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资产价值重估

搜索文档
万亿资金南下,买了啥?
上海证券报· 2025-09-13 14:17
南向资金流入规模 - 截至9月11日 今年以来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突破1万亿港元 达10655.49亿港元 较2024年同期增长1倍多 [1][4] - 自互联互通机制开通以来 南向资金累计净买入港股金额超4.7万亿港元 本年度截至9月10日净买入额占比高达22% [5] - 9月以来连续9个交易日净买入 首周净流入超300亿港元 环比增加上百亿港元 [1][3] 行业配置偏好 - 可选消费零售行业获净买入1782.85亿港元 位居行业榜首 [7][8] - 银行和非银金融行业分别获净买入1554.03亿港元和1085.23亿港元 [7][8] - 医药生物行业获净买入1066.72亿港元 软件服务行业获743.12亿港元 [7][8] - 汽车与零配件行业获净买入581.75亿港元 房地产和公用事业分别获346.70亿港元和290.33亿港元 [9] 重点个股持仓 - 阿里巴巴-W获净买入1175.00亿港元 为南向资金第一大持仓标的 [10][11] - 美团-W和建设银行分别获净买入572.91亿港元和491.75亿港元 [10][11] - 比亚迪股份和腾讯控股分别获净买入295.52亿港元和239.82亿港元 [11] - 招商银行 理想汽车-W 中国人寿净买入额均超200亿港元 [11] 市场趋势展望 - 机构认为港股优质中国资产配置价值凸显 尤其关注科技 医药 消费 制造等核心资产 [13][14] - 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背景下 港股有望迎来补涨行情 重点关注科技 低估值消费和高股息标的 [13][14] - 南向资金持续大幅流入 港股行情呈现"你方唱罢我登场"势头 [13]
国泰基金、富国基金、华宝基金等多家公募召开策略会,看好这三大板块机会!
天天基金网· 2025-09-11 11:26
核心观点 - 多家公募机构召开秋季策略会 对9月后投资布局进行规划 成长风格趋势延续 AI、创新药、新消费受关注 债市预计分三步走[3][4][6][11] 市场风格与资金动向 - 成长风格仍在趋势中 流动性驱动主逻辑延续 指数波动可能放大[5] - 中国资产面临新价值重估 高端制造业公司与海外对标公司市值相差一个数量级 增长空间巨大[5] - 美国降息预期升温推动外资从超配美国转向回补欧、日、中等市场 超额储蓄进入理财、保险、基金领域 A股和港股市场有望迎来增量资金[5] 行业投资机会 - AI投资需从产业视角关注 不止海外算力 国内算力同样重要 除光模块、PCB、服务器外 AI应用也值得关注[7] - 创新药行情表层原因是BD超预期 深层原因是产业成熟后高效研发和临床创新属性被广泛认知 创新药企盈利进入爆发阶段 AI医疗处于低位 非创新药赛道行业龙头估值处于历史较低水平[8][9] - 新消费趋势显现 消费者持续向悦己型场景倾斜 产品力成为消费公司核心竞争力 品牌声量和渠道覆盖传统壁垒减弱 创新产品和精准定价成为增长关键[10] 债券市场展望 - 债券市场从趋势性市场转变为典型震荡市 核心源于宏观政策系统性转向 经济展现韧性使债券市场失去收益率持续下行核心动力[12] - 下半年债市或分三步走:6-7月为重要交易窗口 交易积极 8-10月扰动因素增加 收益率易上难下 交易空间压缩 11-12月机构布局下年宽松预期 收益率下行概率放大[12] - 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1.75%附近 3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2.0%附近 具有较高性价比 可逐步加仓博弈市场情绪回暖后修复行情[12]
全景网港美股业绩会频道上线 关注中国企业“出海”
全景网· 2025-09-04 16:41
