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双碳战略
icon
搜索文档
七部门:加快推动绿醇、绿氨、绿氢等新能源船舶推广应用
信达证券· 2025-05-24 23:0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聚焦ESG领域,涵盖热点事件、金融产品、指数表现及专家观点,国内七部门推动新能源船舶应用等,国外晨星DBRS更新ESG评级标准等;ESG金融产品有一定规模和发行情况;主要ESG指数本周跑赢大盘且近一年均上涨;专家对CGT标准和ESG投资提出建议 [2][3][4][6][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热点聚焦 国内 - 七部门联合发布《方案》,强化污水垃圾处理,推动绿醇、绿氨、绿氢等新能源船舶推广应用 [2][11] - 我国首个海上CCUS项目投用,开创“以碳驱油、以油固碳”海洋能源循环利用新模式 [12] - 中保协发布《保险机构适老服务规范》,为保险机构服务老年客户提供统一标准 [13] - 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显著,将完善迁地保护体系加强保护 [14] - 证监会将为科技企业境外上市提供更透明、高效、可预期的监管环境 [15] 国外 - 晨星DBRS更新ESG信用评级标准,预计评级不变,表明ESG仍是信用风险评估核心 [3][17] - 新加坡推出数码平台助企业完成可持续发展披露 [18] - 印度财政部发布气候金融分类方案草案,引导资源流向气候友好型活动 [19] - 比尔盖茨宣布20年内捐出个人几乎全部财富,盖茨基金会2045年谢幕 [20] ESG金融产品跟踪 债券 - 截至2025年5月24日,我国已发行ESG债券3531只,存量规模5.62万亿元,绿色债券余额规模占比58.77%;本月发行48只,金额389亿元;近一年发行931只,总金额10543亿元 [4][28] 公募基金 - 截至2025年5月24日,市场存续ESG产品669只,净值总规模8242.32亿元,ESG策略产品规模占比46.65%;本月发行0只,近一年发行146只,总份额1531.10亿份 [4][33] 银行理财 - 截至2025年5月24日,市场存续ESG产品790只,纯ESG产品规模占比61.77%;本月发行0只,近一年发行763只 [4][38] 指数跟踪 - 截至2025年5月24日,本周主要ESG指数跑赢大盘,300ESG领先(长江)涨幅最大为0.02%,万得全A可持续ESG跌幅最大为0.35%;近一年主要ESG指数均上涨,300ESG领先(长江)涨幅最大为9.38%,深证ESG 300涨幅最小为4.68% [6][39] 专家观点 -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研究部负责人徐苏江认为CGT成连接中外绿色金融市场桥梁,建议完善标准体系、提升债券流动性、推动企业机构用CGT贴标 [7][41] - 友邦人寿总经理助理兼首席投资官欧阳理良提出“双底线”投资理念,建立全流程ESG投资管理机制,指出保险资金优势,将深化ESG研究与投资决策融合 [41]
打造行业首个10万内可油可电可气多能源矩阵 菱智新能源新品托举创富梦
中国经营报· 2025-05-24 20:09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林长波表示,作为央资国企,菱智将始终与广大创业者携手共进,为中国 经济现代化建设注入澎湃动力,助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理想早日实现。 日前,东风风行"致敬创业者,菱智正当行"菱智家族荣耀盛典暨全场景创业装备发布会在柳州举行。 发布会上,菱智家族正式发布全新新能源产品矩阵,涵盖纯电、增程双技术路线版本。其中,菱智新能 源420公里纯电城运版,售价为10.98万元,限时置换一口价9.98万元;菱智新能源110公里增程版,售价 为10.98万—11.38万元,限时置换一口价9.98万—10.38万元。2025年6月30日前订车的首批客户赠送价值 1500元的10英寸液晶大屏,以及对行驶里程超过10万公里的车辆,赠送基础保养1次,助力中小微创业 者跑出"创富加速度"。 现场,东风风行与四川广运集团、四川省道路运输协会等行业客户签约5100台车型订单,上市即热售, 创富标杆实力尽显。同时,东风风行启动"创富者联盟"计划,通过资源整合与全周期支持,激励创业者 踔厉奋发,共同开启高效创富新征程。 25年来,菱智家族收获了116万车主的支持和认可,亦斩获"中大型兼用MPV营运市场市占率第 一""MPV市 ...
