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循环经济
icon
搜索文档
全球橡胶皮带用芳纶纤维市场前10强生产商排名及市场占有率
QYResearch· 2025-05-19 16:23
芳纶纤维在橡胶带市场的应用与特性 - 芳纶纤维因其耐热、高强度、轻质及耐化学腐蚀特性,成为橡胶带制造中替代钢材或聚酯的关键增强材料[1] - 在橡胶输送带、同步带和V带中应用可显著减轻重量、提升能源效率并延长产品寿命[1] - 主要应用于对可靠性要求高的行业,如采矿、物流、汽车和建筑[1] 市场规模与增长预测 - 2024年全球橡胶皮带用芳纶纤维市场规模为2.27亿美元,预计2031年达3.50亿美元,2025-2031年CAGR为6.92%[1] - 增长驱动力包括散装物料处理系统自动化、安全法规趋严及轻量化节能需求[1] - 可持续发展趋势推动芳纶纤维在减重和降低运行摩擦方面的应用[1] 市场竞争格局 - 2024年前五大制造商(杜邦、帝人、可隆工业、晓星、烟台斯潘德克斯)合计占据84.16%市场份额[5] - 行业集中度高,新进入者通过本地化生产和成本竞争策略切入市场,尤其来自亚洲的参与者[5] - 北美和欧洲需求稳定,亚太地区(中国、印度、东南亚)因基建加速成为增长最快区域[5] 市场驱动因素 - 重工业(采矿、石油天然气)和汽车行业对高性能橡胶带需求增长[6] - 芳纶纤维在电动汽车传动系统中应用扩大,以提升能源效率[6] - 新兴经济体工业化进程加速推动传送带需求[6] 技术挑战与供应链风险 - 芳纶纤维生产成本高,涉及复杂聚合工艺和严格环境控制[6] - 橡胶基质中均匀分散和粘合存在技术瓶颈[6] - 供应链易受原材料限制和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影响[6] 未来发展趋势 - 循环经济模式推动可回收芳纶复合材料和生物基替代品研发[7] - 纤维生产商与输送带OEM合作创新下一代材料[7] - 数字平台用于客户教育、虚拟测试和全球营销以提升渗透率[7] 主要厂商与产品分类 - 核心厂商包括杜邦、帝人、泰和新材、可隆工业、晓星、东丽、Huvis[8] - 产品类型分为对位芳纶和间位芳纶[8] - 应用领域涵盖汽车、设备机械及其他工业场景[8] 区域市场重点 - 重点关注地区为北美、欧洲、中国和日本[8] - 中国和韩国正投资本土产能以减少进口依赖[5]
中交天和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做新质生产力的“碳”索者
中国发展网· 2025-05-19 14:59
新发展理念应用 - 公司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推动工程装备智能化、绿色化升级,覆盖设计、采购、制造、安装、运输、运营和维护等全生命周期环节 [1][8] - 公司作为新质生产力的探索者,通过创新驱动和科技赋能,引领行业向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1][2] 技术创新与产品研发 - 公司研发泥水平衡盾构机智能诊断与掘进控制、超大直径盾构机复合地层掘进同步拼装、刀具全状态损检等关键技术,大幅提升作业效率 [2] - 主驱动高性能变频器打破国外垄断,低转速、大功率、高精准度控制变频大幅降低能耗 [2] - AI算法智能控制系统实时调整掘进参数,空转损耗大幅降低 [2] - 全球首创超长距离掘进不换刀技术使刀具平均寿命较国际同类产品提高50%以上 [2] - 自动化泥浆处理系统实现85%渣土再生利用,施工用水重复利用率超过90% [3] - 双螺旋土压平衡盾构机配置自动化分离系统,几乎将全部掘进渣土转化为再生建筑材料 [3] 再制造与循环经济 - 公司创新技术与工艺,率先进入盾构机再制造领域,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首批符合《机电产品再制造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 [4] - 创新性构建"4S店"经营模式,对隧道装备进行专业化维护和系统性功能升级,推动传统改造向智能化、定制化再制造升级 [4] - 再制造可实现性能系统性升级,降低60%以上能耗及80%以上大气污染物排放,几乎不产生固体性废物 [5] 新能源与绿色能源布局 - 公司采用3万平米太阳能光伏,年节约发电量近300万度,为生产制造提供超50%的动力清洁能源 [6] - 创新"1+2"瓦斯治理模式,实现瓦斯能源化,单孔瓦斯抽采浓度提升至60%以上 [6] - 研制世界首台新型海上风电嵌岩钻机,解决大直径嵌岩钻孔掘进效率问题 [7] - 为国内能源企业提供超1000套陆上风电塔架,支撑风力发电装机总容量4200兆瓦,年提供清洁用电125亿千瓦时,相当于年节约标准煤约33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总排放量约900万吨 [7] 全产业链绿色低碳协同 - 公司聚焦绿色科技创新,健全碳排放管理机制,构建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核算体系 [8] - 规范绿色供应链管理,完善材料环保、生产能耗、运营排放、废弃物处置等评估机制,推动全产业链绿色低碳协同 [8]
