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结合

搜索文档
湖南海利(600731):公司季度业绩同比回升,看好新基地建设及现有基地技改
长城证券· 2025-07-31 13:0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看好公司在产学研结合方面的努力,核心竞争力有望逐步增强;看好公司新基地的建设及现有基地的提质增效,有望为公司开辟新成长曲线 [15] 报告关键信息总结 财务指标 - 2023 - 2027 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 23.74/24.71/27.00/29.37/32.29 亿元,增长率分别为 -24.1%/4.1%/9.3%/8.8%/9.9%;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74/2.65/3.11/3.74/4.65 亿元,增长率分别为 -22.3%/-3.1%/17.1%/20.2%/24.5% [1] - 2024 年公司农业农药/锂电材料板块收入分别为 22.52/2.19 亿元,同比变化为 16.94%/-51.25%,毛利率分别为 28.35%/2.31%,同比变化为 0.57/1.18pcts [3] - 2025 年 1Q 公司农业农药板块收入为 3.48 亿元,锂电材料板块收入为 0.14 亿元 [9] 重大事件 - 2025 年 4 月 28 日,公司发布 2024 年年报和 2025 年一季报,2024 年收入为 24.71 亿元,同比上升 4.06%;归母净利润为 2.65 亿元,同比下降 3.06%;1Q25 收入为 4.31 亿元,同比上升 25.44%;归母净利润为 0.57 亿元,同比上升 483.78% [1][2] - 2025 年 5 月 29 日,公司发布股票激励计划,拟授予的限制性股票数量为 1676.00 万股,约占草案公告时公司股本总额的 3.00% [2] - 2025 年 7 月 15 日,公司发布回购股份进展公告,已累计回购 100 万股,回购金额为 695.06 万元,实际回购价格区间为 6.88 - 6.99 元/股 [2] 业务分析 - 农药业务:2024 年产能过剩致大部分农药品种价格同比跌幅大,行业景气度触底,公司实施差异化、阶梯式定价策略,巩固传统市场并开发新客户,农药销量增长减轻价格下跌对盈利的冲击 [3] - 锂电业务:2024 年锂电行业探底回升,低端、落后产能淘汰后头部企业市占率提升,公司子公司海利锂电在产能规模等方面有影响力,细分市场占行业前十地位 [3] 应对策略 - 销售层面:实施差异化、阶梯式定价策略,强化客户管理,与跨国公司合作开拓国际市场;巩固传统市场,强化海外市场渠道布局,在多国取得产品登记权,新增客户 273 个 [10] - 技术层面:依托湖南化工研究院实现产研一体化,加快新产品、新工艺研发,储备核心技术,与多方合作开发新产品,2024 年有多项科技成果及专利进展 [11] 基地建设 - 新基地:宁夏基地部分生产装置 2024 年 9 月投料试车成功,目前装置运行稳定;受疫情、天气及市场因素影响,海利宁夏项目预计达到可使用状态时间延期至 2025 年 12 月 31 日 [13] - 现有基地:对常德和贵溪基地现有生产装置提质改造,提升稳定性和节能减排效应,海利贵溪项目 2024 年底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13]
任正非,最新动态!
证券时报· 2025-07-25 17:23
华为与上海交通大学合作 - 华为创始人兼CEO任正非在深圳总部会见了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丁奎岭一行,双方围绕人才培养和基础研究进行交流 [1] - 双方签署了"科研技术合作协议",上海交大副校长曾小勤与华为技术合作部部长付洁代表签署,丁奎岭与华为2012实验室总裁查钧见证 [1] - 上海交大与华为自2009年起开展多方面合作,2012年建立长期合作关系,2019年签署战略协议,涉及科研创新、人才培养和校园信息化网络 [1] 产学研合作历史与展望 - 2020年7月任正非曾访问上海交大,强调华为坚持研发、重视产学研结合与快速产业化,希望与大学分享行业趋势和工业界需求 [2] - 任正非提出大学应像"灯塔"照亮产业创新,希望与交大深化合作培养人才,推动技术突破并加速产业转化 [2] - 双方目标包括为国家关键领域及世界技术难题突破做出贡献 [2]
【教育观察】“工匠进清华”:破解产学研脱节的一剂良方
证券时报· 2025-06-10 01:59
