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循环经济
icon
搜索文档
二十年“两山”路金融之笔绘就绿色画卷——农行浙江省分行的绿色金融实践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7-06 23:39
绿水青山理念实践 - 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余村从采矿转型为文创产业,村民通过加工石头工艺品实现增收 [1]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推动生态环境改善与乡村振兴 [1] - 农行浙江省分行绿色信贷余额达6910亿元,较年初增加超940亿元 [1] 生态旅游发展 - 浙江云上草原旅游项目年接待游客超100万人次,融合四季旅游与生态文旅 [2] - 项目三期将打造"仙侠小镇",结合夜游、灯光、演艺经济 [2] - 农行湖州安吉县支行为项目提供超9亿元授信,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与智慧旅游开发 [2] - 项目带动周边60余家民宿、农家乐发展,创造超6000个就业岗位 [3] 农业低碳转型 - 南浔世荣湖羊养殖场通过智能化改造实现农牧循环固碳,年减碳800吨 [4] - 农行创新"湖羊设施贷"支持改造,农场有机肥年销售收入达20万元 [4] - 农行湖州分行开发农业降碳速测方法,推出低碳转型贷款产品 [5] - 开展"稻蛙共养""跑道养鱼"等减碳模式探索 [6] 绿色制造支持 - 力聚热能公司获农行7500万元"绿企贷",研发超低氮燃气锅炉 [6] - 公司产品通过节能认证,获评国家"五星级绿色工厂" [6] - 农行通过"链捷贷"服务600-700家下游企业,总额度1亿元 [7] - 截至6月末农行浙江省分行支持近300户绿色核心企业建立供应链 [7] 循环经济推进 - 农行浙江省分行支持基础设施绿色升级、能源转型、绿色制造贷款分别新增334亿元、37亿元、276亿元 [7] - 航天国华实现NMP废液循环利用,年处理能力7万吨 [8] - 农行提供1.46亿元贷款支持,包括2600万元"入园企业前期贷"和1.2亿元项目贷款 [8] - 再生材料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光伏等绿色产业,形成资源闭环 [8]
从“食用菌之乡”到“零碳产业园” 武威多产业借兰洽会破圈
中国新闻网· 2025-07-05 20:10
新能源项目 - 武威市在第三十一届兰洽会签约新能源项目投资额占比超过60% [1] - 凉州区300万千瓦光伏项目将建设光伏发电阵列及配套升压站 同时开展生态修复治理 [3] - 天祝县智慧路灯分散式风力发电项目创新性地将新能源与基础设施建设结合 [3] - 远景能源与武威市签订零碳产业园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1] 新材料产业 - 古浪县大有鑫磊活性纳米钙基新材料产业基地项目年产20万吨纳米钙基材料 [3] - 高性能硅碳负极材料项目为新能源产业链提供关键材料支撑 [3] - 民勤县年产6万吨锂离子石墨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 [3] - 凉州区等静压石墨纯化项目进一步丰富新材料产业生态 [3] 特色农产品及食品加工 - 天祝县食用菌智慧产业园项目融合智能化技术提升产业附加值 [3] - 凉州区马铃薯现代产业园项目注重科技赋能 [3] - 武威市被誉为中国食用菌 高原夏菜 肉羊 蜜瓜 人参果 茴香之乡 [5] - 构建了从一粒麦到一块面包 一株草到一杯牛奶的完整产业链 [5] 绿色环保领域 - 古浪县年处理4万吨废旧锂电池综合利用项目体现循环经济理念 [3] - 天祝印象生物研发基地建设项目展现绿色发展新路径 [3] 区域经济与基础设施 - 武威市风光电可开发容量达1.2亿千瓦 [5] - 拥有全国唯一的内陆木材口岸 甘肃唯一的B型保税物流中心 河西走廊唯一的肉类口岸 [5] - 开辟了中欧 中俄等国际货运线路 [5] 医疗产业 - 武威市拥有全国首台自主知识产权的重离子肿瘤治疗系统 已治疗患者2200例 [5] - 单月治疗能力提升到200例 正在加快建设重离子西北区域医疗中心 [5]