优彩资源(002998) - 002998优彩资源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16
2025-05-19 10:56
公司基本信息 - 2025年5月16日15:08 - 16:30,公司通过证券日报网以网络远程方式召开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 [1] - 出席人员包括董事长戴泽新、董事兼董事会秘书及总经理戴梦茜、财务总监徐平、独立董事李荣珍、保荐代表人王慧 [1][2] 财务与分红情况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可转换公司债券余额为599,935,000元(5,999,350张) [2] - 2024年营业收入23.55亿元,同比减少3.70%,归母净利润8377.5万元,同比减少38.87% [2] - 拟以实施分配方案股权登记日的总股本减去回购专户持有的1,371,553股为基数,暂以2025年3月31日总股本326,407,409股测算,合计拟派发现金股利130,014,342.4元(含税),股息率为7.77% [2]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大幅下降,每股经营性现金流为 - 0.35元,同比下降155.86% [8] - 2024年毛利率为9.47%,较去年同期下降12.38% [9] - 截至2024年底,应收账款为1.42亿元,占最新年报归母净利润的比例高达168.96% [9] 产品与市场情况 - 主要产品为再生有色涤纶短纤维、低熔点涤纶短纤维 [2] - 近三年出口美国金额占总收入百分比:2022年约为万分之2,2023年约为万分之1,2024年约为千分之1 [4] - 2024年再生涤纶纤维设计产能为118667吨,产能利用率78.83%;低熔点纤维设计产能226667吨,产能利用率125.02%;低熔点涤纶长丝设计产能为30000吨,产能利用率40.30% [8] 公司运营与管理情况 - 公司拥有独立财务部门、核算体系、会计制度,能独立决策财务,有独立银行账户,独立纳税 [3] - 不存在为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和其它关联方进行违规担保的情形 [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期末余额117,481,190.20元,坏账准备计提7,653,285.12元,期末无无法收回的账款 [4] - 目前拥有超180项专利 [4] - 截至2025年5月9日,公司合并普通账户和融资融券信用账户总人数为一万八千余人 [6] 公司发展规划与目标 - 以持续技术创新为驱动力,结合市场与生产需求,降低成本,丰富产品种类,开拓新应用方向,加强产学研结合与知识产权保护 [5][6][8] - 未来三年追求“清洁低碳”,向“绿色化”“规范化”“国际化”发展,平衡循环再利用资源重心,完善评价体系,精准市场定位 [7] - 募投项目包括“年产8万吨功能性复合型特种纤维技改项目”和“废旧纺织品综合利用8万吨/年(二期)项目” [7] - 有拓展国内外市场计划,2024年年度报告披露新设国外子公司情况 [9] 问题原因与解决措施 - 2024年利润下降主要因可转债项目转固折旧成本增加、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补提、存货跌价准备增加、新项目人工成本增加、外贸出口费用增加以及政策上多交企业所得税 [3] - 随着行情好转,库存会逐步减少以改善现金流状况 [8] - 长丝产能利用率会逐年提升,再生涤纶纤维扩能计划关注公告 [8] - 应收账款在协议账期内,余额整体稳定可控 [9] - 毛利率下降受新产能未达规模效应、市场行情变化等因素影响,与行业趋势一致 [9]
