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
搜索文档
这一突破性成果刷新全球纪录
科技日报· 2025-10-14 17:49
大连理工大学"一种轴压筒壳结构承载力折减因子确定方法"项目获得本届中国专利金奖。同方威视"一 种行李物品CT安检系统及其探测器装置"发明专利,其诞生源于对行业痛点的深刻洞察与颠覆性创新。 在大会的第二十五届中国专利金奖展区,集中展示了30项中国专利金奖与10项外观设计金奖的璀璨成 果。展台上陈列着部分专利金奖的实物精品,每一件都凝聚着创新智慧,彰显着中国专利为知识产权强 国建设注入的强劲动力。(记者张蕴) 腾讯云数据库TDSQL凭借核心专利"数据库事务处理方法、装置及服务器",获得第二十五届中国专利 金奖,标志着数据库技术首次摘得中国知识产权领域最高荣誉。这一突破性成果不仅刷新了全球事务处 理与决策支持性能纪录,也已在大型金融机构,以及医保、交通、人口普查等重大民生工程中规模应 用。记者了解到,目前,腾讯云数据库TDSQL在辽宁省医保服务平台、辽宁农信、大连银行等都已投 产使用。与此同时,腾讯云构建起覆盖数据库TDSQL、操作系统TencentOS、专有云TCE、PaaS平台 TCS、大数据TBDS与腾讯云TI平台的全栈基础软件"6T"体系,全面适配国产软硬件生态。 记者从第二十五届专利奖颁奖现场获悉,"用于 ...
(投资中国)英威达尼龙化工董事长:对未来中国市场充满期待
中国新闻网· 2025-10-14 15:49
作为一位在上海生活十余年的美国人,孔康瑞也赞赏这座城市海纳百川的包容性以及文化底蕴。"无论 是同事还是邻居,我都能感受到他们开放欢迎的态度。"当然,孔康瑞对于中国的探索也并不限于上 海,他喜欢游览中国大好河山。"中华文明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对于每一位终身学习者而言,都是一片 探索的沃土。" 谈及英威达在中国的发展计划,孔康瑞透露,未来将通过技术授权以及产业生态共建等合作模式,促进 行业整体发展。"我们不仅要自己投资,更希望助力合作伙伴发展。一家企业无法代表整个行业,只有 共同成长,才能实现共赢。"(完) 2018年公布在中国投资己二腈项目计划,2022年己二腈生产基地落成投产,2024年上海尼龙66聚合物生 产基地扩建项目完工……作为全球领先的化学中间体、聚合物和纤维综合生产商之一,美国化工巨头英 威达用实际行动持续"加码中国"。 目前,以中国为主的亚太地区,对于尼龙66的需求量占到全球需求量的50%以上,是全球尼龙66增长的 驱动力。巨大的市场需求也让孔康瑞对中国市场发展充满信心。"中国汽车、纺织等关联产业迅猛发 展,中国品牌不断走向世界,这种跨越国界的增长,让我们对未来中国市场充满期待。"他认为,创新 将是 ...
龚正:竭尽所能为外企发展提供更多确定性
中国新闻网· 2025-10-13 10:05
龚正:竭尽所能为外企发展提供更多确定性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徐世明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10月12日,第37次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以下简称:市咨会)在北外滩世界会客厅举行。在当 天下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市长龚正和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主席、罗氏集团董事会 主席施万介绍了本次会议的情况和成果。 龚正介绍说,本次会议主题是"开放、创新、包容——迈向2030的上海发展战略",国际企业家围绕科技 赋能、战略优势、开放前沿和绿色实践等专题,进行了富有成效的对话交流,提出了许多中肯而有见地 的建议。 龚正表示,相信通过共同努力,上海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必然是外商最青睐的投资首选地之一、跨 国公司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布局的首选地之一。希望广大外资企业坚定信心,在这里放心投资、专心经 营,分享上海发展机遇。 记者 李姝徵 徐银 康玉湛 上海报道 ...