大国工匠人才培训项目成果 - 清华大学首期"大国工匠人才培训营"结业,220名来自生产一线的技术能手参与培训,在院士指导下攻克技术难关并形成创新成果 [1] - 培训项目实现"强强联合"效果,学员取得显著成果:中国一汽杨永修获得5项专利,盾构机操作手母永奇用AI优化施工方案,电力工人谢邦鹏破解光伏管控难题 [1] - 项目打破传统人才成长壁垒,促进技术工人与高等教育融合,形成34项专利成果,展现"人人皆可成才"的培养效果 [1] 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 - 该项目为高等教育服务产业需求提供范例,有效破解产学研脱节难题 [1] - 院士前沿理论与工匠实操经验结合产生几何级数创新裂变,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示范效应 [1] - 学者从工匠的实际问题中汲取研究灵感,实现人才成长路径多元化 [1] 职业教育发展启示 - 项目证明技能人才需要系统理论武装,全国总工会计划每年培育200名大国工匠 [2] - 该模式可改变职业教育"重技轻理"现状,构建"实践-理论-再实践"的良性循环 [2] - 项目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筑牢人才根基,若推广到更多院校将产生更大影响 [2] 制造业转型升级意义 - 项目培养"顶天立地的实践者",既立足生产需求又胸怀科技报国理想 [2] - 促进工匠既娴熟操作设备又能创新工艺流程,学者既懂研究又明产业痛点 [2] - 为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跃升提供强劲动能,形成值得全社会推广的"化学反应" [2]
“上证·院士说”做客“徽客厅” 聚焦制药行业机遇与挑战
搜狐财经· 2025-05-27 23:06
活动概述 - 上海证券报"上证·院士说"系列活动第九期于5月22日举办,特邀中国科学院院士马大为解析制药行业机遇与挑战 [1] - 活动由华安证券全程深度支持,旨在通过科学家分享前沿技术趋势,为资本市场提供"技术风向标" [2] - 同期举办生物医药产业与科创金融对接活动,包含企业路演、金融服务展示及院士演讲 [2][4] 制药行业分析 - 马大为院士长期从事有机合成方法学、天然产物全合成及药物发现研究,201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1] - 活动聚焦制药行业技术前沿,探讨创新驱动发展路径 [5] 华安证券战略布局 - 公司年初起战略支持"上证·院士说"系列活动,践行科技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2] - "徽客厅"平台自2023年8月建立以来已举办37场活动,吸引超500家企事业单位参与,含80余家上市公司,促成数十项跨区域合作 [4] - 平台计划升级至3.0版本,强化要素对接和双招双引功能,打造安徽融入长三角的前沿阵地 [4] 生物医药产业对接 - 赛箔生物科技CEO汤忞参与企业路演,华安证券及兴业银行分别展示港股上市服务和医药行业金融方案 [4] - 安徽省人工智能母基金由华安嘉业高级投资经理严士涵推介,蚌埠市招商局现场推介投资环境 [4]
乡村大棚里的“创新共同体”
新华网财经· 2025-05-26 14:05
产学研合作模式创新 - 南昌市新建区石埠镇"梦飞田园"芦笋基地与南昌大学、江西省农科院、江西农业大学、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等多所院校建立深度合作,形成"创新共同体"模式 [2][4][5] - 江西农业大学现代农业装备实验室为基地带来智能旋耕施肥一体机等"机器人军团",单棚作业效率提升3倍 [4] - 基地与院校共同开发芦笋茶、芦笋粉、芦笋面等下游产品,拓展产业链 [7] 农业科技研发应用 - 江西省农科院在基地试种芦笋新品种,种源研发被视为产业长期发展的关键 [9] - 基地负责人将种植经验与科研团队共享,形成"顶天研究"与"立地实践"的双向互动 [9] - 智能采收机器人、清园机器人、分拣机器人等农机装备持续测试升级中 [4] 农产品销售创新 - 基地与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共建直播团队,成功孵化创业团队解决芦笋保鲜期短(常温仅2天)的销售难题 [11] - 电商直播成为突破"优质难优价"困境的有效途径 [11] - 合作涵盖人才输送、物流配送、项目运营等多维度 [11] 乡村产业融合发展 - 南昌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为基地开发研学路线和培训课程,将参访流量转化为"参访经济" [13] - 校地合作实践基地联动校内外资源开发"产村融合""消费在村"等原创课程 [13] - 基地实现从一产种植到三产旅游的全产业链覆盖,成为当地农业与乡村旅游双名片 [13][15]
一件防晒衣的“进化”图谱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5-23 06:02
