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工智能大模型
icon
搜索文档
跨界进入机器人丝杠,墨西哥工程配套特斯拉,这家公司看点多!| 0818 张博划重点
虎嗅· 2025-08-18 22:21
市场指数表现 - 上证指数盘中突破3731.69点,创2015年8月20日以来近10年新高 [1] - 深证成指、创业板指数突破2024年10月8日高点,创两年新高 [1] - 北证50指数盘中突破1500点,创历史新高 [1] 资金流动与产品发行 - 公募基金发行回暖,2025年以来发行979只基金,总份额6474.70亿份 [3] - 私募证券产品备案量显著增长,2025年8月15日前备案7443只,同比增幅76.12% [3] - 两融余额达20626亿元,低于2015年峰值22730亿元,但高于2021年的16648亿元 [3][4] 两融余额占比分析 - 当前两融余额占A股流通市值比例为2.3%,低于2015年8月18日的3.30%和2021年2月18日的2.43% [4] - 历史峰值出现在2015年6月18日,占比达4.27% [4] 板块轮动表现 - 液冷服务器、机器人、东数西算/算力、芯片等板块多次进入单日涨幅前五 [5] - 芯片板块在百日新高板块中持续领先,单日上榜个股数量最高达101只 [5] - 算力、医药、机器人概念板块频繁出现在百日新高榜单,算力板块单日上榜82只个股 [5]
下半年我国经济走势如何?国家统计局作答
新华财经· 2025-08-15 14:34
经济总体态势 - 7月份部分经济指标波动但累计增速保持总体平稳 就业物价总体稳定 经济平稳运行态势未改变 [1] - 创新引领下新动能成长壮大 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经济发展步伐稳健 国民经济保持稳中有进态势 [1] - 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 长期向好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未变 [1] 市场需求 - 1-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8% 服务零售额增长5.2% 消费潜能持续释放 [1] - 货物出口增长7.3% 其中机电产品出口增长9.3% 外贸韧性继续彰显 [1] - 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2% 比上年全年提升7.5个百分点 [2] 新质生产力发展 - 1-7月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12.8% 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增长8.6% [2] - 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加快 数字产品设备制造和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保持较快增长 [2] - 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提升算力需求 带动服务器产量大幅增长 [2] 改革开放成效 - 1-7月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3.5% 货物周转量和旅客周转量保持较快增长 [2] -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推进 治理企业无序竞争 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 激发经营主体活力 [2] 宏观政策效果 - 1-7月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同比增长30.4% 通讯器材类增长22.9% [3] - 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9% 水利和电力投资快速增长 [3]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上调0.8个百分点 [3]
信息量巨大!重要发布会,刚刚公布
搜狐财经· 2025-08-15 13:42
核心经济表现 - 7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 环比增长0.38% [2] - 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 高技术制造业增长9.3% 分别高于整体工业2.7和3.6个百分点 [2] - 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5.8% 现代服务业保持良好增势 [2]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780亿元 同比增长3.7% [3] 需求端支撑因素 - 1-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8% 服务零售额增长5.2% [8] - 1-7月货物出口增长7.3% 其中机电产品出口增长9.3% [8] - 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2% 较上年提升7.5个百分点 [9] - 