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重组胶原蛋白
icon
搜索文档
招银国际:降巨子生物(02367)目标价至73.54港元 销售复苏在望 维持“买入”评级
智通财经网· 2025-07-15 15:09
目标价调整 - 基于DCF模型将巨子生物目标价从79 96港元下调至73 54港元 对应2025年预期市盈率29倍 维持"买入"评级 [1] 线上销售表现 - 5至6月可复美与可丽金在天猫淘宝及抖音合计GMV达10 8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 [1] - 2025年上半年两品牌线上GMV同比增长38% 首四个月销售强劲 [1] - 舆情影响短期线上增速 但5至6月数据体现销售韧性 [1] 品牌竞争力 - 可复美和可丽金凭借强大产品力与优秀使用体验成为销售复苏基础 [1] - 双品牌战略及丰富产品线增强抗风险能力 [1] 技术优势 - 作为中国首家规模化生产重组胶原蛋白护肤品企业 公司在胶原蛋白领域技术积累深厚 [1] 收入预测 - 2025年下半年可复美线上收入预计同比增10% 可丽金增35% [2] - 全年可复美线上收入增速约20% 可丽金约60% 线下业务保持稳健 [2] - 2025年公司整体收入增速预计放缓至23% [2] 复苏驱动因素 - 恢复达播频次及加大推广力度将推动销售额逐步回升 [1]
34亿重注!前首富钟睒睒押宝北交所“胶原蛋白之王”,医美新风口决战打响
新浪证券· 2025-07-10 10:41
交易概述 - 养生堂以34亿元现金认购锦波生物10.58%股权,成为北交所史上最大规模现金定增[1] - 交易将重组胶原蛋白赛道推向市场焦点,预示医美产业格局重大变化[1] 锦波生物核心竞争力 - 国内唯一拥有三张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械三证"的企业,覆盖医美填充、创面修复、凝胶注射三大高风险场景[2] - 2024年营收14.43亿元(同比+84.92%),净利7.32亿元(同比+144.27%),医疗器械毛利率达95.03%[2] - 市值438亿元(股价381元/股),超越珀莱雅、华熙生物等主板巨头[2] 业务结构隐忧 - 王牌产品"薇旖美"注射剂贡献超88%医疗器械收入,覆盖4000余家医疗机构[2] - 消费端品牌("重源"、"肌频")表现乏力,C端收入占比不足10%,过度依赖B端[2] 钟睒睒战略意图 - 寻找新增长极:重组胶原蛋白市场年复合增长率45%(预计2030年达2193.8亿元)[3] - 技术+消费互补:锦波生物强于技术但弱于渠道,养生堂拥有200万零售终端和8000家美妆门店[3] - 战略协同:20亿定增资金中11.5亿将投入AI与高通量技术研发平台[3] 行业竞争格局 - "械三证"垄断将被打破:巨子生物、创健医疗、华熙生物等竞品进入优先审批[4] - 合成生物学推动成本下降至万元级,价格战风险加剧[4] - C端成为决胜关键:巨子生物"可复美"面膜年营收55亿,华熙生物全产业链优势显著[4] 未来展望 - 技术龙头与渠道巨头结合可能催生"中国版艾尔建"[5] - 行业面临从B端向C端的转型挑战,医美产业权力版图或将重塑[5]
女教师创业成“山西女首富”,被钟睒睒投资了
搜狐财经· 2025-07-10 10:02
新财富500创富榜排名变化 - 字节跳动张一鸣以4815亿元身家首度登顶[1] - 连续四年蝉联首富的钟睒睒身家蒸发近千亿后以3600亿元退居第二[1] 钟睒睒商业版图变动 - 农夫山泉包装水收入下跌21.3%创上市最差业绩[2] - 万泰生物净利润下降91.5%[2] - 斥资34亿入股锦波生物进军医美赛道[2] - 农夫山泉和万泰生物市值合计蒸发超2000亿元[22] 医美行业概况 - 医美领域盛产"女首富"[6] - 重组胶原蛋白赛道频频上演造富神话[7] - 中国重组胶原蛋白终端市场规模预计2030年达2193亿元[23] 锦波生物发展历程 - 2008年由山西医科大学教师杨霞创立[7] - 