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
搜索文档
多极性镁电解槽技术形成完整自主知识产权体系
科技日报· 2025-11-06 07:35
技术成果与获奖情况 - 贵阳院研发的“基于钛—镁联合生产工艺的多极性镁电解槽技术开发及应用”项目获得2024年度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并被评价为“国际领先”水平 [1] - 该成果标志着我国在海绵钛核心生产环节——镁电解技术方面实现重大突破,正式跻身世界前列 [1] 技术突破与创新设计 - 技术构建了高效低耗镁电解生产技术与低恒温密闭镁电解槽两大核心体系 [1] - 通过采用多极性电极结构、精准控制电解液面、优化低恒温槽控策略及全密闭槽体等创新设计实现性能提升 [1] - 技术已申请国家专利13项,形成完整自主知识产权体系 [1] 技术应用与性能提升 - 技术实现吨镁直流电耗降低3000千瓦时以上,氯气浓度提升约15%,氯气回收率与单槽产能均提高30% [1] - 技术已在攀钢集团钛金属材料有限公司、遵义钛业股份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实现规模化应用 [1] - 累计推广电解槽超300台,年产能突破30万吨 [1] 行业影响与战略意义 - 技术成功应用打破了国外技术壁垒,提升了我国海绵钛生产的能效与绿色制造水平 [2] - 为有色金属行业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工程范例 [2]
构建深度脱碳体系,破解钢铁行业转型困境
中国环境报· 2025-11-06 07:23
我国钢铁行业碳排放量占全国总量约15%,绿色低碳转型面临资源约束趋紧、技术瓶颈突出、成本压力 攀升等挑战。目前,我国大部分粗钢产能仍依赖高炉—转炉长流程,而绿氢直接还原铁等低碳技术的成 本显著高于传统工艺,绿色高强钢市场渗透率不足且缺乏统一碳足迹认证标准。 为此,亟须通过顶层 设计优化、关键技术攻关和市场机制创新,构建"技术—政策—市场—要素—标准"协同的深度脱碳体 系,破解钢铁行业转型困局。 钢铁行业深度低碳转型压力持续增大 近年来,通过实施数字化转型、超低排放与极致能效改造工程,我国钢铁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取得阶段性 成效。根据行业统计数据,截至今年7月底,全国已完成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的钢铁企业覆盖粗钢产能 约6亿吨。2025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钢铁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 年)》,明确将推进绿色低碳改造,支持氢冶金等低碳共性技术研发推广。 为推动钢铁行业减排进程,助力"双碳"目标如期实现,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强化技术攻坚与全产业链协同。聚焦氢冶金、高效电炉短流程等关键技术,加大研发支持力度,推 进氢冶金规模化应用及低电耗电炉冶炼技术,规划建设近零碳排放示范工厂。推动跨行业资 ...
铂科新材:以“打铁人”初心铸技术壁垒借AI浪潮拓增长新局
中国证券报· 2025-11-06 04:08
公司概况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全球金属软磁粉芯领域前五的企业,市场份额约为21% [1][3] - 公司是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被视为金属软磁材料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 [1] - 公司从2009年创立,在美韩企业垄断的环境下起步,现已成长为拥有上百亿市值的行业重要参与者 [1] 财务业绩表现 - 公司2024年营收达16.63亿元,较2015年的1.41亿元增长约11倍 [2] - 公司2024年净利润达3.76亿元,较2015年的0.23亿元增长约15倍 [2] - 自2019年登陆创业板以来,公司股价累计上涨约11倍 [2] 核心业务布局 - 公司业务布局为集“软磁粉末-软磁粉芯-电感元件”于一体的新材料平台,三条业务线相辅相成 [1][2] - 金属软磁粉芯是公司的核心支柱业务,2024年销售收入达12.34亿元,同比增长20.2% [2][3] - 以芯片电感为核心的电感元件业务是第二增长曲线,2024年销售收入达3.86亿元,同比大增275.76% [3][4] - 金属软磁粉末作为上游核心原料业务,2024年销售收入达3994万元,同比增长47.31% [4] 产品技术与应用 - 公司产品包括金属软磁粉末、金属软磁粉芯及芯片电感等电感元件 [1] - 产品应用场景广泛,涵盖变频空调、光伏逆变器、新能源汽车充电模块、手机充电模块、数据中心UPS、服务器电源及GPU芯片电源 [1] - 芯片电感通过“高压成型结合铜铁共烧工艺”实现技术突破,体积缩小至传统铁氧体芯片电感的1/3左右,并能耐受大电流,精准适配GPU、AI服务器等大算力场景 [3] - 公司未来将持续拓展产品在AI端侧、自动驾驶、机器人、储能等领域的应用 [1] 行业机遇与产能规划 - 在“双碳”、“新基建”政策推动下,光伏、新能源汽车及充电桩、储能、数据中心、服务器等领域发展带动金属软磁材料市场需求增长 [2] - 芯片电感领域市场规模预计为百亿元级,存量及增量市场规模较大 [4] - 为缓解产能紧张并开拓高端市场,公司启动年产能6000吨的现代化粉体生产基地建设,计划2025年完全竣工,并争取2026年实现满产 [4] 公司战略与管理哲学 - 公司战略是持续深耕电气化和智能化两条赛道,以技术为锚点 [1] - 管理上将科学方法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构建“铂科式”管理体系,核心是构建应对市场无常的系统化能力 [5] - 管理哲学强调“无为而治”,即尊重规律、不越界,董事长角色定位为“系统架构师”,负责搭建管理模型 [5] - 公司致力于将能力沉淀到组织,实现个体目标与组织目标融合,以应对多变市场,实现向内扎根和向外突破 [6]
