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结构性行情
icon
搜索文档
上银基金赵治烨: 以长期胜率筑盾 做均衡配置的“少数派”
证券时报· 2025-08-25 05:04
基金经理投资策略 - 坚持均衡配置在不同板块间动态平衡收益与风险 避免单一行业过度集中 [1][2][3] - 投资风格偏左侧布局 以价值投资为核心 以尽可能低的价格买入长期盈利能力优质的公司 [2][3] - 通过相关性较低的板块组合平衡波动 在具备安全边际的位置寻找优质公司 [3][6] 行业配置观点 - 顺周期板块在产能出清和政策加码推动下具备反转契机 重点关注下游需求稳定的细分领域 [1][6] - 科技领域受益于海外AI正向循环及十五五规划催化 硬件及创新方向存在阶段性机会 [1][6] - 消费板块缺乏强力政策刺激 主要承担防御作用 关注企业维持中低速盈利及分红能力 [3][6] - 电子板块配置权重逐渐提升 布局估值低位且与产业趋势高度相关的技术型企业 [3] - 红利资产承担防御与降低波动作用 逻辑转向稳定现金流与息差优势 [3][6] 业绩表现与管理经验 - 上银新兴价值混合A自2014年5月6日成立至2025年6月30日收益率达236.82% 为同期业绩基准2倍以上 [2] - 拥有14年证券从业经验和超10年公募基金管理经验 覆盖消费、科技、周期等多领域 [2] 研究方法与风控体系 - 通过提炼行业关键矛盾开展跨行业研究 设定投资假设并持续跟踪验证 [4] - 风控分为公司、行业与估值三层:公司需具备可持续盈利能力 行业持仓分散 整体组合估值控制在低位 [5][6] - 组合管理核心是动态平衡 根据估值与盈利水平分化进行板块调仓 [6]
证券日报头版:政策“组合拳”发力显效 A股正向循环链条已形成
证券日报· 2025-08-22 07:14
政策支持与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从2900点攀升至3700点以上 A股成交额连续多日突破2万亿元 两融余额重回2万亿元以上[1] - 货币政策通过两次全面降准释放长期资金约2万亿元 MLF连续5个月加量续做 创新推出资本市场专项工具包括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及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2] - 财政政策发行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2.16万亿元同比增长45% 重点投向交通水利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领域[3] 经济数据与结构优化 - 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同比增长6.2% 增速比全部投资高4.6个百分点 占服务业投资比重5.1%同比提高0.4个百分点[3] - 全市场累计发行788只科创债规模达9802.49亿元 发行数量和规模同比分别增长102.05%和159.09%[5] - 市值超千亿元上市公司中科技企业占比从12%提升至27% 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领域形成集聚效应[6] 产业升级与业绩增长 - 新一代信息技术行业近5年营收复合增长率达12.5% 新材料行业达17.9%[6] - 科创板创业板近5年分红回购超过7300亿元[6] - 政策支持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前沿科技领域适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6]
A股热潮下的投顾业:客户流量激增 头部股价飙涨超3成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1 21:41
行业景气度与客户增长 - 证券投顾行业客户流量同比增长约50% [1] - 咨询股票投资客户数量呈现成倍增长趋势 [1][3] - 签约客户数量不断增加 [1][3] - 头部公司九方智投控股股价自8月初至8月21日上涨37% [1][3] - 盈米基金投顾签约客户数超50万 总投顾规模超470亿 其中权益占比66% [6] - 盈米基金投顾服务资产规模从6月末约430亿元增至8月15日超470亿元 [6][7] 市场环境与需求驱动因素 - A股成交额连续7个交易日达2.1万亿以上 融资资金持续活跃 [2] - 上证指数站稳3700点后继续上攻3800点 [2] - 投资者行为变化推动需求增长:市场波动加大使投资者转向专业服务 尤其在资产配置、风险管理和中长线策略方面 [4] - 市场带动效应推动需求增长:交投活跃伴随信息过载 客户希望通过专业投顾过滤资讯 避免盲目追涨杀跌 [4] - 行业呈现向专业化、规范化转型的趋势 [4] 投资者行为与核心痛点 - 超68%投资者反馈无法判断买卖时点 受情绪驱动追涨杀跌 [9] - 信息过载导致决策瘫痪 