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航天

搜索文档
往太空送“快递”,星河动力刘百奇:商业航天这条路走对了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7-15 18:53
公司背景与商业模式 - 星河动力航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刘百奇创立,响应国家"双创"号召 [1][3] - 公司商业模式为自主研发火箭并提供卫星发射服务,收取发射服务费和运费,定位为太空"快递"公司,主要面向低轨卫星和互联网市场 [1][3] - 公司已布局谷神星和智神星两个系列、四个型号的运载火箭,运载能力覆盖几百公斤到几十吨,未来将实现火箭重复使用以降低成本 [3] 市场前景与行业机遇 - 未来10年预计有几万颗卫星需要进入太空,为火箭运输工具创造巨大市场需求 [3] - 2023年6月证监会推出新政,在科创板设立科创成长层并将商业航天纳入第五套标准,为行业带来政策利好 [4] - 国家政策环境持续优化,为民营航天企业创造广阔发展空间 [4] 技术研发与业务进展 - 公司已完成19次火箭发射任务,成功将81颗卫星送入太空,成为国内发射次数最多、成功率最高的民营火箭公司 [3] - 2020年11月7日,公司自主研发的谷神星一号火箭首飞成功,实现中国民营企业首次将商业卫星送入5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 [3] - 正在研发智神星2号大型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基本型运载能力20吨,捆绑构型达60吨,采用模块化设计适应多种发射任务 [4] 未来发展规划 - 持续完善可重复使用技术,推动火箭向智能化和航班化方向发展 [4] - 以火箭技术为基础拓展新业务领域,包括在轨服务、在轨试验以及联合开展太空旅游业务 [4]
20cm速递|双创板块上行,科创创业ETF(588360)涨超2%,机构表示科技金融支持力度加大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5 12:32
资本市场改革与科技成长企业 - 资本市场改革将进一步完善支持科技成长企业发展的机制,重点关注生物医药、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前沿科技领域的优质公司 [1] - 科创板和创业板的改革措施包括科创成长层的设立、未盈利企业上市标准的重启以及创业板第三套标准的启用,将显著提升市场对科技企业的支持力度 [1] 科创创业ETF与科创创业50指数 - 科创创业ETF(588360)跟踪的是科创创业50指数(931643),涨跌幅限制为20% [1] - 科创创业50指数由中证指数有限公司编制,从科创板和创业板市场中精选50只战略新兴产业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 [1] - 指数聚焦信息技术、医疗保健等高成长性新兴行业,成分股普遍具有较大平均市值 [1] - 指数通过季度调整机制保持成分结构的动态优化,全面反映我国科创与创业板块龙头企业的整体表现 [1]
全国首个人形机器人运动科学联合实验室落地北京亦庄;松下推迟在美国新工厂生产电动汽车电池丨智能制造日报
创业邦· 2025-07-15 12:09
LG电子混合键合设备开发 - LG电子下属生产技术研究所启动混合键合设备开发 目标2028年实现大规模量产 [1] - 混合键合为16+层堆叠HBM内存关键技术 采用无凸块铜-铜键合 缩小DRAM Die间距 实现更高层数堆叠且降低发热 [1] 黑龙江制造业创新中心奖补政策 - 省级奖补按科研设备购置投入30%发放 每年最高300万元 [2] - 国家级创新中心一次性奖励1000万元 加速研发成果产业化 [2] 星际荣耀火箭技术进展 - SQX-3运载火箭一子级甲烷贮箱完成低温静力试验 为自主设计生产 [3] 人形机器人运动科学实验室 -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与李宁集团共建全国首个运动科学联合实验室 落地北京亦庄 [4] 松下美国电池工厂计划调整 - 因特斯拉销售低迷 松下推迟堪萨斯州40亿美元电池工厂全面运营 原计划2026财年末投产 [5] - 该工厂为松下在美国第二生产基地 继内华达州工厂后建设 [5]
万亿空天信息产业新基建,“太空计算”卡位战打响
钛媒体APP· 2025-07-15 09:23
