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传统文化
icon
搜索文档
昆剧《西厢记》精彩亮相维也纳
新华网· 2025-08-03 10:57
文化活动推广 - 2025"中国戏演出季"暨中国戏国际展演系列活动在奥地利维也纳穆特剧院上演昆剧《西厢记》[1] - 演出由中国昆山当代昆剧院呈现,融合传统美学与现代诠释[1] - 活动由中国歌剧研究会和(欧洲)国际文化交流合作协会主办,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发展中心承办[2] 艺术形式与内容 - 昆曲在中国被称为"百戏之祖",具有600年历史,以水磨腔的婉转悠长和严谨典雅的表演风格著称[1] - 《西厢记》源自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讲述崔莺莺、张珙的爱情故事[1] - 演出包含"隔墙对诗""月下焚香"等经典场景,展现中国古典文化的浪漫诗意与昆曲艺术的优雅精致[1] 演出效果与创新 - 演出现场座无虚席,观众在表演结束后致以长时间掌声[1] - 演出在服装、配乐等方面进行专门设计,在保留传统文化特色基础上吸引外国观众[1] - 现场提供中英德三语字幕,帮助观众准确理解台词含义[1] 活动规划 - 2025年演出季将呈现昆曲、越剧、秦腔、婺剧、锡剧、扬剧、淮剧、桂剧八种戏剧样式[2]
中国的诗词画作有多美?大抵是把平凡日子都过成了诗
首席商业评论· 2025-07-16 12:18
产品概述 - 中国国家地理推出"诗画系列"7册套装,融合古典诗词与大师画作,涵盖《声律启蒙》《宋诗选》《楚辞选》《山水田园》《千家诗选》《唐宋词选》等经典内容[1][3] - 系列创造性地将400余篇名家名句与500余幅艺术大师画作相结合,实现"诗画共赏"的独特体验[3][39] - 产品设计采用180度平铺装帧,封面使用300g超白欧雪材质,兼具美学价值与实用功能[3] 内容特色 - 诗词部分精选李白、杜甫、屈原、陶渊明、苏轼、李清照等历代名家代表作,包含《声律启蒙》21字经典对韵等传世名句[7][8][11] - 画作部分汇集吴冠中、齐白石、林风眠、黄永玉、张大千、傅抱石、李可染等大师作品,包括《交河故城》《狮子林》《湘夫人》等代表画作[42][61][63][68] - 每册均配备专业主播朗诵音频和音乐配乐,通过二维码技术实现"随扫随听"功能[3][45] 艺术价值 - 画作选自拍卖市场热门藏品,如张大千1968年作品《爱痕湖》(76.2cm×264.2cm)和1947年《嘉耦图》(184cm×90cm)[72][73] - 傅抱石与关山月合作的人民大会堂巨作《江山如此多娇》被特别提及[70] - 齐白石作品被评价为"中国艺术市场的晴雨表",其《山水十二条屏》包含"板塘荷香"等经典系列[81][83] 教育功能 - 目标用户定位3-15岁儿童及国学入门者,通过注音排版降低阅读门槛[3][54] - 内容编排注重生活化表达,如宋诗"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等贴近日常的选篇[16][17] - 提出"美的感知力"培养理念,引用泰戈尔观点强调艺术教育对心灵启迪的作用[49][50] 市场定位 - 产品填补市场空白,解决传统诗词读物"编选质量参差不齐"和"晦涩难懂"的痛点[54] - 通过"中西合璧"的画作风格(如黄永玉作品)和"调和中西艺术"的理念(林风眠)吸引现代读者[42][97] - 强调兼具启蒙作用与文化熏陶功能,满足家庭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需求[56][101]
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环球掠影)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03 08:52
文化交流活动 -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委宣传部举办"通天下 州如画"中外文化交流活动 [1] - 外国友人参观体验红木雕刻技艺、香云纱丝绸面料制衣、中华老字号新中腐乳制作等项目 [1] - 活动展示乡村全面振兴发展和中国传统文化魅力 [1] 参与者体验 - 来自俄罗斯的大学生体验红木雕刻技艺 [1] - 俄罗斯大学生体验用毛笔书写汉字 [1]
“对话·知音”中国古琴音乐赏析会在罗马尼亚举行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6-30 10:51
文化交流活动 - 由中国对外交流协会、中国驻罗马尼亚大使馆、布加勒斯特中国文化中心和罗马尼亚国家艺术博物馆共同主办的"对话·知音"中国古琴音乐赏析会在罗马尼亚国家艺术博物馆举行,吸引了罗马尼亚文化、艺术、教育、媒体各界代表以及当地民众百余人参与 [1] - 中国驻罗马尼亚大使馆文化参赞张丽丽表示,希望通过古琴这一"文明活化石"搭建文化交流桥梁,进一步促进中罗两国民心相通 [1] - 罗马尼亚国家艺术博物馆副馆长巴林特表示,本次活动是罗中两国艺术合作的典范,希望未来有更多类似的交流 [1] 古琴艺术展示 - 赏析会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王鹏主讲,笛箫演奏家刘小冈参与协奏,以互动讲解与现场演奏相结合的形式展示古琴音乐的独特魅力 [2] - 王鹏指出古琴艺术是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心灵修养与生命态度的体现,强调"技法""心法"并重,追求琴音与心境合一 [2] - 赏析会结合古琴的"五音疗疾"理论与当代生活美学,展现了古琴多维传播体系在当代社会的创造性转化路径 [2] 观众反响 - 现场观众反响热烈,讲座后踊跃提问,纷纷表示通过讲座收获颇丰 [3] - 观众表示古琴的乐声令人沉静内心、启发思考,现场演奏如诗如画,令人难忘 [3] 古琴文化价值 - 古琴是中国现存历史最为悠久的弹拨乐器之一,至今已有近三千年历史,被誉为"文明活化石" [5] - 2003年古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5] - 古琴长期以来象征着高洁人格与精神追求,蕴含丰富的儒、道、佛哲学思想,体现了"乐以载道""天人合一"的文化理念 [5]
心理咨询理论在中国水土不服,如何帮助国人解决烦恼?
