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单边主义
icon
搜索文档
中方如何看待与金砖国家的经贸前景?商务部回应
快讯· 2025-07-03 16:04
金砖国家经贸合作前景 - 金砖成员覆盖世界主要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具有巨大的合作潜力 中方高度重视与其他金砖国家成员深化经贸领域务实合作 [1] - 近年来金砖国家经贸合作机制不断完善 经贸合作纽带持续拉紧 [1] - 今年5月在巴西举行的金砖国家第十五次经贸部长会上 中方积极推动各方就加强多边贸易体制 数据经济治理 贸易与可持续发展等议题达成系列共识 丰富了金砖经贸合作内涵 [1] 当前贸易环境下的合作共识 - 面对当前贸易紧张局势 金砖成员一致认为要共同维护多边贸易体制 抵制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 维护发展中成员合法权益 [1] 未来合作方向 - 未来中方愿与其他金砖成员一道 深入落实领导人会晤共识 推动大金砖经贸合作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1]
美操控税收规则,七国集团助力豁免,多边规则遭践踏
搜狐财经· 2025-07-01 18:12
全球最低企业税豁免协议 - 七国集团达成协议豁免美国大型跨国企业缴纳15%全球最低企业税 [1] - 该协议实质是发达国家利用霸权地位破坏全球税收公平并攫取经济利益 [1] - 协议直接践踏2021年136个国家和地区达成的全球税收共识 [3] 对国际税收体系的影响 - 美国财政部长提议的豁免形成对美企的"特权体系" [3] - 七国集团建立"并行系统"垄断全球税收规则制定权 [3] - 发展中国家财政收入流失严重导致公共服务资金缺口扩大 [3] 美国政策双重标准 - 美国政府要求取消《大而美法案》第889条款以防止他国税收反制 [4] - 美国通过单边主义强化对全球经济的操控 [4] - 该行为暴露美国在国际规则上的霸权本质 [4] 全球经济权力博弈 - 美国通过七国集团将全球规则定制化为服务美企的工具 [6] - 豁免协议加剧全球南北差距阻碍包容性发展 [6] - 中国需联合发展中国家推动国际税收体系公平化 [6] 全球经济治理危机 - 西方发达国家规则操控导致治理碎片化和动荡 [7] - 七国集团豁免行为是霸权主义的恶劣演绎 [7] - 发展中国家需联合捍卫国际规则权威 [7] 新型经济秩序构建 - 七国集团行为是对多边主义的嘲弄 [9] - 需推动构建不受霸权绑架的新型国际经济秩序 [9] - 中国应引领全球正义力量揭露真相并推动改革 [9]
欧盟同意10%普遍关税方案换美国关键行业豁免 汽车与钢铁成欧盟争取焦点
智通财经网· 2025-07-01 16:31
贸易协议谈判核心内容 - 欧盟原则上接受美方提出的10%普遍关税方案 但要求美国在制药 半导体等四大关键领域作出对等让步 [1] - 谈判焦点集中在汽车与金属关税 欧盟施压美国降低现行25%的汽车及零部件关税和50%的钢铁铝关税 并寻求配额豁免机制 [1] - 欧盟贸易委员会评估认为当前谈判框架虽略微倾向美方 但仍具备接受基础 [1] 现行关税及影响 - 美国对欧盟汽车及零部件征收25%关税 钢铁铝征收50%关税 [2] - 若7月9日前未达成协议 欧盟对美出口产品关税将全面飙升至50% [2] - 2024年欧盟对美汽车及零部件出口额达528亿欧元(约622亿美元) 钢铁铝产品出口额达240亿欧元 [2] - 美国关税已覆盖欧盟对美出口的3800亿欧元商品 占其总出口额的70% [2] 谈判进程与策略 - 欧盟贸易专员本周将赴美推进磋商 探讨涵盖关税削减 非关税壁垒破除 战略采购合作等内容的综合协议 [3] - 欧盟提出简化议程解决技术性贸易障碍 并愿在液化天然气 人工智能等领域开展联合采购 [3] - 核心矛盾仍聚焦于现存关税的削减幅度与未来关税的豁免机制 [3] 潜在谈判结果 - 欧盟谈判团队面临四种可能结局:达成适度互惠协议 接受单边让步 延期谈判或关税大战 [6] - 关税大战将触发欧盟报复性关税清单 包括已获批的210亿欧元关税和正在筹备的950亿欧元关税 [6] 深层经济角力 - 特朗普政府通过232条款扩充关税武器库 旨在重振本土制造业并填补减税财政缺口 [7] - 欧盟试图在维护多边贸易体系与应对单边主义之间寻找平衡点 [7] - 谈判结果将直接影响跨大西洋贸易格局走向 [7]
