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船舶
icon
搜索文档
船舶行业点评报告:*ST松发重组成功,向“中国最具成长力造船厂”迈进
浙商证券· 2025-05-28 22:2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船舶行业高景气度持续,多船型接力放量,船厂盈利能力改善,供需紧张或驱动船价创新高,龙头公司业绩弹性大,我国高产能、高技术水平船厂有望优先受益,且造船行业竞争格局有望优化 [5][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ST 松发重组情况 - 2025 年 5 月 26 日盘后松发股份发布相关公告,本次交易标的资产交割事项实施完毕,包括恒力重工 100%股权过户至松发股份名下、松发品牌家居 100%股权过户至中坤投资,交割日为 2025 年 5 月 22 日 [1] - 后续上市公司拟向不超过 35 名特定投资者发行股份募集不超过 40 亿配套资金,用于标的公司募投项目建设,定价基准日为发行期首日,发行价格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 20 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价的 80%,锁定期 6 个月 [2] 恒力重工情况 - 2024 年公司新接订单全球排名第 4,截止 2025 年 5 月 28 日手持订单 1795 万 DWT、442 万 CGT,2024 年新接订单 1283 万 DWT、318 万 CGT [3] - 具备船用发动机配套能力,产能有富裕,2024 年 3 月开始接受外部订单,发动机业务开始生产 [3] 船舶行业情况 - 2025 年 1 - 4 月克拉克森新接订单同比下降 56%,其中箱船新接订单同比增长 346%,油轮、散货船、LNG 船、其他船型新接订单同比下降 [4] - 截至 2025 年 4 月,克拉克森新船造价指数报收 187.11 点,2025 年以来下降 1.08%,2021 年以来增长 47%,位于历史峰值 98%分位,箱船、油轮、散货船、液化船新船价格指数分别同比 +3.35%、 -1.74%、 -0.1%、 -0.1%,位于历史峰值 91%、83%、71%、97% [4] - 截止 2025 年 4 月,箱船、油轮、散货船手持订单占运力比约 27%、15%、10%,油轮至 2025 年运力仍紧缺 [4] 投资建议 - 重点推荐中国船舶、中国重工、中国动力、中国海防、中船防务、亚星锚链,关注*ST 松发 [6]
10亿美元造船大单!印度航运巨头与中国和韩国船厂洽谈建造
搜狐财经· 2025-05-28 21:53
印度国有航运公司Shipping Corporation of India(SCI)正在与中国和韩国的船厂接触,计划以10亿美元建造2艘VLCC及最多 4艘16,000TEU的集装箱船。 据悉,此举源于印度政府为保障能源供应而推出的大规模油轮建造计划,计划到2040年前投入8,500亿印度卢比(约合人民 币714亿元)建造112艘船。 消息人士于本月初透露,印度政府正在筹备一份10艘船舶的订单。多家造船业人士表示,SCI的VLCC和集装箱船候选船厂 名单包括韩国三大船企(现代重工、三星重工、韩华海洋)以及中国的民营大型造船企业,如恒力重工和新时代造船。 一位造船业人士估计,订单总成本将略低于10亿美元。按此计算,每艘VLCC的价格约为1.2亿美元,而16,000TEU的集装箱 船单价在1.8亿至1.9亿美元之间。集装箱船订单包括两艘确定建造的船舶及两艘备选船舶。 据悉,SCI尚未决定集装箱船的燃料类型,但VLCC将采用传统燃料。此外,SCI将在与船厂洽谈后发布正式招标。 此前,印度政府已邀请日本和韩国的船企合作在印度建造船舶。据报道,现代重工正与印度国营科钦造船厂洽谈在科钦新建 造船设施,而韩华海洋则计划在印 ...