2016年成功合成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9] - 2021年获得国内首张重组胶原蛋白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9] - 2023年登陆北交所后股价累计暴涨802%[7] - 2024年营收14.43亿元归母净利润7.32亿元[11] 锦波生物经营数据 - 毛利率达92.02%超越茅台[11] - 覆盖4000家医美机构[11] - 产品薇旖美累计销量突破200万支[11] - 功能性护肤品业务收入1.4亿元[16] - 研发费用占比从2021年15.35%降至2024年4%[16] 行业竞争格局 - 巨子生物2024年营收55亿元毛利率71.39%[11] - 华熙生物2024年研发支出4.66亿元占营收8.68%[15] - 巨子生物销售费用20.08亿元研发投入1.07亿元[15] - 锦波生物2025Q1销售费用暴涨56.73%线上推广费激增90%[16] 市场拓展举措 - 新品牌"同频"618期间GMV逼近6000万元[17] - 引入养生堂投资获得3万终端网点资源[19] - 募集资金用于人源化胶原蛋白开发平台项目[21] 行业技术争议 - 华熙生物质疑重组胶原蛋白优于玻尿酸的说法[12] - 巨子生物承认质量标准存在局限性[12] - 巨子生物股价一个月下跌超30%市值蒸发300多亿港元[13] - 锦波生物同期市值蒸发超200亿元[13]
美容护理行业2025年中期投资策略:焕新,变革
东海证券· 2025-07-08 16:3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美护行业符合悦己需求,消费者对情绪价值追求提升带动悦己型消费升温 化妆品可挖掘国货Alpha机遇,医美关注细分赛道,个护拥抱渠道红利且产品升级有空间 [114] 各部分总结 行情复盘 - 新消费概念兴起,截至2025年6月末美容护理板块累计上涨6.90%,跑赢大盘6.87pcts [7] - 行业进入稳定发展期,业绩分化 头部公司稳健增长,新兴材料赛道公司业绩快速增长,个护品牌稳定发展 [9] 化妆品 - 行业进入稳步发展期,虹吸效应强,2025年1 - 5月限额以上化妆品同比累计增长4.1%,较2024年全年的 - 1.1%有所提升 [18] - 2024年国内化妆品市场规模7746.45亿元,同比下滑2.83%,进入成熟期 [19] - 整体渠道红利放缓,线上流量见顶,进入精细化运营;美妆与线下融合需求兴起,国货品牌积极重返线下 [30] - 消费焦点转移到产品本身,拥有核心产品力的品牌与国际大牌表现突出,国产品牌积极创新 [35] - 海外国际大牌发展久,品牌矩阵丰富;国内品牌矩阵多集中中低端市场,有发展空间 [41] - 国内化妆品发展经历“国际品牌主导→新锐品牌突现→国货龙头崛起”,国货市占率持续提升,2024年达55.7% [45] - 618大促周期拉长,平台竞争加剧,综合电商销售总额同比+15.2%,四大平台美妆GMV同比增长超10% [51] 医美 - 中国非手术类医美市场快速增长,注射类/能量源类未来5年CARG有望高速增长 [55] - 国内医美合规化程度提升,具备合规产品的公司有先发优势,上游新产品获批引领下游需求 [56] - 国内重组胶原蛋白技术领先,原料可靠性获认可,原料出海推动行业发展,市场规模预计快速增长 [65] - 国内重组胶原蛋白市场竞争格局良好,获批三类械产品少,多家企业布局 [66] - 再生材料功效强、客单价高,2025年获批产品增加,市场竞争加剧,规模有望持续拓展 [75] - 肉毒素功效主打除皱、塑形,受其他市场变化影响小,国内获批6款产品,市场竞争将加剧 [80] - 锦波生物大单品薇旖美产品实力强,拟与养生堂合作加速技术研发 [83] - 爱美客三类械产品多,嗨体发展空间足,“濡白 + 如生”天使前景可期,在研管线有望贡献新增量 [85] 个护 - 2025年上半年个护行情表现强劲,消费者健康护理意识加强,行业有成长空间 [91] - 