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可控
搜索文档
魔幻7月收官!阿根廷MERV牛冠全球,沪指3600仍在拉锯
格隆汇APP· 2025-07-31 20:51
七月行情落下帷幕! 牛了一整个月的大盘,今日出现调整,沪指在3600点下方调整,全市场超4200只个股下跌,几家欢喜几家忧。 从全球主要市场的表现来看,阿根廷MERV 指数7月累涨15.64%,牛冠全球;泰国SET指数、越南指数紧随其后,本月分别累涨14.19%、14.09%;另一方 面,俄罗斯MOEX、印度NIFTY50、墨西哥MXX则为表现最弱的三个市场。 A股在3600点来回拉扯 7月,A股市场呈现出震荡攀升的态势,三大指数月线均收涨。其中,创业板指本月累计涨超8%,沪指在3600点处反复拉锯,本月累涨3.74%,深证成指累 涨5.2%,而北证50却跌1.68%。 | 代码 | 名称 | 最新价 | 涨跌额 | 涨跌幅 | 月初至今涨跌 | | --- | --- | --- | --- | --- | --- | | 000001 | 上证指数 | 3573.21 | -42.51 | -1.18% | 3.74% | | 399001 | 深证成指 | 11009.77 | -193.26 | -1.73% | 5.20% | | 399006 | 创业板指 | 2328.31 | -39.37 | ...
最新资金净流入4.02亿元,科创芯片ETF(588200)红盘蓄势,东芯股份20cm涨停
新浪财经· 2025-07-31 10:50
流动性表现 - 科创芯片ETF盘中换手率2.5% 单日成交金额达8.30亿元[3] - 近1周日均成交金额25.85亿元 位列可比基金首位[3] - 近5个交易日有3日实现资金净流入 累计净流入4.42亿元[3] 规模与份额增长 - 基金规模达330.12亿元 创近1年新高 居可比基金第一[3] - 近1周份额增长1.98亿份 新增份额位列可比基金第一[3] - 最新单日资金净流入4.02亿元[3] 杠杆资金动向 - 本月融资净买入额672.77万元[3] - 最新融资余额达16.36亿元[3] 业绩表现 - 近1年净值上涨69.83% 居可比基金第一[4] - 在指数股票型基金中排名前4.96%(146/2941)[4] - 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25.18% 最长连涨月数4个月 连涨期间涨幅36.01%[4] 收益特征 - 历史涨跌月数比18:15 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8.40%[4] - 年盈利百分比100.00% 持有2年盈利概率98.51%[4] - 近3个月超越基准年化收益5.02%[4] 存储芯片行业动态 - DDR3 DDR4 DDR5现货价月环比分别上涨14.05% 33.38% 2.75%[4] - 原厂控产稳价与AI及智能终端需求回暖推动行业进入新一轮涨价周期[4] 行业前景 - 半导体行业迎来宏观政策周期 产业库存周期 AI创新周期三重共振[5] - 北美算力需求强势上涨带动交换机及服务器产业链增长[5] - 台积电将年收入增速预期从25%上调至30%[5] 技术发展机遇 - 存储技术处于迭代十字路口 DDR6有望加速渗透[5] - 国产存储公司迎来技术升级窗口期[5] - 美国AI行动计划可能推动国产制造 设备 材料环节加速自主可控[5] 指数成分结构 - 上证科创板芯片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7.76%[5] - 前三大权重股为中芯国际(10.22%) 海光信息(10.15%) 寒武纪(9.59%)[5][7] - 寒武纪单日涨幅2.96% 表现突出[7]
解读一下今天的两个会议
表舅是养基大户· 2025-07-30 21:31
