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闭环
搜索文档
谈判未果终“分手” 邦基科技叫停重大资产重组 产业链闭环计划搁浅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1 23:09
重组终止事件概述 - 公司于11月11日公告终止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Riverstone Farm Pte Ltd持有的7家公司股权的重大资产重组事项 [2][5] - 该重组事项自2025年6月5日开始停牌筹划,并于6月17日披露重组预案,历经约5个月谈判后终止 [5][6] - 终止原因为交易双方经多次协商谈判后,仍未能就交易方案最终达成一致 [2][6] 原定交易方案细节 - 原计划收购标的包括山东北溪农牧、山东瑞东伟力农牧等6家农牧公司100%股权,以及派斯东畜牧技术咨询(上海)有限公司80%股权 [2][5] - 交易对价估值或超过6亿元,被视为公司向下游养殖业延伸的关键一步 [2][12] - 标的资产股东包括美国嘉吉旗下资产管理公司和美国派斯通,在猪场设计、种猪选育和精细化管理方面拥有核心竞争力 [12] 公司转型背景与动机 - 公司主营业务为猪饲料研发、生产和销售,面临行业存量竞争,竞争深度、广度和激烈程度超过以往 [9][12]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从1.10亿元降至0.82亿元,再降至0.51亿元,业绩连续三年下滑,存在迫切转型需求 [9] - 通过本次交易,公司旨在从单一饲料生产企业向“饲料加工与生猪养殖一体化”企业转型,实现产业链延伸,提高上下游协同效应 [3][12] 交易终止影响与后续安排 - 终止本次重组不会对公司现有生产经营活动和财务状况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7] - 公司承诺自终止事项披露之日起至少1个月内不再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 [7] - 公司独立董事对终止事项表示认可,认为该决定不存在损害公司和全体股东利益的情形 [6] 行业趋势与标的资产历史 - 向下游养殖业延伸已成为饲料企业转型的主流趋势之一,旨在为饲料业务提供确定性需求“蓄水池”并增加新的利润增长点 [12] - 此次交易标的并非首次寻求出售,早在2017年A股公司得利斯也曾计划收购但终止,当时未完成主因是卖方提出了较高溢价 [12] - 跨界养猪被视为高风险领域,饲料行业赚取确定性收益,而养猪行业则需应对价格波动赚取波动性收益 [13]
张波家族接力打造双实业获1809亿财富 魏桥系635亿资本腾挪巩固全球领先地位
长江商报· 2025-11-10 07:27
公司财富与规模 - 郑淑良家族以1809亿元财富跻身福布斯2025中国内地富豪榜前十 [2] - 公司是一家年营收超5000亿元的特大型企业集团,业务遍及全球120余个国家 [2]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585亿元,同比增长7.4%,净利润323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12% [20] - 公司在《财富》世界500强中位列第166位,较上年提升9位,已连续14年上榜 [20] 创始人张士平的创业与产业构建 - 创始人张士平于1981年接手濒临倒闭的乡镇油棉加工厂,通过改革当年即扭亏为盈 [4][6] - 1985年棉花产能过剩危机中,公司建成纺纱厂、织布厂,形成“棉花加工—纺纱—织布”产业链 [6] -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公司逆势大规模收购扩产,十年内崛起成为全球最大棉纺织企业 [6] - 2001年公司跨界布局电解铝,形成“自备电厂+产业链闭环”模式,2014年产能突破200万吨成为全球最大铝产品生产商 [7][8] - 2012年魏桥纺织入选《财富》世界500强,排名第440位,成为山东省首家进入世界500强的民营企业 [9] 二代接班人张波的战略与资本运作 - 二代张波在2019年正式接棒,形成“兄长掌舵、姐妹辅助”的家族治理格局 [10] - 面对2017年环保风暴与做空危机,张波决策将396万吨电解铝产能从山东迁移至云南水电基地 [12][13] - 张波进军新能源汽车赛道,通过投资极石汽车、212车型、DeepWay深向及并购雷驰汽车,意图打造从铝水到整车的完整产业链 [15][16][17] - 2024年初将魏桥纺织私有化退市,2025年5月计划通过宏创控股以635亿元交易价格收购宏拓实业100%股权,以整合铝业资源 [19] 公司成功的关键因素 - 两代人坚守“实业信仰+极致务实”,坚守主业不跨界,具备长期主义战略定力 [21] - 构建了“产业链闭环+成本壁垒”,通过延伸产业链使每个环节产生利润,形成强大竞争力 [21][22] - 具备精准的战略眼光,善于在危机中逆向决策,将危机转化为产业升级和扩大优势的契机 [23] - 遵循“快、高、低”三字诀:快速市场反应和项目投产、高水平产能升级、低成本低耗能运营 [23]
芭田股份出席2025贵商发展大会,深耕贵州打造产业链闭环结硕果
证券时报网· 2025-11-05 17:39
公司核心业务与战略 - 公司以长期主义精神在贵州持续投资 共享当地高质量发展机遇[1] - 公司依托贵州丰富的磷矿资源及健全的基础设施 实现了从磷矿开采到精深加工肥料生产的闭环循环产业链[1] - 公司采用国内唯一的冷冻硝酸法工艺 对磷矿资源实现"吃干榨净" 将可溶的硝酸铵钙变为肥料 并提取伴生的硼、锌、镁等中微量元素融入农产品 提升农产品品质与风味[1] - 公司通过冷冻法硝酸磷肥工艺从源头杜绝磷石膏产生 打通"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模式 为传统磷复肥行业转型升级提供可复制的解决方案[1] 公司财务表现与投资计划 - 公司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4.09亿元 同比增长57.67%[2] - 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6.87亿元 同比增长236.13%[2] - 公司在贵州实施新一轮投资计划 包括小高寨磷矿二期建设、物理选矿二期建设及智慧矿山改造升级 三大项目合计投资金额预计不超过2.8亿元[2] - 项目建成后 公司磷矿的采、选产能将分别提升至290万吨/年、120万吨/年 并升级5G网络技术打造智慧矿山[2] 公司未来发展规划 - 公司未来将深耕贵州瓮安 展示中国工业和现代农业协同高质量发展的新模式[2] - 在磷化工方面 公司将通过创新工艺结合AI技术实现"富矿精开" 最大化磷资源价值[2] - 作为现代农业企业 公司将通过独特的功能产品与服务赋能贵州农业 提升作物品质和附加值 助力"黔货出山"及中国现代农业高效发展[2]
中国最“硬核”老板:不上市、不贷款、不欠薪,却年入1784亿
搜狐财经· 2025-10-03 19:57
公司概况与市场地位 - 东方希望集团2024年营收达1784.1亿元人民币,在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排名第39位 [1] - 公司自1982年创立以来,坚持不上市、不贷款、不欠薪的“三不”原则运营43年 [1] - 集团从养鸡场起步,已发展成为全球电解铝和多晶硅领域的巨头企业 [1] 创始人背景与创业历程 - 创始人刘永行1948年出生于四川新津普通农家,1982年与三位兄弟共同创业 [3] - 创业初期通过摆摊修理电器,7天赚取300元,相当于当时家庭半年的生活费 [3] - 四兄弟辞去公职,变卖财产凑集1000元启动资金,在成都郊区创办育新良种场,主营养鸡和鹌鹑 [3] - 创业数年即实现年产鹌鹑15万只,积累1000万元原始资本 [3] 业务发展与企业演变 - 1987年推出希望牌猪饲料,通过价格战与泰国正大集团竞争,两年后实现年销量10万吨,成为四川饲料行业第一 [5] - 1991年组建希望集团,刘永行担任董事长,至1994年集团拥有38家企业,年产值17亿元,位居中国民营企业首位 [5] - 1995年四兄弟平分股权各自发展,刘永行分得13家公司,创立东方希望集团 [5] - 1999年完成全国饲料业务布局后,闲置资金达到10亿元,随后将总部迁至上海浦东,开启多元化战略 [5] 重工业转型与产能扩张 - 2002年12月在内蒙古包头投资100亿元建设希望工业园,进军发电、氧化铝、电解铝、工业硅等重工业领域 [8] - 利用前20年积累的20亿元自有资金起步,在内蒙、河南、山西、重庆等地建厂,产能连年翻番 [8] - 氧化铝和电解铝产量位居全球前十 [8] - 2010年应新疆相关部门邀请,在准东五彩湾建设第二座铝电一体化工厂 [10] 循环经济与成本优势 - 在新疆推出“六谷丰登”全产业链循环模式,涵盖煤谷、电谷、铝谷、硅谷、化工谷和生物谷 [10] - 通过资源循环利用降低能耗和污染,显著降低成本 [10] - 2013年进入多晶硅领域,总产能达50万吨/年,行业领先 [10] - 2020年光伏行业低谷期,多晶硅价格从70元/公斤跌至60元/公斤,公司凭借自备电厂和循环经济将成本控制在36元/公斤,保持盈利 [10] 农业全产业链布局 - 2020年猪价下跌周期中,投资100亿元布局生猪养殖全产业链 [13] - 利用饲料业务优势,自产饲料直供猪场,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成本 [13] - 通过沼气回收和生物质燃料技术,将养殖废弃物转化为资源,与重化工厂对接形成闭环 [13] - 在猪周期低谷期,通过“猪电铝”循环模式稳定经营,年底拥有200多家现代化猪场并保持盈利 [13] 财务原则与运营韧性 - 坚持“不上市、不贷款、不欠薪”原则,避免短期业绩压力,决策不受股东影响 [15] - 创业前20年未使用任何银行贷款,坚持量入为出,每月支出不超过收入 [15] - 2020年疫情期间,凭借自有资金应对挑战,保持盈利 [15] - 准时发放工资,员工流动性低,团队稳定 [15] 未来发展规划 - 在新疆投资超千亿元建设煤化工绿氢项目,2023年开工,计划年产80万吨烯烃 [17] - 在宁夏合作建设占地20平方公里的“六谷丰登”产业园,员工1万人,资源循环利用率超过90% [17] - 多晶硅业务稳定供应全球市场,生猪养殖实现全链条风险控制 [17]
山东饲料巨头拟一口气吃下7家养殖公司,科学布局还是命运“赌局”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2 19:38
收购交易概述 - 邦基科技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Riverstone Farm Pte Ltd旗下6家农牧公司100%股权及派斯东畜牧技术咨询(上海)有限公司80%股权 [1] - 交易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对价或将至少达到6亿元 具体金额以最终方案为准 [1][5][6] - 此次交易是公司从单一饲料生产向饲料加工与生猪养殖一体化转型的关键举措 [14] 标的公司背景 - 瑞东农牧由美国嘉吉旗下黑河资产管理与美国派斯通于2013年在山东合资成立 在黄河三角洲的沾化、无棣、利津三县区拥有10多个现代化猪场 [3] - 公司曾规划投资20亿元建设6个母猪场及配套育肥场 目标2030年底实现5万头母猪存栏和100万头商品猪出栏 [4] - 2017年得利斯曾计划以3.90亿至4.55亿元收购相关资产 但因卖方要求较高溢价而终止交易 [5] 行业背景与挑战 - 山东省2024年猪料产量降至966万吨 同比下滑14.1% 退出千万吨俱乐部 [15] - 饲料行业竞争激烈 邦基科技归母净利润连续三年下降:从2022年1.20亿元降至2024年0.50亿元 [16] - 山东经历两轮非洲猪瘟疫情:2018年母猪损失90% 2023年10月再次损失70% [8] - 山东省实施跨省调运限制政策 2023年12月至2025年11月禁止东部区外超过30公斤商品猪调入 [9] 战略动机与协同效应 - 收购将形成"饲料基地+子公司"模式 预计每头猪饲料成本可降低80元 [19][20] - 交易完成后公司将掌控近5万头母猪资源 预计年底达7万~8万头 年提供约200万~250万头仔猪 [19] - 