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南合作
搜索文档
马来西亚媒体:美发起关税战扰乱贸易秩序 全球南方合作向未来
新华网· 2025-08-06 12:33
面对美国的强硬立场,部分国家愈发意识到美国政策的不可预测性,转而加速贸易多元化与区域合作的 步伐。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日前呼吁,面对外部压力,东盟国家需要巩固自身基础,加强彼此贸易并增 加相互投资。这不仅体现了马来西亚的应对策略,也反映了发展中国家在动荡中寻求南南合作的新路 径。 文章指出,美国发起的关税战让全球南方国家再次感受到当前国际秩序中的结构性不公,进一步凸显了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性与现实价值。这一理念试图打破传统的零和博弈思维,推动不同发展阶段 国家之间的合作对话,强调在多边框架下谋求共赢、共治的全球合作体系。 当前单边主义与保护主义抬头,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多边合作平台,正尝试以多元包容的发展模式回应 全球不平等的格局。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推动本币结算与基础设施投资,为发展中国家提供金融替代路 径,减少对西方体系的依赖。这种南南合作的新探索,展示了发展中国家共赢发展的可能性。 新华社吉隆坡8月5日电(记者王嘉伟 毛鹏飞)马来西亚《星洲日报》网站4日刊登《从关税战反思全球 共赢的出路》一文。文章指出,美国政府一意孤行地推动关税战,背离当前多边合作与共同发展的全球 共识。各国唯有携手加强协作、构建公平 ...
【环球财经】马来西亚媒体:美发起关税战扰乱贸易秩序 全球南方合作向未来
新华社· 2025-08-05 21:46
(文章来源:新华社) 新华财经吉隆坡8月5日电(记者王嘉伟毛鹏飞)马来西亚《星洲日报》网站4日刊登《从关税战反思全 球共赢的出路》一文。文章指出,美国政府一意孤行地推动关税战,背离当前多边合作与共同发展的全 球共识。各国唯有携手加强协作、构建公平开放的合作机制,方能实现共赢与和平发展的未来。文章摘 要如下: 世界贸易组织在1995年正式成立,标志着全球多边贸易体制迈入新阶段。以自由贸易为核心的经济全球 化为诸多发展中国家带来发展机遇。作为全球最大经济体的美国,如今却高举贸易保护主义大旗,频频 以关税作为外交和经济施压手段。这不仅扰乱了全球贸易秩序,也对众多依赖出口的国家,特别是发展 中国家的农产品与制造业领域造成沉重打击。 面对美国的强硬立场,部分国家愈发意识到美国政策的不可预测性,转而加速贸易多元化与区域合作的 步伐。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日前呼吁,面对外部压力,东盟国家需要巩固自身基础,加强彼此贸易并增 加相互投资。这不仅体现了马来西亚的应对策略,也反映了发展中国家在动荡中寻求南南合作的新路 径。 文章指出,美国发起的关税战让全球南方国家再次感受到当前国际秩序中的结构性不公,进一步凸显了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 ...
全球瞭望丨马来西亚媒体:美发起关税战扰乱贸易秩序 全球南方合作向未来
新华社· 2025-08-05 21:00
世界贸易组织在1995年正式成立,标志着全球多边贸易体制迈入新阶段。以自由贸易为核心的经济 全球化为诸多发展中国家带来发展机遇。作为全球最大经济体的美国,如今却高举贸易保护主义大旗, 频频以关税作为外交和经济施压手段。这不仅扰乱了全球贸易秩序,也对众多依赖出口的国家,特别是 发展中国家的农产品与制造业领域造成沉重打击。 当前单边主义与保护主义抬头,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多边合作平台,正尝试以多元包容的发展模式 回应全球不平等的格局。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推动本币结算与基础设施投资,为发展中国家提供金融替 代路径,减少对西方体系的依赖。这种南南合作的新探索,展示了发展中国家共赢发展的可能性。 文章指出,美国发起的关税战让全球南方国家再次感受到当前国际秩序中的结构性不公,进一步凸 显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性与现实价值。这一理念试图打破传统的零和博弈思维,推动不同发展 阶段国家之间的合作对话,强调在多边框架下谋求共赢、共治的全球合作体系。 新华社吉隆坡8月5日电(记者王嘉伟 毛鹏飞)马来西亚《星洲日报》网站4日刊登《从关税战反思 全球共赢的出路》一文。文章指出,美国政府一意孤行地推动关税战,背离当前多边合作与共同发展的 ...
