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

搜索文档
研报掘金丨国联证券:长安汽车7月销量同比高增,维持“买入”评级
格隆汇APP· 2025-08-05 16:10
销量表现 - 7月实现批发销量21.06万辆 同比+23.43% 环比-10.42% [1] - 自主品牌7月销量17.77万辆 同比+27.69% 环比-9.03% [1] - 新能源业务引领公司销量增长 [1] 产品与技术布局 - 新车L06即将上市 搭载全球首款3纳米车规级座舱芯片 [1] - 新集团成立将加强重点领域技术攻关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1] -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研发制造水平将进一步提升 [1] 战略发展 - 新集团有利于增强核心功能与核心竞争力 [1] - 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与安全性将进一步提升 [1] - 新车规划充分 后续发展被看好 [1]
新长安,新使命:如何打造“世界一流”的中国车企
新浪财经· 2025-08-05 14:02
全球汽车产业格局正经历前所未有的重构浪潮,新能源与智能化转型已成为决定未来竞争力的核心战场。在这一背景下,2025年7月29日,中国长安汽车集 团在重庆正式挂牌成立,标志着中国汽车工业"国家队"的战略升级迈出关键一步。这家由原长安汽车体系117家分子公司重组整合而成的新央企,注册资本 200亿元,资产总额3087亿元,从业人员规模达11万人。 其诞生并非普通企业重组,而是国家在产业变革关键期推动的战略性制度创新——旨在破解长期制约中国汽车业发展的三大结构性瓶颈:资源分散导致的研 发内耗、技术孤岛形成的创新壁垒,以及全球化进程中单点突破难以形成系统优势的困局。 通过产业链垂直整合、产学研深度融合与全球化本地化运营的系统性重构,中国长安汽车承载着为中国车企构建全球竞争力的历史使命。 逆势增长开局 2025年以来,中国汽车市场在持续价格战与需求分化的复杂环境中,长安汽车交出了一份具有行业标杆意义的成绩单。 半年累计销量135.5万辆,创近8年新高,展现出央企代表的"硬核"实力。新能源强势攀升,半年销量达45万辆,同比增长48.8%。7月份,长安汽车销量超21 万辆,新能源销量超7.9万辆,同比增长超73%。 这份业 ...
机构:新能源汽车2025年销量有望保持高速增长
证券时报网· 2025-08-05 08:30
乘联分会公告,根据月度初步乘联数据综合预估,7月全国新能源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118万辆,同比增 长25%。今年1—7月累计批发763万辆,同比增长35%。 中银证券(601696)认为,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2025年销量有望保 持高速增长,带动电池和材料需求增长。近期受供需影响,部分材料环节出现涨价,有望带动盈利回 升,2025年或迎来量利齐升。 浦银国际证券认为,1)今年下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销量将保持高速增长。在年初"两新"等政策带 动下,多家新势力车企在销量成长规模放大的过程中实现毛利率的改善,带动车企端盈亏平衡能见度大 幅提升。同时,车企在海外多个地区的稳步拓展,进一步加深中国车企的全球布局。2)中国新能源汽车 渗透率加速上扬,优质供给增加,竞争激烈程度依然较高。行业优质车型供给仍在增加,涵盖新能源汽 车细分市场和需求。 ...
