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牛市
搜索文档
如何预测下一阶段A股走势
第一财经· 2025-08-20 11:33
市场还远没到以上回顾的2015年牛市最后巅峰阶段的盛况。 只要市场保持活跃,无论是传统主流媒体(报纸、电视),还是新媒体(抖音、微博、微信、小红书),最热门的财经话题之一就是 对股市走势以及板块投资机会的预测。 近日,我读到某机构的一份新出炉预测报告,报告详尽总结了A股上世纪90年代以来历次牛市走势,然后精准地描绘今年A股走势: 一季度银行板块领涨、二季度科技赛道走强、三季度消费公司接力、四季度小微公司再来一大波……似乎股市大势尽在把握。 我不得不佩服作者对历史资料收集的认真与详尽,更佩服他敢于为未来短时期走势画蓝图的"勇气",但是我还是想说句实话:这样的 具体预测,失准一定是大概率。一季度二季度已经过去,写出的仅是过去发生的事件而已,而且多为牵强附会;简单以过去走势判断 未来,我认为不靠谱。 另一类机构预测报告基本是AI模式。比如,"展望未来,A股市场有望在多重积极因素的推动下,延续结构性震荡上行的趋势。随着 宏观经济逐步企稳回升,政策支持持续加码,市场的信心正在逐步修复。尤其是在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等国家战略的引 导下,A股市场的结构性机会愈发明显"云云;然后展开长篇大论的文字堆砌;最后"建议投 ...
A股牛市启动新的循环?国金首席策略官牟一凌洞察市场风向
华尔街见闻· 2025-08-20 07:13
A股市场表现 - 8月A股上证指数连续上涨突破3674和3731两个历史高位 创下十年新高 [1] - A股总市值突破100万亿元大关 [1] 市场关注焦点 - 当前市场情绪升温 投资者关注牛市是否启动及值得关注的资产方向 [1] - 国金证券首席策略官牟一凌将主讲Alpha线上闭门私享会 探讨A股牛市新循环及资产配置机会 [1] 主讲嘉宾背景 - 牟一凌拥有10年策略研究经验 是市场最具影响力的新生代A股策略分析师之一 [1] - 其建立的策略框架涵盖基本面动态 预期收益率 投资者结构与大类资产联动 [1] - 2021年精准推荐资源类实物资产板块 2024年获新财富第五名 金牛奖等多项分析师荣誉 [1] 闭门会服务内容 - Alpha线上闭门私享会针对高净值用户 2025年计划举办至少20场 平均每季度5场 [4] - 每场活动包含主题分享和问答互动环节 [8][9] - 邀请嘉宾包括长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戈 华创证券张瑜 招商证券张静静等一线大咖 [6][16] 会员权益 - 2025年半年度会员可参与包括本场在内的8场闭门会 [6] - 活动通过视频连线实现与金融大咖的闭门交流 覆盖资产风向等核心议题 [8]
华福证券:八个维度看本轮牛市的高度与长度
智通财经网· 2025-08-20 07:12
中国资本市场牛市分析 市场整体表现 - 2024年9月至2025年8月,上证指数从2700点升至3600点以上,涨幅超35%,进入新牛市阶段 [1] - 万得全A指数2025年8月月度低点达5532.5点,接近2021年牛市低点5786点(差距4.6%),预计将突破前高 [1][5] - 沪深总市值/GDP比重2025年6月达64.1%,低于历史峰值(2007年119.3%、2015年89.3%、2021年78%),若达2021年水平对应上证指数4200点 [1][7] 周期与估值特征 - A股牛熊周期平均持续4年7个月,当前第五轮周期始于2024年2月,历史最短周期为3年4个月 [2][9] - 万得全A市盈率分位数58.8%,市净率分位数29.5%,但结构性分化显著:中证2000市盈率分位数99.2%,科创50市净率分位数99.3% [11][12][13] - 2018年后估值水平普遍高企,中证500市盈率分位数95.1%,上证指数市净率分位数68.2% [14][15] 杠杆与盈利驱动 - 2025年8月融资余额达20462.4亿元,接近2015年历史峰值22728亿元,日均增长70亿元 [15] - 历次牛市中仅2005-2007年、2009年、2020-2021年伴随盈利显著增长,2006-2007年归母净利润增速达110.3%和177.9% [2][16][20] - 2020-2021年牛市受益于疫情后海外需求爆发,企业盈利独步全球 [22] 资产比较与行业表现 - 2025年4月以来A股风险溢价回落但仍高于中位数,权益资产性价比优于债券 [3][23][24] - 国防军工在5次牛市中4次涨幅前五,有色金属3次前五;交通运输4次涨幅末五位,公用事业3次末五位 [27]
害怕“踏空”A股!海外资金加速入场,“吸金”130亿!
