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

搜索文档
第三十二届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暨展览会将于10月举行
中国新闻网· 2025-05-20 23:22
中新网北京5月20日电 (记者刘文文)记者20日从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获悉,第三十二届中国汽车工程学会 年会暨展览会(SAECCE2025)将于今年10月21日-24日在中国重庆科学会堂举办。 重庆是国家重要中心城市,是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年会首次连续两年在重庆举办,预计将对重庆 打造万亿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注入新动能,对科学城高新区打造完善的"车、路、云、网、 图"全产业生态体系形成有效支撑,并带动重庆汽车产业与全球汽车产业资源的紧密对接与深度合作。 (完)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据介绍,本届年会采用"会""展""赛"等多种形式,策划120余场会议,全新启动"汽车创新技术展 (AITX)"品牌,组织汽车"技术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的各项配套对接活动,预计将有超过200家 汽车领先企业携带最新产品技术参加AITX技术展,来自全球超过30个国家的超过10000名政产学研用各 界人士共襄盛会。 据悉,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暨展览会已连续举办31届,累计吸引超40万人次参与。SAECCE2025构 建"1+6+6+X"立体化会议体系,包括1场开幕式暨全体大会;6场主论坛;围绕汽车节能、新能源汽 ...
港股医药+科技走强,为什么这个指数表现最好?
金融界· 2025-05-20 13:34
港股市场表现 - 三生制药大涨36% 带动港股医药板块走强 信达生物 京东健康涨超4% 再鼎医药 药明康德 药明生物涨超3% 百济神州涨超2% [1] - 科技股同步上涨 小米涨近4% 阿里 比亚迪 京东 中芯跟涨 汽车股中零跑汽车涨超3% [1] - 恒生科技指数区间涨幅17.6126% 最大涨幅44.6143% 港股科技指数区间涨幅23.0266% 最大涨幅47.2070% [2] 行业指数差异 - 港股科技指数比恒生科技指数多10%医药生物和4%汽车行业配置 15%的行业权重差异导致恒生科技持续跑输 [2] - 2025年以来港股科技指数表现优于恒生科技 反弹幅度更大 更快收复4月跌幅 [3] 政策与产业驱动 - 创新药被纳入国家重点发展方向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 半导体产业领先优势获政策支持 直接利好港股科技指数成分股 [5] - 国产AI大模型商业化加速 推动互联网和智能汽车盈利增长 小米SU7 Ultra搭载端侧AI芯片 2025年交付量预期上调 [5] 资金流向 - 港股科技50ETF(159750)年内份额增长282.6032% 资金净流入4.6555亿元 反映资金借道ETF布局港股龙头趋势 [5][6] - 流动性宽松环境下 港股科技指数估值处于24%历史分位 南向资金持续净流入 [6]
青岛:优先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先导产业 超前发展太赫兹、海洋电子信息等未来产业
快讯· 2025-05-16 15:19
数字青岛2025年行动方案 - 青岛提出"10+1"创新型产业布局 构建数字产业领域梯次培育赛道 [1] - 优先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先导产业 [1] - 突破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 [1] - 提质发展智能家电等优势产业 [1] - 超前发展太赫兹、海洋电子信息等未来产业 [1] 产业集群建设目标 - 支持高端软件、人工智能省级数字经济产业集群建设 [1] - 高水平建设中国软件名城 [1] - 力争数字经济领域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不少于300家 [1] 软件产业发展规划 - 加快提升基础软件、工业软件研发能力 [1] - 鼓励争创全国软件百强企业 [1]
