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产学研融
icon
搜索文档
柯岚:澳门将引进更多优秀人才 深化产学研融合
新华网· 2025-04-28 09:00
澳门人才引进与产学研融合 - 澳门特区政府计划推动教育、科技、人才良性互动,深化产学研融合以促进经济多元发展 [1] - 已吸引高水平专业人才和创业团队参与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未来将完善人才配套服务 [1] - 计划出台国际化人才政策,提升澳门国际化程度,建设国际高端人才集聚高地 [1] - 澳门高校优化了学科分布和交叉发展,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建立研究平台 [1] - 特区政府支持科研成果转化,已在澳门和横琴建立知识产权管理、企业孵化和产品对接服务体系 [1] - 澳门高校与内地高校设立联合培养机制和联合实验室,为大湾区输送高端人才 [1] 澳门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 - 澳门将继续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的文化合作,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2] - 澳门致力于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成为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桥头堡和中西文明交流窗口 [2] - 澳门历史城区承载中西文化交流印迹,将加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并深挖其文化价值 [2] - 澳门将增强国际传播力,创新传播模式,利用数字化平台讲好澳门故事 [2]
新材料如何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这场对接会上,新材料产学研“朋友圈”再扩容
搜狐财经· 2025-04-27 08:35
新材料产业战略地位 - 新材料产业是战略性、基础性产业,也是高技术竞争的关键领域 [1] 江苏省新材料产业活动 - 江苏省新材料集群融合创新宣贯对接活动在苏州举行,由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指导,江苏省材料学会和苏州大学主办 [3] - 活动汇聚众多业内专家学者和企业精英,旨在深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 [3] - 活动当天揭牌成立"新材料集群制造业人才发展联盟",将搭建"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为江苏新材料产业输送高素质技能人才与领军型创新团队 [3] - 启动"制造强省·材料先行"系列对接活动,鼓励支持新材料集群的重点地区、促进机构、高校院所、信息化服务商、"筑峰强链"龙头企业围绕特定主题开展专业对接活动 [3] 江苏省新材料产业基础 - 全省已创建高性能纤维和膜材料2个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在特钢、精细化工、碳纤维等领域创建8个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 [3] - 江苏在新材料领域已建立932家"筑峰强链"企业组成的重点企业培育库和56个新材料领域中试平台培育库 [3] 新材料应用场景 - 中国科学院院士施剑林分享无机纳米材料用于肿瘤治疗的研究历程和前沿动态,展现新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的独特优势和应用前景 [4] - 苏州大学党委书记张晓宏介绍高效光伏以及面向超高清显示的OLED材料与器件研究,分析光电材料产业应用趋势、技术瓶颈和挑战 [4] - 加拿大工程院院士路建美介绍柔性材料在资源回收利用、污染物吸收等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和先进技术 [4] 政府支持 - 江苏省工信厅新材料产业处对江苏省新材料产业发展相关政策进行解读 [3] - 江苏省工信厅产业人才与合作处详细介绍省级层面承担的国家级人才计划以及响应国家战略部署的相关人才政策 [3] - 江苏省工信厅厅长朱爱勋表示将继续支持新材料产业发展,落实各项惠企政策,优化产业发展生态,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无缝对接,打造国际先进的新材料集群 [4]
“之江同心 九三创吧”机器人产学研专场活动在宁波成功举办
证券时报网· 2025-04-27 06:59
九三学社省委会副主委、宁波市委会主委张立央表示,九三学社宁波市委始终以助力科技创新为己任, 精心打造甬创汇平台,并结合"之江同心"和 "九三创吧"品牌,推进举办各类专题活动,激发和链接更 多的社内外资源,汇聚各方力量,共同推动宁波市相关领域的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生态建设。 中共海曙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黄列指出,机器人产业是海曙打造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卓越城区的重要赛 道,期待以统战"凝心聚智"的优势,进一步链接各方智库资源、企业的市场经验和高校的科研力量,持 续优化生态,以人才新政、产业基金等赋能,共同助力机器人产业健康发展。 宁波市政协原副主席、九三学社宁波市委会原主委傅丹,中共宁波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周培剑,社省委常 委、浙江九三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宏择控股集团董事长徐道聪,宁波工业互联网研究院董事长陈克 温,社市委专职副主委吴波华出席了该专场活动。 4月25日下午,"之江同心 九三创吧"暨甬创汇机器人产学研专场活动在宁波市海曙区甬水桥科创中心成 功举办。该活动由九三学社浙江省委会主办,九三学社宁波市委会和中共海曙区委统战部共同承办,并 获得了证券时报的支持。机器人产学研专场活动旨在推动机器人产业技术创新与产 ...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推动行业科技创新 做好中国食品“大文章”
消费日报网· 2025-04-22 10:46