第一财经· 2025-06-27 12:02
心理咨询行业在中国的发展 - 西方心理学理论在中国存在"水土不服"问题,难以有效解决中国当事人的心理问题 [1][4] - 中国心理咨询行业的发展未能跟上经济和社会变革的速度,缺乏提高咨询师技能的培训机会 [4] - 国内许多畅销心理学书籍仍以西方理论为主,用中国案例注解西方理论,如"原生家庭"观念源自弗洛伊德 [1] 杨文圣的理论构建与实践 - 杨文圣结合中国文化构建了更适合中国社会的心理咨询理论,累计咨询6000多人次 [3] - 其理论命名为"两仪心理疗法",基于《易经》的阴阳观,整合了六个心理咨询维度和东西方理论 [8][9] - 理论受中国传统文化(如《道德经》《庄子》)和西方主流心理学理论(如认知行为疗法)的双重影响 [9] 两仪心理疗法的核心框架 - 理论包含六个维度:时间、行动、参照、身体、利益和同情,每个维度分为两个对立方向(如过去/将来、认知/行为) [8] - 通过六维结构解决具体案例,如恋爱问题属于利益维度,室友矛盾属于同情维度 [8][9] - 理论被评价为"整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和国际主流心理咨询理论的全新框架" [9] 文化差异对心理咨询的影响 - 中国心理咨询师普遍缺乏个案经验,与西方心理学家(如弗洛伊德、荣格)基于大量个案提出理论的方式不同 [5] - 杨文圣的成长背景(如童年听评书、读传统典籍)对其咨询风格(简单直接、非结构化)和理论构建产生重要影响 [7] - 《易经》等中国典籍蕴含丰富心理学思想,曾被西方学者(如荣格)借鉴 [9]
“洋雷锋”勇救落水者背后:俄罗斯姑娘的中国功夫梦
中国新闻网· 2025-06-27 09:12
人物事迹 - 俄罗斯籍留学生莎何娜斯在绍兴越城八字桥附近救起落水老人,视频迅速走红网络 [1] - 莎何娜斯表示这只是小事,认为帮助他人是理所应当的 [1] - 莎何娜斯身手矫健,被路人称为具有"侠者"风范 [3] 教育背景 - 2016年莎何娜斯来到中国求学,就读于湖州师范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3] - 在校期间系统掌握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等专业知识,以优异成绩通过HSK4级考试 [3] - 深入钻研中国传统文化,尤其对中国武术表现出极大兴趣 [3] 武术成就 - 加入学校武术团苦练中国功夫,对武术、舞龙、舞狮都很感兴趣 [3] - 2024年在浙江省龙狮锦标赛中获高校女生竞速舞龙与创意舞龙二等奖 [4] - 2025年4月作为国际学生舞狮队核心成员参加外国留学生才艺展演 [4] - 代表学校参加浙江省第十二届龙狮锦标赛获"传统(创意)南狮"项目三等奖 [4] 个人特质 - 被教练评价为勇敢、坚强,面对高难度训练从不退缩 [3] - 几乎学习了舞龙和舞狮的所有位置和动作 [3] - 在武术队中被称为"四毛",性格随和、为人热心 [4] - 经常承担龙狮道具修补工作,乐于帮助队友解决问题 [4] 未来规划 - 已完成汉语国际教育本科学业,计划继续攻读体育专业研究生 [6] - 希望成为中俄文化交流的桥梁,让更多人感受两国文化魅力 [6] - 早已把中国当作"第二故乡" [6]
夏季达沃斯论坛丨齐聚文化之夜 感受天津魅力
新华网· 2025-06-27 07:35
文化活动展示 - 第十六届夏季达沃斯论坛文化之夜在国家会展中心(天津)举行,展示中西交融的文艺演出 [2] - 演员表演沉浸式创意戏曲节目《西厢记》选段,体现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的结合 [5] - 嘉宾欣赏表演并参与互动,包括与人形机器人互动和体验杨柳青年画制作 [13] 地方特色体验 - 嘉宾品尝天津地方美食,包括饺子和天津小吃,感受中国饮食文化 [12][14] - 现场展示中国酿酒技艺,嘉宾了解传统工艺 [9] 文创产品推广 - 中国邮政展台提供文创产品,嘉宾可领取相关纪念品 [11]
哪吒形象的前世今生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6-26 09:21