硬核创新集群崛起 锚定北京科创风向标
北京青年报· 2025-05-12 01:23
人工智能与具身智能融合 - 北京科博会展示AI大模型与具身智能融合趋势 包括L3辅助驾驶商业化试点和人形机器人集群在京津冀的初步应用 智能体与物理世界交互将重塑制造和医疗服务范式 [2] - 具身智能成为产业新赛道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展出"天工2.0"机器人 具备复杂地形自主步态切换和20秒双电池热插拔能力 多家企业展示具身智能技术已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 [3] - 北京计划到2027年突破百余项具身智能关键技术 产出不少于10项世界领先产品 优先推动科研教育场景应用 逐步扩展到工业商业领域 目标实现万台机器人落地和千亿级产业集群 [3][4] AI+新材料创新 - 中亨新材展示HVIP气凝胶绝热板 导热系数低于0.005W/(m·K) 较传统材料保温性能提升8倍 兼具A级防火性能 应用覆盖建筑和冷链领域 [5] - 北京聚集AI赋能新材料研发优势 案例包括小米汽车"泰坦合金"量产 中国钢研开发800MPa级抗氢厚板 中石化AI分子筛催化工艺 北京科学智能研究院设计无贵金属OLED材料 [5] - 北京发布AI+新材料行动计划 目标到2027年形成国际领先的创新策源地和应用高地 [5] 医药健康产业突破 - 长木谷医疗展出ROPA骨科手术机器人 具备亚毫米级精度 5-10分钟即可生成个性化三维手术方案 解决骨科手术供需不平衡问题 [6][7] - 2024年北京医药健康产业规模达1.06万亿元 同比增长8.7% 成为全国首个破万亿城市 AI三类医疗器械获批11个居全国第一 27个项目入选国家AI医疗器械优胜名单 [7] - 北京建设国际医药创新公园 推动产业迈向新高度 带动南部地区产业升级 [7]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 - 北汽新能源展出极狐阿尔法S5纯电动轿车 理想MEGA实现0.215Cd超低风阻系数 刷新全球MPV空气动力学纪录 [8][9] - 北京形成三大新能源汽车研产基地 顺义区理想汽车工厂即将投产 年产10万辆 美团无人配送等企业开展应用测试 [8] - 北京计划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产量超30万辆 提升自主品牌市场竞争力 [9] 绿色能源与双碳目标 - 海望氢能研发常温常压液态储氢技术 国电光宇展示风光氢储一体化系统 实现清洁能源高效利用和电网稳定 [10] - 北京绿色能源产业快速发展 拥有首个新型电力系统地方标准 国家级绿色工厂数量居第一梯队 布局固态锂离子电池研发基地和光伏组件回收示范工厂 [11] - 北京目标到2035年全面建成"国际绿色经济标杆城市" [11]
制造端人才需求激增 研发高端人才竞争白热化
每日商报· 2025-05-06 14:46
开栏语: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要更大力度稳定和扩大就业。在杭州,哪些 领域吸纳更多就业?企业需要什么人才?多元就业群体有何选择?今起,本报开设"杭州有新'招'"专 栏,通过提供各大企业招聘动态、政策福利等,为你筛选"适配"岗位。无论是怀揣理想的应届生,还是 深耕领域的专业人才,亦或是寻求转型的职场人,都将助你"留在杭州"。 本期,让我们走进零跑汽车的"人才引擎"。 商报记者 张宇帆 2025年全国两会,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再次被提及。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不断迭代升级,相关岗位也随 之发展。据智联招聘发布数据显示,2025年2月,汽车机械工程师招聘同比涨幅40.2%,充电桩设计、 汽车零部件设计岗位增速分别为31.2%、23.2%,底盘工程师、车身/造型设计、线束设计、动力系统工 程师招聘也均同比增长1-2成。 近年来,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速发展的浪潮下,杭州本土企业零跑汽车正以惊人的速度崛起,不仅成为 国内造车新势力的重要代表,更成为杭州打造"全球数字变革高地"的关键力量。同时,零跑积极推动本 地化供应链建设,带动了电池、电驱、电子等配套企业的聚集,进一步扩大了就业市场。 为青年人才构建成 ...
