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企业重整
icon
搜索文档
神秘金主出手,知名品牌“复活”,预计本月复产!此前负债200亿元,创始人“失踪”,家人被曝迁居美国,前员工:工资和赔偿至今没拿到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3 00:05
每经记者|黄辛旭 每经编辑|段炼 裴健如 沉寂已久的威马汽车宣布复活。 9月12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先后探访了原威马汽车位于上海青浦区的两处主要办公地点。在沪青平公路旁的威马汽车设计・采购中心园区内,EX6 Plus、EX5-Z等车型静静停放,偶有三两员工出入办公楼,这里已在6月悄然复工。 而3公里之外,青浦区会恒路上的原威马汽车大厦,却仍是大门紧闭的模样,透过玻璃门能瞥见空荡荡的办公区和积灰的LOGO牌⋯⋯ "复活"初期的威马汽车,带有几分"冷热交织"的复杂感。而这一切变化的起点,要回溯到今年4月的一则法院裁定。今年4月3日,法院裁定批准了威马四 公司重整计划,并终止实质合并重整程序。神秘的新股东深圳翔飞汽车销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翔飞)正式浮出水面。 然而,这家为威马汽车描绘出"五年推10款新车、2030年营收破千亿"宏伟蓝图的投资方,其背后真正的资金支持者究竟是谁?至今仍未清晰。此外,威马 汽车创始人沈晖也已"失踪"多时,此前曾有知情人士透露,其已身在海外,家人已迁居美国。 上海一办公室已复工 9月12日,记者来到位于上海会恒路上的原威马汽车大厦,发现这里大门紧闭,空无一人。透过门窗,可以看到公司 ...
实探威马复工地:设计采购中心约30~40人在岗,温州生产基地正在招聘,前员工称仍未拿到赔偿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2 23:17
公司复工进展 - 上海青浦区沪青平公路1366号的威马汽车设计采购中心已于6月复工 园区内停放EX6 Plus和EX5-Z等车型 有30-40名员工在岗 涵盖采购 IT和人事等岗位[1][4] - 温州生产基地正在招聘 第三方招聘平台显示翔飞新能源汽车集团在威马汽车设计采购中心和温州制造基地招聘流程管理 产品企划总监和项目采购经理等岗位[4] - 公司已组建143人专业团队 包括78名翔飞员工和55名前威马员工 目标建立400人核心团队 8月底发放了7月工资但发放时间不规律[9][13] 财务与债务状况 - 2019年至2021年累计亏损174.35亿元 2024年3月法院确认负债203.67亿元 资产仅39.88亿元[10] - 拖欠员工薪资 赔偿金和福利金超过4000万元 人均债权金额超过10万元 青浦区税务局债权266.32万元[10] - 债务清偿方案规定15万元及以下债权6个月内全额现金清偿 超过15万元部分通过信托受益权份额清偿 外部子公司债权人需单独追偿[10] 战略发展规划 - 制定2025年至2030年三步走规划 2025年至2026年复兴阶段计划9月复产EX5和E5车型 目标年内产销1万辆争取2万辆 布局泰国KD工厂开拓东南亚和中东市场[14] - 2026年计划实现10万辆满产运行 预计收入近百亿元 创造超3000个就业岗位 2027年至2028年目标销量25万辆至40万辆 推动高阶辅助驾驶量产并启动IPO筹备[14] - 2030年目标年产100万辆 营收1200亿元 构建智慧出行生态圈 未来五年计划推出超10款新车型 覆盖A00级到C级轿车 SUV MPV和跨界车 涵盖纯电与增程技术路线[14][15] 投资方背景 - 新股东深圳翔飞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成立于2023年9月 注册资本1亿元 主要股东为深圳卓凯和深圳凤宇 深圳卓凯实控人黄晶关联昆山宝能汽车有限公司[15] - 深圳翔飞预计投资10亿元用于设备升级 供应链恢复和产品开发 公司已重启经销商网络 海外市场获得订单 多数供应商表达继续合作意愿[9]