绿潮奔涌处 千帆竞发时——实探绿色转型中的企业力量
上海证券报· 2025-11-06 02:41
文章核心观点 - 未来五年是中国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时期,一批上市公司正通过技术创新和模式变革推动绿色转型 [1] - 企业通过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的协同发展,以绿色理念重塑生产经营逻辑 [1] - 绿色已从企业“附加题”变为“必答题”,科技、资本与生态价值正深度融合 [2] 东方雨虹的绿色实践 - 公司通过超低能耗建筑和极寒地区保温技术,以科技重新定义建筑与自然的关系 [1] - 企业使命为“为人类为社会创造持久安全的环境”,推行“零售革新+渠道深化+全球布局”战略 [1] - 将“产研供销服”一体化的绿色建筑方案推向全球 [1] 明泰铝业的资源循环 - 自2017年布局再生铝,每生产1吨再生铝仅消耗原铝5%的能耗,节约3吨标准煤,减少20吨固体废物排放 [1] - 公司实现再生铝保级应用领域产能突破百万吨,并获得GRS4.0全球回收标准证书 [1] - 通过“绿色通行证”开拓国际市场,推动“中国制造”向更绿色高端方向发展 [1] 金科环境的模式创新 - 以“产品化”思维实现水厂规模化流水线生产,交付周期仅需15天 [2] - 自研“水萝卜AI智能体”使水厂综合运营成本下降35% [2] - 公司致力于以技术迭代和理念更新实现“水自由”愿景,让水资源循环成为城市发展的绿色血脉 [2] 森特股份的建筑减碳 - 公司开发BIPV技术,将光伏组件与建筑屋顶完美融合,使建筑从“能源消耗者”转变为“能源生产者” [2] - BIPV技术被视为建筑减碳的关键路径,实现“建筑的每一寸空间都能发电”的愿景 [2]
深市公司三季度营收、净利同比环比双增长,研发投入超五千亿
南方都市报· 2025-11-05 20:40
整体业绩概览 - 截至2025年10月底,2879家深市上市公司披露三季报,实现营业收入合计15.72万亿元,同比增长4.31%,实现归母净利润9030.18亿元,同比增长9.69% [2] - 超七成公司(75.34%,共2169家)实现盈利,超过五成公司(53.66%,共1545家)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含减亏) [3] - 业绩实现同比和环比双增长,其中207家盈利公司业绩增速超过100% [2][3] 板块与头部公司表现 - 主板实现营业收入12.47万亿元,净利润6583.57亿元,同比增长6.68% [3] - 创业板实现营业收入3.25万亿元,营收和净利润增速均实现双位数增长 [3] - 57家市值超千亿元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4.38万亿元,同比增长10.70%,实现净利润4613.68亿元,同比增长13.84% [3] - 比亚迪、美的集团、宁德时代等公司收入规模超千亿元,净利润规模超百亿元 [3] 电子行业表现 - 电子行业实现营业收入1.59万亿元,同比增长15.03%,实现净利润791.22亿元,同比增长32.12% [4] - 第三季度电子行业实现净利润336.11亿元,环比增长33.76%,连续三个季度增长 [4] - 立讯精密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115.18亿元,同比增长27%,北方华创实现净利润51.3亿元,同比增长15% [5] 电力设备行业表现 - 电力设备行业实现营业收入1.32万亿元,同比增长10%,实现净利润946.09亿元,同比增长29.53% [5] - 宁德时代利润增长36.20%,阳光电源利润增长56.34% [5] 通信行业表现 - 通信行业实现营业收入2928.32亿元,同比增长14.29%,实现净利润307.94亿元,同比增长36.71% [5] - 第二季度、第三季度净利润分别环比增长26.22%、18.70% [5] 非银金融行业表现 - 非银金融行业实现营业收入2135.83亿元,同比上升10.67%,实现净利润608.54亿元,同比增长49.03% [6] - 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66.78亿元,环比增长15.32%,实现净利润255.76亿元,环比增长48.05% [6] - 券商板块实现营业收入1174.83亿元,同比增长30.05%,实现净利润509.14亿元,同比增长77.15% [6] - 东方财富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15.89亿元,同比增长58.67%,实现净利润90.97亿元,同比增长50.57%,第三季度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增幅分别达100.65%和77.74% [6] 研发投入与股东回报 - 深市公司研发费用合计5180.11亿元,同比增长6.20%,研发强度为3.29% [7] - 63家公司研发费用超过10亿元,比亚迪、中兴通讯、宁德时代等11家公司研发支出超过50亿元 [7] - 507家上市公司实施或宣告中期现金分红1291.12亿元,金额较上年同期翻番 [7] - 披露257单回购计划,回购金额上限合计745.7亿元,披露106单增持计划,增持金额上限260.76亿元 [7]
