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转型
搜索文档
碳酸锂数据日报-20250826
国贸期货· 2025-08-26 20:1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新能源“反内卷”背景下,磷酸铁锂产能出清受关注,行业协会负责人和产业链企业代表商讨应对产能过剩及低碳转型方案 [3] - 虽江西云母端减产但有其他供应补充,需求端周产维稳且消耗有限,基本面期价支撑弱,预计震荡偏弱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锂化合物价格 - SMM电池级碳酸锂平均价82500元,跌1400元;SMM工业级碳酸锂平均价80200元,跌1400元 [1] 锂矿价格 - 锂辉石精矿(CIF中国)平均价925美元,跌9美元;锂云母(Li20:1.5%-2.0%)平均价1265元,跌20元;锂云母(Li20:2.0%-2.5%)平均价1995元,跌60元;磷锂铝石(Li20:6%-7%)平均价6685元;磷锂铝石(Li20:7%-8%)平均价7735元,跌90元 [1][2] 正极材料价格 - 磷酸铁锂(动力型)平均价35810元,跌340元;三元材料811(多晶/动力型)平均价145950元,跌60元;三元材料523(单晶/动力型)平均价119525元,跌300元;三元材料613(单晶/动力型)平均价123985元,跌100元 [2] 价差情况 - 电碳 - 工碳价差2300元,无变化;电碳 - 主力合约价差3120元,跌1820元;近月 - 连一价差0元,无变化;近月 - 连二价差200元,涨20元 [2] 库存情况 - 总库存(周,吨)141543吨,降713吨;冶炼厂库存(周,吨)46846吨,降2847吨;下游库存(周,吨)51507吨,增3224吨;其他库存(周,吨)43190吨,降1090吨;注册仓单(日,吨)25630吨,增640吨 [2] 期货合约情况 - 碳酸锂2509收盘价79580元,跌幅0.72%;碳酸锂2510收盘价79580元,跌幅0.45%;碳酸锂2511收盘价79380元,跌幅0.3%;碳酸锂2512收盘价79040元,跌幅0.15%;碳酸锂2601收盘价78700元,跌幅0.15% [1] 利润估算 - 外购锂辉石精矿现金成本78817元,利润2516元;外购锂云母精矿现金成本81868元,利润 - 5641元 [3]
平安证券助力中铁四局发行首单绿色低碳转型ABS
证券日报网· 2025-08-26 17:52
发行基本信息 - 中铁四局于8月18日成功发行2025年度应收账款资产支持证券,发行规模为13.2亿元 [1] - 该证券为低碳转型挂钩资产支持证券,优先级发行利率低至1.99%,认购倍数达3.43倍 [1] - 此次发行是公司在证券交易所市场的首次亮相,也是安徽省及中铁股份体系内的首单低碳转型资产支持证券 [1] 交易结构与关键绩效 - 平安证券担任本次资产支持证券发行的专项计划管理人 [1] - 发行选取“万元营业收入(产值)综合能耗(可比价)”作为核心关键绩效指标,以绑定公司的低碳转型目标 [3] - 发行过程涉及各部门协同进行转型目标设置、证券条款设计、尽职调查及债项评级等工作 [3] 战略意义与行业影响 - 本次发行是基建行业绿色转型的重要实践,旨在落实国家绿色发展战略 [3] - 低碳转型挂钩资产支持证券通过绑定原始权益人转型目标,推动传统行业绿色升级 [3] - 公司计划以此为契机,持续依托绿色融资工具,打造基础设施和生态环保领域的全产业链综合服务商 [3] 参与机构角色 - 平安证券在项目高效落地中彰显了其在资产证券化领域的专业实力 [4] - 平安证券长期深耕绿色金融等金融“五篇大文章”,致力于为基建行业绿色转型注入金融活水 [4]
速览“十四五”:端牢能源饭碗 中国能源高质量发展成就不断
新华社· 2025-08-26 14:52
能源综合生产能力与非化石能源占比 -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的能源综合生产能力和非化石能源占比等主要指标将如期完成 [3] 新能源技术装备与专利 - 新能源专利数占全球四成以上 [4] - 光伏转换效率、海上风电单机容量不断刷新世界纪录 [4] - 新型储能规模跃居世界第一 [4] 可再生能源体系与充电基础设施 - 建成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充电网络 每5辆车就有2个充电桩 [5] - 构建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 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由40%提升至60%左右 [5] 能源投资与产业规模 - 能源投资呈现增速快、结构优、活力强特点 [6] - 建成全球门类最全、规模最大的能源体系 [6] 全球低碳转型贡献 - "十四五"期间出口风电光伏产品累计为其他国家减少碳排放约41亿吨 [7]
