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经济全球化
icon
搜索文档
第19届亚通组织大会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开幕
新华网· 2025-06-20 09:12
亚太通讯社组织大会 - 第19届亚洲—太平洋通讯社组织大会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开幕,来自亚太地区的通讯社代表将围绕新闻通讯社应对世界变局与技术挑战进行讨论 [1] - 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贺信中表示,亚通组织作为全球最大通讯社联合体,在全球新闻传播中占据重要地位,期待本届大会促进互利合作迈上新台阶 [1] - 大会为期两天,期间与会代表参观了亚通组织图片展,新华社摄影作品参展 [11] 行业观点与倡议 - 新华社社长傅华指出亚太地区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火车头,是世界经济增长中心,呼吁亚太地区通讯社携手增进互信,倡导包容,推动合作 [4] - 塔斯社社长表示世界正处于深度变革和信息环境转型关键期,亚太地区通讯社应共同探讨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新技术助推媒体产业变革 [6] - 越南通讯社社长强调新闻通讯社需通过技术革新提升信息抵达效率,亚太地区通讯社应就本地区和国际问题发出更强有力的声音 [9] 行业挑战与应对 - 联合国副秘书长指出当今世界动荡不安,新闻机构及其从业者面临多重严峻挑战,希望各国媒体恪守新闻伦理道德的同时提供有价值、正能量的新闻信息 [9] - 哈萨克斯坦总统广播电视综合体副总裁表示全球新闻媒体面临多重共同挑战,合作与交流为应对挑战提供了机遇,新闻机构应积极影响社会发展与政策制定 [9] - 亚通组织由来自33个国家的41家通讯社组成,前身是1961年成立的亚洲通讯社组织 [11]
坚定不移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专家谈)
人民日报· 2025-06-20 05:51
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内涵与意义 - 开放型世界经济以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为基础,深化国际经济合作,构建开放融通、合作共赢的全球经济体系[3] - 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国际分工和比较优势理论证明自由贸易能优化资源配置并促进生产力发展[4] - 经济全球化快速推进时期往往伴随世界经济繁荣,而逆全球化则导致经济衰退,例如2008年后国际贸易低迷和增长减速[5] 中国推动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实践 - 中国通过举办国际进口博览会等行动支持多边贸易体制,体现推动开放型世界经济的立场[1] - 中国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政策,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促进经济全球化向普惠共赢方向发展[2] - 改革开放使中国成为经济全球化受益者和贡献者,高水平开放为经济发展注入动力并促进改革[5] 当前开放型世界经济的挑战与应对 - 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冲击全球供应链,美国关税政策威胁国际经济秩序,需坚持多边主义维护自由贸易[6] - 技术变革是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需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反对"脱钩断链",完善数据跨境流动规则[8] - 应对气候变化需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反对将绿色标准变为贸易壁垒,促进绿色技术、产业和投资国际合作[9] 中国高水平开放的具体举措 - 推进制度型开放,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打造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保障外资企业国民待遇[13] - 打造贸易强国需发展数字贸易、绿色贸易和服务贸易,完善数据跨境流动法规和碳足迹管理能力[14] - 构建新发展格局需增强内外联动效应,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影响力,确保资源能源和粮食安全[15][16] 全球经济治理与合作方向 - 中国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维护多边贸易体系,推动WTO改革并参与数字贸易等新兴领域规则制定[17] - 加快构建高水平自贸区网络,推动加入CPTPP和DEPA等高标准协议,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17] - 倡导普惠包容的开放型经济,帮助发展中国家弥合数字鸿沟,增强其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的能力[10][11]
共建“一带一路”彰显强大生命力
经济日报· 2025-06-19 05:11
当地时间6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并作主旨发言时指出,两年来,中国同 中亚国家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贸易额增长35%,产业投资、绿色矿产、科技创新等合作积极推 进。这是共建"一带一路"推动国际社会合作共赢的生动缩影。10多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在风云变 幻的国际格局中,穿越地理阻隔,跨越文化差异,赢得广泛认同与支持。 其次,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立足现实、因地制宜,精准回应各国发展需求。从基础设施建设到产业对 接,从教育医疗合作到数字经济技术交流,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在不同国家以不同方式、在不同领域持 续产出合作成果。在乌兹别克斯坦,中乌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促进了产业升级与民生改善;在老挝,中 老铁路激活了当地经济,切实提升沿线百姓福祉;在坦桑尼亚,中国援建的基奎特心脏病研究所已成为 东非地区首屈一指的心脏病诊疗中心,吸引多个国家患者就医。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坚持不强加、不照 搬、不另起炉灶的合作方式,充分尊重各国自主发展的路径和节奏,将发展主导权交给各国人民,树立 了国际合作的新典范。 此外,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始终坚持开放包容,积极对接非盟《2063年议程》、哈萨克斯坦"光明之 ...