上市公司扎堆派发“半年度红包”
第一财经· 2025-11-05 20:00
深市整体业绩表现 - 截至2025年10月底,2879家深市公司披露三季报,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5.72万亿元,同比增长4.31%,实现净利润9030.18亿元,同比增长9.69% [1] - 2169家公司实现盈利,占比75.34%,其中207家公司业绩增速超100%,1545家公司实现业绩增长(含减亏),占比53.66% [1] - 主板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47万亿元,净利润6583.57亿元,同比上升6.68% [1] - 创业板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25万亿元,净利润2446.61亿元,营收和净利润增速均实现双位数增长 [1] 头部公司表现 - 深市市值超千亿元公司共57家,前三季度合计实现营业收入4.38万亿元,同比增长10.70%,实现净利润4613.68亿元,同比增长13.84% [1] - 比亚迪、美的集团、宁德时代等公司收入规模超千亿元,净利润规模超百亿元 [1] 电子行业业绩 - 电子行业实现营业收入1.59万亿元,同比增长15.03%,实现净利润791.22亿元,同比增长32.12% [2] - 第三季度电子行业实现净利润336.11亿元,环比增长33.76%,自一季度以来连续三个季度增长 [2] - 消费电子龙头立讯精密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115.18亿元,同比增长27% [2] - 半导体设备龙头北方华创实现净利润51.3亿元,同比增长15% [2] 电力设备行业业绩 - 电力设备行业实现营业收入1.32万亿元,同比增长10%,实现净利润946.09亿元,同比增长29.53% [2] - 宁德时代前三季度净利润增长36.20% [3] - 阳光电源前三季度净利润增长56.34% [3] 通信行业业绩 - 通信行业实现营业收入2928.32亿元,同比增长14.29%,实现净利润307.94亿元,同比增长36.71% [3] - 第二季度、第三季度净利润分别环比增长26.22%、18.70% [3] 非银金融行业业绩 - 非银金融行业实现营业收入2135.83亿元,同比上升10.67%,实现净利润608.54亿元,同比增长49.03% [3] - 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66.78亿元,环比增长15.32%,实现净利润255.76亿元,环比增长48.05% [3] 券商板块业绩 - 券商板块实现营业收入1174.83亿元,同比增长30.05%,实现净利润509.14亿元,同比增长77.15% [4] - 东方财富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15.89亿元,同比增长58.67%,净利润90.97亿元,同比增长50.57% [4] - 东方财富第三季度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增幅分别高达100.65%和77.74% [4] 上市公司分红与回购 - 2025年1-10月,深市507家公司实施或宣告中期现金分红方案,金额达1291.12亿元,较上年同期翻番 [4] - 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深市公司披露回购计划257单,回购金额上限合计745.7亿元 [4] - 披露增持计划106单,增持金额上限260.76亿元 [4]
北方首个经济总量过万亿地级市,澎湃力量从何而来?
中国经济网· 2025-11-05 19:20
山东烟台地处胶东半岛,是我国北方第一个经济总量过万亿元的地级市。2023年,经济总量达到1.03万 亿元;2024年稳步前行,实现经济总量1.08万亿元。今年前三季度,烟台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223.52亿 元,同比增长6.4%。 经济总量过万亿元不仅是量的增加,更意味着烟台集聚资源的能力增强,发展空间更广,承担的责任更 重。 202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要求山东加快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打造高水平对 外开放新高地,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 山东部署构建济南、青岛、烟台"三核引领"发展格局,特别提出"支持烟台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示 范城市",要求烟台在先行区走在前、作示范。 "这是新时代赋予烟台的重大使命,也是烟台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机遇。"山东省委常委、烟台市委书 记江成说,绿色生态是烟台最亮丽的标识,发展中要有这样坚定的信念和追求: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 然和生态环境。 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牵动着烟台推进产业、能源、城市、生活转型升级的澎湃波涛,一座绿意盎然、生 机勃发的生态之城,正在黄海与渤海汇聚的地方奋然崛起。 一池春水—— 万亿之城向"绿"而生 认识烟台,绕不开两个70%:在 ...
