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独

搜索文档
国防部:解放军对“台独”分裂行径绝不姑息
新华社· 2025-06-26 21:35
国防部表态 - 解放军对"台独"分裂行径绝不姑息,持续加强练兵备战,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1] - 美国任何时候都是以自身利益为优先,在台湾问题上也不会例外,民进党当局难逃"棋子"变"弃子"的宿命 [1] - 越来越多的台湾同胞已经看清楚,"台独"是绝路,外人靠不住,统一挡不住 [1] 台湾民调 - 台湾"民主文教基金会"民调显示,66%受访者认为美方可能会为了自身利益出卖台湾 [1] - 67%受访者认为美主要是将台湾作为与大陆博弈的筹码 [1] 赖清德言论 - 赖清德篡改历史、数典忘祖,编造歪理邪说,充分暴露其谋"独"挑衅、升高两岸对立对抗的险恶用心 [2] - 赖清德当局不断"谋独引战",将台湾推向兵凶战危险境,是损害台湾同胞安全福祉的罪魁祸首 [2] 解放军行动 - 在24小时内,有46架大陆战机飞越台湾海峡,另有6艘解放军军舰绕台,这是解放军近期最大规模的绕台行为 [2] - 解放军位台岛周边组织演训活动,是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必要之举,是对"台独"分裂活动和外部势力干涉的严正警慑 [2] 国际评论 - 美军前太平洋司令部司令称,2027年是解放军成为世界一流军队的节点,不只是为了攻打台湾 [3] - 中国航母编队在相关海域组织演训活动,符合国际法和国际实践,不针对任何特定国家和目标 [3]
评论:赖清德“团结十讲”实为分裂宣言
中国新闻网· 2025-06-26 18:03
台湾地区领导人赖清德的"团结十讲" 核心观点 - 赖清德的"团结十讲"实质上是分裂宣言,旨在宣告"台独"、斗垮在野党并转移视线,而非真正团结台湾社会 [1] - 演讲内容充满斗争性与分裂色彩,目标受众是"台独"同温层而非大多数台湾民众 [1] - 赖清德利用意识形态划线,将非"台独"立场者污名化为"统战、渗透"分子,加剧社会分裂 [1] 分裂岛内社会 - 演讲安排在"17项因应策略"实施后,进一步制造寒蝉效应,强化意识形态对立 [1] - 演讲主题回避两岸和平发展等主流民意,蓄意破坏两岸正常交流 [1] - 台湾社会分裂程度已达新高,赖清德的"团结"言论显得讽刺 [2] 分裂政治生态 - 演讲与针对中国国民党24席民意代表的"大罢免"同步推进,政治意图明显 [3] - 赖清德宣称要通过选举和罢免"打掉杂质",将政见不同者视为清除对象 [3] - 相关言论引发台湾社会普遍质疑和谴责 [3] 分裂两岸连结 - 第一讲篡改历史,妄称两岸"没有任何关系",否认史前时代以来的两岸关联 [4] - 赖清德惯用"定向剪辑"历史的手法,构建"台独史观"并削弱台湾民众的民族认同 [4] - 真正的团结路径应基于"九二共识"和两岸交流,而非操弄"台独"议题 [4]
述评|歪曲事实 违背法理——赖清德杜撰“台独”论述注定徒劳
新华社· 2025-06-25 23:52
核心观点 - "台独"势力编造的所谓法理论述违背事实和法理,注定徒劳 [1] - 赖清德近期抛出"团结国家十讲"前两讲,企图为"台独"制造"合法性",但台湾同胞不认同 [1] 挑战国际法权威 - 赖清德妄称"台湾是一个国家",刻意绕开《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等国际法文件,搬出"旧金山和约"挑战国际法权威 [2] - 台湾自古属于中国,1895年甲午战争后被割让给日本,1943年《开罗宣言》明确日本窃取的中国领土包括台湾、澎湖列岛应归还中国 [2] - 1945年《波茨坦公告》重申《开罗宣言》条件,日本投降后中国政府于同年10月25日收复台湾并恢复行使主权 [2] - 赖清德称"旧金山和约"未将台湾归还中华人民共和国,重弹"台湾地位未定论",但该和约非法无效,因中华人民共和国被非法剥夺参会机会 [3] - "旧金山和约"违反《联合国家宣言》和《维也纳条约法公约》,无权处置台湾主权,中国政府多次声明不承认该和约 [3] - 赖清德选择性忽略具有国际法效力的文件,用无效的"旧金山和约"为"台独"找依据,暴露其心虚 [4] 扭曲联大第2758号决议 - 赖清德炒作"2758号决议不涉及台湾、未决议台湾主权",企图挑战联合国权威和战后国际秩序 [5] - 1945年台湾已回归中国,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成为全中国唯一合法政府,中国主权和领土未变 [6] - 1971年联大第2758号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权利,明确中国在联合国席位只有一个,不存在"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 [6] - 决议未提"台湾"是因为处理的是全中国代表权问题,两岸当时均主张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7] - 赖清德歪曲事实炒作"台湾地位未定论",企图证明"台湾是独立主权国家",但"台独"意味着战争,铤而走险必粉身碎骨 [7] 历史与法理事实 -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使台湾重回中国版图,这是战后国际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 [8] - 赖清德的谬论改变不了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历史和法理事实,也改变不了国际社会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 [8] - "台独"成不了事,中国终将统一 [8]
赖清德开启“台独”十讲意欲何为
经济观察报· 2025-06-25 19:10
赖清德的"台独"十讲 - 赖清德开启"团结国家十讲"演讲 首站新北市6月22日 第二站桃园6月24日 [2] - 演讲被定义为"台独"十讲 内容是其过往"台独"言论的大杂烩 性质恶劣 影响极坏 [3] - 国台办发言人陈斌华6月23日回应 指出赖清德讲话充斥谎言与欺骗 敌意与挑衅 是赤裸裸的"台独"宣言 [3] 国台办对赖清德的批评 - 陈斌华历数赖清德5宗罪 包括否认台湾自古属于中国 歪曲历史 践踏事实 [3] - 批评赖清德把台湾同胞爱国感情与"台独"挂钩 背叛台湾人民爱国主义传统 [3] - 指出赖清德偷换概念 抹杀二战胜利成果 挑战国际法权威 [3] - 谴责赖清德操弄"反中抗中" 强化"绿色恐怖" 阻挠两岸交流 违背人心民意 [3] 赖清德的动机与策略 - 赖清德选择此时开启"台独"十讲 是为"大罢免"加油护航 [5] - 6月20日台湾选务部门公布第一批罢免名单 24名国民党"立委"及民众党新竹市长上榜 投票日7月26日 [6] - 赖清德通过演讲凝聚绿营支持者人气 提高罢免成功率 [6] - 台湾选务规定存在缺陷 只需相对多数即可罢免民意代表 国民党压力很大 [7] 潜在政治影响 - 若国民党在罢免和补选中损失惨重 丧失"立法院"第一大党地位 赖清德可能全面执政 [9] - 全面执政后 赖清德及其团队可能在2028年大选前向"台独"方向暴冲 [10] - 民进党当局宣传操弄下 台湾社会对大陆敌意急剧上升 警惕性提高 [11] - 赖清德10次演讲将与支持者形成高强度"台独"共振 增强"台独"欲望 [12]
国台办:两岸同胞是一家人,理应常来常往
新华网· 2025-06-25 15:53