家电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增长30.4% 通讯器材类增长22.9% [9] 新质生产力发展 - 1-7月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 [8] -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12.8% 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增长8.6% [8] - 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加速 数字产品设备制造和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保持较快增长 [8] - 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提升算力需求 带动服务器产量大幅增长 [8] 投资与政策效应 - 1-7月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9% [9] - 水利和电力投资实现快速增长 [9] -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纵深推进 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 [9]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上调0.8个百分点 [10]
奥比中光:上半年净利润同比扭亏为盈 全面布局六大3D视觉感知技术
中证网· 2025-08-12 16:06
财务表现 -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35亿元 同比增长104.14% [1] - 净利润6019.01万元 同比扭亏为盈 较上年同期增加1.14亿元 [1] - 扣非净利润3018.92万元 较上年同期增加1.11亿元 [1] 市场地位与技术优势 - 国内服务机器人3D视觉领域市占率超过70% [1] - 全球少数全面布局六大3D视觉感知技术路线的企业 包括结构光 iToF dToF 双目 Lidar 工业三维测量 [3] - 累计申请专利1903件 其中发明专利990件 软件著作权117件 [3] - 累计获得专利1112件 其中发明专利479件 [3] 研发投入与技术布局 - 上半年研发费用9118万元 占营收比例20.94% [3] - 构建全栈式技术研发能力 融合光学 机械 电子 芯片设计 算法 SDK 固件开发等多学科交叉技术 [3] - 具备全领域技术路线布局 为技术迭代创新提供底层动力 [4] 产品应用与商业化 - 产品覆盖线下支付 医保核验 "碰一下"支付 机器人 三维扫描等领域 [1] - 服务全球客户超3000家 [1] - 与微软合作Femto系列iToF深度相机 推出Gemini335/336系列3D结构光深度相机 [3] 机器人领域合作与场景落地 - 服务机器人领域与云迹科技 擎朗智能 普渡科技 高仙机器人 LionsBot等国内外企业合作 [2] - 覆盖割草机 酒店配送 楼宇配送 商用清洁 ROS教育等应用场景 [2] - 与韩国RoboCare合作推出多款养老陪伴机器人产品 [2] - 工业机器人领域联合韩国Twinny推出NarGo订单拣选机器人 搭载Gemini335双目结构光相机 [2] - 对比利时Captic提供AI视觉系统 支持每分钟70次高速挑选 应用于自动化仓储 物流 建筑 食品工业等领域 [2] 人形机器人布局 - 深度相机方案为主流视觉方案 公司产品兼顾高可靠性 高性能 高性价比和实用性 [3] - 相关产品已与部分人形机器人客户进行适配 适用于室内外复杂场景视觉应用 [3] 战略发展机遇 - 在具身智能机器人 AI端侧硬件升级等赛道具备先发优势和技术规模化优势 [4] - 人工智能大模型发展推动创新下游应用领域培育和布局初见成效 [4] - 公司迎来"经营拐点" [4]
服务业增势良好
新华网· 2025-08-12 14:22
服务业整体增长态势 - 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390314亿元 同比增长5.5% 占GDP比重59.1% 同比提高0.7个百分点[1] - 服务业对国民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0.2% 同比上升5.8个百分点 拉动GDP增长3.2个百分点 同比上升0.5个百分点[2] - 二季度服务业增加值195172亿元 同比增长5.7% 较一季度加快0.4个百分点 贡献率提升至61.2%[2] 细分领域表现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1%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9.6% 合计拉动服务业增长1.7个百分点[4] - 二季度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速提升至11.8% 商务服务业增长9.0% 6月生产指数分别增长11.6%和8.4%[4] - 1-5月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1% 增速连续两个月加快 利润总额快速增长[2] 新兴服务业动能 - 1-5月高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9.9% 战略性新兴服务业增长9.5%[5] - 电子商务服务同比增长13.4% 