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技术
搜索文档
中食民安拟“1供5”基准供股 净筹约9697万港元
智通财经· 2025-11-04 21:34
中食民安(08283)发布公告,公司拟按于记录日期每持有1股股份获发5股供股股份的基准进行供股,认 购价为每股供股股份0.35港元,较股份于最后交易日在联交所所报的收市价每股股份0.460港元折让约 23.91%;藉发行最多2.88亿股供股股份筹集最多1.1亿港元(扣除开支前)(假设于记录日期或之前已发行股 份数目维持不变)。 假设供股股份获悉数认购,且于记录日期或之前已发行股份数目维持不变,则供股所得款项净额估计约 为9697万港元。公司拟按以下方式动用建议供股所得款项净额: (i)约4300万港元用于制定精细化销售及营销策略,包括:(i)约2000万港元用于建立研发团队及相关资本 开支,以研发集团自有平台及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中心及软件;(ii)约500万港元用于设立创意营销及广 告部门;及(iii)约1800万港元用于拓展创意营销服务业务,包括建立客户网络所需的营销及广告开支,以 及营运创意营销服务所需的营运资金。上述计划所得款项预计将于2027年7月前动用; (ii)约2000万港元将作为未来合作╱投资机会的储备金,预计将于2026年底前动用; 董事会建议透过增加额外14.4亿股股份将公司法定股本由2 ...
神箭破秋风,乘舟赴天宫!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侧记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11-01 00:23
发射任务准备 - 神舟二十一号飞船发射任务于10月31日进入倒计时,相关航天科技工作者已陆续到岗 [1] - 火箭发射对气象条件要求高,发射场周边气象观测站、雷达等探测设备不间断运转,捕捉气象变化 [1] - 任务启动前3个月,已开始对覆盖发射场周边百余公里的近百套设备进行检修维护 [3] 关键岗位操作 - 加注岗位科技人员张跃扎根一线19年,精准控制燃料加注压力、流量和总量,实时监控数十个管路接口及阀门状态,保持上百次加注任务零差错纪录 [3] - 通信护线分队队员24小时值守,奔走52个村镇,护线里程达8万余公里,每日驱车上百公里、徒步数小时进行线路监测 [5] - 人工智能技术加入护线任务,通过分析沿途图像信息及时发现潜在威胁,为航天通信提供双重防线 [5] 科学实验载荷 - 空间生命科学实验载荷在发射前5小时装载完毕,空间应用系统进行最后装载确认 [5] -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副研究员李天达与30多位团队成员协同工作,负责小鼠生理检测和行为学实验,并建立样本身份证系统规范管理 [5] 航天员乘组 - 神舟二十一号航天员乘组包括指令长张陆、最年轻中国航天员武飞及张洪章,张陆将重返天宫,武飞将发挥其熟悉真空环境和空间站设备的优势,张洪章将完成在轨空间科学实验 [6]
卖不动了?保时捷销售利润暴跌99%,一季度亏损80亿元!国人更爱国产科技豪华车【附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分析】
前瞻网· 2025-10-27 19:56
保时捷2025年财务与运营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约268.6亿欧元,同比下降6% [2]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利润仅4000万欧元,较去年同期的40.35亿欧元暴跌99% [2] - 第三季度单季录得9.66亿欧元亏损,约合人民币80亿元 [2] - 公司将业绩下滑归因于产品战略调整、中国市场不利形势、电池一次性费用及关税压力 [2] - 预计2025年关税支出将达到7亿欧元 [2] - 公司宣布推迟电动车型推出、终止电池自产计划,并承担27亿欧元重组成本 [2] - 计划在美国涨价应对关税,并在2029年前裁员1900人 [2] 