千方科技(002373) - 千方科技2024年度及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记录表
2025-04-29 17:30
业务回顾 整体业务分析及转型升级 - 行业趋势从大建设到大运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价值凸显,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与交通深度融合是未来趋势,大数据及基于大模型的人工智能与智能交通融合发展迅速 [2] - 商业环境中,国内面向政府类集成项目主体多元化,竞争激烈;公司有客户基础和品牌影响力,具备交通大数据能力,技术创新和应用走在前列 [2] - 公司调整转型,“破”是降低集成项目比重,降本增效,加强应收账款和现金流管理;“变”是以大数据为核心与人工智能融合,向产品方向推进,加大出海力度,布局交通与能源融合,探索物流科技业务运营模式 [3] - 2024 年业务转型升级调整,营收规模阶段性承压,毛利下降;2025 年一季度营收 16 亿元,同比增长 1.8%,毛利率接近 30%,净利润约 2.2 亿元 [4] 2025 年重点工作 提升核心业务经营质量 - 降本增效,推动业务转型升级,降低智慧城市集成类业务比重,强化项目质量管理,提高非政府侧业务营收占比,增加 B 端新场景落地,开拓交通与能源融合新产品新业态 [4] - 公路基础设施数字化和城市“车路云”一体化建设加快,以雄千数联合资公司为平台推进车路云一体化,与大模型公司合作打造交通 AI 智能体 [5] - 发挥交通大数据优势,开发数字服务产品,打造物流科技业务,开拓更多物流科技产品 [5] - 推动交能融合协同发展,打造干线物流自动驾驶产品 [6] - 推动智能物联装备大模型化,打造文教体行业新场景,强化与运营商合作,探索新业务增长曲线 [6] - 保持智能物联业务出海势头,开拓智慧交通出海新市场 [6] 完善人才梯队建设 - 促进人才梯队建设,识别和培养关键人才,完善人才激励体制,提供职业发展平台 [7] - 优化组织管理办法,配置人力资源,引进高端和紧缺人才,强化员工培训 [7] - 深化企业价值观,激发员工内驱力和组织价值创造活力 [7] 投资者互动交流 专项债对业务影响 - 公司压缩政府侧集成类业务比重,推进转型升级,紧抓路网数字化升级和车路云一体化建设 [8] - 路网数字化升级试点省份从 8 个增加到 20 个,公司与多地交投成立合资公司,参与高速公路数字化转型,提供咨询支持,跟踪项目招标 [8][9] - 车路云一体化建设推动雄安千方数城智联业务落地,落实合作协议,推进示范实施,响应其他试点城市需求 [9] 交通人工智能应用及产品落地 - 大模型开源提升行业模型效能,推动垂类应用落地 [10] - 公司采用国产大模型,将交通垂类模型与专家经验结合应用于城市交通综合治理,提升效率和诊断率 [10] - 与北京市交管局合作,“AI 交通优化一体机”试点成效显著,一线用户交通优化专业化水平提升 30%,方案生成周期缩短 80%,交通瓶颈诊断率提高 40% [11] 交通数据开放及开发 - 交通数据分无需授权和需授权两类,主管部门研究制定规定推动数据开放与应用 [12] - 公司拥有交通大数据优势,在纯市场化数据领域扩展应用,与中交兴路合作拓展数字服务产品场景 [12] 干线物流科技业务开展 - 路网数字化和新能源化是趋势,政策推动物流数智化和交能融合发展,公路物流组织方式将变化 [13] - 公司有交通大数据优势和高速公路合作基础,将加强干线物流技术和产品研发落地,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13][14] 海外拓展渠道及区域变化 - 宇视科技应对美国实体清单,调整销售渠道,转移制造环节,布局非美国市场,亚非拉和中东欧洲市场潜力大 [15] - 公司交通领域成立海外事业部,与央国企合作出海,受影响小,向东南亚、欧洲拓展网点和团队 [15]
聚焦2025上海车展:海外客商组团“打卡” AI生态重构未来出行
证券日报· 2025-04-28 00:38