全景网推出港美股业绩会频道 - 全景网正式推出港美股业绩会路演频道 为中国企业全球化布局提供全新投资者沟通平台 是投资者关系服务领域的重要升级 也是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深化的战略性举措[1] 港股市场表现 - 港股整体呈现震荡上行趋势 恒生指数年初至今涨幅达27.10% 日均成交2437亿港元 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85%[2] - 2025年港股IPO募资总额达1382.75亿港元 远超2024年全年水平 前7个月IPO数量达52家 包括宁德时代、恒瑞医药、海天味业等行业龙头企业[2] - 宁德时代以410.06亿港元募资额成为全球最大IPO项目之一 计划将约90%资金用于匈牙利项目建设 恒瑞医药强调赴港上市是推进国际化战略的关键一步[3] 美股市场表现 - 美股主要指数持续上涨 截至2025年9月2日 纳斯达克指数年内涨幅10.20% 标普500指数上涨9.08% 道琼斯工业指数上涨6.47%[3] - 2025年上半年共有45家中概股在美成功上市 占美股IPO总数22% 其中38家通过传统IPO融资8.07亿美元 9家通过SPAC模式融资11.58亿美元[3] - 霸王茶姬募资4.11亿美元 亚盛医药募资1.26亿美元 募资额均超过1亿美元[3] 全景网平台服务能力 - 全景网港美股业绩会频道提供便捷集中渠道 使投资者实时获取中国海外上市企业业绩说明、战略解读及重大动态 帮助降低信息不对称 提升决策质量[4] - 香港交易所年度及中期业绩发布会已连续多年通过全景网直播 累计完成路演12场 还举办港股上市公司峰会暨投资者集体接待日活动[4] - 全景网自1999年成立至今26年 首创网上路演、投资者互动平台等多种资本市场服务模式 全景服务平台已入驻超过3500家上市企业 市场覆盖率达66%[5] 平台发展愿景 - 全景网将继续优化投资者关系服务体系 为上市公司与全球投资者构建更加畅通可靠的沟通桥梁 助推中国企业在国际资本市场展现价值[6] - 平台旨在让境外投资者更全面及时了解中国企业经营状况和发展潜力 拉近企业与全球资本距离 帮助投资者发现价值、识别风险[4]
东莞证券:大盘仍有继续上行空间
天天基金网· 2025-09-02 19:30
大盘走势展望 - 大盘仍有继续上行空间 充裕流动性是行情主要基底 良好持股体验持续吸引增量资金入市[5][6] - 市场有望延续震荡走强路径 但需关注技术面获利回吐压力及交易量快速提升带来的波动[6] - 预计短期A股市场以稳步震荡上行为主 需密切关注政策面、资金面及外盘变化[10][11] 资金流向分析 - 全球配置资金净流入A股市场 居民储蓄加速向资本市场转移形成持续增量资金来源[11] - 美联储释放降息信号 全球流动性预期宽松 美元走弱利于外资回流A股[11] 板块配置建议 - 建议关注金融、TMT、电力设备、有色金属、基础化工、公用事业和医药生物等行业[6] - 景气成长类资产仍是市场主线 关注非银金融板块包括金融IT、券商、保险[7][8] - 看好A股地产链及港股地产板块 海外算力链和创新药板块 国产算力、国内AI基建、AI端侧应用等板块[8] 市场阶段判断 - 市场经历估值和情绪修复后 关注重点转向业绩能否跟进[3][9] - 当前股债性价比略有收敛 业绩尚待验证时债市受冲击有限[9] - 中国资产价值重估仍在演进中 应对长期重估趋势保持信心[9]
券商秋季策略会密集发声,后市这样研判
中国基金报· 2025-09-02 08:18
券商对A股市场整体趋势的展望 - 在政策支持充足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背景下 A股市场整体趋势向好 有望实现估值修复和结构性机会 [2] - 市场呈现高成长叙事特征 宏观经济环境满足风险阶段性出清 名义增速尚低 流动性充裕等条件 [2] - 国内经济政策聚焦化解地产和地方隐债风险 财政扩张刺激消费升级扩容 以及激发有效投资意愿 预计2026年下半年经济增长重回5.0%左右中枢 [2] - 四季度流动性宽松环境明确 市场关注重点转向业绩跟进 股债性价比略有收敛 