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体旅融合
icon
搜索文档
50条全运旅游路线!广州以赛事“流量”激发消费“增量”
南方都市报· 2025-07-29 23:50
赛事与城市融合 - 广州通过十五运会展示城市形象并促进文旅消费 打造观赛加旅游消费新场景 [2] - 推出50条全运旅游线路串联文化地标 包括海丝古迹 西关骑楼和新中轴线等景点 [8] - 开展Go GuangZhou活动吸引国际游客 开发过境免签线路和免费一日游项目 [10] 城市氛围营造 - 广州塔 中信广场等城市地标为十五运会亮灯 吉祥物遍布大街小巷营造全民迎全运氛围 [3] - 有轨电车和公交巴士装饰焕新 打造全运主题移动风景线 其中海珠有轨电车上线全运号主题列车 [6] - 公交候车亭以天蓝色调改造 顶棚展现激情全运会活力大湾区宣传口号 [7] 文体旅消费生态 - 广之旅推出体育加旅游系列产品上千条线路 覆盖出境 跨省及粤港澳三大市场 [10] - 广州花园酒店等组建百人十五运接待大使团队 引入非遗体验和专属管家服务 [10] - 广州体育消费季联动天河路 北京路商圈 开展特色演艺和购物餐饮优惠活动 [10] 演艺活动发展 - 一季度审批5000人以上大型演出52场 超2024年同期43场 跨城观演率超50% [12] - 热门歌手演唱会和多品牌音乐节落地广州 大型演唱会70%观众来自市外 40%来自省外 [14] - 2025年广州艺术季带来55部剧目和123场演出 包括艺术马拉松活动打造艺公里线路 [14] 文化及美食推广 - 十五运会官方特许商品旗舰店推出近500款授权商品 含寻味大湾区系列冰箱贴 [17] - 推出食在广州迎十五运金牌菜谱 分十五道菜品展现传统粤菜精髓 [21][22] - 广东烹饪协会计划打造2025广州精品美食周 定制运动主题菜品 [22]
太燃了!"佛山西甲-郁南之夜"文体旅融合活动点亮夏日夜空
南方农村报· 2025-07-28 22:36
文化盛宴 - 活动通过"烟火人间""一方水土""乡土密码"三大篇章串联文艺表演,传统与现代交织[8] - 非遗展演包括茅龙舞、草龙、铜鼓舞、连滩飘色等视觉盛宴,禾楼舞与街舞创新融合赢得喝彩[12][13][14][15] - 72岁禾楼舞传承人朱焕英表示连续两年助阵活动,希望非遗被更多人看见[18][19] 特色展销 - 展销区突出郁南"中国无核黄皮之乡"特色,展示无核黄皮及衍生产品如黄皮饼、蜜饯等[22][23] - 活动赠送300箱黄皮及制品,通过颁奖环节和卡通演员互动强化农产品推广[26][27][28] 赛事融合 - 佛山西甲足球联赛为郁南提供展示平台,球赛间隙穿插禾楼舞、茅龙舞等非遗表演[29][30][31] - 郁南已连续两年举办"无核黄皮杯"足球联赛,计划深化与佛山在产业、文旅领域合作[37][38] 未来发展 - 郁南将以"赛事引流、非遗赋能、直播带货"为抓手,打造文体旅跨界发展场景[34][35] - 未来计划持续深化融合创新,通过品牌活动让非遗"活起来"、旅游"火起来"、产业"强起来"[44][45]
“上新”更上心 流量变增量
辽宁日报· 2025-07-28 09:27
行业表现与增长数据 - 1月至6月全省接待游客人次同比增长17.81% 旅游收入同比增长16.92% [1] - 入境游客人次同比增长44.72% 停留4天及以上占比近50% 消费金额同比增长47.03% [4] - 80后 90后 00后年轻游客合并占比超过70% [4] 文体旅活动与场景创新 - 53场演唱会及音乐节落地辽宁 大连梭鱼湾足球场中超联赛场均观众人数居亚洲第一 [2] - 演唱会和赛事期间在线旅游收入同比增长近7倍 [2] - 沉浸式体验推动"票根经济"与"海洋经济"发展 国际客货班轮复航及邮轮起航带动消费场景创新 [1][2] 业态升级与融合实践 - 沈阳城市旅游集散中心启动运营 交旅融合"快进慢游"交通体系加速推进 [3] - 低空经济新赛道发展 包括"空中瞰长城"和"空中看大连"项目 [3] - 银发旅游专列 康养旅游产品及文旅场所适老化改造推进 亲子游 年轻客群及银发群体成为重点目标市场 [3] 政策支持与消费提振 - 《辽宁省促进入境旅游发展实施方案》等政策出台 聚焦消费需求与经营者关切 [4] - 景区免费玩 项目特惠玩等惠民政策推动"考后经济" 夜经济场景促进消费量级扩大 [4] - 辽宁在韩国 马来西亚开展文体旅商推介活动 提升国际影响力 [5] 品牌建设与市场影响力 - 发布"红山文化"标识 "簪花仕女"西安推广活动强化文化名片 [5] - IMAX银幕快速上线"哪吒2" "宠客听劝"服务策略赢得口碑 [5] - 沈阳 大连预计成为全国暑期旅游热点城市 [5]