两岸交流政策 - 国务院台办宣布自2025年7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免收台湾"首来族"申办台胞证证件费 [1] - 政策旨在扩大两岸人员往来和交流合作 具体实施由出入境管理局负责 [1] 两岸交流活动 - 2025年暑期将举办多项两岸文化交流活动 包括海峡两岸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交流参访 两岸国学书院 陕台文化交流周等 [2] - 教育领域将开展京台教育交流周 青台教师研学 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基础教育交流等活动 [2] - 青年交流方面计划举办两岸青年峰会 海峡两岸青年发展论坛 渝台青年诗词会等 [2] 两岸交流成效 - 台湾网红"馆长"陈之汉大陆旅游直播后 部分台湾年轻人改变了对大陆的偏见 [3] - 越来越多台湾青年主动突破信息围墙 通过多种方式了解大陆真实情况 [3] - 两岸深入交流有助于台湾同胞感受大陆的景美物美人更美 促进心灵契合 [3]
国台办评赖清德“团结十讲”第二讲:行“分裂”之实的“台独”自白
新华网· 2025-06-25 15:53
两岸关系 - 赖清德在演讲中重弹"台独"旧调,刻意曲解历史,妄图制造仇恨与不满,加剧岛内社会撕裂,营造"反中抗中"社会氛围 [1] - 赖清德炒作两岸"互不隶属"等"新两国论",刻意煽动挑衅,升高两岸紧张 [1] - 两岸同属一个中国,两岸同胞同为中国人的历史和法理事实从未改变,也不容改变 [2] - 台湾前途在于国家统一,台湾同胞福祉系于民族复兴 [2] - 赖清德顽固坚持"台独"立场,在岛内煽动"反中抗中",打压两岸交流往来,贴靠外部势力妄图"以武谋独" [3] 法律与政策 - 《关于依法惩治"台独"顽固分子分裂国家、煽动分裂国家犯罪的意见》发布实施一年来,对震慑"台独"分裂、维护台海和平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2] - 国家依法惩治"台独"顽固分子分裂国家、煽动分裂国家犯罪,是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应有之义 [2] - 惩"独"司法文件针对的是极少数涉"独"言行恶劣、谋"独"活动猖獗的"台独"顽固分子 [3] 文化领域 - 赖清德称台北故宫博物院将与美国博物馆合作,不打算与大陆故宫博物院合作 [4] - 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同根同源、血脉相连,珍藏着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瑰宝,承载着两岸同胞共同记忆 [4] - 民进党当局出于谋"独"本性和政治私利,一方面极力推进"文化台独""去中国化",另一方面又利用中华文化瑰宝大做文章 [4]
台海观澜| 赖清德开启“台独”十讲意欲何为
经济观察网· 2025-06-25 11:58
台湾地区政治动态 - 赖清德开启"团结国家十讲"系列演讲 首站新北市6月22日 第二站桃园6月24日 [2] - 该系列演讲被定性为"台独"言论 内容包含历史否认 两岸对立煽动及国际法挑战等5项核心指控 [3] - 国台办6月23日发表1200字回应 斥其言论为"谎言与欺骗的大杂烩" 并强调祖国统一的历史必然性 [3] 罢免选举背景 - 台湾选务部门6月20日公布首批罢免名单 涉及24名国民党"立委"及民众党新竹市长 投票定于7月26日 [4] - 赖清德演讲被视作为罢免造势 通过"台独"议题凝聚绿营支持者 目标提高罢免投票率 [4] - 现行选举制度缺陷使国民党面临压力 罢免仅需相对多数即可通过 [4] 政治格局潜在变化 - 若国民党丧失"立法院"第一大党地位 民进党可能推动法案修改 加剧"台独"政策倾向 [4] - 民进党已展现权力扩张迹象 如抓捕柯文哲事件 显示其对行政司法资源的掌控力增强 [5] - 2028年大选前存在"台独暴冲"风险 绿营支持者情绪可能形成政治裹挟效应 [5] 社会舆情演变 - 台湾社会对大陆敌意上升 案例包括大陆配偶拍摄视频遭刑事调查 本地居民因"亲中嫌疑"被举报 [6] - 民进党通过10次演讲强化"台独"共振效应 可能进一步刺激分离主义情绪 [6] - 大陆有关部门需关注舆情变化对两岸关系的系统性影响 [6]
