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内大循环
icon
搜索文档
学习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公报里的“十五五”线索有哪些?
东吴证券· 2025-10-23 20:01
发展背景与环境变化 - 国际环境面临三大变化:全球经贸关系重构、地缘政治不确定性事件频率提高、全球科技竞争日益明显[4] - 国内环境面临五大变化:经济“破旧立新”(如房地产下行)、增长动力转向内需、人口总量自2022年首次负增长、共同富裕重要性提升、面临低通胀压力[4] - 2024年“三新经济”占GDP比重已超过18%[4] - 对外部环境判断趋于谨慎,强调“风险挑战”与“战略机遇”并存[4] 经济增长目标 - “十五五”期间可能不设五年定量增长目标,但2035年远景目标隐含未来十年名义GDP增速应不低于5.4%,“十五五”期间不宜低于5.5%[4][5] - 为实现2035年GDP比2020年翻一番的参考目标,2025-2035年实际GDP增速需不低于4.4%,“十五五”期间需不低于4.7%[5] 重点任务与领域调整 - 重点任务领域数量保持12个,但顺序调整:现代产业体系从第二位提升至第一位,对外开放从第九位提升至第五位,绿色发展略靠后[6][9] - 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目标从“十四五”的“四国”变为“十五五”的“五国”,新增“航天强国、交通强国”,保留“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6] - 科技创新核心明确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并强调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6] - 内需方面强调“以新需求引领新供给,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的双向互动关系,并坚决破除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卡点堵点[6][7] - 区域发展首次强调四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新型城镇化)的叠加效应,并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7]
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5.2%,实现全年目标有支撑
人民网· 2025-10-22 11:22
展望下阶段,实现全年预期目标有基础有支撑,但也需要付出艰苦努力。我们要坚定信心,鼓足干劲, 加力提效实施逆周期调节,持续用力扩大内需、做强国内大循环,不断增强内生增长动能,力促经济持 续健康发展。 政策发力显效,绿色、创新"势能"向经济"动能"不断转化。今年以来,各方面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 力,推动经济结构不断调优、新旧动能有序转换。前三季度,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 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达到35.9%、16.7%,"压舱石"作用进一步凸显;绿色低碳转型取 得新进展,电力增长动能强劲,非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同比提高约1.7个百分点。同 时,外贸新动能成长壮大,"新三样"产品出口两位数增长等等。在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下,我国科技创 新和产业创新亮点颇多。新质生产力在实践中逐步发展壮大,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中国始终是全球经济增长最稳定、最可靠的动力源。今年以来,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贸易保护主义 盛行,地缘政治冲突等问题频发。在这样的情况下,三季度4.8%的经济增速水平仍明显高于多数主要 经济体。三季度经济总量达35.5万亿元,超过全球第三大经济体2024年全年经 ...
人民财评: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5.2%,实现全年目标有支撑
人民网· 2025-10-22 10:29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5.2%,比上年全年和上年同期分别加快0.2、 0.4个百分点。尽管面临外部压力加大和内部困难较多的复杂局面,中国经济"稳"的格局、"进"的势 头、"韧"的特性没有改变,实现全年预期目标有基础有支撑。 前三季度我国经济为高质量发展拖稳底盘,也为长远发展蓄势增能。前三季度我国GDP增量达到39679 亿元,同比多增1368亿元,对于超大体量的经济体来说,稳定发展殊为不易。今年前三季度,中国货物 贸易进出口总值达33.61万亿元,同比增长4%,外贸展现强大韧性,货物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 增速逐季回升。这都证明了中国经济充满了活力。 政策发力显效,绿色、创新"势能"向经济"动能"不断转化。今年以来,各方面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 力,推动经济结构不断调优、新旧动能有序转换。前三季度,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 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达到35.9%、16.7%,"压舱石"作用进一步凸显;绿色低碳转型取 得新进展,电力增长动能强劲,非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同比提高约1.7个百分点。同 时,外贸新动能成长壮大,"新三样"产品出口两位数 ...