1.18亿元外资项目落户静海
搜狐财经· 2025-07-05 19:33
外资项目签约 - 子牙经开区首次外资专场签约大会成功举办,三个外资项目总投资1 18亿元 [1][2] - 签约项目包括西岭工业制造(新能源屋面瓦)、德磊诚信塑料(汽车零部件)、迪晟耀晖创投(跨境投资)三个不同领域的外资企业 [2] - 三个项目预计年贡献税收超1600万元,带动就业335人 [4] 项目投资亮点 - 西岭工业制造投资3000万元建设新能源屋面瓦项目,采用废旧材料再生利用技术,瞄准欧美及日韩市场 [4] - 西岭工业制造的WPC木塑地板生产技术可将废旧塑料与木质纤维转化为高附加值建材,每吨再生材料价值提升近十倍 [8] - 德磊诚信塑料引入韩国无损拆解技术,为汽车零部件制造提供绿色解决方案 [9] - 迪晟耀晖创投聚焦生物医药、新材料、人工智能等领域的跨境投资 [9] 产业转型与升级 - 三个项目精准布局产业链关键节点,形成"补链、强链、延链"效应 [8] - 项目组合形成"技术引进-产业转化-资本运作"的完整闭环,推动园区向复合型产业高地转型 [9] - 西岭工业制造项目预计投产后年产值可达5000万元,将填补循环经济产业外资项目少、技术水平弱的短板 [8] 营商环境与服务 - 园区提供"税收优惠+厂房补贴+人才扶持+外汇便利"的外资政策包 [10] - 实施"一对一"项目服务专员制度,提供从工商注册到设备安装的全周期服务 [10] - 静海区多部门现场"摆摊设点",提供"点对点"服务解决企业落地细节问题 [6] 发展成效与规划 - 子牙经开区上半年实际使用外资1000多万美元,较去年实现跨越式增长 [10] - 园区聚焦高端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积极搭建国际合作桥梁,承接产业转移项目 [13] - 目标构建"引进一个项目、带动一条链条、培育一片生态"的发展新格局 [13]
把道理说进心坎里
经济日报· 2025-07-05 15:20
如果说数字化是重塑"大脑",那绿色发展就是重塑"肌体"。面对废石场"寸草不生"的世界级难题,一支 支党员突击队扎根荒山,成功攻克核心复垦技术,让超800公顷废弃地变身"碳汇"森林。废水提铜、尾 矿"淘"铜、余热发电……各级党组织以"物尽其用、变废为宝"为目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不断拓 展"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 一切课题的破解,关键在人。德铜党委以党建引领"聚才工程",率先试点"双首席"制度,打破论资排 辈,为实干者拓宽成长通道。"项目+人才""揭榜挂帅"等创新举措,让大批能工巧匠在各级科技攻关中 勇挑重担。 "通过积极探索创新党建思路、载体及方式,全面激发党支部及党员的生机和活力,有效推进了党建工 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相互促进。"江铜集团德兴铜矿精尾综合厂工业水处理工段党支部书记董向阳 说。(经济日报记者 刘 兴) 责编:王瑞景、张霓 "如何让以前看不上眼的低品位铜矿石,变成真金白银?"近日,在江铜集团德兴铜矿采区现场,一场别 开生面的"微宣讲"课堂吸引了十几名员工。 提问的是"理响德铜"宣讲队成员潘爱冰,她告诉记者,面对发展新形势、新课题,德兴铜矿党委创 新"理响德铜"宣讲模式,以小分队的 ...