“中国是可借鉴的现实范本”——专访世行前高管玛丽·弗朗索瓦·玛丽-内莉
国际金融报· 2025-08-03 12:48
世界银行与非洲发展 - 玛丽-内莉在世界银行任职30年,主导非洲公营企业重组、私营部门发展及区域一体化项目,参与乍得石油及乍得-喀麦隆管道等重大项目[1] - 推动世行在非洲地区一体化工作,积累丰富政策执行经验,并额外开展针对街头儿童、残障青年等弱势群体的社会支持项目[1] 中国发展模式观察 - 中国的基础设施水平、绿色发展及文化现代性平衡能力被视为非洲可借鉴的"现实范本"[2] - 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倡议重新连接丝绸之路、建设沿线基础设施,促进双向沟通,被评价为"宏伟构想"[8] 南南合作机制 - 全球南方国家通过金砖国家组织、金砖银行等机制增强自主性,南非担任G20轮值主席国体现话语权提升[4] - 摩洛哥代表团赴印度学习数字身份系统,南非与中国建立对口合作机制,形成"能力建设的乘数效应"[5] - 中国积极参与南南合作实践,获得正面评价[6] 中非合作争议与路径 - 埃塞俄比亚、赞比亚、刚果(金)等国有对中资过度依赖现象,但"债务陷阱论"被否定,关键需提升合同质量与项目可持续性[8] - 可持续伙伴关系需融资多元化、非洲主导决策过程,以"共赢"为基础[8] 非洲产业转型挑战 - 非洲贸易仅占全球总量不到4%,且以未加工原材料出口为主,处于全球价值链低端[10] - 腰果、可可豆等原料出口至印度、欧洲加工后返销,刚果(金)矿产资源未本地转化,凸显附加值缺失[10] 非洲区域一体化战略 - 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AfCFTA)是推动本地产业加工能力、构建完整价值链的关键举措[10] - 纳米比亚与加纳潜在牛肉贸易案例显示,直接区域贸易可打破成本壁垒,效仿欧洲共同市场模式[11] - 区域一体化能降低对外部市场依赖,创造就业并提升技能,是"非洲发展的生存之道"[11] 人工智能对非洲的双重影响 - 非洲曾跳过有线通信直接进入移动支付时代(如肯尼亚案例),AI可能带来类似跨越式发展机会[13] - 需警惕AI导致传统岗位消失和数字鸿沟扩大,必须投资技能培训与数字教育,借助南南合作引入中国等技术经验[13]
第二届拉美汉学家大会在智利开幕
新华网· 2025-08-01 13:57
大会概况 - 第二届拉美汉学家大会在智利圣地亚哥开幕,主题为"全球南方视域下的中国拉美命运共同体",聚焦汉学对促进中拉文明交流与协同发展的意义 [1] - 超过60位来自智利、阿根廷、墨西哥、巴西等国的专家学者参会,会期三天 [1] - 大会由北京语言大学世界汉学中心、智利安德烈斯·贝略大学、智利大学、智利圣地亚哥大学等共同主办 [2] 研讨主题 - 五大研讨主题包括:南南合作与新世界秩序、拉美地区汉语教学、中拉文化与文明对话、中国与智利建交55周年、中拉协同发展的创新经验 [1] 重要发言 - 中国驻智利大使牛清报强调汉学是理解真实中国的窗口和解读中国式现代化的词典,指出中拉有相似历史际遇和共同发展梦想 [1] - 智利前总统爱德华多·弗雷表示拉美汉学源于对跨文化对话的需求,认为中国是21世纪不可忽视的合作伙伴,需加强专业人才培养 [1] - 北京语言大学世界汉学中心主任徐宝锋倡导文明间应互相理解与平等对话,建议学者寻找中拉文明的共同点 [2]
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支持世粮署为缅甸地震灾区提供粮食援助
中国新闻网· 2025-08-01 03:50
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支持缅甸地震灾区援助 -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在中国创设的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支持下,为缅甸地震灾区提供紧急粮食援助 [1] - 援助覆盖曼德勒、内比都、马圭等受灾最严重地区,提供一个月粮食配给 [1] - 世粮署将与当地合作伙伴协调,确保援助物资直接送达有需要人群 [1] 缅甸地震灾区粮食安全形势 - 地震发生四个月后,受灾最严重地区粮食安全形势依然严峻 [1] - 联合国数据显示超过630万人迫切需要人道主义援助与保护 [1] - 世粮署与联合国粮农组织评估显示38%受灾社区依赖人道主义援助或非官方支持满足粮食需求 [1] 中国政府支持 - 世粮署感谢中国政府支持,称其对保障受灾家庭重建过程中不受饥饿困扰具有关键意义 [1]
