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性新兴产业

搜索文档
国务院国资委发文促进央企品牌建设 加强品牌价值考核引导和正向激励
证券日报· 2025-07-05 00:23
品牌建设战略 - 国务院国资委发布《意见》提出加强中央企业品牌建设,注重并购重组企业优质品牌资产的继承维护,形成整体优势 [1] - 目标到2030年中央企业品牌引领意识明显增强,品牌价值大幅提升,涌现知名品牌 [1] - 目标到2035年中央企业品牌影响力、竞争力、引领力显著提升,形成一批享誉全球的卓著品牌 [1] 品牌管理框架 - 《意见》从战略管理、目标管理、过程管理、资产管理、提升国际化水平五个方面进行全链条部署 [1] - 在目标管理方面要求强化创新赋能,把自主创新作为品牌创建内核,提升品牌科技含量 [2] - 推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品牌创新有效联动,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探索打造系列新品牌 [2] 品牌国际化 - 增强品牌国际化运营能力,立足优势产业向国际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延伸发展 [3] - 高水平开展并购重组,引入全球优质品牌资产,增强品牌张力和全球竞争力 [3] - 加速推动从"中国产品"到"中国品牌"的跨越 [3] 品牌价值提升机制 - 建立健全品牌授权准入、动态审核、清查退出机制,加大对擅用、滥用品牌行为的监测和处罚力度 [2] - 中央企业要加大品牌建设专项资金投入,探索建立品牌投入与企业经营收入、利润水平相关联的投入机制 [3] - 国务院国资委将品牌价值纳入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构建品牌价值评价人工智能大模型 [3]
A股公告精选 | 家电概念股惠而浦(600983.SH)半年报业绩预增超5倍
智通财经网· 2025-07-04 20:03
风电行业 - 时代新材二季度签订风电叶片销售合同总金额27.11亿元(含税价) [1] 资产重组 - 国投中鲁拟购买电子院100%股份 交易构成关联交易且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2] - 国投中鲁主营业务将增加工程设计、数字工厂等业务领域 [2] 股东减持 - 粤万年青股东合和投资及一致行动人拟合计减持不超过6%公司股份 [3] - 奥特维实际控制人及员工持股平台拟通过询价转让减持4.99%公司股份 [4] 公司治理风险 - 退市锦港副总裁宁鸿鹏、曹成因违规披露重要信息罪被逮捕 [5] - *ST汇科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 [6] 产业投资 - *ST大立拟出资2500万元参与设立基金 重点支持集成电路、深海空天等领域 [7] 半年报业绩 - 惠而浦上半年净利润2.05亿元左右 同比预增559%左右 [8] - 三棵树预计上半年净利润3.8亿元到4.6亿元 同比增加80.94%到119.04% [10] - 芯动联科上半年净利润1.38亿元至1.69亿元 同比增长144.46%至199.37% [10] - 株冶集团上半年净利润5.6亿元到6.5亿元 同比增加50.97%到75.23% [10] - 海通发展上半年净利润7500万元到9500万元 同比减少60.78%到69.04% [10] 项目进展 - 宏盛华源子公司预中标11.27亿元南方电网项目 [9] - 广生堂乙肝治疗创新药GST-HG131拟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 [10] - 塞力医疗联营企业治疗性降压疫苗项目试验存在不确定性 [10]
*ST大立:拟与专业投资机构共同设立基金 重点支持集成电路、深海空天等领域
快讯· 2025-07-04 18:13
公司动态 - 公司拟与坤鑫投资及各有限合伙人共同投资浙江战兴接力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1] - 公司作为有限合伙人拟以自有资金认缴出资人民币2500万元,出资比例为5%[1] - 该基金目标募集金额总额为5亿元[1] 投资方向 - 基金重点支持先进制造、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深海空天等领域[1] - 投资领域符合新质生产力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要求[1]
扬州组建39亿元产业专项母基金
FOFWEEKLY· 2025-07-04 17:58
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产业子基金管理机构推介会 - 扬州国金集团作为设区市基金发起人代表参加深圳推介会 [1] 国金集团母基金概况 - 已组建两支产业专项母基金 总规模39亿元 存续期15年 由旗下创投公司运作管理 [1] - 采用产业子基金+项目直投双模式为产业提供资金支持 [1] 航空航天产业专项母基金 - 总规模16亿元 聚焦航空航天和高端装备领域 [1] - 已完成1个直投项目+2支子基金投资决策 [1] - 1支子基金完成尽调待审批 储备管理机构超20家 [1] - 4个直投项目预审入库 重点储备项目超10个 [1] 数智融合产业专项母基金 - 总规模23亿元 覆盖集成电路/电子信息/智慧电网/人工智能 [1] - 1支子基金完成尽调待上会 储备管理机构超30家 [1] - 6个重点储备项目推进中 力争首发项目快速落地 [1] 行业动态 - 2025投资机构软实力排行榜评选启动 [3] - 2025母基金年度论坛即将举办 [3] - 上市公司并购基金设立热度上升 [3]