瞧,咱村的赛事也精彩(关注群众体育)
人民日报· 2025-07-25 06:28
海南文昌市"村排"赛事 - 文昌市铺前镇中心小学排球场举办"村排"比赛,三亚天涯黎乡队以3∶0战胜文昌铺前古镇队 [5] - 文昌市拥有6000多个排球场,几乎"村村有球场,人人会打球",排球运动历史可追溯至百余年前 [5] - 第三届"村排"联赛参赛队伍从首届20支增至32支,覆盖11个市县,赛事影响力显著扩大 [5] - 2025年赛事吸引近10万人次现场观赛(7月11-13日数据),游客占比超60% [6] - 赛事带动周边经济:果农韩春光单晚售出数百斤百香果和莲雾,美食摊主符龙团队单晚收入近6000元 [6] - 自2023年创办以来累计吸引现场观众超120万人次,创造旅游综合收入约5亿元 [7] 甘肃肃北县雪域"村BA"赛事 - 2025年赛事吸引新疆新星市篮协代表队等40支队伍、500余名球员参赛,覆盖17个省份 [8][9] - 肃北县常住人口仅1.5万,但群众体育基础深厚,党城村600多名村民全员参与赛事筹备 [9] - 赛事主赛场设置1500个座位,场场座无虚席,配套千亩花田景观提升体验 [9] - 赛事短视频累计播放量超1亿次,吉祥物"肃肃""北北"及特色农产品(胡麻油、奶酪等)增强传播效应 [10] - 本届赛事带动超30万游客观赛,旅游收入达2.17亿元 [10]
“苏超”第七轮南通居积分榜TOP1,周末抖音酒旅订单环比涨160%
江南时报· 2025-07-24 12:38
赛事对酒旅消费的拉动 - 第七轮"苏超"比赛在泰州、南通、常州、苏州、扬州、无锡六大城市举办 周末两日江苏酒旅订单消费环比增长149% 环比上个周末增长103% [1] - 南通酒旅订单消费环比增长160% 对比没有比赛的上个周末增长188% 南通森林野生动物园抖音团购订单量消费环比增长306% [3] - 苏州、扬州、无锡、泰州酒旅订单消费分别环比增长133%、142%、281%、116% 酒店住宿消费额分别环比增长56%、131%、124%、126% [4] - 常州酒店住宿订单消费对比上个周末增长120% 中华恐龙园抖音团购订单消费环比增长117% [6] 景区免票及营销活动 - 南通狼山、军山、剑山、啬园等景区对全国游客免门票 南通森林野生动物园、南通濠河时光码头对盐城市民免票 [3] - 苏州、扬州、无锡、泰州多个景区推出周末免票活动 泰州球迷戴"凤冠"推广戏曲文化 扬州瘦西湖举办音乐喷泉灯光秀和非遗打铁花表演 [4] - 常州文旅大使高叶为球队加油视频获20万抖音点赞 前国足教练米卢点赞"萝卜干炒饭"带动话题热度 [6] 商圈及餐饮经济带动 - 江苏大量城市商圈通过大屏幕直播比赛吸引观众到店消费 南京六大商圈/场所落地"第二现场"活动 [8] - 抖音生活服务在徐州发起伏羊节为徐州苏超打call话题登上同城TOP1 邀请头部达人空降打卡宝藏店铺 [8] - 抖音生活服务发起"跟着苏超逛吃江苏"活动 联合商家打造多城看球打卡吃喝玩乐体验 活动持续至9月27日 [8]
江苏千万奖补“撬动”文体旅消费
新华日报· 2025-07-18 04:44