债市冲击有限 中国资产价值重估仍在演进中 [2][3] 行业配置主线与看好方向 - 券商普遍看好科技成长主线 受益于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 同时关注内需消费领域 [4] - 景气成长类资产仍是市场主线 关注非银金融板块包括金融IT 券商和保险 A股地产链及港股地产板块 海外算力链和创新药板块 以及国产算力 AI基建和AI端侧应用 [4] - 制造业景气回升前景明朗 重点关注受益于海外制造业修复的实物资产如工业金属 钢铁 基础化工 原油 以及资本品如工程机械 专用机械 机械零部件 重卡 同时关注保险 券商和内需相关领域如食品饮料 电力设备 [4] 市场驱动因素与投资策略 - 当前行情介于2006-2007年基本面驱动和2014-2015年流动性驱动之间 流动性相对充裕 基本面仍在磨底 预期ROE拐点在今年四季度出现 市场将从信心提振和流动性驱动转为基本面驱动 [5] - 建议投资者在把握主线同时关注市场超买迹象 预留部分仓位应对波动 消费板块存在左侧布局机会 蕴含经营周期见底 高股息和外资回流等长期逻辑 [5]
券商秋季策略会密集发声 A股市场整体趋势向好 景气成长类资产仍是市场主线
中国基金报· 2025-09-02 08:02
A股市场整体趋势 - 在政策支持充足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保障流动性合理充裕背景下 A股市场整体趋势向好 有望实现估值修复和结构性机会 [2] - 市场呈现明显高成长叙事特征 具备高成长性产业或行业表现更突出 宏观经济环境满足风险阶段性出清 名义增速尚低 流动性充裕等条件 [2] - 预计2026年下半年经济增长重回5%左右增长中枢 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即将开启 [2] - 四季度国内流动性宽松环境明确 市场关注重点将转向业绩能否跟进 [2] 行业配置方向 - 普遍看好科技成长主线 认为其作为经济转型重要力量将受益于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 [4] - 内需消费是机构关注度较高领域 [4] - 景气成长类资产仍是市场主线 市场交易新的产业周期 创新周期和渗透率变化 [4] - 建议关注四大方向:非银金融板块(金融IT 券商 保险) A股地产链及港股地产板块 海外算力链和创新药板块 国产算力 AI基建和AI端侧应用板块 [4] 具体投资机会 - 重点关注三方面资产:受益于海外制造业修复的实物资产(工业金属 钢铁 基础化工 原油)和资本品(工程机械 专用机械 机械零部件 重卡) 保险和券商 内需相关领域(食品饮料 电力设备) [4] - 预期ROE拐点在四季度出现 市场将从信心提振 生态优化 流动性驱动转为基本面驱动 [5] - 消费板块存在左侧布局机会 蕴含经营周期见底 高股息 外资回流等长期逻辑 [5][6]
券商秋季策略会密集发声,后市这样研判…
中国基金报· 2025-09-01 23:16
A股市场整体趋势 - 券商机构普遍认为在政策支持充足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保障流动性合理充裕背景下 A股市场整体趋势向好 有望在稳定宏观经济环境中实现估值修复和结构性机会[3] - 广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郭磊指出近期市场呈现明显"高成长叙事"特征 具备高成长性产业或行业表现更突出 该特征出现时宏观经济环境通常满足风险阶段性出清 名义增速尚低 流动性充裕等条件[3] - 华福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秦泰预计中国经济增长经过短暂蜕变期后 2026年下半年有望重回5.0%左右增长中枢 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即将开启[3] 行业配置方向 - 券商普遍看好科技成长主线 