百亿人形机器人产业母基金设立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7-04 17:32
中国母基金行业一周资讯核心观点 - 本周全国母基金新增管理规模达1010亿元,覆盖上海、江苏、湖北等8个省级行政区,重点投向新能源、人形机器人、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1] - 地方政府通过"母基金+子基金"联动模式撬动社会资本,目标形成超500亿元基金集群(如广西铝业母基金) [5][6] - 省级政府引导基金与地市联动设立专项母基金(如江苏常州新能源产业母基金),强化细分领域投资 [9] 分地区母基金动态 湖北 - 设立全国首只百亿级人形机器人产业母基金,首期50亿元,省政府引导基金与武汉产业基金各出资20%,长江证券等机构出资60%,重点投资脑机接口、控制系统等核心技术领域 [3] 上海 - 推出500亿元产业转型升级二期基金,联动1000亿元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强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并购整合 [4] 广西 - 百亿铝业母基金采用"母基金+子基金+直投"模式,首期40亿元,计划带动500亿元基金集群,聚焦光伏新能源用铝等八大应用场景 [5][6][7] 江苏 - 盐城设立首支30亿元产业并购母基金,采用"1+N"双GP管理模式,由中信金石与黄海金控联合运营 [8] - 常州新能源产业专项母基金规模50亿元,要求子基金规模不低于10亿元,政府出资占比不超过50% [9][10] 湖南 - 金芙蓉科创引导基金设置综合类(≥3亿元)和专业类(≥2亿元)子基金,重点覆盖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4×4现代化产业体系 [11][12] 安徽 - 合肥瑶海区设立20亿元科创母基金,聚焦低空经济、智能机器人等六大领域 [13] 福建 - 漳州长泰区5亿元产业母基金采用"母子基金联动"机制,重点投向电子信息、智能制造产业链 [14] - 厦门文化产业基金拟募资10亿元,要求60%资金投向文化领域 [17][19] 广东 - 广晟百千万母基金完成5亿元备案,创下5个工作日的备案速度纪录 [15] 陕西 - 西安工业倍增基金总规模从100亿元扩容至200亿元,设立六大支柱产业专项基金(单支≥50亿元)和100亿元"小升规"培育基金 [20][21][22] 内蒙古 - 确定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作为重点产业引导基金受托管理机构,重点投向十大产业集群延链补链项目 [24][25]
规模超420亿,2025年6月这些基金完成募集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7-03 16:53
募资动态总览 - 2025年6月1日至6月30日期间共发生17起募资动态,折合人民币规模合计超过420亿元 [1] 中国太保战新并购基金与私募证券投资基金 - 中国太保正式发布总规模500亿元的太保战新并购基金与私募证券投资基金 [3] - 太保战新并购私募基金目标规模300亿元,首期规模100亿元,聚焦上海国资国企改革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5] - 该基金为母基金,一半规模的资金将作为母基金配置到子基金 [5] 科创债券发行 - 招商资本成功发行10亿元5年期科创债,票面利率1.99%,为深圳地区创投机构首单科技创新债券 [6] - 中科创星发行4亿元5+5年期科创债,票面利率2.10%,成为全国首个成功发行科创债券的民营股权投资机构 [7][8] - 东方富海发行4亿元5+3+2年期科创债,票面利率1.85%,创下我国债券市场多项纪录 [9] - 毅达资本发行1.5亿元3+2年期科创债,票面利率2.33%,为全国首批民营创投机构科创债 [16][17] - 君联资本发行3亿元5年期科创债,票面利率2.05%,为全国首批、北京首个民营创投机构首单科技创新债券 [23] 产业基金设立 - 弘晖基金设立南京天使基金,规模3亿人民币,专注于生物药械赛道 [10] - 朝希资本二期人民币主基金完成7亿首关,专注于能源与科技两大赛道 [11] - 中信建投资本携手多方设立吉林首支生物医药产业基金 [12][13] - 高瓴资本设立30亿北京新基金,重点投向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新材料等重点产业 [14][15] - 苏州先导产投联合美的资本设立产业基金,总规模3.1亿元人民币 [24][25] - 云晖资本五期人民币主基金完成首关,整体规模拟不超过10亿元人民币,专注于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智能制造等领域 [27][28][29] - 绿动资本携手怀化设立产业投资基金,总规模5.05亿元,聚焦新材料、绿色制造、清洁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35][36] 其他基金动态 - 幂方健康基金完成新一支美元基金募集,专注于投资具有突破性的生物医药前沿领域 [20] - 嘉御宁波跨境电商基金在宁波正式起航,助力宁波和慈溪以"跨境电商+产业带"的形式转型 [21][22] - 博瑔S基金三期完成终关募集并实现首次分配,是博瑔资本成立以来发行的第三只私募股权二手份额主基金 [30][31][32] - 高麓二期工业物流收益基金完成设立,总投资规模近40亿元人民币,专注收购运营成熟、现金流稳健的标准化工业与物流园区 [33][34]
★沪深上市公司2024年超七成实现盈利 经济"压舱石"地位进一步凸显
上海证券报· 2025-07-03 09:56