低空经济与空天信息产业发展 - 低空经济已成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多个行业紧密联系并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 [2] - 国家近年推动低空经济落地,2024年出台《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和《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 [4] - 低空经济市场需求强盛、经济效益显著,预计将发展成万亿级产业 [4] 政策支持与产业布局 - 国家对空天信息产业出台多项政策,涵盖地理信息、商业航天和低空经济,形成万亿蓝海赛道 [2] - 中科星图构建低空产品体系贯穿全产业链,发布"一体两翼"空天信息创新产品矩阵共27个产品 [5] - 民营资本积极参与商业航天建设,各地加速布局空天信息产业 [5] 太空计算技术发展 - 太空计算成为战略新兴技术高地,中科曙光与中科星图签署协议推进太空计算技术创新与应用落地 [6] - 未来计算技术将从"天数地算"转向"天数天算",解决太空数据处理的时间成本问题 [6] - 太空算网建成后可提升全球互联网接入能力,支持远程办公、医疗、教育等场景 [8] 商业价值与挑战 - 太空计算合作将催生"在轨智能处理+地面深度应用"商业模式,提供定制化空天算力服务 [8] - 太空计算面临成本挑战,太空环境对硬件要求高,相同算力成本是地面的1000倍 [8] - 国内外企业已开始布局太空计算,尽管回报周期较长但长期重要性显著 [9] 企业动态与合作 - 中科星图通过建设商业卫星星座和低空数字化基础设施布局全产业链 [5] - 中科曙光计划将高端计算机变为太空卫星或空间站载荷 [6] - 中科曙光与中科星图合作推动太空算网建设,形成开放的新市场空间 [8]
科创板深夜炸雷,32家零利润公司获准上市,散户要注意这三点
搜狐财经· 2025-07-15 07:41
科创板"1+6"新规核心内容 - 推出"科创成长层"为未盈利科技企业提供上市融资通道 重点支持人工智能 商业航天等"卡脖子"技术领域 [1] - 32家存量未盈利企业自动纳入该层级 包括寒武纪 君实生物等 新上市未盈利企业直接进入 [1] - 股票简称添加"U成"或"U成1"标识区分新老企业 "U成"代表新上市未盈利企业 "U成1"指已上市未盈利企业 [1] 投资者门槛与监管要求 - 个人投资者需满足50万元资产及2年交易经验门槛 购买新上市未盈利企业股票需额外签署风险揭示书 [3] - 存量企业首次盈利即可"毕业" 新上市企业需连续两年净利润为正且累计超5000万元或最近一年盈利且营收突破1亿元 [3] - 对量子计算 军用AI等特殊领域实施IPO预先审阅机制 审核速度预计提升50% [3] 行业分布与企业特征 - 32家科创成长层企业中生物医药占比56% 半导体/AI占比34% 代表企业包括君实生物 景嘉微 寒武纪 [5] - 相关企业平均研发强度达22% 为A股平均值的6倍 累计亏损最高企业已超120亿元 [5] 市场结构与投资者分层 - A股74%散户(人均资产不足10万)被50万元门槛过滤 现有科创板投资者约1200万人 [6] - 资产50万元以上投资者占比6.7% 其中50-100万元占比3.75% 100-500万元占比2.62% [6] 机构参与与券商责任 - 高瓴 红杉等专业机构投资者在招股书中被提及将获审核加分 但上市标准不降低 [5] - 券商需严格评估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 强化持续督导责任 及时披露企业重大负面信息 [5]
把握商业航天黄金机遇期
经济日报· 2025-07-15 06:05
行业概述 - 商业航天是以市场为主导、具有商业盈利模式的航天活动,涵盖卫星制造、火箭发射、卫星应用、太空旅游等领域 [1] - 商业航天产业链条长,涉及研发、装备制造、系统集成等环节,具有技术密集、资本密集特征 [1] - 行业完成从"跟跑"到"并跑"的跨越式发展,仅用10年左右时间 [1] 市场规模 - 商业航天产业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3764.2亿元增长到2024年超过2.3万亿元,2024年或将突破2.5万亿元 [1] - 太空旅游、商业探月等项目有望在未来5年至10年实现政策突破,逐步迈入试验验证或商业运营 [1] 产业生态 - 全国形成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商业航天产业集群 [2] - 长三角形成"上游零部件供应—中游制造—下游应用服务"完整产业链 [2] - 安徽蚌埠、合肥等地通过差异化布局形成产业链协同效应 [2] 应用领域 - 卫星通信领域为偏远地区通信、航空航海通信提供新解决方案 [2] - 卫星遥感在城市规划、自然资源监测等领域作用显著,遥感数据、深空探测向商业化迈进 [2] - 太空旅游商业化进程加速,虽处起步阶段但前景广阔 [2] 发展挑战 - 技术瓶颈制约发展,运载火箭回收、复用等方面存在难点 [2] - 行业具有高投入、高风险特征,企业面临较大资金压力和市场风险 [2] - 面临国际竞争压力,需提升企业竞争力并加强国际合作 [2] 发展建议 - 加大资金支持:设立专项基金,发展耐心资本,创新金融产品,拓宽融资渠道 [3] - 强化技术创新:加强基础研究,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培养创新型人才 [3] - 培育市场环境:打造龙头企业,搭建卫星数据应用服务平台,推动产业链协同 [3] - 推动国际合作:支持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发射服务,拓展海外市场份额 [4]