荣获ESG大奖,力勤资源(2245.HK)打造绿色生产力样本
格隆汇· 2025-07-04 20:33
ESG投资趋势 - 全球ESG投资规模预计2030年将达到40万亿美元,ESG从道德倡导升级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生存法则 [1] - ESG本质是重构发展逻辑,企业需在环境底线、社会公正与透明治理的三角框架中寻求增长,对资源密集型行业尤为关键 [1] 力勤资源ESG实践与荣誉 - 公司荣获"格隆汇金格奖·ESG环境友好卓越企业"奖项,反映其在ESG实践层面的优秀表现和可持续发展潜力 [1] - 2024年实现营收292.33亿元,同比增长38.8%,归母净利润17.73亿元,同比增长68.7%,印证环保投入与经济效益的协同增长 [3] 力勤资源ESG技术革新 - HPL自2021年在酸厂建立余热回收系统,捕获生产过程中的热能并输送至其他工艺或设施,减少化石燃料需求和碳排放 [5] - 通过技术革新将环保投入转化为成本费用削减和经济效益,体现循环经济思维 [5] - 将镍渣转化为人工珊瑚礁基质,2021年在OBI产业园开启人工珊瑚礁种植项目,实现"变废为宝"和环境修复 [5] 力勤资源社会责任 - 通过支持教育发展、资助文化建设及发展体育事业(如资助象山县体育事业、向昆明理工大学捐赠)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6] - 在海外OBI产业园区建设学校、医疗中心、商业区等基础设施,提升当地生活条件和员工幸福感,树立良好企业形象 [6] ESG竞争力与行业影响 - ESG能力成为划分企业竞争力的新断层线,本质是企业能否构建"经济-社会"价值共生体 [7] - 公司找到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平衡点,为行业打造绿色生产力提供可参考样本 [7]
全球钽铌材料市场前10强生产商排名及市场占有率
QYResearch· 2025-07-04 10:02
全球钽铌材料市场规模与增长 - 预计2031年全球钽铌材料市场规模将达到60.4亿美元,未来几年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5.0% [1] 市场竞争格局 - 全球前十强厂商占据约89.0%的市场份额,主要生产商包括CBMM、CMOC Group、Ximei Group、Niobec等 [3] - 铌是主导细分产品,占据约80.2%的市场份额 [5] - 钢铁是最大下游市场,占据约76.7%的份额 [7] 主要驱动因素 - 钽和铌在国防、航空航天和先进制造业中的战略重要性日益提升 [12] - 循环经济推动回收技术发展,为供应链提供可持续补充 [12] - 新一代合金和复合材料创新拓宽应用范围,如化学加工、制氢、燃气轮机等 [13] 主要阻碍因素 - 高品位矿藏有限,铌市场由巴西CBMM主导,钽市场依赖非洲手工采矿,质量不稳定 [14] - 提取和精炼工艺复杂且资本密集,高昂成本限制价格竞争力 [14] - 严格的环境、社会和治理(ESG)法规增加合规成本和文档负担 [15] 行业发展机遇 - 铌应用从钢铁转向高科技和清洁能源领域,如电池技术、医学成像等 [16] - 钽在电子行业需求持续增长,5G、电动汽车和物联网推动消费 [17] - 高附加值钢材趋势支撑铌消费增长,符合全球碳减排目标 [16] 研究范围与重点 - 研究涵盖全球钽铌材料产能、销量、销售收入等指标,侧重主要厂商市场销售情况 [19] - 重点关注北美、欧洲、中国、日本等地区 [20]
两年总收入翻倍凸显转型成效,三大催化有望助力晋景新能(01783)成长再度提速
智通财经网· 2025-07-04 08:45