保时捷中国市场表现与挑战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市场销量为21,302辆,相较于2024年同期的29,551辆下滑28% [3] - 中国市场曾是公司全球最大单一市场,如今成为最大拖累 [3] - 产品智能化滞后,车机导航等沿用欧洲逻辑,难以满足中国消费者对智能豪华的期待 [3][8] - 在激烈的价格战中坚持不降价、不打折的策略,导致竞争优势丧失 [3] - 比亚迪、蔚来、极氪、小米等国内自主品牌以高性能、高智能、快迭代的产品分流了Taycan、Panamera等车型的潜在买家 [3][8]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趋势 -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从2018年1月的1.42%起步,2023年达到31.6%,2024年1-11月进一步提升至40.3% [4] - 近期单月渗透率创下历史新高,达到58.37%,意味着每卖出10辆乘用车,有近6辆是新能源车型 [4] - 新能源汽车单月销量已达燃油车的1.4倍 [4] - 行业未来的关键增长点包括智能化电动车、人工智能技术、车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数字化汽车共享平台 [6] - 自主品牌迅速崛起,正逐渐蚕食豪华车市场份额 [8] - 外资车企因冗长的研发周期被诟病脱离中国市场,其豪华电动车的车机系统难以满足本地需求 [8] - 特斯拉、比亚迪高端车型的强势崛起,已对超豪华车型形成直接竞争压力 [8]
动物训练师前景堪忧,AI让动物演员面临“失业”危机
环球时报· 2025-10-27 06:52
行业趋势:AI技术对影视动物表演的冲击 - AI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制片方更倾向于在后期制作中合成动物表演,而非使用真实动物[1] - 动物演员的工作机会正在急剧减少,AI技术已对动物训练师和动物表演业务造成巨大冲击[1] - 有动物租赁公司估计,其旗下动物的工作量已降至疫情前的40%[1] 行业变革的具体表现 - 近年来制片方选择用数字动物取代真实动物,例如2020年《野性的呼唤》中的巴克犬完全由CGI技术生成[1] - 今年上映的《超人》中,主角的宠物狗是导演爱犬的数字扫描版本[1] - 长期活跃在西部片和历史片中的马匹演员也面临被"数字马"取代的风险[1] 行业面临的挑战 - 除AI技术外,疫情后续影响、好莱坞大罢工以及娱乐产业整体萎缩也是动物表演工作量下降的原因[1] - 动物保护组织对使用数字技术取代真实动物的趋势表示欢迎,认为强迫动物表演是剥削行为[2] 行业内的不同观点 - 业内动物专家坚持认为真实动物表演所带来的情感共鸣是AI无法复制的[2] - 有动物协调员分享实例,称其爱犬在拍摄死亡戏份时令整个摄影棚的人泣不成声,这种情感共鸣是AI无法给予的[2]
三重因素支撑美联储连续降息
证券日报· 2025-10-27 00:21
■韩昱 北京时间10月24日晚,美国政府"停摆"以来的首份重磅数据公布——美国劳工统计局发布的报告显示, 9月份美国CPI(消费者物价指数)同比上涨3.0%,高于8月份的2.9%,但低于市场预期。 其次,美国劳动力市场趋弱态势不减,加强了连续降息的必要性。 在美国政府"停摆"影响下,美国9月份非农就业数据未能如期发布。不过,从其他相关指标来看,美国 当前的劳动力市场仍在持续失去活力,需要美联储进一步降息来"托底"。 例如,10月初,素有"小非农"之称的ADP(美国自动数据处理公司)报告显示,今年9月份美国私营部门 减少3.2万个就业岗位,出现2023年3月份以来最大降幅,远低于增加约5万个就业岗位的市场预期。再 如,美联储10月15日发布的"褐皮书"(全国经济形势调查报告)显示,美国各地区、各行业劳动力需求普 遍低迷。大多数联邦储备区报告称,由于需求疲软、经济不确定性加剧和对人工智能技术投资增加,更 多雇主通过裁员和自然减员的方式减少员工人数。 最后,美联储官员提前释放"鸽派"言论,或预示将进行降息操作。 10月14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美国费城的一次会议上发表演讲时称,美国劳动力市场有进一步降温的 迹象。市 ...