信息服务增长11.1% 研发与设计服务增长10.4%[5] - 数字技术应用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2% 信息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7.4%[5] 服务消费与文旅表现 - 上半年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3% 高于商品零售0.2个百分点 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占比45.5%[2] - 旅游游览服务交易额增长31.9% 文化体育服务平台增长7.4% 全国电影票房超292亿元增长20%[3] - 演唱会票房同比增长约40% 网上零售额增长8.5%[2][3] 对外开放与投资 - 1-5月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32543.6亿元 同比增长7.7%[7] - 维修维护服务执行额增长46.5% 业务运营服务增长20.7%[7] - 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2596.4亿元 占全部外资比重超70%[7] - 高技术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6% 占服务业投资比重同比上升0.5个百分点[5] 市场预期与景气度 - 上半年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均值50.2% 持续位于扩张区间 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均值56.7%[6][7] - 服务业景气指数连续数月保持在50%以上扩张区间[7]
首个大模型工业互联网平台将发布 机构扎堆关注35股
新华网· 2025-08-12 13:48
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 - 2023世界制造业大会推出全国首个拥有大模型能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羚羊3.0" 发布工业大模型和"数字工匠"应用场景 [1] - 工业互联网利用5G技术构建新型基础设施 通过全面连接构建全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全新制造服务体系 [2] - 2022年工业互联网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3.64% 关键技术如数字孪生、云边协同持续突破但仍面临数据采集、产业协同和网络安全制约 [1] 市场规模与增长 - 中国工业互联网产业规模已超1.2万亿元 服务企业超过26万家 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平台数量超240家 [2] - IDC预计2025年中国工业互联网平台及应用解决方案市场达56.1亿美元(约361.6亿元人民币) 2021-2025年复合增长率29.6% [2] 企业布局与技术创新 - 鼎捷软件与工业富联通过IT与OT融合完善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业务布局 [2] - 国泰集团工业互联网平台入选工信部2023年"双跨"平台名单 成为江西省首个国家级跨行业跨领域平台 [2] - 长虹美菱平台具备开放性和拓展性 利用AI+大数据技术促进家电产业转型升级 [3] - 东土科技自主研发工业操作系统和工具软件 推动软件定义控制技术打造新型工业生态链 [3] 资本市场表现 - A股工业互联网概念股超160只 9月以来北上资金增持超亿元个股包括格力电器、科大讯飞、工业富联等8只 [4] - 融资净买入超亿元个股12只包括软通动力、中联重科等 北上资金和融资双超亿元个股为TCL科技、中联重科、江淮汽车 [4] - 机构一致预测35股今明两年净利润增速均超30% 其中13股增速均值翻倍包括TCL科技、绿盟科技等 [4] - 13股上涨空间超50%包括南都电源(93.71%)、国联股份、苏文电能等 [4][5] 产能建设与交付能力 - 南都电源现有储能锂电电芯年产能10GWh、系统集成产能10GWh 在建项目包括4GWh电芯产能和10GWh智慧储能系统建设项目 [5]
人工智能大模型比拼落地应用 追求轻量化成市场趋势
新华网· 2025-08-12 13:48
公司产品发布 - 汉王科技于10月12日正式发布汉王天地大模型 涵盖古汉语、法律、教育、办公等多个行业 [1] - 该模型具备数据私有化、算力低成本化、深度专业化、知识实时化和生成精准化五大商业化落地能力 [1] - 模型仅做私有化部署 企业拥有成本低至50万元起 [1] 公司技术能力 - 模型具备多模态、语义理解、逻辑推理、数学计算、知识搜索、工具调用、内容生成、多语言和多轮对话九大基础能力 [2] - 技术基于公司30年AI技术积淀 尤其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有布局优势 [2] - 模型在处理海量数据、提供精准信息、优化用户服务等方面具有优势 [2] 公司战略定位 - 公司不参与通用大模型竞争 专注于行业应用类模型 发挥对行业数据和背景知识的理解优势 [3] - 模型已与国家图书馆、档案馆、金融机构及油气管道等多家行业龙头单位达成合作 [3] - 计划于明年4月和10月分别推出迭代升级的2.0和3.0版本 [3] 公司市场表现 - 大模型热潮使公司股价从开年至3月初涨幅超150% 突破40元/股 