开放创新包容 上海行稳致远精神力量 第37次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举行
解放日报· 2025-10-13 09:49
会议概况 - 第37次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举行 来自全球17个国家的45位顶尖国际企业家参会 [1] - 会议主题为“开放、创新、包容——迈向2030的上海发展战略” [1] - 会议包含科技赋能、战略优势、开放前沿、绿色实践四场专题讨论 [6] 上海发展战略核心 - 上海未来发展将秉持开放、创新、包容的城市品格 加快建设“五个中心”和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2][5] - 未来五年是实现2035年宏伟目标的关键时期 [5] 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 - 上海将深化高风险高价值基础研究 加强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布局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3] - 目标是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打造高水平人才高地 [3][5] 对外开放与营商环境 - 上海将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 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3] - 推动各类经营主体公平竞争成长壮大 深入推进企业走出去发展 积极参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3][5] 国际企业评价与合作意愿 - 国际企业家认为上海产业雄厚、创新活跃、运转高效 正以开放姿态链接全球创新资源 [7] - 国际企业愿进一步深化与上海的全方位合作 深度融入上海城市发展和产业变革 [7] - 参会企业包括罗氏集团、施耐德电气、雅培公司、ABB集团、西门子股份公司等全球知名企业 [7]
创新无止境 研发不言败 ——解码福建创新的底层逻辑
证券时报· 2025-10-13 03:21
"大家有个误区,总认为企业有'上帝视角',知道做什么产品一定能成功。但实际上,在充分的市场竞 争中,没有任何'上帝视角'会告诉我们,今天做这个产品就一定会成为爆款。"国投智能总经理周成祖 如是说。 "创新没有错误,研发不谈失败。"走进国投智能新总部,墙上的一行标语赫然在目。这把解开福建创 新密码的"钥匙",解答了"敢闯敢拼"精神是如何在这片土地上演变成一套可复制、可培育、可生长的创 新机制。 这种创新理念并非个例,在福建,越来越多的企业正以不同方式践行着"创新无禁区,不唯结果论"的 理念。如美图,依托其深耕多年的美图影像研究院(MT Lab),推行内部创新机制,孵化出Wink、美 图设计室、开拍、RoboNeo等AI产品,形成了覆盖生活与生产力场景的"产品全家桶",打开国内外市场 增量。 福建整体的生态也在支持创新、支持试错:总规模20亿元的省级专精特新母基金试点最高50%的让利及 风险容忍;福建证监局推动地方政府定期举办"创投日"活动,引导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支持科创企业发 展……福建创新的真正密码,或许就藏在这种对"失败"的包容和对"过程"的尊重中。它不追求"上帝视 角"的精准预判,而是通过机制建设打开创新 ...
创新无止境 研发不言败
证券时报· 2025-10-13 02:42
而更具魄力的是国投智能的"A+X"创新创业计划,公司主动孵化内部团队,给予资金、平台支持和足够自由度, 推动其大胆研发。这种模式下孵化出来的"服云"等项目团队最终以数亿元估值被收购,实现了员工、企业与产业 创新的多赢。 证券时报记者 安宇飞 "创新没有错误,研发不谈失败。"走进国投智能新总部,墙上的一行标语赫然在目。这把解开福建创新密码的"钥 匙",解答了"敢闯敢拼"精神是如何在这片土地上演变成一套可复制、可培育、可生长的创新机制。 "大家有个误区,总认为企业有'上帝视角',知道做什么产品一定能成功。但实际上,在充分的市场竞争中,没有 任何'上帝视角'会告诉我们,今天做这个产品就一定会成为爆款。"国投智能总经理周成祖如是说。 创新,不是一场路线明确、终点清晰的"短跑",而是一场需要不断试错、调整方向、没有尽头的漫长探索。它需 要勇气和判断力,更依赖机制,需要允许失败、鼓励冒险的组织土壤。 国投智能便在公司内部推行了"极客模式",允许有创新思路的员工自由组队、申请经费、购置各种"稀奇古怪"的设 备来"玩"创新。就像谷歌,允许员工把20%的工作时间用于自己感兴趣的项目。正是这种模式,为国投智能孕育出 了一系列拳头 ...
“离开”4年,张一鸣终于回来了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10-11 08:08
文章核心观点 - 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在卸任CEO后,将其对技术和系统效率的探索从信息流动领域转向人的潜能发展,专注于创新人才培养 [4][5][19] - 张一鸣与上海交通大学俞勇教授共同发起成立民办非营利机构“上海徐汇知春创新中心”,旨在通过新的教育模式培养具备“从0到1”创新能力的顶尖人才 [5][9][18] - 张一鸣的人才观是其商业成功的重要支撑,其教育理念强调独立思考、重视实践、关注长期和全局,以解决当前人才培养模式可能存在的“过拟合”问题 [15][17][19] 张一鸣的教育探索与知春创新中心 - 知春创新中心于10月9日在上海徐汇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正式开业,张一鸣罕见公开现身,这是其2021年卸任后少有的公开活动之一 [5][6] - 该中心的构想始于2024年10月,由张一鸣主动向俞勇教授提出创办一个小而精的创新研究与人才培养机构 [9] - 首届14名16-18岁的预备研究员从800多名报名者中脱颖而出,展示了AI游戏、火箭动力装置等小组作品 [7] - 中心计划每年面试招聘约30名年轻人作为全职预备研究员,作为现有教育模式的补充 [18] - 中心的理念受美国欧林工学院启发,注重动手能力、项目制学习及追随个人兴趣 [12] 张一鸣的人才观与商业实践 - 张一鸣认为“一个CEO应该是优秀的HR”,并认为业界人才都是流动的,这一理念延续到字节跳动的运营中 [15][16] - 2024年初,字节跳动启动Top Seed研究实习生专项计划,提供每日2000元高薪,瞄准AI领域前5%的博士及硕士人才 [16] - 张一鸣曾亲自一对一拜访重要AI论文的作者,包括未毕业的博士生,以此吸引顶尖人才 [16] - 张一鸣对教育的长期关注始于2016年,当时他发现字节跳动表现突出的算法工程师多位出自上海交大ACM班,随后他资助了“高校计算机专业优秀教师奖励计划” [10]
张一鸣回归!上海徐汇知春创新中心开业,张一鸣亲自站台,要亲手打造AI新势力?
