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校毕业生就业
icon
搜索文档
锚定青春航向,驶向广阔未来(新语)
人民日报· 2025-06-11 06:00
据统计,2025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222万人,同比增加43万人。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如何发力? 兼顾量的"扩容"与质的"升级"。一方面,于国家战略与产业发展中找到新的岗位增长点。用足用好"三 支一扶""西部计划"等政策性岗位,引导更多毕业生主动到城乡基层扎下根来,实现人才价值与社会需 求的同频共振。另一方面,激发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广开市场化渠道、构筑多 元化就业生态,提升学生择业的丰富度与匹配度。以岗位的广度提升匹配的精度,让教育链、人才链与 产业链、创新链"无缝对接"。 着眼就业服务的"当下"与"长远"。面对在校毕业生,开展分层分类的就业思政教育、政策说明会等;针 对离校未就业生,岗位推送不断线、就业服务不断线、重点帮扶不断线……精准不失温度的就业指导体 系,能帮助学生完成从学校到社会的过渡。 为何选择核动力研究?因为要"把个人才智融入强核报国"。 为何投身西部建设?因为"我感到很光荣"。 ………… 高校毕业生就业,事关个人家庭,亦事关国计民生。日前,教育部印发通知,部署各地各高校抢抓离校 前促就业关键冲刺期,深入开展2025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百日冲刺"行动。 找到一 ...
稳就业致未来|“高招”助力精准就业 新场景打通“双向奔赴”
新华社· 2025-06-10 09:55
4月11日,学生在山东青岛科技大学2025年春季综合类大型双选会招聘活动现场查看企业资料。 5月21日,"千校万企供需对接会"(连云港专场)暨江苏省2025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百日冲刺"行动在江苏连云港举行。线下百余家企业和线上 千余家企业共提供超1万个工作岗位,涵盖生物医药、集成电路、智能制造等行业。 新华社记者 毛俊 摄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是重中之重。2025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222万人,同比增加43万人。数字背后,是渴 望落地的青春梦想。 新华社发(王海滨摄) 千校万企供需对接会、市校共建育人才、"小而精"双选会开辟就业"直通车","送生进企"打通就业"最后一公里"……今年以来,一系列"组合 拳"精准发力,为高校毕业生搭建多元化就业平台,全方位、多层次促进大学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4月17日,在杭州市人才市场举办的"职引未来——2025年全国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春季专场活动"上,近50家参会企业现场推出700多个工 作岗位,助力劳动者求职就业。 新华社记者 韩传号 摄 近期,教育部印发通知,部署各地各高校抢抓离校前促就业关键冲刺期,深入开展2025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百日冲 ...
为稳就业出更多实招暖招(人民时评)
人民日报· 2025-06-10 06:00
分级分类、量身定制惠企服务,降低企业招聘、用人的制度性成本,有利于激发稳岗扩岗的内生动力 想青年所想,急青年所急,多些直击痛点、响应诉求的实招暖招 前不久,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通知,决定开展重点群体促就业"国聘行动",推出各项务实举措促进 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各地各部门如何创新举措,切实把通知要求落到实 处,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出更多实招暖招?近期,笔者到广东采访,当地的一些做法具有启发意义。 就业有补贴、创业有扶持、创新有资助、求职有住所、落户有补助……今年以来,广东实施"百万英才 汇南粤"行动计划,旨在吸纳100万高校毕业生来粤就业创业,为落实落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提供了有 益借鉴。 企业是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提高企业稳岗扩岗的积极性,就业服务先要立足差异性,增强针 对性。例如,大型企业用人数量多、门类广,新项目落地之初难免遇到招工难,河源市一处产业园成立 服务专班,根据岗位需求"一企一策"组织专场招聘会,有效提升招聘时效。小微企业缺乏专人管理人力 资源,深圳市坪山区提供劳动关系托管服务,从指导入职手续到代管薪酬、社保,大幅减轻企业管理压 力。对初创企业而言,除了租金减免、 ...