船舶行业点评报告:ST松发重组成功,向“中国最具成长力造船厂”迈进
浙商证券· 2025-05-28 21:3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船舶行业处于周期景气向上阶段,换船周期、环保政策、产能紧张等因素共同推动行业发展,多船型接力下单,船厂盈利能力改善,我国高产能、高技术水平船厂有望优先受益,船舶总装资产整合使造船行业竞争格局有望优化 [4][5][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ST松发重组情况 - 2025年5月26日盘后松发股份发布相关公告,本次交易标的资产交割事项已实施完毕,恒力重工100%股权过户至松发股份名下,松发品牌家居100%股权过户至中坤投资名下,交割日为2025年5月22日 [1] - 后续上市公司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股份募集不超过40亿配套资金,用于标的公司募投项目建设,定价基准日为发行期首日,发行价格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价的80%,锁定期为6个月 [2] 恒力重工情况 - 2024年公司新接订单全球排名第4,截止2025年5月28日手持订单1795万DWT、442万CGT,2024年新接订单1283万DWT、318万CGT [3] - 具备船用发动机配套能力,满足自身需求后产能仍有富裕,2024年3月开始接受外部订单,发动机业务开始生产 [3] 船舶行业情况 - 2025年1 - 4月克拉克森新接订单同比下降56%,其中箱船新接订单同比增长346%,油轮、散货船、LNG船、其他船型新接订单同比下降 [4] - 截至2025年4月,克拉克森新船造价指数报收187.11点,2025年以来下降1.08%,2021年以来增长47%,位于历史峰值98%分位,箱船、油轮、散货船、液化船新船价格指数分别同比+3.35%、 - 1.74%、 - 0.1%、 - 0.1%,位于历史峰值91%、83%、71%、97% [4] - 截止2025年4月,箱船、油轮、散货船手持订单占运力比约27%、15%、10%,油轮至2025年运力仍紧缺 [4] 投资建议 - 重点推荐中国船舶、中国重工、中国动力、中国海防、中船防务、亚星锚链,关注*ST松发 [6]
研判2025!中国全回转起重船行业市场现状、产业链及未来趋势分析:全回转起重船广泛应用于海上风电、海洋工程等领域[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5-27 09:12
内容概要:起重船又称浮吊,是甲板上装有起重设备,专供水上作业起吊重物用的船舶,广泛应用于海 上风电施工、海上大件吊装、海上救助打捞、桥梁工程建设和港口码头施工等多个领域。按照起重机械 的结构形式,起重船可分为回转式起重船和固定扒杆式起重船。回转式起重船的起重机械构造和船体结 构布置复杂,一般起重能力相对固定式起重船要小,但凭借其可以自由转动的功能广泛适用于区域狭窄 的港口、航道进行货物装卸作业或修造船时起吊和安装大型机械设备等。全球起重船市场规模不断扩 大,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起重船市场规模为115.5亿美元,2024年进一步扩大至123亿美元左右。全回 转起重船具有作业的机动性和调遣的安全性等优点,逐渐成为海洋平台及海上工程吊装、拆卸作业中关 键吊装装备。2024年期间,有多艘全回转起重船交付。如2024年7月,江苏韩通集团有限公司旗下江苏 韩通赢吉重工有限公司承建的4000吨全回转起重船"海洋风电76"号正式完工交付,并开赴海上风电场作 业,为我国海上风电绿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又添一"重器"。2024年12月,由上海振华重工为中国铁建港航 局承建的"铁建起重5000"轮,在江苏海新船务重工有限公司举行交船 ...
单价上涨!造船巨头再获LNG加注船订单
搜狐财经· 2025-05-26 14:25
公司订单与交付 - HD韩国造船海洋与欧洲船东签订2艘18000立方米LNG加注船建造合同,总金额2706亿韩元(约1.98亿美元),单船造价9900万美元,计划2027年12月前交付[2] - 2024年累计承接新船订单55艘、67亿美元(481亿元人民币),完成全年目标180.5亿美元(1320亿元人民币)的37.1%,包括1艘LNG运输船、6艘LNG加注船、1艘VLAC、34艘集装箱船等[2] - 此次订单单船价格较2月希腊订单(9280万美元/艘)上涨620万美元(4450万元人民币),交付时间提前1年[3] - 2023年公司累计承接7艘LNG加注船订单,均在HD现代尾浦建造[4] LNG加注船市场动态 - 全球LNG动力船舶(非运输船)数量预计从2023年472艘增至2033年1174艘(增长149%),加注用LNG年消费量2028年达1500万吨(较2023年增4.7倍)[4] - LNG加注船作为高技术高附加值船型,具备海上/港口多场景加注优势,被视作"海上燃料供应基地",是造船界关注的高端明星船型[3] HD现代尾浦技术实力 - 公司是韩国LNG加注船建造量最大船厂,2016年交付全球最大7500立方米LNG加注船"Kairos"号[5] - 2022年交付韩国最大18000立方米LNG加注船"K.LOTUS"号(入选RINA 2022年度世界名船录)[5][6] - 2023年相继交付东南亚最大18000立方米"FueLNG Venosa"号及双燃料动力"New Frontier 2"号[5] 客户与租赁合作 - 最新2艘订单船东为西班牙IBAIZABAL,将由壳牌长期租赁[2] - 2月希腊船东Evalend Shipping订单涉及4艘同型船,总价5383亿韩元(3.71亿美元)[3] - IBAIZABAL同期与沪东中华签署1艘18600立方米加注船建造意向书[2]