中国长安:下一步怎么干?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8-04 17:36
公司成立与战略定位 -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于7月29日在重庆成立 注册资本200亿元 资产总额3087亿元 从业人数约11万人 由国务院国资委直接履行出资人职责 [3] - 公司基于长安汽车、辰致集团等117家分子公司组建 主营业务包括汽车整车及零部件、汽车销售、汽车金融及物流服务、摩托车等 [3] - 公司定位为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拥有自主核心技术的世界一流汽车集团 肩负建设汽车强国的使命任务 [6][8][9] 财务与运营数据 - 2024年1-6月长安汽车整体营业收入1469亿元 整车销量135.5万辆创近8年新高 [8] - 新能源汽车销量45.2万辆 同比增长49.1% 海外销量29.9万辆 同比增长5.1% [8] - 自主品牌汽车累计产销突破2899万辆 2024年将突破3000万辆 [12] 技术创新与研发投入 - 过去10年在电动化、智能化领域累计投资超过1100亿元 [5] - 近3年累计申请专利1.4万余件 平均每天19件 发明专利占比70% 研发实力在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评价中7届14年名列行业第一 [6] - 打造全球最大5G汽车工厂 关键工序100%自动化 每分钟可下线一辆整车 获得工信部"卓越级智能工厂"认证 [5] 全球化战略与布局 - 构建"六国十地"全球协同研发布局 拥有来自31个国家和地区的2.4万人技术研发团队 [12] - 布局欧洲、东南亚、中东非、中南美、欧亚五大区域 在全球拥有117家分子公司、21个制造基地 产品远销103个国家和地区 [12] - 2024年全球销量目标300万辆 其中新能源汽车100万辆 预计全年营业收入3550亿元 [12] 品牌发展战略 - 阿维塔定位高端智能电动品牌 上半年销量同比增长超100% 海外销量增长531% 进入25个以上国家和地区 成为泰国高端电动车市场第一 [14] - 深蓝汽车累计销量突破50万辆 成为央企新能源销量冠军 产品已导入66个国家及地区 [14] - 长安启源上半年累计销量同比增长22.9% 将冲击主流新能源汽车品牌前五 [15] 未来发展规划 - 到2030年计划整车产销规模500万辆 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超过60% 海外销量占比超过30% 目标进入全球汽车品牌前10 [12] - 未来5年面向全球推出50余款新能源产品 包括7款以上30万辆级全球化大单品 [10] - 实施"香格里拉"计划打造世界一流新能源汽车专用平台 主流平台年产销规模达百万辆级 [9] - 推进"北斗天枢"计划布局端到端智驾、多模态大模型等核心技术 [9] - 深化"海纳百川"计划加快拓展海外市场 推进"152"全球化布局 [10]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正式成立 重塑产业发展格局
环球网· 2025-08-04 13:48
公司基本情况 -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由原长安汽车、辰致集团等117家分子公司组建而成,注册资本200亿元,资产总额3087亿元,员工规模约11万人 [1] 行业整合意义 - 重组利于优化产业格局,形成央企主导的产业协同新生态,助力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3] - 通过规模优势和资源整合,增强中国汽车品牌参与全球竞争的实力 [3] - 推动技术变革引领,集中力量突破新能源、智能化等关键技术瓶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3] 战略目标与实施路径 - 集团战略目标为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汽车企业 [3] - 通过实施三大战略计划、打造三大品牌矩阵、推进五新发展模式构建完整体系 [3] - 三大战略计划包括新能源领域的香格里拉计划、智能化方面的北斗天枢计划和全球化布局的海纳百川计划 [4] 技术研发进展 - 香格里拉计划已取得成效:自主研发金钟罩电池系统实现只冒烟不起火,智慧新蓝鲸3.0动力系统使每公里综合用车成本降至0.22元,固态电池研发取得突破计划2027年量产 [4] - 北斗天枢计划成果显现:构建SDA智能驾驶架构持续迭代升级,L3级自动驾驶即将量产,智能座舱实现全场景交互 [4] - 海纳百川计划稳步推进:建立欧洲亚洲双研发中心,布局泰国匈牙利生产基地实现欧盟本地化生产 [4] 品牌战略布局 - 