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
搜索文档
南航集团劳模“六边形战士”郭建滨同志光荣退休
中国民航网· 2025-08-22 12:16
职业成就与荣誉 - 员工郭建滨在31年空中安全员职业生涯中累计近3万小时空中执勤 实现无差错 无违规 无投诉的硬核业绩[1] - 员工曾获南航集团2020年度先进个人及劳动模范称号 被多家媒体称为六边形战士[3] - 员工在近年体能考核中取得全满分成绩 体现极高职业素养[4] 业务贡献与创新 - 员工多次承担医疗包机 援疆特运 境外押解等急难险重航班任务 并在机上紧急事件处置中发挥关键作用[4] - 员工创建安全运行警示督导单和典型事例一事一议制度 推动安全管理从事后补救转向事前预防[4] - 员工主导参与培养的年轻队员已走上基层管理岗位 为空勤队伍人才建设做出贡献[4] 企业文化与团队建设 - 员工推进空地一体化建设并参与重大处突安保演练 被视作行业智囊和标杆[3][4] - 员工打造三类先锋党员示范岗 并通过党员三环教育模块实现党建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4] - 员工作为龙江空警安全员队伍的开创者和奋斗者 具体化劳动精神 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5] 职业精神与行业影响 - 员工近20个春节选择驻外值守 体现舍小家为大家的职业操守[3] - 员工将规章变为习惯 以敬畏职责 遵守规章的理念影响空勤队伍[4] - 员工为行业树立标杆 激励后续空保人员在守护空中防线道路上持续奋斗[5]
省政府与省总工会第16次联席会议召开
新华日报· 2025-08-22 07:09
政府与工会合作 - 省政府与省总工会召开第16次联席会议 研究职工法律援助和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等议题 [1] - 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 为经济大省扛起挑大梁责任凝聚职工力量 [1] - 会议研究了加强职工法律援助工作指引和加快培养高素质产业工人的若干措施等拟出台文件 [1] 职工权益保障 - 会议强调要切实做好职工法律援助工作 突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等重点群体 [1] - 会议要求加强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宣传实施 加大执法监督力度 依法打击侵害职工权益的违法行为 [1] - 会议聚焦新就业形态劳动者 农民工 困难职工等重点群体 联合开展技能培训 权益维护 生活服务等活动 [1] 产业工人培养 - 会议提出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 劳动精神 工匠精神 讲好劳模故事 劳动故事 工匠故事 [1] - 会议要求不断提升职工技能水平 加快培养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 在打造新质生产力重要阵地中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 [1] - 会议明确对联席会议议定事项实行清单化管理 明确责任单位和时限要求 加强调度指导确保落地见效 [2]
第四届“杭州宣文卫体工匠”认定发布活动举行
杭州日报· 2025-08-19 11:08