投资者收到矛盾研报不敢操作 [9] - 约30%-40%投资者在指数创新高行情中未赚到钱 诉求为如何抓住市场主流方向 [9] - 基金投资者频繁询问"哪个方向涨得猛 能否跟进" 从黄金、纳指到恒生科技均出现大量跟进询问 [10] 机构应对策略与服务升级 - 加强投研能力和AI辅助工具以应对需求飙升 [5] - 构建事前事中事后三层体系破解择时焦虑 [9] - 推出投研内参 由研究员深入上市公司一线调研 以通俗语言解读复杂逻辑 [9] - 引导用户持有权益类产品平均周期延长至2年以上(行业平均不足6个月) 持有指数和债券基金平均时长超一年 [7] - 执行"寻找长期上涨资产 逢低定投"策略 通过文章、直播、社区问答等形式引导投资者耐心等待机会 [11] - 明确不参与短期题材炒作 坚持为合理期限资金创造盈利空间的原则 [11] 投资建议与市场特征 - 当前为结构分化、板块轮动市场 仅30%龙头股持续走强 40%个股横盘震荡 其余30%可能阴跌 [12] - 建议初入股市投资者把握四条核心原则:放弃一夜暴富想法拥抱长期主义、善用专业工具降维决策、严守风控铁律、保持良好心态 [13][14] - 建议控制权益仓位不超过70% 留部分资金在固定收益及另类配置上做风险对冲 [15] - 建议利用ETF参与轮动降低个股波动风险 采用定投方式平滑成本避免情绪化择时 [15] - 建议根据自身经济情况确定配置资金规模 避免盲目投资 [15]
股指日报:资金有所转移,结构性行情动力放缓-20250821
南华期货· 2025-08-21 21:1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短期市场分歧较大,今日股市走势几经转变,乐观势头委靡,资金有由小盘股转移至大盘股趋势,红利指数走势震荡偏强 [6] - 乐观情绪弱化,预计走势继续震荡,需增量信息刺激,缺乏量能带动,结构性行情牵引力下降,关注周五杰克逊霍尔会议释放信息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回顾 - 今日股指走势震荡,大小盘涨跌不一,大盘指数上涨,中小盘指数回落,两市成交额回升158.23亿元 [4] - 期指方面,IF、IH缩量上涨,IC放量下跌,IM缩量下跌 [4] 重要资讯 - 阿里巴巴8月21日公告拟分拆斑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独立上市 [5] 策略推荐 - 保险策略为持有现货,买入看跌期权 [7] 期指市场观察 | | IF | IH | IC | IM | | --- | --- | --- | --- | --- | | 主力日内涨跌幅(%) | 0.66 | 0.84 | -0.06 | -0.43 | | 成交量(万手) | 12.1134 | 5.9612 | 12.1463 | 29.1091 | | 成交量环比(万手) | -0.9534 | -0.3502 | 0.2219 | -0.7631 | | 持仓量(万手) | 25.8227 | 10.336 | 22.9052 | 39.0348 | | 持仓量环比(万手) | -0.8791 | -0.3273 | 0.0694 | -1.0277 | [7] 现货市场观察 | 名称 | 数值 | | --- | --- | | 上证涨跌幅(%) | 0.13 | | 深证涨跌幅(%) | -0.06 | | 个股涨跌数比 | 0.72 | | 两市成交额(亿元) | 24240.57 | | 成交额环比(亿元) | 158.23 | [8]
统计称股民今年人均赚2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1 17:47
A股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创近十年新高站稳3700点 [1] - 融资余额突破2万亿元大关创近十年新高 [1] - A股总市值达101.18万亿元 较去年底85.68万亿元增长15.63万亿元 [1] 投资者收益情况 - 个人投资者持股占比33% 市值净增5.16万亿元 [3] - 2.4亿股民人均净赚2.15万元 [3] - 主动权益基金年内平均收益率达20.14% [4] 基金业绩表现 - 超1100只主动权益基金复权单位净值创历史新高 占比25% [3][4] - 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近8个交易日累计上涨5.76% 近一个月上涨9.10% [4] - 年内诞生10只"翻倍基" 收益超100% [5][6] 资金流动情况 - 基金赎回压力有所缓解 机构客户持续净申购固收+产品 [7] - 部分客户因基金涨速缓慢转向股票投资 [7] - 主动权益基金股票仓位中枢升至88.13% [12] 机构投资策略 - 基金经理加仓科技制造板块 如中际旭创等科技股获大幅加仓 [12] - 部分机构实施"高切低"策略 从机器人/PCB/创新药转向证券/医疗器械/化工 [14] - 结构性行情由高股息红利资产和科技类高成长资产共同支撑 [14] 行业配置方向 - 科技成长领域关注AI/半导体/机器人等高弹性行业 [14][15][17] - 价值方向看好券商/保险/金融IT等非银板块估值业绩双击 [15] - 反内卷方向布局顺周期/大消费/化工/光伏/玻璃/钢铁等行业 [14][15][16] 机构市场观点 - 沪深300市盈率约14倍 较历史高位17-18倍仍有上升空间 [11] - 居民储蓄存款高增长叠加资产荒环境推动资金入市 [11] - 市场处于牛市初期 中期慢牛长牛趋势确立 [10][11]