认为其作为经济转型重要力量将受益于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 同时内需消费也是机构关注度较高领域[6] - 广发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刘晨明建议关注四大方向:非银金融板块包括金融IT 券商 保险 A股地产链及港股地产板块 海外算力链和创新药板块 国产算力 AI基建和AI端侧应用板块[6] - 国金证券首席策略官牟一凌建议重点关注三方面资产:受益于海外制造业修复的实物资产和资本品 保险和券商 内需相关领域包括食品饮料和电力设备[6] 市场流动性及业绩展望 - 华泰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张继强表示四季度国内流动性宽松环境仍较为明确 市场在经历估值和情绪修复后 关注重点将转向业绩能否跟进[3] - 华泰证券策略首席何康指出当前流动性相对充裕 基本面还在磨底过程中 预期ROE拐点在今年四季度出现 对市场从信心提振转为基本面驱动持乐观态度[7] - 何康建议投资者预留部分仓位应对可能出现的波动 并特别提到消费板块蕴含经营周期见底 高股息 外资回流等长期逻辑[7]
券商秋季策略会密集发声,后市这样研判…
中国基金报· 2025-09-01 23:13
A股市场整体趋势 - 在政策支持和流动性充裕背景下 A股市场有望保持中长期持续向好趋势并实现估值修复 [2][4] - 宏观经济环境满足风险出清 名义增速较低 流动性充裕等条件 呈现高成长叙事特征 [4] - 预计2026年下半年经济增长重回5.0%左右中枢 开启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4] 行业配置方向 - 科技成长主线受益于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 包括金融IT 券商 保险等非银金融板块 [2][7] - 内需消费领域受关注 包括食品饮料 电力设备等 蕴含经营周期见底和高股息逻辑 [7][8] - 海外算力链和创新药板块 以及国产算力 AI基建 AI端侧应用等产业预期修复板块 [7] - 实物资产(工业金属 钢铁 基础化工 原油)和资本品(工程机械 专用机械 重卡)受益海外制造业修复 [7] 市场驱动因素 - 四季度流动性宽松环境明确 市场关注重点转向业绩验证 [5] - 当前行情介于2006-2007年基本面驱动和2014-2015年流动性驱动之间 预期ROE拐点在今年四季度出现 [8] - 制造业景气回升前景明朗 市场交易新的产业周期 创新周期和渗透率变化 [7][8]
新能源电池主题ETF,大涨
中国证券报· 2025-08-29 22:40
新能源电池主题ETF表现 - 新能源电池主题ETF包揽涨幅榜前十 新能源车电池ETF以7.95%涨幅位居第一 电池30ETF涨6.20% 电池龙头ETF涨6.14% 锂电池ETF涨6.08% 新能源车龙头ETF涨5.65% 电池ETF涨5.62% 电池ETF嘉实涨5.30% 新能源汽车ETF涨5.16% 新能源车ETF涨4.98% 锂电池ETF涨4.91% [1][3][4] - 近一个月涨幅表现突出 电池ETF嘉实近一个月涨16.91% 锂电池ETF近一个月涨16.54% 新能源车电池ETF近一个月涨13.03% 电池30ETF近一个月涨11.61% 新能源车龙头ETF近一个月涨11.48% 电池龙头ETF近一个月涨11.27% 锂电池ETF近一个月涨11.29% 电池ETF近一个月涨11.04% 新能源汽车ETF近一个月涨11.04% 新能源车ETF近一个月涨10.68% [4] 半导体主题ETF表现 - 科创芯片ETF跌幅显著 科创芯片ETF博时下跌7.83% 科创芯片ETF基金下跌4.17% 科创芯片ETF富国下跌4.06% [4] - 半导体产业ETF下跌4.35% 半导体设备ETF下跌3.76% 半导体设备ETF基金下跌3.34% 芯片ETF易方达下跌3.19% 半导体设备ETF下跌3.18% 芯片ETF龙头下跌3.18% 芯片设备ETF下跌3.12% [5][6] - 