财务表现 - 2025财年收入达8.7亿港元,同比增长92.3%,股东应占亏损缩窄80%至1574万港元 [1] - 经调整EBITDA实现盈利4476.4万港元,较2024财年亏损4005.6万港元显著改善 [1][5] - 逆向供应链管理及环保相关服务收入两年增长2366.36%,2025财年达6.96亿港元,占总收入比例升至80% [3][4] - 毛利率从2023财年5.3%提升至2025财年11.8%,现金储备增长236.61%至1.68亿港元 [4][6] 业务转型与增长动力 - 公司从传统建筑业务转型绿色能源领域,2023年更名"晋景新能"明确战略方向 [3] - 逆向供应链管理业务成为核心增长引擎,2024-2025财年收入分别增长710.41%和204.21% [3][4] - 香港首间动力电池处理设施预计2026年投产,设计产能满足香港2035年需求,已与头部新能源车企达成合作 [9][10] - 全球电芯循环服务体系覆盖28国70+网点,客户包括国轩高科、晶科能源等,锁定超300亿元处置价值 [11] 行业趋势与政策环境 - 全球动力电池退役高峰将至:中国2025-2027年迎首波退役潮,2030年国内退役量达300GWh(CAGR 45%),欧美高峰在2027-2030年 [8] - 政策密集出台:中国《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法》立法推进,欧盟《新电池法》要求2031年再生钴/锂比例达16%/6% [7][8] - 行业竞争模式升级:欧盟"电池护照"要求全链条数据贯通,公司参与"全球锂电回收网络平台"及"国家队+龙头"三方合作 [12][13] 战略布局与市场认可 - 公司定位全球化服务商,通过香港基地辐射粤港澳及东南亚,形成区域协同优势 [10][11] - 纳入MSCI指数并获机构增持,市值110亿港元但市场认为仍低估未来成长潜力 [14] - 三大催化剂(香港设施投产、签约项目落地、系统化合作)将加速业绩释放 [9][11][13]
霍尼韦尔,收购!巴斯夫,出售!
DT新材料· 2025-07-03 21:38
巴斯夫业务调整与战略聚焦 - 完成Styrodur®品牌XPS保温材料业务出售给BACHL,进一步聚焦EPS领域[3] - 计划2027年前将Neopor产能扩展50,000吨至250,000吨/年[3] - EPS凭借成本优势和环保合规性更契合碳中和目标,通过添加石墨烯提升性能接近XPS水平[4] - 中国EPS产能达782万吨(5年CAGR 5.7%),增量市场集中在建筑/包装/汽车/冷链领域[6] - 收购Alsachimie合资企业49%股份实现全资控股,整合PA66价值链关键原材料[8][9] - 法国Chalampé新HMD装置投产使己二胺年产能提升至26万吨[12] 霍尼韦尔技术并购动态 - 收购Nexceris旗下Li-ion Tamer业务,强化锂电安全监测技术[13] - 该系统通过监测电池早期"气体逸出"预防热失控事件[15] - 2023年12月以来并购总额达135亿美元,同步分拆非核心业务[16] 行业趋势与市场数据 - 全球EPS市场规模2024年156亿美元,预计2030年达194亿美元[6] - 石墨聚苯乙烯在中国存在技术差距,但增长空间和壁垒被看好[5] - BACHL通过收购Styrodur®增强产品多样性及环保建材市场地位[7]
长虹精准数控年减碳50000吨,打造绿色智造力
和讯· 2025-07-03 17:35
核心观点 - 公司通过数字化转型实现能碳管理的显性化和规范化,精准调控节能降碳 [1] - 公司构建"战略规划—技术创新—全链协同"三位一体的绿色发展"智慧矩阵",形成可复制的节能降碳路径 [1] - 公司以ESG管理体系为核心,将绿色基因融入公司治理,实现从顶层设计到生产末梢的全面渗透 [4][5][6] - 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和全链条节能体系,显著降低能耗和碳排放,并取得多项绿色认证 [7][8][9][10][11] - 公司打造全产业链循环经济,实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并规划清晰的碳中和路径 [12][13][14] 战略织网 - 公司构建"战略-治理-执行-披露"四位一体的ESG管理体系,设立ESG管理委员会和办公室,确保绿色理念贯穿公司运营 [5] - 公司绿色发展战略中,"绿色回收与资源再生"是关键枢纽,已覆盖15个城市的200个回收点 [6] - 