防晒衣市场增长与规模 - 2024年防晒衣品类线上销售额同比增长267.4% [4] - 预计2025年末防晒服配市场规模将接近千亿元级别 [4] - 防晒衣从厚重闷热设计单一演变为轻薄多功能产品,厚度大大减少并具备防湿、凉感等功能 [4] 技术突破与产品创新 - 国产防晒衣品牌ohsunny突破国内第一代UPF50+原纱抗紫外线技术,目前拥有UPF2000+产品 [7] - 探路者从涂层技术转向原纱防晒技术,在纱线环节添加防晒助剂,耐水洗性能提升 [7] - ohsunny"极光"系列防晒服重量仅60多克,厚度相当于3张A4纸,防晒值保持UPF500+ [8] - 探路者山影系列防晒衣采用光变科技,可随紫外线强弱变色 [8] 产业链技术攻关 - 惠群新材料科技将纱线中光散射功能钛白粉浓度从2%提高到8%,UPF值达1000+ [13] - 向兴集团开发瞬间凉感防晒衣面料,采用凉感微胶囊技术,微胶囊壁厚度仅100-200纳米 [14] - 向兴集团拥有100款不同功能防晒面料,合作品牌超百家,去年防晒面料营收超1.5亿元 [14] 行业升级与品牌发展 - 探路者研发团队超170人,研发投入占营收比超5% [16] - 国内纺织企业从OEM转向自主研发,涉及高分子化学、流体力学等多学科领域 [16] - 以东华大学杂化技术为基础形成"纳米材料-母粒-纤维-面料-服装"产业链联盟 [17] - 去年"618"期间某电商平台防晒衣品类成交额同比增长120% [17]
食品产业园创新思路发力精准招商
中国食品网· 2025-05-12 15:41
招商机制创新 - 采用"小分队精准出击+重点项目定向突破"双轮驱动模式提升招商效能 [1] - 围绕调味品、大蒜功能健康食品、休闲食品及预制菜产业组建专业化招商小分队开展高频次对接 [1] - 针对中国林科院大蒜保健品、新疆埃乐欣药业大蒜制剂等重点项目成立专项攻坚小组定制落地方案 [1] 产业生态建设 - 双辣调味品产业计划联合山东省调味品协会举办年会并依托江南大学开展专题培训 [1] - 大蒜大健康产业联合中国药科大学、韩国千贤树博士等团队研发功能性食品/保健品 [1] - 大蒜传统产业推动黑蒜国际标准制定并与头部电商/厦门航空合作开发衍生产品 [1] - 休闲食品及预制菜产业以稻香村、阜盈食品为核心引进利信国际贸易等项目 [1] 重点项目推进 - 确保金蒜农2万吨复合调味品深加工项目上半年投产 [1] - 推动泓森艾维尔二期、稻香村智慧云仓等项目全面开工 [1] - 联合市场监管部门挖掘"金乡大蒜"品牌潜力扩大市场份额 [1] 市场渠道拓展 - 对接与辉同行、东方甄选等头部电商主播推广黑蒜产品 [1] - 通过多元化宣传巩固国内外市场份额 [1]
一块石头链起百亿产业 ——永丰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
中国化工报· 2025-05-09 10:45
产业升级转型 - 永丰县石灰石储量达110亿吨,碳酸钙含量全国第三,白度高、铁含量低[2] - 2008年县里出台《石头经济产业升级实施意见》,关闭50余家非法矿山,淘汰100多家落后产能企业,26座矿山纳入绿色规划[2] - 矿石利用率从50%跃升至90%,高纯度矿石专供纳米钙,中纯度矿石用于塑料母粒,边角料用于普通建材[2] - 纳米钙专用矿加工成纳米级非金属新材料后一吨能卖3000元,而传统水泥用矿石一吨仅卖80元[2] 科技创新发展 - 全县166家碳酸钙企业中53家建立研发中心,累计获得发明专利127项,科技投入占比超过8%[3] - 广源化工主导制定超细重质碳酸钙和湿法纳米碳酸钙两项行业标准[3] - 2024年建起全省首个碳酸钙产业研究院,与北京大学、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等20多家科研机构合作[3] - 势通钙业与中科院合作的纳米钙分散技术让产品在橡胶中添加量提高30%,每年新增产值2亿元[3] 产业链整合 - 形成"原矿—粉体—母粒—终端产品"的闭环产业链,园区内90%原料能本地采购,成本降低20%以上[4] - 采用"双园区"布局:陶唐新材料产业园专注初级加工,县城工业园主攻精深加工[4] - 广源化工作为全国重钙十强首位带动50多家配套企业落户[5] - 势通钙业的纳米钙占据全国10%市场份额,吸引下游涂料企业扎堆建厂[5] 绿色循环经济 - 广源化工投资700万元建废水处理系统,废水回用率达95%,粉尘收集率提升40%[6] - 大理石边角料、矿山废土变废为宝,边角料成为重钙原料,废土用于复绿[6] - 全县推行"智慧矿山"系统,开采量、环保指标实时监控,2300亩复绿区生机盎然[6] - 获得"国家大宗固废综合利用基地"称号[6]
光伏承压下多元业务突围,坤博精工高端装备布局谋新篇