江苏省文体旅联动提振消费奖补项目 - 省财政下达1176万元奖补25个项目经营主体,涵盖演唱会、文艺演出、体育运动、文旅新业态等领域 [1] - 政策旨在培育壮大文体旅经营主体,将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扩大内需、释放消费潜力的增长点 [1] - 首批资金通过"免申即享""直达快享"方式精准投放,推动市场资源向优质项目集聚 [1] 项目案例与成效 - 常州迪诺水镇举办灯会吸引客流141.3万人次,实现销售额超3000万元,获财政奖励50万元 [2] - 南通广场舞协会举办活动吸引6万人次消费者,当日销售额近400万元,获财政奖励20万元 [2] - 无锡马拉松吸引42.9万名选手报名,产生赛事经济效益超5亿元,较上届提升78.2%,获财政奖励96万元 [4] - 扬州枣林湾音乐节吸引超6万名乐迷,直接营收突破2000万元,综合经济效益超1亿元,获财政奖励66万元 [5] - 李荣浩南京演唱会吸引3.4万名观众,省外观众占比58%,拉动周边消费约1500万元,获财政奖励33万元 [6] - 苏州湾大剧院4场演出售票4891人次,省外观众占比57.62%,获财政奖励12万元 [7] 政策导向与实施机制 - 政策鼓励运营方提升活动规模与品质,打造城市专属IP,形成"政策激励—项目提质—市场活跃"良性循环 [3] - 设置省外观众占比、消费拉动效应等绩效指标,对省外观众比例超过55%的奖励金额上浮10% [6] - 通过资金杠杆撬动市场"造血"机能,引导经营主体优化服务供给、创新商业模式 [8] - 建立"引流—消费—再引流"的良性循环,以消费数据、人流热度等为核心指标完善动态评估机制 [8] 创新举措与跨界融合 - 常州灯会融入中俄马戏魔幻大秀、文化美食节等活动,创新引入20多个品牌"跨界共创" [2] - 苏州湾大剧院为上海观众定制观剧接驳车服务,开通"湾宝专机"缩短沪苏两地观演距离 [7] - 无锡马拉松建立政企多部门联动应急响应机制,配备4600多名安保人员和1200名医疗保障人员 [4] - 扬州音乐节组建专项工作指挥部,对安保、交通等关键环节进行全方位统筹与精细化管理 [5]
“超”又来了!
国际金融报· 2025-07-14 18:10
行业现象 - 中国草根足球赛事呈现井喷式发展态势 从西南边陲到东南沿海 以城市之名发起的联赛浪潮席卷全国[3][4] - 各地"超"字辈联赛本质是地方政府激活消费的战场 将绿茵场化为新经济引擎 试图踢出"文体旅"融合加速度[4] - 赛事采用创新赛制 如赣超采用"分区对抗+交叉对决"的分阶段复合赛制 设南北两个赛区 类似NBA和美职联赛制[3] 运营模式 - 赛事作为流量入口 串联"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 使90分钟比赛发酵成持续数日的消费盛宴[4] - 苏超将江苏各知名品牌如南京盐水鸭 无锡水蜜桃 常州天目湖 淮安小龙虾等当地特色与赛事捆绑[4] - 赣超揭幕战吸引14521名球迷现场助威 创江西业余足球赛事纪录[3] 发展动因 - 大众需求层次发生嬗变 物质生活丰盈后精神文化消费水位抬升 观赛成为品质生活新组成部分[5] - 中国经济面临转型升级挑战 传统工业产能过剩 出口贸易不确定性增加 房地产业活力下降[5] - 地方政府将赛事打造为满足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新载体 应对新发展阶段课题[5] 可持续挑战 - 需要避免"千赛一面" 深挖地域文化基因 如赣超融合客家文化 苏超体现"十三太保"竞争 西北联赛可融入丝路风情[6] - 需探索门票 衍生品 青训等多元营收渠道 引入社会资本共建 构建可持续健康商业闭环[6] - 要从精英竞技走向全民共享 让赛事真正成为市民生活方式[6] 经济意义 - 赛事映照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轨迹 从追求规模速度转向注重质量效益 从满足物质需求升级到充盈精神世界[6] - 赛事不仅丈量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尺度 也检验地方政府创新治理的智慧[6] - 如何用文化内核讲好经济故事 用体育激情点燃消费引擎 是助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6]
“超”又来了!
