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行业自律
icon
搜索文档
“茅台八仙之一”,被公开除名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9 17:56
仁怀酒协除名冯小宁事件 - 仁怀市酒业协会发布通告,撤销冯小宁协会生产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及副主任委员资格,并予以除名 [1] - 通告指出冯小宁违反行业自律规定,明确切割关系,禁止酒企在宣传中使用其协会专家身份 [1] - 协会呼吁全体从业者引以为戒,遵守行业规范,维护仁怀酱香白酒品质信誉 [1] 冯小宁背景信息 - 冯小宁系"茅台八仙之一"的品酒专家,曾被誉为"国家级品酒大师" [2][4] - 1976年进入茅台酒厂学习品酒调酒,19岁主持茅台酒厂"车间品酒评级"工作 [5] - 1983年被调往茅台酒易地生产试验基地主持调酒,1989年通过省级品酒师考试 [5] - 目前市场上有以她名字命名的"冯小宁酒",网购平台有多款标注"冯小宁"的白酒在售 [5][9] 除名原因推测 - 官方未明确具体原因,仅提及违反行业自律规定 [3][12] - 今年3月市场监管发现某平台宣传"冯小宁亲酿"等涉嫌违反广告法的内容 [12] - 业内人士猜测上述违规行为可能是除名的直接导火索 [12] - 除名前一周协会刚通过新版《自律公约》,强化全产业链自律要求 [12][13] 行业自律新规 - 7月22日协会会员大会通过新版《章程》和《自律公约》 [12][13] - 新增会员分类管理、分支机构自律等条款,贯穿全产业链 [13] - 设定8章24条细则,严禁添加食用酒精、虚标年份等行为 [13] - 首次建立"三类企业"分级动态管理机制,对违规企业采取约谈、除名等措施 [13]
仁怀酒协:撤销冯小宁生产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资格
财经网· 2025-07-29 17:11
希望仁怀产区全体酱香白酒从业者以及各专业委员会委员引以为戒,严格遵守行业自律公约和行业 规范,坚守仁怀产区酱香白酒生产技术伦理,共同维护仁怀产区酱香白酒品质信誉与产区形象。 撤销冯小宁仁怀市酒业协会生产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副主任委员资格,予以除名并公开通报。 除名之后,冯小宁个人行为和活动与仁怀市酒业协会及生产技术专业委员会再无任何关联。任何酒 类企业在涉及冯小宁的宣传推介中不得再有其"仁怀市酒业协会生产技术专家(或委员)"等身份名义的 相关介绍和表述。 【中国白酒网】7月29日,仁怀市酒业协会官方公众号发布关于撤销冯小宁生产技术专业委员会副 主任委员的通告。披露仁怀市酒业协会生产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冯小宁因违反仁怀市酒业协会及 生产技术专业委员会有关行业自律规定,经2025年7月28日生产技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扩大)会议 审议同意并报协会常务会议批准,决定: ...
山东氯碱行业达成共识:自律整治“内卷”共同应对风险
中国化工报· 2025-07-29 10:33
"新的国际贸易形势下氯碱产品出口及行业自律商讨"成为会议专题讨论的一个新亮点。山东省氯碱协会 信息部邵坤深入剖析了我国今年以来氯碱产品出口情况及未来政策变化对我国出口带来的影响。邵坤强 调,在当前国内产能出清与全球贸易重构的窗口期,积极拓展产品出口,是氯碱企业应对行业结构性矛 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战略选择。 协会理事长单位代表滨化集团滨城基地副总经理马立文表示,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内国际市场背景下, 团结协作、信息共享、规范经营、质量为先、互利共赢是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希望将会议成果转化 为实际行动,把共识转化为发展的合力,共同应对市场及贸易风险。 此次会议由山东省氯碱行业协会主办,青岛明月海藻生物健康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协办,赛为(山东)商务 咨询有限公司承办。 中化新网讯 "针对氯碱行业'内卷'严重的现状,业内要推动建立更有效的自律和沟通协调机制,共同应 对市场及贸易风险,维护行业整体利益。"这是近日在山东青岛举办的2025年山东省氯碱行业年中经营 对标交流会上达成的共识。 山东省氯碱行业协会执行会长宋祥东指出,当下氯碱行业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供需博弈加剧,严重影响 了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国家通过中央经济工作 ...
