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增强现实
icon
搜索文档
支付宝推国内首个“AI 付”丨南财合规周报(第207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4 21:08
监管治理 - 迪奥(上海)公司因数据出境违规被处罚,存在三项违法事实:未通过安全评估或订立标准合同即向法国总部传输用户个人信息、未充分告知用户并取得单独同意、未对已收集信息采取加密等安全技术措施[2] - 市场监管总局约谈主要外卖平台后,平台承诺抵制恶性补贴和不正当竞争,总局下一步将督促平台合理控制补贴、提升服务质量、严守食品安全底线、并推动其加大对商家和骑手的扶持力度[3] - 国家网信办因小红书平台热搜榜单管理不善,频繁呈现炒作明星不良信息内容,对其采取约谈、责令限期改正、警告及从严处理责任人等处罚措施,小红书表示诚恳接受并落实整改[4] - 微信安全中心打击招募“代聊工具人”进行引流诈骗的行为,此类行为以找宠物、错加好友等为由添加好友后诱导下载外部App实施诈骗,多次违规者可能被永久限制登录[5][6] AI动态 - 支付宝推出国内首个“AI付”服务,率先在瑞幸咖啡的“Lucky AI”点单助手上线,用户可通过说话方式在AI对话界面内直接完成下单与支付,无需跳转页面[7] - 高德地图发布基于用户行为生成的“扫街榜”,榜单评分结合导航到店等真实行为数据与芝麻信用体系,以避免刷分问题,公司承诺该榜单永不商业化[8][9] - 阿尔巴尼亚总理任命名为“迪埃拉”的AI数字人担任公共采购部长,该国成为全球首例由人工智能担任部长的国家,该数字人自今年1月上线已发放3.66万份数字文件[10] - 亚马逊被报道正在开发代号为“Jayhawk”的AR眼镜,产品配备麦克风、摄像头及单眼全彩显示屏,计划于2026年底或2027年初推出,将与Meta在AR设备市场直接竞争[11]
科技赋能!2025年服贸会文旅融合活力足
新华社· 2025-09-14 16:35
文创产品创新 - 北京动物园推出中国本土动物AR拼搭积木 整合计算机视觉 AR与语音合成技术 生成6种珍稀动物立体动态AR模型并提供科普讲解 [1] - AI智能熊猫玩偶搭载仿生科技内核 具备情绪识别与回应功能 [1] - 中国国家博物馆推出孝端皇后凤冠AR冰箱贴 通过AR技术实现头戴凤冠效果 [1] - 流沙冰箱贴通过替换背景模拟四季流转 颐和园纸雕便签盲盒采用多层嵌套设计展现建筑立体景观 [3] - 文创开发注重融入新技术新创意 创新产品表现形式以增强文化认同与价值共鸣 [3] 智能导览服务 - 爱可声AI数字人导览系统提供语音交互服务 覆盖全国100多家博物馆 支持个性化儿童模式与专家模式切换 [4] - 马蜂窝具身智能AI小蚂ROBOT提供目的地查询 行程规划 多语言翻译及情绪陪伴服务 [6] - 科大讯飞多语种AI透明屏与手持即时翻译机实现同声传译功能 [6] - 咪咕文化AI视频彩铃支持AI一图变装与AI一图成片功能 [6] - 科技应用使游览服务更便捷智能个性化 打破文化隔阂实现多语言文明传播 [6] 沉浸式视听体验 - 蔚领时代XR互动影视作品《木兰2125 XR》提供180°环幕视角 单目4K画质与杜比全景声体验 [6] - XR设备体验项目让用户化身电影角色 智能眼镜实现2D视频实时转为3D立体效果 [8] - VR项目《梦回圆明园》通过1:1数字化复原构建虚拟空间 [8] - 人工智能技术贯穿文旅全链条 包括创意策划 产品研发及文旅跨界融合 [8] - 新技术推动文旅服务数字化智能化发展 促进新质生产力快速成长 [8]
2025年中国AI眼镜行业研究报告
艾瑞咨询· 2025-09-13 08:07