摊牌倒计时?中方通告全球,谁配合美遏华后果自负!欧盟突然亮明态度
搜狐财经· 2025-07-01 12:16
欧盟(资料图) 值得玩味的是,欧盟的态度曾出现微妙摇摆。6月中旬,为配合与美谈判,欧盟一度取消中欧高层经济对话。但美国在七国集团峰会上的背弃 (特朗普提前离场并再度发出关税威胁),彻底浇灭了欧盟的幻想。塞伯特透露,欧盟甚至准备了针对美国服务业的反制"组合拳"——从数字 服务税到限制公共采购合同,直击美国科技巨头的核心利益。 据国际在线消息,7月9日的钟声正滴答作响——美国"对等关税"90天暂停期的最后期限步步紧逼,一场牵动全球贸易神经的摊牌时刻即将来 临。在这场由美国单方面掀起的贸易风暴中,中国商务部于6月底向世界发出清晰信号:任何国家若以牺牲中国利益为代价换取美国关税豁免, 必将面临中方的坚决反制。这不是空洞威胁,而是对公平贸易规则的捍卫宣言。 美国的关税大棒挥舞得毫无章法,其"对等关税"政策被中方斥为赤裸裸的单边霸凌,严重冲击多边贸易体制根基。更令人警觉的是,美方在谈 判中竟要求贸易伙伴主动限制对华贸易,以此作为豁免关税的筹码。这种试图分裂全球产业链的霸道行径,让国际社会看清了华盛顿的算盘: 既想遏制中国,又想独吞中国市场红利。 贸易(资料图) 硝烟味最浓烈的战线横跨大西洋。面对美国反复无常的极限施压—— ...
伊以停火后,特朗普公开发文,把中国安排得明明白白,伊朗没吭声
搜狐财经· 2025-07-01 08:21
国际能源市场震荡 - 特朗普推文引发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暴涨18% 创近五个月新高 [3] - 霍尔木兹海峡潜在封锁风险对全球能源市场构成毁灭性威胁 [3] - 推文被解读为美国试图通过外交压力改变中伊能源贸易格局 [9] 中伊石油贸易现状 - 伊朗2024年原油出口总量达5.87亿桶 其中80%-90%销往中国 [8] - 中国日均进口伊朗原油稳定在150万桶规模 [8] - 中伊石油贸易构成伊朗经济命脉 为其提供稳定外汇收入 [8] 地缘政治博弈 - 特朗普推文被视作试探性操作 目标直指中伊能源纽带 [9] - 伊朗选择战略沉默 基于对中国市场深度依赖的理性权衡 [8] - 中国外交部明确支持中伊合法石油贸易 反对美国单边制裁 [8] 能源市场长期趋势 - 石油贸易本质仍由供需规律主导 单边霸权难以改变格局 [9] - 中伊合作展现多边主义对单边主义的有力回应 [9] - 国际能源市场最终走向取决于多方力量博弈平衡 [11]
“加拿大政府关闭海康威视在加业务”,商务部回应
券商中国· 2025-06-30 20:12
加拿大政府命令海康威视停止在加运营 - 加拿大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命令海康威视停止在加运营并关闭业务 [1] - 加拿大政府禁止政府部门购买或使用海康威视产品 [1] 中方回应 - 中方对加拿大政府的行为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 [1] - 中国政府一贯鼓励企业按照市场原则开展国际业务并要求遵守驻在国法律法规 [1] - 中方认为加拿大政府的国家安全审查过程不透明且结果不确定 [1] - 中方认为加拿大政府的行为是典型的泛化国家安全行为 [1] 影响评估 - 加拿大政府的行为损害了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 [1] - 该行为影响了两国企业合作的信心 [1] - 该行为对中加正常经贸合作带来干扰和破坏 [1] 中方立场 - 中方敦促加拿大政府立即纠正错误做法 [1] - 中方要求加拿大政府为各国企业提供开放、公平、公正和非歧视的投资环境 [1] - 中方将采取必要措施维护中国企业的正当合法权益 [1]
加拿大“封杀”海康威视?商务部:坚决反对!