光伏供应链以创新应对“双重挑战”
中国化工报· 2025-07-29 09:46
行业现状与挑战 - 光伏行业正面临内外双重考验,需要以技术进步对冲成本压力,同时强化行业自律,遏制恶性竞争 [1] - 光储器件面临高湿热、极低温、高海拔、高风沙等严苛环境挑战,现有标准体系难以全面覆盖高可靠性要求 [2] 行业发展建议 - 持续强化创新引领,提升产品附加值,构建韧性协同的供应链体系 [1] - 强化行业自律,严格遵守行业规范与秩序,配合主管部门完善标准体系 [1] - 积极开拓全球市场,提升中国光伏品牌的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 [1] - 加快指导性指南类文件出台,加强各级分类监管抽样,提升采购及评分要求 [1] - 增加监造及验收力度,鼓励使用户外实证及更符合实际使用的新标准和新方法 [1] - 行业亟须构建专用的光储器件标准体系,以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2] 区域发展动态 - 大同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机已达1000万千瓦,光伏装机容量近600万千瓦 [2] - 大同市正从传统能源基地向绿色能源高地转变,紧抓晋北新能源项目基地建设 [2]
农药行业开展“正风治卷”三年行动,看好供给优化助力盈利修复、景气反转
开源证券· 2025-07-28 19:1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基础化工行业投资评级为看好(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农药行业开展“正风治卷”三年行动,行业供给自律或助力景气反转 [4] - 全球农化去库、出口需求良好,部分农药量价齐升助力盈利修复,中长期“正风治卷”行动或助力景气反转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农药行业“正风治卷”行动 - 行动针对隐性添加、非法生产、无序竞争等问题,重点任务包括严禁隐性添加、打击非法生产、抵制低价无序竞争等,预计到2027年底市场秩序改善、内卷遏制、产品质量提升等 [4] 农药行业现状与趋势 - 2022Q4以来全球农药市场去库,国内产能释放致多数产品价格走低,截至7月27日中农立华原药价格指数同比跌0.44%、环比涨0.33%,跟踪产品中同比63%下跌、环比57%持平3%上涨 [5] - 2025年1 - 6月中国除草剂、杀虫剂、杀菌剂出口数量同比分别+14%、+32%、+24%,主要出口至巴西、美国等,因春耕差异不同时段有出口旺季 [5][11] - 短期部分农药刚需阶段性反弹助力盈利修复,中长期“正风治卷”行动或助力景气反转 [5] 推荐与受益标的 - 推荐标的有扬农化工、利民股份、兴发集团等;受益标的有江山股份、利尔化学、润丰股份等 [5] 价格数据 - 2025年以来部分农药及中间体价格反弹,如毒死蜱、烯草酮等,给出了2020 - 2025年各产品均价及不同季度数据,还列出历史分位、较年初及同比变化等 [53][54] 行动涉及品种与相关标的 - “正风治卷”行动涉及百草枯、氯虫苯甲酰胺等品种,对应红太阳、联化科技等相关标的 [56] 相关标的盈利预测与估值 - 给出扬农化工、润丰股份等多家公司2024 - 2026年归母净利润增速、PE等数据及评级情况 [56][58]
“正风治卷”!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周末发声!