中国为全球低碳转型作出了重大贡献
新华网· 2025-08-26 12:17
风电光伏行业出口贡献 - 风电光伏产品出口在"十四五"期间累计为其他国家减少碳排放约41亿吨 [1] - 风电光伏产品出口为全球低碳转型作出重大贡献 [1]
内蒙古包头昆都仑区:大项目引领产业转型升级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8-26 07:33
风电装备制造产业 - 包头龙马铸锻有限公司年产20万吨风电精密铸件项目正在进行基础施工 计划10月底完成部分厂房建设 12月进行设备调试并试生产[1] - 项目依托包钢特种钢材 专注生产10兆瓦以上风机超大型轮毂和机舱底座等核心铸件[1] - 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包头乃至西北地区风电设备核心部件本地化规模化生产基地 串起"零部件铸造—叶片生产—塔筒制造—整机组装"全产业链闭环[1] 新能源产业布局 - 宁德时代控股子公司时代骐骥新能源科技内蒙古区域总部落户昆都仑区 推进全球首创"骐骥换电"重卡底盘换电解决方案[2] - 换电方案以标准化经济性全场景全生态为特点 致力于重卡行业低碳转型和物流降本[2] - 时代骐骥今年将启动内蒙古换电站投资建设 包头为首批重点落地区域[2] 区域经济发展 - 昆都仑区通过"半月荟"会商联审机制提供一站式服务 吸引时代骐骥等项目落户[2] - 广东广晟硅业 稀土供应链产业园项目推动传统物流向现代供应链转型[3] - 内蒙古惠新能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镀锌铝镁钢边框项目助力光伏与钢铁产业融合[3] 投资与招商成效 - 上半年昆都仑区实施政府投资5000万元以上 企业投资亿元以上重大项目达101个[3] - 新签约项目44个 区外投资到位资金111亿元[3] - 地区生产总值对包头市贡献率提高到35.1%[3]
交卷了吗?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模拟考”成绩出炉
搜狐财经· 2025-08-25 18:23
可持续发展报告披露现状 - 近50%上市公司(2,481家)披露2024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强制披露主体披露率约95% [3] - 强制披露主体包括上证180、科创50、深证100、创业板指数成分公司及境内外同时上市公司 [5] - 2024年度强制披露主体整体披露率达94.42%,较2022-2023年度持续提升 [6] 行业披露差异分析 - 2024年度采矿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等12个行业披露率达100% [10][11] - 制造业披露率91.73%(233家),金融业98.04%,文化体育娱乐业75%,均未达100% [10][11] -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披露率显著高于民营企业 [12] 碳排放披露进展 - A股上市公司范围1排放披露率59.81%,范围2披露率60.02%,范围3披露率11.37% [12] - 强制披露主体中范围1披露率83.55%,范围2披露率84.32%,范围3披露率27.25% [17][18] - 范围3披露两年间涨幅达11%,超1/4强制披露主体主动披露范围3排放 [17] - 范围3披露中最常见类别为员工差旅、采购商品及服务、员工通勤 [19] 碳管理实践深度 - 48.26%披露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公司(1,635家)聘请第三方进行排放核查 [20] - 24.87%披露可持续发展报告的公司制定并披露了温室气体减排目标 [21] - 