中国基金报· 2025-08-19 21:49
海外资金加速抢筹A股 - 中国市场热度上升,海外中国ETF强力"吸金",韩国股民加速抢筹 [1] - 亚洲投资者开始向海外基金经理询问A股牛市的原因,但仍有较多主动管理资金态度迟疑 [1] - 未来一段时间,害怕错失的情绪将愈演愈烈 [1] 前三大ETF资金流入情况 - 美国上市跟踪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网指数的ETF KWEB 8月15日获资金流入1.34亿美元,7月以来获资金流入11.64亿美元,最新规模达80.2亿美元 [2] - 美国上市跟踪明晟MSCI中国指数的MCHI 8月15日获资金流入1.19亿美元,7月以来获资金流入5.81亿美元,最新规模为74.7亿美元 [2] - 美国上市跟踪富时中国50指数的FXI 8月15日获资金流入6906万美元,7月以来获资金流入6909万美元,最新规模为65.5亿美元 [2] - 美国上市跟踪沪深300指数的ASHR 7月以来遭遇资金净流出6519万美元,最新规模为19.7亿美元 [2] - 美国上市三倍做多富时中国50指数的ETF YINN 7月以来遭遇资金净流出3668万美元,最新规模为12.5亿美元 [2] ETF资金流入汇总 - 过去一个月,KWEB、MCHI、FXI合计吸引资金净流入18.13亿美元,约合130.26亿元人民币 [3] - 7月全球主动管理公募基金对中国股票的配置占组合比例为6.4%,位于过去10年的13%分位,低于基准330个基点 [3] 海外中国ETF买入方分析 - 海外零售投资者习惯通过ETF进入中国市场,对冲基金也贡献了部分净流入 [4] - 对冲基金正以过去7周以来最快的速度买入中国ETF,多头做多与空头平仓的比例为1.9:1 [4] - 海内外投资者对中国仍存在温差,亚洲客户询问A股"牛市"情况,但美国客户尚未关注 [4] - 海外主动资金可能仍以卖出为主,去年10月和今年1月主动资金在市场上涨后获利了结 [4] 韩国股民买入情况 - 7月韩国股民净买入金额前10的香港股票合计净买入金额为7294.08万美元 [5] - 8月1日-8月18日,韩国股民净买入金额前10大的港股合计净买入金额为6627.2403万美元,几乎追平7月整月的净买入金额 [6] - 8月1日-8月18日,韩国股民对前10大A股合计净买入2103.29万美元,超过7月整月的1642.86万美元 [8] - 8月以来,韩国股民净买入金额的前3大A股为中际旭创(370万美元)、比亚迪(259.71万美元)、恒瑞医药(236.79万美元) [8]
害怕“踏空”A股!海外资金加速入场,“吸金”130亿!