文章核心观点 2025上海车展规模创历届之最,展现中国汽车工业发展,以AI等技术勾勒全球汽车产业变革新图景,新能源车型首发占比近八成,AI技术深度渗透汽车产业,外商观展人数大增,中国市场吸引外资车企,中国车企迈向双重输出,车展为全球产业变革提供“中国方案” [1][3][6][8] AI改写产业生态 - 2025上海车展是行业生态发展瞭望塔,传统国际知名品牌、自主品牌、造车新势力悉数参展 [2] - 首发新车中新能源车型占比近八成,吉利、极氪、小鹏等新车受关注,上汽通用、东风日产等也有新车型亮相,奥迪、大众、奔驰发布新车型或概念车 [3] - AI技术与汽车产业深度融合,智元远征A2、UnitreeB2、IRON等机器人亮相车企展台,体现AI技术向汽车产业全链条深度渗透 [3][4] - 车企发力人形机器人领域有技术外溢效应,飞行汽车展区受关注,多家整车企业和能源巨头展示突破性产品 [4] - 小鹏汽车研发“小鹏世界基座模型”赋能AI体系,未来产业发展方向是构建智能生态,智能汽车和人形机器人原理相似 [5] 加码布局中国市场 - 本届车展外商观展人数大幅增长,奇瑞、长安、蔚来等车企展台首日接待海外客商超2000人次 [6] - 中国品牌汽车智能化技术受海外消费者追捧,法国、挪威、中东等参观团关注自主车企产品和技术,下定高端豪华轿车订单 [6] - 外资车企举办活动展示成果,“在中国为中国”成口头禅,奔驰、大众高管强调中国市场战略意义 [6][7] - 中国新能源和汽车产销成绩优异,全球车企拥抱中国科技和研发资源,增加投入和产品开发 [7] - 中国主导智能电动车标准成全球基准,车企迈向“技术标准+商业生态”双重输出 [7]
红旗回到豪华主场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4-27 19:15
品牌战略与市场定位 - 红旗通过"国车"与"国民车"双线并行策略,高端定位不变但通过子品牌区隔用户群体,金葵花子品牌锁定超豪华形象,天工系列定位"国民车"[11] - 2024年销量411,777辆,新能源占比28%(11.5万辆),同比增速44%,高于行业8.5个百分点;2025年目标50万辆,新能源超25万辆[8] - 品牌架构策略成功,金葵花子品牌"开展即售罄"兰亭雅韵定制版,搭载自主研发V8T发动机和国家级非遗工艺[13] 技术平台与产品创新 - "天工"纯电平台解决低温续航痛点:零下10℃电量保持率98%(行业领先3%),充电80%仅需29分钟,电池动力学性能提升28%[5] - "九章"智驾平台采用5纳米车规级AI芯片和自研OS,司南智驾实现不依赖高精地图的全场景辅助驾驶,灵犀座舱搭载7纳米双核芯片和30分贝唤醒语音[5] - "鸿鹄"混动平台推出H5 PHEV,续航1600公里,SOC 30%-80%充电13分钟,最低荷电油耗3.75L/100km,满足2026年最严电池安全令[16][17] 安全与品质突破 - 全系按双五星安全标准开发,天工08是行业唯一通过"魔鬼四连环"测试车型,电池安全实现十重防护体系[6] - 天工06投入30余台碰撞车完成600余次试验,辐射值为国标千分之一,VOC浓度仅限值十分之一[14] - H5 PHEV采用24倍国标绝缘防护和240倍浸水防护技术,电池可浸泡5天5夜[17] 产品矩阵与市场竞争 - 形成纯电/插混/增程全动力覆盖,轿车/SUV/越野全品类布局,硬派越野车搭载自研矢量四电机(1300牛米扭矩)[20][22] - 天工06直面Model Y等竞品,以智能驾驶辅助、中式豪华设计、安全性能作为核心差异化卖点[14] - H5车系累计销量超60万,近50%进店客户咨询新能源版本,PHEV版本延续"国车"品质[17] 营销与国际化 - 通过孙颖莎和付航代言打破年轻用户刻板印象,推行"产品线CEO制"实现全生命周期管理[22] - 海外销量连续4年翻倍,国际化战略强调与当地合作伙伴共创价值共同体,侧重技术普惠和产业共建[22][24] - 2024年新能源之夜集中输出技术故事,持续强化"安全"标签的品牌绑定[22]
广州两大世界500强企业联手!助力打造智车之城
南方都市报· 2025-04-26 13:47