华蓝集团(301027) - 301027华蓝集团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23
2025-05-23 20:28
投资者关系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 [2] - 参与单位包括东兴基金、鑫元基金等多家机构 [2] - 活动时间为2025年05月23日9:00 - 10:00,地点在广西南宁市青秀区南国弈园六楼会议室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会秘书杨广强等 [2] 公司业务发展规划 - 2023年收购广西华蓝水电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后续将在符合战略规划前提下有序开展并购重组工作 [3] - 传统业务挖掘存量市场(城市更新、建筑修缮等)和关注民生项目(“三大工程”、水利基础设施、学校等),2024年5月与科顺防水成立华蓝 - 科顺建筑修缮事业部 [3] - 新业务结合“双碳”战略,重点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合同能源管理类业务,成立广东华蓝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和广西华蓝数智科技有限公司 [3] 业务数据情况 - 2024年合同能源管理业务累计完成合同签约额2194.51万元,同比增长166% [3] - 广东华蓝能源开发有限公司累计并网通电项目97.97MW,新签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90MW,2024年累计电费收入约3486万元 [3][4] - 2024年子公司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承接新能源设计项目50个,合同总额约2559万元,同比增长145% [4] 政策影响与海外业务 - 2024年广西各级政府化债措施对公司回收应收账款起到积极作用 [3] - 公司通过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拓展东南亚市场,重点布局柬埔寨、老挝等国家,承接多个海外项目,形成项目建设全过程业务链,海外业务营收占比小 [3] - 2025年设立国际业务事业部柬埔寨办事处,加强与国内外知名企业战略合作 [3][4] 光伏发电项目情况 - 光伏发电项目融资成本相对较低,公司具备新能源项目全链条业务及技术服务能力 [4] - 完成承装(修、试)四级电力设施许可证的变更登记,办理劳务资质和安全生产许可证,为承接分布式光伏EPC工程总承包业务奠定资质基础 [4]
冀东水泥: 唐山冀东水泥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跟踪评级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5-23 19:37
公司信用评级 - 主体长期信用等级维持AAA,"21冀东MTN001"及"22冀东水泥MTN002"信用等级同样维持AAA,评级展望稳定[1] - 控股股东金隅集团提供强力支持,2024年财务公司给予70亿元授信额度,贷款利率1.71%-2.60%[5] - 截至2024年底从金隅集团及财务公司取得拆入资金余额13.30亿元[5] 行业地位与竞争优势 - 国家重点支持12家大型水泥企业之一,熟料产能国内排名第3,京津冀地区市场占有率超50%[6] - 2024年底熟料年产能1.1亿吨,水泥年产能1.8亿吨,规模优势显著[10] - 石灰石自给率85%,拥有64项采矿权平均剩余24年,原材料控制能力较强[11] 经营状况 - 2024年营业总收入252.87亿元同比下降10.44%,利润总额-8.96亿元,亏损同比收窄[4] - 水泥熟料产能利用率62.07%和45.85%,低于行业53%平均水平,主要因北方区域停产周期长[10] - 华北区域收入占比72%,销售集中度高,易受区域政策影响[6] 财务表现 - 2024年资产负债率50.67%,全部债务213.22亿元,短期债务91.87亿元占比43%[6] - 经营性净现金流31.81亿元,连续保持净流入且覆盖投资需求[4] - 平均融资成本2.62%,未使用银行授信充足,融资渠道通畅[6] 原材料与成本 - 2024年煤炭采购均价767元/吨,较2022年下降36%,吨水泥成本降至206.06元[15] - 余热发电自供比例24.66%,低于海螺水泥35.99%的行业标杆水平[12] - 骨料业务毛利率44.28%,成为盈利重要补充,产能0.84亿吨/年[12] 行业环境 - 水泥行业延续"去产能"政策,错峰停产时间延长,环保压力加大[9] - 2024年行业产能过剩持续,供需失衡导致价格低位运行[9] - 煤炭价格波动下行但仍处相对高位,行业效益持续下降[9]
首批嘉宾揭晓!工商储这场面对面交流含金量Max
行家说储能· 2025-05-23 19:35