商务部:中阿经贸合作取得显著成效,呈现四个特点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31 06:35
中阿经贸合作总体情况 - 2024年中阿贸易额达4074亿美元 同比增长2.3% 其中中国对阿出口2060亿美元 自阿进口2014亿美元 中国连续多年保持阿拉伯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 [1] - 第七届中阿博览会将于8月28日至31日在宁夏银川举办 主题为"创新 绿色 繁荣" 旨在推动中阿贸易投资新进展 [1] - 中阿经济结构互补 发展阶段衔接 合作前景广阔 商务部将通过双边机制和展会平台推动合作向更高水平发展 [3] 贸易领域合作 - 沙特白虾 突尼斯橄榄油 苏丹芝麻 埃及鲜橙等阿拉伯国家产品日益受到中国消费者青睐 [1] - 中阿博览会前六届累计吸引7500多家国内外企业参会 达成合作项目覆盖现代农业 高新技术 能源化工 生物制药 装备制造 基础设施 旅游合作等领域 [3] 投资领域合作 - 中国企业在埃及 阿联酋 沙特等国建设多个产业园区 实施金属冶炼 建材制造 棉纺加工 渔业养殖等生产性项目 助力阿方经济多元化转型 [1] - 阿拉伯国家主权财富基金和企业积极在华投资石化 新能源和科技等产业 形成双向投资格局 [1] 基础设施合作 - 中国企业参与阿拉伯国家工程建设领域从传统房建 路桥拓展至高铁 电站 输油管线 通讯 港口等 科技含量与装备水平持续提升 [2] - 标志性项目包括阿尔及利亚东西高速公路 阿联酋哈利法港二号码头集装箱 卡塔尔卢塞尔体育场 埃及新行政首都中央商务区 沙特阿尔舒巴赫光伏电站等 [2] 新兴领域合作 - 中阿在电子商务 云计算 人工智能 绿色低碳 金融科技等前沿领域拓展合作 中国企业在阿拉伯国家搭建5G商用网络提升当地信息化水平 [2] - 中国电商平台进入摩洛哥 沙特 埃及等国市场 便利当地民众生活 [2] 合作机制建设 - 中国贸促会与阿拉伯农工商会总联盟建立中国—阿拉伯联合工商会 与阿拉伯19个国家45个对口机构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 构建全方位工商合作机制 [2]
东西问丨西佐·恩卡拉:溯源中非友好,从万隆会议到新时代合作
中国新闻网· 2025-07-30 16:54
中非关系历史溯源 - 1955年万隆会议是中非友好关系的重要起点,开启了南南合作的先声,为非洲国家与中国日后建立外交关系与合作提供了坚实政治基础 [4] - 万隆会议所提的十项原则包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全部内容,中国于1956年与埃及建交并开始对非提供援助,随后积极支持非洲民族解放运动 [4] - 万隆会议不仅是非洲国家与中国关系史上的原点,更是非中共同命运意识的开端,其强调的反殖民、反霸权、谋和平、促发展的理念持续影响非中关系 [4] 万隆精神对非洲的影响 - 万隆会议在思想上深刻影响了非洲的独立运动与区域认同,会议后几年内非洲独立浪潮迅速兴起,例如1956年苏丹、突尼斯、摩洛哥独立,1957年加纳成为首个撒哈拉以南独立国家 [6] - 万隆会议直接催生了泛非主义的政治表达,1963年成立的非洲统一组织(今非洲联盟)其核心原则与万隆精神高度契合 [6] - 万隆会议唤醒了亚洲与非洲国家的共同身份即全球南方,为全球南方国家构建了共同平台,推动它们联合发声争取在全球治理体系中更公平的地位 [7] 中非合作实践成果 - 万隆精神从理念走向实践,体现在从援建坦赞铁路到共建非洲最大水电站,从非洲国家力挺中国重返联合国到中国率先支持非盟加入二十国集团等多领域合作 [9] - 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等,积极推动非洲的基础设施建设、产能合作与产业链延伸,截至2024年中国已连续16年保持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 [9] - 中国派遣维和人员参与非洲和平行动,非洲国家亦在多边平台上坚定支持中国主权立场、联合国改革等主张 [9] - 非洲多国中学将中国近现代史纳入教材内容,反映出非中交往已深植人心,影响新一代非洲青年 [10] 新时代中非合作发展 - 在当前国际格局转型背景下,万隆精神更具现实指导意义,南非作为2025年G20轮值主席国致力于为全球南方国家争取更多发展话语权和政策资源 [12] - 在中非合作论坛、金砖国家、非盟机制等平台上,非中继续加强政策协调与战略对接,中国以不附加政治条件、不干涉内政的立场赢得非洲国家广泛信任 [12] - 非中关系正引领全球南南合作走向更高水平,非洲国家积极拓展与中国、拉美、中东等新兴经济体的合作网络,推动多极化世界的发展 [13]
