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校毕业生就业
icon
搜索文档
周红波调研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完善政策服务体系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南京日报· 2025-04-27 10:33
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与措施 - 市委书记强调高校毕业生就业是重中之重 要求完善就业创业政策体系和服务体系 强化政校企合作 [1] - 市 区人社部门与高校每周五共同举办双选招聘会 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 [1] - 有关部门需靠前服务 围绕高校 企业和项目人才需求精准对接 开展政策宣讲 提升就业服务质效 [1] - 要求及时动态更新完善就业政策 确保各类就业促进政策应享尽享 便捷快享 [1] 高校就业工作与人才培养 - 南京工程学院坚持密切校企合作 注重工程实践 培养应用人才的办学理念 毕业生就业率保持较高水平 [1] - 学校与市 区人社部门共同举办双选招聘会 每周五如期举行 [1] - 市委书记希望学校坚持面向产业办学 不断优化人才供给 [1] 企业就业吸纳与产业发展 - 江苏金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业务涵盖电网 工企 新能源领域 正进行技改和扩产 近期面向在宁高校应届毕业生提供一批就业岗位 [2] - 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聚焦玻璃纤维工业技术研发 构建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 实现创新集聚人才 人才支撑创新的良性循环 [2] - 产业是就业的根基 南京有众多科技型 创新型中小企业和丰富的高校毕业生等高素质高技能专业人才 [2] - 需搭建平台拓宽渠道 完善供需对接机制 促进人力资源高效匹配 [2] - 紧扣产业发展导向 大力发展新业态新模式 积极挖掘培育新的就业增长点 [2] 校园安全与风险防范 - 市委书记调研南京工程学院校地联动警务室 了解校园安全 反电诈宣传 意识形态风险防范等情况 [2] - 要求市 区有关部门与在宁高校加强对接 完善常态化安全防控和应急联动处置机制 [2] - 合力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和平安校园建设 确保各类矛盾风险早发现早处置 [2]
出实招助毕业生更好就业(人民时评)
人民日报· 2025-04-24 06:07
高校毕业生就业供需适配问题 - 2025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222万人 同比增加43万人[1] - 2025年数字化人才总体缺口2500万至3000万 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人才缺口近3000万人[1] - 高校与用人单位存在人才培养"时间差" 需完善供需对接机制[1] 教育体系优化措施 - 教育部实施"双千"计划 开设1000个微专业和1000个职业能力培训课程[1] - 苏州大学开设"智能计算与前沿应用"微专业 文科生选修比例达50%[2] - 高校需开展新设学科专业需求论证和存量专业就业评估 建立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2] 就业服务创新实践 - 中国人民大学开发智慧职业发展中心平台 提供AI面试指导服务[3] - 天津大学为本科新生配备师友导师 实现就业教育与新生教育融合[3] - 河南省鼓励高校开展访企拓岗活动 向困难毕业生发放求职创业补贴[3] 人才培养机制改革 - 建立科学学习制度 完善转专业细则和辅修专业路径[3] - 推进人才需求数据共享归集 开展供需关系前瞻性分析[3] - 定期发布急需学科专业引导发展清单 适应未来产业变革需求[3]
稳岗拓岗重在形成合力
经济日报· 2025-04-23 06:11
2025届高校毕业生预计达1222万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高校毕业生能否就好业,关系东西南北、千家 万户,是检验高校办学质量、服务效能的重要"晴雨表",也是社会各界办实事、解难题的重要"试金 石"。为了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各类就业指导服务活动持续推进,在求职招聘、帮扶 援助等方面为毕业生提供助力。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的 《关于加快构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服务体系的意见》提出,要拓宽市场化社会化就业渠 道,开发新的就业增长点,稳定和扩大就业容量。当前,从源头上稳岗、拓岗,努力做到人岗相适、用 人所长、人尽其才,日益成为破解难题的重中之重。 此外,还要鼓励加大校企合作,让人才培养体系与人才需求更加适配。据统计,全国"高校书记校长访 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开展3年来,累计走访用人单位超150万家,拓展就业岗位超1800万个。高校与 重点企业之间应该多沟通、勤互动,通过组织毕业生到企业实习、校企联合培养等方式,将毕业生所学 所长和企业所需所盼相结合,让毕业生求职成为人才供需的"双向奔赴"。鼓励高校拓展就业合作渠道, 结合企业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