券商中国· 2025-07-27 16:00
行业整治行动 - 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启动"正风治卷"三年行动 旨在解决隐性添加 非法生产 无序竞争等突出问题 目标到2027年底实现市场秩序改善 内卷式竞争遏制 产品质量提升 非法生产行为根除 企业合规意识增强 [1][2] - 行动总体要求以问题导向和标本兼治为原则 通过行业自律 标准体系完善 执法协作等措施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2] 重点任务 隐性成分管控 - 严禁添加或销售未登记活性成分 要求企业建立可追溯的采购销售电子台账 推行供应商"白名单"机制 [3] - 组织制定隐性成分检测标准 纳入企业诚信评价体系 搭建信用信息平台 [4][5] - 协会将协助执法部门收集证据 指导企业投诉举报违法行为 [5] 非法生产打击 - 制剂企业需自查原药采购渠道 抵制非法来源原料 配合公安 农业农村等部门执法行动 [6] - 设立举报邮箱ccpia315@163.com 提供0 5-5万元奖励 运用大数据 区块链技术对百草枯 克百威等严监管农药实施闭环管理 [6] 质量标准提升 - 禁止使用未经登记的低质母药加工制剂 推动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 吡虫啉等大宗产品标准修订 提高杂质限量指标 [7] 竞争秩序规范 - 禁止低于成本价倾销 鼓励通过产品质量 品牌服务创新提升竞争力 [8][9] - 针对内卷严重产品制定行业竞争规范 遏制恶性竞争 [10] 保障措施 - 成立专项工作组 制定标准规范推动团体标准升级为国家行业标准 [11] - 建立政府 协会 企业 经营者四方监督机制 加强合规使用农药宣传 [12][13]
今年光伏市场需求仍较大,整治无序竞争持续发力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5 21:41
行业转型与政策动向 - 山西大同从"煤炭之都"转型为"能源之城",曾诞生中国首个光伏"领跑者"示范基地,象征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向"高质量发展" [1] - 行业当前整治重心包括治理低价无序竞争、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退出,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勃华明确工作方向 [1] - 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及工信部专项座谈会释放"反内卷"强化信号,政策规格提升反映国家对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视 [2] - 工信部将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强化规范条件引导,定期公告符合条件企业名单,国家能源局呼吁全行业协力破解非理性竞争、低价中标等问题 [3] 市场供需与竞争现状 - 2025年上半年国内光伏新增装机超210GW,同比翻倍,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上调全年装机预测至270GW~300GW [4][8] - 行业面临供需阶段性结构性失衡,低价无序竞争导致企业亏损、供应链稳定性受损,阳光电源董事长曹仁贤呼吁强化自律、杜绝低于成本价报价 [2] - 协鑫科技高级副总裁胡泽义指出行业存在"囚徒困境",需通过退出非理性扩建产能和提升市场需求双管齐下解决 [4] 技术发展与未来前景 - 中国光伏累计装机量于2025年5月突破1000GW大关,占全国总发电装机容量30%,仅次于火电 [6] - 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认为光伏市场仍有10-20倍增长空间,标普全球预测"十五五"期间中国每年需新增超200GW光伏装机以支撑电力需求增速 [7][8] - 王勃华提出"稳预期"和"拓场景"两大引擎将托底未来需求,风光大基地及市场化交易成熟省份的需求确定性较强 [7][8]
宋志平在光伏行业大会上“反内卷”讲话全文:商场不是战场,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经济观察报· 2025-07-25 19:50