牛市越涨,心里越慌
虎嗅APP· 2025-08-21 08:20
市场行情分析 - 沪指突破3700点后创近十年趋势新高,三大指数表现强劲 [2] - 国家队护盘买入万亿宽基,主动公募再现"翻倍基金",36家百亿量化平均每家赚近20亿 [2] - 外资快进快出,桥水基金清仓16只港股套现14.1亿美元 [2] 散户参与情况 - 当前散户市场参与度仅为2015年和去年924行情的1/3 [3] - 散户持股占比超1/3,交易份额占70%,近200万亿定期存款到期或成增量资金 [3] - 散户普遍踏空或受结构性行情影响,市场期待其"跑步进场"推动全民牛市 [3] 投资者案例研究 爆爆鱼案例 - 2015年高点杠杆全仓民生银行,股价从9元跌至4元,借260万杠杆导致家庭危机 [6][7] - 今年股价回升至成本线,但面临止盈决策困境 [8][9] August案例 - 2021年入市亏损后转型低吸埋伏策略,7月成功率70% [11][12] - 采用"水滴"模式筛选股票,8月账户连续十几天盈利但未跑赢指数 [13][14][16] 六子哥案例 - 因ST股退市亏损清仓,错过后续上涨,AI建议"牛市从不缺席" [17][18] - 风险厌恶型投资者,受身边案例影响对股市持谨慎态度 [19] 小安案例 - 仅用20%资金投资,通过均衡配置实现跑赢指数 [20][21][25] - 持仓金融股、科创芯片ETF和创业板ETF,操作频率低 [26][27] 市场结构特征 - 当前牛市呈现结构性行情,指数上涨但超3000只股票下跌 [28] - 与2015年全民炒股相比,本轮牛市初期财富效应未充分扩散 [28] - 投资者需重建信心,金融素养和公平机制是关键 [31][32]
牛市越涨,心里越慌
虎嗅· 2025-08-21 04:29
市场表现 - 沪指突破3700点创近十年新高 三大指数持续上涨 [1] - 国家队护盘买入万亿宽基 主动公募再现翻倍基金 [1] - 36家百亿量化机构平均盈利20亿 游资代表陈小群晒10倍收益 [1] - 桥水基金清仓16只港股套现14.1亿美元 [1] 散户参与度 - 当前散户参与度仅为2015年及去年924行情的1/3 [2] - 散户持股占比超1/3 交易份额占70% [2] - 近200万亿定期存款到期或成市场增量资金 [2] 投资案例 - 民生银行投资者2015年9元全仓杠杆买入 经历7年解套 [6][7][8] - August通过低吸策略实现8月账户连续十几天盈利 7月选股成功率70% [12][13][16] - 小安采用20%仓位+多资产配置策略 跑赢指数且不影响工作 [21][24][25] 行业特征 - 结构性行情显著 军工等板块表现突出但轮动快速 [13][28] - 金融股和科技ETF(科创芯片/创业板)被视为牛市标配 [25] - ST股炒作存在退市风险 案例显示庄家联合股东操作失败致投资者亏损 [17][18] 市场情绪 - 散户普遍存在踏空焦虑 但指数上涨反而加剧观望心态 [3][18][28] - 财富效应尚未扩散 当前牛市未现2015年全民炒股盛况 [27][28] - 投资者教育不足和机制公平性影响市场信心重建 [30][31]
沪深300没沸腾,还谈不上牛市
雪球· 2025-08-19 16:43
市场行情分析 - 今年行情呈现两级分化态势,小盘题材股涨幅较大,而绩优蓝筹股表现平淡 [5] - 银行股近期开始显现颓势迹象 [6] - 中证2000指数当前点位3093.11点,较2015年峰值4367.53点缩水29.18%;沪深300当前点位4239.41点,较2015年峰值5380.43点缩水21.21% [11][12] 投资理念 - 保守稳健的投资风格能够穿越牛熊周期,实现长期增长 [7] - 股市中追热点、随大流的行为容易导致亏损,避免买高是避免亏损的关键 [13] - 价值投资追求的是循序渐进的增长,而非短期暴利 [7] 指数与市场代表 - 沪深300是A股市场的核心成份股指数,其表现更能反映社会经济现实 [8][9] - 上证指数因编制缺陷缺乏代表性,仅因历史数据丰富而被参考 [8] - 成份股指数(如标普500、孟买30、日经225、恒生指数)是衡量市场牛市的关键指标 [8] 大小盘股表现 - 中证2000指数较沪深300指数在2015年后跌幅更大,超跌后反弹更明显 [12] - 长期来看,中证2000与沪深300的表现差距不大 [12] - 未来市场若走牛,沪深300需同步跟上,大小盘股轮动是股市基本规律 [12] 学习与投资建议 - 新入市投资者应多读经典投资著作,学习财务报表分析和技术分析 [13] - 盲目接受热门股高估值逻辑并非学习,而是传销式洗脑 [13] - 避免追高是散户避免亏损的核心策略 [13]
别人牛市都赚麻了,为什么我的账户还在装死?