31.80%公司设置排放目标,其中98.27%定期追踪进展,50.58%每年追踪 [21] - 23.67%建立碳排放数据收集数字化系统,64.28%已采取措施促进供应链减排 [21] 标准应用与转型行动 - 最常用核算标准为ISO 14064、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GHG Protocol和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指南 [22] - 强制披露主体中97.94%已开展碳减排行动,53.47%制定气候转型计划 [23] - 50.90%披露减排目标,15.94%已研究或参与碳信用/碳交易实现碳抵消 [23] 治理架构与激励机制 - 2/3上市公司设立可持续发展管理委员会或专职岗位,较去年上升15.23% [24] - 48.69%公司建立可持续评价考核机制,其中6.36%与董事绩效挂钩,19.57%与高管绩效挂钩 [24] - 25.14%将可持续工作纳入考核但不与薪酬挂钩 [24]
(活力中国调研行)“绿”动草原钢城——包头新能源转型进行时
中国新闻网· 2025-08-25 11:25
新能源装机与消纳 - 截至2025年7月末新能源装机占比突破50% [1] - 2025年上半年重点企业可完全消纳产出的新能源电量 [1] - 通过源网荷储一体化模式实现大多数新能源电力市场化消纳 [1] 能耗与碳排放成效 - "十四五"前四年累计能耗强度降低约35% [1] - 2025年通过BSI认证绿电核减碳排放218万吨 [1] - 包钢余压余气发电等项目年度新增节能量达45万吨标准煤 [1] 重点项目与产业链建设 - 全国首个纯绿氢产业化项目及钢铁行业首个CCUS全产业链示范工程落地 [1] - 形成从晶硅材料到风电装备的完整产业链 [2] - 在建14个电网侧储能电站及总装机容量120万千瓦的美岱抽水蓄能电站 [2] 经济增长与绿色转型 - "十四五"前四年地区生产总值大幅增长同时实现能耗强度下降 [1] - 提前超额完成"十四五"期间能耗强度下降任务目标 [1] - 绿色发展与经济效益实现双赢 [1]
我国规模最大的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建成
DT新材料· 2025-08-25 00:04
中海石油大榭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 - 项目总投资额210亿元 是我国规模最大的石化产业基地新建项目[3] - 核心装置采用自主研发的重质油直接裂解制化学品成套工艺技术 整体工艺国产化率达100%[3] - 年产聚合级乙烯和丙烯达120万吨 是目前全国最大的单套重质油直接转化制聚合级烯烃装置[5] - 项目投产后烯烃产能达到180万吨/年 成为全国规模最大重质油直接转化制烯烃生产基地[5] - 相比传统工艺可降低单位产品能耗30%以上 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0万吨[7] - 项目团队首创“仰脸衬里施工技术” 吊装直径21米 重1145吨的设备至25米高空[9] - 采用新型衬里材料及分块浇注工艺 使工期缩短90天 刷新国内两器吊装工期最短纪录[10] 2025高分子产业年会暨“新塑奖”评选 - 会议于2025年9月10-12日在安徽合肥举办 主题为中国新兴产业崛起将引领高分子下个十年[12] - 包含7场专题论坛:工程塑料产业创新大会 具身机器人创新材料及应用论坛 AI赋能高分子材料开发专场 高分子电磁复合材料及应用论坛 航空航天与低空经济创新材料及应用论坛 新能源汽车创新材料及应用论坛[13][15][17][20][21][23][26] - 全体大会拟讨论高分子产业政策 十五五发展规划 全球化工新材料热点发展趋势 特种高分子研究现状[14] - 工程塑料论坛涵盖新能源汽车材料 树脂基复材 改性工程塑料 耐温抗老化PCT(G)树脂 尼龙弹性体 生物基相容剂 工程塑料抗老化析趋势[15][16] - 具身机器人论坛探讨交互人形机器人新材料 腱传动灵巧手材料 工程塑料创新解决方案 塑胶材料整体解决方案 高分子复材替代与应用[17][19] - AI赋能专场聚焦AI技术在高分子材料开发中的应用 盛虹研究院 北京化工大学 中国科学院等机构专家参与[20] - 电磁复合材料论坛涉及高频/高速覆铜板 6G柔性介电材料 高频PCB板材 电磁屏蔽材料 热界面材料 MXene复合屏蔽材料[22] - 