2025年中国粗甘油行业供需规模、产业链、竞争格局分析及行业发展趋势研判:下游行业的快速发展,带动粗甘油的需求增长,市场规模逐步扩大[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5-19 09:14
文章核心观点 - 粗甘油行业作为生物柴油生产的副产物,其供需市场正快速增长,并受益于下游多领域发展,未来将聚焦于技术创新和高附加值产品开发以提升价值链 [1][19] 粗甘油行业定义及分类 - 粗甘油指甘油含量小于93%的甘油,是油脂加工或生物柴油生产过程中的副产物,根据原料不同可分为天然甘油和合成甘油 [2] 粗甘油行业发展现状 - 2024年中国粗甘油产能为108.8万吨,产量为42.25万吨,预计2025年产能约110万吨,产量有望突破50万吨 [1][4] - 受下游医药、化妆品、食品、新能源等领域需求拉动,2024年中国粗甘油需求量达203.08万吨,市场规模为47.9亿元,预计2025年需求量将达215.16万吨,市场规模将达72.86亿元 [1][6] 粗甘油行业产业链 - 产业链上游主要为天然油脂供应及生物柴油生产过程,下游精炼后的甘油广泛应用于环氧氯丙烷、表面活性剂、医药、化妆品、食品添加剂及新能源等行业 [8] - 作为产业链上游关键环节,2024年中国生物柴油产量为247.95万吨,需求量为138.07万吨,市场规模为109.83亿元 [10] - 在下游应用环氧氯丙烷中,粗甘油含量约2%,2024年国内环氧氯丙烷市场规模为98.60亿元 [12] 粗甘油行业竞争格局 - 行业呈现低集中度、高分散化特征,外资巨头占据高端市场,国内本土多为中小厂商,集中于中低端工业市场,价格战激烈 [16] - 主要本土企业包括扬州飞扬化工、斯科瑞、郎溪精合生物、江苏盛泰化学、山东鲁力亚新材料等 [16][18] 粗甘油行业发展趋势 - 行业是循环经济重要组成部分,未来发展方向聚焦于提纯技术创新、高附加值产品开发及可持续生产模式 [1][19]
发行价格12.08元/股 古麒绒材今日申购
证券时报网· 2025-05-19 08:46
公司IPO及募资情况 - 公司本次发行新股数量5000万股,发行价格12.08元/股,预计募集资金总额60400万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净额约为53477.88万元 [1] - 募集资金主要投向"年产2800吨功能性羽绒绿色制造项目(一期)"、"技术与研发中心升级项目"、"补充流动资金"项目 [1]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度营业收入分别为66716.33万元、83038.34万元和96672.56万元,复合增长率为20.37% [1] - 同期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为9701.30万元、12177.90万元和16819.27万元,复合增长率为31.67% [1] 主营业务与客户 - 主营业务聚焦于高规格羽绒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为鹅绒和鸭绒,应用于服装、寝具等羽绒制品领域 [1] - 客户包括海澜之家、森马服饰、巴拉巴拉、罗莱生活、际华集团、波司登、太平鸟、鸭鸭股份等知名品牌商 [1] - 与主要寝具品牌供应商建立了直接合作关系 [1] 行业地位与技术优势 - 羽绒成本占羽绒服总成本的45%左右,客户选择供应商较为审慎 [2] - 研发费用呈现增长态势,2022-2024年分别为2336.93万元、2495.76万元和3281.30万元 [2] - 拥有"羽绒羽毛清洁生产工艺技术"和"功能性羽绒羽毛材料技术"两大核心技术 [2] - 参与多项国家标准制定,是行业内唯一参与《羽绒服装》新国标制定的企业 [2] - 拥有CNAS权威认可的检测中心,报告具备国际互认效力 [2] 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 被工信部评定为国家级"绿色工厂" [3] - 生产过程将上游行业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符合循环经济发展要求 [3] - 设计建造日处理万吨中水回用系统,入选"全国环保设施和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向公众开放单位" [3] - 被评为"安徽省循环经济示范单位" [3]
省政府新闻办举行“万千气象看四川·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五通桥专场 经济总量三年连跨两个百亿台阶
四川日报· 2025-05-17 09:21