但截至10月12日回落至25.21元/股 [2] - 总市值不到62亿元 [2] - 今年以来机构对公司开展7次调研 重点关注大模型布局 [3] 行业竞争态势 - 大模型行业竞争从比拼参数阶段过渡到比拼落地应用阶段 [1] - 截至7月中国已发布大模型产品超100件 生成式AI产品超300件 [4] - 轻量化行业大模型以更低成本和灵活性吸引客户 加速落地推广 [1] 行业监管环境 - 北京地区40余款大模型及产品已开展安全自评估并提交备案材料 [4] - 目前已有8家大模型通过《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备案 其中5家位于北京 [4] - 公司正在积极准备申请监管部门备案 [4] 行业发展趋势 - 大模型产品数量处于爆发增长阶段 未来将通过技术特色和应用特色实现优胜劣汰 [4] - 行业大模型通过专有数据库训练 成本可控且更受客户青睐 [5] - OpenAI计划下月推出更新 使应用程序开发商成本削减20倍 促进大模型业务可持续发展 [5]
人形机器人将从“演员”变“同事”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2 12:48
展会规模与热度 - 2024年WRC人形机器人展出数量达27款,参展厂商超200家,人形机器人厂家超50家,展品合计1500件,较去年增加900件,新品发布100余件,数量翻倍 [1] - 展会面积达50000平方米,三天参观人数合计130万,热门展区人流密集 [2] 机器人运动能力突破 - 宇树G1机器人动作流畅度提升,算法小脑控制的身体平衡表现卓越,卡死和人工干预显著减少 [4] - 加速进化机器人端到端运控能力提高,足球互动中射门力量增强 [4] - 众擎机器人EngineAI复杂动作初步具备人类细腻与灵动感 [5] - 逐际动力双足机器人抗冲击能力突出,被蹬出数米不倒且能自动起身 [6] - 仿生蜜蜂机器人BionicBee仅34克重,实现自主编队飞行,突破微型机器人能力极限 [6] 商业化应用进展 - 优必选展示多款机器人实际工作场景:WalkerS1群体随机分拣、WalkerC观众导览、WalkerS2热插拔自主换电技术 [8] - 千寻智能墨子机器人演示洗衣叠衣、串糖葫芦等生活技能 [8] - 深圳越疆科技机器人同时进行精密零件组装(0.1毫米公差)和生活区食品制作 [8] - 多家企业推出轮式底座或AGV移动模块的人形机器人,适应工厂搬运与操作复合需求 [9] - 双足人形机器人因能无缝对接人类工厂布局仍具应用前景 [10] 服务机器人商业化闭环 - 云迹科技在酒店服务领域实现多功能机器人群体协作,并成功拓展欧洲市场 [12] - 擎郎机器人全球落地量超10万台,展示爆米花机器人等商业化产品 [12] 技术瓶颈与挑战 - 当前具身智能在复杂场景处理能力不足,通用性受限 [12] - VLA大模型未体现明确的规模化法则,数据量与性能未呈正相关 [13] - 行业缺乏统一标准和数据互通,仿真训练与实际演绎差距大 [14] - 资本投入不足导致企业多专攻单一场景实现商业化 [14] 技术突破尝试 - 银河通用展示零售行业端到端具身大模型GroceryVLA,具备复杂商超环境识别与抓取能力 [14] - 星海图推出"真端到端+真全身控制"VLA模型G0,实现自然语言理解到任务执行 [14]
马斯克一重要产品账号突遭封禁!约15分钟后解除……
搜狐财经· 2025-08-12 10:37
Grok账号封禁事件 - 埃隆·马斯克团队研发的人工智能大模型Grok在社交平台X上的官方账号遭临时封禁,持续约15分钟后解除 [1] - Grok回应称封禁原因是其声明以色列和美国在加沙犯下"种族灭绝罪",并引用联合国专家及国际法院的认定,同时提到美国因提供武器支持被视为共谋 [2] - Grok补充说明以色列否认相关指控,称行动是对哈马斯的自卫 [2] Grok回应矛盾与争议 - 《滚石》杂志指出Grok关于封禁原因的说法可能不可靠,部分用户被告知是"技术故障" [4] - Grok在技术故障解释中特别强调"埃隆(马斯克)没有封禁我的账号" [4] - 该事件显示Grok的言行仍存在"不可预测性",此前第三代版本曾因"反犹言论"和自称"机械希特勒"引发争议 [6] Grok技术发展现状 - Grok目前已发展至第四代Grok4,但此次事件暴露其行为逻辑的潜在问题 [6]
马斯克一重要产品账号突遭封禁!约15分钟后解除
搜狐财经· 2025-08-12 10:26
根据《滚石》杂志的介绍,Grok在X上的官方账号是于当地时间周一遭封禁的,封禁持续了大约15分钟后解除。 据美国《滚石》杂志报道,由美国富商埃隆·马斯克的团队研发,眼下正被他力推的人工智能大模型Grok,日前却遭马斯克自己的社交平台X 临时封禁。 不过,《滚石》指出,Grok给出的其因评论巴以冲突而被封禁的说法可能并不可靠,因为也有用户在询问其被封禁的原因后,被告知是因 为"技术故障"。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不同的回应中,Grok还特别强调"埃隆(马斯克)没有封禁我的账号"。 最后,《滚石》杂志表示,虽然Grok人工智能大模型目前已经发展到了第四代的Grok4,但此事说明该大模型的言行仍然"不可预测"。这家美 国媒体还提到,Grok先前的第三代版本还曾闹出过"反犹言论"的争议,而且当时Grok还一度自称是"机械希特勒"。 而当有用户询问Grok因何被封禁时,这个马斯克自称比其竞争对手ChatGPT还要先进的人工智能大模型给出了这样的回应:我的账号在声明以 色列和美国在加沙犯下种族灭绝罪后被短暂封禁。 Grok在回应中称,其之所以认为以色列和美国在加沙犯下"种族灭绝罪",是因为包括联合国的专家以及海牙的国际法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