雪球· 2025-08-18 21:00
持仓结构调整与风险偏好 - 投资者需定期审视持仓结构是否与真实风险偏好匹配,行情变化是校正的好时机 [4] - 牛市焦虑源于风险偏好过低,需思考更在意牛市收益还是回撤控制 [5] - 校准参考坐标系有助于稳定投资心态 [6] 市场风格错配分析 - 牛市中常见持仓与市场风格错位,如从熊市转向价值红利风格而错过成长微盘机会 [7] - 风格错配会导致短期表现落后,属于正常现象 [8] - 需明确投资目标,选择赚快钱或长期稳定收益将决定是否调整持仓 [9] 牛市投资行为管理 - 结构性行情是市场常态,不应期待普涨牛市 [10] - 避免因他人收益而情绪化操作,投资需关注长期规划而非短期表现 [10] - 牛市焦虑源于害怕错过机会,但盲目加仓可能导致更大损失 [10] 投资策略稳定性 - 真正的长期主义是在熊市和牛市都保持平常心 [11] - 用确定性策略应对市场不确定性 [12] - 牛市表现不佳时可检视组合分散性、应对性和稳定性 [13] 投资决策原则 - 频繁变动策略比短期表现不佳更危险,需坚持清晰目标 [14] - 若确认风险偏好不匹配,应尽早调整至合适标的 [14] - 雪球三分法提倡通过资产、市场、时机三大分散实现长期稳健收益 [15]
A股开启“欢乐派对” 公募机构“冷静而持稳”
中国证券报· 2025-08-18 04:07
市场回暖驱动因素 - 上证指数突破3700点创逾三年新高 8月15日收于3696 77点 [1] - 政策端持续发力带来供需两端改善预期 7月以来流动性驱动明显 [1][3] - 两融余额突破2万亿元 融资余额快速上升反映个人投资者入市意愿增强 [3][4] - 美联储9月降息概率上升 全球资金交易流动性宽松 美债收益率和美元回落利好港股及A股 [2] 行业板块表现 - 科技板块受光模块龙头业绩超预期及GPT-5问世催化 算力进入二次抢筹阶段 [2] - 算力产业趋势明确 海外订单乐观 光模块为性价比突出的AI核心资产 [7] - 创新药板块市销率A股4倍 港股3 5倍 处于正常水平 需挖掘基本面支撑个股 [8] - 消费医药估值回归合理区间 结构性机会集中在科技制造领域 [6][7] 基金市场动态 - 百亿级主动权益基金表现突出 鹏华碳中和主题A年内回报73 46% 永赢先进制造智选A回报65 27% [3] - 基民风险偏好上升 债券基金赎回转向股票型产品 投顾咨询量环比增加100% [4] - 万得全A成交额破2万亿元天数达27天 换手率处2015年以来88 10%分位水平 [4] 机构观点与策略 - 公募机构认为短期需消化涨幅 长期配置价值显著 优质板块仍被低估 [5][6] - 市场情绪未达过热 两融余额/总市值分位水平66 10% 低于2015年峰值 [4] - 建议权益仓位不超过70% 利用ETF参与轮动 定投平滑成本 [8] - 下半年关注国内科技突破领域及全球高市占率制造板块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