中国基金报· 2025-08-19 21:43
海外资金流入A股市场趋势 - 海外中国ETF近期呈现强劲资金流入态势 前三大ETF过去一个月合计吸引资金净流入18.13亿美元(约130.26亿元人民币)[3][6] - KWEB ETF过去一个月资金流入达11.64亿美元 单日(8月15日)流入1.34亿美元 最新规模80.2亿美元[4][6] - MCHI ETF同期获资金流入5.81亿美元 单日流入1.19亿美元 最新规模74.7亿美元[4][6] - FXI ETF同期获资金流入6909万美元 单日流入6906万美元 最新规模65.5亿美元[4][6] 资金流向分化特征 - 跟踪沪深300指数的ASHR ETF出现资金净流出 7月以来净流出6519万美元 最新规模19.7亿美元[4] - 三倍做多富时中国50指数的YINN ETF同期遭遇资金净流出3668万美元 最新规模12.5亿美元[5] - 全球主动管理公募基金对中国股票配置比例为6.4% 处于过去10年的13%分位 低于基准330个基点[6] 投资者结构分析 - 对冲基金通过FXI和GXC等ETF加速布局中国资产 多空操作比例为1.9:1[8] - 海外零售投资者与主动管理资金存在态度分歧 部分主动资金仍以获利了结为主[8] - 亚洲投资者对A股关注度提升 但美国机构投资者尚未大规模转向乐观[8] 韩国投资者行为变化 - 韩国股民8月前18日对前10大港股净买入6627万美元 接近7月整月的7294万美元[10][11] - 重点买入标的包括小米集团(2887万美元)、腾讯控股(1562万美元)及老铺黄金(495万美元)[11] - 对A股投资力度显著增强 8月前18日对前10大A股净买入2103万美元 超越7月全月的1643万美元[13] - 重点配置中际旭创(370万美元)、比亚迪(260万美元)和恒瑞医药(237万美元)[13]
八个维度看本轮牛市的高度与长度
华福证券· 2025-08-19 19:36
核心观点 - 2024年2月中国资本市场初步见底,2024年9月以来走出显著上涨行情,上证指数从不到2700点升至2025年8月的3600点以上,涨幅超过35%,已展开新一轮牛市 [2][9] - 本轮牛市属于"资金驱动"的新牛市,是新一轮牛熊周期中的前半程,从历史规律看大概率能持续较长时间,高度可能创多年新高 [9] - 通过八个维度分析认为当前牛市进程尚未走完,但后续波动可能加大 [9] 八个维度分析 维度一:全A指数 - 万得全A指数长期呈现底部不断抬高的"慢牛"趋势,2025年8月月度低点5532.5点已接近2021年12月高点5786点,差距仅4.6%,预计将突破前高 [10][12] - 2005年7月最低点576.9点至今底部逐级抬升,显示长期向上趋势 [10] 维度二:市值/GDP - 截至2025年6月沪深总市值占GDP比重达64.1%,远低于历次牛市峰值(2007年119.3%、2015年89.3%、2021年78%) [15][17] - 若达到2021年峰值78%,对应上证指数约4200点;达到2015年峰值89.3%对应4800点以上;2007年峰值119.3%对应6400点以上 [15] 维度三:牛熊周期规律 - 2001年以来A股经历四轮牛熊周期,目前处于第五轮,历史周期长度3-5年(最短3年4个月,最长5年4个月,平均4年7个月) [16] - 本轮周期低点出现在2024年2月,按历史规律下一低点可能较远,牛市时间长度至少参考最短2年(2008-2010)或最长3年2个月(2018-2021) [16][19] 维度四:估值水平 - 当前A股估值极端分化:万得全A/上证指数/沪深300等市盈率分位数50%左右,市净率30%左右;但中证2000、科创50等市盈率分位数达99%以上 [20][23][26] - 2018年以来多数指数估值分位数已达80%以上,接近或超过2020-2021年牛市水平 [26][30] 维度五:杠杆水平 - 截至2025年8月13日融资余额20462.4亿元,已超过2020-2021年牛市高点19258.4亿元,距2015年历史高点22728亿元仅差2000亿 [31][34] - 按日均增长70亿计算,约30个交易日后可能突破历史高点 [31] 维度六:企业盈利 - 本世纪五次大牛市中仅2005-2007、2009、2020-2021年三次有显著盈利增长(如2006-2007年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达110.25%和177.91%) [36][37][38] - 2008年"四万亿"刺激和2020年疫情后政策推动的牛市更多依赖流动性而非盈利改善 [38][41] 维度七:股债性价比 - 2025年4月以来万得全A风险溢价有所回落但仍高于中位数,权益相比债券仍具性价比 [42][44] - 2018年11月和2024年8月风险溢价达4.5%高位时均为极佳买点 [47] 维度八:行业表现 - 国防军工(5次牛市中4次前五)、有色金属(3次前五)为最强牛市行业;交通运输(4次末五位)、公用事业(3次末五位)表现最弱 [48][50][52][56][58][62] - 2024年2月至今牛市领涨行业为通信、电子、计算机,涨幅超100% [62]
十年新高,有人跑步进场,A股将迎来1万点还是昙花一现?