个护品类线上化率偏低,成长空间大;抖音平台渗透率快速提升,有望推动电商增长 [97] - 润本股份是婴童&驱蚊赛道领军企业,践行研产销一体化战略,加速全渠道建设 [98] - 登康口腔专注抗牙齿敏感领域,多品牌布局,线下渠道稳定,线上电商渠道占比提升 [107] - 百亚股份卫生巾产品营收毛利率双增,渠道端线上抖音表现突出,线下加速全国化扩张 [112] 投资建议 - 化妆品关注国内化妆品龙头且产品矩阵丰富的珀莱雅、产品高速放量的上美股份、聚焦高端奢侈彩妆的毛戈平 [114] - 医美关注重组胶原蛋白龙头锦波生物、国内医美龙头且在研产品丰富的爱美客 [114] - 个护关注婴童&驱蚊双轮驱动的润本股份、专注抗敏口腔赛道的登康口腔、优质卫生巾白马百亚股份 [114]
创健医疗2024年净利腰斩、增员近两成,董事长钱松弟弟任董事
搜狐财经· 2025-07-08 09:59
盈利能力 - 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2.88亿元 同比增长1.82% [2] - 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381.54万元 同比下降50.84% [2] - 扣非净利润2677万元 同比下降58.04% [2] - 基本每股收益0.81元 同比下降53.98% [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6.31% 较上年同期的23.55%大幅下降 [2] - 毛利率73.94% 较上年同期的78.17%下降4.23个百分点 [2] 业务表现 - 终端产品业务营收1.82亿元 同比增长29.95% 但毛利率降至70.81% [3] - 营业成本5320.66万元 同比增长51.18% [3] - 重组胶原蛋白原料业务营收1.04亿元 同比下滑26.23% 毛利率79.24% 同比减少2.09个百分点 [3] 人力资源 - 2024年在职员工503人 较上年末425人增加78人 同比增长18.35% [4] - 硕士学历员工从51人增至83人 本科学历员工从180人增至201人 [4] 公司治理 - 董事长兼总经理钱松持股2450.49万股 占比58.94% [5] - 董事钱晓锦持股747.74万股 占比17.98% [5] - 钱松与钱晓锦为兄弟关系 [5] 公司背景 - 公司成立于2015年 注册资本4157.75万元 法人代表为钱松 [6] - 主营业务为重组胶原蛋白原料产品及医疗器械、化妆品等终端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6] - 公司位于常州市金坛区双龙路28号 [6]
北交所规模最大定增预案出炉:钟睒睒34亿豪赌“胶原蛋白印钞机”
新浪证券· 2025-07-04 16:27
资本运作 - 公司拟向养生堂定向发行股票募资20亿元 同时实控人杨霞向养生堂关联方杭州久视转让价值14.03亿元股份 交易完成后钟睒睒将间接控制10.58%股份成为第二大股东 [1] - 钟睒睒通过"协议转让+定向增发"双轨模式合计投资34亿元入股公司 该交易使重组胶原蛋白赛道关注度提升 [1] 财务表现 - 公司2021-2024年营收从2.33亿元增长至14.43亿元 净利润从5739万元增长至7.32亿元 年均复合增速超100% [1] - 核心产品薇旖美2024年销售收入突破10亿元 占公司总收入比例超70% [1][2] 产品与技术 - 薇旖美是国内首个重组胶原蛋白植入剂 也是唯一获批的含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的三类医疗器械 主要用于面部除皱 [1] - 定增资金中11.50亿元将用于建设人源化胶原蛋白FAST数据库与AI开发平台 8.5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3] 战略合作 - 引入钟睒睒旨在借助养生堂在品牌、渠道、资金等优势突破发展瓶颈 养生堂旗下拥有农夫山泉和万泰生物等成功企业 [1][2] - 重组胶原蛋白技术可与养生堂现有业务形成互补 有望拓展化妆品、食品、药品等新应用领域 [2] 行业竞争 - 重组胶原蛋白赛道竞争激烈 存在技术迭代快、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监管政策不确定等风险 [2] - 公司品牌知名度不及华熙生物、爱美客等同行 主要依赖医美机构渠道 缺乏直接C端营销能力 [3]