全景网· 2025-05-06 20:37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9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043.68万元 [1] - 单晶硅真空生长炉体业务量萎缩导致营收大幅下滑,净利润承压 [1] - 下游光伏行业回款周期延长,引发应收账款回收逾期及存货跌价问题,计提坏账准备和存货跌价准备显著增加 [1] - 2024年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元(含税),并以资本公积每10股转增1股 [1] 光伏行业现状 - 2024年国内新增光伏装机达278GW,同比增长28% [1] - 产业链价格大幅下滑(硅料降41%、组件降31%),企业盈利普遍承压 [1] - 降本增效成为共识,高效率、智能化设备将加速落后产能出清,重塑市场格局 [1] 半导体行业发展 - 2024年中国市场半导体销售额同比增长18.3%,稳居全球最大半导体设备市场 [2] - 部分设备(如去胶、清洗、刻蚀设备)国产化率显著提升 [2] - 国内半导体设备厂商正从"跟随者"向"创新者"转变,在先进制程、核心零部件等领域持续取得突破 [2] 风电行业表现 - 2024年全国新增风电装机容量86.99GW,同比增长9.6%,创历史新高 [2] - 陆上风电以81.37GW(占比93.5%)主导增长,"三北"地区新增装机占全国75% [2] - 海上风电以5.62GW(占比6.5%)进入平价发展新阶段,深远海项目和融合应用取得突破 [2] - 中国风电设备出口规模达5194MW,覆盖超20个国家和地区 [2] 工业机器人市场 - 2024年销量超29.4万台,同比增长3.9% [3] - 协作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等新兴品类在3C、医疗、物流等领域加速渗透 [3] 公司业务布局 - 产品覆盖风电、工业自动化、海工、半导体等领域 [3] - 精密成型零部件业务成为业绩支柱,拓展产品品类,成功切入工作母机、核电检修装备领域 [3] - 半导体领域推出碳化硅长晶炉体等关键部件,风电产品实现9.5MW齿箱支撑座小批量供货 [3] - 工作母机部件获知名厂商批量订单 [3] 公司运营管理 - 推行精细化管理降本增效,重视人才培育,优化梯队建设 [4] - 2024年8月募投项目新建厂房投用,配备先进设备与自动化产线 [4] - 获得数十家行业龙头的供应商认证,与运达风电、日精树脂、晶盛机电等建立长期合作 [4] - 建立快速响应机制,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增强客户粘性 [4] 公司技术实力 - 截至2023年末拥有40项专利(含22项发明专利),2024年上半年新增6项专利(4项发明专利) [4] - 主导制定《风力发电机组主轴轴承座》等团体标准,参与国家标准《灰铸铁全相检验》起草 [4] 公司未来战略 - 产品战略:新建智能化产线、研发新材料,拓展风电、半导体等领域高端产品 [5] - 研发战略:落地研发中心,深化自主创新与校企合作 [5] - 人才战略:完善培养体系,引进高端人才并推进股权激励 [5] - 信息化战略:升级设备、建设数字化车间,实现生产与管理的智能化融合 [5] 2025年核心任务 - 加大研发投入,重点突破大功率风电部件、半导体设备零部件 [6] - 推进"大功率风电机组传动耐低温铸件绿色化技改项目"等工程,预计新增产能2000吨/年 [6] - 建设数字化工厂,提升生产智能化水平 [6] - 加强人才梯队建设,完善激励机制,激发团队活力 [6]
云南5万吨磷酸铁锂项目即将投产
鑫椤储能· 2025-03-18 14:16
文章核心观点 云南鸿泰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5万吨磷酸铁锂项目建设进展顺利,预计今年5月投产,公司技术研发实力强且产品多样 [1][3][4] 项目建设情况 - 2025年开年以来项目施工现场热火朝天,工人们紧张有序进行安装工作 [1][2] - 所有主体设备已安装完毕,主要建设内容已完成,正进行最后阶段安装工作 [3] - 项目预计今年5月全部建成投产,满产后可年产5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 [4] 公司概况 - 成立于2008年7月,占地面积409亩,是化工企业,获多项荣誉称号,是曲靖市重点骨干工业企业之一 [4] 公司研发与技术 - 产品研发技术力量雄厚,注重持续创新,与专业机构院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形成产学研结合研发体系 [4] - 技术中心建立和完善国内外技术协助网络,能获取科技动态和技术信息,为公司决策提供依据 [4] - 已获得注册商标1个、实用新型专利技术33项 [4] 公司产品与应用 - 主要生产和经营硫酸、铁粉、磷酸一铵、磷酸铁、磷酸铁锂等产品 [4] - 生产设备工艺先进,采用DCS自动控制系统和自动检测系统,产品质量稳定 [4] - 工业浓硫酸产品广泛用于农业生产肥料、染料医药等众多领域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