北京写字楼空置率下降,科技企业撑起三成需求
第一财经· 2025-07-14 17:57
北京写字楼市场现状 - 北京写字楼市场空置率微幅下降,二季度末全市甲级写字楼空置率环比下降0.2个百分点至18.4% [1] - 净吸纳量由负转正,录得12960平方米,反映市场需求有所回暖 [1] - 中关村及丽泽的大面积租赁成交推动整体空置率下降 [1] 行业需求结构 - 科技、金融、专业服务业是租赁需求三大主力行业 [2] - 高科技行业占整体交易面积34%,金融和专业服务业分别贡献22%和16% [2] - 头部科技企业扩张坚挺,为市场注入活力 [2] - 国央企迁回自持写字楼趋势明显,办公扩张计划趋于谨慎 [2] 租金表现 - 二季度北京甲级写字楼租金环比下降1.6%至每月每平方米233.1元,较2024年四季度下降7.4% [2] - 金融街片区租金跌破400元关口,环比下降6.1%至389.2元/平方米,较2024年四季度下降8.7% [2] - 中关村租金环比下降1.0%至258.2元/平方米 [3] - 仲量联行数据显示二季度租金环比下降4.0%,同比下降16.8% [3] 区域差异 - 中关村空置率环比下降3.2个百分点至12.8%,是降幅最大片区 [3] - 中关村附近高科技企业较多,租赁活跃度高 [3] 未来展望 - 2026年预计将有757000平方米写字楼供应,市场租金将进一步下行 [3] - 市场向租户方倾斜,定制装修、拎包入住等优惠措施将普及 [3] - 20个未来产业(如人形机器人、商业航天等)将驱动需求提升 [3] - 仲量联行维持2025年租金年度降幅14.8%的预测 [3]
上交所发布重磅指引:存量32家未盈利企业进入科创成长层,科创综指ETF华夏(589000)企业全覆盖!
搜狐财经· 2025-07-14 11:32
科创板市场表现 - 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上涨0 23% 成分股亚虹医药 上纬新材涨停 博睿数据上涨11 66% 石头科技上涨8 72% 中研股份上涨7 42% [1] - 科创综指ETF华夏(589000)上涨0 20% 最新价报0 98元 近1周累计上涨1 24% [1] - 科创综指ETF华夏盘中换手4 23% 成交7627 62万元 近1周日均成交1 46亿元 居可比基金第一 [1] 科创板政策动态 - 上交所发布科创板改革"1+6"政策配套业务规则 包括《科创成长层指引》《预先审阅指引》《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指引》三项业务指引及两项修订业务指南 [1] - 科创成长层精准支持技术突破 商业前景广阔 研发投入大的未盈利科技企业 存量32家未盈利企业将进入科创成长层 新注册未盈利企业上市即进入 [2] - 32家未盈利企业在科创板宽基中分布 科创综指全覆盖 科创100有11家 科创200有9家 科创50有5家 [2] 科创板ETF产品特点 - 科创综指ETF华夏深度跟踪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 锚定生物医药 高端装备等"硬科技"核心赛道 聚焦人工智能 商业航天等前沿领域 [2] - 科创100ETF华夏(588800)跟踪上证科创板100指数 200亿以下持仓股数量占比达80% 聚焦电子 医药 新能源三大超跌但景气回升的赛道 [3]
金改前沿|科创板“1+6”政策配套规则来了!资本市场支持科创再迎重磅改革
新华财经· 2025-07-13 22:33
科创板改革政策 - 上交所发布《科创成长层指引》及配套政策,对未盈利科技企业实施差异化监管,提升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的支持效能 [1] - 科创成长层重点服务技术突破大、商业前景广但未盈利的科技企业,存量32家未盈利企业将首批进入该层 [2] - 科创成长层企业股票将添加"U"特殊标识,存量企业调出条件保持稳定(首次盈利),新上市企业调出条件更严格以加速研发和市场拓展 [2] 未盈利企业表现与改革影响 - 六年来54家未盈利企业登陆科创板,2024年总营收达1744.79亿元,其中26家营收超10亿元,22家已实现盈利 [3] - 改革措施聚焦"硬科技"企业,允许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领域未盈利企业上市,优化再融资流程支持核心技术攻关 [3] - 专家预计科创成长层将扩大科创板对科技企业的覆盖面,形成更多元市场态势 [4] 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 - 试点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其入股情况将作为适用第五套标准企业审核的参考,旨在提升资源配置效率 [5] - 该制度通过专业机构的市场判断能力识别优质企业,形成风险绑定效应,降低低成长性企业混入风险 [6] - 港交所类似制度(18A规则)下67家上市公司平均每家获3名资深投资者持股21%,上市后营收显著增长 [7] - 境内试点仅针对第五套标准企业,不构成新上市门槛,九成科创板上市企业曾获私募基金投资 [7] - 改革被视为科创板"试验田"实践,有望引导长期资本投向早期硬科技项目 [8]