AI眼镜行业定义与分类 - AI眼镜是在传统眼镜基础上集成人工智能技术及音频、摄像等功能的创新型可穿戴设备 其最核心的属性是人工智能技术[6] - 根据集成技术或硬件类型可分为三大类:AI音频眼镜、AI拍摄眼镜、AI显示眼镜(AI+AR) 不同类型在适用场景和人群上存在差异 但共同点为用户工作生活带来效率提升或体验改善[6][8][10][12] 全球及中国市场增长预测 - 2023年9月Meta与雷朋合作的Ray-Ban Meta智能眼镜累计出货量已突破200万台[14] - 2024年下半年起中国智能眼镜市场迅速起量 各品牌纷纷加入AI眼镜赛道[14] - 艾瑞推测2025年中国AI眼镜市场将爆发增长 预计到2028年AI眼镜全球出货量规模将触达两千万量级[14] - 全球出货量从2023年的34万台起步 预计2025年突破585万台 2027年达1730万台 2028年超过两千万台[47] - 中国市场从2023年的10万台快速增长 2028年预计达972万台 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区域[47] 产业链结构 - 硬件部分涵盖主控芯片(如Qualcomm、Rockchip)、存储芯片(如Biwin、Kingston)、电池(如EVE亿纬锂能)、传感器(如TDK、BOSCH)、光学组件(如水晶光电、LUMUS)、镜片(如明月镜片、依视路)及OEM/ODM代工(如歌尔股份、立讯精密)[18] - 软件部分包括大模型(如文心一言、腾讯混元、Gemini、ChatGPT)、元服务(如华为云、腾讯云)及感知交互技术(如AISPEECH、天工AI)[18] - 整机厂商分为XR公司(如Rokid、雷鸟创新)、移动设备制造商(如华为、OPPO、vivo)、互联网公司(如百度、腾讯)及AI眼镜公司(如李未可、影目科技)[18] - 用户覆盖医疗、物流、教育、展览、运动、工作及生活等多场景[18] 典型厂商分析:雷鸟创新 - 专注消费级AI+AR眼镜 具备核心光学方案全链路自研能力 发展历程始于2017年TCL通讯创新实验室 2021年发布全球第一款双目全彩MicroLED光波导AR眼镜[21][22] - 产品矩阵包括一体式产品(如雷鸟X2、X3 Pro)和分体式产品(如雷鸟V3系列) 应用场景覆盖语音/图像翻译、空间导航、AI探索视界、沉浸观影、游戏及智慧办公[22] - 核心优势为自研到生产全栈式布局 包括全球最小全彩Micro-LED光引擎、BirdBath光引擎及猎鹰影像系统[22] - 内容生态与爱奇艺、芒果TV、腾讯视频、Bilibili、Google TV等合作接入影视资源 技术联盟与高通、应用材料、谷歌、阿里、腾讯等战略合作[22] - 2024年推出全球首个AI+AR开发者平台RayNeo AI Studio 支持多模态交互与生态构建[22] 典型厂商分析:李未可 - 以"Let AI awaken"为核心理念 致力打造中国首款AI+AR科技潮牌眼镜产品 目标客户聚焦高端商旅人群 辐射白领和留学生[23] - 产品矩阵包括LAWK三大产品线:AI音频眼镜(如LAWK City Air)、AI拍摄眼镜(如LAWK View)、AI显示眼镜(如LAWK S3)[23] - 自研WAKE-AI多模态大模型 具有文本生成、语言理解、图像识别和视频生成能力 支持128种语言实时互译[23] - 产业链合作包括与博士眼镜合作布局超100家线下渠道 以及与各行业Agent合作开发生态[23] 用户认知与购买行为 - 用户认知渠道多元 66.9%通过社交媒体获取产品信息 科技评测占比44.9% 线下体验与实体店推广合计渗透不足七成[28] - VR眼镜认知度达79.4% AR和AI眼镜品类宣传仍有进步空间 品牌认知上华为、小米、谷歌合计占据过半份额[28][29] - 近61%受访者已购买或计划购买智能眼镜 AI功能眼镜购买意愿接近四成 对VR和无AI功能的AR眼镜兴趣度明显较低[31] - 2000-3000元价位段最受消费者认可 消费者个人月收入中位数在9000-12000元 对价格接受度较高[31] - 