一线调查丨实探威马复工地:设计采购中心约30~40人在岗,温州生产基地正在招聘,前员工称仍未拿到赔偿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2 21:31
每经记者|黄辛旭 每经编辑|裴健如 沉寂已久的威马汽车宣布复活。 9月12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先后探访了原威马汽车位于上海青浦区的两处主要办公地点。在沪青平公路旁的威马汽车设计・采购中心园区内,EX6 Plus、EX5-Z等车型静静停放,偶有三两员工出入办公楼,这里已在6月悄然复工。 而3公里之外,青浦区会恒路上的原威马汽车大厦,却仍是大门紧闭的模样,透过玻璃门能瞥见空荡荡的办公区和积灰的LOGO牌⋯⋯ "复活"初期的威马汽车,带有几分"冷热交织"的复杂感。而这一切变化的起点,要回溯到今年4月的一则法院裁定。今年4月3日,法院裁定批准了威马四公 司重整计划,并终止实质合并重整程序。神秘的新股东深圳翔飞汽车销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翔飞)正式浮出水面。 然而,这家为威马汽车描绘出"五年推10款新车、2030年营收破千亿"宏伟蓝图的投资方,其背后真正的资金支持者究竟是谁?至今仍未清晰。 上海一办公室已复工 9月12日,记者来到位于上海会恒路上的原威马汽车大厦,发现这里大门紧闭,空无一人。透过门窗,可以看到公司LOGO牌、广告海报等威马汽车曾经的 痕迹。该园区的工作人员称,威马汽车已经搬走两年。 nd a pa ...
河化股份或“易主”,宁波前首富最后一家上市公司能否顺利脱手?
新浪财经· 2025-09-11 09:11
控制权变更交易 - 银亿控股拟向中哲瑞和转让河化股份23.76%股权及全部应收款项 交易总对价6.32亿元 其中股份转让价5.86亿元 应收款项转让价4611万元 [1] - 若交易完成 控股股东将变更为中哲瑞和 实际控制人由熊续强变更为杨和荣 [2] - 标的股份目前处于质押状态 尚未取得质权人同意函 交易存在不确定性 [1] 交易相关方背景 - 中哲瑞和成立于2025年7月23日 由中哲集团100%持股 经营范围为企业管理咨询及财务咨询 [2] - 银亿控股曾于2025年8月与北京胜顶达成合作意向 但因重整投资款3.52亿元未支付导致交易终止 [3] 公司业务概况 - 河化股份主营医药中间体研发生产销售及尿素委托加工业务 [2] - 子公司南松医药为高新技术企业 生产抗疟疾类、孕激素类及营养剂类药物中间体 [2] - 子公司河化生物通过第三方加工开展尿素业务 [2] 控股股东债务危机背景 - 银亿集团与银亿控股2019年6月向法院提交重整申请 主因持续流动性危机 [3] - 实控人熊续强2016年通过银亿控股出资8.4亿元取得河化股份控制权 2018年成为宁波首富 [3] - 2024年7月银亿集团与重整投资人厦门象达签订《重整投资协议》 [4]
*ST惠程(002168.SZ):与植恩生物签署《重整投资协议》
格隆汇APP· 2025-09-10 20:14
公司重整进展 - 公司与植恩生物签署重整投资协议 推动预重整及重整程序顺利进行 [1] - 重整计划草案将结合实际情况与重整投资人、债权人、出资人沟通后制定 [1] - 协议实施最终以法院裁定批准的重整计划为准 [1] 重整投资方背景 - 植恩生物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集医药研发、生产、销售和健康服务为一体 [1] - 公司构建以MAH为核心的药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体系 [1] - 拥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国家级资质 [1]
娃哈哈突然注销!宗馥莉不忍了
商业洞察· 2025-09-07 17:26
