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非产业链合作
icon
搜索文档
中非产业链合作走深走实
经济日报· 2025-06-20 06:03
中非经贸合作现状 - 中国是非洲在投资、创新、贸易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伙伴,合作领域广阔,当前对非投资正加速向制造业、旅游业、数字产业等多元化领域拓展 [1] - 中国连续16年保持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制造业以及技术投资等合作,显著提升非洲工业化能力 [1] - 截至2024年底,中国企业在非洲投资建设的经贸合作区累计总产值499.6亿美元,累计向当地上缴税费30.4亿美元,创造7.3万个直接就业岗位 [1] 中非产业链合作深化 - 中非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日益深化、深度融合,互利伙伴关系充满包容性和可持续性,支持非洲当地产业链发展转型 [2] - 中国企业"走出去"为中非产业链合作注入动力,如三一集团持续深化本地化研发,未来将通过智能装备升级、配件供应体系优化及本地化服务网络建设支持非洲基础设施与矿业现代化 [2] - 中国已同34个非洲国家签署投资促进和保护协定,与14个非洲国家建立投资和经济合作工作组,促进中非投资合作高质量发展 [1] 企业合作与金融支持 - 阿尔及利亚GETEX集团期待在纺织、食品加工、机械制造等领域与中国企业挖掘合作潜力,推动投资合作向更宽领域、更高水平发展 [2] - 三一集团将在南非建设绿色工厂,推动更多本地化投资 [2] - 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银行联合发布服务"走出去"企业高质量发展产品和服务方案,支持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2]
中非产业链合作共筑发展之路
新华社· 2025-06-15 14:09
中非经贸合作进展 - 2024年中非贸易额突破2955.6亿美元,增长4.8%,中国连续16年稳居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 [1] - 中非企业在"十大伙伴行动"引领下加强全产业链深度合作,推动非洲经济可持续发展 [1] 产业链合作与产业升级 - 中国企业承建科特迪瓦首个国有现代化可可加工厂,占地315亩,具备5万吨年加工能力和14万吨仓储能力,成为当地产业培训基地 [2] - 卢旺达加绍拉农产品公司与湖南湘农国际签署协议扩大辣椒产能,计划建设冷库、烘干设施及扩大种植以满足中国市场 [2] - 中国与15个非洲国家建立产能合作机制,中企参与规划、建设、运营的非洲产业园区超过50个 [3] 技术转移与人才培养 - 内蒙古鹿王羊绒在马达加斯加工厂累计培养2万多名纺织专业人才,覆盖多个工种,提升当地纺织产业技术水平 [3] - 中国职业教育品牌如鲁班工坊扎根非洲多国,形成市场导向、产教融合的模式 [3] 本地化生产与市场拓展 - 肯尼亚威创电视机生产线40%零部件实现本地生产,未来计划进一步提升本地化率 [5] - 乞力商城网站发展为东非头部电商平台,帮助本地商户销售中企生产的电视机等产品 [5] - 中国跨境电商平台希音、Temu拓展非洲市场,助力非洲企业对接全球资源 [5] 贸易政策与平台支持 - 中国对33个非洲国家100%税目产品给予零关税待遇,扩大非洲产品市场准入 [5] - 中非经贸博览会、进博会、广交会等平台帮助非洲企业进入中国市场 [5] - 肯尼亚牛油果出口商整合全国货源进军中国市场,反映中国市场需求旺盛 [6]
中非产业链合作瞄准新兴领域快速拓展
中国新闻网· 2025-06-12 23:06
中非经贸博览会 - 第四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在湖南长沙开幕 阿尔及利亚GETEX集团首席执行官伯卡尼·图菲克寻求中国合作伙伴以推动阿尔及利亚公共工业项目 [1] - 中国企业被认可为非洲产业链发展转型的关键推动力 双方合作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 投资合作领域需向更宽领域、更高水平发展 [1] - 中非产业链合作被视为经济深度融合的内生要求 体现新时代经贸合作优势互补与互利共赢特点 [1] 中非产业链合作现状 - 中国已与34个非洲国家签署投资促进和保护协定 与14国建立投资和经济合作工作组 促进投资合作高质量发展 [1] - 中国企业在非洲建设的经贸合作区累计总产值达4996亿美元 上缴税费304亿美元 创造73万个直接就业岗位 [2] - 中非贸易正从初级商品交换向高附加值产业链协同升级 合作领域从传统产业向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新兴领域拓展 [2] 新兴领域合作进展 - 中国企业在非洲建设多个大型数据中心并提供云计算服务 5G技术应用于矿山开采和城市管理 [2] - 阿里巴巴非洲创业培训和电商平台Kilimall助力非洲中小企业融入全球价值链 [2] - 中国对非直接投资从自然资源领域转向物流、数字经济、绿色能源和制造业 多个可再生能源项目正在推进 [2] - 中非在人工智能、数字航空领域合作 推动卫星遥感应用合作中心建设 为产业链融合注入新动能 [2] 合作模式与成效 - 中非产业链合作通过产业对接、产能合作、工业园区投资、技术转移等六大模式推动非洲产业链转型 [3] - 合作实现双方市场规则规制的相容互通 为国际标准制定与推广提供新范式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