如何促进人才供需精准对接?(政策问答·稳就业,政策有哪些)
人民日报· 2025-06-10 05:56
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 - 政策明确加快构建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服务体系,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1] - 教育部会同多部门综合施策,持续拓宽就业渠道,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 [1] 政策扩岗措施 - 教育部联合人社部、财政部印发通知,运用财税、金融、社会保障等政策激发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积极性 [2] - 浙江推出重点行业就业补贴,如养老服务、家政服务、现代农业企业就业可申领每年1万元补贴 [2] - 贵州依托重点建设工程项目力争创造4万个就业岗位 [2] - 北京市昌平区实施重点产业企业规模招用补贴 [2] 招聘对接实效 - 高校书记校长开展"访企拓岗行动",对接经济大省和地方建设,挖掘就业岗位 [3] - 全国2575所高校走访46.2万家用人单位,拓展471.8万个岗位 [3] - 实施"万企进校园计划",各地高校开展线下招聘活动17.9万场 [3] - 在京津冀、长三角、成渝地区开展区域性供需对接会12场,提供超35万个岗位 [3] 技术赋能与服务保障 - 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推出AI助手"智慧小业",提供岗位精准匹配和就业指导 [4] - 建设国家人才供需对接大数据平台,归集9.5亿条数据资源,开展重点领域人才供需分析 [4] - 教育部加快高等教育专业和资源结构调整,建立招生计划、人才培养与就业联动机制 [4] - 实施高校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双千"计划,助力毕业生补齐新兴产业所需技能短板 [4]
教育早餐荟 | 北京2025年普通高中学考等级考开启;科德教育董事拟减持不超过150.19万股
北京商报· 2025-06-09 10:32
教育行业动态 - 教育部部署2025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百日冲刺"行动 要求各地高校加力挖潜拓展就业岗位 加强就业观念引导和精准就业指导服务 [1] - 北京市发布措施减轻中小学幼儿园教师非教育教学负担 包括控制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事项 寒暑假节假日原则上不安排教师值班 支持教师实施教育惩戒权 [3] - 北京市2025年普通高中学考等级考将于6月9-10日举行 物理和历史科目分别安排在两天上午8时开考 [2] 企业合作与资本动态 - 科大讯飞与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达成战略合作 将深化垂直领域技术合作 打造行业级AI语言基础设施 联合开发专业术语库 [4] - 科德教育董事董兵计划减持不超过150.19万股 占公司总股本0.4563% 目前持股比例为1.83% [5]
四川“百日冲刺”促高校毕业生就业
四川日报· 2025-06-08 09:26
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措施 - 全省高校共举办线下校园招聘活动3200余场次,西南交通大学发布招聘信息294条,举办专场招聘会15场、空中宣讲1场 [1][2] - 各高校开展"书记校长访企拓岗"行动,走访企业1500余家,拓展岗位2.48万个,西南科技大学等高校赴江苏、安徽对接重点企业 [1][2] - 宜宾学院化学专业2025届7名本科生通过校园招聘获得库尔勒市教师岗位 [1] 政策性岗位开发 - 省政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稳就业,多部门协作开发社区工作者、农业技术助理、高校助学助管等政策性岗位 [2] - 出台《支持创业带动就业若干政策措施》和《四川省支持创业带动就业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构建"四创联动"支持体系 [4] 重点群体就业帮扶 - 开展"宏志助航"求职技能培训,组织残疾人就业服务进高校活动 [3] -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为200余名困难毕业生定制个性化帮扶方案,建立全流程服务链 [3] 就业能力提升举措 - 高校面向2025届毕业生开设199个微专业,覆盖人工智能、新能源等12个重点领域,修读人数达4505人 [1][3] - 省级层面举办师范生专场、"智汇天府"高层次人才等系列大型招聘活动 [2]
百日冲刺启动!抢抓离校前关键冲刺期,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华夏时报· 2025-06-08 07:48
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 - 2025届硕士毕业生李安投递三四百家公司,秋招回复率不理想,春招反馈更多更快,最终通过实习留用律师事务所 [2] - 毕业生求职心态从焦虑迷茫转向平缓,坚持海投策略后有明显转变 [2] - 大部分毕业生希望在离校前解决就业问题 [2] 政府促就业政策 - 教育部部署"百日冲刺"行动,要求加力挖潜就业岗位、加强就业观念引导、精准提供就业指导服务 [2] - 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召开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推进会,强调抢抓离校前关键冲刺期 [3] - 各地出台专项政策:上海发布就业创业通知、云南支持青年返乡电商创业、重庆实施大学生创业计划 [4] 就业市场动态 - 5月份各地教育部门将举办250余场省级招聘活动,提供超90万个岗位 [6] - 高校将举办近3000场校园招聘,提供超200万个岗位 [6] - 专升本、教师招聘、公务员等政策性岗位招录将在8月底前全部完成 [7] 专家观点 - 离校前是求职黄金期:毕业生专业素养完备、心态动力旺盛、企业认可度高 [3] - 需建立政府-高校-企业-家庭四方协同机制破解结构性就业难题 [6] - 抢抓冲刺期可优化人才资源配置、推动产业升级、完善高校就业服务体系 [5]
教育部:开展2025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百日冲刺”行动
快讯· 2025-06-06 10:24