上市公司整体表现 - 沪深两市5100多家上市公司披露2024年年报,74%实现盈利,48%盈利正增长 [1] - 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占GDP的56%,实体上市公司利润总额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54.9% [1] - 金融业净利润2.7万亿元同比增长10.3%,增速较三季报提升 [1] 行业表现 - 农林牧渔、电子、交通运输、汽车、商贸零售等行业增幅靠前 [1] - 半导体行业净利润同比增长13.2%,消费电子行业净利润同比增长12.9% [2] - 家用电器行业净利润同比增长7.1%,汽车行业净利润同比增长11.1% [3] - 交通运输行业净利润同比增长11.5%,机场和航空公司净利润分别增长75.6%和69.3% [4] - 快递行业营收和净利润分别增长11.7%和22.7%,航运港口行业净利润增长31.0% [4] - 券商和保险公司全年净利润分别增长16%和110% [5] - 上市银行不良贷款率下降1个基点至1.15%,净利润同比增长2.3% [5] 科技创新 - 超半数上市公司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新上市公司中超八成集中在八大新兴行业 [2] - 实体上市公司研发费用合计1.6万亿元同比增长3.1%,研发强度2.6% [2] - 科创板研发强度保持在10.8%,半导体行业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7.2% [2] - 海光信息净利润同比增长52.9%,浪潮信息净利润同比增长28.5% [3] - 兆易创新净利润同比增长584.2%,恒玄科技净利润同比增长272.5% [3] 消费与出口 - 食品饮料行业净利润同比增长5.6% [3] - 实体上市公司境外业务收入占营收比重达14.3%,较2023年提升1.2个百分点 [4] - 通信、汽车、电子、计算机、医药生物行业境外业务收入增速在10%到30%之间 [4] - 63%的上市公司布局海外业务或产能,较年中增长2.1个百分点 [4] 企业效能与回报 - 实体上市公司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由53.0天降低至50.4天 [6] - 3472家上市公司宣告年报现金分红合计1.66万亿元,全年分红金额2.39万亿元同比增长7.2% [7] - 沪深300股息率3.59%创历史新高,近五年累计分红超10万亿元 [7] - 2024年披露1470单回购计划金额合计2123亿元,分别是2023年的2.1倍和1.5倍 [7] - 985家上市公司公告中期分红6994.7亿元,家数和金额为2023年的4.3倍和2.7倍 [7] 退市与质量提升 - 2024年55家上市公司退市,2025年22家公司确定退市 [8] - 重大违法类退市2家,财务类退市9家,交易类退市8家,主动退市3家 [8] - 预计32家公司将在5月底前撤销风险警示 [8]
★近半数新三板挂牌公司去年净利润增长
中国证券报· 2025-07-03 09:56
全国股转公司2024年业绩总结 - 截至2025年4月30日共有5844家挂牌公司披露年报实现营业收入1.71万亿元同比增长0.88%净利润655.81亿元近半数公司净利润增长超两成增速50%以上[1] - 78家挂牌公司披露2025年一季报实现营业收入89.39亿元其中45家增长实现净利润10.03亿元其中44家增长[1] - 净利润超5000万元的挂牌公司贡献盈利企业六成净利润民营企业数量占全市场九成近两年营收复合增长率3.15%高于市场平均水平[1] - 2024年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同比增长12.27%1300余家信息技术、专用设备、计算机等领域公司披露对外投资公告[1] 行业表现与融资成本 - 2024年挂牌公司平均债务融资成本由4.24%下降至3.99%货币资金储备上涨6.58%[2] - 消费品、汽车、文娱等行业业绩向好汽车产业近两年净利润复合增速44.00%文娱产业净利润同比增长35.11%交通运输业净利润同比增长67.15%[2] - 特思达2024年营收1.35亿元同比下降7.88%净利润-1167.13万元但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48.36%至6456.03万元净利润同比增长3205.46%至1649.94万元[2] 研发投入与专精特新企业 - 2024年挂牌公司研发投入合计610.16亿元平均研发强度3.57%三成以上公司研发投入超1000万元近两成公司研发强度超10%新增发明专利6769项累计3.41万项[3] - 医药、软件信息、运输设备制造等行业研发强度超7%[3] - 新三板共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119家占全国7.65%制造业占比近七成分布于电气设备、化工材料、电子通信等领域[3]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北交所 - 近五年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挂牌公司由88家增至141家新材料产业由67家增至184家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由132家增至210家新能源汽车产业由20家增至70家生物产业由68家增至124家[4] - 近三年新增挂牌公司1058家2024年新挂牌公司平均营收和净利润是全市场的2.15倍和5.24倍[4] - 筹备北交所上市的挂牌公司近两年营收和净利润平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9.76%和7.56%研发投入同比增长5.83%均值2430.15万元是全市场的2.33倍[4] 创新层与并购重组 - 2024年创新层挂牌公司实现营收1.07万亿元净利润521.29亿元占全市场62.46%和79.49%近八成公司盈利新进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13.32%推动创新层整体提高2.20个百分点[5] - 2024年挂牌公司并购重组交易总规模84.79亿元同比增长34.33%近三成参与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增长超30%24家增长超50%[5]