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始终将汽车产业作为战略支柱。广汽集团和广州工控集团均为广州市重要制造 业国有企业,也是世界500强企业。 其中,广汽集团作为年产销200万辆的整车产业链链主,与在制造底蕴、资本运作和全球产业链等方面 具有独特优势的广州工控集团强强联合,既是产业链与创新链的双向赋能,更是广州国企聚力攻坚的使 命担当,助力广州构筑更具韧性和全球竞争力的产业生态圈。 本次合作,双方将集中整合彼此相关联的产业链上下游业务,深度挖掘双方在整车供应、动力电池、整 车线束、轮胎产品等上下游配套领域的合作机会,加快核心技术攻关及产业化,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与转 型,最终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提升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推动广州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 业做优做强。 活动现场,双方还签署了《广州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基金合作框架协议》,为在全球范围内引入智 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优势企业提供投融资支持,助力广州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延链强链 补链,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现代产业集群。 除了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活动现场还举行了新能源汽车联合创新平台揭牌仪式。双方将依托各自的科创 资源,打造新能源汽车联合创新平台,聚焦固态电池 ...
溯联股份(301397) - 2025年4月2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4-25 19:42
公司经营业绩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24,182.22万元,同比增长22.89%,主要因客户增加、新产品上量 [2] - 2024年净利润12,252.67万元,同比下降18.72%,扣非净利润10,814.89万元,同比下降17.62%,主要因产品降价、期间费用升高、政府补助减少 [2]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9,869.81万元,同比下降211.95%,主要因销售收入增加致应收款项增加,票据贴现减少,各项现金支出增加 [2] - 2024年新能源汽车业务收入约7.61亿元,同比增长约75%,占收入比例约61% [2] 毛利率情况 - 2024年整体毛利率受主要客户年降影响,较2023年有一定幅度下降 [3] - 2025年第一季度毛利稳定在2024年平均水平,但仍面临年降压力,公司将推进开源节流工作减少影响 [3] 增长曲线拓展 - 以国家推进“人工智能 +”行动为战略方向,结合自身能力和资源开拓第二、第三增长曲线 [4] - 新增航空领域客户,开展业务和技术探索;空气悬架及座椅用高压气管及连接组件产品拓展客户并交样;储能和换电业务新增客户,与动力电池客户储能集成业务部门合作 [5] - 布局液冷热管理产品领域技术研发,部分技术获专利,连接件批量应用,开发出数据中心相关产品,成立子公司发展储能及算力热管理液冷产品业务 [5] 股权激励目标及实现方式 - 股权激励计划选取“净利润”为考核指标,未来三年净利润每年保持20%的增速 [6] - 调整组织架构,资源下沉到区域子公司;通过集中采购等手段优化采购品成本;强化战略协同机制,推动全过程降本,试点“动态预算管理”;开辟新业务空间,利用跨界竞争优势实现利润增长 [6] 产能情况 - 2024年主要产品产能提升约40%,产量提升51%,通过产线和运营系统升级保证订单交付和质量 [6] - 2025年加大智能化产线设备投入,增加AGV配送线路和智能仓储比例,增加大型注塑设备和模具加工设备,建立液冷热管理系统产品车间 [6] - 对自有工厂和过渡工厂进行扩容改造,自建工厂按计划推进,2025年内将完成厂房验收、工艺布局并投产,2025年计划在重庆建设智能制造基地 [7] 研发活动展望 - 2025年保持较高研发投入和积极外部技术合作,重点推动数据中心液冷等产品线开发落地,开展生物基原材料应用研究,扩大海外市场空间 [7][8] - 拓展检测能力,获取CNAS及主要客户试验室资质扩项认证,导入LIMS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