行动主题与时间 - 行动主题为"凝心聚力拓岗位 百日冲刺促就业" [2] - 行动时间为2025年5月至8月 [2] 行动目标 - 聚焦就业工作重点难点,加力挖潜拓展就业岗位 [3] - 加强毕业生就业观念引导,精准做好就业指导服务 [3] - 帮助更多有就业意愿的毕业生尽早落实毕业去向 [3] - 全力促进2025届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3] 市场化就业岗位拓展 - 深入开展就业创业"政策宣传月"活动,宣传扩岗补助、社保补贴等各类促就业政策 [4] - 鼓励各地研究出台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并尽快转化为实际就业岗位 [4] - 加大全国高校书记校长访企拓岗工作力度,校领导班子成员需落实访企拓岗"两个100"要求 [4] - 院系领导班子成员需平均每人走访10家企业,精准开拓有效岗位资源 [4] - 开展"就业促进周""万企进校园"等活动,保持校园招聘热度和学生参与度 [5] - 支持高校联合地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设立校园就业公共服务站 [5] - 经济大省和人才流入大省持续开展"千校万企供需对接会""千行万业系列招聘会"等活动 [5] - 推进实施"共建共享岗位精选计划",加快就业岗位信息与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互联共享 [6] 政策性岗位招录 - 各省级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专班加强统筹调度,推动政策性岗位招录进程 [6] - 普通高校专升本招生考试于5月底前完成录取,第二学士学位招生考试于8月底前完成录取 [6] - 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招聘于8月底前完成 [6] - 加快推进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科研助理等岗位招录,确保8月底前全部完成 [6] - 持续做好"特岗计划""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国家基层服务项目组织动员 [7] - 鼓励各地加大"乡村振兴协理员""社区助理"等地方基层项目招录规模 [7] - 深入实施"大学生社工计划",加大社区专职工作人员面向高校毕业生招聘力度 [7] 就业指导与帮扶 - 围绕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12个急需紧缺产业领域的60个重点建设方向,加快"微专业"和职业能力培训课程建设 [8] - 深入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典型宣传季活动,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择业观、就业观 [8] - 加强毕业生就业安全教育,严防"黑职介""假招聘"等就业陷阱 [8] - 实施"百县对百校促就业行动",重点挖掘百强县等县域内优质企业岗位资源 [9] - 对有就业意愿但尚未落实毕业去向的困难群体毕业生,建立实名帮扶台账,精准推荐3—5个针对性强的岗位 [9] - 充分用好农业农村部"雨露计划+"就业促进行动、共青团中央"扬帆计划"等支持政策 [9] 去向登记规范管理 - 认真落实毕业去向登记制度,规范做好毕业去向登记 [11] - 严格执行"四不准""三不得"要求,重点整治"被就业""花式签约"等问题 [11] - 加强数据安全管理,及时处置有关问题线索 [11] 工作要求 - 各地各高校要抢抓毕业生离校前促就业工作关键期,认真制定"百日冲刺"工作方案 [12] - 落实就业"一把手"工程,把稳就业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 [12] - 高校书记校长要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亲自督查 [12] - 大力宣传"百日冲刺"行动开展情况、就业典型经验和人物事迹 [12]
教育部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百日冲刺”
快讯· 2025-06-06 10:09
据教育部消息,为促进2025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教育部办公厅启动"百日冲刺"行动,旨在加快就业进 程,拓展就业岗位,从2025年5月至8月展开。行动包括落实就业政策、加强市场化岗位拓展、举办校园 招聘活动,以及推进政策性岗位招录。教育部强调各地要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和帮扶力度,同时规范去 向登记管理,以确保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各高校及地方政府需密切协作,推动政策落地,提升就业工作 实效。 ...
河北省为高校毕业生送上“就业大礼包”
河北省2025年青年就业创业措施 - 扩大市场化就业渠道 接续举办职引未来系列招聘活动 高校毕业生集中城市每周至少1次专业性招聘 每月至少1次综合性招聘活动[1] - 加大异地求职服务力度 建设一批青年就业驿站 提供政策解读 职业指导 招聘信息等一站式服务[1] - 支持高校毕业生等青年自主创业 推行重点项目跟踪扶持孵化模式 将创业项目纳入重点孵化项目库 提供创业培训 指导 孵化 政策落实等一条龙服务[1] - 符合条件的创业高校毕业生可申请最高3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 合伙创业或共同创业最高可申请不超过400万元贷款[1] 就业能力提升与政策支持 - 开设微专业和职业能力培训课程融入人才培养体系 重点支持人工智能应用赋能就业培训 引导青年自主参加技能培训 按规定落实职业培训补贴 2025年力争组织技能培训2万人[2] - 对招用符合条件高校毕业生的企业落实扩岗补助 社保补贴等政策 推行直补快办 政策计算器等服务方式提高政策落实率[2] - 招用符合条件毕业年度及离校两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及16至24岁登记失业青年并签订劳动合同 足额缴纳3个月以上失业 工伤 职工养老保险费的社会组织 每招用1人发放1500元一次性扩岗补助 政策执行至2025年12月31日[2] 基层就业与岗位开发 - 建立城乡基层岗位归集发布机制 依托河北公共招聘网 河北人才网等动态发布本地城乡社区就业岗位[2] - 实施三支一扶计划 志愿服务西部计划 农村教师特岗计划等基层服务项目 招募计划向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 革命老区 民族地区等艰苦边远地区倾斜[2] - 开发5000个临时性公益岗位对通过市场难以就业高校毕业生兜底安置 围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开发5万个科研类 技术类 管理类见习岗位[3] 市场秩序与权益保障 - 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 依法打击违法行为 及时查处滥用试用期 不签订劳动合同等乱象 维护青年就业合法权益[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