褚昆参赞出席中国援助坦桑尼亚农业综合技术研修班开班仪式
商务部网站· 2025-07-24 00:45
中坦农业技术合作研修班 - 由中国商务部主办、中国农业大学承办、坦桑尼亚姆祖比大学协办的"坦桑尼亚农业综合技术研修班"在莫罗戈罗校区开班,获得两国政府及机构支持,30名当地农业技术推广员和农民代表参加 [1] - 研修班为期17天,课程涵盖作物种植、农业机械、食品加工、合作社运营等领域,由中国农业大学多学科专家授课,包含实地教学环节 [8] 中坦农业合作前景 - 农业是坦桑尼亚支柱产业,中国作为农业大国与其在技术合作方面具有广阔前景,此次研修班旨在推动合作升级并助力当地脱贫增收 [3] - 中国农业大学深耕莫罗戈罗乡村10余年,通过玉米大豆间作等"小技术"促进当地"大丰收",此次将进一步推广中国农业技术经验 [5] 技术培训特点 - 中国农业"小技术"具有高适应性、低成本、可复制的特征,首场专题讲座聚焦"大豆-玉米间作技术方案"的核心技术要点 [5] - 培训注重因地制宜,组织学员深入农户田间学习大豆种植与加工流程,推动技术落地转化 [8] 合作方评价 - 坦方官员高度评价中国长期支持,认为培训将切实助力农业现代化转型,校际合作在人才培养等领域大有可为 [5] - 中国专家强调技术培训是南南合作理念的体现,鼓励学员探索适合本地的发展模式 [5]
【环球财经】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支持的首个白俄罗斯全球发展倡议项目启动
新华财经· 2025-07-23 21:41
项目启动 - 由中国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支持的"白俄罗斯森林火灾预防和应对"项目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启动[1] - 该项目是该基金在白俄罗斯开展的首个全球发展倡议项目[1] 项目内容 - 项目由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提供资金,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白俄罗斯林业部共同实施[1] - 将为白俄罗斯林业和消防部门配备最新的消防设备器材与技术[1] - 旨在提高当地森林火灾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减轻自然灾害对自然资源和民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威胁[1] 项目意义 - 白俄罗斯森林面积超过国土面积40%,该项目对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森林防火挑战具有现实意义[1] - 项目将增强白俄罗斯林业部门防止森林火灾的物质与技术基础,具有历史性意义[1] 国际合作 - 中国驻白俄罗斯大使表示,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自2015年设立以来提高了民众福祉,增强了受援国发展能力[1] -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欢迎中国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认为其体现了对多边主义和南南合作的承诺[2] - 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将承诺转化为切实成果,赋能发展中国家将概念转化为具体项目[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