公司通过绿色金融获得1亿元绿色循环贷款和21.5万港币补贴,为绿色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6] ESG管理体系锚定绿色发展 - 公司年度综合能耗强度下降0.09%,温室气体排放强度降低7.94%,水资源耗用强度下降2.33% [6] - 公司旗下多家企业获得国家级绿色供应链认证、国家级绿色工厂认证和省级绿色工厂认证 [7] - 公司通过绿色技术融入每道工序,从"省级环保诚信企业"升级为"国家级绿色工厂" [6] 技术破浪 - 公司通过数千个传感器和智慧能源管理中枢实现生产线智能化管理,部分区域已实现"无人值守" [9] - 公司推进传统设备绿色改造和新兴技术规模化应用,双轮驱动构建全链条节能体系 [9] - 电镀车间通过自动化改造减少用水50%,废水处置减少50%;液压马达改造节电率最高达39% [9] - 空调真空脱脂炉改造年减碳780吨,挥发油回收率超50%,全年CO₂综合减排量达2583.05吨 [10] - 公司应用相变材料(PCM)技术,中央空调节能超20%,峰谷电价下电费节约超50% [11] 全链协同 - 公司从研发端到回收端构建绿色供应链闭环,实现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年减碳超5万吨 [13] - 公司规划2025-2027年新增5个国家级绿色工厂、12个省级绿色工厂;2030年实现园区光伏全覆盖 [14] - 公司计划在2030年前实现内部碳达峰,2049年前实现碳中和 [14] - 公司筹备2020-2024年碳减排量核算(初步测算约7万吨),计划完成CDCER核算认证并开展交易 [14]
全球零售250强出炉,仅13家中国企业上榜
36氪· 2025-07-03 14:54
全球零售行业概况 - 2023财年全球零售总收入达6.03万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3.4万亿),创历史新高 [1] - 全球250强零售企业收入同比增长3.6%,但增长主要依赖通胀推动而非结构性增长 [2] - 行业集中度持续攀升,业态与区域分化加剧,中国有13家企业上榜 [1][2] 区域零售表现 - 北美以85家企业贡献49.2%全球收入,稳居核心地位 [4] - 欧洲89家企业占比33.6%,面临消费疲软和线上冲击 [4] - 亚太54家企业贡献13.8%收入,中国企业是重要力量 [4] - 非洲/中东市场增速达9.7%,成为零售新蓝海 [4] 零售业态分析 - 快消品零售以138家企业、3.95万亿美元收入占比65.5%,主导行业 [4] - 服装与配饰业态虽仅占10.3%规模,但以9.8%净利润率居首 [5] - 耐用品及休闲商品、多元化商品等业态寻求差异化增长 [5] 全球零售十强企业 - 沃尔玛以46488.6亿元人民币收入连续三年登顶,供应链规模和低价策略构筑壁垒 [6] - 亚马逊以18068亿元零售收入居第二,Prime会员体系锁定2亿用户 [6][7] - 开市客(Costco)仓储会员模式实现17378.5亿元收入,会员费贡献主要利润 [6][7] - 京东集团以8813.6亿元收入位列第八,是前十强中唯一中国企业 [6][8] 中国零售企业表现 - 京东面临3C家电占比过高、下沉市场拓展缓慢等挑战 [11] - 希音(SHEIN)以2199亿元收入、88.2%复合增长率成为跨境新势力 [13] - 阿里巴巴新零售业务收入1785亿元,但排名下滑22位 [16] - 老凤祥以588.2亿元收入展现黄金珠宝抗周期能力,复合增长率11.5% [32] 零售行业趋势 - 战略运营效率提升,构建需求驱动型供应链 [55] - AI深度融入零售全环节,重塑消费体验与运营效率 [57] - 可持续发展与循环经济成为重要方向 [58] - 零售媒体网络等替代性收入来源拓展 [59] 中国零售未来突围方向 - 全球化拓展需解决合规、供应链协同和品牌塑造 [60] - 数智化深耕,从初级数字化迈向深度数智化 [61] - 业态融合创新,构建"零售+科技+服务"生态闭环 [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