中美贸易谈判 - 第三轮中美贸易谈判在瑞典举行 美国近期与欧盟 日本 越南 印尼达成协议 剩余主要未达成协议贸易伙伴包括中国 欧盟 印度 加拿大和韩国 [4][5] - 美欧协议达成后 美国财政官员表示优势在我 美元指数快速反弹 并对印度加征25%关税施压 [5][6] - 谈判要点包括:8月12日到期协议将延期90天 中国对美欧 美日协议规模感到惊讶 讨论议题扩大且向好发展 稀土协议落地顺利 未讨论美方出口管制 [6] - 美方希望在稀土 半导体和药品等战略性行业降低供应链风险 可能通过阶梯式加税促使制造业回流 导致港股半导体大跌 [6] - 中国制造业出口产能扩大 价值链提升 西方感到压力 关税可能叠加 部分领域更高 [7][8] - 中长期结论:中国制造业优势难撼动 需做好长期斗争和自主可控准备 [9] zz局会议 - 增强资本市场吸引力和包容性 巩固回稳向好势头 肯定维稳成绩 加快硬科技企业上市 涉及科创板创业板改革 [13] - 货币政策以我为主 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行 保持政府债 企业债 信贷利率低位 支撑债券和股市结构性行情 [13] - 治理企业无序竞争 推进产能治理 规范地方招商引资 解决地方政府补贴和行业一拥而上等结构性矛盾 [14] - 地产政策强调高质量城市更新 重结构轻总量 反映人口周期和总需求下降不可逆 [14] - 低利率环境 优质股权优于房产 选股逻辑聚焦垄断型高股息或供需格局良好的产业龙头 [15] 市场热点 - 港股恒生科技大跌2.72% 半导体和新能源车领跌 理想新车发布后股价跌超12% 互联网板块跌幅较小 港股通互联网和恒生互联网跌幅约1% [17][18][19][20] - 恒生互联网指数以纯互联网公司为主 京东占比最高 不含小米 [21][22] - A股年内首只10倍股上X新材因异常波动停牌核查 药X康德配售价格104.16-106.4港元 现价112港元 [24] - 债券市场波动加剧 债基七月零收益 八月净值下落 [25][26][27] - 操作建议:港股下跌时加仓量化及全球策略产品 [28]
掐指一算“收官红”!个股开始跌多涨少了,还有哪些投资机会?
搜狐财经· 2025-07-30 15:51
A股市场展望 - 流动性充裕和市场情绪升温推动A股上台阶 外部环境有利 积极情绪或蔓延至A股 维持战略乐观判断 海内外宏观环境 市场风险偏好和新赛道结构性景气均出现积极信号 市场有望进一步上台阶 [1] - 连续3周市场大涨后A股阶段性回调压力上升 但股权风险溢价指标显示仍处机会水平附近 整体系统性风险不大 看好后市行情 维持偏高仓位 短期调整视为布局良机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行业板块前五为食品 中药 银行 钢铁 动漫 概念板块前五为大农业 西部大开发 内蒙古概念 电力体制改革 优化生育(三孩) 个股前十为包钢股份 兆易创新 中国平安 万华化学 禾望电气 华能国际 工商银行 东芯股份 工业富联 西藏天路 [1] 乳制品与畜牧业 - 活牛价格和奶价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上游奶牛存栏去化持续推进 肉牛能繁母牛去化影响逐步显现 看好原奶和肉牛周期共振上行 推动上游养殖公司业绩改善 [2] - 2025年乳制品供需结构优化 奶价出现触底回升迹象 预计下半年生鲜乳达到供需平衡 2024年乳企控制发货节奏 常温奶库存积压改善 喷粉减值损失减少 原奶价格回升推动乳企经营业绩明显改善 [2] 保险资金配置 - 政策持续协同推动保险资金向耐心资本 战略资本 长期资本靠拢 险资在自身配置需求增大和长线资金入市政策鼓励下 与资本市场双向奔赴加速展开 [3] - 以长钱长投为核心 险资入市增量政策聚焦扩规模 拓渠道 优考核 助力险资构筑优质核心资产新底仓 夯实保险机构穿越周期基础 险资以更稳健权益资产布局与资本市场良性互动 丰富资本市场健康运行长效活水 [3] 稀土产业 - MP Materials与美国国防部合作反映美国高度重视稀土永磁供给独立性 美国本土生产镨钕金属高成本凸显稀土资源战略价值 [5] - 新能源汽车 空调 工业机器人等需求持续增长 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进程加速打开稀土永磁远期需求增长空间 出口逐步恢复叠加东南亚雨季供给刚性提升 稀土价格有望稳中有进 带动产业链公司盈利能力提升 推荐稀土产业链战略配置价值 [5] 重卡行业 - 重卡批销实现9.2万辆 上牌约6.4万辆 同比高增29%和36% 实现4月以来批零三连涨 核心驱动力为以旧换新政策效果全国范围内加速显现 [6] - 预计2025年下半年重卡行业批发量同比增速约23% 景气度上行带动行业头部企业和供应链利润释放 推荐头部车企和具备国内重卡受益及非涉案基地大产能属性的头部轮胎企业 [6] 指数走势与主题投资 - 上证指数呈现一波流走势 冲关去年高点后需观察双头或震荡突破走势 越往上赚钱难度增大 [12] - 2018年以来无风险利率持续下行 银行股股息率相对无风险利率利差收敛 沪深300非金融建筑自由现金流和SIRR相对无风险利率利差收敛下行对应估值提升 [12] - 创业板指数近期出现回调 表明场内资金出逃 机构资金减仓等待靴子落地再进场 短期调整但中期向上 [12] - 主题推荐自主可控(半导体高端装备/先进材料/基础软件) AI新基建(光模块/光器件/国产算力) 并购重组(科技制造与能源资源领域重组整合) [12]