搜狐财经· 2025-10-10 19:45
张一鸣在发言时直言不讳。他说,很多年轻人有本事,但潜力却被埋没。他用"过拟合"这个AI术语打比方:有些人知识很扎实,技能很强,但一遇到创新 任务就掉链子。 他强调,创新中心要找的不是"死读书"的人,而是思维活跃、敢于实践、愿意独立思考的人。他还说,创新路上要敢于试错,保持平常心,别怕失败。 张一鸣和上海交通大学ACM班创始人俞勇教授联手发起了这个创新中心。中心定位为民办非营利机构,专门招收对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有兴趣的年轻人。 近日,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突然现身上海徐汇知春创新中心开业现场,这是他近年罕见的公开亮相。 ...
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露面,重注AI
搜狐财经· 2025-10-10 16:10
2024年10月,受欧林工学院启发,张一鸣问俞勇是否愿意共同创办一个创新研究与人才培养机构。欧林工学院位于美国波士顿,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项目 制学习,鼓励学生追随自身兴趣与热情,每年仅招收80名本科生。 据悉,2025年4月上海徐汇知春创新中心已悄然成立,先后举办三期知春未来科技营,帮助基础教育阶段的青少年拓展知识边界。该中心每年还将招聘30名 左右的全职预备研究员。作为现有教育模式的补充,该中心希望提供一条多样化的人才培养路径,培养一批具备"从0到1"创新能力的顶尖人才。 张一鸣表示,自己长期关注人才招聘和培养,注意到很多人才潜力没有被充分挖掘。他以机器学习模型中的过拟合(Overfit)现象作为类比,有的人才可 能专业知识扎实,也有高精准的技能,但面对创新任务就不行了。因此,该中心希望培养思维活跃、有热情和韧性的人才,核心是独立思考和重视实践,关 注长期和全局,在探索中学习,保持平常心,放松自信,拥抱不确定性。 这是张一鸣久违的露面。有报道称,作为字节跳动的实控人,张一鸣办公地在新加坡,但会经常往返北京和新加坡。张一鸣很关注AI业务,在新加坡经常 和researcher在一起交流,定期回国找技术骨干交流 ...
亲述:从滨松仪器工程师到事业部长的“打怪升级秘籍”
仪器信息网· 2025-10-10 11:58
特别提示 微信机制调整,点击顶部"仪器信息网" → 右上方"…" → 设为 ★ 星标,否则很可能无法看到我们的推送。 在光学领域,滨松光子学株式会社(以下简称 "滨松")是一个熠熠生辉的名字。自 1953年成立以来,这家源自日本 滨松市的企业,已成长为全球光子技术领域的巨擘。 从 神冈探测器实验 到引力波探测,从高端分析仪器到半导体检 测,滨松的光电产品在众多尖端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 日 , 仪 器 信 息 网 编 辑 走 进 滨松中国 , 对 滨 松 电 子 管 事 业 部 事 业 部 长 上 野 和 夫 进 行 了 专 访 。 从 35 年 的 滨 松 职 业 生 涯,到支撑企业持续创新的核心动力,再到对中国市场的洞察与未来技术展望,上野和夫以坦诚的分享,勾勒出滨松的 发展脉络与光学技术的前行方向。 与滨松的故事:从光的兴趣到三十五载的坚守与传承 上野和夫与滨松的缘分,始于对 "光"的好奇与对故乡的眷恋。这份缘分不仅贯穿了他35年的职业生涯,更塑造了他从 工程师到管理者的成长轨迹,也让他深刻烙印下滨松这座城市的 文化 特质。 结缘滨松:一场 "光"与故乡的双向选择 大学时期,上野和夫在东京一所高校的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