公司战略调整 - 宗馥莉正式成为娃哈哈集团董事长一周年后推行经营理念和决策 通过回购股权和注销旁系公司实现业务"瘦身" [5] - 近期注销浙江娃哈哈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和江山娃哈哈宏振饮用水有限公司 两家公司均由娃哈哈商业股份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5] - 2019年宗庆后拍板成立的浙江宏振智能芯片有限公司已注销 该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 娃哈哈科技创新中心出资700万元占股70% [9][11] 管理架构优化 - 宗馥莉通过注销非核心公司简化企业管理结构 减少潜在矛盾和纠纷 释放资金和人力资源聚焦饮料主业 [12][14] - 2025年7月至9月期间 包括桂林娃哈哈饮用水有限公司 吉林娃哈哈莲花山食品有限公司等多家关联公司进入注销程序 [10] - 砍掉年销300万元以下的经销商 进行渠道优化 新增经销商数量远超解约数量 [17] 市场竞争态势 - 2024年娃哈哈营收约700亿元 农夫山泉营收428.96亿元 两者差距逐步缩小 [24] - 根据胡润中国食品行业百强榜 农夫山泉企业总价值3100亿排名第3 娃哈哈企业总价值480亿排名第30 [24] - 在无糖茶细分市场 农夫山泉东方树叶份额稳居第一 娃哈哈新品面临激烈竞争 [26] - 农夫山泉在包装饮用水 功能饮料等多品类表现强劲 并积极拓展香港市场等新渠道 [27] 经营能力验证 - 宗馥莉创立的宏胜饮料集团已进入中国民营企业500强 业务占娃哈哈总产值三分之一 [14] - 宏胜饮料集团利润率超过娃哈哈主体 [15] - 品牌年轻化举措包括推出"娃小宗"新品牌 但市场效果仍需销量验证 [29] - 面临内部管理挑战包括员工降薪 工厂停工和员工维权等问题 [29]
金通灵迎重整投资人:孩子王董事长旗下港股公司,股东包括阿里巴巴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5 23:27
公司重整进展 - 金通灵确定汇通达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为重整产业投资人 预重整阶段出现投资人是企业重整过程中的积极进展[1][7] - 汇通达以每股1.3996元价格受让标的股份7105万股 支付投资款合计9.94亿元 该价格参考前120个交易日股票交易均价2.7991元/股的50%[7] - 若重整成功将改善公司财务结构 化解债务危机 注入增量资金和资源 提高对中小投资者诉讼赔付能力及比例 增强持续经营和盈利能力[7] 重整投资人背景 - 汇通达是港股上市公司(09878.HK) 截至去年末第一大股东为汪建国 阿里巴巴为重要战略股东[1][4] - 汇通达去年营业收入600.59亿元 年度利润4.62亿元 是利用数字化技术和供应链能力赋能乡镇夫妻店的产业互联网公司[4] - 汪建国为电商行业知名人物 曾任江苏五星电器董事长兼总裁 美国百思买集团亚太区副总裁 现任五星控股集团董事长 孩子王董事长 汇通达董事长[3][4] 公司历史风险 - 金通灵存在财务造假历史 2017年至2022年连续实施财务造假 有4年将亏损披露为盈利[6] - 公司收到检察机关起诉书 被追究连续6年提供虚假财务数据的刑事责任 造成投资者经济损失[6] - 今年3月因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被债权人申请重整及预重整[6] 投资人战略关系 - 汪建国与马云交情颇深 是云锋基金共同创始人之一 双方早期建立紧密资本合作网络[4] - 阿里巴巴2018年向汇通达投资45亿元 成为其第二大股东 今年8月汇通达与阿里云宣布达成全栈AI全面合作[4][5]
ST炼石重整投资人确定 获多家央企、地方国资“青睐”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4 00:01