核心观点 -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荣获"全国轻工行业先进集体"称号,标志着其在推动食品产业科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得到国家认可 [1] - 学会通过党建引领、学术转化、人才强基三大方向,持续深化产学研融合,提升中国食品科技水平 [3][5][7] - 未来将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整合资源,助力中国食品产业科技自立自强 [2][9] 党建引领 - 学会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将党建工作与业务深度融合,团结科技工作者 [3] - 通过功能型党委加强政治思想引领,邀请党的二十大代表讲党课,提升会员对二十大精神的理解 [3] - 创新党建特色活动,如科技服务团和科普工作,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 [3] 学术转化 - 学会成功召开21届年会,2022年线上年会累计观看量达520万人次,展现强大影响力 [5] - 发布多项共识、科学综述、白皮书等学术成果,通过《中国食品学报》提升科技话语权 [5] - 主办国际食品安全与健康大会,提升中国食品科技的国际影响力 [6] - 组织品牌会议如益生菌与健康研讨会、方便食品大会,促进科技创新 [6] 人才强基 - 组建3支由院士牵头的专家咨询团队,近50位专家参与,提升汇智资政能力 [7] - 推荐19名中国科学家当选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5名青年人才获IUFoST青年科学家奖 [8] - 秘书处人员平均年龄不到40岁,党员占比66.7%,高级技术资格人员占比41.7%,研究生学历占比45.8% [8] 社会责任 - 疫情期间组织方便食品行业会员单位复工复产,获中国科协"优秀抗疫学会"称号 [6] - 连续13年举办"食品安全与健康热点科学解读媒体沟通会",6年发布"食品安全与健康流言榜",11年承办全国食品安全周活动 [6] - 修订《食品安全科普宣传大纲》,优化科普传播方式,打造"微信端+政务号"传播矩阵 [6]
浙江哈尔斯真空器皿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4-22 04:35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作为国内领先的杯壶制造与品牌运营商,2024年经营成果良好,主营业务稳定发展,品牌建设成果初显,财务状况健康,通过推进变革项目提升竞争力,同时计划开展理财和金融衍生品交易等业务以增加收益和应对风险 [1][8][21]。 公司基本情况 主营业务 - 专注不锈钢保温器皿生产与销售,产品线涵盖保温杯、壶和焖烧罐等,向智能技术靠近,材质拓展到钛,工艺有内胆喷涂陶瓷漆等突破,还推出智能化功能产品,延展到非真空品类 [1] 主要品牌 - 哈尔斯:2022年品牌升级,愿景是成为世界级杯壶品牌,获欧睿国际“连续两年全球杯壶销售额第一”认证,产品注重消费者关键主张 [2] - SIGG:2016年被全资收购,1908年创立于瑞士,以环保、耐用、瑞士精工产品享誉世界,与奢侈品、体育赛事及潮流品牌合作 [3] 业务模式 - OEM业务:深耕海外市场,与全球知名品牌商紧密合作,提供一站式服务,未来将加大创新投入,优化服务 [3] - 品牌业务:以哈尔斯和SIGG为核心,全渠道布局,满足消费者品质生活追求,巩固市场地位,未来将创新产品与营销 [4][5] 业务驱动因素 - OEM业务多元化:构建“客户粘性 + 新锐市场渗透”竞争力,与头部客户合作超10年,海外市场连续三年增长 [6][7] - 品牌建设:国内市场变革,公司以品牌驱动增长,优化自有品牌,SIGG开拓欧洲市场,销售额双位数增长 [8][9] - 研发投入:重视研发,组建团队,配备设备,产学研合作,设博士后工作站,推动技术创新与工艺革新 [11][12] - 产品发展:海外打造复合功能与异形设计产品,引入环保材料;国内捕捉消费者需求,研发健康化和智能化产品,如“智能钛杯” [12][14] - 变革项目:推进供应链珠峰等变革项目,优化内部组织,提升生产效率和质量,实现营收和利润双增长 [14][15] 财务情况 年度报告 - 2024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87亿元,母公司实现净利润2.06亿元,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5元,2024年度累计现金分红占净利润40.45% [21][23] 季度报告 - 2025年第一季度应收款项融资、预付款项等资产负债表项目,研发费用、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等利润表项目,以及经营、投资、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等有变动并说明原因 [56][57] 重要事项 再融资 - 2023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事宜,相关议案经董事会、监事会及股东大会审议,申请文件获深交所受理并修订调整 [18] 理财 - 2025年度拟使用不超过3亿元闲置自有资金进行理财,投资存款类品种,期限12个月,需股东大会批准 [26][29][31] 金融衍生品交易 - 2025年度拟开展不超过8000万美元金融衍生品交易与套期保值业务,应对外汇与原材料价格波动,需股东大会批准 [43][44] 董事会会议 - 2025年4月20日第六届董事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2024年度总裁工作报告》《2024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等 [51][52]
储能联盟携手中国石油大学,加速储能产学研融合!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3-01 16:33
文 |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 月 2 1 日下午,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创始人兼常务副理事长俞振华、副秘书长李臻一行 到访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进行调研。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副校长张广清、新能源与材料 学院、机械与储运工程学院的教师代表参加座谈。 双方围绕储能技术的前沿研究、产业化落地的可行性以及专业人才的培育等关键议题展开了 广泛交流。双方同时就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 2025)相关事宜进行沟通。 张广清对俞振华一行的到访表示欢迎。他表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响应国家绿色低碳转 型号召,积极布局清洁低碳智能学科群, 于2 0 22年获批建设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 台,在储能领域具有显著优势。 双方在人才培养、技术研发、国际交流等方面需求契合,具 有广阔的合作前景,希望双方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共同为能源行业发展贡 献力量。 俞振华介绍了联盟在储能产业研究、政策推动、活动交流等方面的成果, 长期以来将推动产 学研协同发展作为重要使命, 希望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在储能技术研发、产业应用及人 才培养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 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 (ESIE2025)定于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