中芯国际(00981.HK):强势崛起本土中国芯 高端替代核心受益者
格隆汇· 2025-07-30 10:39
公司概况与市场地位 - 中芯国际是中国本土晶圆代工领军企业 总部位于上海 拥有全球化制造和服务基地 在上海、北京、天津、深圳建有多座8英寸和12英寸晶圆厂 [1] - 公司战略同时兼顾先进工艺追赶与成熟制程扩张 主营收入几乎全部来自晶圆制造业务 其他业务主要为光罩制造、测试等配套服务 [1] - 中国大陆成熟制程产能占比约30%(110nm及以上) 28-90nm制程为主要构成部分 14nm及以下先进制程产能占比仅1.7% [1] 财务表现与运营数据 - 25Q1实现营业收入22.47亿美元 同比增长28.4% 环比增长1.8% 连续三个季度单季营收突破20亿美元 [1] - 25Q1归母净利润1.88亿美元 同比增长161.92% [1] - 25Q1毛利率22.5% 环比大致持平 表现优于四季度指引(19%-21%) 已连续三个季度回暖至20%以上 [1][2] - 12寸晶圆制造是收入主力 25Q1收入占比达78.1% 8寸晶圆占比21.9% [2] 技术发展与产品结构 - 向12寸高价值产品特别是先进制程倾斜 带动平均晶圆售价和毛利提升 [2] - 成熟节点(≥28nm)以客户需求为中心进行差异化开发 HV、射频/模拟、嵌入式存储等特殊工艺领域存在广阔创新空间 [2] - 稀缺的先进制程(≤14nm)具有战略资源属性 聚焦支撑AI基建(如CPU/GPU生产) 主要服务于本土算力投资和自主可控国家战略 [1] 市场机遇与增长动力 - 海外晶圆代工厂因BIS出口管制无法承接中国本土企业先进芯片订单 公司成为高端替代核心受益者 [2] - 本土IC设计公司在高端领域崛起后 在先进节点上倾向与本土晶圆厂合作 [2] - 中国凭借庞大市场驱动China for China供应链成形 汽车产业尤为明显 国际IDM供应商STM、NXP等积极与中系晶圆厂洽谈合作 [3] - 公司有望承接回流订单 实现超越半导体周期成长 [2]
英大证券晨会纪要-20250730
英大证券· 2025-07-30 09:03
报告核心观点 - A股中期将呈“震荡慢牛”格局,结构性机会丰富,沪指3600点震荡整固,需留意市场节奏,关注关税谈判、政策窗口期和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时点,操作上避免追高题材股,留意低位滞涨板块轮动 [1][2][4] 总量研究之A股大势研判 周二市场综述 - 市场大概率进入震荡整理周期,指数或在3600点上下波动,后续若有热点吸引资金、成交放大,指数有望突破上行,反之则可能下行寻支撑 [4] - 周二早盘沪深三大指数开盘涨跌不一、走势分化,沪指探底回升,创指半日涨近1%,午后三大指数集体走强,创指收涨近2%,科创50指数涨1.45% [4] - 行业上钢铁、医疗服务等板块涨幅居前,保险、银行等板块跌幅居前;概念股上CRO、重组蛋白等涨幅居前,猪肉、鸡肉等跌幅居前 [5] - 个股涨少跌多,两市成交额18032亿元,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科创50指均有不同程度上涨 [5] 周二盘面点评 - 医药股集体走强,创新药等医药股表现突出,2025年下半年医药板块具备配置价值,可逢低关注创新药等领域 [6] - 半导体板块走强,长期向好逻辑未变,国家政策支持、全球半导体市场增长及国产替代趋势等因素推动,仍可逢低配置,关注国产替代及技术领先企业 [7] 后市大势研判 - 短期3600点附近或有震荡,中期在关税谈判、政策发力和流动性改善推动下,A股呈“震荡慢牛”格局 [8] - 市场呈现“沪弱深强”格局,量能相对健康,板块合理轮动,后市需关注关税谈判、政策窗口期和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时点 [8][9]
【策略】市场或继续震荡上行——2025年8月A股及港股月度金股组合(张宇生/王国兴)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7-30 07:08