活动概况 - 杭州市宣文卫工会于8月18日举行第四届"杭州宣文卫体工匠"认定发布活动,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 [1] - 活动通过访谈对话、情景朗诵等形式展现工匠精神,分为"匠·砺新""心·至诚""梦·致远"三大篇章 [1] - 现场举行名师带高徒签约仪式和"中国工人大思政课",深化"思政+劳模工匠"双轮驱动模式 [2] 获奖人员 - 凌佳佳等30位来自宣文卫体系统的优秀工作者被认定为第四届"杭州宣文卫体工匠" [1] - 获奖者包括临床实践创新攻克疑难病症的医疗人员、传承创新传统文化的文艺工作者、专注体育训练推动体育强国建设的体育从业者 [1] - 杭州市陈经纶体育学校"金牌教练"沈瑾获得荣誉,分享其在蹦床领域取得突破性成绩及全民健身事业理念 [2] 行业影响 - 活动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展现科技赋能中技艺迭代的创新精神 [1] - 通过树立30位行业标杆,推动职工以榜样为镜焕发劳动热情和创造潜能 [1][2] - 劳模精神与思政成果共融成为杭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 [1][2]
【人民日报】黑龙江省总工会开展多种活动致敬百年工运史 职工干事创业更有精气神
人民日报· 2025-08-19 08:12
工会活动参与规模 - 线上知识问答活动吸引全省60万人次参与 [1] 表彰活动及奖项设置 - 活动表彰40个黑龙江省五一劳动奖状单位 [1] - 170名职工获省五一劳动奖章 [1] - 150个集体获省工人先锋号称号 [1] 文艺演出与艺术形式 - 工会组织创排话剧、舞台剧、情景剧在各地上演 [1] - 艺术形式跨界融合展现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 [1] - 佳木斯市工人文化宫演出展现第一代产业工人历史 [1] 理论宣传与教育活动 - 各级工会开展宣传宣讲活动引导职工坚定理想信念 [1] - 绥化市推出主题宣传教育覆盖职工5000余人次 [1] - 组织专题宣讲会、劳模座谈会20余场 [1] 文体活动类型与范围 - 哈尔滨市举办交响合唱音乐会 [2] - 齐齐哈尔市、伊春市、七台河市开展专题文艺汇演 [2] - 职工气排球赛、乒乓球赛、高校羽毛球赛等体育活动相继登场 [2] 工会活动战略与形式 - 工会联动各市地及产业工会推出八大类重磅活动 [2] - 活动形式涵盖表彰、文艺、展览、赛事、宣讲、影视制作、主题联动及线上互动 [2]
职工干事创业更有精气神
人民日报· 2025-08-19 06:31
活动规模与参与度 - 线上知识问答活动吸引全省60万人次参与 [1] - 绥化市主题宣传教育覆盖职工5000余人次 [1] 表彰与荣誉体系 - 活动表彰40个黑龙江省五一劳动奖状单位,170名职工获省五一劳动奖章,150个集体获省工人先锋号 [1] - 举办第二届"龙江工匠年度人物"发布仪式 [1] 宣传与教育形式 - 各级工会开展有特色、接地气、入人心的宣传宣讲,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走进职工 [1] - 绥化市通过线上线下结合方式组织职工学习,开展专题宣讲会、劳模座谈会20余场 [1] - 黑龙江省总工会联动各市地工会、产业工会推出八大类重磅活动,涵盖表彰、文艺、展览、赛事、宣讲等多种形式 [2] 文体活动与职工文化 - 组织创排话剧、舞台剧、情景剧等多种艺术形式演出,如《匠心永恒》《燃烧的旋律·咱们工人有力量》 [1] - 从哈尔滨市交响合唱音乐会到多地专题文艺汇演,各类演出不断 [2] - 职工气排球赛、乒乓球赛、高校教职工羽毛球赛、"铁人杯"全民健身活动等体育活动相继登场 [2]
票房赢家+文化自信见证者 透过数据看国产动画电影的“三重底气”
央视网· 2025-08-18 10:16
暑期档票房表现 - 2025年暑期档总票房含预售突破99.5亿元 [1] - 《南京照相馆》《浪浪山小妖怪》《长安的荔枝》暂列档期票房前三名 [1] 国产动画电影票房成就 - 《浪浪山小妖怪》刷新中国影史二维动画电影票房纪录 [2] - 影片基于《西游记》体系开发 采用小妖怪视角的番外篇叙事 [2] 传统IP的文化价值 - 《西游记》相关作品在豆瓣数据库超300部 涵盖影视游戏等多种形式 [4] - 该IP持续改编超60年 从1960年代《大闹天宫》延续至当代《黑神话:悟空》 [4] - 传统故事成为文化底座 可加载神话爱情荒诞奋斗等多重元素 [4] - 传统IP构成国产动画电影崛起的第一重底气 [6] 制作技术与艺术风格 - 《浪浪山小妖怪》制作团队达600人 精细打磨1800余组镜头 [8] - 20多位画师完成近2000张场景 采用水墨写意粗线条风格 [8] - 