行业背景与峰会概述 - 2025年是政府"十四五"收官之年,也是"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的关键节点,行业聚焦工商业储能发展[1] - "2025年全球用户侧储能产业价值峰会暨应用示范展"将于广州举办,汇聚全球产业龙头与创新先锋探讨行业本质[1] - 峰会聚焦工商业储能市场变化,邀请一线大咖讨论未来航向,包括设计、投资、运维、数字化等核心议题[2] 核心演讲主题与观点 电力现货市场与投资设计 - 工商业储能成为优化用电成本、保障能源安全的关键支撑,尤其在电力市场化改革背景下[3] - 新能源全面入市后,分布式台区储能、工商业整村整县推进成为发展重点,储能可弥补光伏消纳不足的损失[4] - 当前工商业储能参与者包括自营企业小资方、设备企业设立的资方及基金公司等[4] 运维与后市场价值 - 工商业储能进入"拼运营"时代,全生命周期运维能力决定项目经济性、安全性和资本回报[9] - 联盛新能源提供一站式运维服务,2024年前三季度储能项目储备规模近2GWh,签约500MWh,并网200MWh[10] 数字化与AI技术应用 - 工商业储能面临价格焦虑,需通过多重价值复用(如峰谷套利场景扩展)提升盈利能力[13] - AI技术驱动储能系统革新,覆盖电池安全、运维预测、智能调度及收益提升,弘正储能推出三级主动安全方案和智慧运维系统[13] 台区储能技术发展 - "531"光伏新政推动行业转向精细化运营,"集中汇流+台区储能"或成分布式光伏破局关键[17] - 融和元储推出多款台区储能产品,如125kW/250kWh的"天禄PLUS"和50kW/100kWh的"天禄Mini"[17] - 南瑞继保在构网型储能市场占比超95%,累计实施项目近40个,液冷储能一体柜出货超7000台[21] 政策与融资影响 - 2025年新政取消强制配储,要求电力现货市场全覆盖,推动产业向高质量方向发展[26] - 资方更看重储能项目经济性而非规模,安全问题和生存能力是核心考量[27] 峰会信息 - 时间:2025年6月10日 - 地点:广州·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B区13.2馆[30]
证监会:同意铸造铝合金期货和期权注册!
证券时报· 2025-05-23 19:13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证监会已正式批准上海期货交易所上市交易铸造铝合金期货和期权合约 标志着中国铝产业链风险管理工具进一步完善 [1] - 铸造铝合金期货及期权的推出被视为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和助力双碳战略的重要举措 是铝产业链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关键一步 [3] 期货合约核心条款 - 交易品种为铸造铝合金 交易代码为AD 交易单位为10吨/手 [1][2] - 报价单位为元人民币/吨 最小变动价位为5元/吨 [1][2] - 涨跌停板幅度设置为上一交易日结算价的±3% [1][2] - 合约月份覆盖1至12月 交易时间为上午9:00至11:30和下午1:30至3:00 [1][2] - 最低交易保证金为合约价值的5% [2] 期权合约核心条款 - 合约标的物为铸造铝合金期货合约 合约类型包括看涨期权和看跌期权 [3] - 交易单位为1手铝合金期货合约 最小变动价位为1元/吨 [3] - 涨跌停板幅度与标的期货合约的涨跌停板幅度相同 [3] 交割规则细节 - 期货交割方式为实物交割 交割单位为每一标准仓单30吨 交割应以标准仓单的整数倍进行 [2] - 交割品级为铸造铝合金锭 需符合GB/T 8733-2016中383Y.3或JIS H 2118:2006中AD12.1的规定 [2] - 用于交割的铸造铝合金有特定质量要求 包括铅含量不高于0.1% 针孔度优于或等于二级 夹渣量K值≤0.2等 [2] - 每锭重量规定为6公斤±1公斤 [2] - 最后交易日为合约月份的15日 遇法定节假日顺延 交割日期为最后交易日后连续二个工作日 [2]
中国太保发布《2024年应对气候变化报告》
和讯· 2025-05-23 17:36
气候变化应对实践 - 公司连续第三年发布气候主题专项报告,展现应对气候变化的探索实践与创新成果 [1] - 2024年全球自然灾害经济损失达3,180亿美元,较前十年上升超30% [1] - 保险业作为经济稳定器,在应对气候变化中承担重要责任 [1] 绿色保险创新 - 累计首创34款绿色保险产品,2024年新增7款 [2] - 落地全国首单航运脱碳保险,应对欧盟碳管理政策 [2] - 创新红树林CCER项目保险保障模式,提供"保险+科技"解决方案 [2] - 推出全国首个"零碳会议+碳汇保险"服务方案 [2] - 2024年绿色保险保额超147万亿元 [2] 责任投资体系 - 制定《投资活动尽责管理指引》,推动ESG融入投资全流程 [2] - 优化ESG评级分析系统,提升数字化水平 [2] - 持续开展资产组合碳核算,为降低碳排放奠定基础 [2] - 截至2024年底绿色投资规模超2,600亿元 [2] 气候专业能力建设 - 创新研发适用于中国保险机构的气候风险评估模型 [3] - 完成台风、暴雨洪涝等灾害对业务组合影响的定量测算 [3] - 聚焦新能源、农险领域,形成风险管理制度及措施 [3] - 拓展"风险雷达"系统功能,加强灾害预警 [3] 低碳运营管理 - 制定2028年运营碳排放总量较2023年下降20%的目标 [3] - 形成《运营碳盘查管理制度》,规范碳盘查流程 [3] - 通过节能技术应用、智能化改造等措施降低运营碳排放 [3] 国际气候合作 - 参与UNEP FI、PRI、PSI等国际组织交流活动 [4] - 联合PRI举办ESG投资闭门研讨会,探讨气候金融 [4] - 深度参与ESG全球领导者大会,分享中国经验 [4] 未来发展展望 - 将继续推动金融与可持续发展深度融合 [4] - 提升气候变化应对能力,共建绿色低碳未来 [4]