7月A股港股市场表现 - 7月A股主要指数普遍上涨 创业板指涨幅最大 上证50涨幅最小 行业端几乎普涨 钢铁 建筑材料 有色金属等行业表现较好 受反内卷政策持续催化 雅江水电站建设等因素影响 [2] - 7月港股市场震荡上行 恒生科技 恒生综合指数 恒生香港35 恒生指数 恒生中国企业指数的涨幅分别为7.1% 6.7% 5.9% 5.5% 5.4% 受海外扰动缓和 国内风险偏好回暖等因素影响 [2] A股投资观点 - 下半年市场或冲击新高 行情从政策驱动转向基本面与流动性驱动 参照2019年节奏 存在短期基本面改善持续性 资金持续流入及新兴产业发展带来的预期差 有望突破2024年下半年阶段性高点 [3] - 配置方向关注反内卷及补涨机会 煤炭 钢铁 光伏 建材等板块受益于政策 行情以轮动补涨为主 一级行业重点关注电子 机械设备 二级行业关注化学纤维 工程机械 军工电子 航天装备 自动化设备 [3] 港股投资观点 - 恒生指数突破前期高点 未来或继续震荡上行 港股盈利能力较强 互联网 新消费 创新药等资产稀缺 估值偏低 长期配置性价比高 国内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 [4][5] - 采用哑铃型配置策略 关注自主可控 芯片 高端制造等政策扶持领域 部分互联网科技公司的独立景气度 以及通信 公用事业 银行等高股息低波动行业作为稳定收益底仓 [5]
2025年8月A股及港股月度金股组合:市场或继续震荡上行-20250729
光大证券· 2025-07-29 16:49
报告核心观点 - 7月A股和港股市场有所回暖,下半年A股市场有望突破2024年下半年的阶段性高点,港股市场未来或继续震荡上行 [1][2][3] - A股关注反内卷及补涨机会,港股关注科技成长及高股息占优的“哑铃”策略 [2][3] 7月市场表现 A股市场 - 7月(截至25日),A股主要指数普遍上涨,创业板指涨幅最大,上证50涨幅最小 [1][8] - 行业端几乎普涨,钢铁、建筑材料、有色金属等行业表现较好 [1][8] 港股市场 - 7月受海外扰动缓和、国内风险偏好回暖等因素影响,港股市场整体走势震荡上行 [1][10] - 截至2025年7月25日,恒生科技、恒生综合指数、恒生香港35、恒生指数、恒生中国企业指数的涨幅分别为7.1%、6.7%、5.9%、5.5%、5.4% [1][10] A股观点 市场走势 - A股估值仍具有较高的吸引力,下半年市场或冲击新高,有望突破2024年下半年的阶段性高点 [2][12] 配置方向 - 关注反内卷及补涨机会,反内卷行情或持续,关注煤炭、钢铁、光伏、建材等板块 [2][13] - 本轮行情以“轮动补涨”特征为主,一级行业中,重点关注电子、机械设备,二级行业中,重点关注化学纤维、工程机械、军工电子、航天装备、自动化设备 [2][13] 港股观点 市场走势 - 恒生指数已经突破前期高点,未来或继续震荡上行,长期配置性价比仍较高 [3][19] 配置策略 - 关注科技成长及高股息占优的“哑铃”策略,关注自主可控、芯片、高端制造相关概念、部分互联网科技公司以及高股息低波动策略 [3][19] 金股组合 2025年8月A股金股组合 - 东方财富、海南华铁、华友钴业、中国石油、争光股份、杭叉集团、海尔智家、科大讯飞、中芯国际、新易盛 [3][24] 2025年8月港股金股组合 - 中国人寿、新华保险、香港交易所、腾讯控股、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地平线机器人 - W、美图公司、心动公司、阿里巴巴 - W [3][28]
电子行业周报:半导体全面反弹伊始,看好三重周期共振下的估值扩张行情-20250728
国信证券· 2025-07-28 22:5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电子行业投资评级为优于大市 [1][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看好25年电子板块在“宏观政策周期、产业库存周期、AI创新周期”共振下的“估值扩张”行情 [1] - 美国AI行动计划将限制半导体出口,国产半导体各环节将加速自主可控 [2] - 国内模拟芯片公司新产品将进入规模放量阶段 [3] - AI是需求确定性高增长的投资主线,AI应用与算力基建形成正向循环 [4][7] - 存储进入技术迭代十字路口,看好存储方案迭代的增量机遇 [7] - LCD产业竞争格局洗牌充分,其崛起增强了国产电视品牌及ODM的出海竞争力 [8] 行情回顾 - 