外交部:愿同中亚国家一道努力推动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建设走在前列,形成示范
新华社· 2025-06-18 19:40
新华社北京6月18日电(记者邵艺博、成欣)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18日表示,中方愿同中亚国家一道努 力,推动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建设走在前列,形成示范。 郭嘉昆说,6月17日,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出席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并发表主旨发 言,全面回顾中国中亚合作的丰硕成果,创新提出"中国—中亚精神",指出双方要"坚守彼此信赖、相 互支持的团结初心""优化务实高效、深度融合的合作布局""打造和平安宁、休戚与共的安全格局""拉紧 同心同德、相知相亲的人文纽带""维护公正合理、平等有序的国际秩序"。 郭嘉昆表示,峰会一大亮点是各方一致同意大力弘扬以"互尊、互信、互利、互助,以高质量发展推进 共同现代化"为基本内容的"中国—中亚精神",推动世代友好合作。峰会重要成果之一是签署了永久睦 邻友好合作条约,树立了六国关系史上新的里程碑,也成为中国周边外交的创举。峰会明确了未来合作 重点,决定成立减贫、教育交流、荒漠化防治三大合作中心和贸易畅通合作平台,着力推进贸易畅通、 产业投资、互联互通、绿色矿产、农业现代化、人员往来六大优先合作方向,推动地区高质量发展,携 手迈向共同现代化。各方还发出一致声音,坚定捍卫多边主义, ...
新华时评丨“南博之约”以开放之钥启动区域繁荣引擎
新华网· 2025-06-18 13:52
中国-南亚经贸合作 - 2024年中国和南亚国家贸易额接近2000亿美元,十年间实现翻番,年均增长率约6.3% [1] - 羊绒制品、青金石、茶叶香料等南亚商品在中国市场广受欢迎,中国消费市场为南亚国家带来巨大机遇 [1] - 中巴经济走廊"升级版"建设有序推进,斯里兰卡汉班托塔港、孟加拉国帕亚拉电站、尼泊尔三金考拉水电站等投资项目陆续落地 [2] - 中国与南亚国家加快拓展新能源、光伏、电动汽车、数字技术、跨境电商等新兴领域合作 [2] 贸易与投资便利化 - 中国—马尔代夫自贸协定于2024年初正式生效,中国与孟加拉国启动投资协定升级谈判 [2] - 中国给予多个南亚最不发达国家100%税目输华产品零关税待遇 [2] - 云南积极建设中老铁路"硬联通",推进区域互联互通,并全面推行澜湄签证 [3] 南博会平台效应 - 第9届南博会设置制造业馆、绿色能源馆、咖啡产业馆、中药材产业馆等11个专业馆,展示先进制造、清洁能源、现代农业等合作潜力 [3] - 南博会重点突出绿色贸易、数字贸易、服务贸易和新质生产力成果 [3] - 云南作为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市场双循环连接枢纽,地理优势正转化为发展动能 [3] 中国对外开放战略 - 中国通过进博会、链博会、消博会、广交会、服贸会等国家级展会矩阵搭建合作平台 [4] - 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等国际性活动加强区域经济联系 [4]
潘功胜:在上海“先行先试”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创新!
证券时报· 2025-06-18 11:17
金融开放举措 - 宣布八项金融开放举措以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包括设立银行间市场交易报告库 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 个人征信机构 开展离岸贸易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 发展自贸离岸债 优化升级自由贸易账户功能 先行先试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创新 研究推进人民币外汇期货交易 [2] - 在上海先行先试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创新 包括航贸区块链信用证再融资业务试点 跨境贸易再融资业务试点 碳减排支持工具扩容试点 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 [3] 人民币国际化进展 - 人民币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贸易融资货币 全口径计算下全球第三大支付货币 [4] - 初步建成多渠道 广覆盖的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网络 [5] - 中国人民银行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央行或货币当局签订双边本币互换协议 成为全球金融安全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8] 跨境支付技术发展 - 区块链和分布式账本等新型技术推动央行数字货币稳定币发展 重塑传统支付体系 缩短跨境支付链条 [6] - 智能合约 去中心化金融等技术将持续推动跨境支付体系演进 [6] 国际金融治理 - 主要国际金融组织应强化经济监督职能 引导各国支持经济全球化 加强政策协调 [7] - IMF份额占比未能反映成员国全球经济地位 需尽快推动调整以提升合法性 [9] 货币政策框架 - 过去一年出台多项货币政策措施支持经济回升和金融市场稳定 完善货币政策框架 优化中间变量 培育政策利率 提升传导效率 [10] - 货币政策框架转型是渐进持续过程 未来将不断评估完善 [10]