公司重整进展 - 公司确定由6家机构组成的中选重整投资人名单 包括国有企业存量资产优化升级北京股权投资基金 贵州航发黔晟投资广发乾和联合体 广西金控资产管理 深圳资产管理 华谊资产—金洋重整联合体以及中国长城资产管理 [2] - 重整投资人认购价格设定为24个月锁定期5.65元/股 12个月锁定期6.73元/股 较当前股价8.82元/股分别折价35.94%和23.70% [2] - 重整投资人招募共吸引58家意向投资人报名 包含地方资产管理公司 央企及贵州江西等地国资背景机构 [1][2] 投资人背景分析 - 主要重整投资人具有强国资背景:国有企业存量资产优化升级基金股东包含中国国新资产管理 中国长城资产管理 中国信达资产管理 中国东方资产管理等央企 [3] - 贵州航发黔晟联合体涉及航空产业资源:贵州国发航空发动机产业发展基金股东包括中国航发资产管理公司和贵州省新型工业化发展基金 贵州黔晟投资由贵州省国资委控股 [3] - 部分投资人具地方金融资源:深圳华谊资产管理股东包含江西省金融资产管理股份和南昌金融投资集团 深圳资产管理股东包括深圳市投资控股和万科A [3] 公司业务与重整价值 - 公司主营航空精密零部件 结构件及单晶涡轮叶片制造 业务具备高科技高门槛特征 属于国家重点发展产业 [4] - 公司虽自2019年持续亏损 但2022年起营业收入实现同比增长 控股股东为四川发展航空产业投资集团 [4] - 公司存在24.68亿元商誉 已累计计提19.11亿元减值准备 但公司认为自身具备良好产业基础和重整价值 符合主动申请重整条件 [5] 重整后续安排 - 预重整投资人确定后下一步将签订重整投资协议 最终控股股东变更与否需由管理人与中选投资人进一步谈判 [5] - 意向投资人遴选标准优先考虑具备航空主营业务协同经验或能提供产业资源支持的机构 [5]
一周债市看点|金科地产发行人重整计划获批并进入执行阶段,时代控股未能偿还到期债务86.87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8-31 17:12
公司财务表现 - 金科地产2024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亏损319.70亿元,2023年亏损87.32亿元,同比下滑266.11% [1] - 泰禾集团截至2024年12月31日合并报表未分配利润为-328.88亿元,未弥补亏损超过实收股本总额24.889亿元的三分之一 [2] - 时代控股集团2024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亏损136.55亿元,2023年亏损35.65亿元,同比下滑283.01% [4] - ST东时2025年半年度预计归母净利润为-1.26亿元至-1.05亿元,2024年亏损9.03亿元,2023年亏损3.62亿元 [6] - 富力地产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40.82亿元,上年同期净亏损23.3亿元,2024年亏损154.05亿元,2023年亏损199.50亿元 [6][7] 债务违约与重整进展 - 金科地产未能按期兑付"20金科地产MTN001"本息构成实质性违约,重整计划获法院批准,26.28亿元重整投资款全部到账 [1] - 新光控股"17新光控股CP001"、"17新光控股CP002"和"18新光控股CP001"均未按期兑付本息构成实质违约,涉及金额分别为10亿元、10亿元和7.1亿元,已完成现金分配并进入重整执行期 [3] - 时代控股集团未能偿还到期债务86.87亿元,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4] 法律诉讼与监管处罚 - 金科地产近一年有98条被执行人记录,被执行总金额125,638.80万元 [1] - 泰禾集团因未按规定披露重大诉讼及年度报告存在重大遗漏被罚600万元,多名高管分别被罚款80万元至300万元不等 [2] - 时代控股集团新增重大诉讼,被法院裁定查封、扣押、冻结价值6.5185亿元的财产 [4] - ST东时子公司银行账户资金被冻结2.925亿元,系因历史遗留问题引发的法律诉讼纠纷 [5] - 富力地产新增失信被执行人信息,被执行人为全部未履行状态 [6] 行业经营环境 - 时代控股集团因行业周期性下行不利影响,叠加宏观经济环境、融资环境的不利变化,流动性出现紧张 [4] - 富力地产亏损主要由于中国房地产行业持续低迷,导致来自物业开发的收入及毛利下降 [6]
17.37亿出售连年亏损子公司50%股份,重庆能源集团加速清理盘活资产