上港集团能源(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罗文斌:未来船舶燃料将进一步向清洁绿色转型
期货日报网· 2025-05-26 08:34
航运业绿色燃料转型 - 国际海事组织海上环境保护委员会第83届会议达成2051年实现净零排放共识,明确分阶段排放目标和船舶燃料碳排放参考指标 [1][2] - 行业共识为从传统燃料油转向清洁燃料,全球多数船舶已选择LNG和甲醇作为未来燃料 [1] - 全球具备加注能力的港口有198个,LNG加注主要集中在上海、新加坡和鹿特丹3个枢纽港 [1] - 上海枢纽因新交付船数量增加、LNG价格优势及加注供应能力提升,自2022年3月15日首次加注以来加注量快速增长 [1] 燃料转型路径 - 船公司需综合考虑清洁燃料与传统燃料比例以达到合规目标 [2] - 传统燃油船可能逐渐增加生物燃油比例,必要时采用碳捕集装置 [2] - LNG双燃料船在2031年后或需加入生物质天然气等 [2] - 甲醇船早期可用传统低碳甲醇,后期绿色甲醇比例将提高 [2] 港口加注基础设施 - LNG加注集中在上海、新加坡和鹿特丹主要因航线集聚且基础设施完善 [1] - 枢纽港拥有集装箱航线密集、货物装卸量大及LNG加注船、接收站等资源 [1]
华锋股份(002806) - 2025年5月23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23 18:34
公司基本信息 - 证券代码 002806,证券简称华锋股份;债券代码 128082,债券简称华锋转债 [1] - 2025 年 5 月 23 日下午 15:00 - 17:00 通过全景网“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采用网络远程方式召开业绩说明会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包括董事长谭帼英、董事兼总经理林程等 6 人 [2] 产品与业务进展 - 基于 1/4 驱动转向角模块的智能无人天线车已小批量销售,角模块及智能滑板底盘项目在物流配送等领域加快应用 [2] - 研发 4μm 超薄铜箔涂碳技术和针对 15μm 以下铝箔的刻蚀技术,均有送样客户 [3] - 依托新能源汽车电控及驱动系统技术积累,布局低空飞行器核心部件和电动船舶电控技术 [3] - 新能源汽车事业部借助 AI 赋能,拓展电动商用车电控系统产品 [4] - 与福田汽车、一汽解放等主流商用车企业合作,产品涵盖整车控制器等 [4] - 新开发下一代重卡全集成控制器等产品,面向下一代电控及驱动系统解决方案 [5] 市场竞争力与发展策略 - 从材料、部件到整车三个层面构建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解决方案,拓展市场占有率 [5] - 结合锂离子电池应用拓展研究成果,拓展电化学等相关业务,构建完备业务体系 [5] - 各事业部发挥独特优势,形成协同效应,推进新能源汽车业务发展 [5] 技术领先与应对竞争 - 电力电子层面完善底层软件开发能力等,通过 ASPICE 认证 [5] - 动力系统层面完成标准化三电方案及整车性能平台开发等 [6] - 实验测试层面加强实验室条件建设,取得 CNAS 实验室资质认证 [6] 新能源商用车竞争优势 - 依托高校资源,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构建产业联盟,带动产品和技术迭代升级 [6] - 凭借优质客户服务和供应链体系整合,推动产业链技术进步和产业化水平提升 [6]
中国造船业“超级周期”启幕:全球69%订单背后的技术突围与重组革命
华夏时报· 2025-05-23 15:06
行业表现 - 2024年4月中国船企新承接51艘、251万修正总吨新船订单,占全球市场份额69% [1] - 2024年中国造船完工量同比增长13.8%,新接订单量同比增长58.8%,手持订单量同比增长49.7% [2] - 2025年1-4月中国船企新船订单全球占比54%,手持订单量9467万修正总吨,全球占比59% [7] 技术突破 - 沪东中华交付全球首艘第五代大型LNG运输船,承接卡塔尔"百船计划"24艘超大型LNG船订单 [2] - 2024年中国新接绿色船舶订单占全球市场份额78.5%,覆盖LNG双燃料、氨燃料预留等主流船型 [2] - 中船防务自主设计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入列,标志深海资源开发能力跻身世界前列 [3] 企业动态 - 中国船舶手持订单排期至2029年,吸收合并中国重工进入关键阶段 [1] - 中国船舶2024年末累计手持民船订单322艘、2461万载重吨、2170亿元,中高端船型占比88% [4] - 中国船舶与中国重工合并为A股市场最大规模上市公司吸收合并案 [4] 市场数据 - 2025年4月克拉克森新造船价格指数187.11点,同比上涨1.7% [8] - 17.4万立方米级LNG运输船平均单船价格2.55亿美元,VLCC平均1.25亿美元,超大型集装箱船平均2.735亿美元 [8] - 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船厂新签订单1980万载重吨/895万修正总吨,金额299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56%/46%/35% [8] 战略布局 - 中船集团围绕"高端、绿色、智能、深海、极地"五个维度加快科技创新布局 [3] - 中国船舶工业需加速推进硬件软件化、软件智能化进程以适应全球新需求 [9] - 中国船舶工业连续15年稳居三个世界第一,造船能力超越全球第二至第十名国家之和 [7]