潘功胜:积极引导各国坚定支持经济全球化和多边贸易体系
快讯· 2025-06-18 10:15
国际金融组织治理改革 - 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组织中的份额和投票权占比明显低于其在全球经济中的实际地位 [1] - 国际金融组织需要推进治理改革以动态反映成员国在全球经济中的相对地位 [1] - 提高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话语权和代表性是维护多边主义的关键 [1] 全球经济不确定性 - 当前全球经济面临高度不确定性 [1] - 主要国际金融组织应强化经济监督职能并客观评估全球和各国风险 [1] - 国际金融组织需引导各国支持经济全球化和多边贸易体系 [1] 政策协调与金融稳定 - 国际金融组织应加强对各国的政策引导和宏观经济政策协调 [1] - 维护国际金融体系稳定是当前重要任务 [1]
中国驻智利大使:美单边关税战影响中智双边贸易,应携手反对霸凌胁迫行径
快讯· 2025-06-18 07:45
中美贸易关系对中智经贸的影响 - 中美贸易摩擦被描述为美方发动的单边关税战而非双方责任 中方采取反制措施并称之为"反抗美国霸凌战" [1] - 美方单边关税措施破坏国际贸易规则体系 对智利等体量较小国家伤害更显著 [1] 智利关键产业受威胁情况 - 美方试图胁迫智利在关键矿产和基础设施领域接受不合理要求 智利作为矿产出口大国与中国市场形成高度互补 [2] - 中国是智利矿产品最大出口市场 同时在基础设施领域为最大外资来源国之一 [2] - 美方行为若成功将损害智利经济主权 干扰中智贸易投资及科技合作 [2] 国际贸易体系立场 - 中方主张国际贸易应实现双赢 反对单边主义行为 强调维护WTO规则体系 [2] - 智利作为高度外向型经济体 多次公开反对美方单边关税措施 支持多边贸易体系 [2] 国际合作倡议 - 呼吁各国共同抵制单边霸凌行为 推动包容性经济全球化进程 [2] - 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应对当前国际贸易挑战 [2]
第三届链博会参展参会情况超预期
中国证券报· 2025-06-18 04:34
链博会参展情况 - 第三届链博会将于7月16日至20日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举行 [1] - 逾650家中外企业和机构参展,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占比超过65% [1] - 境外参展商占比达35%,欧美参展商占境外参展商总数的50% [1] - 美国参展商数量比上届增长15%,继续位列境外参展商数量之首,参展面积同比增长10% [3] 参展企业构成 - 参展企业包括连续三届参展的铁杆老朋友和230多家首次参展的中外新伙伴 [2] - 国内重要产业集聚地企业积极组团参展,如浙江人工智能产业链企业和湖北18家具身智能企业 [2] - 施耐德、欧莱雅、路易达孚、美敦力等知名跨国公司首次参展 [2] - 超过100个境外团组将参观交流,更多全球南方国家企业和机构参与 [2] 展会亮点 - 预计展期内将有超过100项首发首秀首展,比上届增加10% [2] - 中国贸促会与100多位跨国公司负责人深入交流,普遍表达对中国市场的强烈信心 [2] - 参展参会企业和机构涉及7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 [2] 产业链供应链合作 - 链博会展示全球工商界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畅通的鲜明态度 [3] - 全球供应链深度融合、全球企业共生共赢的产业生态 [3] - 中美工商界对加强供应链合作有共同意愿,中国贸促会为相关中美企业提供纾困解难服务 [3] - 美国商会等机构表示中国市场非常重要,美国企业愿持续投资中国 [3]
深夜!商务部,最新发声!
券商中国· 2025-06-17 22:39
中非共同发展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 中方将通过商签共同发展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对53个非洲建交国实施100%税目产品零关税 [1] - 该协定是中国与非洲国家之间的创新自贸协定 旨在扩大自主开放并推动中非合作论坛成果落地 [1] - 协定顺应经济全球化方向 回应非洲国家期待 符合世贸组织规则 [1] 协定实施路径与目标 - 商务部将按照平等协商 互利共赢原则推动与非洲国家商签协定 [2] - 中方将考虑非洲国家实际情况和诉求 就贸易便利化 包容性增长 供应链韧性等模块开展磋商 [2] - 目标为尽早达成符合双方利益的协定 最终实现100%税目产品零关税 [2] - 协定将为中非深化经贸合作提供制度保障 树立全球南方合作新标杆 [2] 对非洲最不发达国家的支持措施 - 中方已于2024年12月1日给予33个非洲最不发达国家100%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 [3] - 中方愿在此基础上提供更多对华出口便利 支持非洲最不发达国家利用"零关税"待遇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