中国经济向前看丨专访郭丽岩:怎么看发展优势?
搜狐财经· 2025-10-22 02:52
宏观经济表现 - 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1.5万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2% [2] - 尽管面临世纪疫情、地缘政治冲突等挑战,中国经济在“十四五”期间仍保持稳定增长 [2] - 宏观政策通过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相结合,形成组合拳以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 [2] 产业发展与创新 - “十四五”期间新技术新产品加速应用,例如家庭智能化装备、海陆空全空间智能无人体系(无人车、无人机等) [3] - 新兴产业如AI+获得应用场景支持,安徽、广东等省份试点推进智能无人体系建设 [4] - 传统行业如纺织、材料行业转型升级,高性能纤维应用于高铁、造船等高端装备 [4] 核心竞争优势 - 制度优势提供强大组织动员能力和长远战略规划,引导资源向关键领域汇聚 [4] - 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基于14亿多人口和不断扩大的中等收入群体,正加速转变为产业竞争优势 [4] - 完整产业体系优势体现在新兴产业技术突破和传统行业升级两方面 [4] - 丰富人才资源优势包括科学家、工程师和高技能劳动者队伍,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要素保障 [5] 企业转型与应对 - 面对外部环境变化,外向型企业通过拓展海外多元市场,从商品供应商向系统集成和全生命周期服务商转型 [5] - 企业更加重视自主知识产权品牌,展现出化危为机的能力 [5] 未来发展方向 - 供给侧需强调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推动科技自立自强,并将新技术新产品规模化推向市场 [6] - 需求侧需释放超大规模市场潜能,加强新消费供给以满足居民家庭对服务性消费的诉求 [6] - 供需双侧需协同发力,以民生诉求为导向优化政策,为经济找到新增长点和引擎 [6]
坚定信心 鼓足干劲
人民日报· 2025-10-21 15:48
宏观经济表现 - 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5.2%,增速比上年全年和上年同期均有所加快 [1] - 三季度GDP增速为4.8%,虽较前期有所回落,但仍高于多数主要经济体 [1] - 经济总量可观,生产、销售、进出口稳定增长 [1] 经济发展质量 -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消费需求有序释放 [1] - 外资外贸稳中提质,部分先行指标和高频指标表现积极 [1] - 经济发展态势总体平稳、稳中有进 [1] 政策与展望 - 前三季度经济稳健表现为完成全年发展目标任务打下较好基础 [1] - 需加力提效实施逆周期调节,持续用力扩大内需、做强国内大循环 [1] - 多措并举营造一流产业生态,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 [1]
发挥财政作用服务和支撑中长期规划
经济日报· 2025-10-21 12:20
财政在“十五五”规划中的基础性作用 - 财政需聚焦推动高质量发展,着眼于积蓄发展动力、转变发展方式、优化发展格局、提升发展效益 [1] - 为积蓄发展动力,财政政策需着力激发科技创新潜力,加大对战略性、关键性领域的科技投入力度,鼓励多元主体支持创新 [2] - 为转变发展方式,财政需积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构建有利于绿色低碳发展的财税政策体系,落实相关税收优惠 [3] - 为优化发展格局,财政需有效提高国内大循环的覆盖面,引导投资转向惠民生、促消费,短期可通过消费券等方式激发活力,长期需提升居民消费能力 [4] - 为提升发展效益,财政需推进共建共享共富,加强普惠性民生保障,健全收入分配制度,履行好再分配调节职能 [5]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以发挥制度性作用 - 使财政有效服务和支撑规划部署需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将其作为解决重点领域问题的突破口 [6] - 需持续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全面规范透明的预算制度,深化零基预算改革,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以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7] - 需进一步理顺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财政关系,适当加强中央事权并增加地方自主财力 [8] - 需完善现代税制体系,健全有利于高质量发展和社会公平的税收制度,落实税收法定原则,优化税收征管方式 [9] 发挥财政保障性作用确保规划实施 - 发挥财政的保障性作用需强化对国家重大战略任务的财力保障,加强规划实施保障和政策协同 [9] - 需强化财政资源管理,健全财政资源统筹机制,加强资金整合协调以支持重大工程项目和公共服务等领域 [10] - 需优化财政金融互动政策,统筹财政金融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使二者同向发力、相互补位,并防止风险传导 [11] - 需完善财政相关体制机制以打通规划实施卡点堵点,包括健全有利于全国统一大市场的税收制度,建立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 [12]