涪陵电力(600452):首次覆盖报告:以售电业务为基,节能业务成转型关键
民生证券· 2025-05-23 17:3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谨慎推荐”评级 [3][7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售电业务与配电网节能业务协同发展,作为国家电网节能板块的上市平台,配电网节能业务有望受益国网综合能源业务增长 [3][72] - 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5.24/5.55/6.03亿,同比增速为1.9%/5.8%/8.8%,对应5月22日收盘价,2025 - 2027年PE分为28x/27x/25x [3][7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 背靠国家电网平台,转型电网节能综合服务商 1.1 售电业务为基,持续突破电网节能业务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主要从事电网运营和配电网节能业务,电网运营业务集中于重庆市涪陵区,配电网节能业务已覆盖全国20个省、市、自治区 [1][11] - 公司控股股东为重庆川东电力集团有限公司,最终实际控制人为国务院国资委和国家电网,是国网旗下唯一配网节能平台 [12] - 电力运营业务通过赚取电量买卖价差盈利,购电优先采购低价优质水电资源,售电拓展高电价市场,扩大购销价差 [13] - 配电网节能业务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提供全链条能效提升方案,解决行业痛点,提升电网运行质量和能源利用效率 [16] 1.2 财务分析:短期业绩承压,配电网节能业务提升盈利 - 2020 - 2024年公司收入和归母净利润CAGR分别为4.09%和6.46%,2024年及2025Q1业绩下滑,主要因部分配电网节能项目到期退出 [17] - 2024年电力销售及工程安装业务营业收入占总营收的63.74%,毛利率为8.16%;节能业务收入占总营收的36.18%,毛利率为41.85% [19][21] - 24年毛利率为20.39%,净利率为16.51%;2025Q1毛利率为16.79%,净利率为12.68%,费用率相对稳定,财务费用减少 [26] 2 售电业务回暖,节能业务成转型关键 2.1 电网运营业务:售电量增长带动收入增长 - 电力消费需求稳健攀升,预计2025年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6%左右,重庆地区和涪陵区用电需求旺盛 [30][33] - 2024年公司总售电量346384万千瓦时,同比增长7.71%,售电价643.65元/兆瓦时,整体稳定,直售比例提升 [38] - 受益于区域经济和用电需求增长,叠加电力购销价差优化,电网运营板块2020 - 2024年营业收入复合年增长率11.98%,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9.86亿元,同比增长6.34% [46] 2.2 配电网节能业务:转型关键期,新签合同带动新增量 - 配电网节能业务为电网节能降损提供改造和治理,分为三种形态,采用多种技术实现节能降损 [48] - 国家出台配网建设与节能政策,提高配网能效水平,配网节能领域将迎来黄金发展期 [49][50] - 公司作为国网旗下唯一配网节能平台,有望协同发展部分节能业务,2024年节能板块业务营业收入11.27亿元,毛利率41.85% [54] - 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节能服务系统解决方案,资源整合优势显著,2024年开展多项节能服务,降低线损,消纳新能源 [58] - 公司拟与安徽综能合作推进安徽省16个地市配电网能效提升项目,收益约7.9亿元,运营期限8年,投资、收益占比超50% [60] 3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3.1 盈利预测假设与业务拆分 - 假设电力销售及工程安装业务保持5%的增速,2025 - 2027年实现营收20.85/21.90/22.99亿元,毛利率稳定在8.2% [64] - 假设配电网节能业务保持10%的收入增速,预计2025 - 2027年实现收入12.40/13.64/15.00亿元,毛利率稳定在42% [65] - 假设2025 - 2027各费用率分别稳定在: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为0.1%/3.6%/0.01%/-1.0% [66] 3.2 估值分析 - 选取南方电网旗下综合能源上市公司及专注于电站运营服务的公司作为可比公司,2025 - 2027年PE平均值为33x/27x/22x,公司2025年PE估值为28倍,相对偏低 [70] 3.3 投资建议 - 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5.24/5.55/6.03亿,同比增速为1.9%/5.8%/8.8%,对应5月22日收盘价,2025 - 2027年PE分为28x/27x/25x,首次覆盖,给予“谨慎推荐”评级 [3][72]