中再产险总经理王忠曜: 为中国企业“走出去” 提供更好更全面的风险保障
中国证券报· 2025-10-24 20:04
公司战略与业务发展 - 公司通过加强能力建设、提升风险管理服务水平、强化网络建设来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更全面的风险保障 [2][3] - 在新能源车险“出海”方面,公司与现代保险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打造基于数据驱动的海外新能源汽车保险解决方案,构建“直再融合+产业融合”的新模式 [4][5] - 公司持续深化创新发展和数字化转型,推出“再.擎”、“再.安”、“再.途”、“再.耘”等行业服务平台及国产汽车芯片、无人驾驶航空器等定价模型,为行业输出风险管理技术、产品和方案 [6] 行业机遇与公司举措 - 截至2024年底,中国境内投资者在全球190个国家和地区设立境外企业5.2万家,庞大的数量为再保险行业带来机遇,需要行业织密中国海外利益安全网 [3] - 行业通过引入国际承保技术经验开发产品、强化海外风险评估、打造预警体系、搭建海外服务网络来强化对“走出去”企业的风险保障 [3] - 公司于2024年7月在上海临港成立上海再保险运营中心,积极助力上海再保险中心实现信息集成、交易集中和标准提升 [8] 科技赋能与创新应用 - 科技保险承保创新过程的不确定性和创新组织的运营风险,其风险特质与传统保险有显著区别,对数据积累和模型构建提出新挑战 [6] -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自动化系统等技术的应用已成为全球再保险人共识,能提升风险定价水平与效率、客户响应速度、运营效率、资本周转效率并缩短结算周期 [7] - 公司认为科技保险是对传统风险管理体系的全面升级,正积极探索适应科技创新变革的创新路径 [6] 市场建设与国际合作 - 公司2024年5月与太保产险、大地保险完成场内交易签约,签约金额超过50亿元 [8] - 公司将加强北京、新加坡、伦敦三大国际业务平台与上海再保险运营中心的协同联动,共同推动境内外再保险交易 [8] - 公司未来将利用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的政策便利和平台优势,拓展国际业务、参与全球风险治理,并吸收境外经验反哺国内市场,推动再保险领域国际国内双循环 [9]
为中国企业“走出去” 提供更好更全面的风险保障
经济网· 2025-10-24 10:16
近年来,中国企业加快全球布局,"走出去"浪潮逐步形成。在中国企业加快"走出去"之际,再保险行业 也迎来机遇与挑战。 近日,中再产险总经理王忠曜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公司将进一步加强能力建设、提升风 险管理服务水平、强化网络建设,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更好更全面的风险保障。同时,在科技保险 领域,作为中国再保险市场的主力军,中再产险深切感受到科技创新发展对保险业提出的全新要求,也 正在积极探索适应这一变革的创新路径。 助力中企"走出去"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中国境内投资者共在全球190个国家和地区设立境外企业5.2万家。如此 庞大的数量,需要再保险行业主动作为,织密中国海外利益安全网。 "这给我们带来了机遇。"王忠曜表示,行业也做出了很多努力,例如,引入国际承保技术和经验开发产 品、弥补保障空白,强化海外风险评估,打造海外风险观测及预警体系,搭建海外服务网络强化对"走 出去"企业的海外风险保障。 但王忠曜也坦言,在助力中国企业出海方面,目前再保险市场也面临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等挑战, 比如在人才方面,目前国内保险业经营海外业务的团队以国内团队孵化为主,缺乏针对"走出去"风险的 专业化、 ...
中再产险总经理王忠曜: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更好更全面的风险保障
中国证券报· 2025-10-24 08:36
近年来,中国企业加快全球布局,"走出去"浪潮逐步形成。在中国企业加快"走出去"之际,再保险行业 也迎来机遇与挑战。 近日,中再产险总经理王忠曜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公司将进一步加强能力建设、提升风 险管理服务水平、强化网络建设,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更好更全面的风险保障。同时,在科技保险 领域,作为中国再保险市场的主力军,中再产险深切感受到科技创新发展对保险业提出的全新要求,也 正在积极探索适应这一变革的创新路径。 助力中企"走出去" 当下,我国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步伐加快,科技创新等战略领域快速发展,大量新兴风险保障需求持续 释放,科技保险也成为业内"兵家必争之地"。 据介绍,科技保险可分为科技活动保险和科技主体保险两大类别。前者承保的是研发、成果转化、推广 应用等"创新过程"的不确定性,后者承保的是"创新组织"自身的运营风险。这两类业务在风险特质上与 传统保险有着显著区别,对数据积累和模型构建提出了全新的挑战。 "科技保险不仅是新的业务领域,更是对传统风险管理体系的全面升级。作为中国再保险市场的主力 军,我们深切感受到科技创新发展对保险业提出的全新要求,也正在积极探索适应这一变革的创新路 径。" ...