内部养殖产能将成为饲料内部消化渠道 降低对外部市场依赖 [19] - 公司看好瑞东农牧猪场业务水平 尤其母猪养殖优势 且资产干净负债少 [14] 行业发展模式 - 新型"平台+放养团队+家庭猪场"现代生猪放养产业链平台成长迅速 [18] - 山东放养公司已超100家 环山集团年出栏200万头领跑 青岛禾邦160万头紧随 [19] - 放养模式以结果为导向实现深度捆绑 与代养模式在利益分配上有本质区别 [17][18] - 海大集团2024年推行"外购仔猪、公司+家庭农场"模式 全年肥猪出栏约600万头 [20] 潜在影响与行业趋势 - 山东省2025年3月规模猪场生猪存栏同比增加21.94% 环比增加3.87% 连续2个月增长 [9] - 养猪业发展将越来越集中化、规模化 以平台整合资源、技术降本增效为核心 [20] - 产业链真正竞争力在于能否将每个环节变为共赢生态 [20] - 工业效率与农业规律结合处蕴藏农业机会 [20]
北交所策略专题报告:氨纶行业竞争格局进一步改善,关注北交所美邦科技
开源证券· 2025-07-20 22:44
报告核心观点 氨纶行业竞争格局进一步改善,外资企业产能退出使国产氨纶市场份额有望提升,北交所化工新材行业本周上涨,关注北交所美邦科技 [1][2][11] 各目录要点总结 氨纶行业再现大产能退出事件,供给过剩局面有望改善 - 韩国泰光集团自2025年7月14日起暂停泰光化纤(常熟)有限公司部分氨纶生产线运营并重新评估战略,此前晓星氨纶(嘉兴)有限公司也有多条产线关停计划 [1][10][11] - 晓星氨纶因核心原料PTMG依赖进口,2025年国际油价高位震荡致原料成本同比上涨23%,而中国本土企业PTMG国产化率突破80%,成本仅为进口产品60% [11] - 2024年中国运动品牌采购国产氨纶比例首破75%,外资品牌细分市场份额压缩至不足12%,国际巨头收缩氨纶战线,国产氨纶市场份额将提升 [2][11] - 氨纶行业从景气高点步入周期底部,价格磨底,多数企业亏损,外资产能退出有望缓解供给过剩压力,改善行业盈利 [12][14] - 美邦科技主营四氢呋喃,年产3万吨/年四氢呋喃项目投产后将扩大市占率,成国内产能最大的LBDO提纯法生产四氢呋喃企业 [2][14][15] 本周北交所化工新材行业上涨0.10% - 本周(2025年7月14日至18日)北证50报收1418.61点,周涨跌幅-0.16%,沪深300报收4058.55点,周涨跌幅+1.09%,创业板指报收2277.15点,周涨跌幅+3.17% [17] - 本周开源北交所五大行业涨跌分化,化工新材行业周涨跌幅+0.10%,排名第三 [19] - 本周开源北交所化工新材二级行业表现分化,橡胶和塑料制品业、非金属材料、化学制品上涨,金属新材料、专业技术服务业、电池材料、纺织制造下跌 [3][20] - 本周北交所化工新材行业涨跌幅居前个股为广信科技、凯大催化、一诺威、富恒新材、奔朗新材、三维股份 [3][23] 化工品价格走势 - 近一周布伦特原油价格下跌1.5%(美元/桶),MDI价格上涨1.8%(元/吨),TDI价格上涨23%(元/吨),天然橡胶价格上涨2.8%(元/吨),丁苯橡胶上涨0.9%(元/吨) [9][27][29] - 近一周聚乙烯价格下跌0.6%(元/吨),聚丙烯价格下跌0.6%(元/吨),ABS价格下跌0.2%(元/吨),PA66价格下跌1.3%(元/吨),PA6价格下跌3.1%(元/吨),涤纶长丝价格下跌1.9%(元/吨),草甘膦价格上涨3.2%(元/吨) [9][35][40] 公司公告:三维股份将于2025年7月22日起对证券简称进行变更 - 三维股份为清晰反映主营业务、贴合业务发展实际情况、增加投资者理解和判断、保护投资者,自2025年7月22日起将证券简称由“三维股份”变更为“三维装备”,证券代码不变 [4][50][51] - 汉维科技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降87.86%,受原材料价格上涨、费用增加、税收优惠减少等因素影响,公司将加强与供应商合作、拓展海外市场等应对 [51] - 奔朗新材股东庞少机拟在公告披露30个交易日后3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减持不超300万股,减持比例不超1.65% [51] - 宁新新材已将用于暂时补充流动资金的5000万元归还至募集资金专用账户,使用期限未超12个月 [51]