超五成已购用户拥有至少1副AI智能眼镜 超四成已购用户拥有2-3副 2000-4000元是实际消费主要区间[33] - 购买决策中功能以51.2%占比为首要考量 外观设计占比36.8% 用户关注音频播放、摄影摄像、AI交互、导航等功能[37] - 兴趣客主要顾虑包括产品价格过高、软硬件效果待提升及数据隐私安全 重量(53.8%)、镜片显示效果(45.7%)、外观风格(42.4%)是核心设计关注点[39] - 超半数兴趣客易受产品迭代(55.1%)、性价比(53.7%)、促销优惠(53.7%)吸引 官方支持和平台专属优惠最具吸引力[41] 技术迭代与产业链发展 - 硬件性能突破:算力密度提升50%以上 支持本地化AI功能 固态电池和硅碳负极材料使续航突破10小时 光波导技术使视场角提升、亮度突破 MicroLED色彩还原度提升30% 传感器集成ToF深度相机等10+模组 功耗降低30%、续航延长20%[45] - 国产化替代加速: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率突破60% 射频前端模组国产化率超70% MicroOLED屏幕亮度突破5000nit且成本降50% 轻量化材料国产化率超80% 2023年AI眼镜BOM成本较2019年降65%[45] - 厂商生态扩张:2024年已公开入局AI眼镜厂商近40家 2025年CES国内展出企业约59家 涵盖科技、通讯、互联网等多行业 硬件厂商与AI公司深度绑定打造差异化服务[45] - 开放平台激活开发者生态:谷歌、百度等开放200+API接口 支持第三方接入语音识别等功能 加速UGC内容生态爆发[45] 应用场景与市场驱动 - 多垂直领域场景渗透:AI+商旅支持跨境小语种翻译 AI+运动监测心率和运动轨迹 AI+办公辅助支持AR导航[47] - C端高频场景覆盖:通勤场景提供立体导航 社交娱乐内置AI摄像美化 家庭场景集成家居控制和视频通话[47] - 长尾需求激活:老年专用AI眼镜加入跌倒检测等功能 拼多多百亿补贴推动价格下探激发县域市场[47] - 价格下探与轻量化设计:Redmi AI眼镜首发价199元 闪极科技AI拍拍镜售价降至999元 李未可产品定价低于千元 重量降至35-50g[47] - 交互方式革新:从物理按键到"语音+视觉+手势+眼动"多模融合 AR导航箭头叠加现实场景[47] - 内容生态闭环构建:华为整合自有资源实现无缝续播 雷鸟创新与爱奇艺等联合丰富娱乐场景 李未可允许开发者接入本地生活服务[47]
甲骨文创始人一度超马斯克登顶全球首富!公司股价飙升;微软将要求员工每周三天在单位办公;高德扫街榜发布;追觅进军天文领域丨邦早报
创业邦· 2025-09-11 08:08
完整早报音频,请点击标题下方小耳机收听 【苹果股价跌了,苹果新品预计将在中国和印度生产】 当地时间 9 日,美国苹果公司举行新品发布会,推出了 iPhone 17 系列等多款新品,相关产品的发布并未令市场感到惊喜。截至当天收盘,苹果公司股价下跌 1.48% , 收于每股 234.35 美元。美联社报道称,苹果公司此次推出的 iPhone 17 系列产品预计将在中国和印度生产,但这 将使该公司受到美国政府的关税政策影响。另外,当天的苹果新品发布并没有让市场感到惊喜,投资者对苹果在软 件和人工智能上的关注不足感到失望。(央视财经) 【追觅进军天文领域,宣布成立天文 BU 】 追觅科技 9 月 10 日正式宣布成立天文 BU ,该 BU 聚焦智能天文光 学系统,致力于打造人类的 " 天眼 " ,自此其"全域智慧探索"生态战略也完成关键闭环。据追觅披露的资料,未来 在研发体系中,追觅天文 BU 可调用集团底层技术,智能工厂经柔性改造已能同时生产扫地机器人与天文设备元器 件。此外,在高端天文光学设备制造领域,追觅正在攻克大口径光学镜片的量产难题,首款智能天文望远镜产品或 将采用超大口径设计,从而实现"一键观星"体验。( ...