36氪· 2025-08-31 01:45
重庆能源集团资产清理 - 重庆能源集团加速清理盘活资产 挂牌出让旗下多家子公司股权债权及多处房产[1] - 挂牌出让蓝天矿业50%股权 挂牌价17.37亿元[1] - 挂牌出让杰创矿业95%股权及15763.3163万元债权 挂牌价2.11亿元[1] - 挂牌出让扬子江乙酰化工5%股权 挂牌价6930万元[1] - 挂牌出让重庆永荣机械制造30.10333%股权及314.0588万元债权 挂牌价1229万元[1] - 资产清理发生在重整成功成为华润旗下公司后[1] 蓝天矿业股权出让 - 蓝天矿业50%股权经历两次降价 从21.72亿元降至19.54亿元 再降至17.37亿元[2] - 若未征集到受让方 将按5个工作日为周期延长挂牌[2] - 公司股东结构为新疆金凯顺能源有限公司持股50% 重庆能源集团持股50%[3] - 公司成立于2009年5月 注册资本2.2亿元 注册地新疆哈密市[3] 蓝天矿业财务状况 - 2024年营业收入19.81万元 净利润亏损903.5万元 资产总计2.62亿元 负债1368.46万元 所有者权益2.48亿元[3][4]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0.43万元 净利润亏损52.64万元 资产总计2.61亿元 负债1366.06万元 所有者权益2.47亿元[3][4] - 在职员工仅5人[4] - 固定资产中供水管道余额2409.84万元 尚未办理竣工财务决算[4] - 存在诉讼未决事项 办公场所由农业银行免费提供[4] 蓝天矿业历史股权变更 - 2019年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拍卖华鑫矿业持有的49%股权及华金铜业持有的1%股权[5] - 当时股东结构为重庆能源集团50% 华鑫矿业49% 华金铜业1%[5] - 2018年评估总资产30.68亿元 股东全部权益评估值14.37亿元 49%股权评估值7.04亿元[5] - 首次拍卖价4.93亿元 第二次3.94亿元 均流拍[5] - 2014年11月华鑫矿业和华金铜业成为股东 2019年11月安邦保险集团受让股份 2025年4月新疆金凯顺能源受让股份[6] 蓝天矿业估值基础 - 高估值基于探矿权 已获探矿权证书并完成勘探 但探转采存在不确定性[7] - 探矿权为新疆吐哈煤田哈密市大南湖东七A勘查区普查 勘查面积42.16平方千米 矿种为煤[7][8] - 发证日期2021年7月19日 有效期至2026年7月19日[8] - 哈密市预测煤炭资源量5708亿吨 占全国八分之一 大南湖矿区是重要开发基地[7] 重庆能源集团背景 - 2007年由重庆煤炭集团、重庆燃气集团和重庆市建设投资公司整合成立 注册资本100亿元[11] - 曾是中国500强企业 控股上市公司重庆燃气(600917 SH)[11] - 业务涉及煤炭开采、电力、燃气、建材、建筑、商贸物流等领域[12] - 2015年起因历史包袱沉重、产业转型滞后等陷入经营困境[12] - 2022年4月申请破产重整 引入华润集团旗下子公司和重庆市属国企共同投资 注入资金80亿元[12] 华润集团入主重整 - 2022年8月华润集团作为战略投资者签署合作协议[12] - 华润电力(00836 HK)间接持股38.25%成为实控人 重庆市城投集团持股12.75% 债权人持股49%[13] - 重整中对16家企业450余亿元债权组合清偿 提高债权受偿率[13] - 重庆能源集团从重庆市属国企升级为央企[13] 战略重新定位 - 2023年提出筑牢重庆市能源保供平台 定位清洁能源供应商和综合能源服务商[15] - 2025年强调融入国家能源战略 打造央地合作示范 深化华润体系融合[15] - 华润电力提出聚焦煤电主业 加速布局增量项目 构建综合能源体系 加速历史遗留资产处置[15] 新疆投资历史 - 2009年投资100亿元到新疆挖煤 成立全资子公司重庆能源新疆蓝天矿业有限公司[9][10]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确定将哈密地区大南湖第七勘探区西部首期30亿吨煤炭资源配置给公司[10]