*ST九有: 湖北九有投资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会议资料
证券之星· 2025-06-20 16:21
股东大会规则 - 股东发言需提前两天登记 发言顺序按持股数排序 [1] - 股东发言需围绕股东大会提案 不得涉及商业机密 [1] - 临时发言需经主持人同意 主持人有权制止不当发言 [1] 2025年股东大会安排 - 现场会议时间定于2025年6月27日上午10点 [2] - 网络投票通过上交所系统进行 交易时段为9:15-15:00 [2] - 会议地点在北京市东城区前永康胡同27号 [2] 公司主营业务 - 综合性营销服务业务包括线下活动执行和线上媒体推广 [4] - 化妆品销售业务2024年营收3.76亿元 毛利率59.17% [5][19] - 广告投放服务2024年营收1.22亿元 营业利润亏损1166万元 [4][5] 新业务拓展 - 2024年9月通过孙公司设立口腔医疗控股子公司 [6] - 计划构建义齿生产+门诊服务的产业链闭环 [6] - 目标将口腔医疗发展为新的核心业务板块 [6] 财务表现 - 2024年总营收5.04亿元 同比增长24.63% [8][19] -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2086万元 上年同期为负 [19] - 综合毛利率45.88% 同比提升15.38个百分点 [19] 行业分析 - 互联网广告市场受益于移动互联网发展保持增长 [6] - 化妆品行业受益电商渠道崛起 彩妆线上销售占比提升 [7] - 口腔医疗行业处于初级阶段 民营机构连锁化趋势明显 [8] 公司治理 - 2024年召开8次董事会会议 审议多项重大事项 [8][9][10] - 三位独立董事全年出席所有会议并发表专业意见 [25][31][37] - 建立了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 确保信息真实准确完整 [12]
*ST天山4月仅销售活畜4头 将对上游养殖业务实施战略性收缩
证券时报网· 2025-05-14 12:54
公司经营情况 - 4月销售活畜4头,销售收入7.05万元,环比分别下降33.33%和20.89%,同比分别下降98.23%和95.68% [1] - 公司因资金压力对上游养殖业务实施战略性收缩调整,待资金状况改善后将适度扩大养殖规模 [1] - 2024年营业总收入1.38亿元,同比微增0.07%,净利润亏损6594.79万元,同比亏损扩大199.74% [5] - 2025年1-3月营业收入2464.85万元,同比增长40.5%,净利润亏损495.92万元,同比减亏31.19% [5] 行业现状 - 2024年全国肉用种公牛站45家,种公牛存栏3771头,生产冻精5000万剂,产值4.5亿元 [2] - 全国肉牛核心育种场54家,存栏优质种牛10047头,涵盖30个品种 [2] - 2024年牛期末存栏10047万头,较2013年增长11.81%,但同比2023年下降4.39% [3] - 2024年牛出栏量5099万头,较2023年增长1.5%,较2013年增长21.7% [3] 价格与盈利 - 2024年牛肉和活牛月度均价分别为69.83元/公斤和27.76元/公斤,同比分别下降15%和20% [4] - 牛肉价格跌至近5年最低,活牛价格跌至近10年最低 [4] - 养殖端整体亏损,但下游活牛流通、屠宰、牛肉销售环节盈利相对稳定 [4] 行业特点与挑战 - 肉牛养殖行业资本密集、技术依赖性强,规模化舍饲符合国情,但尚未形成成熟经营模式 [1] - 行业面临外需减弱、内需不足、周期性波动与结构性矛盾并存等问题 [2] - 养殖周期长(超1年)、成本投入持续,价格波动风险大,价格传导存在滞后性 [4] 公司战略 - 计划打造产业链闭环,通过板块间利润调节抵御行业风险 [5] - 当前活畜养殖业务主要包括青年母牛调理和育肥肉牛养殖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