近一个月仍保持较高涨幅 科创芯片ETF博时近一个月涨33.89% 科创芯片ETF基金近一个月涨33.02% 科创芯片ETF富国近一个月涨32.84% 芯片ETF龙头近一个月涨27.80% 芯片ETF易方达近一个月涨26.29% 半导体产业ETF近一个月涨21.74% 半导体设备ETF近一个月涨22.10% [6] ETF成交额表现 - 短融ETF成交额532.57亿元 较前一日320.93亿元大幅增加 [7][8] - 香港证券ETF成交额217.25亿元 港股创新药ETF成交额114.72亿元 均超百亿元 [2][7][8] - 银华日利ETF成交额184.34亿元 可转债ETF成交额160.18亿元 30年国债ETF成交额111.78亿元 华宝添益ETF成交额110.17亿元 [8] 资金净流入情况 - 可转债ETF前一日资金净流入16.91亿元 近一周净流入75.58亿元 [9][10] - 短融ETF前一日净流入13.77亿元 近一周净流入20.81亿元 [10] - 恒生互联网ETF前一日净流入11.46亿元 近一周净流入15.39亿元 恒生科技ETF前一日净流入10.28亿元 近一周净流入16.07亿元 [9][10] - 通信ETF前一日净流入7.88亿元 近一周净流入15.68亿元 [9][10] 市场基本面与政策预期 - 市场估值具备安全边际 宏观政策对经济支持预期延续 基本面预期有望逐步改善 中国资产价值重估具有基础保障 [11] - 新能源电池产业利好政策密集出台 产业化进程有望加速 动力电池市场规模逐年攀升 固态电池潜在市场空间巨大 低空经济发展带动固态电池需求 [11] 基金募集情况 - 博时创业板指数增强基金提前结束募集 汇安中证红利低波动100指数基金提前结束募集 [12] - A500红利低波ETF提前结束募集 科创半导体ETF鹏华提前结束募集 科创人工智能ETF汇添富提前结束募集 [12]
寒王、宁王、工业富联都是看点 盘面很热闹!却有超3000只个股下跌 怎么回事?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9 16:58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涨 沪指涨0.37%收报3857.93点 深证成指涨0.99%收报12696.15点 创业板指涨2.23%收报2890.13点 [2] - 沪深两市成交额27983亿元 较昨日缩量1725亿元 [2] - 个股涨跌分化明显 上涨股票1997只 逾70只涨停 3309只下跌 [2] - 电池、保险、能源金属、酿酒行业、贵金属、医疗服务、航天航空、小金属板块涨幅居前 教育、半导体、通信服务板块跌幅居前 [2] 高价股表现 - 寒武纪与贵州茅台争夺第一高价股宝座 寒武纪昨日登顶后今日下跌超6%收报1492.49元 贵州茅台涨逾1%收报1480元 两者价差仅约1% [4] 宁德时代表现 - 瑞银上调宁德时代H股目标价27%至495港元 维持买入评级 [7] - 宁德时代A股大涨10.37%收报306.18元 创去年9月24日以来新高 [7] - H股收报425.400港元 上涨4.47% H/A溢价率达26.65% [8] - 主力资金净流入146689万元 其中超大单净流入186098万元 [8] 工业富联表现 - 工业富联涨停 总市值突破1万亿元 成为A股第14个万亿市值公司 [8] 市场结构分化 - 中证2000指数下跌0.34% 与三大指数走势背离 [10] - 8月26日、28日近半数个股下跌 8月27日仅11.91%个股上涨 [10][11] - TMT板块成交额占比40.8% AI硬件(电子+通信)成交额占比达25.6% 接近2023年以来高点 [11] 月度表现总结 - 沪指8月上涨7.97% 深成指上涨15.32% 月线四连阳 [13] - 除新股广东建科外 13只个股月涨幅超100% 寒武纪上涨110.36% [15][16] - 3874只个股实现月度上涨 [15] - 12只个股月跌幅超20% *ST高鸿跌幅超50% [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