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互联网保险乱象
icon
搜索文档
本应便捷的互联网保险 为何给消费者出难题?
金融时报· 2025-08-08 15:25
互联网保险乱象产生的根源,一方面,在于部分平台和保险公司为降低成本、提高转化率,忽视对消费 者权益的保护;另一方面,互联网保险产品条款本身就晦涩难懂,加之线上投保缺乏专业人员的讲解与 指导,消费者往往难以全面、准确地理解条款内容,极易陷入认知误区。 互联网保险"买易赔难"、网络平台客服"真人"难寻……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在互联网购买保 险产品,但信息看不懂、产品选不明、条款查不到、退保找不到人等问题,给原本想体验便捷的消费者 带来了诸多不便。 5月23日,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以下简称"上海市消保委")公布了其联合复旦大学针对市场 主流互联网保险产品开展测评的结果。互联网保险产品名称歧义、信息披露不全、营销文案失范、人工 客服缺位四大顽疾,暴露出互联网保险存在"复杂被隐蔽、风险被淡化"的隐患。 多家主流机构被点名 直指行业四大问题 2024年10月至2025年4月,上海市消保委联合复旦大学针对市场主流互联网保险产品开展测评。此次测 评从蚂蚁保、水滴保、微保、明亚保险经纪、大童保险管家等10家市场主流互联网保险销售平台和头部 保险中介机构,选取了35家保险公司共计150款保险产品,其中医疗险80款 ...
“0.6元投保”自动续费?小心互联网投保套路,老人易中招
南方都市报· 2025-06-24 20:04
互联网保险行业乱象 - 互联网保险业务快速发展但市场乱象频发,黑猫投诉平台2024年数据显示"扣费问题"高居保险领域投诉榜首,"销售问题"位列第二,主要涉及自动续保、销售诱导及未尽告知义务[1] - 行业普遍存在"链接广告自动扣费""诱导续保""虚假宣传"等问题,利宝保险等平台被投诉以"免费领取保险"为噱头强制开通银行卡扣费并非法收集用户敏感信息[5] - "1元保"(魔方业务)成为典型乱象,保险科技公司通过免费赠险或低保费获客后引导升级保障,黑猫平台相关投诉达1042宗,有用户被扣费700元/月[6] 元保保险具体案例 - 元保保险被曝多起未经用户授权扣费案例,典型表现为首月扣费0.6元后每月自动扣127元,老年人因误触支付平台广告弹窗成为主要受害群体[2][4] - 公司2022年因"未按规定开展互联网保险经纪业务"被陕西银保监局罚款1万元,2024年再被甘肃省消协列为擅自扣款典型案例[6] - 采用"0.6元购买百万医疗"等营销噱头,合作伙伴包括泰康在线、中国人寿等知名保司,2025年4月在纳斯达克上市[4][6] 法律合规问题 - 行业行为涉嫌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规,存在误导宣传、未显著提醒自动续费条款等问题,侵害消费者知情权和自主决定权[7] - 监管要求保险经营者不得进行欺诈性或隐瞒性宣传,需明确披露产品风险,禁止夸大收益[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