航空航天与低空经济论坛讨论高分子材料在航天航空应用 低空经济融合发展 航空混合动力 eVTOL轻量化材料 3D打印 无卤阻燃 聚醚醚酮复合材料[23][25] - 新能源汽车论坛涵盖轻量化材料 Technyl®解决方案 聚酰亚胺应用 汽车内饰新技术 PA12汇流排绝缘层材料 LCP材料研究 高端大巴内饰材料[26] 高分子产业发展闭门会议暨项目路演 - 于2025年9月10日在安徽合肥举办 协办单位为舟山市投资促进中心[27] - 聚焦工程塑料产业高质量发展 包含项目路演展示及推荐[27] - 面向全球征集塑料 纤维 橡胶 弹性体等相关材料的新材料 新技术 新应用项目[27][29]
总投资210亿元!我国规模最大世界级石化基地全面建成
观察者网· 2025-08-23 18:17
项目投产与规模 - 中海炼化大榭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于8月22日在浙江宁波一次开车成功 标志着我国规模最大的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建造完成 [1] - 项目总投资额达210亿元 是我国规模最大的石化产业基地新建项目 [3] - 核心装置320万吨/年催化裂解装置年产聚合级乙烯和丙烯达120万吨 为全国最大单套重质油直接转化制聚合级烯烃装置 [3] - 项目投产后大榭石化烯烃总产能达180万吨/年 成为全国规模最大重质油直接转化制烯烃生产基地 [3] 技术突破与工艺创新 - 核心生产装置采用我国自主研发的重质油直接裂解制化学品成套工艺技术 整体工艺国产化率达100% [3] - 采用全新生产工艺相比传统工艺降低单位产品能耗30%以上 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0万吨 [3] - 项目团队首创"仰脸衬里施工技术" 成功吊装直径21米(约7层楼高)、重1145吨(相当于200头成年非洲象重量)的核心设备 [4] - 采用自主研发新型衬里材料及分块浇注工艺 使工期缩短90天 刷新国内两器吊装工期最短纪录 [4] 产品应用与产业链价值 - 生产的高纯度乙烯和丙烯是加工矿泉水瓶、食品包装袋、化纤衣物等日常生活用品的基础原材料 [3] - 项目主要生产聚丙烯等高端化工用品 实现从传统燃料生产向高端化工新材料的跨越式发展 [3] - 构建上下游一体化完整产业链 提升资源利用效率与产业链价值 [3] 行业影响与战略意义 - 推动国家重质油高效转化 提升高端化工材料自主可控能力 [1] - 为炼油企业低碳转型提供新发展路径 优化我国石化原料结构 [3] - 提升我国核心化工工艺与装备自主建造能力 引领石化产业向精细化、绿色化方向迈进 [4] - 助推宁波建设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基地 服务长江经济带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4]
外汇局:16省市开展绿色外债业务试点
环球网· 2025-08-23 10:04
试点政策范围与对象 - 国家外汇管理局在16个省市开展绿色外债业务试点 包括上海 北京 天津 河北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山东 湖北 广东 四川 宁波 厦门 青岛 深圳 [1] - 试点政策主要针对境内非金融企业从非居民融入本 外币资金 [3] 资金用途与支持方向 - 鼓励非金融企业将跨境融资资金用于绿色或低碳转型项目 [1] - 资金专项用于支持符合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相关规定条件的绿色或低碳转型项目 [3] 政策机制与便利化措施 - 允许符合条件的项目更少占用企业全口径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 [3] - 扩大投资绿色发展或低碳转型项目企业的跨境融资规模上限 [3] - 相关外债登记由银行直接办理 提升绿色外债业务办理便利化水平 [3] 政策目标与影响 - 有利于吸引全球金融资源向中国绿色低碳发展等领域有序聚集 [3] - 持续提升跨境融资便利化 助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更好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