机器人无干预对抗,凸显群体智能技术突破 [3] 行业影响与定位 - 运动会不仅是技术竞技场,更是人类探索科技边界的里程碑,推动智能时代构想转化为实践 [1] - 通过赛事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助力机器人技术从实验室走向规模化应用,强化北京在全球人形机器人领域的资源聚集能力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