产业发展 - 五通桥区经济总量三年内连跨两个百亿台阶 成为四川省首批循环经济示范区 [1] - 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持续保持在70%以上 2022至2023年规上工业总产值连续两年突破1000亿元 [2] - 盐化工产业衍生出新中国第一号发明"侯氏碱法"和西南第一家上市公司"川盐化" 当前形成晶硅光伏、绿色化工两大千亿产业集群 [1] 新能源产业优势 - 作为"中国绿色硅谷"核心区 已集聚全球光伏前10强企业中的5家 高纯晶硅产能与品质居全球第一方阵 [1] - 区内规上化工企业超10家 "永祥法"高纯晶硅生产工艺迭代至第八代 协鑫科技流化床颗粒硅技术能耗仅为行业先进水平的六分之一 [1] 文旅融合 - 修复"侯氏碱法"核心遗址打造工业史诗博物馆 建设盐文化博物馆、美术馆等新文化空间 [2] - 全国唯一井盐文化主题龙舟会持续举办 牛华麻辣烫等非遗美食形成产业链 年收益超3亿元 [2] - 2024年"五一"期间麻辣烫美食活动接待游客近20万人次(同比+40%) 非遗美食销售额增长210% [2]
多维突破“碳”新路
辽宁日报· 2025-05-17 08:40
绿色低碳转型 - 辽宁企业加速向绿色低碳转型,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代表在"2025辽宁省企业大会企业绿色低碳发展交流"活动上探讨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和能源绿色转型升级[1] - 碳资产纳入企业财务报表可丰富资产结构并优化管理体系,碳资产是"能换钱的减排指标"[2] - 供应链在绿色低碳发展中至关重要,需加速科技创新赋能并构建"公铁海空"低碳物流体系[2] 循环经济与政策支持 - 辽宁需完善循环经济配套政策,加快评估现状并制定"十五五"期间发展目标[3] - 光大环保在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及清洁能源领域取得突破,尤其在厌氧发酵工艺方面解决畜禽粪污污染问题[4] - 光大环保计划以辽中区项目为示范,推广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技术至全省及全国[4] 氢能产业链协同 - 氢能产业发展需上下游企业协同合作,政府部门需牵头搭建产业链合作平台[5] - 辽宁省发展改革委将以项目为抓手,深化"三企联动"和"三资齐抓",推动氢能产业链完善[5]
德众汽车(838030)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16 19:30
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业绩说明会 [3] - 活动时间为 2025 年 5 月 14 日 [3] - 活动地点为全景网“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 [3] - 参会人员为通过网络参加报告说明会的投资者 [3]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为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段坤良,董事会秘书、财务负责人易斈播 [3] 公司发展机遇 报废机动车回收 - 2023 年修订细则激活零部件再制造市场,释放超千亿元循环经济价值 [5] - 2025 年中国报废机动车数量预计突破 1500 万辆,金属资源价值超 1200 亿元 [5] - 2024 年公司报废车辆回收拆解业务营业收入 7757 万元,同比增长 194.41% [5] 动力电池回收 - 2024 年退役电池量超 35 万吨,新能源车保有量突破 6000 万辆 [5] - 技术路径为“梯次利用”与“材料再生”并行,金属再生回收率超 90%,2024 年再生锂占比达 20% [5] - 公司动力电池一期已完工,预计 2025 年下半年试产 [5][7] 其他业务情况 - 新能源汽车品牌有 AITO 问界、欧拉、广汽埃安、捷途山海、长城哈弗新能源 [6] - 2025 年一季度报废车辆回收拆解业务营业收入 3500 万 [7] 公司规划与决策 - 致力于构建全国性规范化汽车回收拆解运营体系 [7] - 暂无并购计划,关注新能源品牌及优质标的 [8] - 2025 年 4 月 25 号公告权益分派,在 5 月 15 号股东会通过后 2 个月内实施完毕 [7] 对股价看法 - 短期股价受市场情绪与估值分歧影响,公司基本面扎实 [8] - 未来聚焦核心优势,发力报废汽车拆解和动力电池回收拆解项目 [9]