顾问团队包含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老艺术家 传承《哪吒闹海》《葫芦兄弟》创作经验 [10] - 审美自信与工匠精神的代代相传形成第二重底气 [10] 受众结构与IP商业化 - 25-29岁观众占比达26% 形成核心观众群体而非亲子观影 [12] - 文化共鸣转化为消费力 衍生玩偶手办游戏皮肤联名咖啡等产品 [12] - 动画IP从银幕延伸至生活场景 成为流行文化组成部分 [12] - 年轻群体的文化认同构成第三重底气 [12] 行业发展趋势 - 三重底气包括传统IP根基 匠人技艺传承 年轻群体认同 [14] - 国产动画电影既实现票房成功 又成为文化自信的体现 [14]
全国顶尖高手 九月郑州见
郑州日报· 2025-08-18 08:50
赛事概况 - 第三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于9月19日至23日在郑州举办 是中国规格最高、项目最多、规模最大、水平最高、影响最广的综合性国家级职业技能赛事[1][3][4] - 大赛设置世赛选拔项目和国赛精选项目共106个 其中66个世赛选拔项目比照世界技能组织第48届世赛赛项 40个国赛精选项目涵盖30多个国民经济行业门类[4] - 国赛精选项目中新业态、新职业、新技术比重超过50% 包括智能制造、高端装备、数字技术、新能源等赛项 并首次纳入乡村振兴赛项[4] - 预计3400余名选手和3100余名裁判参赛 21个省份代表团参加全部赛项 比前两届翻一番[4][5] 产业支撑 - 河南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5.9% 高于全国15.6个百分点 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 高于全国2.0个百分点 居10个工业大省第二位[10] - 郑州汽车制造业规上工业产值约1900亿元 规上工业增加值367亿元 增长50.8% 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13.1%[11] - 全市汽车产能261万辆 产量111.79万辆 是2021年2倍多 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62.58万辆 是2021年13倍多 迈入全国第一方阵[11] - 构建以6大战略性新兴产业、6大传统优势产业和未来产业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 涵盖20条重点产业链[11] 人才基础 - 河南省适龄劳动人口5700多万 职业教育规模居全国首位 技工院校在校生30多万人[8] - 全省技能人才总量1965万人 高技能人才674万人 均居全国前列 2021年以来技能培训、新增技能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总量均居全国第一[8] - 郑州市2024年完成职业技能培训34万人次 新增技能人才41.15万人 新增高技能人才22万人[8] - 全市技能人才突破300万人 高技能人才达113.94万人 计划2025年新增技能人才12.2万人 技能人才总量达到350万人[8][12] 城市配套 - 郑州地铁运营里程达452公里 高铁运营里程超2200公里 5小时高铁直达123个城市 铁路通达136个城市位列全国第一[14] - 中原国际会展中心展览面积12.8万平方米 为中西部地区第一、全国第五的超大体量会展场馆[15][16] - 通过"技能进万家"系列活动开展技能大师工作室"六进"活动 覆盖校园、社区、公园、园区、企业、商圈[17]
把琼菜发扬光大
经济日报· 2025-08-17 05:50