IPO日报· 2025-07-14 14:29
中国草根足球联赛的兴起与影响 - 国内草根足球呈现燎原之势,江西省城市足球超级联赛(赣超)揭幕战吸引14521名球迷现场观战,创江西业余足球赛事纪录[3] - 草根足球赛事采用创新赛制,如赣超的"分区对抗+交叉对决"分阶段复合赛制,类似NBA和美职联赛制[3] - 草根足球联赛浪潮从西南边陲的贵州榕江县村超扩展到全国,成为地方政府布局的经济文化战略[3] 文体旅融合的经济效应 - 地方政府将足球联赛作为新经济引擎,通过"文体旅"融合激活消费,如苏超将江苏各地特色产品与赛事捆绑[4] - 赛事作为"流量入口"串联"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将90分钟比赛发酵成持续数日的消费盛宴[4] - 赛事满足大众精神文化需求,成为消费升级在精神维度的体现,反映了中国社会经济从物质需求向精神需求的转变[4] 经济转型升级背景下的发展机遇 - 在传统工业产能过剩、出口贸易不确定性增加、房地产业活力下降的背景下,地方政府将足球联赛打造为满足"美好生活需要"的新载体[5][6] - 赛事发展面临特色化生存、产业化造血和全民化参与三大挑战,需要深挖地域文化基因、探索多元营收渠道和走向全民共享[6] - 城市足球联赛反映了中国经济从追求规模速度转向注重质量效益、从满足物质需求到充盈精神世界的转型升级轨迹[7]
跟着世运会去旅行 赛事流量如何变经济“增量”?
中国新闻网· 2025-07-12 16:22
赛事与文旅融合 - 成都世运会是中国大陆首次举办的世界运动会,将于8月7日至17日举行,通过"跟着赛事去旅行"系列活动将赛事流量转化为文旅"留量"、消费"能量"和经济"增量" [2] - "世运主题大篷车队"作为流动载体,将世运会项目推广体验与四川21个市(州)深度串联,吸引上百万人次的市民、游客参与 [2] - 活动巧妙融入当地文化,如在乐山大佛文化广场展演传统武术,在眉山三苏祠复刻宋代文人雅集,通过人机互动体验、项目试玩等形式点燃全年龄段人群的参与热情 [5] 政策与消费刺激 - 四川围绕文体旅融合出台多项政策,如成都票根优惠打卡地图上线,消费者凭赛事、演出等门票可在多家知名餐厅、博物馆、酒店享受折扣优惠 [7] - "票根经济"以高性价比方式串联跨场景消费,刺激消费动力并释放市场活力,实现赛事、文创、旅游、美食等领域的有机联动 [7] - 成都世运会"跟着赛事去旅行"系列活动辐射全川,为成都建设世界文化名城提供支撑,同时为四川文旅发展注入动能 [7] 赛事经济与未来发展 - 四川今年还将通过国际乒联混合团体世界杯、成都网球公开赛等国际赛事深化体育与文化、旅游、商业的融合,打造体育消费新场景并激发新活力 [7] - 大赛时间与传统节假日错开,形成错峰旅游人群,为旅游淡季带来客流,但需持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避免旅游产品同质化以真正聚人气、促消费 [8]
上半年我省文旅继续呈火热态势
辽宁日报· 2025-07-11 09:07
文旅行业表现 - 1月至6月辽宁省接待游客人次同比增长17.81%,旅游收入同比增长16.48% [1] - 暑期辽宁景区在线旅游预订人次同比增长832.68% [3] - 冰雪季通过差异化优势提升冬季旅游市场热度,打造"嬉冰雪、泡温泉、来辽宁、过大年"文旅IP [1] 文体旅融合发展 - 召开2025辽宁省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大会,集展示、合作、招商于一体 [1] - 推出沉浸式数字艺术体验空间"醉·辽宁艺云数字艺术中心"和《老酒馆》等沉浸式演艺产品 [2] - 试点"空中瞰长城"和"东港—海洋岛"航线,创新"空中旅游+地面消费"模式 [2] - 通过演艺、赛事、展览、影视实现文化艺术与城市旅游的"双向奔赴" [2] 招商引资成果 - 长三角招商推介会重点推介110个项目,现场签约10个,意向签约额78.6亿元 [2] - 专题招商活动签约15个项目,意向签约金额73.18亿元,聚焦温泉、酒店、冰雪产业 [2] 消费促进措施 - 制定《辽宁省2025年春节期间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 [3] - 举办各类文体旅消费活动千余场,大力发展入境旅游 [3] - 《哪吒2》在辽宁省科技馆IMAX银幕上映,上座率居全国第一 [3] - 丹东市安东老街入选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 [3] 基础设施升级 - 联合同程、携程集团提质升级酒店,建设高等级民宿 [3] - 辽宁凭借避暑优势成为暑期热门旅游目的地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