若羽臣涨2.01%,成交额6999.65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入40.31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8 10:31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8日盘中股价60.50元/股 上涨2.01% 总市值134.42亿元 成交额6999.65万元 换手率0.73%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40.31万元 特大单买入122.64万元占比1.75% 大单买入1111.73万元占比15.88% 卖出1194.06万元占比17.06%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206.03% 近5日下跌5.81% 近20日上涨17.09% 近60日上涨0.88% 年内3次登上龙虎榜 [1] 公司基本情况 - 位于广州市海珠区 2011年5月成立 2020年9月上市 [1] - 主营业务为线上代运营 渠道分销 品牌策划 服务涵盖品牌定位 店铺运营 渠道分销等 [1] - 收入构成:自有品牌45.75% 代运营业务28.83% 品牌管理业务25.42% [1] 行业属性与股东结构 - 属于商贸零售-互联网电商-电商服务行业 概念板块包括增强现实 字节跳动 阿里概念等 [2] - 股东户数2.72万户 较上期增加83.01% 人均流通股6154股 较上期减少24.47% [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3.19亿元 同比增长67.55% [2] - 归母净利润7226.39万元 同比增长85.60% [2] 分红与机构持仓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78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1.44亿元 [3] - 十大流通股东中新进机构包括:东方红启恒三年持有混合A持股213.74万股 华安新兴消费混合A持股202.30万股 东方红启东三年持有混合持股170.99万股 [3] - 鹏华新兴成长混合A持股133.46万股 较上期减少86.91万股 [3] - 兴全商业模式混合等三只基金退出十大流通股东 [3]
MetaAI眼镜销量超预期,8月已向高通等核心供应商加单20%-股票-金融界
金融界· 2025-09-08 08:22
Meta智能眼镜销售预期与订单情况 - Meta因智能眼镜上半年持续热销提高整体销售预期 8月已向高通等核心供应商加单20% [1] - 高通AR1芯片2024年总提货量将增加至1200万+ 大幅高于市场预估的2025年约500万销售量 [1] - Ray-Ban Meta智能眼镜销售额同比增长逾两倍 若延续增长趋势2025年全年出货量或达400-500万副 [1] 新产品发布与产能规划 - Meta将于9月发布首款配备显示屏的AI智能眼镜Celeste [1] - AI眼镜Hypernova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开始量产 产品生命周期两年出货量约15-20万部 [2] - Hypernova售价约800美元 整合AI与AR的应用探索仍处于早期阶段 [2] 行业动态与竞争格局 - 小米、Rokid、雷鸟、Xreal等国内厂商年初以来陆续推出AI/AR眼镜 [2] - 谷歌、三星、苹果、亚马逊等国际头部公司软硬件规划逐步清晰 [2] - 小米AI眼镜设50万件出货量目标 各品牌拥有丰富产品管线 [2] 产业链与投资前景 - 头部企业新品发布对产业链带来短期催化 [2] - AI模型能力提升背景下 眼镜产品形态作为Always-on交互入口具备长期潜力 [2] - 持续扩展的生态系统与人工智能功能及应用场景为供应链下半年增长铺路 [2] 合作伙伴与产品开发 - Meta与知名眼镜品牌Oakley共同开发智能眼镜产品 [1] - Meta AI智能眼镜2025年整体销量突破500万副为大概率事件 [1] - 2026年若继续高速增长 全年出货量有望达到1000万+副 [1]
北京君正涨2.05%,成交额6.26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1328.67万元
新浪证券· 2025-09-05 13:18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5日盘中股价上涨2.05%至72.78元/股 成交额6.26亿元 换手率2.08% 总市值351.19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1328.67万元 特大单净买入606.51万元(买入3294.36万元占比5.26% 卖出2687.85万元占比4.30%) [1] - 大单净买入700万元(买入1.36亿元占比21.75% 卖出1.29亿元占比20.59%)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6.87% 近5日下跌3.19% 近20日上涨8.42% 近60日上涨15.73%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达9.34万户 较上期增加5.68% 人均流通股4502股 较上期减少5.38% [2] - 易方达创业板ETF增持15.60万股至798.85万股 位列第六大流通股东 [3] - 香港中央结算减持169.53万股至638.28万股 位列第八大流通股东 [3] - 华夏国证半导体芯片ETF增持34.86万股至561.74万股 位列第九大流通股东 [3] - 南方中证500ETF新进持股502.32万股 位列第十大流通股东 [3] 财务业绩与分红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2.49亿元 同比增长6.75% [2] - 归母净利润2.03亿元 同比增长2.85%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4.39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1.83亿元 [3] 公司基本情况 - 主营业务涵盖微处理器芯片 智能视频芯片等ASIC芯片产品及解决方案 存储芯片和模拟芯片的研发销售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半导体-数字芯片设计 概念板块包括超高清 存储概念 智能家居 增强现实 智能眼镜等 [1] - 成立于2005年7月15日 2011年5月31日上市 注册地址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西北旺东路10号院 [1]