证券时报· 2025-06-30 20:09
加拿大政府关闭海康威视在加业务事件 事件概述 - 加拿大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命令海康威视停止在加运营并关闭业务,同时禁止政府部门购买或使用其产品 [1] - 加拿大政府要求海康威视加拿大公司在120天内关停 [4] 中方回应 - 商务部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认为加方行为是典型的泛化国家安全行为,损害中国企业合法权益并干扰中加正常经贸合作 [1] - 中国驻加拿大使馆同样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认为加方行为严重损害中国企业合法正当权益 [4] - 中方敦促加方立即纠正错误做法,停止将经贸问题政治化、泛安全化,并为各国企业提供开放、公平、公正和非歧视的环境 [2] 海康威视回应 - 海康威视强烈反对加拿大政府的决定,认为其无端指控且缺乏证据,严重缺乏程序公正和透明 [5] - 海康威视表示一直恪守商业伦理,严格遵守业务所在地法律法规,希望加方尊重法治并营造公平环境 [5] 事件影响 - 加方行为可能影响两国企业合作信心,并对中加正常经贸合作带来干扰破坏 [1] - 中方将采取必要措施维护中国企业正当合法权益 [2][4]
从贸易战到轰炸伊朗:美国声誉加速崩塌
新华社· 2025-06-30 14:54
美国单边主义行为对全球经贸和地缘政治的影响 - 美国发动全球贸易战严重冲击全球经贸秩序,导致全球经济面临严重不确定性 [1] - 美国军事介入以色列与伊朗冲突加剧地缘政治风险,将地区局势推向热战边缘 [1] - 美国关税政策和对伊军事打击双重冲击使面临停滞风险的世界经济威胁加大 [1] 美国国际形象和声誉的恶化 - 全球41国受访者对美国的净好感度从特朗普政府上台时的20多分降至负1.5分 [2] - 美国在全球100个国家和地区的净正面形象值降至负数 [2] - 美国削减对外援助、退出国际组织和协议等行动对其形象造成长期损害 [2] 美国霸权行径的长期影响 - 美国长期倚仗霸权构筑以自身利益为中心的单极世界,干涉他国内政并发动战争 [3] - 美国在霸权衰落焦虑中采取关税讹诈、吞并他国领土、军事袭击等极端手段 [3] - 国际社会对美国霸权行径的唾弃与抵制日益强烈,多极化进程加速 [3]
马社:不出海就出局”成时髦口号,但盲目出海恐陷入“一出海就出局”的困境
凤凰网财经· 2025-06-29 15:17
中国企业出海高峰论坛核心观点 - 论坛以"为开放的世界"为主题,旨在全球产业链深度重构之际为中国企业搭建思想碰撞、资源对接、规则对话的高端平台,系统性破解出海难题 [1] - 当前国内行业竞争激烈,"不出海就出局"成为企业共识,但部分企业对目标市场和潜在风险缺乏了解,存在"一出海就出局"风险 [3] - 企业出海面临传统风险与新型风险交织叠加的局面,包括政治风险、地缘冲突风险和数字化绿色化转型风险 [4][5] - 过去三十年尤其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海外投资存量超2.9万亿美元,累计签订承包工程合作超3万亿美元 [5] 企业出海面临的主要困境 - 信息来源有限且碎片化,企业多从亲友、所在国华人或同行处获取信息,这些信息不全面甚至错误 [3] - 缺乏国际化经营经验和国际人才,国内成功管理经验照搬到国外往往行不通 [3] - 综合服务跟不上,为企业出海服务的金融保险、信息咨询、法律、公关等中介服务机构不健全 [4] 国际形势剧变导致的新型重大风险 - 政治风险突出,美西方泛安全化,对华实施单边制裁、贸易壁垒及严格投资审查 [4] - 地缘政治冲突引发的战争风险加剧,俄乌冲突、中东巴以冲突等紧张局势可能对全球经济活动造成灾难性影响 [4] - 西方国家实行"小院高墙"和"去风险"政策,以环保等为借口实施贸易投资保护主义,如美欧对中国电动汽车的限制 [5] 防控和规避风险的建议 - 坚定信心,对外投资和国际化经营是中国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5] - 提升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投资前深入开展市场调研、政策和法律评估,做好风险预案 [5] - 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构建数字化风险防控平台 [6] - 加强对中国出海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综合服务,加快整合资源 [6]
马社:部分西方国家用ESG实施贸易保护主义,对电动汽车设置限制就是典型例证
凤凰网财经· 2025-06-29 15:17
中国企业出海高峰论坛 - 论坛由凤凰网主办,雪花超高端系列品牌-醴首席赞助合作,中国企业出海全球化理事会联合主办 [1] - 主题为"为开放的世界",旨在全球产业链深度重构之际为中国企业搭建思想碰撞、资源对接、规则对话的高端平台 [1] - 系统性破解出海难题,共探生态共赢转型路径 [1] 中国企业出海面临的挑战 - 过去四十年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实现历史性突破,曾获世界各国欢迎 [3] - 当前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政治经济格局重塑,企业出海面临风险与挑战 [3] - 国际形势剧变带来的新型重大风险集中在三个方面:政治突出、战争风险加剧、全球经济转型中的保护主义 [3] 国际形势剧变的具体表现 - 政治突出:全球化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冲击国际经贸规则和全球产业结构,美西方泛安全化,对华实施单边制裁、贸易壁垒及严格投资审查 [3] - 战争风险加剧:俄乌冲突、中东巴以冲突等紧张局势可能演变成战争,对全球经济活动造成灾难性影响 [3] - 全球经济转型中的保护主义:西方国家实行"小院高墙"和"去风险"政策,以环保等为借口实施贸易投资保护主义 [3] ESG被用作遏制中国企业的工具 - ESG本是重要的发展理念,却被部分国家用作遏制中国企业的工具 [3] - 美国、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设置的单边限制机制是典型例证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