森鹰窗业:外部市场环境对公司大宗业务影响较大 多渠道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证券时报网· 2025-05-23 15:32
业绩表现 - 2024年1—12月实现营业收入5.67亿元,同比下降39.71% [1] - 净利润-4219.08万元,同比下降128.90% [1] - 扣非净利润-5674.10万元,同比下降144.42% [1] - 主营业务毛利率19.31%,同比减少15.10个百分点 [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24亿元,同比下降16.32% [1] 销售模式分析 - 大宗业务模式收入2.77亿元,同比下降47.08%,毛利率同比下降14.95% [1] - 经销商业务模式收入2.75亿元,同比下降31.45%,毛利率同比下降15.09% [1] 产品类型表现 - 节能铝包木窗收入3.83亿元,同比下降51.53%,毛利率同比下降14.32% [1] - 铝合金窗收入1.46亿元,同比增长27.17%,毛利率同比下降8.12% [1] - 幕墙及阳光房产品收入同比增长7.27%,毛利率同比下滑10.96% [1] 市场环境与行业趋势 - 外部市场环境对大宗业务影响较大,铝包木窗销量下降幅度高于其他产品 [2] - 双碳战略背景下,窗产业将向绿色化、低碳化与节能化转型 [2] - 改善性住宅需求成为新房市场关键支撑,"以旧换新"等存量房屋改造市场潜力巨大 [2] - 高性能门窗产品市场渗透率低,优质供给和服务稀缺 [2] - 行业集中度有巨大提升空间,细分龙头企业有望占据更多市场份额 [2] 未来发展战略 - 结合行业集中度提升、节能效率要求提高、存量市场需求加速及改善性住宅拉动等趋势 [3] - 围绕"建筑洞口解决方案"定位,提升研发和设计创新、营销模式完善及服务水平改进 [3] - 实施"多品类、大单品、全场景、全渠道"销售策略,构建线上线下协同体系 [4] - 加速渠道转型,完善多元化经销体系,推进全国终端门店布局 [4] - 推进募投项目建设,提升配套供应链产能和工艺水平,降低成本 [4] - 增加研发投入,形成可持续的技术创新及新产品开发机制 [4] - 完善人才引进和激励机制,增强核心竞争优势 [4] 募投项目变更 - "哈尔滨年产15万平方米定制节能木窗建设项目"变更为"节能窗配套铝材板框产能提升项目"和"节能窗配套中空玻璃智能制造项目" [5] - 变更后的新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按计划有序推进 [5]
农行杭州分行:科技金融让“碳足迹”变“绿动能”
中国经济网· 2025-05-23 11:32
科技金融创新 - 中国农业银行杭州分行推出"智慧科技贷"系列产品,通过知识产权质押、科创企业精准评分等手段,促进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 [1] - "智慧科技金融平台"利用AI+大数据模型评估科技型企业,侧重科技硬实力和未来成长性,弱化传统财务指标 [2] - 该平台针对不同生命周期的科技型企业提供个性化指引,加快贷款审批流程,如5个工作日内完成500万元信用贷款发放 [2] 企业技术创新 - 浙江洁普智汇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复合冷源热管液冷系统节能率达50%以上,应用于数据中心、集装箱储能和5G基站散热 [1] - 杭州众工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智能控制系统应用于国内外百余家电厂,通过智能算法优化燃烧效率 [3] - 洁普智汇的液冷技术获2023年中国IDC绿色解决方案奖,众工电力拥有34项软件著作权和16项发明专利 [1][3] 金融支持成效 - 农行杭州分行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为众工电力发放300万元贷款,支持其智能控制系统升级计划 [3] - 截至4月末,农行杭州分行"智慧科技贷"已支持超170户科技企业,发放贷款超12亿元 [3] - 快速融资帮助洁普智汇启动液冷系统二期扩产项目,解决研发和扩产资金压力 [2][3] 行业发展趋势 - "双碳"战略推动企业科技转型与绿色技术创新交织,金融助力技术"碳足迹"转化为"绿动能" [1][3] - 科技金融成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支撑,促进科技与绿色良性互动 [3] - 金融机构通过大数据精准"画像"解决科技型企业技术估值难、研发周期不确定的融资难题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