OLED与全息超表面首次结合,新研究解决全息技术普及难题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9-01 17:19
技术突破 - 圣安德鲁斯大学研发出新型光电子设备 将全息超表面与有机发光二极管结合 未来或改变智能设备、通信、游戏及娱乐行业形态[1] - 全息超表面由尺寸约头发丝直径千分之一的"超原子"构成薄平面阵列 专门调控光特性 应用覆盖数据存储、防伪、光学显示及传感领域[2] - 新技术采用OLED与全息超表面组合方案 相比传统激光技术流程更简便、设备体积更小、成本更低 解决了阻碍全息技术大规模普及的核心难题[2] 技术原理 - 通过对每个"超原子"形状精细设计 使其控制穿过自身光束特性 成为全息超表面的单个"像素"[4] - 光线穿过全息超表面时特性在每个像素位置发生细微改变 结合光干涉原理可在超表面另一侧呈现预设图像[4] - 传统OLED显示屏需数千像素呈现简单图像 而新方法仅用单个OLED像素即可投射完整图像[4] 应用前景 - OLED作为薄膜器件已广泛用于手机屏幕和部分电视彩色像素 其平面面光源特性适用于光无线通信、生物光子学及传感新兴领域[2] - 技术突破为OLED开辟新方向 推动全息显示架构升级 为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新兴领域应用带来质的飞跃[4] - 研究扫除了超材料进入日常应用的技术障碍 为研发小型化、高集成度超表面显示器提供可行路径[4]
歌尔股份跌2.02%,成交额15.43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6123.90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1 10:17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1日盘中下跌2.02%至35.98元/股,成交额15.43亿元,换手率1.38%,总市值1256.24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6123.90万元,特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15.18%和19.57%,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22.85%和22.43%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40.21%,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16.21%、57.60%、62.15% [1] - 年内3次登上龙虎榜,最近8月26日净买入3.89亿元,买入总额15.14亿元(占比19.22%),卖出总额11.25亿元(占比14.28%) [1] 业务结构与行业属性 - 主营业务构成:智能硬件54.17%、智能声学整机22.17%、精密零组件20.25%、其他3.41%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消费电子-消费电子零部件及组装,概念板块包括TOF、MR混合现实、智能手表等 [2]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35.75万(较上期增4.86%),人均流通股8627股(较上期减4.63%)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1.06亿股(较上期减2041.73万股)为第二大股东 [3] -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增持370.17万股至4358.45万股,易方达沪深300ETF增持313.18万股至3104.50万股,华夏沪深300ETF增持388.24万股至2276.43万股 [3] 财务业绩与分红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75.49亿元(同比减7.02%),归母净利润14.17亿元(同比增15.65%)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49.55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17.06亿元 [3]
光峰科技: 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30 02:21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9.61亿元,同比下降11.09%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31亿元,同比下降1,300.25% [2]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亏损4,618万元,同比下降442.61% [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9,422万元,同比转正(上年同期为-7,915万元) [2] - 研发投入1.25亿元,同比增长11.81%,占营业收入比例12.98% [2][9] 业务战略与转型 - 坚持"核心技术+核心器件+应用场景"战略,聚焦氮化镓(GaN)和砷化镓(GaAs)材料体系的半导体激光技术研究 [4] - 调整车载业务市场策略,避免无效竞争,优化家用产品技术路线 [4] - 向上游核心器件突破,推动AR眼镜、机器人等新赛道布局 [4][8] - 影院和专业显示业务贡献稳定现金流,累计安装41块LED屏幕,新增屏幕市占率行业领先 [6] 技术创新与产品进展 - 在全球累计获得授权专利2,372项,其中发明专利1,233项 [8] - 报告期内新增AR及AI相关专利41项,车载光学技术专利60项 [8] - 发布0.8cc超小型全彩AR光机方案,满足AR眼镜轻量化需求 [5] - 推出分体式光纤光机,优化散热性能并缩小产品体积 [6] - 与法雷奥合作推出ALL-in-ONE全能彩色激光大灯解决方案 [6] 行业发展趋势 - 激光应用领域向AI、AR、机器人等新赛道拓展 [3] - ALPD半导体激光光源技术成为行业主流技术路线,具备高亮度、小体积、宽色域等优势 [3][9] - 半导体激光芯片、激光器等核心部件逐步实现国产化 [3] - 智能眼镜消费市场快速增长,AR光波导技术是消费级AR眼镜主流路径 [3][5] 重大项目与合作 - 产品应用于大阪世博会中国馆、柬埔寨馆和非洲加蓬馆,使用近百台激光工程投影设备 [6][7] - 参与达沃斯论坛晚宴光影秀、深圳科技馆等代表性项目 [7] - 与法雷奥达成战略合作,共同开发新一代汽车照明解决方案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