述评|篡改历史 背叛民族——赖清德“台独”分裂谬论充斥种种谎言骗术
新华社· 2025-06-25 01:04
赖清德"团结国家十讲"内容分析 核心观点 - 赖清德通过"团结国家十讲"系统建构"台独"论述,其历史认知存在根本性错误,否认台湾自古属于中国的事实[1] - 试图通过考古学、人类学等领域的片面证据构建台湾"独立性",但学术研究证实台湾史前文明与大陆同源[1][2] - 全盘否定中国历代政府对台湾的管辖历史,将郑成功收复台湾等事件歪曲为"外来政权"[3][4] 历史事实驳斥 考古学证据 - 长滨文化遗址石器与湖北、广西文物同源,圆山文化石锛起源于福建广东,凤鼻头陶器属大陆几何印纹陶文化[2] - 国际学术界确认福建8400年前古南方人群是南岛语系祖先,大陆东南沿海为南岛语族原乡[3] - 大坌坑文化实为大陆史前移民遗存,赖清德援引的孤证案例被学术界证伪[2] 行政管辖历史 - 中国对台管辖最早可溯至三国时期,宋元后历代中央政府在澎湖台湾设治[4] - 1662年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1684年清朝设台湾府,1885年改设行省[4] - 日本殖民时期台湾牺牲65万抗日民众,5万人赴大陆参加抗战,体现"救台湾必先救祖国"信念[5] 论述手法分析 历史篡改方式 - 对历史进行碎片化处理,刻意切割两岸文化联系,将爱国传统与"台独"挂钩[4] - 把抗日斗争包装为"保家卫国",扭曲台湾同胞"中国人"身份认同[5][6] - 操弄南岛语族概念搞"南向认亲",无视国际学界关于大陆东南沿海为起源地的结论[2][3] 政治意图 - 通过篡改历史剥夺台湾同胞的民族认同,为"大罢免"政治斗争造势[6] - 岛内舆论指出其史观片段化且与现代认知脱节,实质加剧社会撕裂[6] - 反映其在民心背离情况下的惶恐心态,"台独史观"违背历史法理终将失败[6]
赖清德篡改历史、歪曲事实,必将自取灭亡
人民日报· 2025-06-24 06:10
台独言论分析 - 赖清德在演讲中散布"台独"分裂言论,炒作"新两国论",煽动两岸对立对抗 [1] - 演讲内容包含大量事实错误、历史谬误和歪理邪说,挑战国际秩序和联大第2758号决议 [1] - 台湾自古属于中国,一个中国原则是国际共识,赖清德的言论违背历史和法理事实 [1] 政治动机与策略 - 赖清德以"团结"为幌子推动政治斗争,包括"大罢免"和"大清洗",延续"绿恐谋独"策略 [2] - 岛内批评指出"十讲"本质是政治动员,目的是制造社会分裂和政治清算 [2] - 赖清德拒不承认"九二共识",坚持"台独"立场,操弄"反中抗中"并制造"绿色恐怖" [2] 经济与民生影响 - 赖清德当局推动两岸经贸"脱钩"和产业"断链",损害台湾民众生计 [2] - 台积电被"奉送"给外部势力,出卖台湾优势产业和发展前景 [2] - 赖清德的政策可能将台湾经济和民生推向危机 [2] 历史趋势与未来展望 - 统一是历史大势,"台独"是逆流,注定失败 [3] - "台独"挑衅将招致反"独"惩戒,赖清德之流终将覆灭 [3] - 两岸统一进程不可阻挡,"台独"分裂分子无法改变大势 [3]
国务院台办发言人陈斌华答记者问
快讯· 2025-06-23 19:01
6月23日,国务院台办发言人陈斌华答记者问。问:台湾地区领导人22日展开所谓"团结国家十讲"第一 场演讲,请问对讲话中涉两岸关系内容有何评论?答:赖清德22日的讲话充斥着谎言与欺骗、敌意与挑 衅,刻意曲解、割裂历史,大肆兜售"台独"分裂谬论,妄图为其建构"台独"论述炮制拼凑依据,为其推 动"大罢免"政治斗争谋取政治私利进行文宣造势,是一篇赤裸裸煽动两岸对立对抗的"台独"宣言,是一 盘错漏百出的"台独"歪理邪说大杂烩,充分暴露其冥顽不化的"台独"本性。(央视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