军工材料月报:半年度行情分析及展望-20250713
中航证券· 2025-07-13 22:1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中航证券军工材料指数较年初上涨21.41%,涨幅领先国防军工(申万)指数和大盘,其标的PE(TTM)较年初上涨10.20% [2] - 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业绩不佳,但地缘政治冲突和纪念活动提升市场对军工行业预期,带动军工材料板块行情修复 [2] - 2025年多家军工材料上市公司公告重大合同和扩产计划,侧面反映业绩或将反转修复 [6] - 海洋经济利好政策支持下,将进入爆发期,牵引高性能材料发展 [6] - 对2025年下半年军工材料业绩及行情持乐观态度,业绩有望修复,活跃主题将提振板块行情 [6] - 高性能材料与3D打印结合,创造更多成型可能性,碳纤维应用广泛带动国产市场发展,新产业为企业提供新增量 [6][7] - 2025年军工材料行业或逐步复苏,需求集中释放,行业确定性恢复 [8] - 军品降价与产品可靠性存在掣肘,需求修复时以量换价是行业成熟表现 [9] - 产业链重塑整合、多流水发展趋势明显,产品优势将成核心竞争力,优质企业迎来新机遇 [10] - 武器装备对材料多功能性要求提升,复合材料应用比重有望持续提升 [11] - 增材制造和特种加工等新工艺迎来快速发展 [12][13] - 高端材料“民用”市场带来第二增长动力,如低空经济、大飞机、商业航天、机器人等领域 [13][14][15][1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重要事件及公告 国内军工材料产业重要事件 - 宁波材料所连续碳化硅纤维性能优异,有望用于极端环境 [21] - 山东莱威新材料将投资建设项目,助推经开区产业发展 [21] - 湖南泽睿新材料推出两款复合材料新产品,有重大战略意义 [22] - 北京微光启航科技推出“WG - 1微光一号”火箭,实现结构减重 [22] 国内军工材料上市公司重要公告 - 中航高科子公司开展民用航空复合材料构件能力提升建设项目 [23] - 隆达股份对孙公司追加投资4000万美元 [25] - 天宜上佳证券简称变更为“天宜新材” [25] - 中简科技拟投资建设高性能碳纤维及配套产品项目 [26] - 上大股份获批成为技术中心单位 [27] - 光威复材子公司签订补充物资采购合同 [27] - 佳驰科技设立控股子公司,开展电磁业务 [28][29] - 宝钛股份增资取得万豪钛金51%股权,新增熔炼产能 [29] 海外军工材料产业重要事件 - Hexcel与JETZERO合作开发复合材料,突破制造技术 [30] - VELO3D与海军航空系统司令部合作,提升增材制造能力 [30] - 法国达索航空与印度塔塔公司签署协议,在印制造“阵风”战斗机机身部段 [31] - 英国国家复合材料中心获投资,增强开放式技术 [32] 军工材料产业分析 军工材料产业重要事件解读 - 高性能材料与3D打印结合,实现火箭减重和产品轻量化,碳纤维应用广泛,新产业提供新增量 [33][34] 原材料成本 - 6月高温合金中电解镍价格平稳,电解钴价格上升,钛合金中海绵钛价格上涨,碳纤维中丙烯腈价格走低 [35] 军工材料行业资本市场现状 军工材料月度行情表现 - 6月中航证券军工材料指数涨11.12%,跑赢行业0.23个百分点,涨跌幅前三为超卓航科、佳力奇、金天钛业,后三为光启技术、佳驰科技、天力复合 [37][38] 军工材料板块行情分析 - 2025年上半年中航证券军工材料指数涨幅领先,PE(TTM)上涨,业绩有望修复,活跃主题将提振行情 [41][44] 军工材料行业估值有所提高 - 截至2025年6月末,中航证券军工材料指数市盈率为51.11倍,环比上升3.68%,处于2018年以来的58%分位 [45] 军工材料行业重要投资逻辑 - 备产需求明确,订单落地将提振业绩,中高端材料应用领域和比例提升,预计2028年三种材料市场规模将突破 [48][49] - 军品降价与可靠性存在掣肘,需求修复时以量换价 [50][51][54] - 产业链多流水发展,产品优势成核心竞争力 [54] - 军工企业可拓展业务和客户,形成军民“双轮驱动” [54] 建议关注 - 关注光威复材等碳纤维复合材料、抚顺特钢等高温合金、西部超导等钛合金、铂力特等增材制造、华秦科技等隐身材料、北摩高科等碳碳复材相关企业 [1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