★首单民营创投科创债落地 央地协同促进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
证券时报· 2025-07-03 09:56
科技创新债券发行概况 - 东方富海获批在银行间市场发行首单民营创投机构科技创新债券 [1] - 截至5月26日,20家股权投资机构合计发行和待发科技创新债券规模达205.70亿元 [1] - 12家股权投资机构处于发行注册过程中,注册发行金额约153.10亿元 [1] - 毅达资本、泰达科投、东方富海已获批发行科技创新债券 [1] 政策背景与行业影响 -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提出创新推出债券市场"科技板",重点支持头部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发行长期限科技创新债券 [1] - 新政为创投行业注入"强心针",助力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1] - 在当前行业募资难的困境下,新政为市场注入新的资金渠道可能性,释放积极信号 [2] 东方富海发债项目细节 - 东方富海计划发行总规模15亿元、期限15年的科技创新债券,创下同类项目新纪录 [3] - 公司旗下管理人合计管理创业投资基金60余只,规模约350亿元,累计投资超630家科技创新型企业 [3] - 发债路演吸引众多投资者关注,多家银行机构积极响应并推动内部审批流程 [3] - 央行推出政策提供低成本再贷款资金用于购买科技创新债券 [3] 资金用途与投资方向 - 科技创新债券主要用于基金出资及置换,投资方向包括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新能源与新材料、半导体、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2] - 创投机构发行的科技创新债券可用于私募股权基金设立、扩募,资金最终用于投资科技创新企业 [2] 增信模式创新 - 东方富海发债项目采用"央地协同、风险共担"双重增信模式,由中债信用增进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全额担保,深圳市高新投融资担保有限公司提供反担保支持 [4] - 这种风险共担模式能降低融资成本、提振市场信心、优化风控机制 [5] 行业挑战与突破 - 民营创投机构募资难问题突出,主要由于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较弱、品牌影响力有限 [2] - 过往民营创投机构发债积极性不强,存在发行利率高、债券期限与基金期限错配、担保额度低且费用高等难点 [2] - 东方富海此次发债在多项指标上取得突破,有助于形成示范效应,引导更多债券资金转化为"耐心资本" [3]
★国资基金力挺科技创新 长期耐心资本汇聚成势
中国证券报· 2025-07-03 09:56
央企基金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 - 中国国新设立央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基金和国新创投基金,总规模600亿元,累计投资项目超300个,金额超1200亿元,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占比近80% [1] - 中国国新投资覆盖9个战新产业,包括现代产业链"链长"项目17个(金额超40亿元)、原创技术策源地项目51个(金额超180亿元)、细分领域头部企业项目177个(金额超510亿元) [1] - 中国诚通联合中国石化等设立诚通科创投资基金,首期规模100亿元,重点布局新材料、先进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 [2] - 中国石化设立首期50亿元氢能产业链创业投资基金,专注氢能"制储运用研"全产业链投资 [2] 地方国资基金加速构建创新生态 - 中国太保发布总规模500亿元战新并购基金与私募基金,首期100亿元聚焦上海国资国企改革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3] - 上海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第二批子基金总规模241.5亿元,拟投资41.5亿元,放大倍数5.82倍 [3] - 深圳成立人工智能终端产业私募股权基金,由深圳市引导基金与荣耀等共同出资 [3] - 广汽集团在重庆设立1.1亿元智联私募基金,并在苏州新设广祺智行产投基金 [3] 容错机制推动长期资本投入 - 广州开发区科技母基金允许种子/天使直投单项目最高100%亏损,按投资生命周期考核 [4] - 深圳南山区设立5亿元战略直投种子/天使基金,单个项目最高允许100%亏损 [4] - 国务院国资委与国家发改委联合出台政策推动央企创投基金高质量发展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