公司业务发展 - 海南东榕餐饮有限公司行政总厨蔡青松负责菜品研发创新、标准制定和门店培训等工作 [2] - 公司旗下三亚亚龙湾东榕美食广场红沙大排档成为游客聚集的热门餐饮场所 [2] - 行政总厨带领团队创新研发出50多道琼菜新品 [2] 产品创新与研发 - 创新琼菜"捞汁海鲜拼盘"成为每桌必点的热门菜品 [2] - 针对湖南、四川游客口味偏好进行菜品升级改良 [2] - 通过环岛调研挖掘海南各地食材,开发定安圣女果系列新菜品 [2] 人才培养体系 - 行政总厨已培养100多名徒弟传承琼菜技艺 [2] - 建立从端盘学习到独立带徒的阶梯式培养机制 [3] - 定期在海南省农林科技学校等院校开展厨艺讲座 [2] 行业影响力 - 琼菜注重保留海南食材的原汁原味特色 [2] - 通过菜品创新满足消费者对健康美味的需求升级 [2] - 行政总厨荣获中国琼菜特级大师、全国劳动模范等多项行业殊荣 [3]
匠心传承 创新筑梦
消费日报网· 2025-08-15 11:14
□ 本报记者 贾淘文 在历史悠久的河南,陶瓷的烟火气已缭绕千年。这片孕育了无数传统制瓷技艺的土地上,正有一批年轻匠人 的名字随窑火温度逐渐被人熟知,菅子淇就是一位既深耕传统制瓷技艺的根脉,又不断拓展当代陶瓷艺术新 语境的青年非遗传承人。 从保家卫国的军人到守正创新的匠人,菅子淇手中的钢枪换成了细腻的瓷土,满腔的爱国热忱化作了窑火中 跃动的创新力量。父亲菅传义的言传身教、师父占少林的倾囊相授,不仅让他深刻领悟到工匠精神的内核, 更为他的艺术之路奠定了坚实根基。2023年,在全国轻工陶瓷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中,菅子淇荣获 "全国轻工技 术能手" 荣誉称号,这份认可是对他多年坚守与突破的最佳注解。 采访中,菅子淇对记者坦言:"陶瓷于我,既是对传统技艺的敬畏与坚守,更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创新探索。中 国有几千年文明史,各时期的陶瓷艺术都绽放着独特的时代风姿。在当今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作为青 年非遗传承人,我更该以热忱与担当,为弘扬传统制瓷技艺添砖加瓦。" 戎装卸甲 心归瓷土 随着技艺日渐成熟,菅子淇开始思考一个命题:传统陶瓷如何与当代生活对话?在他看来,一件陶瓷作品若 只停留在 "收藏" 或 "观赏" 层面,便失了 "器 ...
张岱的笔墨,晕染着不灭的江南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8-15 05:57
文学价值与历史意义 - 《陶庵梦忆》通过张岱的笔触,生动再现了晚明江南的繁华景象与市井生活,如秦淮河的奢靡画舫、金山寺的夜戏狂欢等,具有极高的文学与历史价值[4][5] - 书中对绍兴地方风俗的详细记载,如《龙山雪》中的雪景与《杨神庙台阁》的庙会盛况,成为研究晚明绍兴社会生活的"活档案"[5] - 张岱以"繁华靡丽,过眼皆空"的笔调,在描绘奢靡生活的同时暗含对时代崩塌的痛切反思,形成独特的挽歌式文学风格[6][7] 城市文化传承 - 书中封存的晚明城市记忆(如扬州瘦马交易、苏州山塘中秋等)成为当代江南古城修复的重要依据,绍兴采莲船灯复原、苏州山塘河设计均参考书中记载[8] - 张岱笔下的秦淮河"书卷气与脂粉气交织的烟火气",为现代文旅项目提供了区别于表面仿古的深层文化定位思路[4] - 《西湖香市》《越俗扫墓》等章节记录的节庆习俗,展现了已消失的民间活动规模(如扫墓活动"自二月朔至夏至,填城溢国,日日如之")[7] 工艺美学与生活哲学 - 《濮仲谦雕刻》《吴中绝技》等篇章系统记录晚明匠人群体(鲍天成、周柱等),提出"技也而进乎道矣"的工艺理念,与当代"工匠精神"形成跨时空呼应[8] - 书中倡导"人无癖不可与交"的生活美学,通过茶道(《闵老子茶》)、造园(《瑞草溪亭》)等案例,展现将日常提升至艺术境界的实践智慧[9] - 张岱团队对器物(《不二斋》)、饮食(《蟹会》)的极致追求,形成"在细微处找乐子"的生活哲学,对现代消费升级具有启示意义[9][10] 文化遗产活化 - 当代读者带着《陶庵梦忆》实地探访江南景点(宁波月湖、南京秦淮河等),实现"文字-实景"互文体验,开创文化遗产活化的新范式[11] - 书中"疏疏如残雪"等经典意象(《金山夜戏》)仍能精准对应现存景观(金山寺古木月影),证明文学描写对旅游体验的持久提升作用[5][11] - 张岱"石匮藏史"的创作理念,使作品超越个人怀旧,成为连接古今的文化基因库,其记录的市声、笙歌等元素持续激发当代创作灵感[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