吕炜:发挥财政作用服务和支撑中长期规划
经济日报· 2025-10-21 07:59
用中长期规划指导经济社会发展,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种重要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谋 划"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准确把握"十五五"时期的阶段性要求,着眼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 业,紧紧围绕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一个领域一个领域合理确定目标任务、提出思路举措。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 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 科学制定和接续实施五年规划,需充分发挥财政在治国安邦中的基础性、制度性、保障性作用,坚持规 划定方向,财政作保障,各方面政策相协调,实现发展规划与宏观政策协调联动,使财政有效服务和支 撑规划部署落实落地。 发挥基础性作用—— 聚焦推动高质量发展 切实发挥财政的基础性作用,就要聚焦推动高质量发展,着眼于积蓄发展动力、转变发展方式、优 化发展格局、提升发展效益,有针对性地部署具有牵引性的财政政策。 进一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中长期规划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系统及其之间的复杂关系,财政在其中发挥着独特作用,以财政 政策为牵引、以财税体制改革为突破口来解决重点领域存在的问题, ...
21社论丨更快更好发挥政策效能,实现全年增长目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1 07:56
今年前三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5.2%,继续运行在目标水平之上,为完成全年任务打下坚 实基础。但随着国内外环境的复杂演变,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仍需付出艰苦努力。 经初步核算,我国三季度GDP同比增长4.8%,较二季度回落0.4个百分点,基本符合市场预 期。从产业角度看,第一产业拉动0.3个百分点,高于二季度的0.2,第二、三产业的拉动点数 均有所回落,与工业增加值和服务业生产指数的回落大体一致。 总体来说,我国仍有充足的政策空间、丰富的政策工具、常态化的政策储备,能够有效应对各 类风险挑战,推动基本面尤其是内需进一步企稳。 10月20日,党的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开始举行,会议将审议《中共中央 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可以预期,会议将会为中国未来5 年发展擘画新蓝图,也将会为经济增长注入新信心。 出品丨21财经客户端 21世纪经济报道 编辑丨刘雪莹 SFC 如果要确保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顺利完成,仍需努力克服一系列增长挑战:一是近期外 部贸易摩擦有所加剧,为下一阶段的出口带来新的挑战和不确定性因素;二是投资者信心仍有 待提振;三是去年一揽子增量政策带来 ...
21社论丨更快更好发挥政策效能,实现全年增长目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1 07:06
今年前三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5.2%,继续运行在目标水平之上,为完成全年任务打下坚实基础。 但随着国内外环境的复杂演变,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仍需付出艰苦努力。 经初步核算,我国三季度GDP同比增长4.8%,较二季度回落0.4个百分点,基本符合市场预期。从产业 角度看,第一产业拉动0.3个百分点,高于二季度的0.2,第二、三产业的拉动点数均有所回落,与工业 增加值和服务业生产指数的回落大体一致。 从需求角度看,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拉动增长2.7个百分点,货物和服务净出口拉动GDP增长1.2个百分 点,均与二季度大致持平。但资本形成总额拉动点数则有所下降,与固定资产投资的月度表现也基本一 致。 三季度以来,国际经贸增长不稳定不确定性加大,我国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但与此同时,我 国的贸易多元化进程持续提速,对非洲、东盟、拉美、欧盟等主要贸易伙伴保持较高增长,也使得净出 口的贡献率并未明显下滑,但与此同时,内需的支撑作用亟待增强。 如果要确保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顺利完成,仍需努力克服一系列增长挑战:一是近期外部贸易摩 擦有所加剧,为下一阶段的出口带来新的挑战和不确定性因素;二是投资者信心仍有待提 ...