中机认检(301508) - 301508中机认检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1105
2025-11-05 19:08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134.91万元,同比增长20.61% [3]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0,939.59万元,同比增长7.67% [3]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47.12%,较去年同期有所增长 [3] 业绩增长驱动因素 - 收入增长主要得益于检测业务的持续市场开拓,特别是乘用车检测业务量增加 [3] - 毛利率提升主要受业务结构优化影响,检测业务收入占比持续提升 [3] - 检测业务毛利率相对较高,认证及设计业务毛利率相对较低 [3] 未来增长战略 - 强化市场开拓与高附加值服务延伸,推动检测认证一体化服务向新能源车辆认证检测、信息安全、民航地面设备无人驾驶、低空飞行器测试、检测仪器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拓展 [3] - 提升运营效率与控制成本,优化内部运营流程,强化各部门协同能力 [3] - 公司已构建"3+1+3"战略布局,增量业务核心增长点聚焦于核心业务的优势深化与能力升级、重点基地的产能释放以及新兴检测领域的需求 [3] 新兴业务布局 - 公司在新能源车辆检测、智能网联、低空经济、应急装备、"双碳"、智慧机场等重点领域进行布局 [3] - 以山东新能源检测基地为代表的重点基地投产,将有效提升公司检测业务能力 [3]
中国能建×内蒙院深度会谈,或将在光热、储能、外送大基地等领域深度合作
新浪财经· 2025-11-05 18:42
会谈核心内容 - 中国能建与内蒙古电力勘测设计院举行会谈,双方围绕新型电力系统构建、传统能源、新能源、储能等领域加强合作 [1][3] 中国能建战略与合作意向 - 中国能建正深入践行国家能源安全新战略,抢抓“双碳”发展机遇 [3] - 公司聚焦能源电力水利主责主业,加快推动创新驱动、绿色低碳、数字智慧、共享融合“四大转型” [3] - 中国能建愿在合作中深度融入、广泛布局 [3] 内蒙古电力勘测设计院合作意向 - 内蒙古电力勘测设计院认为中国能建综合实力强、资产规模大、业务布局广、质量效益优 [3] - 希望与中国能建在传统能源、新能源、光热、储能、外送大基地等领域深度合作 [3] - 双方合作旨在互通有无、互帮互助,凝聚智慧 [3]
12月!2025第八届中国能源产业发展年会将在京举行
中国能源报· 2025-11-05 18:13
会议背景与核心目标 - 会议于2025年12月4日至5日在北京人民日报社召开,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旨在应对世界变局和科技产业变革,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和能源强国 [2] - 年会紧扣国家“双碳”目标下的新型能源体系与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旨在汇聚智慧破解转型困境、探索路径,以新质生产力助推能源高质量发展 [2] 主论坛信息 - 主论坛时间为12月4日14:00至18:00,地点在北京人民日报社国际报告厅,由中国能源报和中国能源研究会主办,规模为300人 [5] 分论坛信息 - 分论坛一为中东能源投资论坛,时间为12月4日9:30至12:00,聚焦中东市场能源领域的新发展、新机遇与合作,推动资源对接和项目落地,规模100人 [5] - 分论坛二为第六届全国地方电网与配电网圆桌论坛,时间为12月4日9:30至12:00,聚焦地方电网和配电网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定位与作用,推动市场化改革,规模100人 [6][7] 企业主题活动 - 企业主题活动一为电鸿2025生态交流活动暨媒体见面会,由南网数字集团主办,时间为12月5日9:00至12:00,展示电鸿物联操作系统发布2周年成果,构建健康电力生态,规模300人 [7] - 企业主题活动二为南网数字集团2025数智赋能交流活动暨媒体见面会,由南网数字集团主办,时间为12月5日14:00至18:30,展示数字电网等领域最新进展,构建能源数字化生态,规模200人 [8] 重磅成果发布 - 发布《2025中国能源企业500强发展报告》,为中国能源领域权威企业实力评价报告,是洞察产业格局和发展趋势的“晴雨表” [9] - 发布《2025中国企业碳中和贡献力研究报告》,为国内首个系统性评估企业碳中和贡献力的年度基准报告,提供双碳工作指引 [10] - 发布《碳中和目标下中国火电上市公司低碳转型年度绩效评价》,对主要火电上市公司进行低碳转型绩效评价,重塑其市场估值逻辑 [11] - 发布《2025国际能源青年企业家ESG行动白皮书》暨ESG能源青年企业家创新TOP30案例,聚焦全球青年在ESG领域的领导力与创新力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