高端智能电动车品牌阿维塔定位科技豪华市场,计划2030年前推出17款新车目标进入全球高端第一阵营 [5] - 主流全球化品牌深蓝作为出海主力,目标2030年海外销量占比35%,累计推出新品30款 [5] - 国民智能品牌启源聚焦家庭用户需求,搭载天枢智能系统,力争实现月销规模突破5万辆 [5] - 通过清晰品牌定位实现从入门到高端的全市场覆盖,未来五年将推出50余款新能源产品包括7款年销30万辆级的全球战略车型 [5] 经营发展目标 - 2025年上半年目标实现营业收入1469亿元,新能源车销量45.2万辆同比增长49.1% [7] - 研发投入持续加码带动2000余家供应商协同创新 [7] - 到2030年目标实现整车产销规模500万辆,新能源销量占比超过60%,海外销量占比超过30% [7]
期待新长安引领产业新突破
经济日报· 2025-08-02 05:36
央企改革与产业格局重塑 -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升级为国务院国资委直管独立央企,形成与一汽、东风并列的三大汽车央企新格局 [2] - 此次改革是国家深化央企改革、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的重要举措,旨在提升中国汽车产业竞争力 [2] - 长安汽车此前隶属于中国兵装集团二级部门,此次升级标志着央企汽车产业格局重塑 [2] 行业现状与挑战 - 汽车产业处于新旧动能转换关键期,技术创新快速迭代,市场格局加速重构 [2] - 国有车企在新能源赛道转型速度落后于民营车企,与中央要求和市场需求存在差距 [2] - 国有车企传统依赖外资合资模式的竞争优势因燃油车市场萎缩而减弱,成为新能源转型包袱 [3] 公司战略目标 - 新长安定位为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汽车集团,目标2030年整车产销达500万辆 [3] - 2030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超60%,海外销量占比超30%,力争进入全球汽车品牌前十 [3] - 公司以全新法人形态组建,注册资本200亿元,下辖117家分(子)公司,员工11万人 [3] 技术创新方向 - 重点突破智能驾驶、智能座舱、三电系统等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 [4] - 布局全固态电池、高算力芯片等前沿技术,提升技术供给能力和产业新动能 [4] - 汽车产业高度技术驱动,需通过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 [4] 体制机制改革 - 央企在汽车制造领域面临市场适应慢、技术回报难、组织活力不足的"三难"问题 [4] - 需建立高效市场反应机制、创新人才考核机制、优化产业链融通发展机制 [4] 生态体系构建 - 现代汽车产业生态涵盖用户流量、大数据、新商业模式等多元维度 [5] - 服务范畴从传统售后扩展至用户全生命周期,包括生活圈和服务圈生态构建 [5] - 生态建设需为品牌提供持续生长动力,创造消费者价值 [5]
长安汽车(000625) - 2025年07月3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7-31 19:10
长安汽车发展历程与目标 - 2014 年长安自主品牌汽车销量突破 1000 万辆,成为第一家跨入“千万俱乐部”的中国品牌 [1] - 2021 年,长安汽车成为首个产销突破 2000 万辆的中国品牌 [1] - 2025 年长安自主品牌将突破 3000 万辆 [1] - 到 2030 年,公司总体销量目标力争达到 500 万辆,其中长安品牌销量 400 万辆,新能源销量 300 万辆 [6] 产业链协同发展 强化内部深度协同 - 坚持全集团战略一体化,推进整零协同、零零协同、产融协同,深化全产业链、全方位合作体系 [1][2] - 形成“技术垂直整合 + 制造水平分工 + 产能平台共享”整零、零零深度融合模式 [2] - 强化协同研发,依托一体化协同管理模式,布局开发高价值核心零部件,参与整车平台化开发 [2] - 优化资源配置,推进产品模块化、系统化发展,增强上游产业核心竞争力,强化商贸物流和产融协同 [2] - 突出转型升级,坚持“市场化、中性化、国际化”定位,向“低碳化、智能化、轻量化、数字化”转型 [2] 构建开放生态体系 - 打造开放合作、互利共赢、可持续发展的新生态,与合作伙伴建立合作关系,打造新型供应链 [2] - 加强区域合作、跨界合作,推动前瞻技术落地应用、产业链融合互补、供应链协同创新 [2] - 强化与世界一流企业的战略合作,推进产业布局,打造全球产业生态 [2] 长安启源发展规划 战略新规划 - 力争 2027 年全球销量突破 100 万辆,2030 年全球销量突破 180 万辆,完成利润轮替 [2] 产品新突破 - 构建 SDA 