36氪· 2025-08-19 12:59
市场表现 - 沪指最高冲上3741.29点创十年新高 A股总市值首次突破100万亿元 [1] - 上证指数自4月低点累计涨幅达22.6% 市场4625只个股上涨104只涨停 [1] - 7月A股新开户196.36万户环比增19.3% 前7月累计开户1456万户同比增36.9% [3] 牛市特征 - 技术指标达标:股指涨幅超20%且趋势稳定 符合牛市最低技术标准 [3] - 市场结构健康:蓝筹与中小盘股普涨 金融/科技/周期板块轮动有序 [3] - 流动性支撑:日均成交额稳定1-2万亿元 M1增速5.6%环比加速1%快于M2 [7][8] 资金流向 - 融资资金66%投向信息技术/工业/材料领域 半导体/算力/新能源占比超45% [11] - 两融余额连续超2万亿元 但股票型ETF规模跌破万亿份单月净流出628亿元 [19] - 宁德时代海外营收612亿元同比增21% 国轩高科海外装车量2GWh同比翻倍 [13] 产业动态 - 半导体突破:中芯5nm进入客户验证 长电/通富微电跻身全球封装第一梯队 [13] - 创新药出海:复星医药DPP-1抑制剂6.45亿美元授权美国Expedition [13] - 新能源全球化:康哲药业建立东南亚研产销闭环 10余产品同步申报 [13] 政策环境 - 证监会强化分红要求:成熟期企业分红比例需达80% 推动多次分红常态化 [15] - 险资入市加速:参考美股机构占比70% 国内养老基金入市比例仍有提升空间 [15] 历史对比 - 快牛教训:2007/2015年牛市后最大回撤达70%/50% 2015年出现千股跌停 [5] - 慢牛特征:2019-2021年涨幅温和 公募主导形成机构抱团但存头部泡沫 [7] 国际参照 - 美股长牛基础:标普500近十年ROE达15.6% 2024年回购规模1.2万亿美元增23% [12] - 科技巨头优势:海外收入占比高 形成"回购-分红-再投资"正向循环 [12]
A股5轮牛市的回撤经验——策略聚焦
2025-08-18 23:10
行业与公司 * 行业:A股市场[1] * 公司:未提及具体公司 核心观点与论据 A股市场表现强劲的原因 * 通胀背景下股票市场成为剩余流动性的承载器[1] * 现金类产品收益率降低导致资金从房地产等领域转移至股票市场[1] * 国家队通过ETF托底股市[1] * 居民存款转移进入股票市场以提升财产性净收入[1] 反内卷政策的影响 * 反内卷政策可能成为牛市的重要转折点[1] * 政策推动需求侧增长,包括基建、消费、生育补贴、消费贷贴息等措施[5] * 中欧会务中关于中国企业赴欧投资建厂等积极需求表达支持经济增长[5] * 未来牛市主驱动将从流动性推动转化为业绩提升,利好A股大盘和成长板块[5] 牛市中的回撤类型 * 宏观流动性引发的回撤:回吐前期涨幅85%,持续时间中位数约27个交易日[6] * 股市微观流动性引发的回撤:回吐前期涨幅52%,持续时间一般13个交易日[6][7] 引发市场回调的因素 * 政策调整:如印花税调整、两融业务处罚[9] * 产业政策收紧:如房地产调控、互联网反垄断,回调幅度可达110%,持续时间约40个交易日[9][10] * 地缘政治事件:回撤幅度约55%,持续时间约11个交易日[11] * 基本面下行:回撤幅度约66%,持续时间约一个月[11] 历史数据分析 * 统计过去五轮牛市的37个样本,宏观流动性引发的回撤最为频繁且影响最大[8] * 微观流动性引发的调整是较好的加仓时机[8] 投资时机 * 在3/4中位数位置时介入,胜率大于50%[14] * 上证综指突破新高后回吐幅度较小,约58%,维持一个月左右[14] * 上证综指达到3,450点以下时可考虑介入[14] 其他重要内容 * 不同因素引发的回撤特点各异,宏观流动性冲击幅度大且持续时间长,微观流动性冲击幅度小且短暂[3] * 地缘政治事件影响短暂,基本面下行影响相对较小[3] * 产业政策收紧的影响最大、持续时间最长[1]
突破一百万亿!贵了吗?还能涨吗?