行业反内卷策略 - 从竞争到竞合,加强行业自律,区分良性竞争(技术、质量、服务、品牌)与恶性竞争(低于成本价格)[5][6] - 行业利益高于企业利益,需建立健康生态,水泥行业通过整合与协同实现十余年盈利[9][10] - 行业协会需强化自律管理,大企业带头遵守行规,避免价格破坏行为[11] 产能与集中度优化 - 电解铝行业通过设定4500万吨产能天花板,产能利用率达95%,连续8年盈利上升[13][14] - 提高行业集中度,借鉴美国钢铁、石油行业整合经验,利用资本市场推进并购重组[16][17] - 日本水泥行业将23家厂重组为3家并等比例减产,维持价格稳定在100美元/吨(中国为50美元)[17][18][19] 产量与产能调控 - 光伏组件产能1200GW远超全球年需求600GW,需限产稳价并逐步去产能[22][23] - 水泥行业通过错峰生产(北方采暖季停产3个月)实现产销平衡,利润从200亿增至1500亿元[26][28] - 警惕限产后扩产冲动,需同步推进去产量与去产能[29][30] 经营理念转型 - 利润公式(销量×价格-成本)中,价格对利润影响是销量的10倍,需避免盲目降价[31][39] - 企业过度追求出货量第一,忽视利润与质量,定价权应交由管理层而非销售员[33][36][40] - 北新建材以"质量向上、价格中上、服务至上"理念维持70%市占率及16%净利率[40] 创新与价值提升 - "四化"创新路径:差异化(如隆基绿能从多晶硅转向单晶硅)、细分化(阳光电源深耕逆变器及储能)、高端化(户用光伏溢价50%-150%)、品牌化(中国品牌占全球光伏85%)[42][43][44][45] - 高端品牌应避免价格战,通过技术和服务获取溢价,参考"施正荣曲线"提升附加值[45][46]
宋志平在光伏行业大会上“反内卷”讲话全文:商场不是战场,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经济观察网· 2025-07-25 19:24
行业现状与问题 - 光伏行业面临严重产能过剩问题,当前组件产能达1200GW,而全球年需求量仅600GW [11] - 行业存在"内卷式"恶性竞争现象,表现为低于成本定价、过度追求出货量排名等不良竞争行为 [3][15] - 水泥行业曾经历类似困境,产能过剩达35%-40%,通过整合协同实现十余年盈利 [4][12] 反内卷五大建议 - 从竞争到竞合:区分良性竞争(技术/质量/服务)与恶性竞争(低价倾销),倡导行业自律 [3][5][6] - 从分散到联合:提高行业集中度,参考美国钢铁/日本水泥行业整合案例(日本23家→3家) [7][8][9] - 从去产量到去产能:实施错峰生产(水泥行业案例使利润从200亿增至1500亿),同步控制产能扩张 [10][11][12][14] - 从量本利到价本利:改变以销量为核心导向,重视定价策略(价格变动对利润影响是销量的10倍) [15][17][18] - 从红海到蓝海:通过"四化"创新(差异化/细分化/高端化/品牌化)提升产品附加值 [19][20][21] 成功案例参考 - 电解铝行业通过设定4500万吨产能天花板,实现8年持续盈利,产能利用率保持95%以上 [6] - 北新建材坚持"质量向上,价格中上"策略,市占率70%且年净利达40亿 [18] - 隆基绿能通过差异化战略(从多晶硅转向单晶硅/BC电池)实现突破 [20] 政策与机制建议 - 呼吁行业协会强化自律职能,重点包括反不正当竞争、维护行业标准等 [5][6] - 建议豁免并购重组中的反垄断限制,参考日本水泥行业重组经验 [9] - 支持证监会"并购6条"政策,通过资本市场推动产业整合 [8]
开源证券:涤纶行业扩产已到尾声 底部利润有望向上抬升
智通财经网· 2025-07-24 15:31
行业扩产与集中度 - 涤纶长丝行业已告别高速扩产期,2014-2023年产能从2103万吨增至4128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7 78% [1] - 2024年新增产能仅97万吨,同比增速骤降至2 35%,2025年新增155万吨产能仅由桐昆股份、新凤鸣两大龙头释放 [1] - 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CR6从2023年的85%升至2024年的87%,龙头企业主导能力增强 [1] - 2026年潜在新增产能仍集中在桐昆股份和新凤鸣,行业格局长期优化 [1] 下游需求与出口表现 - 2025年1-6月国内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同比增长3 10%,带动涤纶长丝表观消费量同比增长5 37% [2] - 涤纶长丝直接出口表现亮眼,2025年1-6月出口量达176 52万吨,累计同比增长14 18% [2] - 截至2025年6月,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累计金额降幅收窄至0 2%,海外订单修复趋势明显 [2] - 美国服装面料批发商库存已回归正常水平,2024年4月以来服装销售额保持正增长,带动长丝需求 [2] 行业自律与盈利修复 - 2024年5月行业通过"一口价"自律措施改善盈利,POY、FDY、DTY价差较5月低点分别增长571、421、371元/吨 [3] - 2025年取消"一口价"模式,采用更灵活调整方式,在关税政策冲击下仍保持盈利韧性 [3] - 中短期行业联合减产有望推动单吨利润向上修复,长期新增产能放缓将抬升盈利能力 [3] 受益标的 - 新凤鸣(603225 SH)、桐昆股份(601233 SH)、恒力石化(600346 SH)、荣盛石化(002493 SZ)、恒逸石化(000703 SZ)、东方盛虹(000301 SZ)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