首富钟睒睒,34亿押宝“胶原蛋白第一股”
搜狐财经· 2025-07-04 11:00
核心观点 - 钟睒睒通过旗下企业养生堂和杭州久视以最高34亿元投资锦波生物,成为其第二大股东 [2] - 钟睒睒此次投资被视为传统消费巨头在面临增长压力下的战略转型 [5][8] - 锦波生物在重组胶原蛋白领域具备稀缺性和高增长潜力,吸引钟睒睒布局 [6][7] 钟睒睒的投资背景 - 钟睒睒连续四年蝉联中国首富,主要依靠农夫山泉和万泰生物两家上市公司 [2][3] - 农夫山泉2024年营收428.96亿元(+0.5%),净利润121.23亿元(+0.4%),但包装饮用水业务营收下降21.3% [4] - 万泰生物2024年营收下降59.25%,净利润下降91.49%,市值缩水至780亿元 [4] - 2025年钟睒睒身家缩水至3624.1亿元,失去首富地位 [4] 锦波生物的吸引力 - 中国重组胶原蛋白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达585.7亿元,2030年达2193.8亿元(CAGR 44.93%) [6] - 锦波生物是全球唯一实现冻干纤维、胶原蛋白溶液及注射用重组III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凝胶产业化的企业 [7] - 2021-2024年营收从2.33亿元增至14.43亿元(CAGR 83.64%),净利润从0.57亿元增至7.32亿元(CAGR 134%) [7] - 毛利率从82.29%提升至92.02%,超过贵州茅台 [7] - 拳头产品"薇旖美®"2024年贡献收入超10亿元,覆盖4000家医疗机构 [7] 双方合作动机 - 锦波生物需要借助钟睒睒旗下万泰生物的300万个零售终端拓展大众消费市场 [8] - 钟睒睒寻求通过投资高增长赛道缓解传统业务增长压力 [5][8]
逾30亿元投资锦波生物,钟睒睒布局千亿重组胶原蛋白市场
新京报· 2025-07-04 10:31
战略投资交易 - 锦波生物通过向养生堂定向增发和控股股东股份转让两项交易合计获得34.03亿元资金,其中定向增发融资20亿元,股份转让金额14.03亿元[1][2] - 定向增发部分养生堂将认购锦波生物6.24%股份,股份转让部分控股股东杨霞以243.84元/股价格转让5753267股给杭州久视[2] - 交易完成后钟睒睒通过旗下两家公司将合计持有锦波生物10.58%股份,成为第二大股东,原控股股东杨霞持股比例降至50.73%[3] 资金用途与公司优势 - 募集资金20亿元中11.5亿元将用于人源化胶原蛋白FAST数据库与产品开发平台项目,8.5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2] - 公司在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领域具有技术壁垒,是国内唯一实现植入级三类医疗器械技术突破并产业化的企业[1] - 核心产品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冻干纤维和注射用溶液已获国家药监局批准,成为国内该领域首个和第二个三类医疗器械[4] 合作协同效应 - 养生堂在健康产业的全产业链布局可与锦波生物在原材料、产品商业化、工业化生产等领域形成互补[5] - 公司急需通过战略合作建立大规模生产体系和渠道管理体系,而养生堂拥有农夫山泉和万泰生物的成熟商业化经验[5] - 合作将助力公司国际化探索,提升在医疗美容、抗衰老等领域的市场渗透率[5] 行业前景与竞争格局 - 