电子电气架构、能源架构,以百万级平台成组开发,打造 3 - 5 个 30 - 50 万台级全球爆款产品 [3] 生态新体验 - 以智慧主动服务焕新服务生态,构建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生态,开展智慧主动服务行动 [3] 全球新发展 - 以长安启源为主体聚焦打造“全球一个长安”,提升核心竞争力、强化产业链协同,参与全球竞争 [3] 深蓝汽车发展规划 战略目标 - 2030 年海外销量占比 35%,夯实央企新能源销量冠军地位,成为世界一流电动车品牌 [3] 三大支柱 - 技术上以全域 AI 为驱动,构建“1 + 4”超级技术体系,2030 年前累计推出 30 款新车型 [3] - 服务上与用户共创共成长 [3] 战略保障 - 2030 年前累计研发投入超 1000 亿元 [3] 阿维塔发展情况 - 定位新豪华智能电动汽车品牌,承接新集团战略使命,获更有力支持 [4] - 与华为、宁德时代合作持续深化,华为 1000 人研发团队进驻重庆总部,联合共创旗舰 SUV 明年推出 [4] - 宁德时代提供领先动力电池和资金支援 [4] 2025 年长安汽车业绩与规划 上半年成绩 - 累计销量 135.5 万辆,创近 8 年新高,新能源销量 45.2 万辆,同比增长 49.1% [4] - 阿维塔连续 4 个月销量破万,深蓝汽车全球交付破 50 万辆,长安启源 Q07 累计交付 3 万辆,CS75 系列总销量超 280 万辆,长安凯程连续 5 个月斩获新能源微客市场销量冠军 [4] 下半年规划 - 长安启源 Q07 激光版 9 月上市,长安启源 A06 和全新纯电小型 SUV B216 四季度上市 [5] - 深蓝汽车推出“超级智能轿跑”深蓝 L06,现款车型升级焕新,深蓝 S07、S05 登陆欧洲市场 [5] - 阿维塔聚焦 25 万 - 70 万价格区间,2026 年推出百万级大六座旗舰产品 [5] 其他合作与发展 - 长安汽车和海尔集团在全球化品牌营销与服务体系上合作,共享售后资源、开展联合营销、联合宣传 [6] - 关于港股上市及资本运作相关事项,以公司公告为准 [6]
中国一汽:2030年整车销量超500万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超300万辆
快讯· 2025-07-31 17:38
发展目标 - 公司明确今后五年奋斗目标 包括坚持"一个定位" 用三年完成关键调整期主要任务 再用两年筑牢转型基础 实现发展向新突破 到2030年达成主要指标"六个超过" 产业基础"五个领先" 运营管理"五个一流" [1] - 整车销量目标超过500万辆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销量目标超过300万辆 自主品牌销量目标超过200万辆 自主品牌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销量目标超过150万辆 海外市场销量目标超过70万辆 [1] - 职工平均收入增速继续超过央企平均水平 [1]
新央企 新长安 “百年车企”踏新征程
经济网· 2025-07-31 14:38
此次媒体沟通会上,中国长安汽车集团将旗下三大新能源品牌的发展规划做了详细介绍。 7月29日,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大会在重庆举行,标志着首家总部落户重庆的一级央企 开始挂牌运营。 这家新央企由原兵器装备集团分立而成,拥有117家分公司和子公司,主要经营业务有汽车整车及 零部件、汽车销售、摩托车、金融及物流服务等。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负责人表示,新央企未来将着力打 造智能汽车机器人、具身智能等新质生产力,探索海陆空立体出行新生态,并加速全球化发展,加快开 拓东南亚、中东非洲、中南美洲、欧亚、欧洲五大区域市场。 据了解,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中央企业数量共计100家,中国长安汽车集团位列"央企名录"第73 位,至此,我国形成中国一汽、东风公司、中国长安汽车三大央企汽车集团,将更好助力智能网联新能 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发展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品牌。 7月30日下午,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长安汽车")成立后的首次媒体沟通会在重 庆举行,长安核心管理层集体亮相,这不仅是一家百年车企的新生,更标志着中国汽车产业格局迎来历 史性重构,随着国务院国资委直接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汽车国家队"正式启航,全球汽车 ...