金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参加2025年山东辖区上市公司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情况的公告
公司投资者活动情况 - 2025年5月15日15:00-16:30 公司董事会秘书、财务总监、副总经理王忠霞女士参加山东辖区上市公司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活动 就投资者问题在信息披露允许范围内进行回答 [1] 烯烃业务发展 - 烯烃二期项目开车后 循环经济成本优势和产品规模优势进一步放大 行业地位凸显 [2] - 通过增加研发投入 加大PP新牌号和国际市场开发 提高产品销量和溢价 [2] 研发投入与人员 - 2024年研发人员数量826名 占总人数34.74% 较2023年526名(占比19.8%)同比增加14.94% [2] - 研发人员增加主要因烯烃二期项目开车及PP新牌号开发需求 [2] 股东与股权结构 - 截至2025年5月9日 公司股东户数共34,104户 [2] 原材料采购与成本 - 炭黑原材料煤焦油外购占比约90% [2] - 未来丙烷采购以非美货源为主 少量美国货采用加工贸易模式 价格随行就市 [2] 环保合规性 - 公司7m顶装焦炉符合环保要求 无关停风险 [2]
创新新材: 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英文版)
证券之星· 2025-05-15 20:39
公司核心业务 - 创新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领先的铝合金材料生产商,专注于3C消费电子、汽车轻量化、铝杆电缆、板材带箔等产品的研发生产[4] - 公司铝棒市场份额连续多年位居全球第一,拥有14个产业园区,分布在山东、江苏、内蒙古、云南及越南、墨西哥等地[4] - 2024年总产能达488.05万吨,包括14.04万吨型材、99.56万吨铝杆电缆、327.97万吨铝棒、46.48万吨板材带箔及3364.81万件结构件[4] 可持续发展战略 - 公司推出"NOVEL"可持续发展战略,围绕"一个核心五大支柱"构建体系,核心为"高端导向、全球整合、生态转型"[7] - 五大战略支柱包括:自然为本方法、生态效率解决方案、低碳发展、开放合作和前沿创新[7][8][9] - 加入铝业管理倡议(ASI),承诺构建绿色铝产业链,践行循环经济和低碳发展目标[7] 循环经济发展 - 2024年公司综合回收利用121.09万吨再生铝,其中自产生产线废铝回收40.3万吨[5][18] - 苏州创泰通过ASI认证,13家工厂通过ISO 14001认证,占比87%[5] - 再生铝标准系列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参与制定多项国家标准[5][19] 低碳生产实践 - 采用短流程铝液直供模式,2024年采购铝液350.25万吨,占电解铝原料的90.86%[5][29] - 云南创新合金采用"门到门"采购模式(运输距离约2公里),利用36.7万吨高温铝液,减少5.6万吨温室气体排放[30] - 建成57.85MW光伏发电设备,年减排二氧化碳约2.39万吨[32] 技术创新成果 - 截至2024年拥有537项授权专利(62项发明专利),获"山东省院士工作站"等称号[4][6] - 创新金属开发再生铝质量等级保持技术,废料回收率达98%,入选"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库"[19][20] - 精密公司完成燃烧炉改造,天然气消耗降低42%,年减排3700吨温室气体[32] 产品碳足迹管理 - 20种铝合金产品获ISO 14067产品碳足迹认证,15家工厂通过ISO 14064温室气体核查[3] - 使用水电铝原料可使铝棒产品碳足迹降低56%,每千克减排7.335kg CO₂e[28] - 6061GR等产品获SCS 100%再生铝认证,6R01产品采用100%再生铝[17] 行业协作与影响 - 产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光伏、3C电子等领域,汽车每减重100kg可降低CO₂排放5g/km[33] - 参与2024中国(广元)绿色铝产业发展大会,分享新能源领域铝应用经验[33] - 与富士康工业互联网合作建立富联创新,实现笔记本和平板电脑铝合金材料100%回收[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