预计2027年中国胶原蛋白市场规模达1738亿元,其中重组胶原蛋白占比62.3%约1083亿元[5] - 重组胶原蛋白在皮肤护理领域的市场份额预计2026年将超过透明质酸[5] - 行业竞争加剧,巨子生物、丸美生物、上美股份、珀莱雅等企业均在2024年加大布局,国际品牌雅诗兰黛也已入局[6] 财务表现 - 公司营收从2021年2.33亿元增长至2024年14.43亿元,净利润从5738.72万元增至7.32亿元,期间净利润复合增速超79%[4] - 业绩增长主要来源于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医疗器械产品的销售放量[4]
风波中的可复美:囤货积压、达人离场
经济观察报· 2025-07-03 18:52
核心观点 - 可复美胶原棒2.0因重组胶原蛋白含量争议导致销量大幅下滑60%-70% [1][5][11] - 公司2024年"6·18"GMV排名近三年首次下滑且未公布销售数据 [7][19] - 控股股东计划增持不低于2亿港元以稳定股价 [29] 产品与销售 - 胶原棒2.0日均销量从200盒暴跌至每周几盒 [1][11] - 28支装液体敷料价格从115元/盒跌至80元/盒 [13] - 京东旗舰店原价379元/盒的胶原棒2.0现批发价仅150元/盒 [2][10] - 抖音"6·18"销售额2.16亿元中5月24日后仅占29.2%(0.62亿元) [18] 渠道影响 - 带货达人数量较"双十一"减少50%至400余人 [16] - 头部主播贾乃亮自5月23日起停带可复美产品 [16] - "电商货"渠道占公司线上直销渠道112.5%增幅 [28] - 批发商库存积压导致每盒亏损10元以上 [10][11] 市场表现 - 抖音美妆排名从第9跌至第13 天猫从第12降至第16 [19] - 股价较历史高点87.1港元下跌近40%至54.7港元 [24][30] - 2024年营收45.4亿元占公司总营收82% [3] - 近三年营收复合增长率52.8% 净利润43.5% [23] 公司应对 - 承认检测标准存在局限性但否认虚假宣传 [12] - 管理层称"6·18"损失可控且维持2025年目标 [8][22] - 控股股东已增持5350万港元并计划再增持2亿港元 [29] - 小红书博主透露品牌方曾组织删评 [18]
风波中的可复美:渠道商的囤货卖不出去了
经济观察网· 2025-07-03 16:43
核心观点 - 可复美胶原棒2 0因重组胶原蛋白含量质疑引发市场信任危机 导致销量大幅下滑60%-70% [2][3][5] - 公司首次承认现有质量标准存在局限性 但否认虚假宣传 [6] - 风波导致618大促表现不佳 抖音销售额占比从去年85 7%降至29 2% [8][9] - 控股股东启动5350万港元增持计划 股价较历史高点下跌近四成 [13] 产品与销售 - 可复美胶原棒2 0京东官方售价379元 盒 经销商拿货价约150-160元 盒 [2][11] - 液体敷料价格从115元 盒跌至80元 盒 最低触及74元 盒 [6] - 618期间抖音销售额2 16亿元 其中风波后仅贡献0 62亿元 [8] - 天猫排名从第12降至第16 抖音热卖榜跌出前10至第13位 [9] 渠道影响 - 带货达人数量减少32% 头部主播贾乃亮5月23日后停带 [7] - 电商直销渠道2024年增长112 5% 但当前动销停滞 [12] - 批发商库存积压严重 周销量从200盒 天降至几盒 周 [5] 公司动态 - 巨子生物2024年营收45 4亿元 占公司总收入82% [2] - 近三年营收复合增长率52 8% 净利润复合增长43 5% [10] - 管理层称618损失可控 维持2025年目标不变 [4][10] - 控股股东计划未来3-6个月增持不低于2亿港元 [13] 市场反应 - 小红书博主暂停商单 部分内容被要求删评 [7][9] - 下游经销商转向其他品牌 部分尝试拓展抖音新客 [13] - 股价从历史高点87 1港元跌至54 7港元 市值蒸发314亿港元 [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