格隆汇APP· 2025-08-18 20:03
市场表现与历史突破 - A股总市值盘中突破100万亿元 创历史新高 [2] 牛市驱动因素与资金动向 - 股基债基夏普率剪刀差显示股票收益风险比刚与债券齐平 权益资产仍有上行空间 [3] - 7月居民存款减少1.11万亿元 同比多减7800亿元 非银金融机构存款新增2.14万亿元 同比多增1.39万亿元 反映居民存款搬家与资金入市趋势 [3] 估值水平分析 - 全A股滚动1000交易日PB分位数低于80% 显示估值仍有上行空间 [4] - 主要指数PB分位数处于历史中低位:沪深300五年PB分位数59.98% 中证500五年PB分位数94.64% 创业板指五年PB分位数45.34% [5] - 大盘成长板块估值相对较低:三年PE分位数33.24% 五年PE分位数19.97% [5] 市场动能指标 - 自由流通换手率达4%平台 与历史强势行情水平相当 [6] - 换手率峰值仍在攀升 未达长期顶部特征 [6] - 融资余额/自由流通市值处于中位 杠杆资金仍有发力空间 [6] 行业配置策略 - 当万得全A近20日最大回撤超5%且多头排列行业占比超80%时 持有10-30交易日平均涨幅超4% 胜率近90% [8] - 全A价格距60日高点回撤超10%时 持有一个月需多头排列行业占比超30% 持有3-6个月需占比10%-30% [8] - 简化策略:短期回调时关注行业5日线支撑 中长期聚焦赚钱效应集中的强势行业 [9]
央妈公布大消息!
摩尔投研精选· 2025-08-18 18:50
市场表现 - 沪指创近10年新高 北证50创历史新高 深成指和创业板指突破去年10月高点[1] - 沪深两市成交额达2 76万亿 较上个交易日放量5 196亿 创年内新高[2] - 北向资金连续15日净流入 主要加仓券商和中字头央企 南向资金单日净买入港股358亿港元创历史新高[3] 金融数据与政策 - 7月社融同比增长9 0% 增速较6月高0 1个百分点 当月社融增量1 16万亿元 同比多增3 893亿元[4] - M1同比增长5 6% M2同比增长8 8% 增速较上月分别提高1 0和0 5个百分点[4] - 非银存款多增与M1-M2剪刀差收窄 反映居民存款流入资本市场趋势[5] - 2024年9月"924"新政后非银金融机构存款增加9 100亿元 同比多增1 6万亿元[6] - 2025年4月非银存款单月增加1 57万亿元 同比多增1 9万亿[8] 市场展望 - 居民存款进入股市进程尚未结束 慢牛行情持续[9] - 经济学家刘煜辉预测沪深300可能上升至5 500点 相当于上证5 000点 上升幅度约30%[9][11] - 申万宏源王胜认为本轮牛市持续时间会很长[12] - 兴证策略称此为"健康牛" 新一轮"机构牛"已在途中[13] - 陈果认为牛市第二阶段仍有演绎空间[14] 投资策略 - 选股方法包括复盘涨停股寻找高辨识度行业龙头 如中兴通讯和领益智造[17] - 可选择强势但涨幅未过高的股票或适当调整过的股票 稳健投资者可埋伏低位高辨识度品种[17] 液冷行业 - 液冷服务器板块20余股涨超10% 受AI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提速驱动[18] - 英伟达GB300系统采用液冷散热设计 国产液冷方案有望切入海外市场[18] - 国产算力芯片突破为液冷产业链带来新机遇[19] 液冷产业链 - 上游:巨化股份和新宙邦提供冷却液 银邦股份和飞荣达提供冷板与散热模块 强瑞技术和中航光电提供连接件[20][21] - 中游:浪潮信息和中科曙光为液冷服务器整机龙头 英维克和高澜股份为系统集成商[21] - 下游:数据港承接阿里160亿液冷智算中心订单 申菱环境为华为储能液冷合作伙伴[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