过去一周上证指数、深证成指、沪深300分别上涨1.67%、2.33%、1.69%,电子行业整体上涨2.85%,二级子行业中半导体涨幅较大为4.65%,元件跌幅较大为0.85%;恒生科技指数上涨2.51%,费城半导体指数、台湾资讯科技指数分别下跌1.51%、0.36% [1][11] - 过去一周电子板块涨幅前十的公司有统联精密、苏州天脉等,跌幅前十的公司有*ST恒久、东田微等 [16] 行业动态 - 过去一周行业新闻包括Q2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同比下降2.4%、宇树科技启动IPO、Q2全球PC出货量市场同比增长8.4%等 [35] - 过去一周重点公司发布多项公告,如视源股份股份回购完成、杰华特增加日常关联交易预计等 [35][36] 投资建议 - 推荐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翱捷科技等公司 [1] - 建议关注自主可控链相关公司,如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等 [2] - 继续推荐国内模拟芯片公司,如圣邦股份、思瑞浦等 [3] - 建议持续关注AI相关公司,如工业富联、华勤技术等 [4] - 继续推荐AI算力产业链公司,如生益科技、工业富联等 [7] - 建议关注存储相关公司,如兆易创新、北京君正等 [7] - 推荐LCD相关公司,如京东方A、兆驰股份等 [8] - 给出重点投资组合,包括消费电子、半导体、设备及材料、被动元件等多个领域的公司 [9] - 给出重点公司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涉及中芯国际、翱捷科技等公司 [10]
WAIC大会顺利召开,自主可控和海外ASIC产业链持续看好
东方财富证券· 2025-07-28 18:4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当前建议关注国产算力自主可控和海外 ASIC 产业链投资机会,自主可控方向关注先进逻辑工艺产业链和国产算力产业链,ASIC 方向关注 AI 中斜率最高的 ASIC 产业链 [2][25][2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本周行情回顾 - 本周市场整体上涨,电子行业表现高于市场整体平均,沪深 300 指数上涨 1.69%,上证指数上涨 1.67%,深证成指数上涨 2.33%,创业板指上涨 2.76%,申万电子指数上涨 2.85%,在 31 个申万行业中涨幅排名第 13,今年以来申万电子指数上涨 9.52%,排名 17/31 [1][10] - 细分板块层面,本周半导体、电子化学品、光学光电子和消费电子分别上涨 4.65%、2.71%、2.36%和 1.85%,其他电子和元件分别下跌 0.61%和 0.85% [15] - 个股层面,本周申万电子行业上市公司中有 353 家上涨,119 家下跌,气派科技、强达电路等涨幅居前,ST 恒久、东田微等跌幅前五 [16] - 当前板块整体估值处于历史中部水平,截至 2025/7/25,电子行业估值水平(PE - TTM)为 48.36 倍 [17] 本周关注 - 谷歌财报超预期,将年度资本支出计划上调至约 850 亿美元,预告明年继续增加投入,源于云计算服务强劲需求,第二季度总营收达 964.3 亿美元,超出分析师预期,谷歌云业务销售额同比激增近 32% [22] - 7 月 26 日,2025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在上海开幕,主题为“智能时代、同球共济”,大会规模创历史之最,展览面积首次突破 7 万平方米,吸引 800 余家企业集中亮相,展出 3000 余项前沿展品,汇聚 12 位国际顶尖奖项得主等 [23] - 长江存储逆势积极扩产,NAND 今年有望在国内市场占据约三成份额,到 2026 年底产能在全球 NAND 闪存行业中的占比有望达到 15%,正积极推进半导体设备国产替代,首条完全采用国产设备的 NAND 生产线将于本年下半年开始试运行,产能快速爬坡有望在 2026 年实现 [24] 本周观点 - 自主可控方向,国内先进逻辑制程产线工艺优化进展顺利且扩产规划积极,建议关注先进逻辑工艺产业链和国产算力产业链,涉及中芯国际(港股)、北方华创等公司 [25][26] - ASIC 方向,AI 硬件投资进入推理驱动时代,建议关注 ASIC 产业链,涉及沪电股份、生益科技、芯原股份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