朱华荣等:新长安成立,长安汽车的大机会来了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7-31 12:23
公司成立与战略定位 -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于7月29日在重庆正式挂牌 成为第100家央企 注册资本200亿元 资产总额3087亿元 由117家分公司和子公司重组而成 从业人数约11万人[1][6] - 公司战略定位与建设汽车强国、科技强国需求高度契合 是国资国企改革的重大战略部署 旨在加快发展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3][4] - 公司总部位于重庆 主要经营业务包括汽车整车、零部件、汽车销售、汽车金融、物流服务、摩托车等[6] 增量优势与资源整合 - 战略牵引更加凸显 承接国家战略要求 围绕新能源、智能化、全球化方向推动高效协同发展[7] - 资源整合更加高效 通过集团化运作强化研发、制造、资金、人才等资源统筹[8] - 科技创新更加聚焦 服务国家战略 承担重大科研任务 推动共性平台建设 强化科技创新投入[8] - 整零协同更加顺畅 优化产业链布局 推动零部件企业协同创新 完善产业链[8] - 风险防控更加稳健 提升全球化风险防控能力和体系 保障企业依法合规经营[8] 发展规划与投入 - 未来10年计划在新汽车领域投入2000亿元 新增1万人规模的科技创新团队[9] - 未来5年面向全球推出50余款新能源产品 包括7款以上30万台级的全球化大单品[12] - 到2030年计划整车产销规模500万辆 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超过60% 海外销量占比超过30% 目标成为全球汽车品牌TOP10[17] - 2024年全年奋斗目标为整车销量300万辆 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100万辆 预计营业收入3550亿元[16] 技术布局与创新 - 以SDA平台为核心 拓展无人驾驶商业运营、飞行汽车、人形机器人、智慧出行等新兴业务[10] - 布局端到端智驾、多模态大模型等核心技术 探索Robotaxi、Robobus、智能物流等出行模式[12] - 打造世界一流新能源汽车专用平台 提升平台通用化率 主流平台年产销规模目标百万量级[12] - 聚焦下一代汽车电子、IGBT等 推进产业布局 跟踪数字能源、电池回收等产业发展机遇[12] - 布局AI垂直领域大模型、光量子计算等前沿领域[12] 市场拓展与海外战略 - 紧抓西部陆海新通道机遇 打造陆海联动的国际汽车出口基地 拓展东南亚、中东非、欧洲等海外市场[9] - 海外战略推进"152"全球化布局 构建全球运营体系 推动贸易型向本地化运营转型[16] - 深蓝汽车计划2030年实现全球销量200万辆 海外销量占比达35% 累计推出30款新产品[19] - 2024年1-6月海外销量29.9万辆 同比增长5.1%[16] 品牌与生态建设 - 在全球打造阿维塔、深蓝、长安三大品牌 包括新能源和燃油车[12] - 强化与华为、腾讯等ICT消费电子企业跨界合作 打造大流量、大粉丝群生态圈[10][18] - 阿维塔2030年前计划推出17款新品 覆盖MPV、跑车等细分市场 与华为联合团队近千人入驻重庆总部[19] - 深蓝汽车2025年6月全系交付29893辆 同比增长79% 环比增长17% 2025年上半年交付同比增长71%[19] 产业协同与反内卷 - 加强产业生态垂直整合与整零协同 强化高价值核心零部件布局开发 形成整零深度融合模式[13] - 倡导行业差异化发展 规避盲目拷贝、跟风、重复 避免过度竞争和内卷式竞争[13] - 加强市场监管 打击虚假宣传、水军等行为 共同维护海外市场[13] - 加大科技创新和原创技术创新 提升产品和技术差异化竞争力[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