建筑材料行业跟踪周报:短期关注十五五,中期等待经济工作会议定调-20251020
东吴证券· 2025-10-20 19:52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增持,且维持该评级 [1] 核心观点 - 短期投资策略需关注十五五规划纲要,中期需等待经济工作会议定调 [1] - 9月中国M1和出口数据超预期,但PPI环比持平略弱于季节性,显示地产基建等传统经济偏弱 [4] - 短期市场受美国TACO交易情绪扰动,推荐国内大循环科技方向及地产链消费方向 [4] - 科技方向看好洁净室工程、PCB升级的玻纤企业、AI端侧应用如智能家电和智能摄像头 [4] - 消费方向认为地产链出清近尾声,供给格局改善,零售型公司加速渠道下沉,估值已过分悲观 [4] - 海外方面,美欧财政扩张刺激军工、科技和医药大型企业,同时关注企业出海东南亚、中东、非洲等市场 [5] 大宗建材基本面与高频数据 水泥 - 本周全国高标水泥市场价格为346.8元/吨,较上周下跌2.3元/吨,较2024年同期下跌61.8元/吨 [4][14] - 价格上涨地区包括两广地区(+5.0元/吨)、中南地区(+1.7元/吨)、西北地区(+8.0元/吨) [4][14] - 价格下跌地区包括东北地区(-20.0元/吨)、华北地区(-6.0元/吨)、西南地区(-6.0元/吨)等 [4][14] - 全国样本企业平均水泥库位为67.3%,较上周上升0.6个百分点,较2024年同期上升3.1个百分点 [4][20] - 全国样本企业平均水泥出货率为45.2%,较上周微增0.7个百分点,但较2024年同期下降10.0个百分点 [4][20] - 十月中旬,北方地区需求因降温降雨走弱,南方地区因市场资金紧张需求未见起色,整体市场表现疲软 [13] 玻璃 - 卓创资讯统计的全国浮法白玻原片平均价格为1301.0元/吨,较上周上涨11.2元/吨,较2024年同期上涨46.6元/吨 [4][45] - 全国13省样本企业原片库存为5957万重箱,较上周增加183万重箱,较2024年同期增加816万重箱 [4][51] - 国庆节后市场补货情绪不足,中下游主动消化自身库存,浮法厂库存增加明显,价格涨跌互现 [44] - 短期行业供需呈现僵持状态,高厂商库存和弱需求预期下,价格低位震荡 [7] 玻纤 - 节后第一周国内无碱粗纱市场价格稳定,2400tex无碱缠绕直接纱市场主流成交价格在3250-3700元/吨,全国企业报价均价为3524.75元/吨,同比下降3.93% [4][62] - 电子纱G75主流报价8800-9300元/吨,较节前一周均价上涨3.03%;7628电子布报价涨至3.9-4.4元/米 [4][63] - 行业盈利仍处低位,但中期供给冲击最大阶段已过,反内卷倡议有望推动价格企稳回升 [7] - 电子布下游景气度提升,供给趋紧,提价已顺利落地;AI应用下特种玻纤布产品升级趋势明确 [7] 行业动态与行情回顾 - 前三季度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937亿元,同比增长5.8%,新线投产968公里,利好相关工程和基础建材需求 [76] - 本周建筑材料板块(SW)涨跌幅为-4.11%,同期沪深300指数涨跌幅为-2.22%,万得全A指数涨跌幅为-3.45%,板块表现弱于大盘 [4][77] - 个股方面,赛特新材、兔宝宝、耀皮玻璃等涨幅居前;凯盛科技、中国巨石、北京利尔等跌幅居前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