哪吒文化形象演变 - 辽宁省朝阳市北塔博物馆藏石函刻有"哪吒护法"故事 展现哪吒指挥夜叉追杀修吉龙王的场景 [2] - 上海博物馆藏清康熙五彩哪吒闹海图瓶 腹部纹饰生动呈现哪吒持乾坤圈踩风火轮与水族争斗的宏大场面 [4] - 哪吒形象最初源于印度佛教 唐代佛经记载其"三头六臂""脚踏夜叉"等护法特征 后逐渐本土化为中华审美少年形象 [4][5] 跨宗教文化融合 - 民俗信仰中为托塔天王李靖第三太子 道教尊为"中坛元帅" 佛教视为护法神 名称存在那吒、那咤等变体 [4] - 明代《封神演义》《西游记》完成形象本土化 融合释道儒思想 汇集英雄主义、忠孝节义等元素 [5] - 禅宗典籍《五灯会元》记载哪吒"运大神力为父母说法" 体现反抗精神与独立人格的升华 [5] 现代影视文化影响 - 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2025年上映 全球票房突破150亿元人民币 创国产动画热潮 [4] - 该电影重构传统故事现代内核 通过哪吒与龙族冲突展现中华文化底蕴 成为中国影史首部百亿票房作品 [5] - 文物见证形象从宗教角色到文学影视角色的立体化演变 最终形成法力无边灵童的经典文化符号 [5]
倾听尼山2025|杨朝明:只有摒弃傲慢与偏见,才能奠定文明交流的基础
经济观察报· 2025-06-25 19:10
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主题解读 - 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主题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文明间关系与全球现代化",强调文明多元价值与协同发展[7] - "各美其美"主张尊重各文明独特价值,如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与西方文明的科技创新特质[7] - "美美与共"倡导文明互鉴,通过尼山论坛等平台推动全球现代化问题的协同解决[5][7] 儒学现代价值与发展 - 儒学核心思想"仁""礼"可指导青年品格塑造与社会行为规范[13] -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理念将个人成长与社会责任结合,助力现代人才培养[13] - "义利观"平衡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责任,"和为贵"思想促进社会治理和谐[16] 传统文化传播与创新 - 利用新媒体短视频、VR/AR技术创新传统文化表达形式[14][21] - 将儒学融入基础教育课程体系,通过博物馆实践教学增强文化认同[15][19] - 中外学者共译《论语》等典籍,推动经典跨文化传播[23] 儒学国际影响力 - "一带一路"倡议将文明互鉴拓展为经济文化深度合作[9] - 中国通过抗疫援助、基建承诺兑现展现"信"文化的大国担当[22] - "和而不同""天下大同"理念为全球治理提供中国方案[22][28] 儒学当代转型 - "学以致用"从经典研习发展为跨学科知识整合与科技创新应用[29] - "和谐"思想从人伦秩序升华为生态伦理与多元文化共生的系统思维[29] - "天人合一"理念与现代可持续发展目标深度契合[29]
倾听尼山2025 | 杨朝明:只有摒弃傲慢与偏见,才能奠定文明交流的基础
经济观察报· 2025-06-25 15:15
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主题解读 - 论坛主题为"各美其美 美美与共——文明间关系与全球现代化" 强调各文明独特价值与相互借鉴的必要性 [2] - "各美其美"主张尊重文明多样性 中华文明以包容性著称 西方文明在科技创新方面领先 [2] - "美美与共"倡导文明平等对话 尼山论坛作为平台促进全球现代化问题探讨 [3] 儒学在现代社会的应用价值 - 企业管理中运用儒家"义利观"平衡经济效益与社会责任 [8] - 社会治理借鉴"和为贵"思想构建和谐关系 [8] - 个人发展层面通过"自省""慎独"应对现代生活压力 [8] 传统文化教育推广策略 - 基础教育阶段增加书法 国画 古典文学等传统文化课程 [10] - 利用博物馆 文化馆开展实践教学增强青少年文化认同 [10] - 高校开设考古学 非遗保护等专业培养传统文化人才 [10] 传统文化创新传播方式 - 结合VR AR技术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项目 [11] - 通过短视频 直播等新媒体形式传播儒学经典 [11] - 制作传统文化题材动漫游戏吸引年轻群体 [11] 儒学核心思想的现代转化 - "学以致用"从经典义理拓展为跨学科知识整合与科研成果转化 [15] - "和谐"思想发展为多元主体共生共荣的系统思维 [15] - "天人合一"理念升华为生态伦理 支持可持续发展 [15] 国际交流中的文化实践 - "一带一路"建设体现中国对基础设施承诺的诚信 [11] - 中外学者共译《论语》等典籍促进文明互鉴 [12] - 通过良渚古城 四大发明等实证讲好中国故事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