中再产险总经理王忠曜:为中国企业“走出去” 提供更好更全面的风险保障
中国证券报· 2025-10-24 06:24
近年来,中国企业加快全球布局,"走出去"浪潮逐步形成。在中国企业加快"走出去"之际,再保险行业 也迎来机遇与挑战。 近日,中再产险总经理王忠曜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公司将进一步加强能力建设、提升风 险管理服务水平、强化网络建设,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更好更全面的风险保障。同时,在科技保险 领域,作为中国再保险市场的主力军,中再产险深切感受到科技创新发展对保险业提出的全新要求,也 正在积极探索适应这一变革的创新路径。 助力中企"走出去"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中国境内投资者共在全球190个国家和地区设立境外企业5.2万家。如此 庞大的数量,需要再保险行业主动作为,织密中国海外利益安全网。 "这给我们带来了机遇。"王忠曜表示,行业也做出了很多努力,例如,引入国际承保技术和经验开发产 品、弥补保障空白,强化海外风险评估,打造海外风险观测及预警体系,搭建海外服务网络强化对"走 出去"企业的海外风险保障。 但王忠曜也坦言,在助力中国企业出海方面,目前再保险市场也面临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等挑战, 比如在人才方面,目前国内保险业经营海外业务的团队以国内团队孵化为主,缺乏针对"走出去"风险的 专业化、 ...
Andrea Abitani:在美的的融合之旅——一位意大利工程师的跨国成长故事
经济观察网· 2025-10-17 17:03
公司整合与文化融合 - 美的于2016年收购意大利公司Clivet,收购初期Clivet研发团队对工作模式改变感到忐忑[3] - 美的为Clivet引入全新研发流程与标准,包括项目开发流程、零部件鉴定流程和设计评审流程,需要团队重新学习适应[4] - 整合初期面临语言沟通障碍和设计理念差异,Clivet依赖工程仿真而美的注重结构化测试,需反复沟通达成共识[4] - 美的调派核心工程师到Clivet,通过敬业精神和务实专业的态度打消当地团队顾虑,双方在协同项目中建立齐心协力的合作氛围[5] - Clivet研发负责人Andrea Abitani通过参与美的“航系”培养计划,全面认识美的文化,学习关注代际差异、文化差异与职能差异的团队管理理念[6] - 美的全球拥有超过3万名外籍员工,分布在约400家子公司、38个研发中心和63个制造基地,共同推动全球化发展[10] 技术创新与产品发展 - 在美的支持下,Clivet在暖通热泵研发上取得突破,功率在150-200千瓦之间的新产品采用高效高品质的变频变容技术[5][6] - 美的在技术改进上持续投入并兼顾成本控制,使Clivet产品在市场更具竞争力[6] - Clivet推出的R290 EDGE PRO系列热泵获得2025年度德国iF设计奖[8] - 2025年Clivet重点研发项目包括推进天然制冷剂R290在热泵中的应用、协助德国楷美Kermi引入美的旗下产品、拓展美国市场以及研发全新空气-水热交换应用平台[8] - 未来技术规划包括引入搭载磁悬浮压缩机的机组等具有竞争优势的新技术,并与欧洲顶尖高校及美的合作确保技术前沿[8] 市场战略与行业趋势 - Clivet 2025年市场战略重点包括拓展美国市场、重新设计屋顶式机组,并面临新法规实施带来的技术挑战[8] - 未来3-5年增长战略是融入美的楼宇科技气候板块,借助集团优势实现协同发展,并重点开拓数据中心领域和开发高温热泵产品等新业务[8] - 全球暖通热泵行业未来将朝可持续解决方案与系统转型、提升技术效率以及推动自动化发展方向前进[9] - 为保持领先地位,公司需要凭借创新解决方案进入新市场,加大前沿研究投入,并投资数字解决方案与人工智能技术[9] 组织管理与协同效应 - 通过协同项目合作,Clivet团队能够快速完成零部件鉴定,找到可靠解决方案以应对技术挑战[8] - 美的对研发投入力度大且具有持续性,始终以技术创新为目标并高度关注客户需求,与Clivet追求技术卓越的理念相契合[5] - 建议海外同事通过参与协同项目主动投身团队协作,并深入了解美的的组织架构、资源配置及产品技术情况以把握优势与潜力[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