国际船东重返中国,造船大省“链主”争霸谁领航?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3 10:13
国际船东回流 - 4月大陆船企新承接51艘、251万修正总吨新船订单,占全球市场份额69%,重回全球榜首 [1][5] - 中国船舶集团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6.6%,旗下公司手持订单排至2029年 [1] - 5月12日至18日一周内,中国船厂接获18+2艘新船订单,占全球同期订单量的64% [1][6] - 2025年1-4月中国造船完工量1532万载重吨,新接订单3069万载重吨,手持订单22978万载重吨(同比增长43.6%),占全球市场份额64.3% [5][8] - 同期船舶出口占比达88.4%(完工量)、84.8%(新接订单)、92.4%(手持订单),出口金额158.3亿美元 [5] 头部船企动态 - 广船国际获瑞士MSC旗下GNV公司4艘LNG双燃料豪华客滚船订单 [1][6] - 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手持订单排期至2029年 [1][6] - 5月中国船厂累计接获新船订单超30艘,其中5月5-11日接获13+2艘,5月12-18日接获18+2艘 [6] 产业转型升级 - 船舶行业出口占比达80%-90%,需通过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应对美国港口费影响 [7] - 骨干企业实现三维数字化工艺模型全流程应用,智能制造生产线使生产效率提升20%以上 [7] - 规模效应带来边际成本递减优势,单位成本降低增强全球竞争力 [7] - 重点发展低碳零碳技术体系,布局LNG双燃料、绿色甲醇等新能源船舶 [7][12] 区域竞争格局 - 2024年全国海洋船舶工业增加值1370亿元,同比增长14.9% [10][11] - 江苏以2026万载重吨造船完工量领跑,上海(667万)、浙江(413万)、辽宁(382万)、广东(353万)、山东(318万)形成三大造船基地 [11] - 广东提出提升海洋船舶工业,浙江培育船舶海工产业(目标海洋经济增速6%),辽宁做优船舶海工装备 [12] - 江苏重点发展绿色船舶出口,上海推动LNG/绿色甲醇燃料供应体系,山东培育绿色船舶和超大型油船等高技术船舶 [12] 新兴市场机遇 - 深远海养殖产业链将带动配套船队建设,为中小型船企创造新机会 [13] - 游艇产业迎来普及窗口期,山东、广东具备发展游艇经济区位优势,需政策支持开发"亲水经济"场景 [13]
国际船东重返中国,造船大省“链主”争霸谁领航?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2 21:01
国际船东回流与中国造船市场复苏 - 4月大陆船企新承接51艘、251万修正总吨订单,占全球市场份额69%,重回全球榜首 [1][4] - 中国船舶集团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6.6%,手持订单排期至2029年 [1] - 5月12日至18日全球新船订单28+2艘,中国船厂接获18+2艘,包括瑞士地中海航运旗下4艘LNG双燃料豪华客滚船订单 [1][5] 全国造船指标表现 - 2025年1-4月造船完工量1532万载重吨(同比-8.4%),新接订单量3069万载重吨(同比-11.1%),手持订单量22978万载重吨(同比+43.6%) [3][4] - 同期国际市场份额:造船完工量49.9%,新接订单量67.6%,手持订单量64.3% [3] - 出口船舶占比:造船完工量88.4%,新接订单量84.8%,手持订单量92.4%,出口金额158.3亿美元 [5] 区域造船竞争格局 - 江苏2023年造船完工量2026万载重吨,占全国总量近50%,大幅领先上海(667万载重吨)、浙江(413万载重吨) [7][8] - 辽宁、广东、山东三省完工量集中在300-400万载重吨区间,竞争激烈 [7] - 2024年全国海洋船舶工业增加值1370亿元,同比增长14.9% [7] 产业升级与政策支持 - 头部船企推进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三维模型共享率提升80%,生产设计效率提高20% [6] - 江苏、广东等省2025年政策聚焦绿色船舶、高技术船舶,上海推动LNG燃料供应及内河船舶电动化 [9][10] - 深远海养殖产业链(如养殖工船、配套船队)和游艇经济被视为新增长点 [10][11] 技术突破与成本优势 - 骨干船企实现三维数字化工艺模型(MBD)全流程应用,智能制造生产线覆盖型材切割、焊接等环节 [6] - 规模效应带来边际成本递减,中国船厂单位成本降低,全球价格竞争力提升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